玄武門外。
玄武門乃是太極宮門戶,自此入城可直入太極宮,由宮內的甬道直抵太極殿,緊扼禁宮大內之門戶,位置十分險要。門外的左右屯衛與“百騎司”負責宿衛門禁,曆來皆是皇帝最為信重之將領駐守,確保萬無一失。
然而“世事無絕對”,當年高祖李淵非常信任常何,而常何與太子李建成亦是關係匪淺,故而使其鎮守玄武門。結果常何被李二陛下策反,“玄武門之變”當天策應李二陛下,一舉逆而篡取、定鼎江山……
……
左屯衛大營之內,頂盔貫甲的柴哲威外出巡視營房剛剛返回,與遊文芝相對而坐,沏了一杯茶,卻有些相對無言。
柴哲威最近比較煩……
他亦是知兵之人,絕非單純依靠父祖餘蔭才攀上今時今日之高位,當初吐穀渾起兵犯境,七八萬精騎欲橫穿大鬥拔穀入寇河西,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朝廷讓他率軍出鎮河西,抵禦吐穀渾鐵騎,他稱病不出。
吐穀渾雖然夾在大唐與吐蕃之間兩頭受氣,但是其勢力卻絕對不容小覷。尤其是自大唐立國以後,吐穀渾便鮮有征戰,一直溫馴安分,休養生息二十年,自然實力愈發強大,柴哲威左算右算,也不認為區區左屯衛可以抵擋吐穀渾鐵騎之鋒芒。
必敗之戰,去之何用?
一旦戰敗不僅自身實力受損,更會淪為帝國罪臣,完全沒好處嘛……
可是誰又能想得到,這般氣勢洶洶傾巢而來的吐穀渾鐵騎,卻在大鬥拔穀都房俊的半支右屯衛打得丟盔棄甲、狼狽潰逃?
兵書上可不是這麽寫的。
簡直不可思議……
若是早知如此,他豈能裝病不出?
如今倒好,不僅僅是大鬥拔穀一戰而勝,房俊又連續在阿拉溝、弓月城打破強敵,威名響徹天下。而房俊的名聲有多了響亮,多麽受到朝野上下的擁戴,他柴哲威就要遭受多少咒罵、鄙夷、嘲諷……
這令心高氣傲的柴哲威不堪忍受。
他如今都不敢出去赴宴,相熟之人但凡瞅著自己的目光深邃一些,或是在一側竊竊私語,他就認為是不是在暗中嘲笑他。
精神壓力太大了……
遊文芝是柴哲威的心腹,自然明白自家大帥為何這般滿麵憂愁,引起別的話題道:“今日晌午起,長安各處城門便增派了兵卒,且嚴密盤查出入城的人等,略有可疑,便即刻解送京兆府嚴加審訊。大帥可知這是何故?”
柴哲威麵容陰沉,緩緩道:“這般命令隻能是東宮所下,本帥如何得知?”
他以往一直不大看得上李承乾,總覺得這個太子心慈麵軟,非是成就大事之相,心中輕視。但是無論他再是如何輕視,李承乾也還是大唐太子,身為太子對他這個鎮守玄武門的統兵大將卻一直不冷不熱,豈不是顯得他這個人毫無分量?
自然多有不滿。
就比如這般增派兵卒嚴防各處城門,一旦發生此等情況,必然是有大事發生,通知他這個左屯衛大將軍詳情,要求左屯衛予以配合乃是題中應由之義,結果卻根本不曾通知……
由此可見,太子對他戒心之重。
遊文芝抬手給柴哲威斟茶,歎息一聲,道:“看起來,太子殿下對大帥成見甚深……倒也難怪,太子殿下心中唯有房俊才算是忠臣,與之相比,大帥實在是隔得太遠。由此可見,太子寬厚是當真寬厚,卻也無容人之量,更無陛下胸懷四海之氣魄。這方麵,倒是荊王殿下與陛下頗多相似,到底是手足兄弟,性格相近。”
柴哲威哼了一聲,麵色難看,鬱悶之極。
他以往看不上李承乾,覺得無論是魏王李泰亦或是晉王李治都更有可能登上大寶、禦極天下,故而對李承乾甚為疏遠。後來李承乾漸漸坐穩儲君之位,卻將房俊視為肱骨,這使得柴哲威就算想接近也礙於情麵,畢竟他自視為年輕一輩當中獨掌軍權的佼佼者,這般便利之條件使得他無論支持誰,都必然作為將來新朝第一武勳,如何肯居於房俊之下?
甚至於就算他肯權力襄助晉王李治爭儲,成功之後他難道就能排在長孫家前邊?
左右都隻能做一個附庸之位,這令他極為焦慮。
而且眼下自己的名聲又一落千丈,朝野上下極盡嘲諷,被人嘲笑“軟弱膽怯,畏敵不前”,將來的前程可怎麽辦呢?
柴哲威坐在營房之內長籲短歎之際,門外親兵入內,通秉道:“啟稟大帥,長孫溫營門處求見。”
柴哲威一愣:“他來作甚?”
親兵道:“未曾說明來意,隻說前來拜訪,有要事相商,而且還說事關重大,請大帥屏退左右。”
柴哲威想了想,道:“讓他進來吧!”
“喏!”
親兵轉身出去,遊文芝道:“末將暫且告退。”
“唉!”
柴哲威擺擺手,道:“你乃吾之肱骨,何事曾隱瞞於你?無論如何重要之事,吾既然知曉,你便也知曉了,毋須回避。況且長孫溫此子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沒甚大出息,不過是念在趙國公的麵子見上一見。”
如今不僅是他看不上長孫溫,恐怕長安城內所有世家門閥都對此人不以為然。世家門閥爭權奪利乃是尋常,可是如他這般給自己的兄弟背後捅刀子,就令人不齒了。
最重要是你捅就捅吧,偏偏還未將長孫淹捅死,弄得自己裏外不是人,這就是既無恥又無能了……
遊文芝頷首,安穩的坐在一旁,心中卻極速轉動,思忖著長孫溫的來意。
未幾,營門打開,長孫溫大步入內,躬身見禮:“在下見過譙國公!”
柴哲威微微一笑,頷首道:“都是知交好友,何必這般客套?來來來,坐坐坐,文芝啊,看茶!”
“喏!”
遊文芝起身,拿起茶壺,正好這時候長孫溫身後一人隨之入內,令他微微一愣,長孫家的人這般失禮的麽?
柴哲威也有些不悅,蹙眉道:“這是何人?”
未曾通秉,便擅自入內,這是對主人極其不尊重,更何況柴哲威的身份地位權勢盡皆高處長孫溫不止一個等級,此舉便愈發顯得唐突。
長孫溫不說話,微微側身,站在一旁。
身後那人上前兩步,抬頭看著柴哲威,微笑道:“一別經年,譙國公風采依舊,可喜可賀!”
柴哲威瞪大眼睛,吃驚道:“你你你……你怎地回來了?”
他著實想不到,本應在平穰城內“認賊作父”充當唐軍“細作”“密諜”的長孫衝,居然潛返長安,且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自己麵前!
旋即他想到一種可能:“平穰城已破,陛下回京了?”
雖然自己並無一絲一毫的消息,可是見到長孫衝出現在自己麵前,且長安城今日增派城防、嚴密盤查,似乎也唯有這個可能。
長孫衝笑了笑,看向一旁的遊文芝,含笑道:“吾與譙國公經年未見,亟待暢抒心臆,這位將軍可否暫且退避?”
遊文芝也吃驚長孫衝怎地這般無聲無息的回來,卻又這般大張旗鼓的登門,忙道:“在下告退!”
向柴哲威施禮,之後束手側身,自長孫衝身旁走出門外,還順手掩好房門。
站在門外,遊文芝心潮激蕩。
此時應當在平穰城中的長孫衝陡然出現在此地,其中之意味甚是耐人琢磨。
東征已然大獲全勝,陛下返回長安?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數十萬大軍圍攻平穰城,一旦城破,消息將會似長了翅膀一般飛回長安,誰也隱瞞不住。
陛下答允長孫無忌,準許長孫衝戴罪立功,唯有攻破平穰城、且立下大功的情況下,長孫衝才能重返長安。
既然平穰城未破,長孫衝的功勳顯然尚未到手,身上的謀逆之罪自然也沒有赦免……
那麽他為何不在平穰城謀取功勳,反而要回到長安城?
遊文芝心中隱隱有了一些猜測,看了身後營房一眼,走出去幾步,將自己一個親兵叫過來,然後附耳叮囑一陣。
看著親兵策騎出了營地,這才反身回到營門外束手而立,看了一眼風雪滿天的天空,心中起伏跌宕。
風起雲湧,潛流激蕩,有大事矣!
玄武門乃是太極宮門戶,自此入城可直入太極宮,由宮內的甬道直抵太極殿,緊扼禁宮大內之門戶,位置十分險要。門外的左右屯衛與“百騎司”負責宿衛門禁,曆來皆是皇帝最為信重之將領駐守,確保萬無一失。
然而“世事無絕對”,當年高祖李淵非常信任常何,而常何與太子李建成亦是關係匪淺,故而使其鎮守玄武門。結果常何被李二陛下策反,“玄武門之變”當天策應李二陛下,一舉逆而篡取、定鼎江山……
……
左屯衛大營之內,頂盔貫甲的柴哲威外出巡視營房剛剛返回,與遊文芝相對而坐,沏了一杯茶,卻有些相對無言。
柴哲威最近比較煩……
他亦是知兵之人,絕非單純依靠父祖餘蔭才攀上今時今日之高位,當初吐穀渾起兵犯境,七八萬精騎欲橫穿大鬥拔穀入寇河西,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朝廷讓他率軍出鎮河西,抵禦吐穀渾鐵騎,他稱病不出。
吐穀渾雖然夾在大唐與吐蕃之間兩頭受氣,但是其勢力卻絕對不容小覷。尤其是自大唐立國以後,吐穀渾便鮮有征戰,一直溫馴安分,休養生息二十年,自然實力愈發強大,柴哲威左算右算,也不認為區區左屯衛可以抵擋吐穀渾鐵騎之鋒芒。
必敗之戰,去之何用?
一旦戰敗不僅自身實力受損,更會淪為帝國罪臣,完全沒好處嘛……
可是誰又能想得到,這般氣勢洶洶傾巢而來的吐穀渾鐵騎,卻在大鬥拔穀都房俊的半支右屯衛打得丟盔棄甲、狼狽潰逃?
兵書上可不是這麽寫的。
簡直不可思議……
若是早知如此,他豈能裝病不出?
如今倒好,不僅僅是大鬥拔穀一戰而勝,房俊又連續在阿拉溝、弓月城打破強敵,威名響徹天下。而房俊的名聲有多了響亮,多麽受到朝野上下的擁戴,他柴哲威就要遭受多少咒罵、鄙夷、嘲諷……
這令心高氣傲的柴哲威不堪忍受。
他如今都不敢出去赴宴,相熟之人但凡瞅著自己的目光深邃一些,或是在一側竊竊私語,他就認為是不是在暗中嘲笑他。
精神壓力太大了……
遊文芝是柴哲威的心腹,自然明白自家大帥為何這般滿麵憂愁,引起別的話題道:“今日晌午起,長安各處城門便增派了兵卒,且嚴密盤查出入城的人等,略有可疑,便即刻解送京兆府嚴加審訊。大帥可知這是何故?”
柴哲威麵容陰沉,緩緩道:“這般命令隻能是東宮所下,本帥如何得知?”
他以往一直不大看得上李承乾,總覺得這個太子心慈麵軟,非是成就大事之相,心中輕視。但是無論他再是如何輕視,李承乾也還是大唐太子,身為太子對他這個鎮守玄武門的統兵大將卻一直不冷不熱,豈不是顯得他這個人毫無分量?
自然多有不滿。
就比如這般增派兵卒嚴防各處城門,一旦發生此等情況,必然是有大事發生,通知他這個左屯衛大將軍詳情,要求左屯衛予以配合乃是題中應由之義,結果卻根本不曾通知……
由此可見,太子對他戒心之重。
遊文芝抬手給柴哲威斟茶,歎息一聲,道:“看起來,太子殿下對大帥成見甚深……倒也難怪,太子殿下心中唯有房俊才算是忠臣,與之相比,大帥實在是隔得太遠。由此可見,太子寬厚是當真寬厚,卻也無容人之量,更無陛下胸懷四海之氣魄。這方麵,倒是荊王殿下與陛下頗多相似,到底是手足兄弟,性格相近。”
柴哲威哼了一聲,麵色難看,鬱悶之極。
他以往看不上李承乾,覺得無論是魏王李泰亦或是晉王李治都更有可能登上大寶、禦極天下,故而對李承乾甚為疏遠。後來李承乾漸漸坐穩儲君之位,卻將房俊視為肱骨,這使得柴哲威就算想接近也礙於情麵,畢竟他自視為年輕一輩當中獨掌軍權的佼佼者,這般便利之條件使得他無論支持誰,都必然作為將來新朝第一武勳,如何肯居於房俊之下?
甚至於就算他肯權力襄助晉王李治爭儲,成功之後他難道就能排在長孫家前邊?
左右都隻能做一個附庸之位,這令他極為焦慮。
而且眼下自己的名聲又一落千丈,朝野上下極盡嘲諷,被人嘲笑“軟弱膽怯,畏敵不前”,將來的前程可怎麽辦呢?
柴哲威坐在營房之內長籲短歎之際,門外親兵入內,通秉道:“啟稟大帥,長孫溫營門處求見。”
柴哲威一愣:“他來作甚?”
親兵道:“未曾說明來意,隻說前來拜訪,有要事相商,而且還說事關重大,請大帥屏退左右。”
柴哲威想了想,道:“讓他進來吧!”
“喏!”
親兵轉身出去,遊文芝道:“末將暫且告退。”
“唉!”
柴哲威擺擺手,道:“你乃吾之肱骨,何事曾隱瞞於你?無論如何重要之事,吾既然知曉,你便也知曉了,毋須回避。況且長孫溫此子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沒甚大出息,不過是念在趙國公的麵子見上一見。”
如今不僅是他看不上長孫溫,恐怕長安城內所有世家門閥都對此人不以為然。世家門閥爭權奪利乃是尋常,可是如他這般給自己的兄弟背後捅刀子,就令人不齒了。
最重要是你捅就捅吧,偏偏還未將長孫淹捅死,弄得自己裏外不是人,這就是既無恥又無能了……
遊文芝頷首,安穩的坐在一旁,心中卻極速轉動,思忖著長孫溫的來意。
未幾,營門打開,長孫溫大步入內,躬身見禮:“在下見過譙國公!”
柴哲威微微一笑,頷首道:“都是知交好友,何必這般客套?來來來,坐坐坐,文芝啊,看茶!”
“喏!”
遊文芝起身,拿起茶壺,正好這時候長孫溫身後一人隨之入內,令他微微一愣,長孫家的人這般失禮的麽?
柴哲威也有些不悅,蹙眉道:“這是何人?”
未曾通秉,便擅自入內,這是對主人極其不尊重,更何況柴哲威的身份地位權勢盡皆高處長孫溫不止一個等級,此舉便愈發顯得唐突。
長孫溫不說話,微微側身,站在一旁。
身後那人上前兩步,抬頭看著柴哲威,微笑道:“一別經年,譙國公風采依舊,可喜可賀!”
柴哲威瞪大眼睛,吃驚道:“你你你……你怎地回來了?”
他著實想不到,本應在平穰城內“認賊作父”充當唐軍“細作”“密諜”的長孫衝,居然潛返長安,且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自己麵前!
旋即他想到一種可能:“平穰城已破,陛下回京了?”
雖然自己並無一絲一毫的消息,可是見到長孫衝出現在自己麵前,且長安城今日增派城防、嚴密盤查,似乎也唯有這個可能。
長孫衝笑了笑,看向一旁的遊文芝,含笑道:“吾與譙國公經年未見,亟待暢抒心臆,這位將軍可否暫且退避?”
遊文芝也吃驚長孫衝怎地這般無聲無息的回來,卻又這般大張旗鼓的登門,忙道:“在下告退!”
向柴哲威施禮,之後束手側身,自長孫衝身旁走出門外,還順手掩好房門。
站在門外,遊文芝心潮激蕩。
此時應當在平穰城中的長孫衝陡然出現在此地,其中之意味甚是耐人琢磨。
東征已然大獲全勝,陛下返回長安?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數十萬大軍圍攻平穰城,一旦城破,消息將會似長了翅膀一般飛回長安,誰也隱瞞不住。
陛下答允長孫無忌,準許長孫衝戴罪立功,唯有攻破平穰城、且立下大功的情況下,長孫衝才能重返長安。
既然平穰城未破,長孫衝的功勳顯然尚未到手,身上的謀逆之罪自然也沒有赦免……
那麽他為何不在平穰城謀取功勳,反而要回到長安城?
遊文芝心中隱隱有了一些猜測,看了身後營房一眼,走出去幾步,將自己一個親兵叫過來,然後附耳叮囑一陣。
看著親兵策騎出了營地,這才反身回到營門外束手而立,看了一眼風雪滿天的天空,心中起伏跌宕。
風起雲湧,潛流激蕩,有大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