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兒,你拿這塊石頭做什麽?你要喜歡石頭,大哥改天給你去後山的溪裏摸幾塊,準保比那塊石炭頭的好看上百倍。”嶽文翰納悶了,自家的妹子可是出了名的精明,誰也甭想撈到她的一個好處,今晚可是怎麽了。買了破書不止,還把一塊黑石頭當成了寶。
“別忙活了,我就隻喜歡這塊石頭而已,”文姝已經擠過了人群,走到了素清觀的門前,和文姝一向交好的鄰居女童六妮子還在素清觀的門口等著兄妹倆。
上一世,文姝活得渾渾噩噩,到了死,才知道世上還有仙人一說。雖說一夢醒來,恍如隔世,可是在廚房裏發現了灶台下的法陣,也就是陳琅說的修仙一事很可能是真的。
眼下有了機會,她更是不會放過。
文姝打定了主意,她今夜觀完禮回去,一定要好好琢磨那塊靈石和手上的那兩本殘書。
晚飯過去已經有陣子了,餘暉黯盡,天漆漆黑了下來,柳樹上的燈籠一溜子亮起,在嘈雜的人聲中一擺一擺著,或高或矮,各色人群往道觀門前的空地擠去。
徽鎮所在的國家名為睿國,睿國崇尚道教,是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
黎火節,是開國國君睿嘉帝欽定的節日,每隔四年的夏社(類似於夏至)後的第三天,就是黎火節。
夏社後,秋風起,是稻穀結穗熟了穀子的季節,也是最容易引來蝗蟲之類的害蟲來啃食糧草。
每逢黎火節鎮長都會請鎮上寺廟道觀的觀主主持儀式祈福驅趕害蟲,儀式的內容千篇一律,首先由鎮長請出從帝都分配下來的一盆皇粟,將皇粟擺放在早一日搭建起的木製塔樓上。
所謂的皇粟,是一種隻產於睿國吳月、煙蕪等地的上等稻穀。
民間有訛傳,常年食用這種皇粟,可以養顏護發,還能強健筋骨,不過文姝隻認為那是傳言,要是真有如此的功效,那還要人參鹿茸那些金貴的補藥做什麽。
更何況皇粟,隻有帝都貴族和國內少數的特權人士才能食用的,像是文姝這類住在偏遠小鎮的平民,也就隻能在四年一次的黎火節上見到一次,別說是吃了。
皇粟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比普通的稻穀早熟一個月,在遇到一種叫做菖香的香料後,會散發出一股類似於炊米煮熟後特有的甜糯香味,這種香味,能吸引方圓十裏的蝗蟲群。
黎火節的當晚,隻需要將皇粟擺放在案台上,再燃起一堆篝火,皇粟遇火會生出一股香氣,百公裏內的蝗蟲聽足了那陣香氣,就不會來騷擾莊稼。
如此的做法,聽著有幾分玄乎,可卻異常有效。
因此,黎火節的點篝火儀式,關係到整個鎮子的秋收,每到了黎火節當天的傍晚,用過了晚飯後,鎮上的鎮民都會自動熄滅了爐火,等到皇粟熏蒸出香味,儀式結束後,才會再度開爐,以示祥瑞。
點篝火的儀式大多千篇一律,在睿國已經持續了幾百年,每個鎮上的做法大致相同,次數多了,民眾的樂趣也就低了。
黎火節還有個說法,觀禮的人越多,燃起的篝火火苗越是特別,代表了這個鎮本年的收成就會越好。
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每個鎮就動起了心思來,有些財大氣粗的鎮,甚至會請了專門的戲班,在黎火節前三天,擺起了戲台,招攬人氣。
而本年徽鎮鎮長也是絞盡了腦汁,才想出了個吸引人的噱頭,早半個月,就在三鄉四鎮裏說開了,徽鎮本次的黎火節的點火方式,不用人點燈,而是請了天上的神仙火龍來點燈,再點火。
消息一出,別說是臨近的三鄉四鄰,就是遠近的幾個縣城也被驚動了,往年,徽鎮的點火儀式可都由主持儀式的素清觀的觀主點燃的。
小小一個徽鎮,哪來的神通請了火龍來點燈?答案除了徽鎮的鎮長和素清觀的觀主外,可就沒其他人曉得了。
“今晚的人,可真不少,”和六妮子會和後,文姝就和她挽著手,仗著由文翰打頭陣,鑽過了人群,擠到了距離觀禮高台最近的一處。
徽鎮是邊陲小鎮,民戶不過五百戶,主街道亦隻有兩條。鎮長此次誇下了海口,不僅引來了過半的鎮民,還引來了千餘名外鄉來的看客。
文姝和六妮子在人群裏發現了好些陌生的麵孔。
“可不是嘛,隻怕有好幾百人吧,難怪客棧今個打烊早,未時就客滿了,”文翰今晚得了兩本寶貝書,又想著客棧滿客,明個又能大賺一筆,心裏就樂開了花,還算強壯的手臂平的攤開,攔住了後頭往上擠來的人。
“文姝,你看那邊有個怪道士,”六妮子是文姝的玩伴,十三歲,再過兩年,她就嫁到鄰鎮去了,那之後,文姝身旁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今晚再和舊友走在一起,文姝難免有幾分感慨。
六妮子所指的是個站在了觀禮台下的小道士。
主持今晚祭祀儀式的是鎮上的素清觀的道士,那名小道士和其他道士的打扮不同,在人群中看著就分外出挑。
素清觀是鎮上唯一的一所道觀,觀禮有一名觀主,兩名道士,三名觀童。除了著冠的觀主外,尋常的道士和觀童的打扮多為道士髻,頭頂玄黃色的葛巾、身披白藕色的單衣,就著蒲青色的法衣,再腳踏草履。
那名小道士,衣服樣式和素清觀道士無甚差別,不過顏色又略有不同,做工也更精美些,文姝可猜不出鎮上哪家裁縫店能拿出那樣的衣料來。
小道士約十六七,麵上無須,身姿高瘦,發髻用了柄銀簪束著,身上是件玄色的法衫。廣袖口上繡著些火焰狀的淺紋路,衣衫垂至腳踝,在人群中穿梭而過。
徽鎮來去就那麽些人,文姝在鎮上可沒看過小道士,心裏難免有些疑惑。她借口著往前走能觀禮更清楚些,使喚著文翰往前走。
身後又是一股浪潮般的人潮推攘,文姝順勢擠去,也不顧耳邊的抱怨聲,費了些周章後,才擠到了小道士所在的位置,再停下身來時,卻發現那名身著法衣的小道士不見了。
“別忙活了,我就隻喜歡這塊石頭而已,”文姝已經擠過了人群,走到了素清觀的門前,和文姝一向交好的鄰居女童六妮子還在素清觀的門口等著兄妹倆。
上一世,文姝活得渾渾噩噩,到了死,才知道世上還有仙人一說。雖說一夢醒來,恍如隔世,可是在廚房裏發現了灶台下的法陣,也就是陳琅說的修仙一事很可能是真的。
眼下有了機會,她更是不會放過。
文姝打定了主意,她今夜觀完禮回去,一定要好好琢磨那塊靈石和手上的那兩本殘書。
晚飯過去已經有陣子了,餘暉黯盡,天漆漆黑了下來,柳樹上的燈籠一溜子亮起,在嘈雜的人聲中一擺一擺著,或高或矮,各色人群往道觀門前的空地擠去。
徽鎮所在的國家名為睿國,睿國崇尚道教,是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
黎火節,是開國國君睿嘉帝欽定的節日,每隔四年的夏社(類似於夏至)後的第三天,就是黎火節。
夏社後,秋風起,是稻穀結穗熟了穀子的季節,也是最容易引來蝗蟲之類的害蟲來啃食糧草。
每逢黎火節鎮長都會請鎮上寺廟道觀的觀主主持儀式祈福驅趕害蟲,儀式的內容千篇一律,首先由鎮長請出從帝都分配下來的一盆皇粟,將皇粟擺放在早一日搭建起的木製塔樓上。
所謂的皇粟,是一種隻產於睿國吳月、煙蕪等地的上等稻穀。
民間有訛傳,常年食用這種皇粟,可以養顏護發,還能強健筋骨,不過文姝隻認為那是傳言,要是真有如此的功效,那還要人參鹿茸那些金貴的補藥做什麽。
更何況皇粟,隻有帝都貴族和國內少數的特權人士才能食用的,像是文姝這類住在偏遠小鎮的平民,也就隻能在四年一次的黎火節上見到一次,別說是吃了。
皇粟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比普通的稻穀早熟一個月,在遇到一種叫做菖香的香料後,會散發出一股類似於炊米煮熟後特有的甜糯香味,這種香味,能吸引方圓十裏的蝗蟲群。
黎火節的當晚,隻需要將皇粟擺放在案台上,再燃起一堆篝火,皇粟遇火會生出一股香氣,百公裏內的蝗蟲聽足了那陣香氣,就不會來騷擾莊稼。
如此的做法,聽著有幾分玄乎,可卻異常有效。
因此,黎火節的點篝火儀式,關係到整個鎮子的秋收,每到了黎火節當天的傍晚,用過了晚飯後,鎮上的鎮民都會自動熄滅了爐火,等到皇粟熏蒸出香味,儀式結束後,才會再度開爐,以示祥瑞。
點篝火的儀式大多千篇一律,在睿國已經持續了幾百年,每個鎮上的做法大致相同,次數多了,民眾的樂趣也就低了。
黎火節還有個說法,觀禮的人越多,燃起的篝火火苗越是特別,代表了這個鎮本年的收成就會越好。
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每個鎮就動起了心思來,有些財大氣粗的鎮,甚至會請了專門的戲班,在黎火節前三天,擺起了戲台,招攬人氣。
而本年徽鎮鎮長也是絞盡了腦汁,才想出了個吸引人的噱頭,早半個月,就在三鄉四鎮裏說開了,徽鎮本次的黎火節的點火方式,不用人點燈,而是請了天上的神仙火龍來點燈,再點火。
消息一出,別說是臨近的三鄉四鄰,就是遠近的幾個縣城也被驚動了,往年,徽鎮的點火儀式可都由主持儀式的素清觀的觀主點燃的。
小小一個徽鎮,哪來的神通請了火龍來點燈?答案除了徽鎮的鎮長和素清觀的觀主外,可就沒其他人曉得了。
“今晚的人,可真不少,”和六妮子會和後,文姝就和她挽著手,仗著由文翰打頭陣,鑽過了人群,擠到了距離觀禮高台最近的一處。
徽鎮是邊陲小鎮,民戶不過五百戶,主街道亦隻有兩條。鎮長此次誇下了海口,不僅引來了過半的鎮民,還引來了千餘名外鄉來的看客。
文姝和六妮子在人群裏發現了好些陌生的麵孔。
“可不是嘛,隻怕有好幾百人吧,難怪客棧今個打烊早,未時就客滿了,”文翰今晚得了兩本寶貝書,又想著客棧滿客,明個又能大賺一筆,心裏就樂開了花,還算強壯的手臂平的攤開,攔住了後頭往上擠來的人。
“文姝,你看那邊有個怪道士,”六妮子是文姝的玩伴,十三歲,再過兩年,她就嫁到鄰鎮去了,那之後,文姝身旁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今晚再和舊友走在一起,文姝難免有幾分感慨。
六妮子所指的是個站在了觀禮台下的小道士。
主持今晚祭祀儀式的是鎮上的素清觀的道士,那名小道士和其他道士的打扮不同,在人群中看著就分外出挑。
素清觀是鎮上唯一的一所道觀,觀禮有一名觀主,兩名道士,三名觀童。除了著冠的觀主外,尋常的道士和觀童的打扮多為道士髻,頭頂玄黃色的葛巾、身披白藕色的單衣,就著蒲青色的法衣,再腳踏草履。
那名小道士,衣服樣式和素清觀道士無甚差別,不過顏色又略有不同,做工也更精美些,文姝可猜不出鎮上哪家裁縫店能拿出那樣的衣料來。
小道士約十六七,麵上無須,身姿高瘦,發髻用了柄銀簪束著,身上是件玄色的法衫。廣袖口上繡著些火焰狀的淺紋路,衣衫垂至腳踝,在人群中穿梭而過。
徽鎮來去就那麽些人,文姝在鎮上可沒看過小道士,心裏難免有些疑惑。她借口著往前走能觀禮更清楚些,使喚著文翰往前走。
身後又是一股浪潮般的人潮推攘,文姝順勢擠去,也不顧耳邊的抱怨聲,費了些周章後,才擠到了小道士所在的位置,再停下身來時,卻發現那名身著法衣的小道士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