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前輩……我還……”我衝著聲音遠去的方向喊著,我們身上的“言靈偈”還指望他能破解呢。


    “你喂喂喊個什麽啊?大呼小叫的,吵不吵啊!”菁菁和陶長卿從亭子裏走了出來。


    “你們都醒了啊?”我搭著菁菁的額頭,“劉伯溫果然厲害!”


    “把你的鹹豬手拿開,本小姐正做著美夢,倒被你鬼哭狼嚎地叫醒了!”菁菁撅著嘴巴氣鼓鼓地說。


    “菁菁!你又任性了,你不知道剛才多危險嘛!”陶長卿說。


    “陶伯伯,三寶和那個‘傻子’怎麽還不從亭子裏出來?他們還沒醒嗎?”


    “嗯,可能三寶年紀太小,那個人身子太弱,我們喚了他們幾遍,還沒醒。”


    “什麽!”我跑到亭子裏,看到他們兩人正趴在亭中的石桌上,鼾聲如雷。我搭了搭兩人的脈搏,“空鏡”已經被劉伯溫破了,此刻他們是正常地睡眠了。


    “文舜,你真的見到那個劉伯溫了?”陶長卿和菁菁也走了進來,坐在了亭子裏的小石凳上。


    “我不知道那個人是不是劉伯溫……”於是,我把剛看到的“劉伯溫”的相貌和與他的對話跟陶長卿說了一遍。


    “此人必是劉伯溫無疑了……”陶長卿沉吟道。


    “怎麽會這麽年輕!他應該是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了啊!”我好奇地問道。


    “嗬嗬,修仙之士,怎可以常理度之啊……”陶長卿長歎一聲。


    “你們在說些什麽啊,我怎麽聽不懂!那個劉伯溫很厲害嗎?貓老太婆一聽他的聲音就嚇跑了!”菁菁好奇地問著,眼中充滿了豔羨仰慕之情。


    陶長卿看了看天色,道:“天泛紫氣,果然有高人,隻是想不到這高人卻是劉基,劉伯溫。現在外麵風起雲湧、驚濤拍岸,我們一時下不得山去,這兩人一時半會兒也醒轉不來,不如趁這當口,我給你講講劉伯溫的事吧。免得你這個不知那個不知,給我丟人現眼!”


    “爹!女子無才便是德嘛!”菁菁鑽在她爹懷裏撒嬌道,宛如一隻柔軟的小貓。


    “胡說!這種話你倒是記得牢,大清國亡了這麽多年了,你兩個哥哥都去英吉利留學了兩年,我陶家的千金小姐居然不讀書,說出去別人都不信!唉,隻怪我教女無方,平日太驕縱你了!”


    原來,陶伯伯還有兩個兒子在英國留學,這我倒未曾知曉。


    “爹……”


    “菁菁,你可知那劉基為何叫劉伯溫嘛……”陶長卿拍著菁菁的背道,“傳說,劉基小時候就很愛讀書,每次讀完書後都要溫習百變。‘伯’就是‘百’的諧音,所以,久而久之就叫伯溫了……”


    “咦……爹,你要叫我讀書,也不用編這種小孩都不相信的故事啊!”


    “哈哈哈,那也是民間流傳而已,故事是真是假倒是其次,但道理是對的。”說完,陶長卿看著我說,“文舜,聽你爹說,你自小就喜歡去鎮上的小茶館聽說書先生說書,你可知這劉伯溫何許人也?”


    “知道!陶伯伯考我呐!”一提說書,我便來了精神,說到讀書,我正兒八經的書讀的不多,就喜歡看些奇異怪誌的雜書,還有就是聽說先生講書,這是我厲害的最愛,一聽陶長卿問到劉伯溫,我便清了清喉嚨,學著說書先生的模樣,說了起來。


    “劉基,字伯溫,浙**田縣南田鄉人,自幼聰捷,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三歲中得進士,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王朝的開國功臣,也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之一。據《明史》記載,他‘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劉伯溫自小便酷愛讀書,讀書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快樂而不倦之事。剛剛陶伯伯講的小故事,在民間確實流傳甚廣。


    “傳說中,劉伯溫更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是一個軍事家、文學家、易學家、天文學家,而且還精通五行八卦、奇門遁甲、風水堪輿,比張良、諸葛亮還要神通廣大。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可劉伯溫的能耐比諸葛亮大多了,你看諸葛亮隻幫劉備奪得了三分天下,劉伯溫可是為朱元璋愣是打下了整片江山。所以劉伯溫被稱為‘帝師’、‘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譽。他可是一個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風喚雨,似神仙一般的存在啊!”


    我一口氣不停頓地把從說書先生聽到的話背書似地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


    陶長卿笑而不語,菁菁一臉呆萌,好像被我的話——也許是劉伯溫的神奇——驚到了,長著一張嘴也說不出話來。


    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麵,我又補充了一句:“相傳預言之作《燒餅歌》正是劉伯溫所寫。”


    “哈哈哈,陸哥哥,我還差點被你唬住了,這樣一個神人,怎麽會寫《燒餅歌》啊,還預言之作,你就鬼扯吧!燒餅……哈哈,這燒餅什麽餡兒?豬油還是梅幹菜的?你倒是說來聽聽。”菁菁突然放聲笑道,連眼淚都快笑出來了,與邊上兩個酣眠的呼嚕聲倒也相映成趣。


    “菁菁,文舜說的沒錯,劉伯溫的《燒餅歌》確實是一部預言之作,”陶長卿出來幫我打圓場了,“你們知道,這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當過和尚還當過乞丐,登基做了皇帝後過著的自然是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可每天這麽山珍海味、瓊漿玉液的他也膩歪了,後來倒懷念起燒餅的味道來了。有一天,這朱元璋命禦膳房偷偷做了幾個燒餅,正在自己的皇宮裏啃得開心的時候,劉伯溫突然來了。你想,堂堂一國之君在這位大明第一智者,帝國首席策士的麵前啃燒餅,成何體統。


    “於是朱元璋就把吃了一口的燒餅扣在碗下麵藏起來。劉伯溫進來之後,朱元璋想起劉伯溫種種神機妙算的能耐,決定考一考他。於是,便開金口問道,先生,你對陰陽術數非常精通,能不能猜出我這碗底下扣著什麽?”


    “劉伯溫就算知道也不敢說啊!說破了,皇帝老爺多沒麵子啊!”菁菁插嘴道。


    “哈哈,菁菁說地對,當時劉伯溫也犯難啊,但他不敢違令,隻得掐指一算,然後吟出一句詩來:‘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菁菁,你說,那劉伯溫厲不厲害!”陶長卿笑著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


    菁菁一拍大腿:“哇!他一掐指就知道是皇帝咬了一口的燒餅!然後他還用這燒餅唱了一首歌嗎?”


    陶長卿沒有說話,轉頭看著我。我會意,接口道:


    “朱元璋聽到劉伯溫一語道破也是大為佩服。但是這個造反上來的皇帝最關心的終究是自己的天下,於是他就問劉伯溫能不能算算後世的事情?這回劉伯溫不幹了,自古以來這種泄露天機的事都沒什麽好下場,就算不遭天譴,這殘暴成性的朱元璋也不會放過他啊!但是不說不行,朱元璋的刀架在脖子上上呢。於是,劉伯溫隻得敷衍道:‘茫茫天數,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萬子萬孫,這是好話啊,朱元璋聽了一定龍顏大悅啊!”菁菁道。


    “哈哈哈,哪裏是什麽好話,這是實話!劉伯溫一句話就道出了明朝亡國的結局了。文舜,你來說給菁菁聽。”


    “嗯。菁菁,你可知道,明朝最後正是亡於萬曆皇帝的兒子朱常洛和孫子朱由校、朱由檢之手的,正應和了劉伯溫那句‘萬子萬孫’啊!”


    “我的天哪!真這麽神奇啊!皇帝老兒聽不出……哦,對,劉伯溫肯定不會這麽跟朱元璋解釋,隻會一個勁地說好話。”


    “是啊,劉伯溫也怕言多必失,就勸朱元璋,都已經萬子萬孫千秋萬代了,陛下何必還要再問下去呢?可是朱元璋這個人很執著,他說‘雖然自古興亡原有一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這時,劉伯溫知道搪塞不過去了,就跟朱元璋說,泄漏天機,我的罪過不小,如果陛下能恕我死罪,我才敢啟奏。朱元璋一心想洞察天機,哪管劉伯溫死活,馬上賜了他一道免死金牌,讓劉伯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了這道免死金牌,才有了我剛說的《燒餅歌》。”


    “原來還有這麽一個故事。陸哥哥,你會《燒餅歌》嗎?”


    “額,粗略記得幾句,但不大懂……”


    “文舜,無妨,你且背來,我來幫你解!”陶長卿接口道。


    “好的,陶伯伯。”我頓了頓,把說書先生吟唱的《燒餅歌》在腦中過了一遍,然後開口道:“劉伯溫得了皇帝的免死金牌後膽子就肥了。他念了《燒餅歌》的第一句:‘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朱元璋緊接著問,我南京城防守如此嚴密,難道還用得著怕誰嗎?劉伯溫答道,這南京城雖然鞏固似鐵桶,防守嚴密,看似無虞,隻恐燕子飛來。不等朱元璋細問,劉伯溫又念出兩句,‘此城禦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這是什麽意思啊,我完全不懂啊?!”菁菁急道。


    我看了一眼陶長卿。


    陶長卿瞅了瞅還在酣眠的三寶和“傻子”,搖了搖頭,淺淺地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涯木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北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北北並收藏神涯木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