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深夜來訪,不問而入,不知有何貴幹?”吳總管聞言後,也沒生氣,而是立即向白衣女子反問道。
白衣女子微微一笑,略帶嘲諷地道:“你又不是主人,這話輪不到你問吧?”話落稍頓,又接道:“而且你們剛才,不也是不問而入的嗎?”
吳總管一聽這話,立即不由麵現尷尬。他和羅月剛才,確實也是沒征求主人同意就闖了進來,而且他也確實不是這翠柳莊的主人。
“陳莊主,剛才我們不問而入就闖進來,確實是我們失禮了。不過我們剛才隻是不想打斷你彈琴,並非是有意私闖,還請你見諒!”旁邊的羅月聞言後,立即上前一步,向涼亭內的勾陳施禮道歉。
之前他們前來借宿時,卻是也有向蘇雲秀多嘴問過一句主人的姓氏,當時蘇雲秀便答的姓“陳”,所以羅月雖然與勾陳還並不相識,卻是也提前知道了他姓“陳”。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吳總管雖然平日位份極高,羅家兄妹倆也對他很是尊重,但說到底,他也隻是羅家的家仆。所以這個時候,自然是要羅月這個主人出麵才行。不然她不開口,直接就讓吳總管與勾陳對話,會顯得有些不夠尊重主人。
勾陳聞言,從涼亭中站起轉過身看向羅月,含笑回禮道:“這位便是羅姑娘吧?”
“羅月見過陳莊主!”羅月見勾陳轉過身後,又再施禮拜見。
勾陳剛才聞到的這羅月與那吳總管身上的氣味也很獨特,兩人一男一女,自然各有分別。羅月身為女子,身上也是不例外地充滿著女孩兒家的香氣。不過兩人身上的氣味卻是有一點很相同,那就是兩人身上都有著淡淡的檀香味。
而且這股檀香味完全一樣,應該是同一種檀香,氣味源相同。
檀香是一種祭祀禮佛的專用香料,也叫做旃檀,檀香樹在佛教中也被稱為“聖樹”。所以這兩人身上都有統一的檀香味,要麽本身就是佛教信眾,平常就經常信佛禮佛,所以才會燃燒檀香以祀佛;要麽就是之前剛從哪個寺廟裏出來,所以沾染上了檀香味。
不過後一種的可能性較小,因為這時已是到了深夜。就算他們在借宿之前,剛從某個寺廟裏出來,到這時也是過去了幾個時辰,身上的檀香味理應會差不多散盡,到這時應該會很難聞到了。可兩人身上的這股檀香味卻並不算淡,至少在勾陳的嗅覺中聞來不算淡,應該是剛沾染了沒過多長時間。
所以按此推斷的話,應該是第一個可能性更大。兩人在來之前,應該是在自家房內燃燒過檀香禮佛。
當然,也不排除他們本身就喜歡檀香這種香料。雖然檀香是祭祀禮佛的一種專用香料,但其本身也是香料,所以平常也是可能有人喜歡拿來當作尋常香料使用的。畢竟這東西,也沒被信佛的人給壟斷。
但勾陳卻還是認為,他所判斷的第一個可能性更大。因為除了兩人身上統一的檀香味外,那個吳總管剛才開口低喝的那聲“吽”也頗為奇怪,是兩人信佛的一個佐證。
“吽”這個字,在日常使用中很少見。這字雖然帶了半個“牛”,但並不是用來形容牛的叫聲,牛叫聲是“哞”,這個“吽”字是讀作“hong”。剛才吳總管低喝時,也是發出的這個聲音。而這個字讀作“hong”時,乃是屬於佛教六字大明咒中的其一,是屬於佛教梵文翻譯過來的某個字。
六字大明咒也稱作六字真言,乃是“唵(o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六字。
據說此咒含有諸佛的無盡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奧妙無窮,蘊藏了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常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信佛的人,便會常詠誦這六字真言。
前身的勾陳雖然並不信佛,但對於這世界一些佛教的東西卻是也有些了解,知道些基本常識。尤其是他那個便宜嶽父,也即家鄉那個從小資助他的張員外,這個張員外家裏卻是信佛的,所以因為常有來往走動,前身的勾陳也就對這些東西頗有不少了解。
其實張員外本身也不怎麽信這東西,但無奈他老娘與其正室夫人卻是都信,故而也隻能是勉為其難地跟著信,在家中還修建了一座專門的佛堂。
前身勾陳那個已經訂婚卻尚未過門的未婚妻,也即張員外的女兒在其祖母與母親的影響下,也是跟著頗為信佛。所以正因為身邊有人信,繼承了前身記局的勾陳也就對佛教的這些東西比較了解與敏感。
剛才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他認為自己絕對沒聽錯,定是六字大明咒中的最後一字真言。
有此佐證,再加上兩人身上都有檀香味,羅月與吳總管這對主仆信佛的可能性自然是極大,甚至說不定兩個修煉的武功都有可能是佛門武學。否則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絕對不是信口亂叫。
勾陳剛才當然也有聽到這聲,隻覺吳總管那一聲“吽”的低喝過後,他腦中也是跟著一清。由此便可推斷出,吳總管的這聲低喝除了是喝聲本身就附加了內力,有震懾人心神的作用外,“吽”字這個音階與音調也有其獨特的作用。這聲低喝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實際上卻是頗為複雜,怕是還包含了某種獨特的內力運轉心法之妙在內。
蘇雲龍剛才聽到那吳總管的低喝後,也十分意外地轉頭瞧向吳總管,怕是也可能有跟勾陳同樣或類似的判斷。
據說前朝的大梁朝十分信佛,不但在全國各地大肆修建寺廟,甚至皇帝還帶頭幾次出家到廟裏當和尚。那時無論朝尚還是江湖上,佛門勢力都十分龐大。
可許多寺廟的和尚卻是除了整日念經禮佛外,便不事生產,全靠人供養,而且寺廟還可以不納賦稅,當了和尚的也可以逃避徭役。再加上許多寺廟為了鑄造佛像,或是為泥塑木雕的佛像鍍金身,大量鎔鑄了許多民間的銅錢,便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害苦百姓,拖垮了整個大梁朝。
另外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兒都有”,當時大梁朝在各地大肆修建許多寺廟,一些不願服徭役逃避賦稅的人也大肆出家當和尚,甚許許多殺人犯事的江洋大盜為逃避追捕也出家當和尚,便最終使得當時的佛門龍蛇混雜、魚門混珠,裏麵混進了許多為非作歹之輩,搞的佛門也是烏煙障氣。
許多出家當和尚的並不是真正出家,不過是走個形式與過場,表麵上是出家,實際上私底下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許多寺廟藏汙納垢。表麵上是出家人,實際上暗地裏就是賊窩,殺人放火、奸淫擄掠,可謂是無惡不作。也就是掛了個寺廟的名頭,實際上還是幹的黑風寨這種山賊的無本錢買賣。
而當時因為整個大梁朝上下都十分信佛,還能借著佛門與寺廟的名頭作遮掩。甚至就算真的敗露被人發現了,那些為非作歹的僧人來一句“放心屠刀,立地成佛”,說是已真心悔過,要在佛前懺悔,往往也能因此逃得一命。
長久如此下去,自然是世道敗壞。最終便導致了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要叛梁滅佛。
然後經過數十年的各地義軍、反王、朝廷等混戰與分裂後,最終大魏朝崛起,重新統一天下。
而開國立朝的魏太祖正式登基後,宣告天下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大魏朝發起的正式滅佛,史稱“太祖滅佛”。這也是當時全天下百姓的欲求與渴盼,當時反梁的許多義軍喊出的口號就是要“滅佛”,因為當時的天下實在是苦佛門久矣。那場梁末的混戰後,不管最終是誰統一了天下,也都必須要推動這件事不可。
白衣女子微微一笑,略帶嘲諷地道:“你又不是主人,這話輪不到你問吧?”話落稍頓,又接道:“而且你們剛才,不也是不問而入的嗎?”
吳總管一聽這話,立即不由麵現尷尬。他和羅月剛才,確實也是沒征求主人同意就闖了進來,而且他也確實不是這翠柳莊的主人。
“陳莊主,剛才我們不問而入就闖進來,確實是我們失禮了。不過我們剛才隻是不想打斷你彈琴,並非是有意私闖,還請你見諒!”旁邊的羅月聞言後,立即上前一步,向涼亭內的勾陳施禮道歉。
之前他們前來借宿時,卻是也有向蘇雲秀多嘴問過一句主人的姓氏,當時蘇雲秀便答的姓“陳”,所以羅月雖然與勾陳還並不相識,卻是也提前知道了他姓“陳”。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吳總管雖然平日位份極高,羅家兄妹倆也對他很是尊重,但說到底,他也隻是羅家的家仆。所以這個時候,自然是要羅月這個主人出麵才行。不然她不開口,直接就讓吳總管與勾陳對話,會顯得有些不夠尊重主人。
勾陳聞言,從涼亭中站起轉過身看向羅月,含笑回禮道:“這位便是羅姑娘吧?”
“羅月見過陳莊主!”羅月見勾陳轉過身後,又再施禮拜見。
勾陳剛才聞到的這羅月與那吳總管身上的氣味也很獨特,兩人一男一女,自然各有分別。羅月身為女子,身上也是不例外地充滿著女孩兒家的香氣。不過兩人身上的氣味卻是有一點很相同,那就是兩人身上都有著淡淡的檀香味。
而且這股檀香味完全一樣,應該是同一種檀香,氣味源相同。
檀香是一種祭祀禮佛的專用香料,也叫做旃檀,檀香樹在佛教中也被稱為“聖樹”。所以這兩人身上都有統一的檀香味,要麽本身就是佛教信眾,平常就經常信佛禮佛,所以才會燃燒檀香以祀佛;要麽就是之前剛從哪個寺廟裏出來,所以沾染上了檀香味。
不過後一種的可能性較小,因為這時已是到了深夜。就算他們在借宿之前,剛從某個寺廟裏出來,到這時也是過去了幾個時辰,身上的檀香味理應會差不多散盡,到這時應該會很難聞到了。可兩人身上的這股檀香味卻並不算淡,至少在勾陳的嗅覺中聞來不算淡,應該是剛沾染了沒過多長時間。
所以按此推斷的話,應該是第一個可能性更大。兩人在來之前,應該是在自家房內燃燒過檀香禮佛。
當然,也不排除他們本身就喜歡檀香這種香料。雖然檀香是祭祀禮佛的一種專用香料,但其本身也是香料,所以平常也是可能有人喜歡拿來當作尋常香料使用的。畢竟這東西,也沒被信佛的人給壟斷。
但勾陳卻還是認為,他所判斷的第一個可能性更大。因為除了兩人身上統一的檀香味外,那個吳總管剛才開口低喝的那聲“吽”也頗為奇怪,是兩人信佛的一個佐證。
“吽”這個字,在日常使用中很少見。這字雖然帶了半個“牛”,但並不是用來形容牛的叫聲,牛叫聲是“哞”,這個“吽”字是讀作“hong”。剛才吳總管低喝時,也是發出的這個聲音。而這個字讀作“hong”時,乃是屬於佛教六字大明咒中的其一,是屬於佛教梵文翻譯過來的某個字。
六字大明咒也稱作六字真言,乃是“唵(o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六字。
據說此咒含有諸佛的無盡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奧妙無窮,蘊藏了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常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信佛的人,便會常詠誦這六字真言。
前身的勾陳雖然並不信佛,但對於這世界一些佛教的東西卻是也有些了解,知道些基本常識。尤其是他那個便宜嶽父,也即家鄉那個從小資助他的張員外,這個張員外家裏卻是信佛的,所以因為常有來往走動,前身的勾陳也就對這些東西頗有不少了解。
其實張員外本身也不怎麽信這東西,但無奈他老娘與其正室夫人卻是都信,故而也隻能是勉為其難地跟著信,在家中還修建了一座專門的佛堂。
前身勾陳那個已經訂婚卻尚未過門的未婚妻,也即張員外的女兒在其祖母與母親的影響下,也是跟著頗為信佛。所以正因為身邊有人信,繼承了前身記局的勾陳也就對佛教的這些東西比較了解與敏感。
剛才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他認為自己絕對沒聽錯,定是六字大明咒中的最後一字真言。
有此佐證,再加上兩人身上都有檀香味,羅月與吳總管這對主仆信佛的可能性自然是極大,甚至說不定兩個修煉的武功都有可能是佛門武學。否則吳總管低喝的那聲“吽”,絕對不是信口亂叫。
勾陳剛才當然也有聽到這聲,隻覺吳總管那一聲“吽”的低喝過後,他腦中也是跟著一清。由此便可推斷出,吳總管的這聲低喝除了是喝聲本身就附加了內力,有震懾人心神的作用外,“吽”字這個音階與音調也有其獨特的作用。這聲低喝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實際上卻是頗為複雜,怕是還包含了某種獨特的內力運轉心法之妙在內。
蘇雲龍剛才聽到那吳總管的低喝後,也十分意外地轉頭瞧向吳總管,怕是也可能有跟勾陳同樣或類似的判斷。
據說前朝的大梁朝十分信佛,不但在全國各地大肆修建寺廟,甚至皇帝還帶頭幾次出家到廟裏當和尚。那時無論朝尚還是江湖上,佛門勢力都十分龐大。
可許多寺廟的和尚卻是除了整日念經禮佛外,便不事生產,全靠人供養,而且寺廟還可以不納賦稅,當了和尚的也可以逃避徭役。再加上許多寺廟為了鑄造佛像,或是為泥塑木雕的佛像鍍金身,大量鎔鑄了許多民間的銅錢,便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害苦百姓,拖垮了整個大梁朝。
另外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兒都有”,當時大梁朝在各地大肆修建許多寺廟,一些不願服徭役逃避賦稅的人也大肆出家當和尚,甚許許多殺人犯事的江洋大盜為逃避追捕也出家當和尚,便最終使得當時的佛門龍蛇混雜、魚門混珠,裏麵混進了許多為非作歹之輩,搞的佛門也是烏煙障氣。
許多出家當和尚的並不是真正出家,不過是走個形式與過場,表麵上是出家,實際上私底下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許多寺廟藏汙納垢。表麵上是出家人,實際上暗地裏就是賊窩,殺人放火、奸淫擄掠,可謂是無惡不作。也就是掛了個寺廟的名頭,實際上還是幹的黑風寨這種山賊的無本錢買賣。
而當時因為整個大梁朝上下都十分信佛,還能借著佛門與寺廟的名頭作遮掩。甚至就算真的敗露被人發現了,那些為非作歹的僧人來一句“放心屠刀,立地成佛”,說是已真心悔過,要在佛前懺悔,往往也能因此逃得一命。
長久如此下去,自然是世道敗壞。最終便導致了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要叛梁滅佛。
然後經過數十年的各地義軍、反王、朝廷等混戰與分裂後,最終大魏朝崛起,重新統一天下。
而開國立朝的魏太祖正式登基後,宣告天下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大魏朝發起的正式滅佛,史稱“太祖滅佛”。這也是當時全天下百姓的欲求與渴盼,當時反梁的許多義軍喊出的口號就是要“滅佛”,因為當時的天下實在是苦佛門久矣。那場梁末的混戰後,不管最終是誰統一了天下,也都必須要推動這件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