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在得到補充後,日軍在海陸空三軍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對江灣鎮一帶發起了猛攻。
竹下兵大佐此時的神色並不是太好,他可是向黑岩旅團長保證過的——第43聯隊三天之內,必然能拿下江灣鎮。
事實證明,大話說多了,可是會閃到舌頭的,就像現在的第43聯隊聯隊長竹下兵大佐一樣。
“報告聯隊長閣下,前線戰鬥失利,我軍損失慘重!”
向竹下兵大佐報告的是一名中佐,是第43聯隊第一大隊的大隊長,叫黑岩柳一。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竹下兵大佐臉色頓時漲得通紅,他氣呼呼地脫下了手套,巴掌狠狠地往黑岩柳一的臉上呼去。
“啪、啪、啪……”
巴掌聲清脆作響,其中還夾雜著竹下大佐的怒罵:“八嘎……”
大約扇了四五個巴掌,竹下兵終於是將心中的怨氣地打出去了,他正了正臉上的情緒,對身邊的人說道:“傳令,第二大隊,第一大隊,同時投入戰鬥。務必早日拿下江灣!”
“哈伊!”黑岩中佐與另一名中佐異口同聲地應道。
對於黑岩中佐來說,挨這幾巴掌是應該的,聯隊長已經給過他好幾次機會了,而且都是在陸空炮火的掩護下進行的,場麵不可謂不大。
然而,就是在這麽一個大場麵下,黑岩中佐率部進攻屢次失利,挨了巴掌,那也是活該。
在竹下大佐宣布讓武藤賀一的第二大隊參戰後,黑岩柳一頓時輕輕地鬆了一口氣:終於不是老子一個人挨巴掌了……
日軍一個大隊人數在一千一百人左右,除去第一大隊傷亡掉的,再加上第二大隊的全部兵力,日軍此次投入的兵力已經是將近國軍的一個團了!
準確地說,是一個武器火力都加強了的加強團!
既然投入的兵力加大了,進攻的範圍自然就不可能僅僅的那麽一個點了,而是一麵了。
當然了,這個“麵”裏也包括了張天海的一營陣地。
日軍的進攻同樣是凶猛的,還沒發起進攻,那如夏天暴雨般密集的炮彈便帶著咆哮聲在天空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朝著二一六團一營官兵的頭上砸來了。
“轟!!!”
“轟!!!”
“轟!!!”
炮彈的爆炸聲在三十六師官兵們堅守的陣地上此起披伏地炸響著,在那煙霧彌漫中亮起了一抹抹火光,令人震撼卻充滿了殺氣!
這次日軍的炮轟是張天海兩世為人以來遭遇的第一次炮轟,此間滋味自是難懂。
沒錯,就是第一次遭遇真槍實彈的炮轟,之前一〇八旅旅長彭輯光指揮部隊進攻日軍時,那是有獨立炮兵團的加強的,被轟的是日軍。
在匯山碼頭的那次炮轟恰巧他又去追擊日軍的潰兵去了,這才是完美的錯過了。
至於前世的軍事演習嘛,那就更加不可能用炮轟這種東西了,就算是用了,那也是空包彈,畢竟訓練那也是安全第一的。
至於軍事演習裏邊的死亡指標,那也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設立的。
耳邊炮聲隆隆,使得本來就殘破的江灣鎮就變得更是殘破了,碎石飛沙四濺,爆炸產生的震動通過地麵緩慢地向四周傳遞,一片時間末日的景象,就連張天海營部的天花板業已開始緩慢開裂了。
吸取了二一二團的教訓,張天海是不可能將一個連或者是一個排的兵力放在最前方的,相反,他很聰明,他隻在那裏布置了一個班的兵力,而且是還是剛好設置能藏身加厚工事後方。
“幸好日軍配備的不是150mm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啊……不然我營危矣……”站在營部的辦公桌後,張天海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四周的動靜太大,再加之他說的實在是小聲,所以並沒有聽見他的這一句感歎。
日軍的炮擊僅持續了五分鍾便停止了,這在張天海看來,無疑是日軍此時的炮彈不多了,隻能等下一批補給到達之時才能“闊”起來。
日軍的炮擊停止後,張天海也沒閑著,立馬走出外邊,對一連長李淳飛命令道:“一連長!一連全體進入陣地,勿使日寇奪下我軍陣地!”
“是!”李淳飛的動作也不慢,立馬就帶領一連的官兵前往陣地了。
……
這是一場陣地戰,徹頭徹尾的陣地戰,陣地就像是一個磨盤,兩軍將士都在這個血肉磨盤上消磨著他們的血肉之軀。
陣地上的敵我兩軍就像一匹推磨的老驢,在緩緩地推動著這個“磨盤”,都在為爭奪這片陣地的所有權而戰鬥著。
作為一名合格的戰場指揮官,張天海自然出現在了戰場的最前沿,隻是他並沒有出現在陣地上,隻是站在前沿的一棟民房的二樓靜靜地看著如海浪般湧來的敵軍。
他的拳頭輕輕握緊了,這不是緊張,而是恨。
恨中國此時為何不強大,恨自己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除了在這裏指揮部隊堅守陣地之外,其他的便無能為力了。
這是一場國戰,打得兩國的國力與消耗,誰能消耗得起,誰能撐到最後便是勝利。
雖說張天海早已知曉中國終會迎來抗戰的勝利,但是不是置身其中的人是不會理解當時的情況的。
日軍那飛翔的子彈要麽打中了國軍官兵的身體,要麽擊在了國軍戰士身後的房屋的磚石牆麵上,然後發出了一陣火光。
槍林彈雨,這是一個成語,一個把熱武器戰場上的殘酷形容得十分形象的成語。
日軍的子彈與擲彈筒炮彈打在了國軍的陣地上,就像是一波海浪狠狠地拍在了沙灘上,然後濺起了一朵朵浪花。
在日軍進攻的同時,國軍將士的子彈也如數奉還到了日軍的頭上。
一時間,雙方皆是死傷慘重!
其實在日軍登陸伊始,敵我兩軍的傷亡差距並不大,至於為何會打到日軍傷亡十萬,而國軍傷亡三十萬,這就關係到兩軍的重火力方麵的實力了。
……
ps:更新送上,十二點前還有一更。
竹下兵大佐此時的神色並不是太好,他可是向黑岩旅團長保證過的——第43聯隊三天之內,必然能拿下江灣鎮。
事實證明,大話說多了,可是會閃到舌頭的,就像現在的第43聯隊聯隊長竹下兵大佐一樣。
“報告聯隊長閣下,前線戰鬥失利,我軍損失慘重!”
向竹下兵大佐報告的是一名中佐,是第43聯隊第一大隊的大隊長,叫黑岩柳一。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竹下兵大佐臉色頓時漲得通紅,他氣呼呼地脫下了手套,巴掌狠狠地往黑岩柳一的臉上呼去。
“啪、啪、啪……”
巴掌聲清脆作響,其中還夾雜著竹下大佐的怒罵:“八嘎……”
大約扇了四五個巴掌,竹下兵終於是將心中的怨氣地打出去了,他正了正臉上的情緒,對身邊的人說道:“傳令,第二大隊,第一大隊,同時投入戰鬥。務必早日拿下江灣!”
“哈伊!”黑岩中佐與另一名中佐異口同聲地應道。
對於黑岩中佐來說,挨這幾巴掌是應該的,聯隊長已經給過他好幾次機會了,而且都是在陸空炮火的掩護下進行的,場麵不可謂不大。
然而,就是在這麽一個大場麵下,黑岩中佐率部進攻屢次失利,挨了巴掌,那也是活該。
在竹下大佐宣布讓武藤賀一的第二大隊參戰後,黑岩柳一頓時輕輕地鬆了一口氣:終於不是老子一個人挨巴掌了……
日軍一個大隊人數在一千一百人左右,除去第一大隊傷亡掉的,再加上第二大隊的全部兵力,日軍此次投入的兵力已經是將近國軍的一個團了!
準確地說,是一個武器火力都加強了的加強團!
既然投入的兵力加大了,進攻的範圍自然就不可能僅僅的那麽一個點了,而是一麵了。
當然了,這個“麵”裏也包括了張天海的一營陣地。
日軍的進攻同樣是凶猛的,還沒發起進攻,那如夏天暴雨般密集的炮彈便帶著咆哮聲在天空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朝著二一六團一營官兵的頭上砸來了。
“轟!!!”
“轟!!!”
“轟!!!”
炮彈的爆炸聲在三十六師官兵們堅守的陣地上此起披伏地炸響著,在那煙霧彌漫中亮起了一抹抹火光,令人震撼卻充滿了殺氣!
這次日軍的炮轟是張天海兩世為人以來遭遇的第一次炮轟,此間滋味自是難懂。
沒錯,就是第一次遭遇真槍實彈的炮轟,之前一〇八旅旅長彭輯光指揮部隊進攻日軍時,那是有獨立炮兵團的加強的,被轟的是日軍。
在匯山碼頭的那次炮轟恰巧他又去追擊日軍的潰兵去了,這才是完美的錯過了。
至於前世的軍事演習嘛,那就更加不可能用炮轟這種東西了,就算是用了,那也是空包彈,畢竟訓練那也是安全第一的。
至於軍事演習裏邊的死亡指標,那也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設立的。
耳邊炮聲隆隆,使得本來就殘破的江灣鎮就變得更是殘破了,碎石飛沙四濺,爆炸產生的震動通過地麵緩慢地向四周傳遞,一片時間末日的景象,就連張天海營部的天花板業已開始緩慢開裂了。
吸取了二一二團的教訓,張天海是不可能將一個連或者是一個排的兵力放在最前方的,相反,他很聰明,他隻在那裏布置了一個班的兵力,而且是還是剛好設置能藏身加厚工事後方。
“幸好日軍配備的不是150mm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啊……不然我營危矣……”站在營部的辦公桌後,張天海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四周的動靜太大,再加之他說的實在是小聲,所以並沒有聽見他的這一句感歎。
日軍的炮擊僅持續了五分鍾便停止了,這在張天海看來,無疑是日軍此時的炮彈不多了,隻能等下一批補給到達之時才能“闊”起來。
日軍的炮擊停止後,張天海也沒閑著,立馬走出外邊,對一連長李淳飛命令道:“一連長!一連全體進入陣地,勿使日寇奪下我軍陣地!”
“是!”李淳飛的動作也不慢,立馬就帶領一連的官兵前往陣地了。
……
這是一場陣地戰,徹頭徹尾的陣地戰,陣地就像是一個磨盤,兩軍將士都在這個血肉磨盤上消磨著他們的血肉之軀。
陣地上的敵我兩軍就像一匹推磨的老驢,在緩緩地推動著這個“磨盤”,都在為爭奪這片陣地的所有權而戰鬥著。
作為一名合格的戰場指揮官,張天海自然出現在了戰場的最前沿,隻是他並沒有出現在陣地上,隻是站在前沿的一棟民房的二樓靜靜地看著如海浪般湧來的敵軍。
他的拳頭輕輕握緊了,這不是緊張,而是恨。
恨中國此時為何不強大,恨自己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除了在這裏指揮部隊堅守陣地之外,其他的便無能為力了。
這是一場國戰,打得兩國的國力與消耗,誰能消耗得起,誰能撐到最後便是勝利。
雖說張天海早已知曉中國終會迎來抗戰的勝利,但是不是置身其中的人是不會理解當時的情況的。
日軍那飛翔的子彈要麽打中了國軍官兵的身體,要麽擊在了國軍戰士身後的房屋的磚石牆麵上,然後發出了一陣火光。
槍林彈雨,這是一個成語,一個把熱武器戰場上的殘酷形容得十分形象的成語。
日軍的子彈與擲彈筒炮彈打在了國軍的陣地上,就像是一波海浪狠狠地拍在了沙灘上,然後濺起了一朵朵浪花。
在日軍進攻的同時,國軍將士的子彈也如數奉還到了日軍的頭上。
一時間,雙方皆是死傷慘重!
其實在日軍登陸伊始,敵我兩軍的傷亡差距並不大,至於為何會打到日軍傷亡十萬,而國軍傷亡三十萬,這就關係到兩軍的重火力方麵的實力了。
……
ps:更新送上,十二點前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