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雍郡王福晉意外早產生子,最終遇難成祥母子平安,生下三胞胎的事,很快就在京城傳開。當然,並不是說黛玉的莊子保密工作太過差勁,實在是康熙和皇太後那邊的動靜太大,兩位大boss都驚動了,其他人會不想盡辦法打聽清楚嗎?再加上三胞胎可是個稀罕事兒,誰沒點兒好奇心啊?
在黛玉順利誕下三胞胎後,胤禛就派人火速回京城那邊報喜,皇室裏連雙胞胎都沒出現過,如今一下子來個三胞胎,康熙怎麽會不關注?古代的人迷信,皇太後和康熙就琢磨著這老四家的一下子誕下三個大胖小子,是不是預示著什麽?皇室未來人丁興旺?大清未來國富民安?百姓未來豐衣足食多子多福?大boss開始神展開腦補了…………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康熙一陣腦補下來,愈發覺得三個小孫子是個祥兆,甚至猜側他親愛的三個小孫子是不是福祿壽三仙轉世投胎,要不然怎麽那麽湊巧,是三胞胎,而不是雙胞胎、四胞胎、五胞胎捏?(不得不佩服古人,這想象力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富啊)越想越感覺自己的猜測接近真相,康熙大帝頓時龍心大悅,那賞賜更是如流水般送入雍郡王府,惹得眾人一陣牙酸眼紅。
皇太後的態度中雖然也夾雜著此許迷信元素,但卻是真情居多,老太太喜歡孫媳婦兒,更喜歡小重孫,因此對於立了大功的孫媳婦更加熱情休貼,賞賜也是源源不斷,對於稀罕的三胞胎吉祥物也是好奇不已,成天念叨著“老四家的什麽時候能回京啊“她“好想看看小重孫啊“之類的,弄得經常進宮陪她說話的老福晉們也挑起了好奇心”暗自決定等雍郡王府辦滿月禮時過去湊湊熱鬧,看看稀罕的三胞胎是個什麽模樣,到時候也帶著自家媳婦兒、孫媳婦兒一起過去,也好沾些喜氣不是?
在莊子裏被好吃好喝好玩供著的黛玉,可不知道她的三個兒子才剛出生就引起了那麽大的風浪”她的日子過的滋潤著呢!莊子裏人少,又沒有內務府嬤嬤盯著,黛玉感覺在這兒坐月子相對來說舒服多了,至少跟李嬤嬤撤上幾個小嬌,就獲得了每日用熱水擦擦身子的權力,而胤禛父子倆也能大模大樣進產房司妻子(額娘)說說話解解悶兒。在三個小家夥沒睡著時,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逗著三個行動不能自理的小肉團,正好一人一個”不多不少。
可是,即使如此逍遙自在的黛玉”還是有不順心的事的。至於罪魁禍首,還不是沒什麽起名天賦的老康!
“爺,我真心覺得二寶、三寶、四寶的大名兒不好聽,您能不能上個折子”請皇阿瑪改改唄……“……這已經不知道是黛玉第幾次糾結於寶寶們名字的事了,不是她挑剔”實在是康熙起的那些名字實在是太寒酸太上不了台麵了,寶寶們以後長大成人以後可怎麽頂著那麽詭異的名字生活下去啊!再想遠些,寶寶們的名字可要載入史冊的,她可不想未來她孩子們的名字成為眾人八卦的笑料!
“你能不能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再多糾結?皇阿瑪既然已經下了明旨,那肯定是改不了的。再說了,寶寶們的名字哪兒不好了?我覺得挺不錯的。你現在在這兒說說沒事兒,再過一段時間咱們回了京城,你可不能再抱怨了”讓皇阿瑪聽說了還得了?”胤禛無奈的勸慰道,他實在是搞不明白玉兒怎麽在這一點上那麽固執?這都是第幾次說起此事了?第十次,還是第十一次?皇阿瑪賜的名字有什麽不好?弘福、弘祿、弘壽,多福氣”多有內涵,多好聽啊!
“知道了”哼哼……“……黛玉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萬沒有因她不滿意就改的道理,隻能撅著嘴哼哼幾聲,發泄發泄自己鬱悶的的情緒。聽聽,弘福(紅拂)、弘祿(烘爐)、弘壽(洪獸),多“好“的名字啊!老康不會是將三個寶寶當成什麽福祿壽三仙的轉世童子了吧?他還真夠會扯的!黛玉有些無語的望天巾…………
“額娘,您別不開心了,兒子也覺得弟弟們的名字挺好聽的,真的……“……小弘暉仰著胖胖的小臉兒,睜著圓溜溜黑亮黑亮的大眼睛,很是嚴肅認真的對母親說道。小家夥自從嚇得他額娘早產後,發誓要做個乖巧聽話的好兒子,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似的,懂事的讓人心疼。胤禛黛玉雖好好地勸慰過他,但小家夥向來脾氣倔,決定的事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胤禛黛玉見小孩子似乎心理上並沒什麽陰影,也就由他去了,孩子長大懂事是好事,總沒什麽壞處不是?
“嗯,大寶說得對,是額娘想差了,嗬嗬…………”兒控額娘在兒子萌呆人的小眼神下立即繳械投降,乖乖就範。自從黛玉極力爭取到了給三胞胎取小名兒的權力,給三個小肉團取名二寶、三寶、四寶之後,小弘暉就再不願意母親管他親熱的叫小寶了,那豈不是他比弟弟們還小?以後弟弟們懂事了,他要怎麽樹立大哥的威信?跟母親撤嬌耍賴癡纏一陣,最後喜滋滋的改小名為大寶。
聽聽,大寶啊,多有氣勢啊,一聽就知道比二寶三寶四寶大,簡潔明了又重點突出,多好的名字啊!小家夥得意洋洋,完全沒留意到他親親額娘那抽掠的眼角和臉上有此扭曲的神情。
世間萬物總是包含著極端的兩個方麵,既然有人喜悅歡欣,就有人難受不忿。而對於黛玉如此好運,這群人又分為很多層次,有人隻是酸酸的說上幾句風涼話(多是胤禛的兄弟們及與黛玉相交平平的她姓們):有人關起門來揮東西泄憤外加暗自咒罵(多是雍郡王府黯然神傷的小妾們和對黛玉怨念極深的她姓們):還有人就差紮小人兒詛咒那三個無辜的孩子出各種意外了(當然,這類人中德妃屬於中流砥柱型的,她的心中早已不將胤禛當成她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來的親生兒子了,她完全拿他當仇人,還是那種深仇大恨級別的)。
要是以往,或許德妃不會對此事反應這麽激烈,實在是她如今的地位岌岌可危,形勢是越來越差,前有狼後有虎的夾擊下,她幾乎都快被逼的精神崩潰了。可就算如此,她也從沒想過安安分分的安度晚年,老老實實的守著唯一的兒子好好過日子,一如既往的鬧騰著,隻是將她的厄運和不幸都推到了她曾經的大兒子身上,認為她失敗的根源都是那個忘恩負義、不忠不孝的胤禛灘她如此倒霎時,看著仇人笑得歡暢,她怎麽會不瘋狂不嫉恨?
德妃雖然不怎麽受寵,可康熙看在四子胤禛和十四子胤禛的份上,對她還是給些臉麵的,作為四妃之一,她雖不能接觸太過重要關鍵的宮務,但至少手上還握著一些瑣碎的權力,這對於在寂賓冷清中倍感孤獨的德妃可是相當重要的,她也將這些當成了精神寄托,至少能保證她不會在康熙不冷不熱的無視中發瘋。可令她想不到的是,那個她一手提拔起來(更確切說來是不得不提拔起來)的賈元春竟得了皇上的眼緣,更好命的懷上了身孕!這個賤人不僅不對她這個恩人俯首稱臣,還經常給自己上眼藥,甚至將自己以前想要暗害四福晉的事透露給了皇上!這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免除宮務,禁足在宮殿,時間不限………
而見德妃倒霧,向來看她不順眼的宜妃就開心多了,敵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樂,能夠看到老對頭倒黴悲慘,她可比誰都歡喜呢!原本因自己兩個兒媳都不怎麽爭氣,而有些鬱悶的心情也頓時明快樂起來,就算四福晉爭氣,那也不是那個賤人的媳婦兒,想必她比誰都要憤恨不甘吧?好不容易得此機會,她當然不會放過了,明譏暗諷含沙射影指桑說挽各種手段齊上,總之是怎麽能打擊德妃她就怎麽做,直恨得德妃牙根發疼,幾天下來就顯出了老態,對於春風得意的胤禛一家更是各種憤恨咒罵惡毒心思。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煎熬一個慘啊………
不過即使她心裏怎麽憤恨不甘,都不敢在宮裏兩位大boss心情愉悅時做什麽掃興的事,要是隻圖一時之快的話,她離被打入冷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因此,她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暗自謀劃,皇上太後不是喜歡那三個小崽子嗎?不是認為那三個小崽子給大清帶來了福氣和好運嗎?那要是三個小崽子無緣無故的突然夭折了,他們會怎麽看待胤禛夫妻呢?恐怕會加倍的厭惡漠視吧?嗬嗬,就讓你們先得意一陣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時候倒要看看你們怎麽欲哭無淚,飽受折磨!她要將那個孽子帶給她所有的不幸都加倍還回去,就算是同歸於盡又如何?(未完待)
雍郡王福晉意外早產生子,最終遇難成祥母子平安,生下三胞胎的事,很快就在京城傳開。當然,並不是說黛玉的莊子保密工作太過差勁,實在是康熙和皇太後那邊的動靜太大,兩位大boss都驚動了,其他人會不想盡辦法打聽清楚嗎?再加上三胞胎可是個稀罕事兒,誰沒點兒好奇心啊?
在黛玉順利誕下三胞胎後,胤禛就派人火速回京城那邊報喜,皇室裏連雙胞胎都沒出現過,如今一下子來個三胞胎,康熙怎麽會不關注?古代的人迷信,皇太後和康熙就琢磨著這老四家的一下子誕下三個大胖小子,是不是預示著什麽?皇室未來人丁興旺?大清未來國富民安?百姓未來豐衣足食多子多福?大boss開始神展開腦補了…………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康熙一陣腦補下來,愈發覺得三個小孫子是個祥兆,甚至猜側他親愛的三個小孫子是不是福祿壽三仙轉世投胎,要不然怎麽那麽湊巧,是三胞胎,而不是雙胞胎、四胞胎、五胞胎捏?(不得不佩服古人,這想象力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富啊)越想越感覺自己的猜測接近真相,康熙大帝頓時龍心大悅,那賞賜更是如流水般送入雍郡王府,惹得眾人一陣牙酸眼紅。
皇太後的態度中雖然也夾雜著此許迷信元素,但卻是真情居多,老太太喜歡孫媳婦兒,更喜歡小重孫,因此對於立了大功的孫媳婦更加熱情休貼,賞賜也是源源不斷,對於稀罕的三胞胎吉祥物也是好奇不已,成天念叨著“老四家的什麽時候能回京啊“她“好想看看小重孫啊“之類的,弄得經常進宮陪她說話的老福晉們也挑起了好奇心”暗自決定等雍郡王府辦滿月禮時過去湊湊熱鬧,看看稀罕的三胞胎是個什麽模樣,到時候也帶著自家媳婦兒、孫媳婦兒一起過去,也好沾些喜氣不是?
在莊子裏被好吃好喝好玩供著的黛玉,可不知道她的三個兒子才剛出生就引起了那麽大的風浪”她的日子過的滋潤著呢!莊子裏人少,又沒有內務府嬤嬤盯著,黛玉感覺在這兒坐月子相對來說舒服多了,至少跟李嬤嬤撤上幾個小嬌,就獲得了每日用熱水擦擦身子的權力,而胤禛父子倆也能大模大樣進產房司妻子(額娘)說說話解解悶兒。在三個小家夥沒睡著時,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逗著三個行動不能自理的小肉團,正好一人一個”不多不少。
可是,即使如此逍遙自在的黛玉”還是有不順心的事的。至於罪魁禍首,還不是沒什麽起名天賦的老康!
“爺,我真心覺得二寶、三寶、四寶的大名兒不好聽,您能不能上個折子”請皇阿瑪改改唄……“……這已經不知道是黛玉第幾次糾結於寶寶們名字的事了,不是她挑剔”實在是康熙起的那些名字實在是太寒酸太上不了台麵了,寶寶們以後長大成人以後可怎麽頂著那麽詭異的名字生活下去啊!再想遠些,寶寶們的名字可要載入史冊的,她可不想未來她孩子們的名字成為眾人八卦的笑料!
“你能不能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再多糾結?皇阿瑪既然已經下了明旨,那肯定是改不了的。再說了,寶寶們的名字哪兒不好了?我覺得挺不錯的。你現在在這兒說說沒事兒,再過一段時間咱們回了京城,你可不能再抱怨了”讓皇阿瑪聽說了還得了?”胤禛無奈的勸慰道,他實在是搞不明白玉兒怎麽在這一點上那麽固執?這都是第幾次說起此事了?第十次,還是第十一次?皇阿瑪賜的名字有什麽不好?弘福、弘祿、弘壽,多福氣”多有內涵,多好聽啊!
“知道了”哼哼……“……黛玉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萬沒有因她不滿意就改的道理,隻能撅著嘴哼哼幾聲,發泄發泄自己鬱悶的的情緒。聽聽,弘福(紅拂)、弘祿(烘爐)、弘壽(洪獸),多“好“的名字啊!老康不會是將三個寶寶當成什麽福祿壽三仙的轉世童子了吧?他還真夠會扯的!黛玉有些無語的望天巾…………
“額娘,您別不開心了,兒子也覺得弟弟們的名字挺好聽的,真的……“……小弘暉仰著胖胖的小臉兒,睜著圓溜溜黑亮黑亮的大眼睛,很是嚴肅認真的對母親說道。小家夥自從嚇得他額娘早產後,發誓要做個乖巧聽話的好兒子,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似的,懂事的讓人心疼。胤禛黛玉雖好好地勸慰過他,但小家夥向來脾氣倔,決定的事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胤禛黛玉見小孩子似乎心理上並沒什麽陰影,也就由他去了,孩子長大懂事是好事,總沒什麽壞處不是?
“嗯,大寶說得對,是額娘想差了,嗬嗬…………”兒控額娘在兒子萌呆人的小眼神下立即繳械投降,乖乖就範。自從黛玉極力爭取到了給三胞胎取小名兒的權力,給三個小肉團取名二寶、三寶、四寶之後,小弘暉就再不願意母親管他親熱的叫小寶了,那豈不是他比弟弟們還小?以後弟弟們懂事了,他要怎麽樹立大哥的威信?跟母親撤嬌耍賴癡纏一陣,最後喜滋滋的改小名為大寶。
聽聽,大寶啊,多有氣勢啊,一聽就知道比二寶三寶四寶大,簡潔明了又重點突出,多好的名字啊!小家夥得意洋洋,完全沒留意到他親親額娘那抽掠的眼角和臉上有此扭曲的神情。
世間萬物總是包含著極端的兩個方麵,既然有人喜悅歡欣,就有人難受不忿。而對於黛玉如此好運,這群人又分為很多層次,有人隻是酸酸的說上幾句風涼話(多是胤禛的兄弟們及與黛玉相交平平的她姓們):有人關起門來揮東西泄憤外加暗自咒罵(多是雍郡王府黯然神傷的小妾們和對黛玉怨念極深的她姓們):還有人就差紮小人兒詛咒那三個無辜的孩子出各種意外了(當然,這類人中德妃屬於中流砥柱型的,她的心中早已不將胤禛當成她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來的親生兒子了,她完全拿他當仇人,還是那種深仇大恨級別的)。
要是以往,或許德妃不會對此事反應這麽激烈,實在是她如今的地位岌岌可危,形勢是越來越差,前有狼後有虎的夾擊下,她幾乎都快被逼的精神崩潰了。可就算如此,她也從沒想過安安分分的安度晚年,老老實實的守著唯一的兒子好好過日子,一如既往的鬧騰著,隻是將她的厄運和不幸都推到了她曾經的大兒子身上,認為她失敗的根源都是那個忘恩負義、不忠不孝的胤禛灘她如此倒霎時,看著仇人笑得歡暢,她怎麽會不瘋狂不嫉恨?
德妃雖然不怎麽受寵,可康熙看在四子胤禛和十四子胤禛的份上,對她還是給些臉麵的,作為四妃之一,她雖不能接觸太過重要關鍵的宮務,但至少手上還握著一些瑣碎的權力,這對於在寂賓冷清中倍感孤獨的德妃可是相當重要的,她也將這些當成了精神寄托,至少能保證她不會在康熙不冷不熱的無視中發瘋。可令她想不到的是,那個她一手提拔起來(更確切說來是不得不提拔起來)的賈元春竟得了皇上的眼緣,更好命的懷上了身孕!這個賤人不僅不對她這個恩人俯首稱臣,還經常給自己上眼藥,甚至將自己以前想要暗害四福晉的事透露給了皇上!這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免除宮務,禁足在宮殿,時間不限………
而見德妃倒霧,向來看她不順眼的宜妃就開心多了,敵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樂,能夠看到老對頭倒黴悲慘,她可比誰都歡喜呢!原本因自己兩個兒媳都不怎麽爭氣,而有些鬱悶的心情也頓時明快樂起來,就算四福晉爭氣,那也不是那個賤人的媳婦兒,想必她比誰都要憤恨不甘吧?好不容易得此機會,她當然不會放過了,明譏暗諷含沙射影指桑說挽各種手段齊上,總之是怎麽能打擊德妃她就怎麽做,直恨得德妃牙根發疼,幾天下來就顯出了老態,對於春風得意的胤禛一家更是各種憤恨咒罵惡毒心思。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煎熬一個慘啊………
不過即使她心裏怎麽憤恨不甘,都不敢在宮裏兩位大boss心情愉悅時做什麽掃興的事,要是隻圖一時之快的話,她離被打入冷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因此,她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暗自謀劃,皇上太後不是喜歡那三個小崽子嗎?不是認為那三個小崽子給大清帶來了福氣和好運嗎?那要是三個小崽子無緣無故的突然夭折了,他們會怎麽看待胤禛夫妻呢?恐怕會加倍的厭惡漠視吧?嗬嗬,就讓你們先得意一陣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時候倒要看看你們怎麽欲哭無淚,飽受折磨!她要將那個孽子帶給她所有的不幸都加倍還回去,就算是同歸於盡又如何?(未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