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源其實是傾向於讓顧錦琳與常進州和離的。


    這本就是顧錦琳自己的意願,顧錦琳從小就有主見,既然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再說了,妹妹就算是和離歸家,難道顧氏還不能護著她不成?


    所以,顧錦源道:“母親,兒子同意妹妹與常進州和離,妹妹才不過三十歲,未來還長著,要是勉強與常進州過下去,有那麽一個庶子在跟前,還不知道要慪多少氣。”


    劉氏仍有些猶豫,說到底,和離對女人來說絕不是什麽好名聲。


    “母親,如今顧氏是兒子與婉清作主,母親也知道婉清是什麽性子,妹妹回了顧家絕不會叫她受了委屈,日後妹妹生了孩子,也不用跟著常進州姓,直接姓顧,以後就當作是顧氏子女來養。”


    “便是將來亦寧當了家,兒子也自會囑咐他要善待這個表弟或表妹!”


    自打去了常家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顧錦源就再沒叫過常進州妹夫,顯然不想再與他有什麽關係了,因此也替顧錦琳和她肚子裏的孩子考慮得極為周到。


    聽顧錦源如此說,秦氏也立即表態:“母親盡管放心,小姑歸家兒媳定不會叫她受委屈。”


    顧亦寧話比較少,語氣中卻透著讓人安心的力量:“祖母放心。”


    就連顧亦安與顧亦齊,也都表示待姑姑歸家定會好好照顧表弟(表妹)。


    顧錦源之次之所以帶上顧亦寧三兄弟,就是做最壞的打算,想著將來顧家還是要交到顧亦寧兄弟手裏,也好叫他們親眼見了顧錦琳的處境,若顧錦琳真的和離了,將來也叫他們更善待顧錦琳母子些。


    兒子兒媳孫子都表了態,劉氏心裏自是安慰,一時之間卻仍難以下定決心,有心想隨女兒的心意,卻又生恐她將來過得比在常家還有不如。


    然後,老太太目光便落在了一直不曾開口隻靜靜聽著的顧青未身上。


    顧青未挨著老太太坐著,錦杌是小小的圓形,但她的坐姿卻端莊得讓人隻以為她是坐在了什麽華貴的椅子上,雙膝並攏,雙手自然交疊置於膝蓋上方,仍帶著稚氣與嬰兒肥的小臉上分明能讓人看出淡然自若的從容氣度,仿佛不會因任何事而失了分寸。


    不像是不滿十歲的小女兒,倒似那經曆了無數風雨雍容華貴的貴婦人。


    這個她最寵愛的孫女兒,何時有了這般不凡的氣度?


    來不及細想,劉氏便張嘴相詢:“歡姐兒,你以為,你姑母這事,當如何處置?”


    顧青未微怔,完全沒想到劉氏會問她的意見。


    不隻是顧青未,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沒料到劉氏會有此一問。


    倒是秦氏,初時的驚訝過後,想起先前顧青未關於七房之事的一番話,莫名的就對女兒有了信心。


    雖然有些驚訝,但劉氏既然問起了,顧青未自然不會不答。


    顧青未與唯一的姑姑相處甚少,她出生時,顧錦琳已經嫁去了常家,出嫁的女子哪裏能隨意回娘家,再加上常家所在離清河縣雖算不得極遠,卻也有三四百裏,所以這些年顧青未也隻不過見了顧錦琳寥寥幾次。


    記憶中,前世姑姑也是執意想與常進州和離,但祖母思來想去之下卻並未同意,反而因姑姑腹中的孩子而相勸,最終姑姑也沒能和離。


    最後一次見到姑姑,是顧青未前世出嫁之時,那時的姑姑沉默消瘦,表弟也膽小怯懦,但即使是這樣,在自己出嫁時,姑姑仍給了她最真摯的祝福。


    猶記得,當年祖母見到這樣的姑姑,幾乎哭得岔了氣,直道是自己當初的固執害了姑姑一輩子。


    “祖母,以孫女之見,姑姑既然已經厭倦了繼續留在常家,不如就讓她與常進州和離好了,咱們這麽大的顧家,又不是養不起姑姑與未來表弟。”顧青未道,一開口就叫屋裏其他人吃了一驚,“孫女也知道祖母是擔心有個和離的名聲,姑姑將來會嫁不到好人家,可祖母想必十分了解姑姑,您覺得,她會不會寧願一輩子再不嫁人也不想與常進州那等三心二意之人呆在一起?”


    “況且,寡婦且還有改嫁的,姑姑隻不過是遇人不淑和離了,本也不是她的錯,怎麽就不能再尋到好親事了?咱們清河縣,不就還有一位有名的至純至孝之人嗎?”


    雖然顧青未年紀尚小,但不知為何,劉氏對這個孫女兒的話有種本能的信服,聽到前麵就已經連連點頭,到後來時更是眼中倏地一亮。


    老太太下不定決心支持女兒和離,也隻是怕她將來尋不到合意的依靠,可若有這樣一個可靠之人,見異思遷的常進州自然就不再被她放在眼裏了。


    顧青未所說的至純至孝之人,老太太自然是知道的,還曾因此人而唏噓過。


    清河縣有一戶姓周的人家,家中父親是位老秀才,在縣裏開了間私塾,教些小童識字。


    周秀才家中隻有一個獨子叫周謹之,自幼就十分聰慧,被周秀才寄予厚望,隻盼他能好好讀書將來光宗耀祖。


    周謹之也確實沒辜負周秀才的期望,於讀書上十分刻苦勤奮,十二歲中了秀才,十五歲考中舉人,苦學幾年之後更是以弱冠之齡考中了二甲進士,名次還頗為靠前,後來又考了庶吉士,隻待三年之後或進翰林或外放為官。


    庶吉士出身的官員,無論是進了翰林院還是外放為官,升遷都比其他人要快許多,周謹之的前途自然可期。


    周謹之有一名自幼就訂了親的未婚妻,因那些年他一直埋頭苦讀無暇成家,所以一直到他中了進士才商量著成親之事。


    可這周謹之有才學,運道卻不怎麽好。


    親事才開始準備,周秀才就因兒子功成名就太過高興之下多喝了幾杯而再也沒醒過來,身為兒子,周謹之自然是要替父親守孝的,別說親事要停下了,還必須立即丁憂。


    周謹之那未婚妻子家倒也是通情達理的,雙方約定了隻待三年孝期一滿,兩家便重提婚事。


    好不容易出了孝期,不曾想,周謹之的母親卻又得了急病突然去了,這才剛出了父親的孝期,周謹之又得繼續為母親守三年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顧盼成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莞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莞邇並收藏顧盼成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