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黃和豆綠都是顧氏家生子,才到顧錦琳身邊服侍的她們自然不認識常老太太,事實上,就算她們認識常老太太也絕不會任她闖了進去。
顧錦琳雖是和離歸家的姑奶奶,可在府裏老太太寵著,秦氏這個做大嫂的關照著,地位可一點不比府裏的夫人們差,更何況琳琅閣裏的用度,包括院子裏所有丫鬟婆子們的月例可都是顧錦琳自己出的,就憑著這些,姚黃和豆綠也得侍候好了主子。
隻不過,她們顯然沒有正確估計常老太太兩人的臉皮厚度。
也不知常老太太是從何處打聽到顧錦琳在這裏的,兩人一路尋到禪房外便要往裏闖。
如今的常老太太可不是先前那養尊處優的貴婦,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不說,渾身還透著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餿味,也不知道是多久沒有仔細清洗過了。
就這樣的人,姚黃和豆綠又怎麽可能容她闖進去驚嚇到顧錦琳。
被姚黃和豆綠攔著,常老太太和那表小姐也確實轉身離開了,卻不想沒過一會兒,兩人竟從外麵找了一堆衣著華貴的女眷,拖著人家的手字字句句哭訴著顧錦琳的不孝。
那些女眷都是來清涼寺裏上香的,哪裏能清楚事情的原委,被常老太太一陣哭訴,竟也有那等糊塗的隨了常老太太一起指責起一直在禪房裏沒有出來露麵的顧錦琳來。
秦氏的突然出現,叫常老太太和人群中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
顧氏久居清河,雖然門檻高,但清河縣那些數得上號的夫人們也是見過秦氏這位當家夫人的,當即就有好幾位原本看熱鬧的夫人不著痕跡地往外退了些。
在禪房門口站定,秦氏一手扶著顧青未,一手略撐了腰直視常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口口聲聲說我那小姑是你的兒媳婦,不如就向這些被你硬拉過來的夫人們好好介紹介紹,你到底姓甚名誰,可好?”
隻一個“硬拉過來”,就又讓人群齊齊往外退了幾步。
常老太太頓時色變,那位哭得傷心的表小姐也緊緊揪著衣袖再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常家的事如今傳得人盡皆知,常大老爺被斬,常氏一族男丁盡數流放,女眷還是得了當今皇上的憐憫才能不受牽連,但再怎麽不受牽連,也始終是罪官親眷,常老太太先前若是透露半句自己夫家姓常,隻怕就無一人敢近她的身,更別提是被她哭求了過來“主持公道”了。
見常老太太兩人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秦氏微微一笑:“老太太如何不說話了?隨便何處跑出來的阿貓阿狗就能揪著我顧家的姑奶奶叫兒媳婦,老太太莫非是以為我顧氏無人?”
圍了一大圈的女眷頓時安靜下來。
到這時,她們又豈能不知道自己等人是被常老太太算計了。
顧家姑奶奶早已與夫家和離一事,在常家出事之後就漸漸為人所知,雖不知顧錦琳為何會大著肚子和離,但女子能鐵了心和離的原因無非也就那幾樣,所以那老婦口口聲聲說自己兒媳婦不僅不能容人,還在夫家危難之時拋下夫君與公婆過好日子,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顧家姑奶奶和離時常家可還沒出事呢!
至於那不能容人一說……
當年常家求親之時許下的諾言可還有不少人記得,那麽這個同樣大著肚子的妾室又是怎麽回事?
知道自己被常老太太當了槍使,禪房外的女眷們恨不得立即轉身離去。
就在這時,緊閉的禪房突然打開來,休息之後氣色好了許多的顧錦琳出現在人前。
早在常老太太領著人鬧起來時,顧錦琳就已經醒了。
與常老太太做了十幾年的婆媳,哪怕從未聽過常老太太那般尖利刺耳的聲音,顧錦琳仍在第一時間認出了她的聲音。
常家無事時,哪怕自己要和離都不見常老太太低過頭,可如今常家出事了,她卻領著她那新替常進州納的妾找到清河來,還試圖借著旁人的嘴逼她善待她們,莫非這些年她顧錦琳在常家就表現得如此癡傻,竟叫常老太太心裏還存了這等天真的念頭?
顧錦琳原是不想理會的,總歸常老太太也不可能自報家門,她要鬧就隨她鬧去了。
但在秦氏歸來之後,她卻不能再龜縮在禪房裏了。
扶著姚黃和豆綠的手跨過高高的門檻,顧錦琳淡淡掃了常老太太和她身後那恨不得將自己縮成一團的女子一眼,淡淡地道:“老太太別來無恙。”
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問候,卻叫常老太太氣得心口都疼起來。
這明眼人瞧了,會以為她這是“無恙”的樣子嗎?
常家出事之前,她是養尊處優的老太太,成日裏所操心的,也不過是兒子年過三十了仍無後這一件,可常家出事這兩個月,雖然祖宅可以供她們這些女眷停留,可家產被盡數充公,常家女眷們最後所剩的,也隻不過身上戴著的少許首飾而已。
常老太太和她那精挑細選的娘家侄女自然也是如此。
從沒過過苦日子,又不擅長精打細算,常老太太兩人身上的首飾打從一開始就被當了去,換來的銀子也不過支撐著她們過了一個多月不用挨餓的日子而已,待到再次山窮水盡,常老太太就將主意打到了她的前兒媳顧錦琳身上。
常家出事這些日子,常老太太心裏念得最多的人,不是她那被流放了的丈夫與兒子,而是顧錦琳。
憑什麽,她因為常家出事而落得這樣淒慘的下場,顧錦琳卻能在常家出事前就早早與常家撇清關係,如今回到顧家去享了福?
每每想到這裏,常老太太心裏就陣陣不忿。
早知道,早知道那時就不該那般輕易就讓顧錦琳離開常家,就算要受苦,也得拖著她一起受這苦!
常老太太如此扭曲地想。
一方麵是想著能從顧錦琳這裏得些好處,一方麵也是存了不讓顧錦琳好過的想法,常老太太於是帶著大著肚子的表小姐一路來了清河。(未完待續。)
顧錦琳雖是和離歸家的姑奶奶,可在府裏老太太寵著,秦氏這個做大嫂的關照著,地位可一點不比府裏的夫人們差,更何況琳琅閣裏的用度,包括院子裏所有丫鬟婆子們的月例可都是顧錦琳自己出的,就憑著這些,姚黃和豆綠也得侍候好了主子。
隻不過,她們顯然沒有正確估計常老太太兩人的臉皮厚度。
也不知常老太太是從何處打聽到顧錦琳在這裏的,兩人一路尋到禪房外便要往裏闖。
如今的常老太太可不是先前那養尊處優的貴婦,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不說,渾身還透著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餿味,也不知道是多久沒有仔細清洗過了。
就這樣的人,姚黃和豆綠又怎麽可能容她闖進去驚嚇到顧錦琳。
被姚黃和豆綠攔著,常老太太和那表小姐也確實轉身離開了,卻不想沒過一會兒,兩人竟從外麵找了一堆衣著華貴的女眷,拖著人家的手字字句句哭訴著顧錦琳的不孝。
那些女眷都是來清涼寺裏上香的,哪裏能清楚事情的原委,被常老太太一陣哭訴,竟也有那等糊塗的隨了常老太太一起指責起一直在禪房裏沒有出來露麵的顧錦琳來。
秦氏的突然出現,叫常老太太和人群中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
顧氏久居清河,雖然門檻高,但清河縣那些數得上號的夫人們也是見過秦氏這位當家夫人的,當即就有好幾位原本看熱鬧的夫人不著痕跡地往外退了些。
在禪房門口站定,秦氏一手扶著顧青未,一手略撐了腰直視常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口口聲聲說我那小姑是你的兒媳婦,不如就向這些被你硬拉過來的夫人們好好介紹介紹,你到底姓甚名誰,可好?”
隻一個“硬拉過來”,就又讓人群齊齊往外退了幾步。
常老太太頓時色變,那位哭得傷心的表小姐也緊緊揪著衣袖再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常家的事如今傳得人盡皆知,常大老爺被斬,常氏一族男丁盡數流放,女眷還是得了當今皇上的憐憫才能不受牽連,但再怎麽不受牽連,也始終是罪官親眷,常老太太先前若是透露半句自己夫家姓常,隻怕就無一人敢近她的身,更別提是被她哭求了過來“主持公道”了。
見常老太太兩人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秦氏微微一笑:“老太太如何不說話了?隨便何處跑出來的阿貓阿狗就能揪著我顧家的姑奶奶叫兒媳婦,老太太莫非是以為我顧氏無人?”
圍了一大圈的女眷頓時安靜下來。
到這時,她們又豈能不知道自己等人是被常老太太算計了。
顧家姑奶奶早已與夫家和離一事,在常家出事之後就漸漸為人所知,雖不知顧錦琳為何會大著肚子和離,但女子能鐵了心和離的原因無非也就那幾樣,所以那老婦口口聲聲說自己兒媳婦不僅不能容人,還在夫家危難之時拋下夫君與公婆過好日子,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顧家姑奶奶和離時常家可還沒出事呢!
至於那不能容人一說……
當年常家求親之時許下的諾言可還有不少人記得,那麽這個同樣大著肚子的妾室又是怎麽回事?
知道自己被常老太太當了槍使,禪房外的女眷們恨不得立即轉身離去。
就在這時,緊閉的禪房突然打開來,休息之後氣色好了許多的顧錦琳出現在人前。
早在常老太太領著人鬧起來時,顧錦琳就已經醒了。
與常老太太做了十幾年的婆媳,哪怕從未聽過常老太太那般尖利刺耳的聲音,顧錦琳仍在第一時間認出了她的聲音。
常家無事時,哪怕自己要和離都不見常老太太低過頭,可如今常家出事了,她卻領著她那新替常進州納的妾找到清河來,還試圖借著旁人的嘴逼她善待她們,莫非這些年她顧錦琳在常家就表現得如此癡傻,竟叫常老太太心裏還存了這等天真的念頭?
顧錦琳原是不想理會的,總歸常老太太也不可能自報家門,她要鬧就隨她鬧去了。
但在秦氏歸來之後,她卻不能再龜縮在禪房裏了。
扶著姚黃和豆綠的手跨過高高的門檻,顧錦琳淡淡掃了常老太太和她身後那恨不得將自己縮成一團的女子一眼,淡淡地道:“老太太別來無恙。”
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問候,卻叫常老太太氣得心口都疼起來。
這明眼人瞧了,會以為她這是“無恙”的樣子嗎?
常家出事之前,她是養尊處優的老太太,成日裏所操心的,也不過是兒子年過三十了仍無後這一件,可常家出事這兩個月,雖然祖宅可以供她們這些女眷停留,可家產被盡數充公,常家女眷們最後所剩的,也隻不過身上戴著的少許首飾而已。
常老太太和她那精挑細選的娘家侄女自然也是如此。
從沒過過苦日子,又不擅長精打細算,常老太太兩人身上的首飾打從一開始就被當了去,換來的銀子也不過支撐著她們過了一個多月不用挨餓的日子而已,待到再次山窮水盡,常老太太就將主意打到了她的前兒媳顧錦琳身上。
常家出事這些日子,常老太太心裏念得最多的人,不是她那被流放了的丈夫與兒子,而是顧錦琳。
憑什麽,她因為常家出事而落得這樣淒慘的下場,顧錦琳卻能在常家出事前就早早與常家撇清關係,如今回到顧家去享了福?
每每想到這裏,常老太太心裏就陣陣不忿。
早知道,早知道那時就不該那般輕易就讓顧錦琳離開常家,就算要受苦,也得拖著她一起受這苦!
常老太太如此扭曲地想。
一方麵是想著能從顧錦琳這裏得些好處,一方麵也是存了不讓顧錦琳好過的想法,常老太太於是帶著大著肚子的表小姐一路來了清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