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腹中即將出世的孩子,也許是本就已經想通了,顧青未這時是真的想好好與寧致遠過接下來的日子的。
她與寧致遠本就曾是恩愛夫妻,隻是因為六叔的意外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其實她一直都清楚,六叔出事隻是個意外,他們都算不得有錯。
隻不過,那到底是她最敬重的六叔,她親眼看著六叔在她麵前死去,她愧疚,悔恨,自責,所以她無法在六叔死去之後再像從前那般心無芥蒂的與寧致遠做一對恩愛夫妻。
她以為這樣做,至少能讓她心裏好過一些。
可事實上,每次看著寧致遠麵上那與她一般的愧疚與自責,其實她並不好受。
在這件事上,寧致遠又有什麽錯呢?
他生來富貴,身份在整個大周朝也沒幾人能比得上,又少時就有才名,一個男人想要的一切,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就都得到了。
顧青未還記得,他們成親那晚,掀開蓋頭之後,寧致遠在她耳邊說的那句話。
他說,歡顏,有了你,我的人生就圓滿了。
那時的顧青未是驚愕的。
權利,富貴,如花美眷,這就是世間大部分男人一生所求的東西。
可她不明白,雖然她和寧致遠已經成親了,可事實上,現在的他們對對方並沒有任何了解,還隻能算是有了夫妻名分的陌生人。
而且,對於一個素有年少風流的名聲的人來說,娶妻就能算圓滿了?
但後來的一切卻讓顧青未知道,寧致遠所言不虛。
嫁人對一個女子來說無異於第二次投胎,而她,在毫無知覺的時候,就尋到了一個願意將她捧在手心裏的夫君。
麵對這樣一個夫君,這世間又有幾個做妻子的能一直鎖住自己的心?
所以,哪怕明知道寧致遠有個風流的名聲,顧青未仍不可避免的動心了。
但也正因為寧致遠待她的好來得太莫名太突然,顧青未心底深處,總有些隱隱的不安。
但,無論如何,那也許是顧青未人生之中最快樂的幾年了。
就在她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繼續下去時,六叔的事發生了。
清河顧家的六老爺被下了詔獄,這件事在當時的京城不可謂不轟動,更有不少貴夫人明著關心,實則或好奇或幸災樂禍地上門拜訪,就想看看她這個顧氏女這時到底有什麽樣的反應。
是啊,她該有什麽樣的反應呢?
娘家六叔下了詔獄,夫家卻是元昌帝最忠誠的臣子,夾在娘家與夫家之間,她該有怎樣的反應?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六叔是被人惡意構陷,元昌帝當然不可能看不出來,什麽隱喻前朝東山再起的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六叔之所以會被關進詔獄,隻怕是元昌帝故意想要敲打顧家。
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哪怕心裏那般擔憂,顧青未也沒想過向寧致遠求助。
她夾在娘家與夫家之間就已經如此為難,寧致遠夾在皇權與她之間,又該如何?
而且,顧青未也不得不承認,她對寧致遠並沒有信任到一出事就立刻向他求助的程度。
所以那段日子,寧致遠對六叔一事的不置一辭,顧青未失落的同時,心裏其實也是有些輕鬆的。
她對他沒有那麽多信任,他對她沒有那麽深的感情,這樣,她才不會那麽愧疚吧?
可一直到後來事情發生了,顧青未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
她的六叔,就是因為她的橫插一腳而失去了生命。
也是在這之後,顧青未才知道寧致遠都做了些什麽。
她想要怨他的,怨他為何不早些將事情說出來,可她到底發現,她其實根本就沒有立場去怨他,不信任他的是她。
而寧致遠,在這樣的情況下仍將一切安排好了,至少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人能指責他。
但哪怕再清楚的知道他沒有錯,她終是無法釋然,於是他們之間就隻能走到這樣相敬如冰的地步。
也許她想遠離寧致遠的決心並沒有那麽堅決,所以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她看著寧致遠隻要一回府就在她身邊守著,她看著從沒做過粗活的他甘心親手照顧她的起居,待他能將原本磕磕絆絆的一切做得熟練自如時,顧青未發現她無法再用冰冷的那一麵去麵對他了。
於是,以自己既然成了寧家的媳婦就有替寧家留後的責任的理由,她說服自己接受了寧致遠的親近。
然後,顧青未有了身孕。
他們即將迎接一個有著他們共同血脈的小生命,還有什麽比這更能讓人感動?
可為何,明明他們都已經準備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又會突然發生那樣的事?
那天是端王的生辰,特意在端王府宴請親近之人,其中寧致遠就是分量最重的那一個。
原本因為顧青未即將臨盆,寧致遠是準備推掉端王的宴請的,是顧青未勸住了他。
端王便是後來的隆慶帝,可那時的端王尚未被封太子,在宮裏的處境也算不得多好,雖占了嫡長二字,卻有一個各方麵都不輸於他,又深得元昌帝喜愛的寧王在旁,在這種情況下得了身後有個定國公府的寧致遠支持,端王自然十分看重。
在顧青未的勸說之下,又得了太醫距生產還有數日的準話後,寧致遠才身披風雪出了門。
誰能想到顧青未偏偏在這天提前生產了呢?
遣了素紈著人給寧致遠報信兒,躺在產房裏在穩婆的教導下強忍著疼痛為生產攢力氣時,顧青未的心裏其實是充滿著期待的,期待著寧致遠能快點趕回來,期待他與她一起迎接他們的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一起聽到他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一起為他們的孩子而喜悅。
這時的期盼有多少,後來的失望就有多少。
從開始陣痛到孩子落地隻有幾個時辰,可對顧青未來說,這卻是一段漫長到足以讓她感受過所有失望的時間。
那個口口聲聲說過要陪伴在她身邊的人,最終還是沒有回來。(未完待續。)
她與寧致遠本就曾是恩愛夫妻,隻是因為六叔的意外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其實她一直都清楚,六叔出事隻是個意外,他們都算不得有錯。
隻不過,那到底是她最敬重的六叔,她親眼看著六叔在她麵前死去,她愧疚,悔恨,自責,所以她無法在六叔死去之後再像從前那般心無芥蒂的與寧致遠做一對恩愛夫妻。
她以為這樣做,至少能讓她心裏好過一些。
可事實上,每次看著寧致遠麵上那與她一般的愧疚與自責,其實她並不好受。
在這件事上,寧致遠又有什麽錯呢?
他生來富貴,身份在整個大周朝也沒幾人能比得上,又少時就有才名,一個男人想要的一切,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就都得到了。
顧青未還記得,他們成親那晚,掀開蓋頭之後,寧致遠在她耳邊說的那句話。
他說,歡顏,有了你,我的人生就圓滿了。
那時的顧青未是驚愕的。
權利,富貴,如花美眷,這就是世間大部分男人一生所求的東西。
可她不明白,雖然她和寧致遠已經成親了,可事實上,現在的他們對對方並沒有任何了解,還隻能算是有了夫妻名分的陌生人。
而且,對於一個素有年少風流的名聲的人來說,娶妻就能算圓滿了?
但後來的一切卻讓顧青未知道,寧致遠所言不虛。
嫁人對一個女子來說無異於第二次投胎,而她,在毫無知覺的時候,就尋到了一個願意將她捧在手心裏的夫君。
麵對這樣一個夫君,這世間又有幾個做妻子的能一直鎖住自己的心?
所以,哪怕明知道寧致遠有個風流的名聲,顧青未仍不可避免的動心了。
但也正因為寧致遠待她的好來得太莫名太突然,顧青未心底深處,總有些隱隱的不安。
但,無論如何,那也許是顧青未人生之中最快樂的幾年了。
就在她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繼續下去時,六叔的事發生了。
清河顧家的六老爺被下了詔獄,這件事在當時的京城不可謂不轟動,更有不少貴夫人明著關心,實則或好奇或幸災樂禍地上門拜訪,就想看看她這個顧氏女這時到底有什麽樣的反應。
是啊,她該有什麽樣的反應呢?
娘家六叔下了詔獄,夫家卻是元昌帝最忠誠的臣子,夾在娘家與夫家之間,她該有怎樣的反應?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六叔是被人惡意構陷,元昌帝當然不可能看不出來,什麽隱喻前朝東山再起的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六叔之所以會被關進詔獄,隻怕是元昌帝故意想要敲打顧家。
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哪怕心裏那般擔憂,顧青未也沒想過向寧致遠求助。
她夾在娘家與夫家之間就已經如此為難,寧致遠夾在皇權與她之間,又該如何?
而且,顧青未也不得不承認,她對寧致遠並沒有信任到一出事就立刻向他求助的程度。
所以那段日子,寧致遠對六叔一事的不置一辭,顧青未失落的同時,心裏其實也是有些輕鬆的。
她對他沒有那麽多信任,他對她沒有那麽深的感情,這樣,她才不會那麽愧疚吧?
可一直到後來事情發生了,顧青未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
她的六叔,就是因為她的橫插一腳而失去了生命。
也是在這之後,顧青未才知道寧致遠都做了些什麽。
她想要怨他的,怨他為何不早些將事情說出來,可她到底發現,她其實根本就沒有立場去怨他,不信任他的是她。
而寧致遠,在這樣的情況下仍將一切安排好了,至少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人能指責他。
但哪怕再清楚的知道他沒有錯,她終是無法釋然,於是他們之間就隻能走到這樣相敬如冰的地步。
也許她想遠離寧致遠的決心並沒有那麽堅決,所以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她看著寧致遠隻要一回府就在她身邊守著,她看著從沒做過粗活的他甘心親手照顧她的起居,待他能將原本磕磕絆絆的一切做得熟練自如時,顧青未發現她無法再用冰冷的那一麵去麵對他了。
於是,以自己既然成了寧家的媳婦就有替寧家留後的責任的理由,她說服自己接受了寧致遠的親近。
然後,顧青未有了身孕。
他們即將迎接一個有著他們共同血脈的小生命,還有什麽比這更能讓人感動?
可為何,明明他們都已經準備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又會突然發生那樣的事?
那天是端王的生辰,特意在端王府宴請親近之人,其中寧致遠就是分量最重的那一個。
原本因為顧青未即將臨盆,寧致遠是準備推掉端王的宴請的,是顧青未勸住了他。
端王便是後來的隆慶帝,可那時的端王尚未被封太子,在宮裏的處境也算不得多好,雖占了嫡長二字,卻有一個各方麵都不輸於他,又深得元昌帝喜愛的寧王在旁,在這種情況下得了身後有個定國公府的寧致遠支持,端王自然十分看重。
在顧青未的勸說之下,又得了太醫距生產還有數日的準話後,寧致遠才身披風雪出了門。
誰能想到顧青未偏偏在這天提前生產了呢?
遣了素紈著人給寧致遠報信兒,躺在產房裏在穩婆的教導下強忍著疼痛為生產攢力氣時,顧青未的心裏其實是充滿著期待的,期待著寧致遠能快點趕回來,期待他與她一起迎接他們的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一起聽到他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一起為他們的孩子而喜悅。
這時的期盼有多少,後來的失望就有多少。
從開始陣痛到孩子落地隻有幾個時辰,可對顧青未來說,這卻是一段漫長到足以讓她感受過所有失望的時間。
那個口口聲聲說過要陪伴在她身邊的人,最終還是沒有回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