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香巧,當初她能叫寧致祥連洞房都不管了,丟下於悠然這個新婚妻子去尋她,如今也不知道她怎麽樣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但想來,有於悠然這個主母在,香巧的日子絕對好過不到哪裏去。
顧青未對於悠然和香巧之間誰勝誰負沒有興趣,她本也沒想與這兩個人有別的什麽交集,隻要她們不會打擾到她的生活就行了。
但她不想理會於悠然,於悠然卻不是這樣想的。
含笑將寧致祥夾在碟子裏的菜喂進嘴裏,秀氣斯文地咀嚼幾下,待吞咽下去之後,於悠然微側了身子,與坐在她身邊的顧青未說話。
“七嫂,真是沒想到,咱們竟然能成為妯娌,我是詩詩的表姐,七嫂又像詩詩的姐姐一樣護著她,這可真是有緣了。”想到上次呂氏的生辰宴上發生的事,於悠然在說起“像詩詩的姐姐一樣護著她”這幾個字時,就不知不覺的加重了語氣。
顧青未將手中的筷子輕輕擱在玉製的筷托上,就像是什麽也不知道一般,微笑著回望於悠然,“也虧了詩詩有弟妹你這個好姐姐護著,這些年才能沒出什麽大事,就連上次大伯母生辰宴上的事,聽說也是弟妹想去幫詩詩一把,隻是沒想到……唉,這也真是造化弄人。”
輕歎了一口氣,顧青未一臉的惋惜。
於悠然一張清秀的臉上忽紅忽白的,著實好看。
就算現在她得了公婆和丈夫的喜愛,但她是如何嫁進安國公府的,這一點卻永遠會是她身上的汙點,雖然別人可能看在安國公府的麵子上不會將事情拿到台麵上來說,可是就算顧青未真的拿出來說了,還是當著她的麵說,她又能如何?
於悠然心中有些懊惱。<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她本以為,顧青未好歹也是定國公府的兒媳,不管她心裏是如何想的,總會給彼此留些臉麵才是,卻不想顧青未竟是半點也不留情麵。
但隨即,於悠然就斂下了懊惱,仍換了她那招牌性的溫婉笑容,“七嫂說的是,可不就是造化弄人,不過,若非如此,我又如何能與七嫂做妯娌?”
顧青未笑了笑沒再說話。
她算是看出來了,這個於悠然隻怕是在心裏拿了她當敵人呢。
不過,她們雖算得上是妯娌,以後打交道的機會卻是不多,於悠然就算想往她身上使勁兒隻怕也沒那個機會,顧青未便也沒多在意。
一頓還算得上熱鬧的年夜飯吃完,顧青未幾人就早早回了定國公府。
路上安平長公主與顧青未落到了後麵,往走在前麵的寧景昌那裏看了一眼,安平長公主低聲道:“與其吃上這麽一頓無甚滋味的年夜飯,倒不如咱們一家人圍了一張桌子來得熱鬧。”
顧青未聞言偏頭與安平長公主對視一眼,然後一起低低笑了。
隻這樣一笑,她們婆媳之間倒感覺親近了許多。
安平長公主本來就這麽一個兒媳,這些話不與顧青未說倒是尋不著人說了,這時便也繼續道:“外人都將咱們兩府親如一家當作是美談,可這內裏如何隻怕也就隻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知曉了,好在,看現在的情形,等到你和致遠的孩子長大了,大抵便不會再如此了。”
縱然老定國公和老安國公是親兄弟,可再往下傳三代,即使仍有著同樣的姓氏,但能有多親近實在難說。
安平長公主這話說完,又想起之前呂氏所說的那些,唯恐顧青未會誤會,又連忙道:“歡顏,你放心,我雖然也希望你和致遠早些有兒女,可這種事情確實要看緣分,你也不要有什麽壓力,時候到了你們自然會有孩子。”
顧青未心裏有些微酸。
雖然貴為公主,但她這婆婆著實比世間大多數婆婆都要來得開明豁達,這世間有幾個婆婆能如此看待子嗣問題?
將心比心,有一個這般隨時護著她的婆婆,她有什麽理由不孝敬她?
將感激放在心裏,顧青未攙著安平長公主的胳膊,婆媳倆極為親密的一路回了府。
……
正月裏無非就是走親訪友。
但因為定國公府除了安國公府就鮮少再有其他親舊,所以顧青未倒也沒怎麽跟著往別家去,反倒是與寧致遠一起去了周家以及顧宅,還給擇哥兒和恪哥兒都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樂得兩個小子沒少圍著她們叫姐姐姐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顧亦安了。
他以前是個不通庶務的,就連人情往來需要的年節禮,都還是顧青未作了主替他送的,可在與葉流蘇定了親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開了竅還是怎麽的,竟然就知道主動往葉家送年禮了,還知道要投其所好。
據說他送給葉太傅的前朝名家字帖,送給葉家大老爺的冷暖玉棋子,送給蘇氏的一堆早年的話本子,都讓三人喜歡得愛不釋手。
當然了,也不是葉家幾位都是眼波子淺的,以葉家的地位他們還真不缺這些,不過是高興於顧亦安這個準女婿的用心罷了,而顧亦安的用心,為的不還是葉流蘇嗎?
不管怎麽說,顧亦安此舉在葉家的長輩心裏可是加了不少分。
顧青未知道這些的時候,還曾打趣過顧亦安終於知道開竅了。
就這般走親訪友的,轉眼就到了十五上元節。
京城曆來有上元燈會的傳統,每年到了上元這一天,宮裏都會專門撥了銀子出來辦燈會,偶爾元昌帝還會領著宮中的貴人們一起出宮看燈,算是與民同樂。
今年的上元節,元昌帝就打算出宮散散心。
到了十五這一日,天都還沒暗下來,大街小巷上就已經人潮洶湧了。
皇家辦的燈會自然不同於旁的,各式花燈,各種燈謎,再加上還有可能麵見天子,哪怕這個可能性低到幾乎沒有,但也足夠叫百姓們爭相上街觀燈了。
元昌帝出宮觀燈,自然不能與百姓們擠在一起,而是在位置最好風景最佳之處搭了一長溜不透風的棚子,除了宮裏幾位位份高的妃嬪,還邀了一些重臣及家眷一起賞燈。(未完待續。)
但想來,有於悠然這個主母在,香巧的日子絕對好過不到哪裏去。
顧青未對於悠然和香巧之間誰勝誰負沒有興趣,她本也沒想與這兩個人有別的什麽交集,隻要她們不會打擾到她的生活就行了。
但她不想理會於悠然,於悠然卻不是這樣想的。
含笑將寧致祥夾在碟子裏的菜喂進嘴裏,秀氣斯文地咀嚼幾下,待吞咽下去之後,於悠然微側了身子,與坐在她身邊的顧青未說話。
“七嫂,真是沒想到,咱們竟然能成為妯娌,我是詩詩的表姐,七嫂又像詩詩的姐姐一樣護著她,這可真是有緣了。”想到上次呂氏的生辰宴上發生的事,於悠然在說起“像詩詩的姐姐一樣護著她”這幾個字時,就不知不覺的加重了語氣。
顧青未將手中的筷子輕輕擱在玉製的筷托上,就像是什麽也不知道一般,微笑著回望於悠然,“也虧了詩詩有弟妹你這個好姐姐護著,這些年才能沒出什麽大事,就連上次大伯母生辰宴上的事,聽說也是弟妹想去幫詩詩一把,隻是沒想到……唉,這也真是造化弄人。”
輕歎了一口氣,顧青未一臉的惋惜。
於悠然一張清秀的臉上忽紅忽白的,著實好看。
就算現在她得了公婆和丈夫的喜愛,但她是如何嫁進安國公府的,這一點卻永遠會是她身上的汙點,雖然別人可能看在安國公府的麵子上不會將事情拿到台麵上來說,可是就算顧青未真的拿出來說了,還是當著她的麵說,她又能如何?
於悠然心中有些懊惱。<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她本以為,顧青未好歹也是定國公府的兒媳,不管她心裏是如何想的,總會給彼此留些臉麵才是,卻不想顧青未竟是半點也不留情麵。
但隨即,於悠然就斂下了懊惱,仍換了她那招牌性的溫婉笑容,“七嫂說的是,可不就是造化弄人,不過,若非如此,我又如何能與七嫂做妯娌?”
顧青未笑了笑沒再說話。
她算是看出來了,這個於悠然隻怕是在心裏拿了她當敵人呢。
不過,她們雖算得上是妯娌,以後打交道的機會卻是不多,於悠然就算想往她身上使勁兒隻怕也沒那個機會,顧青未便也沒多在意。
一頓還算得上熱鬧的年夜飯吃完,顧青未幾人就早早回了定國公府。
路上安平長公主與顧青未落到了後麵,往走在前麵的寧景昌那裏看了一眼,安平長公主低聲道:“與其吃上這麽一頓無甚滋味的年夜飯,倒不如咱們一家人圍了一張桌子來得熱鬧。”
顧青未聞言偏頭與安平長公主對視一眼,然後一起低低笑了。
隻這樣一笑,她們婆媳之間倒感覺親近了許多。
安平長公主本來就這麽一個兒媳,這些話不與顧青未說倒是尋不著人說了,這時便也繼續道:“外人都將咱們兩府親如一家當作是美談,可這內裏如何隻怕也就隻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知曉了,好在,看現在的情形,等到你和致遠的孩子長大了,大抵便不會再如此了。”
縱然老定國公和老安國公是親兄弟,可再往下傳三代,即使仍有著同樣的姓氏,但能有多親近實在難說。
安平長公主這話說完,又想起之前呂氏所說的那些,唯恐顧青未會誤會,又連忙道:“歡顏,你放心,我雖然也希望你和致遠早些有兒女,可這種事情確實要看緣分,你也不要有什麽壓力,時候到了你們自然會有孩子。”
顧青未心裏有些微酸。
雖然貴為公主,但她這婆婆著實比世間大多數婆婆都要來得開明豁達,這世間有幾個婆婆能如此看待子嗣問題?
將心比心,有一個這般隨時護著她的婆婆,她有什麽理由不孝敬她?
將感激放在心裏,顧青未攙著安平長公主的胳膊,婆媳倆極為親密的一路回了府。
……
正月裏無非就是走親訪友。
但因為定國公府除了安國公府就鮮少再有其他親舊,所以顧青未倒也沒怎麽跟著往別家去,反倒是與寧致遠一起去了周家以及顧宅,還給擇哥兒和恪哥兒都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樂得兩個小子沒少圍著她們叫姐姐姐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顧亦安了。
他以前是個不通庶務的,就連人情往來需要的年節禮,都還是顧青未作了主替他送的,可在與葉流蘇定了親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開了竅還是怎麽的,竟然就知道主動往葉家送年禮了,還知道要投其所好。
據說他送給葉太傅的前朝名家字帖,送給葉家大老爺的冷暖玉棋子,送給蘇氏的一堆早年的話本子,都讓三人喜歡得愛不釋手。
當然了,也不是葉家幾位都是眼波子淺的,以葉家的地位他們還真不缺這些,不過是高興於顧亦安這個準女婿的用心罷了,而顧亦安的用心,為的不還是葉流蘇嗎?
不管怎麽說,顧亦安此舉在葉家的長輩心裏可是加了不少分。
顧青未知道這些的時候,還曾打趣過顧亦安終於知道開竅了。
就這般走親訪友的,轉眼就到了十五上元節。
京城曆來有上元燈會的傳統,每年到了上元這一天,宮裏都會專門撥了銀子出來辦燈會,偶爾元昌帝還會領著宮中的貴人們一起出宮看燈,算是與民同樂。
今年的上元節,元昌帝就打算出宮散散心。
到了十五這一日,天都還沒暗下來,大街小巷上就已經人潮洶湧了。
皇家辦的燈會自然不同於旁的,各式花燈,各種燈謎,再加上還有可能麵見天子,哪怕這個可能性低到幾乎沒有,但也足夠叫百姓們爭相上街觀燈了。
元昌帝出宮觀燈,自然不能與百姓們擠在一起,而是在位置最好風景最佳之處搭了一長溜不透風的棚子,除了宮裏幾位位份高的妃嬪,還邀了一些重臣及家眷一起賞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