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同時,顧青未也注意到,寧致遠的神情很有些凝重。
她原本想要抬手替寧致遠解下外衣的,已經抬到空中的手跟著便是一頓,然後才微皺了眉頭,問道:“越之,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若不是如此,寧致遠在她麵前也不會流露出這樣的神色。
寧致遠也沒瞞著顧青未,三兩下換了家常的衣裳,然後拉著顧青未一起坐到軟榻上,“歡顏,邊城那邊,又起戰事了。”
還是寧王與西夷。
因上次有寧王的相助,西夷在大周邊關將士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將大周運往邊城的補給一搶而空,若不是後來寧致遠想出了法子應對,隻怕邊城的將士們不僅要挨凍,還要受餓。
之後的整個冬天,邊城以韓將軍為守的將士們都嚴防死守,唯恐西夷人會趁著冬日的嚴寒再進犯大周,卻沒想到,自上次劫掠了大周的補給之後,西夷人竟然就一直再沒有什麽動靜。
都說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
這麽久都一直等不到西夷那邊有所動作,邊城的將士們自然便有所鬆懈。
按以往的慣例,西夷人最有可能進犯大周的時期就是每年冬天,因為西夷的冬天不僅天氣極為惡劣,還極為缺少食物,沒有吃的,自然便隻能想著從大周邊關的百姓們手裏搶。
而一旦入了春,春回大地之後,找吃的相對來說便要容易許多,西夷人也犯不著冒著性命危險來進犯大周。
因這是多年以來的規律,所以入了春之後,縱然邊關的將士們仍在盡責的戍守邊疆,卻多少失了那份警惕性。
與寧王合作的西夷人,便是這時突然卷土重來的。
大周有著城牆為據,原本在這樣的戰役裏是占著優勢的,可西夷也不知打哪弄來些攻城的利器,竟然頂著城牆上密集的箭支,硬生生的將邊城的城門給撞開了。
若不是韓將軍領著人拚死將西夷人給攔在了城門之外,很難說邊城會不會落入西夷人之手。
但是,雖然將西夷人攔了下來,可是韓將軍自己卻是受了極重的傷,幾乎命懸一線,養了好些時日才算是保住了一條命。
這樣一來,重傷在身的韓將軍當然不可能再領兵應對隨時有可能再進犯的西夷人。
邊城換帥也勢在必行。
“韓將軍呈給皇上的折子還沒到京城,我是從徐豈那裏得到的消息。”寧致遠沉聲道。
聽到徐豈,顧青未便忍不住看了寧致遠一眼。
他和徐豈,又是什麽時候搭上線的,而且徐豈還用比八百裏加急還要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遞給了他?
雖然有些疑惑,不過顧青未這時倒也沒有多問。
她想起上一次與寧致遠分析起邊城之危時,寧致遠曾說過的,若是邊城再出什麽意外,寧景昌,也許會上戰場。
皺了皺眉,她道:“你的意思是,父親這次很有可能要上戰場?”
寧景昌雖然沒有趕上大周朝建立時的南征北戰,但在早年那些與大周接壤的小國蠢蠢欲動之時,他卻是領過兵並將那些小國打得從此臣服於大周的。
大周朝已經平靜了許多年,朝中擅戰的將領還真的不多,像寧景昌這樣能打仗的人更是少。
所以,這一次韓將軍受傷,最有可能被隆慶帝委以重任的,就是寧景昌了。
可是,戰場無情,刀劍無眼,就算寧景昌從前上過戰場,誰又知道這一次會怎麽樣?
寧致遠擰著眉點頭,“若不是皇上以及朝中的大人們不可能讓我領兵,我倒更寧願是我親自上戰場。”
顧青未眼中也有了然。
寧致遠前世後來的那麽多年裏,大小戰役打過不少,若論領兵作戰,他的經驗不比任何人少。
隻可惜,他現在也不過二十出頭而已,就算隆慶帝對他極為信任,又哪裏能將邊城的安危交到他的手裏?
顧青未於是歎了口氣。
好半晌,寧致遠又站起身,“韓將軍的折子雖然還未到,但想必也就是這兩天的事,這件事情得先與父親和母親先商量一下。”
至少,也得讓寧景昌和楚靜姝心裏有個準備。
顧青未連忙替寧致遠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目送他離開。
寧致遠到寧景昌夫婦那裏時,寧景昌和楚靜姝已經洗漱完,正披著衣裳坐在床上,準備說會兒話就睡。
聽到寧致遠這時候來了,兩人都有些驚奇,然後趕緊穿了衣裳讓人將寧致遠請進來。
看到寧致遠麵上的凝重,楚靜姝忍不住道:“致遠,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寧致遠衝著寧景昌夫婦點了點頭,“父親,母親,邊城又起戰事,韓將軍受傷無力再領兵作戰,邊城恐是要換帥了……”
楚靜姝手上下意識的便是一緊。
她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消息,而更讓她心驚的,卻是這個消息所代表的意義。
然後,楚靜姝有些驚惶地看向寧景昌,一隻手緊緊揪著寧景昌的衣袖,“夫君,你這是,要上戰場了?”
驚慌之下,楚靜姝的聲音都有些變形了。
從前寧景昌不是沒有上過戰場,即使是這樣,也不意味楚靜姝就能習慣親手將他送上戰場。
早那些年,寧致遠還小的時候,每次寧景昌上了戰場,楚靜姝是如何強壓著心裏的擔憂獨自等待的,一直到現在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寧景昌將楚靜姝的手包在自己手心裏,另一手輕輕撫著她的背,“阿姝,你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過了好半晌,楚靜姝才算是平靜下來。
寧景昌看向不知何時就已經比他還高了一些的寧致遠,問道:“致遠,以你之見,這次該如何應對?”
寧致遠沉默了一會兒,道:“父親,朝中能坐鎮邊城的人不多,皇上最屬意的必定會是父親您,既然推脫不過,與其被動等著皇上下聖旨,倒不如主動請戰……”
寧景昌於是有些欣慰地點了點頭。
就如寧致遠所說的那般,與其等隆慶帝下旨,倒不如主動請戰,好歹還能博得隆慶帝更多的信任。
她原本想要抬手替寧致遠解下外衣的,已經抬到空中的手跟著便是一頓,然後才微皺了眉頭,問道:“越之,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若不是如此,寧致遠在她麵前也不會流露出這樣的神色。
寧致遠也沒瞞著顧青未,三兩下換了家常的衣裳,然後拉著顧青未一起坐到軟榻上,“歡顏,邊城那邊,又起戰事了。”
還是寧王與西夷。
因上次有寧王的相助,西夷在大周邊關將士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將大周運往邊城的補給一搶而空,若不是後來寧致遠想出了法子應對,隻怕邊城的將士們不僅要挨凍,還要受餓。
之後的整個冬天,邊城以韓將軍為守的將士們都嚴防死守,唯恐西夷人會趁著冬日的嚴寒再進犯大周,卻沒想到,自上次劫掠了大周的補給之後,西夷人竟然就一直再沒有什麽動靜。
都說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
這麽久都一直等不到西夷那邊有所動作,邊城的將士們自然便有所鬆懈。
按以往的慣例,西夷人最有可能進犯大周的時期就是每年冬天,因為西夷的冬天不僅天氣極為惡劣,還極為缺少食物,沒有吃的,自然便隻能想著從大周邊關的百姓們手裏搶。
而一旦入了春,春回大地之後,找吃的相對來說便要容易許多,西夷人也犯不著冒著性命危險來進犯大周。
因這是多年以來的規律,所以入了春之後,縱然邊關的將士們仍在盡責的戍守邊疆,卻多少失了那份警惕性。
與寧王合作的西夷人,便是這時突然卷土重來的。
大周有著城牆為據,原本在這樣的戰役裏是占著優勢的,可西夷也不知打哪弄來些攻城的利器,竟然頂著城牆上密集的箭支,硬生生的將邊城的城門給撞開了。
若不是韓將軍領著人拚死將西夷人給攔在了城門之外,很難說邊城會不會落入西夷人之手。
但是,雖然將西夷人攔了下來,可是韓將軍自己卻是受了極重的傷,幾乎命懸一線,養了好些時日才算是保住了一條命。
這樣一來,重傷在身的韓將軍當然不可能再領兵應對隨時有可能再進犯的西夷人。
邊城換帥也勢在必行。
“韓將軍呈給皇上的折子還沒到京城,我是從徐豈那裏得到的消息。”寧致遠沉聲道。
聽到徐豈,顧青未便忍不住看了寧致遠一眼。
他和徐豈,又是什麽時候搭上線的,而且徐豈還用比八百裏加急還要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遞給了他?
雖然有些疑惑,不過顧青未這時倒也沒有多問。
她想起上一次與寧致遠分析起邊城之危時,寧致遠曾說過的,若是邊城再出什麽意外,寧景昌,也許會上戰場。
皺了皺眉,她道:“你的意思是,父親這次很有可能要上戰場?”
寧景昌雖然沒有趕上大周朝建立時的南征北戰,但在早年那些與大周接壤的小國蠢蠢欲動之時,他卻是領過兵並將那些小國打得從此臣服於大周的。
大周朝已經平靜了許多年,朝中擅戰的將領還真的不多,像寧景昌這樣能打仗的人更是少。
所以,這一次韓將軍受傷,最有可能被隆慶帝委以重任的,就是寧景昌了。
可是,戰場無情,刀劍無眼,就算寧景昌從前上過戰場,誰又知道這一次會怎麽樣?
寧致遠擰著眉點頭,“若不是皇上以及朝中的大人們不可能讓我領兵,我倒更寧願是我親自上戰場。”
顧青未眼中也有了然。
寧致遠前世後來的那麽多年裏,大小戰役打過不少,若論領兵作戰,他的經驗不比任何人少。
隻可惜,他現在也不過二十出頭而已,就算隆慶帝對他極為信任,又哪裏能將邊城的安危交到他的手裏?
顧青未於是歎了口氣。
好半晌,寧致遠又站起身,“韓將軍的折子雖然還未到,但想必也就是這兩天的事,這件事情得先與父親和母親先商量一下。”
至少,也得讓寧景昌和楚靜姝心裏有個準備。
顧青未連忙替寧致遠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目送他離開。
寧致遠到寧景昌夫婦那裏時,寧景昌和楚靜姝已經洗漱完,正披著衣裳坐在床上,準備說會兒話就睡。
聽到寧致遠這時候來了,兩人都有些驚奇,然後趕緊穿了衣裳讓人將寧致遠請進來。
看到寧致遠麵上的凝重,楚靜姝忍不住道:“致遠,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寧致遠衝著寧景昌夫婦點了點頭,“父親,母親,邊城又起戰事,韓將軍受傷無力再領兵作戰,邊城恐是要換帥了……”
楚靜姝手上下意識的便是一緊。
她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消息,而更讓她心驚的,卻是這個消息所代表的意義。
然後,楚靜姝有些驚惶地看向寧景昌,一隻手緊緊揪著寧景昌的衣袖,“夫君,你這是,要上戰場了?”
驚慌之下,楚靜姝的聲音都有些變形了。
從前寧景昌不是沒有上過戰場,即使是這樣,也不意味楚靜姝就能習慣親手將他送上戰場。
早那些年,寧致遠還小的時候,每次寧景昌上了戰場,楚靜姝是如何強壓著心裏的擔憂獨自等待的,一直到現在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寧景昌將楚靜姝的手包在自己手心裏,另一手輕輕撫著她的背,“阿姝,你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過了好半晌,楚靜姝才算是平靜下來。
寧景昌看向不知何時就已經比他還高了一些的寧致遠,問道:“致遠,以你之見,這次該如何應對?”
寧致遠沉默了一會兒,道:“父親,朝中能坐鎮邊城的人不多,皇上最屬意的必定會是父親您,既然推脫不過,與其被動等著皇上下聖旨,倒不如主動請戰……”
寧景昌於是有些欣慰地點了點頭。
就如寧致遠所說的那般,與其等隆慶帝下旨,倒不如主動請戰,好歹還能博得隆慶帝更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