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侍讀慧眼選阿哥(下)()
“哈哈哈!君和說的是倭仁那幾個啊?放心吧!”穆彰阿撫須大笑道:“倭仁這家夥有什麽盛名?我看是虛名還差不多!他自負博學,卻不懂變通,頑固不化,實為小人。居然還在朝堂妄出狂言,打壓功臣,真是不自量力!今日之事完全是咎由自取,活該被皇上訓斥。”
“老師說的不錯!”曾國藩點頭應道:“倭仁名為理學宗師,實為欺名盜世,今日下場大快人心。隻不過……君實初入朝堂,根基尚淺,而倭仁又負有微名,瞧他走的時候,一副懷恨在心的樣子,君實小心些也無大礙。”
曾國藩這話既認可了穆彰阿所說,又特意拐著彎向和珅求了個情,穆彰阿哪裏聽不明白?隻見他哈哈一笑,站起來拍拍和珅的肩膀,讓他盡管放心,如果倭仁敢給和珅使絆子,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多謝……中堂大人厚愛!”和珅連忙『露』出感激淋涕的樣子,衝著穆彰阿一個千就打了下去。
雖說穆彰阿不是個好東西,但他卻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對自己手下人非常好。就拿曾國藩來說,作為穆彰阿的得意弟子,要不是穆彰阿的欣賞和推薦,哪裏會得到道光的讚賞?就連現在和珅的一步登天也是如此,對這點來說,和珅還是從心底裏感激他的。
“滌生兄,皇上把我調出禮部任戶部郎中,這是我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本還想以後繼續和滌生兄同事,沒料……。”
在穆府呆的時間並不長,和珅就和曾國藩一起告辭離開了,剛出穆府,和珅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曾國藩打了個招呼,可曾國藩卻絲毫不在意,笑容滿麵地擺了擺手。
“哈哈哈!君實不必如此……。”曾國藩得意地說道:“君實或許還不知,為兄過幾日也要離開禮部了。”
“離開禮部?”和珅愣了愣,轉眼瞧見曾國藩滿麵春風的樣子,驚喜地問道:“滌生兄是否要高升了?恭喜!恭喜!不知去往何處高就?”
“嗬嗬,高升嘛……倒不是,隻不過換了個位置,皇上讓我去吏部做侍郎……。”
“吏部侍郎?!”
這個位置代表著什麽,和珅哪裏不清楚?吏部相當於百年後的中央組織部,天下百官的考核,提升等,全是由吏部掌握,重要『性』為各部之首,曾國藩這位置的份量可比一個區區禮部侍郎重得多了,就權勢來說,和其它部尚書相比起來也絲毫不讓,要不是皇帝重臣,心腹之人,一般人根本就坐不上這個位置,怪不得曾國藩這麽高興呢。
曾國藩瞧著和珅驚愕的樣子,心頭沾沾自喜,但麵子上還是做出一副平常的樣子,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謙虛話。對於和珅,曾國藩已經把他當成了好友,一路上兩人也沒上轎,邊走邊聊,趁這機會曾國藩還特意指點了和珅去戶部後應該注意的事項,雖然和珅對於政務要比曾國藩更為清楚,但也不好拂了他這一番好意,擺出虛心聆聽的樣子,兩人一路上談笑甚歡。
戶部郎中,這位置是個肥缺,但工作強度卻不太重。想當年,和珅連戶部尚書都做過,一個小小的郎中哪裏難得住他?上任才沒幾天,就把手中的事給打理得井井有條。可是,和珅卻未因此得閑,反而比以前更忙了。
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這並不奇怪,別忘記,道光不僅讓和珅擔任了戶部郎中,而且還給了他一個侍讀學士的頭銜。戶部的事雖然不多,但侍讀學士可不好當啊!這個侍讀學士,說起來就是宗學的老師,不僅要為宗學的皇親國戚、旗內子弟等講學,還有和皇子陪讀的差事在內,和珅對戶部郎中的位置看的不是怎麽重,反而對這個差看得特別重。別忘記他前世是怎麽倒台的,就是因為沒和將來的皇帝——嘉慶搞好關係,導致最後抄家賜死。
吃一塹長一智,和珅既然經曆過以前失敗的教訓,哪裏還會讓曆史再重複一次?所以當戶部的工作上軌道後,他就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侍讀學士的職務中去了。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借用這個職務,接近道光的所有皇子,找出其中一個最有可能當未來皇帝的阿哥,然後接近他、討好他、最終靠著他爬上權利的頂峰,這才能施展自己才華,從而實現改變這個國家的理想。
可是,這個辦法雖然好,但也不是容易成功的。要知道前世的和珅也不是傻瓜,會不知道事先討好接班人的好處?可關鍵在於清朝自雍正起,皇位繼承者一向就是用“密詔立儲”的方式,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那位皇子才會是真正的下一任皇帝。再說了,當年和珅位高權重,身兼六部尚書,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不可能細細在乾隆這麽多皇子中找尋真正的接班人,何況乾隆聰明絕頂,如果和珅硬要這麽做的話,肯定會引起他的注意,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反而壞了大事。
但如今卻不一樣,先不說和珅的地位、身份不同,更方便他幹這些事,而且道光也遠遠比不上乾隆這麽精明,隻要小心謹慎,就可以放手施為。還有一點,尤其重要。那就是道光的繼承人並不像乾隆朝這麽難選,因為道光年紀雖然不輕,但膝下皇子成人者並沒有幾個,大大減低了和珅從中選擇的難度。
在道光的所有皇子中,其中三阿哥奕繼(實際的長子,其餘幾個全夭折了)年紀最大,但身體一向不好,隨時可能得病離世,皇位的繼承可能『性』不大。剩餘的幾個皇子中,五阿哥奕誴又過繼給了醇親王為子,失去了皇位繼承權,七阿哥奕譞隻有四歲,又太過年幼,才剛是幼童之齡,根本就沒有皇位繼承的可能。(八阿哥奕詥,九阿哥奕譓現在還沒出生)
去掉這三個,那麽剩下來的隻有四阿哥和六阿哥了。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相互之間隻差著一歲,而且奕寧的母親早逝,從小一直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照顧長大,兩個阿哥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情如胞兄弟。但關係再好,上學還是分老師的,奕詝的老師是侍讀學士杜守田,奕訢的現在老師是另一位侍讀學士——卓秉恬。
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他們年齡相仿,地位相等,是下任皇位最有可能的繼承者。尤其是皇六子奕訢,雖然隻有十三歲,但從小就天資聰明,深得道光的喜愛,而且和珅在和他的幾次接觸中,明顯從奕訢身上感受到當年乾隆的那種風采,讓他有莫名的親近感,更加上平日奕訢對朝局、吏治、國家大事上的看法不拘一格,骨子裏有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更讓和珅大為讚賞。
“這才是能成一國有為明君的材料啊!”和珅注意的目光漸漸轉移到奕訢身上,在他看來,隻有像奕訢這種能放眼世界,不墨守成規的皇子繼位,這個國家才有重展盛世的一天。而奕詝雖然也不錯,可『性』格和見識要比奕訢差多了,兩者相衡,和珅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奕訢,開始了他一步步接近奕訢,引得他好感的計劃。
“哈哈哈!君和說的是倭仁那幾個啊?放心吧!”穆彰阿撫須大笑道:“倭仁這家夥有什麽盛名?我看是虛名還差不多!他自負博學,卻不懂變通,頑固不化,實為小人。居然還在朝堂妄出狂言,打壓功臣,真是不自量力!今日之事完全是咎由自取,活該被皇上訓斥。”
“老師說的不錯!”曾國藩點頭應道:“倭仁名為理學宗師,實為欺名盜世,今日下場大快人心。隻不過……君實初入朝堂,根基尚淺,而倭仁又負有微名,瞧他走的時候,一副懷恨在心的樣子,君實小心些也無大礙。”
曾國藩這話既認可了穆彰阿所說,又特意拐著彎向和珅求了個情,穆彰阿哪裏聽不明白?隻見他哈哈一笑,站起來拍拍和珅的肩膀,讓他盡管放心,如果倭仁敢給和珅使絆子,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多謝……中堂大人厚愛!”和珅連忙『露』出感激淋涕的樣子,衝著穆彰阿一個千就打了下去。
雖說穆彰阿不是個好東西,但他卻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對自己手下人非常好。就拿曾國藩來說,作為穆彰阿的得意弟子,要不是穆彰阿的欣賞和推薦,哪裏會得到道光的讚賞?就連現在和珅的一步登天也是如此,對這點來說,和珅還是從心底裏感激他的。
“滌生兄,皇上把我調出禮部任戶部郎中,這是我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本還想以後繼續和滌生兄同事,沒料……。”
在穆府呆的時間並不長,和珅就和曾國藩一起告辭離開了,剛出穆府,和珅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曾國藩打了個招呼,可曾國藩卻絲毫不在意,笑容滿麵地擺了擺手。
“哈哈哈!君實不必如此……。”曾國藩得意地說道:“君實或許還不知,為兄過幾日也要離開禮部了。”
“離開禮部?”和珅愣了愣,轉眼瞧見曾國藩滿麵春風的樣子,驚喜地問道:“滌生兄是否要高升了?恭喜!恭喜!不知去往何處高就?”
“嗬嗬,高升嘛……倒不是,隻不過換了個位置,皇上讓我去吏部做侍郎……。”
“吏部侍郎?!”
這個位置代表著什麽,和珅哪裏不清楚?吏部相當於百年後的中央組織部,天下百官的考核,提升等,全是由吏部掌握,重要『性』為各部之首,曾國藩這位置的份量可比一個區區禮部侍郎重得多了,就權勢來說,和其它部尚書相比起來也絲毫不讓,要不是皇帝重臣,心腹之人,一般人根本就坐不上這個位置,怪不得曾國藩這麽高興呢。
曾國藩瞧著和珅驚愕的樣子,心頭沾沾自喜,但麵子上還是做出一副平常的樣子,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謙虛話。對於和珅,曾國藩已經把他當成了好友,一路上兩人也沒上轎,邊走邊聊,趁這機會曾國藩還特意指點了和珅去戶部後應該注意的事項,雖然和珅對於政務要比曾國藩更為清楚,但也不好拂了他這一番好意,擺出虛心聆聽的樣子,兩人一路上談笑甚歡。
戶部郎中,這位置是個肥缺,但工作強度卻不太重。想當年,和珅連戶部尚書都做過,一個小小的郎中哪裏難得住他?上任才沒幾天,就把手中的事給打理得井井有條。可是,和珅卻未因此得閑,反而比以前更忙了。
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這並不奇怪,別忘記,道光不僅讓和珅擔任了戶部郎中,而且還給了他一個侍讀學士的頭銜。戶部的事雖然不多,但侍讀學士可不好當啊!這個侍讀學士,說起來就是宗學的老師,不僅要為宗學的皇親國戚、旗內子弟等講學,還有和皇子陪讀的差事在內,和珅對戶部郎中的位置看的不是怎麽重,反而對這個差看得特別重。別忘記他前世是怎麽倒台的,就是因為沒和將來的皇帝——嘉慶搞好關係,導致最後抄家賜死。
吃一塹長一智,和珅既然經曆過以前失敗的教訓,哪裏還會讓曆史再重複一次?所以當戶部的工作上軌道後,他就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侍讀學士的職務中去了。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借用這個職務,接近道光的所有皇子,找出其中一個最有可能當未來皇帝的阿哥,然後接近他、討好他、最終靠著他爬上權利的頂峰,這才能施展自己才華,從而實現改變這個國家的理想。
可是,這個辦法雖然好,但也不是容易成功的。要知道前世的和珅也不是傻瓜,會不知道事先討好接班人的好處?可關鍵在於清朝自雍正起,皇位繼承者一向就是用“密詔立儲”的方式,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那位皇子才會是真正的下一任皇帝。再說了,當年和珅位高權重,身兼六部尚書,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不可能細細在乾隆這麽多皇子中找尋真正的接班人,何況乾隆聰明絕頂,如果和珅硬要這麽做的話,肯定會引起他的注意,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反而壞了大事。
但如今卻不一樣,先不說和珅的地位、身份不同,更方便他幹這些事,而且道光也遠遠比不上乾隆這麽精明,隻要小心謹慎,就可以放手施為。還有一點,尤其重要。那就是道光的繼承人並不像乾隆朝這麽難選,因為道光年紀雖然不輕,但膝下皇子成人者並沒有幾個,大大減低了和珅從中選擇的難度。
在道光的所有皇子中,其中三阿哥奕繼(實際的長子,其餘幾個全夭折了)年紀最大,但身體一向不好,隨時可能得病離世,皇位的繼承可能『性』不大。剩餘的幾個皇子中,五阿哥奕誴又過繼給了醇親王為子,失去了皇位繼承權,七阿哥奕譞隻有四歲,又太過年幼,才剛是幼童之齡,根本就沒有皇位繼承的可能。(八阿哥奕詥,九阿哥奕譓現在還沒出生)
去掉這三個,那麽剩下來的隻有四阿哥和六阿哥了。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相互之間隻差著一歲,而且奕寧的母親早逝,從小一直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照顧長大,兩個阿哥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情如胞兄弟。但關係再好,上學還是分老師的,奕詝的老師是侍讀學士杜守田,奕訢的現在老師是另一位侍讀學士——卓秉恬。
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他們年齡相仿,地位相等,是下任皇位最有可能的繼承者。尤其是皇六子奕訢,雖然隻有十三歲,但從小就天資聰明,深得道光的喜愛,而且和珅在和他的幾次接觸中,明顯從奕訢身上感受到當年乾隆的那種風采,讓他有莫名的親近感,更加上平日奕訢對朝局、吏治、國家大事上的看法不拘一格,骨子裏有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更讓和珅大為讚賞。
“這才是能成一國有為明君的材料啊!”和珅注意的目光漸漸轉移到奕訢身上,在他看來,隻有像奕訢這種能放眼世界,不墨守成規的皇子繼位,這個國家才有重展盛世的一天。而奕詝雖然也不錯,可『性』格和見識要比奕訢差多了,兩者相衡,和珅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奕訢,開始了他一步步接近奕訢,引得他好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