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是和是戰兩相難
“報……!東門有英夷派來使者!”
僧格林沁的手還沒揮下去就被突然而至的消息打斷了,在這種局勢下英國人突然派出使者究竟是怎麽回事?眾人詫異之下,考慮再三,決定暫緩出兵,等『摸』清楚這些洋鬼子究竟想搞什麽花樣再說。
英國人入城,說出和談目的時,僧格林沁與左宗棠全愣住了,帶著狐疑的目光向來人望去。
而手下的將領、親兵等見到英國使者一反常態,表現得恭恭敬敬的樣子,個個歡喜雀躍不止,還以為昨日的那仗把英國人給打怕了,對方損失之下『逼』迫無奈,這才提出了求和的要求。
把來使先打發了出去,僧格林沁回到內堂沉嚀許久,決定讓已經準備好的大軍全部撤回。
“王爺,英國人向來狡猾無信,以他們的實力昨日隻不過是小敗而已。 此時突然提出和談,有緩兵之計嫌疑,或是另有企圖啊!”
左宗棠不是正途出身,又從未當過京官,見一切安排在瞬間化為泡影,心中不甘,當下極力勸阻道。
但僧格林沁苦笑搖頭,向他說道:“季高,本王何嚐不是如此想?英夷既能做出偷襲天津之事,這和談大半也有玄虛。
天朝上國,兩陣軍前對方求和,此事本王萬難拒絕呀!如絕了英夷之議,皇上第一個就會拿你、我開刀!”
“皇上?”左宗棠話一出口,頓時就醒悟了過來,明白僧格林沁說的究竟是什麽意思。
當今皇帝的『性』格他也聽說一二,中國和英國在廣州剛宣戰時,鹹豐給兩廣總督葉名琛的聖旨中雖有力戰的鼓勵,同時也表明了和談的立場。
“王爺,戰機轉瞬而逝。 兩軍實力相比我方依舊處於下風,何不等奪回炮台後在答應英軍之求?”
“不可!”僧格林沁想也沒想就否決了左宗棠的提議,其實他心裏和左宗棠差不多,但作為直隸防務地最高統帥,僧格林沁更清楚如果在此事上擅專的話,會引來什麽結果。
“季高,英夷如今光明正大的派出使者,和談消息在城中上下不出半日就會傳開。 如果我們置之不理。
繼續一心求戰的話,京中聞訊定會震怒!如聖旨一到,就有大禍臨頭呀!”
左宗棠看著眉目緊鎖的僧格林沁,長歎一聲。
僧格林沁說的沒錯,天津離北京快馬隻不過一日距離,英國人如此求和的消息馬上就會傳出去,要是他們一力拒絕,不光是鹹豐。
朝中的那些大佬定會上折彈劾,怒斥此等“誤國誤民”之舉。
明知道有問題,僧格林沁和左宗棠還是要答應下來,當下召回已經出城埋伏地新軍,答應了英軍的和談。 同時立即把消息傳往京城,請朝廷派使與英軍談判。
中**隊在天津城外小勝英軍,『逼』迫英軍提出和談要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聞訊後的鹹豐在殿上高興得手舞足蹈,立即召集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商議此事。
並讓肅順等人迅速挑選合適的和談人選。
聽戰局有變,和談在望,有如此好事,朝臣哪個不想出來『露』一『露』臉的?爭先恐後地為了這和談人選爭論了起來。
其實,在鹹豐心裏,最佳的和談人選依舊是和珅,但這時候和珅還遠在上海,傳旨讓他回京的人估計才剛到目地地。
遠水可救不了近火,早一日和談就能早一日解決眼前的問題,他隻能放棄和珅,從身邊的臣子和皇親中挑選。
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肯定是要去的,畢竟這關係到兩國戰爭,作為本兵之人,他理所當然是和談中的一員。 至於主談之人嘛,得選一個既地位高、又靠得住。
而且有能力。 能讓自己放心地臣子,這樣一來。 鹹豐就把目光轉到了幾個同族親王身上。
恭親王奕訢身為總理大臣,又懂洋務,而且是皇帝的親弟弟,和珅不在由他出麵最為妥當。
但肅順等人哪裏肯把這差事落到奕訢身上?當即出言反對,理由說了一大堆,還特意在鹹豐麵前點明此次和談事關重大,主使必須是老誠持重之人,光這一條就把年輕的奕訢給排除在外。
“肅愛卿,由你來看,此次和談以何人為主使妥善?”
肅順眼珠子往自己人中一轉,心裏立即有了主意,微笑著上前答道:“回皇上,奴才覺得怡親王一向老成謀國,又是皇親宗室,可為主使。 ”
“載垣?”鹹豐瞧了一眼這個同族侄子,怡親王載垣執掌宗人府,領侍衛大臣,又是世襲的親王,平日辦事頗得心意,對自己也是忠心耿耿,由他出麵為和談主使,倒也是一個好人選。
“怡親王,天津和談事關重大,你覺得自己可擔得起這差麽?”
載垣連忙答道:“奴才食君之祿,當為君解愁。 和談主使責任重大,奴才定會盡心竭力,辦好此差……。 ”
鹹豐聽了笑笑,當即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怡親王載垣任和談主使、兵部尚書穆蔭為和談副使,其餘以下人選就由正副兩使各自安排即可。 ”
“皇上聖明……!”
和珅在上海接到鹹豐地聖旨後微微一笑,非但沒有『露』出絲毫不悅,反而立即讓家人打點好行裝,準備即日就動身回京。
“君實兄,英國人偷襲天津,朝廷那些王八蛋怎麽責怪到你身上來了?皇上怎麽能這樣?不擺明著任憑這些家夥讓你做替罪羊麽?”
得知聖旨消息,辜鴻銘、胡光墉,包括剛趕回上海的王有齡等人急急趕到和珅府上,個個憤憤不平,尤其是辜鴻銘吵吵嚷嚷著要與和珅一同去京城,在殿前和鹹豐理論一番。
“湯生!”
聽辜鴻銘的話越說越離譜,和珅瞪了他一眼,這才使他安靜了些。 之後,他望著這些知交好友。
笑了笑,好言安慰道:“天津之戰雖非我等之過,但我為總理大臣也有其責在身。 皇上如此責罰也並不無道理。
何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反正朝中兩部本就有人具體負責其事,我這個掛名尚書現在撤了也好,免得給別有用心之人以口舌之辯。 ”
“中堂!下官覺得此時讓中堂上京,朝中定是有人進讒言。 中堂身為總理大臣,總攬外交,天津正在大戰之時,恐怕是有人想把中堂架在火上烤啊!”
王有齡畢竟久曆宦海,一眼就看出了朝中在這時候讓和珅回京的真正用意,作為和珅的心腹,他連忙出言提醒道。
胡光墉是個商人,商人所重的是利。 以商人的角度來看眼前局勢,當然也猜出一二。
雖說沒有王有齡看的這麽透徹,隱約之間也覺得和珅這時候去京城不是好事,當下也建議和珅盡量拖延時間,等天津戰局好轉後在北上。
和珅是何等人。
就連王有齡他們都看得出朝中人地用意,他怎麽會瞧不出來?何況早在聖旨未下,光從王有齡的電報中分析出英國人要偷襲天津,讓左宗棠立即北上支援天津的時候。
和珅就已經想到了可能會發生的事。
這些天裏,和珅瞞著所有人早就悄悄進行了安排,悄悄從各事務中抽出身來,安心在上海等的也是今天這道聖旨。
從鹹豐今天的聖旨內容來看,雖說有責罰之意,而且還撤去了他兩部尚書之銜,從表麵上這罰的不能說不重,但和珅心裏卻一點沒有慌張。 反而有一塊大石落下,一身的輕鬆。
善於揣測聖意地和珅從這道聖旨裏瞧出了別人瞧不見地東西,還敏銳地看出了鹹豐真正用意,如果鹹豐真的因天津之戰遷怒自己地話,為何隻僅僅奪去兩部尚書之職,再隻在聖旨中訓斥一番呢?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啊!
再說了,天津已經開戰。 他和珅再呆在上海也無濟於事。 還不如在京城更能發揮作用。 對英國人『性』格了如指掌,並清楚中國官場惡習的和珅明白。
這場戰爭絕對不會像表麵上這麽簡單,如果任憑朝中那些大佬胡『亂』折騰,或者由心誌不堅,向來胸無大誌的鹹豐盲目決斷的話,就算最後打勝了,也會在談判桌上失敗。
不顧各人相勸,和珅執意北上,很快就動身由安徽入湖南,再沿河北進直隸,北上京城。
由於左宗棠地新軍主力遠在天津,在江蘇的軍力對比太平天國占了上風,雖說太平天國內『亂』,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得信後猛攻南京方向,使太平天國暫時無法抽出身來顧及兩江。
但為了一路安全,和珅還是選擇了一條最可靠的路,由華爾率一千鄉勇護衛,從李鴻章、曾國藩的防區穿過。
這次北上可不同以往,天津之戰最後會是什麽結果,就連和珅自己心裏都沒底,他走這條路不僅是考慮安全,還想與曾、李二人見一次麵,一是會一會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二者是再商量一下,調整眼下地部署,以防備有可能的突發事件。
“還有多久可進安徽境地?”
“回中堂,再前行十裏就是安徽了。 請中堂放心,已有兄弟打前站通知李大人了。 ”
聽親兵安排妥當,和珅滿意的點點頭,正準備放下車簾,與蓉兒再在車上歇息一會。
“首相閣下,後麵有幾人騎馬向我們追來!”華爾突然從隊後跑來,神情緊張地報道。
他們所處的地方是江蘇與安徽接境,在這地區太平天國地勢力與朝廷勢力錯綜複雜,這一路上作為指揮的華爾是異常緊張,要是保護不好衣食父母的和珅,他華爾這些年的幸福日子也就算到頭了。
“騎兵?哪裏來的騎兵?”和珅聽了也不由得一驚,連忙站在車上向隊後望去,同時讓華爾立即做好防範準備,如果發覺來者是太平軍的斥侯,立即格殺無論。
等騎馬之人越跑越近,舉著千裏眼的和珅神『色』卻漸漸緩和了下來,不過他同時『露』出了一絲不悅。
“湯生,你怎麽來了?胡鬧!”
來人居然是辜鴻銘,不僅是他,他還帶著幾個製造局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都是前些年派去歐洲學習地南洋華人子弟,有些已經在製造局獨當一麵了。
“君實兄,你走後我想了半天,覺得還是跟你一起進京為好。 我與雪岩、雪軒已經探討過,皇上讓你進京或許會派你與英國人談判。
我從小在歐洲求學,英國人我可比你了解更多,有我和這些年輕人的幫助,和他們周旋會更容易些。 ”
辜鴻銘帶著誠懇和迫切的表情,他身邊的那些年輕人也是一樣。
和珅了解辜鴻銘的脾氣,他既然已經追了上來,再讓他退回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何況現在離上海有很長一段路,這麽長的距離,他們這些書生要是遇見太平軍,不等於壞了他們『性』命麽?
何況,辜鴻銘說的也有理,在中國和英國人打交道沒有比從小就生活在英國地辜鴻銘更合適,有這些人相助,萬一真談判起來,和珅就有更大地把握。
“你的職責是製造局!這麽一走,上海地製造局怎麽辦?”雖說心中已經認可了辜鴻銘的話,但和珅卻還是扳起臉來斥問道。
辜鴻銘卻沒一絲害怕,反而嘻皮笑臉地跳下馬來,說道:“無妨!製造局有雪軒幫忙看著,總監威廉又負責所有具體事務,在上海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不少,還不如跟你北上更起點作用。
”
瞧著辜鴻銘這樣子,和珅也拿他沒辦法,隻能狠狠瞪了他一眼,無奈地答應了他隨隊一起北上的請求。
但是,為了避免一向口無遮攔的辜鴻銘進京後惹出什麽麻煩,和珅特意與他約法三章,要不然就是說破天去,也不肯帶他進京。
“三章就三章,就是十章百章都行!”辜鴻銘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招呼著那些年輕人隨隊同行,而他卻嘻嘻哈哈地跳上馬車,盤腿坐在和珅身邊,張嘴就和他胡吹海侃起來。
“報……!東門有英夷派來使者!”
僧格林沁的手還沒揮下去就被突然而至的消息打斷了,在這種局勢下英國人突然派出使者究竟是怎麽回事?眾人詫異之下,考慮再三,決定暫緩出兵,等『摸』清楚這些洋鬼子究竟想搞什麽花樣再說。
英國人入城,說出和談目的時,僧格林沁與左宗棠全愣住了,帶著狐疑的目光向來人望去。
而手下的將領、親兵等見到英國使者一反常態,表現得恭恭敬敬的樣子,個個歡喜雀躍不止,還以為昨日的那仗把英國人給打怕了,對方損失之下『逼』迫無奈,這才提出了求和的要求。
把來使先打發了出去,僧格林沁回到內堂沉嚀許久,決定讓已經準備好的大軍全部撤回。
“王爺,英國人向來狡猾無信,以他們的實力昨日隻不過是小敗而已。 此時突然提出和談,有緩兵之計嫌疑,或是另有企圖啊!”
左宗棠不是正途出身,又從未當過京官,見一切安排在瞬間化為泡影,心中不甘,當下極力勸阻道。
但僧格林沁苦笑搖頭,向他說道:“季高,本王何嚐不是如此想?英夷既能做出偷襲天津之事,這和談大半也有玄虛。
天朝上國,兩陣軍前對方求和,此事本王萬難拒絕呀!如絕了英夷之議,皇上第一個就會拿你、我開刀!”
“皇上?”左宗棠話一出口,頓時就醒悟了過來,明白僧格林沁說的究竟是什麽意思。
當今皇帝的『性』格他也聽說一二,中國和英國在廣州剛宣戰時,鹹豐給兩廣總督葉名琛的聖旨中雖有力戰的鼓勵,同時也表明了和談的立場。
“王爺,戰機轉瞬而逝。 兩軍實力相比我方依舊處於下風,何不等奪回炮台後在答應英軍之求?”
“不可!”僧格林沁想也沒想就否決了左宗棠的提議,其實他心裏和左宗棠差不多,但作為直隸防務地最高統帥,僧格林沁更清楚如果在此事上擅專的話,會引來什麽結果。
“季高,英夷如今光明正大的派出使者,和談消息在城中上下不出半日就會傳開。 如果我們置之不理。
繼續一心求戰的話,京中聞訊定會震怒!如聖旨一到,就有大禍臨頭呀!”
左宗棠看著眉目緊鎖的僧格林沁,長歎一聲。
僧格林沁說的沒錯,天津離北京快馬隻不過一日距離,英國人如此求和的消息馬上就會傳出去,要是他們一力拒絕,不光是鹹豐。
朝中的那些大佬定會上折彈劾,怒斥此等“誤國誤民”之舉。
明知道有問題,僧格林沁和左宗棠還是要答應下來,當下召回已經出城埋伏地新軍,答應了英軍的和談。 同時立即把消息傳往京城,請朝廷派使與英軍談判。
中**隊在天津城外小勝英軍,『逼』迫英軍提出和談要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聞訊後的鹹豐在殿上高興得手舞足蹈,立即召集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商議此事。
並讓肅順等人迅速挑選合適的和談人選。
聽戰局有變,和談在望,有如此好事,朝臣哪個不想出來『露』一『露』臉的?爭先恐後地為了這和談人選爭論了起來。
其實,在鹹豐心裏,最佳的和談人選依舊是和珅,但這時候和珅還遠在上海,傳旨讓他回京的人估計才剛到目地地。
遠水可救不了近火,早一日和談就能早一日解決眼前的問題,他隻能放棄和珅,從身邊的臣子和皇親中挑選。
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肯定是要去的,畢竟這關係到兩國戰爭,作為本兵之人,他理所當然是和談中的一員。 至於主談之人嘛,得選一個既地位高、又靠得住。
而且有能力。 能讓自己放心地臣子,這樣一來。 鹹豐就把目光轉到了幾個同族親王身上。
恭親王奕訢身為總理大臣,又懂洋務,而且是皇帝的親弟弟,和珅不在由他出麵最為妥當。
但肅順等人哪裏肯把這差事落到奕訢身上?當即出言反對,理由說了一大堆,還特意在鹹豐麵前點明此次和談事關重大,主使必須是老誠持重之人,光這一條就把年輕的奕訢給排除在外。
“肅愛卿,由你來看,此次和談以何人為主使妥善?”
肅順眼珠子往自己人中一轉,心裏立即有了主意,微笑著上前答道:“回皇上,奴才覺得怡親王一向老成謀國,又是皇親宗室,可為主使。 ”
“載垣?”鹹豐瞧了一眼這個同族侄子,怡親王載垣執掌宗人府,領侍衛大臣,又是世襲的親王,平日辦事頗得心意,對自己也是忠心耿耿,由他出麵為和談主使,倒也是一個好人選。
“怡親王,天津和談事關重大,你覺得自己可擔得起這差麽?”
載垣連忙答道:“奴才食君之祿,當為君解愁。 和談主使責任重大,奴才定會盡心竭力,辦好此差……。 ”
鹹豐聽了笑笑,當即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怡親王載垣任和談主使、兵部尚書穆蔭為和談副使,其餘以下人選就由正副兩使各自安排即可。 ”
“皇上聖明……!”
和珅在上海接到鹹豐地聖旨後微微一笑,非但沒有『露』出絲毫不悅,反而立即讓家人打點好行裝,準備即日就動身回京。
“君實兄,英國人偷襲天津,朝廷那些王八蛋怎麽責怪到你身上來了?皇上怎麽能這樣?不擺明著任憑這些家夥讓你做替罪羊麽?”
得知聖旨消息,辜鴻銘、胡光墉,包括剛趕回上海的王有齡等人急急趕到和珅府上,個個憤憤不平,尤其是辜鴻銘吵吵嚷嚷著要與和珅一同去京城,在殿前和鹹豐理論一番。
“湯生!”
聽辜鴻銘的話越說越離譜,和珅瞪了他一眼,這才使他安靜了些。 之後,他望著這些知交好友。
笑了笑,好言安慰道:“天津之戰雖非我等之過,但我為總理大臣也有其責在身。 皇上如此責罰也並不無道理。
何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反正朝中兩部本就有人具體負責其事,我這個掛名尚書現在撤了也好,免得給別有用心之人以口舌之辯。 ”
“中堂!下官覺得此時讓中堂上京,朝中定是有人進讒言。 中堂身為總理大臣,總攬外交,天津正在大戰之時,恐怕是有人想把中堂架在火上烤啊!”
王有齡畢竟久曆宦海,一眼就看出了朝中在這時候讓和珅回京的真正用意,作為和珅的心腹,他連忙出言提醒道。
胡光墉是個商人,商人所重的是利。 以商人的角度來看眼前局勢,當然也猜出一二。
雖說沒有王有齡看的這麽透徹,隱約之間也覺得和珅這時候去京城不是好事,當下也建議和珅盡量拖延時間,等天津戰局好轉後在北上。
和珅是何等人。
就連王有齡他們都看得出朝中人地用意,他怎麽會瞧不出來?何況早在聖旨未下,光從王有齡的電報中分析出英國人要偷襲天津,讓左宗棠立即北上支援天津的時候。
和珅就已經想到了可能會發生的事。
這些天裏,和珅瞞著所有人早就悄悄進行了安排,悄悄從各事務中抽出身來,安心在上海等的也是今天這道聖旨。
從鹹豐今天的聖旨內容來看,雖說有責罰之意,而且還撤去了他兩部尚書之銜,從表麵上這罰的不能說不重,但和珅心裏卻一點沒有慌張。 反而有一塊大石落下,一身的輕鬆。
善於揣測聖意地和珅從這道聖旨裏瞧出了別人瞧不見地東西,還敏銳地看出了鹹豐真正用意,如果鹹豐真的因天津之戰遷怒自己地話,為何隻僅僅奪去兩部尚書之職,再隻在聖旨中訓斥一番呢?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啊!
再說了,天津已經開戰。 他和珅再呆在上海也無濟於事。 還不如在京城更能發揮作用。 對英國人『性』格了如指掌,並清楚中國官場惡習的和珅明白。
這場戰爭絕對不會像表麵上這麽簡單,如果任憑朝中那些大佬胡『亂』折騰,或者由心誌不堅,向來胸無大誌的鹹豐盲目決斷的話,就算最後打勝了,也會在談判桌上失敗。
不顧各人相勸,和珅執意北上,很快就動身由安徽入湖南,再沿河北進直隸,北上京城。
由於左宗棠地新軍主力遠在天津,在江蘇的軍力對比太平天國占了上風,雖說太平天國內『亂』,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得信後猛攻南京方向,使太平天國暫時無法抽出身來顧及兩江。
但為了一路安全,和珅還是選擇了一條最可靠的路,由華爾率一千鄉勇護衛,從李鴻章、曾國藩的防區穿過。
這次北上可不同以往,天津之戰最後會是什麽結果,就連和珅自己心裏都沒底,他走這條路不僅是考慮安全,還想與曾、李二人見一次麵,一是會一會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二者是再商量一下,調整眼下地部署,以防備有可能的突發事件。
“還有多久可進安徽境地?”
“回中堂,再前行十裏就是安徽了。 請中堂放心,已有兄弟打前站通知李大人了。 ”
聽親兵安排妥當,和珅滿意的點點頭,正準備放下車簾,與蓉兒再在車上歇息一會。
“首相閣下,後麵有幾人騎馬向我們追來!”華爾突然從隊後跑來,神情緊張地報道。
他們所處的地方是江蘇與安徽接境,在這地區太平天國地勢力與朝廷勢力錯綜複雜,這一路上作為指揮的華爾是異常緊張,要是保護不好衣食父母的和珅,他華爾這些年的幸福日子也就算到頭了。
“騎兵?哪裏來的騎兵?”和珅聽了也不由得一驚,連忙站在車上向隊後望去,同時讓華爾立即做好防範準備,如果發覺來者是太平軍的斥侯,立即格殺無論。
等騎馬之人越跑越近,舉著千裏眼的和珅神『色』卻漸漸緩和了下來,不過他同時『露』出了一絲不悅。
“湯生,你怎麽來了?胡鬧!”
來人居然是辜鴻銘,不僅是他,他還帶著幾個製造局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都是前些年派去歐洲學習地南洋華人子弟,有些已經在製造局獨當一麵了。
“君實兄,你走後我想了半天,覺得還是跟你一起進京為好。 我與雪岩、雪軒已經探討過,皇上讓你進京或許會派你與英國人談判。
我從小在歐洲求學,英國人我可比你了解更多,有我和這些年輕人的幫助,和他們周旋會更容易些。 ”
辜鴻銘帶著誠懇和迫切的表情,他身邊的那些年輕人也是一樣。
和珅了解辜鴻銘的脾氣,他既然已經追了上來,再讓他退回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何況現在離上海有很長一段路,這麽長的距離,他們這些書生要是遇見太平軍,不等於壞了他們『性』命麽?
何況,辜鴻銘說的也有理,在中國和英國人打交道沒有比從小就生活在英國地辜鴻銘更合適,有這些人相助,萬一真談判起來,和珅就有更大地把握。
“你的職責是製造局!這麽一走,上海地製造局怎麽辦?”雖說心中已經認可了辜鴻銘的話,但和珅卻還是扳起臉來斥問道。
辜鴻銘卻沒一絲害怕,反而嘻皮笑臉地跳下馬來,說道:“無妨!製造局有雪軒幫忙看著,總監威廉又負責所有具體事務,在上海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不少,還不如跟你北上更起點作用。
”
瞧著辜鴻銘這樣子,和珅也拿他沒辦法,隻能狠狠瞪了他一眼,無奈地答應了他隨隊一起北上的請求。
但是,為了避免一向口無遮攔的辜鴻銘進京後惹出什麽麻煩,和珅特意與他約法三章,要不然就是說破天去,也不肯帶他進京。
“三章就三章,就是十章百章都行!”辜鴻銘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招呼著那些年輕人隨隊同行,而他卻嘻嘻哈哈地跳上馬車,盤腿坐在和珅身邊,張嘴就和他胡吹海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