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攜手抗敵退英軍
英國人假借和談,『逼』迫鹹豐把新軍調走,再次偷襲天津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就被和珅得知。 這個結果正是他一直擔憂的,也是他故意停留在英山不動,靜觀其變的主要原因。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國難關頭,作為一國之君,天下共主的皇帝竟然丟下他的子民跑了。
皇帝、皇族成員與朝中大臣們這麽一跑,不僅給本就防禦力量不足的京城抽走了最後的剩餘兵力,從而造成帝國最重要的城市成了一片幾乎不設防的地帶。
更嚴重的是,皇帝的這種行為讓天下人感到陣陣寒心,往日繁花似錦的京城如今愁雲彌漫,人心惶惶,人人走在路上行屍走肉,個個仿如末日來臨一般。
聽聞鹹豐逃跑的消息,和珅心急如焚,連忙調已安排好的淮軍,再加上曾國藩的部分湘軍星月北上,日趕夜趕,終於在英軍快抵達京城時攔住了對方的去路。
長途跋涉的援軍疲憊不堪,何況這些淮軍與湘軍的戰鬥力本就遠遠不如英軍,加上這支隊伍又是兩軍組成,相互的戰術配合與協調嚴重不足,此次和英軍決戰,和珅沒有半點取勝的把握。
幸好軍中有劉銘傳在,劉銘傳不愧是名將之才,在增援路上就主動提議從軍中抽出一部分精銳擺到陣前,其餘各部在後押陣,給英國人造成一種對麵戰鬥力很強的錯覺。
由於時間緊迫,和珅稍一思量就答應了劉銘傳的建議,同時把整個軍事指揮權交給了他,讓他全權負責阻截英軍的戰鬥。
劉銘傳不顧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軍中調整了部署,並以精銳部分先行迎敵,與英軍展開了這一場試探『性』的戰鬥。
戰鬥結果雖然是中**隊比英軍損失多出三倍。 但這一招卻讓英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小心收攏兵力,暫時形成了兩軍對峙局麵。
現在,英國遠征軍的陸軍兵力為一萬二千人左右,和珅地援軍除兩營的一萬六千淮軍外,還有一營的五千湘軍,合計二萬一千人。
從數量上對比,中**隊的人數幾乎是英軍的一倍。 但從戰鬥力來看,中**隊卻遠遠不如英軍。
一萬六千淮軍中,全部裝備著洋槍,能被稱得上精銳的隻有六千人左右,剩餘的一萬人和另五千湘軍在正麵交戰來看根本就不是英軍的對手。
而且剛才地戰鬥中,那六千被劉銘傳擺在最前端的精銳已經損失了一千多人,這樣一來更使得劉銘傳手上可用兵力嚴重不足,眉目中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擔憂的表情。
“你做的很好!”和珅知道劉銘傳是怎麽想的。 麵對戰後的損失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好言安慰道:“英軍如今判斷失誤,估計短時間不會再向我軍發起進攻。
我們身後就是京城要地,京城乃天下中樞所在,斷不可失。 你無論如何都要把英軍擋在這裏。 ”
“請中堂放心,在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讓英軍前進一步!”
“好!”和珅讚道:“有省三在,我當然放心!不過……我不要你粉身碎骨。 隻要盡量與英軍周旋,拖延時間即可。
想來左季高現在也應該得訊往回趕了,所以,我們需要的時間!英軍遠道而來,缺乏後援,現在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在和珅與劉銘傳為接下來的戰鬥做著安排地時候,他們對麵的克靈頓將軍卻皺眉想著對策,考慮著應該怎麽突破中**隊的防禦。 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後的勝利。
“將軍閣下,再往前就是中國地首都了,您還在等什麽?讓我們勇敢的士兵們前進吧!用我們槍炮撕開他們脆弱的防線,讓他們的鮮血和哀嚎給我們帶來光輝地榮耀!”
試探『性』進攻結束後,一直在戰場觀戰的巴夏禮暗暗鬆了口氣,他覺得對麵的中**隊雖然人數比遠征軍多,但戰鬥力卻遠不及英國的遠征軍。
在他來看,此次戰爭的勝利就在眼前。 為了盡早取得勝利。 克靈頓應該馬上下令全軍進攻,擊潰最後阻攔的中**隊。 就算遠征軍有部分損失。
對於整個勝利而言,這也是值得的。
可是,巴夏禮是個政客卻不是一個軍人。
作為軍人的克靈頓將軍所考慮地不僅僅隻有政治的角度,更要從軍事的角度與作為軍人的立場出發,如果是士兵的鮮血來贏取一場慘勝的話,這個選擇他是絕對不願意做出的。
而且,遠征軍不是在歐洲作戰,他們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遠東,從人力和後備資源上都缺乏著嚴重的不足。
何況,如今已經深入中國內陸,作為孤軍失去了龐大艦隊地支持,中國一向以地廣人多著稱,天知道打退麵前地中**隊後,等到達中國首都的時候會不會遇上更強大地對手。
為了整個遠征軍的安全考慮,克靈頓將軍必須要對眼前戰局做出針對『性』的安排,而不是像巴夏禮那麽莽撞地叫囂幾聲。
“參讚先生,請您記住這是戰場!怎麽打仗用不著您來替我『操』心,您作為派來觀察的公使人員,不應該管的事最好還是不要『插』手,請做好您的本分工作……。 ”
克靈頓不悅地瞧了一眼在自己麵前唾沫橫飛的巴夏禮,冷冷地丟下一句話轉過頭去,再也不理他了。
巴夏禮在中國一向高人一等,這些年為人作風越來越狂妄自大,居然習慣『性』地把這些帶到了與同胞的對話之中。
當克靈頓毫不客氣地提醒他後,他頓時變得難堪之極,臉上紅一陣青一陣,卻又不敢發作。
他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參讚,與克靈頓的地位比較起來根本就算不得什麽,要不是克靈頓看在相互不統署的份上給他留了點麵子,要不然,說出來的話更會讓他下不了台。
“白癡!傻瓜!膽小鬼!”巴夏禮暗暗罵了幾句,無可奈何地轉身離去。 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克靈頓給他難堪。
他也不會讓克靈頓好過,離開中軍後就偷偷跑到了陣後,混到一群隨軍觀戰的英國商人、政客和一大幫投機份子中,用煽動『性』地語言挑唆他們,妄圖用此來『逼』迫克靈頓就範。
在巴夏禮的“作用下”,那些隨軍而來,想在中國大撈一筆的紳士們開始對克靈頓將軍的“軟弱無能”感到了強烈不滿,為了讓大英帝國的旗幟飄揚在中國的首都。
征服這個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從而獲取夢寐以求的財富。 他們很快就聯合了起來,一同向遠征軍總部提出了抗議,給克靈頓將軍施加極大壓力。
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地克靈頓將軍無可奈何,隻能再次出擊。 英軍這麽做,倒反而給打算拖延時間的和珅帶來了空前的困難。
雖然有劉銘傳的指揮,淮軍和湘軍戰士的浴血奮戰,但第二日的戰鬥一打響後。
僅僅半天時間裏援軍就損失慘重,昨日剩餘的五千精銳又在陣前折了三千,其餘各部也有將近二千多人的傷亡。
不過,在援軍地奮戰之下,英軍也沒占到多少便宜。
遠征軍的傷亡居然比第一日的試探『性』攻擊更大,前後加起來已有二千士兵倒在了異國的土地上,要不是遠征軍擁有援軍無法相比的軍事素質和絕對多數地大炮話,這傷亡的數字可能再增加許多。
“督戰隊準備!誰敢後退一步。 立斬不赦!”
戰鬥還在繼續,在英國人發狂的進攻下,淮軍和湘軍漸漸支持不住了。
由於軍重傷亡過大,有些士兵甚至有了陣前逃跑的趨勢,但好在給劉銘傳地鐵血手段下強硬壓了下去,各部堅持死死守在陣地前,一步都不讓敵人突破。
一連三天,劉銘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 二萬一千的援軍在第四天隻剩下了僅僅六千多人。 這麽大的傷亡換個人指揮早就全軍崩潰了。
而英軍的損失也不小,一萬二千的英國遠征軍傷亡將近五千,瘋狂幾日的進攻不可避免的也展現出了疲態,更重要地是他們所攜帶的彈『藥』經過這幾日的大量消耗,已經所剩不多,雖然英軍上下也清楚對麵的中**隊隻要再發動幾次進攻就能夠將其全部擊潰,但出於彈『藥』原因隻能暫時停止進攻,等待後方的彈『藥』補充運來。
再發起這最後一擊。
和珅帶軍來援京城。 在京城東五十裏處與英國遠征軍連戰數日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人心惶惶的京城。
這個消息讓被皇帝拋棄的京城百姓與留守官員欣喜若狂,上上下下全都讚譽和珅忠君為國。 力挽狂瀾地大義。
這些被拋棄地可憐人,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根救命稻草,到處求神拜佛,祈禱援軍能打跑這些洋鬼子們,保京城平安。
和珅援軍的突然出現,也讓僧格林沁、恭親王奕訢等人看到了守住京城地希望,兩位王爺在第三日就帶上京城最後剩餘的兵力向前線趕來,打算與援軍匯合,一同與英軍作戰。
“於中堂!如今戰局如何?”僧格林沁風風火火,一見和珅就詢問戰局情況。 而恭親王奕訢卻是以弟子之禮見過和珅,再細問局勢。
出乎意料的是,隨他們而來的不僅有朝中留下的幾個大臣,居然連倭仁倭大學士也跟了過來。
瞧著這位一直和自己做對,處處找自己麻煩的大學士,和珅忍不住『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於中堂,如今國家是危難之時,你們個人恩怨不足掛齒。 老夫雖手無搏雞之力,但也有一腔熱血!如中堂在陣前有用得上老夫的地方,請盡管吩咐。 ”
倭仁這一句話打消了和珅的顧慮,當他從奕訢處得知倭仁怎麽會留在京城的事後,更是對這個以理學著稱,卻有些頑固不化的老人心起敬意。
當下連忙請倭仁上座,寬言幾句以釋前嫌,大敵當前一同攜手抗敵。
把劉銘傳招來,由他向眾人簡單說了一下局勢後,大家對於眼前戰局都感到異常棘手。
英軍雖然受到挫創,可戰鬥力依在,而援軍損失慘重,就算加上京師的這些兵力,也最多隻能再抵住英軍一日的攻擊而已。
“各位王爺,大人。 英軍與我軍接戰幾日,所攜彈『藥』已嚴重不足,今日看來暫時不會向我軍發起進攻。 可一旦他們明日補充到達,我軍陣線必定攔不住英軍。
所以,在下提議後撤京城,以城池為靠,與英軍再戰,等待勤王之師。 ”
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劉銘傳怎麽也不會提出這個建議。
雖然說京城牆高壁堅,以此為依托能和英軍繼續周旋一些時日,但劉銘傳也清楚,京城近郊百姓眾多,更有皇陵、皇莊等處要地,一旦英軍暫攻不下城牆難免會轉移目標,鑄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不可!這萬萬不可!” 倭仁第一個提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大家也都清楚,恭親王奕訢作為親王當然也有所顧慮,同樣否決了劉銘傳的建議。
不過,僧格林沁倒是同意劉銘傳的提議,他認為眼下既然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
與其玉石俱焚,倒不如守住京城為上,總比大軍在這裏潰敗,然後整個京城落入敵手來得好些。
二對二,究竟是暫撤還是繼續在這死守,眾人把目光投向了和珅。 和珅作為朝中重臣,又是援軍的主帥,所說的話份量尤其為重。
沉嚀片刻,和珅猶豫地向劉銘傳問道:“英軍彈『藥』不足,我軍是否可借此反守為攻一下呢?或者向東迂回,打擊一下對方的運輸線呢?”
“中堂,此事絕對不可能。 ”劉銘傳苦笑道:“英軍雖然彈『藥』消耗巨大,但遠未到彈盡的地步,他們如今隻不過是考慮到今後的戰況,這才主動停止進攻進行短暫休整而已。
何況,英軍已打通到天津的道路,一路運輸防守嚴密,我軍在未受損失下尚不能有掐斷英軍運輸的把握,何況是如今情況下……。 ”
劉銘傳所說的和珅其實也知道些,可他依舊心裏存有些僥幸。
算算日子,其它地方的援軍也應該差不多將抵達戰場了,在這種時候如果退卻京城放棄外圍的話,心裏實在有些不甘心。
和珅雖不知兵,卻懂得用人,劉銘傳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對他的為人和珅非常清楚。
既然劉銘傳這麽說,那肯定是經過細致考慮的,何況僧格林沁更是朝中名將,連他也讚成劉銘傳的提議,看來眼下也隻能這麽辦了。
歎了聲氣,和珅好不容易才下了決心,準備開口同意劉銘傳的建議,趁英軍停戰休整的空隙把剩餘兵力撤回京城,做好最後的防禦工作。
但就在這時候,突然外麵有親兵衝進大帳,欣喜若狂地大喊道:“英國人……英國人開始後撤了!”
英國人假借和談,『逼』迫鹹豐把新軍調走,再次偷襲天津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就被和珅得知。 這個結果正是他一直擔憂的,也是他故意停留在英山不動,靜觀其變的主要原因。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國難關頭,作為一國之君,天下共主的皇帝竟然丟下他的子民跑了。
皇帝、皇族成員與朝中大臣們這麽一跑,不僅給本就防禦力量不足的京城抽走了最後的剩餘兵力,從而造成帝國最重要的城市成了一片幾乎不設防的地帶。
更嚴重的是,皇帝的這種行為讓天下人感到陣陣寒心,往日繁花似錦的京城如今愁雲彌漫,人心惶惶,人人走在路上行屍走肉,個個仿如末日來臨一般。
聽聞鹹豐逃跑的消息,和珅心急如焚,連忙調已安排好的淮軍,再加上曾國藩的部分湘軍星月北上,日趕夜趕,終於在英軍快抵達京城時攔住了對方的去路。
長途跋涉的援軍疲憊不堪,何況這些淮軍與湘軍的戰鬥力本就遠遠不如英軍,加上這支隊伍又是兩軍組成,相互的戰術配合與協調嚴重不足,此次和英軍決戰,和珅沒有半點取勝的把握。
幸好軍中有劉銘傳在,劉銘傳不愧是名將之才,在增援路上就主動提議從軍中抽出一部分精銳擺到陣前,其餘各部在後押陣,給英國人造成一種對麵戰鬥力很強的錯覺。
由於時間緊迫,和珅稍一思量就答應了劉銘傳的建議,同時把整個軍事指揮權交給了他,讓他全權負責阻截英軍的戰鬥。
劉銘傳不顧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軍中調整了部署,並以精銳部分先行迎敵,與英軍展開了這一場試探『性』的戰鬥。
戰鬥結果雖然是中**隊比英軍損失多出三倍。 但這一招卻讓英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小心收攏兵力,暫時形成了兩軍對峙局麵。
現在,英國遠征軍的陸軍兵力為一萬二千人左右,和珅地援軍除兩營的一萬六千淮軍外,還有一營的五千湘軍,合計二萬一千人。
從數量上對比,中**隊的人數幾乎是英軍的一倍。 但從戰鬥力來看,中**隊卻遠遠不如英軍。
一萬六千淮軍中,全部裝備著洋槍,能被稱得上精銳的隻有六千人左右,剩餘的一萬人和另五千湘軍在正麵交戰來看根本就不是英軍的對手。
而且剛才地戰鬥中,那六千被劉銘傳擺在最前端的精銳已經損失了一千多人,這樣一來更使得劉銘傳手上可用兵力嚴重不足,眉目中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擔憂的表情。
“你做的很好!”和珅知道劉銘傳是怎麽想的。 麵對戰後的損失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好言安慰道:“英軍如今判斷失誤,估計短時間不會再向我軍發起進攻。
我們身後就是京城要地,京城乃天下中樞所在,斷不可失。 你無論如何都要把英軍擋在這裏。 ”
“請中堂放心,在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讓英軍前進一步!”
“好!”和珅讚道:“有省三在,我當然放心!不過……我不要你粉身碎骨。 隻要盡量與英軍周旋,拖延時間即可。
想來左季高現在也應該得訊往回趕了,所以,我們需要的時間!英軍遠道而來,缺乏後援,現在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在和珅與劉銘傳為接下來的戰鬥做著安排地時候,他們對麵的克靈頓將軍卻皺眉想著對策,考慮著應該怎麽突破中**隊的防禦。 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後的勝利。
“將軍閣下,再往前就是中國地首都了,您還在等什麽?讓我們勇敢的士兵們前進吧!用我們槍炮撕開他們脆弱的防線,讓他們的鮮血和哀嚎給我們帶來光輝地榮耀!”
試探『性』進攻結束後,一直在戰場觀戰的巴夏禮暗暗鬆了口氣,他覺得對麵的中**隊雖然人數比遠征軍多,但戰鬥力卻遠不及英國的遠征軍。
在他來看,此次戰爭的勝利就在眼前。 為了盡早取得勝利。 克靈頓應該馬上下令全軍進攻,擊潰最後阻攔的中**隊。 就算遠征軍有部分損失。
對於整個勝利而言,這也是值得的。
可是,巴夏禮是個政客卻不是一個軍人。
作為軍人的克靈頓將軍所考慮地不僅僅隻有政治的角度,更要從軍事的角度與作為軍人的立場出發,如果是士兵的鮮血來贏取一場慘勝的話,這個選擇他是絕對不願意做出的。
而且,遠征軍不是在歐洲作戰,他們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遠東,從人力和後備資源上都缺乏著嚴重的不足。
何況,如今已經深入中國內陸,作為孤軍失去了龐大艦隊地支持,中國一向以地廣人多著稱,天知道打退麵前地中**隊後,等到達中國首都的時候會不會遇上更強大地對手。
為了整個遠征軍的安全考慮,克靈頓將軍必須要對眼前戰局做出針對『性』的安排,而不是像巴夏禮那麽莽撞地叫囂幾聲。
“參讚先生,請您記住這是戰場!怎麽打仗用不著您來替我『操』心,您作為派來觀察的公使人員,不應該管的事最好還是不要『插』手,請做好您的本分工作……。 ”
克靈頓不悅地瞧了一眼在自己麵前唾沫橫飛的巴夏禮,冷冷地丟下一句話轉過頭去,再也不理他了。
巴夏禮在中國一向高人一等,這些年為人作風越來越狂妄自大,居然習慣『性』地把這些帶到了與同胞的對話之中。
當克靈頓毫不客氣地提醒他後,他頓時變得難堪之極,臉上紅一陣青一陣,卻又不敢發作。
他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參讚,與克靈頓的地位比較起來根本就算不得什麽,要不是克靈頓看在相互不統署的份上給他留了點麵子,要不然,說出來的話更會讓他下不了台。
“白癡!傻瓜!膽小鬼!”巴夏禮暗暗罵了幾句,無可奈何地轉身離去。 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克靈頓給他難堪。
他也不會讓克靈頓好過,離開中軍後就偷偷跑到了陣後,混到一群隨軍觀戰的英國商人、政客和一大幫投機份子中,用煽動『性』地語言挑唆他們,妄圖用此來『逼』迫克靈頓就範。
在巴夏禮的“作用下”,那些隨軍而來,想在中國大撈一筆的紳士們開始對克靈頓將軍的“軟弱無能”感到了強烈不滿,為了讓大英帝國的旗幟飄揚在中國的首都。
征服這個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從而獲取夢寐以求的財富。 他們很快就聯合了起來,一同向遠征軍總部提出了抗議,給克靈頓將軍施加極大壓力。
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地克靈頓將軍無可奈何,隻能再次出擊。 英軍這麽做,倒反而給打算拖延時間的和珅帶來了空前的困難。
雖然有劉銘傳的指揮,淮軍和湘軍戰士的浴血奮戰,但第二日的戰鬥一打響後。
僅僅半天時間裏援軍就損失慘重,昨日剩餘的五千精銳又在陣前折了三千,其餘各部也有將近二千多人的傷亡。
不過,在援軍地奮戰之下,英軍也沒占到多少便宜。
遠征軍的傷亡居然比第一日的試探『性』攻擊更大,前後加起來已有二千士兵倒在了異國的土地上,要不是遠征軍擁有援軍無法相比的軍事素質和絕對多數地大炮話,這傷亡的數字可能再增加許多。
“督戰隊準備!誰敢後退一步。 立斬不赦!”
戰鬥還在繼續,在英國人發狂的進攻下,淮軍和湘軍漸漸支持不住了。
由於軍重傷亡過大,有些士兵甚至有了陣前逃跑的趨勢,但好在給劉銘傳地鐵血手段下強硬壓了下去,各部堅持死死守在陣地前,一步都不讓敵人突破。
一連三天,劉銘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 二萬一千的援軍在第四天隻剩下了僅僅六千多人。 這麽大的傷亡換個人指揮早就全軍崩潰了。
而英軍的損失也不小,一萬二千的英國遠征軍傷亡將近五千,瘋狂幾日的進攻不可避免的也展現出了疲態,更重要地是他們所攜帶的彈『藥』經過這幾日的大量消耗,已經所剩不多,雖然英軍上下也清楚對麵的中**隊隻要再發動幾次進攻就能夠將其全部擊潰,但出於彈『藥』原因隻能暫時停止進攻,等待後方的彈『藥』補充運來。
再發起這最後一擊。
和珅帶軍來援京城。 在京城東五十裏處與英國遠征軍連戰數日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人心惶惶的京城。
這個消息讓被皇帝拋棄的京城百姓與留守官員欣喜若狂,上上下下全都讚譽和珅忠君為國。 力挽狂瀾地大義。
這些被拋棄地可憐人,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根救命稻草,到處求神拜佛,祈禱援軍能打跑這些洋鬼子們,保京城平安。
和珅援軍的突然出現,也讓僧格林沁、恭親王奕訢等人看到了守住京城地希望,兩位王爺在第三日就帶上京城最後剩餘的兵力向前線趕來,打算與援軍匯合,一同與英軍作戰。
“於中堂!如今戰局如何?”僧格林沁風風火火,一見和珅就詢問戰局情況。 而恭親王奕訢卻是以弟子之禮見過和珅,再細問局勢。
出乎意料的是,隨他們而來的不僅有朝中留下的幾個大臣,居然連倭仁倭大學士也跟了過來。
瞧著這位一直和自己做對,處處找自己麻煩的大學士,和珅忍不住『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於中堂,如今國家是危難之時,你們個人恩怨不足掛齒。 老夫雖手無搏雞之力,但也有一腔熱血!如中堂在陣前有用得上老夫的地方,請盡管吩咐。 ”
倭仁這一句話打消了和珅的顧慮,當他從奕訢處得知倭仁怎麽會留在京城的事後,更是對這個以理學著稱,卻有些頑固不化的老人心起敬意。
當下連忙請倭仁上座,寬言幾句以釋前嫌,大敵當前一同攜手抗敵。
把劉銘傳招來,由他向眾人簡單說了一下局勢後,大家對於眼前戰局都感到異常棘手。
英軍雖然受到挫創,可戰鬥力依在,而援軍損失慘重,就算加上京師的這些兵力,也最多隻能再抵住英軍一日的攻擊而已。
“各位王爺,大人。 英軍與我軍接戰幾日,所攜彈『藥』已嚴重不足,今日看來暫時不會向我軍發起進攻。 可一旦他們明日補充到達,我軍陣線必定攔不住英軍。
所以,在下提議後撤京城,以城池為靠,與英軍再戰,等待勤王之師。 ”
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劉銘傳怎麽也不會提出這個建議。
雖然說京城牆高壁堅,以此為依托能和英軍繼續周旋一些時日,但劉銘傳也清楚,京城近郊百姓眾多,更有皇陵、皇莊等處要地,一旦英軍暫攻不下城牆難免會轉移目標,鑄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不可!這萬萬不可!” 倭仁第一個提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大家也都清楚,恭親王奕訢作為親王當然也有所顧慮,同樣否決了劉銘傳的建議。
不過,僧格林沁倒是同意劉銘傳的提議,他認為眼下既然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
與其玉石俱焚,倒不如守住京城為上,總比大軍在這裏潰敗,然後整個京城落入敵手來得好些。
二對二,究竟是暫撤還是繼續在這死守,眾人把目光投向了和珅。 和珅作為朝中重臣,又是援軍的主帥,所說的話份量尤其為重。
沉嚀片刻,和珅猶豫地向劉銘傳問道:“英軍彈『藥』不足,我軍是否可借此反守為攻一下呢?或者向東迂回,打擊一下對方的運輸線呢?”
“中堂,此事絕對不可能。 ”劉銘傳苦笑道:“英軍雖然彈『藥』消耗巨大,但遠未到彈盡的地步,他們如今隻不過是考慮到今後的戰況,這才主動停止進攻進行短暫休整而已。
何況,英軍已打通到天津的道路,一路運輸防守嚴密,我軍在未受損失下尚不能有掐斷英軍運輸的把握,何況是如今情況下……。 ”
劉銘傳所說的和珅其實也知道些,可他依舊心裏存有些僥幸。
算算日子,其它地方的援軍也應該差不多將抵達戰場了,在這種時候如果退卻京城放棄外圍的話,心裏實在有些不甘心。
和珅雖不知兵,卻懂得用人,劉銘傳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對他的為人和珅非常清楚。
既然劉銘傳這麽說,那肯定是經過細致考慮的,何況僧格林沁更是朝中名將,連他也讚成劉銘傳的提議,看來眼下也隻能這麽辦了。
歎了聲氣,和珅好不容易才下了決心,準備開口同意劉銘傳的建議,趁英軍停戰休整的空隙把剩餘兵力撤回京城,做好最後的防禦工作。
但就在這時候,突然外麵有親兵衝進大帳,欣喜若狂地大喊道:“英國人……英國人開始後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