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讀者群:284379558


    ……


    想到中國參戰的後果就讓協約國和歐美財團恐懼,昔日那個落後的國家此時已經發展成工業大國了。


    現在羅斯柴爾德財團連腸子都黴青了,悔不當初借給了華東集團十億英鎊的貸款。


    當初願意借錢給華東集團,是因為看到了華東集團已經具備了一定先進工業技術,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搞不下去了。


    同時當時的歐洲國家都不認為中國的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因為他們不覺得中國人有發展工業的頭腦。


    昔日滿清搞了那麽多年的洋務運動,砸了大把銀子下去,結果建成了一些仿製能力很強的工廠,西方人剛出來的東西滿清時期的工廠很多都能仿製。


    但那又能成就什麽氣候?


    結果還不是迅速衰敗!


    原本貸款給華東集團就是以為華東集團會和滿清時期的洋務運動一樣,結果江渝根本不玩那套路線了。


    工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技術、資金、人才。


    技術方麵因為這個時代的工業還比較低級,總體上比較簡單,因此江渝當初隻是投入不是很多的財力,加上有他提供的研究路線,就攻克了很多先進技術。


    在技術上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是完全不缺乏的,此時的各種研究所裏儲備的先進技術是越來越多,在技術上中國是在逐步的西方人拉開距離,那是中國領先的距離。


    特別是大量研究所成立後,已經造就了《孫子兵法》當中所說的‘勢’,一旦成勢便難以遏製了。


    而在資金方麵,中國工業正是靠這些先進技術賺到了大把的錢,而且是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賺到了錢,因為中國能生產的東西,別的國家不能生產。加上發展初期的人口紅利很高,中國工業憑借著先進技術,完成了初期的資金積累。


    加上瘋狂的從歐美國家借貸了十幾億英鎊的資金,在資金上解決了問題。


    人才方麵則在戰前聘請了很多外國技工,同時通過自己努力培養,以及早些年就開始向德國派遣技工學徒,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資金更加不是問題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先進技術越來越多,也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人才方麵。


    但隨著和同盟國打通貿易通道,中國從德國那裏得到了大量工業人才。在吞並了日本之後,日本工業人才也為中國所用。


    加上中國四億多人口的龐大勞動力,鑄就了這個國家的快速發展。


    15年的中國工業還受鋼鐵產量的製約,先進技術沒辦法快速推廣,那時的中國還不叫成勢。


    而到了17年,很多問題都開始迎刃而解,此時的中國已經開始初步成勢。


    成勢之後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慣性力量,就難以遏製了。


    在1915年,中國拿參戰威脅協約國,雖然有不小的威力,但卻不是太大。但到了1917年,已經讓協約國有一種心驚膽顫的感覺了。


    羅斯柴爾德財團甚至都感覺他們玩過火了。


    但是誰又能預料掉中國會有如此強悍的技術研發能力呢!不僅在軍事技術上屢屢領先,而且在高端商品方麵也領先了,生產技術更是普遍比西方國家要先進。


    同時也因為是在擁有了先進技術後建設起來的工業,不用考慮什麽工業設備升級的問題。


    龐大的動員能力,加上中國那越來越龐大的工業規模,戰爭潛力到底有多強,想想就讓人感覺恐怖。


    中國現在幾乎是明目張膽的援助同盟國,但協約國又能拿中國有什麽辦法?


    撕破臉那是肯定不行的,撕破臉隻會把中國往同盟國陣營裏推,如此一來協約國就是在找屎。


    不過協約國也開始意識到,此時的中國並無意倒向同盟國,給同盟國提供援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


    中國外交部已經隱晦的向協約國提出,中國正在削減軍工業規模,但是軍工業一時半會是削減不下來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又沒人要,隻要低價支援給同盟國了。


    可是讓英法向中國進口軍火……抱歉!沒錢了。


    英法已經榨不出多少錢財了,因為錢都被各財團賺走了,羅斯柴爾德財團賺走了,美國財團賺走了,中國軍閥寡頭財團賺走了。


    現在也就剩下美國有錢了,俄國沙皇倒是也有不少錢。


    不過沙皇退位了!


    新上台的資本政府並未沒收那些黃金。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向中國妥協的話,隻能讓美國向中國采購軍用物資了,否則的話這些物資就會跑到同盟國那裏的。


    無奈的羅斯柴爾德財團和美國財團,隻能讓美國政府拿出些錢采購中國生產的軍用物資,以減少中國對同盟國的援助。


    對於財團來說,控製一個王國遠比控製一個美國更加容易。


    但是要說徹底的控製一個國家,反倒是財團對美國的控製能力更強一些。因為美國沒有什麽民族資本,而英國、法國都是有部分民族資本的,德國的民族資本就更加強大了。


    國家有國家的意誌,財團的意誌不代表英國、德國的意誌。但是,財團的意誌絕對代表了美國政府的意誌。


    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與英國的交鋒,實際上就是英國的國家主義在與羅斯柴爾德財團之間的爭鬥。


    羅斯柴爾德財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賺到了最多的錢,盡管表麵上看上去是美國賺了大把的錢,但這錢隻不過是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左手換右手的把戲。


    所以一戰過後英國的衰弱是必然的,因為財富已經被羅斯柴爾德財團轉移到了美國,羅斯柴爾德財團在一戰過後依舊強大,美國財團依舊隻能臣服於他們的腳下。


    美國和英國有一個奇怪的關係,那就是英國政府有一個定律,那就是永遠不要與美國為敵。


    這個定律,實際上就是財團製定的。


    正因為美國的國家意誌薄弱,所以財團要讓美國政府在中國加大采購,美國總統威爾遜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於是在美國低聲下氣的對《排華法案》道歉,並私底下賠償了中國五億美元之後,不得不再拿出十億美元的巨款從中國購買作戰物資。


    然而十億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並不算什麽,不過是兩億多英鎊而已,並不能改變什麽。


    ……


    北大西洋!


    幾艘中國補給船詭異的出現在了這片海域。


    昔日航運頻繁的北大西洋此時看起來十分冷清,補給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兩天,都沒有碰上什麽船隻。


    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已經讓協約國的海上運輸基本處於癱瘓狀態,隻有一些船隊在護航艦隊的保護下才能壯著膽子在大西洋上航行。


    協約國的大部分物資進口還是靠中國。


    隻見補給船行駛到了一個偏僻的海域,隻見補給船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潛艇正上浮行駛,補給船開始給潛艇加油,並往潛艇內搬運生活物資。


    那些潛艇少說有上百艘。


    中國大半的服役潛艇都在這裏了。


    中國為了援助同盟國,竟然不等造船廠造出潛艇,直接把海軍的大半潛艇開到了歐洲,為的就是支援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


    此時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開展得比較慘烈。


    盡管群狼戰術的使用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但在協約國的護航之下,每次襲擊協約國的船隊都有潛艇被擊沉。


    如今雙方拚的就是造船能力了。


    不過德國比較占便宜,擊沉的商船噸位高於潛艇損失噸位的十數倍,但在潛艇的損失下,德國的潛艇數量一直隻能維持在三百餘艘的狀態。


    當這些潛艇快要接近英國劃定的海上封鎖區域的時候,潛艇開始下潛,開始從水下通過這片海域。


    潛艇的水下航行速度更慢,一路上在沒有什麽船隻的地方,都是上浮航行的。


    兩天後,這些潛艇成功抵達德國港口,同時還未德國帶去了可以在地中海施行無限製潛艇戰的信號。


    德國海軍高層和威廉二世無比振奮。


    終於能在地中海展開無限製潛艇戰了。


    之前中國並不允許德國在地中海展開無限製潛艇戰,同時還拿出了許多反潛技術相威脅,這讓德國不得不妥協。


    因為當時地中海航線代表著中國的利益。


    但如今隨著協約國也沒什麽錢了,擊沉更多的協約國商船成為了更大的中國利益。


    因為擊沉的協約國商船噸位越多,代表著中國的遠洋運輸的發展環境越好,如此一來中國就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攫取海洋利益。


    通過對海洋利益的攫取,中國單憑借海洋利益就能夠養活許多人民,同時海洋利益還能維持一支龐大的中國海軍。


    而且德國一旦在地中海進行無限製潛艇戰,盡管會影響中國的出口,但中國向來是不負責運輸的。


    等於說貨離岸後就與中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了,協約國在地中海的航線癱瘓掉與中國也關係不大了,協約國本身就沒什麽錢了,美國佬擠乳溝一樣擠出來的十億美元在更大的利益麵前,對中國已經沒有什麽**力了。


    當然這十億美元還是能賺到的,隻是說這十億美元物資賺完之後,中國並不認為美國還能拿出更多錢來從中國購買作戰物資。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第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雨流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雨流痕並收藏民國第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