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五千字大章!感謝歐洲56同學投出本月第一張月票!
————
此時的中國已經掌握了大量黃金,而且中國采取的是信譽貨幣之,這些黃金是不兌換的。
中國掌握的黃金相當於世界黃金存儲量的30,和曆史上美國掌握1/2的黃金自然是比不上的。
但此時的美國所掌握的黃金,卻隻有20左右,從這裏便能看出誰賺的更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中國首先壟斷了俄國的軍用物資進口,英國貸款給俄國的7.57億英鎊基本上都是花在了從中國進口物資方麵。
另外中國比美國多出了同盟國的貿易,同盟國的黃金也流入中國。
協約國方麵盡管美國出口的比中國多,但是也差不了太多,如此一來,中國的黃金存儲量就超越了美國。
不過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還有50的黃金儲量掌握在世界各國手中,但國家所掌控的數額並不大,掌控黃金最多還是羅斯柴爾德財團,剩下的50的黃金儲量當中,有25左右掌控在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中。
加上美國的黃金,相當於有將近35的黃金儲量掌握在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中。
要知道這不是整個國家,而是一個家族所掌握的財富。
也就是說,僅僅是一個家族,所掌控的黃金就比目前整個中國的黃金儲量還要多了。
中國的30的黃金儲量雖然很多都是江渝的軍閥財團的,但並非所有都是財團的,當然由於這些黃金不兌換,這些黃金也相當於是江渝的財團的。
而美國財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興衝衝的想要擺脫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掌控,但是目前也僅僅掌控了不到10的黃金。
美國財團的力量相比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大大的削弱了,這也是無限製潛艇戰的原因,及中國競爭造成的。
擁有世界黃金存儲量35的羅斯柴爾德財團,其金融實力依舊無比恐怖,加上在歐洲擁有大量不動產,在美國的不動產也有許多,在歐美地區,羅斯柴爾德財團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美國財團試圖擺脫羅斯柴爾德財團掌控的計劃破產了,擁有40黃金和擁有不到10的黃金,雙方資本有難以逾越的巨大差距。
倒是中國一舉崛起,盡管黃金數量不如羅斯柴爾德財團,但是中國資本已今非昔比,與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加上中國民族資本植根於亞洲,有國家保護主義做外殼,羅斯柴爾德財團要想吞掉中國民族資本那隻是妄想。
此時的中國資本甚至到了不需要國家保護主義就能堅守住陣線的程度了。
但是國家保護政策還是要的。
中國民族資本現在已經可以向外擴張了,隻要是在中國勢力範圍覆蓋地區,就不懼羅斯柴爾德財團。
實際上黃金這個東西是不能吃的,如果不承認黃金的貨幣功能,黃金也僅僅隻是奢侈品而已。
但黃金作為貨幣已經深入人心,也不知道這種貨幣到底存在了多少年,總之從人類文明的誕生起,各個地區的人類都將這種東西當成貨幣。
財團做的就是不斷的集中黃金,也就是一種囤貨居奇的手段。
實際上的財富多少,並不是看黃金,而是看商品。有多少商品,能產出多少商品。
中國現在就算沒有一塊黃金,也能不受什麽影響的發展。
畢竟中國內部已經不用黃金作為貨幣流通了,當然沒有黃金無法保障金融安全,那時隻能用政策來保護貨幣安全。
黃金的真正作用實際上是用來戰後複興的,如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能夠迅速複興,就是因為他們在戰爭過程中搶到了大量黃金,投降前把這些黃金藏了起來。
戰後他們能夠用黃金買到先進設備,能夠將黃金用於教育發展等等方麵,自然也就能夠迅速的恢複過來。
總的來說,此時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掌握了30的黃金存儲量,羅斯柴爾德財團掌握了35,美國財團掌控了將近10,剩下的25則掌控在英國、法國、德國的國家手中,以及這些國家的民族資本手中,同時歐洲其他小國以及南美一些小國也掌控了一些。所謂存儲量,並不包括市麵上流通的那些黃金。
中國的黃金主要儲存在上海、武漢、成都三地,都處於南北回歸線,其中上海和武漢的黃金是用來進行商業運作的,存在成都的黃金則是後備用的。
上海則是中國此時的金融中心,這裏也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從世界黃金儲量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時世界的財富已經十分集中了,平民百姓手上已經沒什麽錢了。
如果說如今世界上最富裕的民眾,那麽也就是美國和中國。
美國也陷入戰爭當中。
因為平民已經精疲力竭,也沒什麽錢可以讓財團攫取了,所以歐洲財團都想要盡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結束了這場戰爭才能享用那些財富啊!
而且隻有結束戰爭才能抽出力量鎮壓俄國**,要知道財團最怕的就是紅色毛熊的**了。
在**之下,就算有再多資產也得被‘共產’了。
不過1917年年底的同盟國隨著中國援助的人力、物力的到達,整個同盟國都穩定了許多。
協約國則因為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的持續展開,在1917年損失了700多萬噸商船,還有大量物資沉入海底。
而這一年協約國造出的商船排水量隻有300萬噸。
自1915年德國開始無限製潛艇戰開始,協約國已被擊沉的商船排水量達到了近2000萬噸。
是曆史上一戰的兩倍!
但開戰以來,英國以每年兩百萬排水量噸位造船速度,加上美國和中國為英國建造的商船,此時的協約國依舊有1500萬噸商船。
戰爭之前,世界各國之中,英國有2000萬噸商船,德國為500萬噸,美國為220萬噸,法國為190萬噸。
合計這些國家的遠洋商船排水量高達3000萬噸左右,世界商船噸位應該超過了3500萬噸。
德國商船大部分完蛋了,有一部分租借給了中國,但後來也都全部出售給中國了。
協約國的商船此時隻剩下了1500萬噸,等於說歐美國家的商船數量因為戰爭銳減了一半。
世界上很多地區因為商船噸位迅速下降,使得進出口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中國商船則在1917年增長到了500萬噸,達到了歐美商船的三分之一,迅速搶占了一部分國際海洋運輸份額。
不過世界海洋運輸業的缺口依舊巨大,因為中國商船很多都是用於自身的海洋運輸。
中國在東南亞和東北亞的海洋運輸量越來越大,在保障了自身的海洋運輸之後才顧及到其他國家的海洋運輸。
由於商船噸位的急劇增長,福建、廣東兩省的海員學院招生招到爆滿,中國的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了。
這是西方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但此時中國遠洋運輸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可遏製。
臨近年關之時,一艘前往南洋南華國的大客輪上,盧作孚正心情澎湃的望著那碧波萬裏的大海。
一代船王盧作孚此時才二十四歲,盧作孚十五六歲的時候便參加過辛亥**,二十一歲所開始遊曆上海、北京等地,而他下一站的遊曆目的地,便是南洋群島。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胸懷抱負的盧作孚這幾年的遊曆下來,增長了許多閱曆和知識。
幾年下來,中華民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版圖已經急劇擴張,也一舉成為了亞洲霸主。
這讓盧作孚意識到,中國未來的戰略是以向外擴張為主要目的的,因此他決定到中華民國的海外殖民地看看。
如果把目光盯著國內,那就太過狹隘了。
回想昔日辛亥**,各種權謀與動蕩之後,以江渝與袁世凱互相勾結而攫取了政治利益。
當時被他們這些**黨稱之為‘江袁媾和’,當時還進行了許多聲討活動,但也遭到了猛烈的鎮壓,許多學生被抓到西北農場‘勞動再教育’,到現在很多還未放出來。
盧作孚當時卻是逃過一劫,卻也不敢再鬧事,但心裏還是十分反對華東派係與北洋派係的媾合行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派係的聯合卻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穩定,工農業迅速發展。
全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改革,吏治高效廉潔,社會保障製度不斷完善,人民收入不斷提高。
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在袁世凱與江渝的聯手下迅速擊敗日本,並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同時還收複了台灣、朝鮮、琉球、越南,打下了印尼群島、菲律賓群島,更是打得暹羅俯首稱臣、朝拜進貢。
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花了兩億英鎊買了一塊遍地黃沙的阿拉伯半島殖民地,但卻也瑕不掩瑜。
歐洲大戰期間,中國盡管年年有戰事爆發,但整個國家卻未被拖入恐怖的戰爭泥潭之中。
全國工業迅猛發展,幾乎人人都有工作,老百姓收入更是年年上漲,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得到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發展。
教育上更是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資金,使得每個孩子都能夠有學上。醫療衛生也有巨大投入,使中國的人口增長速度迅速提高。
遊曆了許多地方的盧作孚意識到,換做別的統治者,是完全做不到的。
因為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的崛起,都是離不開工業的。
如果不是昔日江渝從德國帶回了技術和資金,如果不是當初江渝在戰爭爆發前瘋狂貸款了十多億英鎊,中國工業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同時如果沒有華東派係的那些工業,軍事上的崛起也無從說起,經濟更加不可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
軍事和經濟無法發展,國家各個領域都將受到影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大好河山。
當初華東派係軍事力量強大,曆次對外戰爭充當的都是絕對的主力。在當時中國軍閥林立的時期,北洋派係根本就無力抵擋,華東派係武力平定中國是完全有能力的。江渝與袁世凱的互相妥協,何嚐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少些動亂?
一個能夠登上中國權力巔峰的軍閥,能為了國家大義將總統讓與袁世凱,這需要多麽崇高的道德水準?
時間已經證明了昔日的一切。
盧作孚也從倒江派變成了挺江派。
在客船上,盧作孚發現很多拖家帶口的退伍軍人,遊曆各地的盧作孚最喜歡和各種人暢談。
路上便和這些退伍軍人聊了起來,那些退伍軍人得知盧作孚是外出遊曆的學生,不由肅然起敬,此時中華民國的知識分子是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的。
“林大哥,你退伍了帶家人去南洋做什麽?”盧作孚對一名姓林的退伍兵問道。
這位姓林的退伍兵叫林大貴,農村出生的他出生後被父母起了個比較土氣的名字,隻見他高興的說道:“當初打小日本的時候我立了個三等功,這次退伍軍部給我分了塊200畝的種植園,就在婆羅洲那邊。”
“這麽多啊!”盧作孚驚歎道。
“我這算是最少的了,要是立了二等功的,能分到300畝呢!最多的能分到500畝!要是分的是鎮夷省(北海道、庫頁島)的那些用機械化種糧食的土地,起步就是五百畝,今年軍部在南洋劃出的5000萬畝種植園,到現在還沒完全分掉,聽說還有近兩億畝種植園沒有分掉。”林大貴說道,但看得出他很高興,200畝地放在國內可就是地主了。南洋經濟雖然差一些,但南洋的氣候適合發展農業,這些土地的物產比國內還要高。
“聽說南洋土著暴動還未徹底剿滅啊!”盧作孚有些擔心的說道。
“國家自然也不是白給我們土地的,我們到了南洋這些華人沒有徹底占據的國土上,就得履行相對的義務,鎮壓土著也是其中的一個義務,到了地方上軍部會給我們發配機槍、衝鋒槍、步槍、手槍等槍械。日後就算是洋人打過來,我們也得參加戰鬥,以保護我們打下的土地。”林大貴毫不畏懼的說道,“至於那些土著,他們要是敢暴動,我就用機槍噠噠掉他們。”
“老林,機槍不好用,那玩意太重了。還是用衝鋒槍突突了方便。”一邊另外一名退伍兵笑著說道。
“倒也是,不過得看情況。”
盧作孚卻是發現,國家的移民政策帶有濃重的軍事移民色彩,他在國內隻聽說國家招收工人移民到南洋等地,至於與土地相關的則沒聽說。
原本盧作孚還以為土地在土著手裏。
現在則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土地早已被收上去了,國家首先是靠武力打下這些土地,然後再把土地分給退伍軍人經營,畝數打底都是兩百畝。
對於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兩百畝土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以前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就是地主,在滿清統治的時期,兩百畝土地已能讓一家人過上時不時能吃上肉的日子了。
當然,現在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吃肉不稀奇,普通工人都天天吃肉,但此時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如果土地比較好的話,收入是不少的。不過土地現在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起碼對於種糧食的土地來說是這樣的。
盧作孚在北方看到了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的生產過程,知道糧食越來越便宜,種糧食沒什麽前途。
除非是擁有五六百畝已上的土地,並用機械化耕作,那樣才有很高的個人收入。
但在南洋不同,南洋的土地是用來種植經濟作物的。而且還可以廉價雇傭土著進行勞作,收入遠不是種糧食的土地能比的。
國家把士兵打下的土地分給士兵,等於是在新占領的土地上派遣了許多士兵,而且還不用發軍餉。
如果是把這些土地分給國內的那些普通老百姓,那些老百姓過來後還可能被土著欺負。
士兵則不可能,從言語間盧作孚便能體會到這些士兵的強悍,他們不欺負土著就不錯了,土著還敢欺負他們?
而這些剛納入版圖的地區的工業發展則可以用普通百姓,因為工廠的工人是集中在一起的,自然也不怕土著欺負。
這種製度不僅確保了中國能夠迅速消化這些地盤,同樣也提高了軍隊向外擴張的積極性。
同時國家分的土地還比較多,但又不是太多。就保障了這些退伍兵的個人生產總值不會太低,也使得這些提著腦袋上戰場的士兵能夠有成為收入穩定的中產階級。
而且軍人的紀律性很強,思想也比較正直,中華民國的士兵在軍隊裏又都是受過文化教育的,移民到地方後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地方風氣。並且軍人的守土意識很強,加上政府給他們發放武器,能有效的維護地方治安。
再則中國國防軍的士兵多是出自農村,家裏本身沒什麽家產,分給立國戰功的士兵土地,也能讓他們在退伍後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國家再各地方的武裝部每年都要對退伍兵進行一定時間的操練,也確保了戰爭到來時能迅速將這些退伍士兵動員入伍。
隻是稍稍一琢磨,盧作孚便意識到了把軍人作為移民主力的好處。rs
————
此時的中國已經掌握了大量黃金,而且中國采取的是信譽貨幣之,這些黃金是不兌換的。
中國掌握的黃金相當於世界黃金存儲量的30,和曆史上美國掌握1/2的黃金自然是比不上的。
但此時的美國所掌握的黃金,卻隻有20左右,從這裏便能看出誰賺的更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中國首先壟斷了俄國的軍用物資進口,英國貸款給俄國的7.57億英鎊基本上都是花在了從中國進口物資方麵。
另外中國比美國多出了同盟國的貿易,同盟國的黃金也流入中國。
協約國方麵盡管美國出口的比中國多,但是也差不了太多,如此一來,中國的黃金存儲量就超越了美國。
不過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還有50的黃金儲量掌握在世界各國手中,但國家所掌控的數額並不大,掌控黃金最多還是羅斯柴爾德財團,剩下的50的黃金儲量當中,有25左右掌控在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中。
加上美國的黃金,相當於有將近35的黃金儲量掌握在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中。
要知道這不是整個國家,而是一個家族所掌握的財富。
也就是說,僅僅是一個家族,所掌控的黃金就比目前整個中國的黃金儲量還要多了。
中國的30的黃金儲量雖然很多都是江渝的軍閥財團的,但並非所有都是財團的,當然由於這些黃金不兌換,這些黃金也相當於是江渝的財團的。
而美國財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興衝衝的想要擺脫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掌控,但是目前也僅僅掌控了不到10的黃金。
美國財團的力量相比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大大的削弱了,這也是無限製潛艇戰的原因,及中國競爭造成的。
擁有世界黃金存儲量35的羅斯柴爾德財團,其金融實力依舊無比恐怖,加上在歐洲擁有大量不動產,在美國的不動產也有許多,在歐美地區,羅斯柴爾德財團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美國財團試圖擺脫羅斯柴爾德財團掌控的計劃破產了,擁有40黃金和擁有不到10的黃金,雙方資本有難以逾越的巨大差距。
倒是中國一舉崛起,盡管黃金數量不如羅斯柴爾德財團,但是中國資本已今非昔比,與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加上中國民族資本植根於亞洲,有國家保護主義做外殼,羅斯柴爾德財團要想吞掉中國民族資本那隻是妄想。
此時的中國資本甚至到了不需要國家保護主義就能堅守住陣線的程度了。
但是國家保護政策還是要的。
中國民族資本現在已經可以向外擴張了,隻要是在中國勢力範圍覆蓋地區,就不懼羅斯柴爾德財團。
實際上黃金這個東西是不能吃的,如果不承認黃金的貨幣功能,黃金也僅僅隻是奢侈品而已。
但黃金作為貨幣已經深入人心,也不知道這種貨幣到底存在了多少年,總之從人類文明的誕生起,各個地區的人類都將這種東西當成貨幣。
財團做的就是不斷的集中黃金,也就是一種囤貨居奇的手段。
實際上的財富多少,並不是看黃金,而是看商品。有多少商品,能產出多少商品。
中國現在就算沒有一塊黃金,也能不受什麽影響的發展。
畢竟中國內部已經不用黃金作為貨幣流通了,當然沒有黃金無法保障金融安全,那時隻能用政策來保護貨幣安全。
黃金的真正作用實際上是用來戰後複興的,如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能夠迅速複興,就是因為他們在戰爭過程中搶到了大量黃金,投降前把這些黃金藏了起來。
戰後他們能夠用黃金買到先進設備,能夠將黃金用於教育發展等等方麵,自然也就能夠迅速的恢複過來。
總的來說,此時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掌握了30的黃金存儲量,羅斯柴爾德財團掌握了35,美國財團掌控了將近10,剩下的25則掌控在英國、法國、德國的國家手中,以及這些國家的民族資本手中,同時歐洲其他小國以及南美一些小國也掌控了一些。所謂存儲量,並不包括市麵上流通的那些黃金。
中國的黃金主要儲存在上海、武漢、成都三地,都處於南北回歸線,其中上海和武漢的黃金是用來進行商業運作的,存在成都的黃金則是後備用的。
上海則是中國此時的金融中心,這裏也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從世界黃金儲量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時世界的財富已經十分集中了,平民百姓手上已經沒什麽錢了。
如果說如今世界上最富裕的民眾,那麽也就是美國和中國。
美國也陷入戰爭當中。
因為平民已經精疲力竭,也沒什麽錢可以讓財團攫取了,所以歐洲財團都想要盡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結束了這場戰爭才能享用那些財富啊!
而且隻有結束戰爭才能抽出力量鎮壓俄國**,要知道財團最怕的就是紅色毛熊的**了。
在**之下,就算有再多資產也得被‘共產’了。
不過1917年年底的同盟國隨著中國援助的人力、物力的到達,整個同盟國都穩定了許多。
協約國則因為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的持續展開,在1917年損失了700多萬噸商船,還有大量物資沉入海底。
而這一年協約國造出的商船排水量隻有300萬噸。
自1915年德國開始無限製潛艇戰開始,協約國已被擊沉的商船排水量達到了近2000萬噸。
是曆史上一戰的兩倍!
但開戰以來,英國以每年兩百萬排水量噸位造船速度,加上美國和中國為英國建造的商船,此時的協約國依舊有1500萬噸商船。
戰爭之前,世界各國之中,英國有2000萬噸商船,德國為500萬噸,美國為220萬噸,法國為190萬噸。
合計這些國家的遠洋商船排水量高達3000萬噸左右,世界商船噸位應該超過了3500萬噸。
德國商船大部分完蛋了,有一部分租借給了中國,但後來也都全部出售給中國了。
協約國的商船此時隻剩下了1500萬噸,等於說歐美國家的商船數量因為戰爭銳減了一半。
世界上很多地區因為商船噸位迅速下降,使得進出口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中國商船則在1917年增長到了500萬噸,達到了歐美商船的三分之一,迅速搶占了一部分國際海洋運輸份額。
不過世界海洋運輸業的缺口依舊巨大,因為中國商船很多都是用於自身的海洋運輸。
中國在東南亞和東北亞的海洋運輸量越來越大,在保障了自身的海洋運輸之後才顧及到其他國家的海洋運輸。
由於商船噸位的急劇增長,福建、廣東兩省的海員學院招生招到爆滿,中國的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了。
這是西方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但此時中國遠洋運輸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可遏製。
臨近年關之時,一艘前往南洋南華國的大客輪上,盧作孚正心情澎湃的望著那碧波萬裏的大海。
一代船王盧作孚此時才二十四歲,盧作孚十五六歲的時候便參加過辛亥**,二十一歲所開始遊曆上海、北京等地,而他下一站的遊曆目的地,便是南洋群島。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胸懷抱負的盧作孚這幾年的遊曆下來,增長了許多閱曆和知識。
幾年下來,中華民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版圖已經急劇擴張,也一舉成為了亞洲霸主。
這讓盧作孚意識到,中國未來的戰略是以向外擴張為主要目的的,因此他決定到中華民國的海外殖民地看看。
如果把目光盯著國內,那就太過狹隘了。
回想昔日辛亥**,各種權謀與動蕩之後,以江渝與袁世凱互相勾結而攫取了政治利益。
當時被他們這些**黨稱之為‘江袁媾和’,當時還進行了許多聲討活動,但也遭到了猛烈的鎮壓,許多學生被抓到西北農場‘勞動再教育’,到現在很多還未放出來。
盧作孚當時卻是逃過一劫,卻也不敢再鬧事,但心裏還是十分反對華東派係與北洋派係的媾合行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派係的聯合卻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穩定,工農業迅速發展。
全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改革,吏治高效廉潔,社會保障製度不斷完善,人民收入不斷提高。
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在袁世凱與江渝的聯手下迅速擊敗日本,並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同時還收複了台灣、朝鮮、琉球、越南,打下了印尼群島、菲律賓群島,更是打得暹羅俯首稱臣、朝拜進貢。
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花了兩億英鎊買了一塊遍地黃沙的阿拉伯半島殖民地,但卻也瑕不掩瑜。
歐洲大戰期間,中國盡管年年有戰事爆發,但整個國家卻未被拖入恐怖的戰爭泥潭之中。
全國工業迅猛發展,幾乎人人都有工作,老百姓收入更是年年上漲,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得到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發展。
教育上更是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資金,使得每個孩子都能夠有學上。醫療衛生也有巨大投入,使中國的人口增長速度迅速提高。
遊曆了許多地方的盧作孚意識到,換做別的統治者,是完全做不到的。
因為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的崛起,都是離不開工業的。
如果不是昔日江渝從德國帶回了技術和資金,如果不是當初江渝在戰爭爆發前瘋狂貸款了十多億英鎊,中國工業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同時如果沒有華東派係的那些工業,軍事上的崛起也無從說起,經濟更加不可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
軍事和經濟無法發展,國家各個領域都將受到影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大好河山。
當初華東派係軍事力量強大,曆次對外戰爭充當的都是絕對的主力。在當時中國軍閥林立的時期,北洋派係根本就無力抵擋,華東派係武力平定中國是完全有能力的。江渝與袁世凱的互相妥協,何嚐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少些動亂?
一個能夠登上中國權力巔峰的軍閥,能為了國家大義將總統讓與袁世凱,這需要多麽崇高的道德水準?
時間已經證明了昔日的一切。
盧作孚也從倒江派變成了挺江派。
在客船上,盧作孚發現很多拖家帶口的退伍軍人,遊曆各地的盧作孚最喜歡和各種人暢談。
路上便和這些退伍軍人聊了起來,那些退伍軍人得知盧作孚是外出遊曆的學生,不由肅然起敬,此時中華民國的知識分子是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的。
“林大哥,你退伍了帶家人去南洋做什麽?”盧作孚對一名姓林的退伍兵問道。
這位姓林的退伍兵叫林大貴,農村出生的他出生後被父母起了個比較土氣的名字,隻見他高興的說道:“當初打小日本的時候我立了個三等功,這次退伍軍部給我分了塊200畝的種植園,就在婆羅洲那邊。”
“這麽多啊!”盧作孚驚歎道。
“我這算是最少的了,要是立了二等功的,能分到300畝呢!最多的能分到500畝!要是分的是鎮夷省(北海道、庫頁島)的那些用機械化種糧食的土地,起步就是五百畝,今年軍部在南洋劃出的5000萬畝種植園,到現在還沒完全分掉,聽說還有近兩億畝種植園沒有分掉。”林大貴說道,但看得出他很高興,200畝地放在國內可就是地主了。南洋經濟雖然差一些,但南洋的氣候適合發展農業,這些土地的物產比國內還要高。
“聽說南洋土著暴動還未徹底剿滅啊!”盧作孚有些擔心的說道。
“國家自然也不是白給我們土地的,我們到了南洋這些華人沒有徹底占據的國土上,就得履行相對的義務,鎮壓土著也是其中的一個義務,到了地方上軍部會給我們發配機槍、衝鋒槍、步槍、手槍等槍械。日後就算是洋人打過來,我們也得參加戰鬥,以保護我們打下的土地。”林大貴毫不畏懼的說道,“至於那些土著,他們要是敢暴動,我就用機槍噠噠掉他們。”
“老林,機槍不好用,那玩意太重了。還是用衝鋒槍突突了方便。”一邊另外一名退伍兵笑著說道。
“倒也是,不過得看情況。”
盧作孚卻是發現,國家的移民政策帶有濃重的軍事移民色彩,他在國內隻聽說國家招收工人移民到南洋等地,至於與土地相關的則沒聽說。
原本盧作孚還以為土地在土著手裏。
現在則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土地早已被收上去了,國家首先是靠武力打下這些土地,然後再把土地分給退伍軍人經營,畝數打底都是兩百畝。
對於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兩百畝土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以前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就是地主,在滿清統治的時期,兩百畝土地已能讓一家人過上時不時能吃上肉的日子了。
當然,現在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吃肉不稀奇,普通工人都天天吃肉,但此時的中國擁有兩百畝土地,如果土地比較好的話,收入是不少的。不過土地現在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起碼對於種糧食的土地來說是這樣的。
盧作孚在北方看到了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的生產過程,知道糧食越來越便宜,種糧食沒什麽前途。
除非是擁有五六百畝已上的土地,並用機械化耕作,那樣才有很高的個人收入。
但在南洋不同,南洋的土地是用來種植經濟作物的。而且還可以廉價雇傭土著進行勞作,收入遠不是種糧食的土地能比的。
國家把士兵打下的土地分給士兵,等於是在新占領的土地上派遣了許多士兵,而且還不用發軍餉。
如果是把這些土地分給國內的那些普通老百姓,那些老百姓過來後還可能被土著欺負。
士兵則不可能,從言語間盧作孚便能體會到這些士兵的強悍,他們不欺負土著就不錯了,土著還敢欺負他們?
而這些剛納入版圖的地區的工業發展則可以用普通百姓,因為工廠的工人是集中在一起的,自然也不怕土著欺負。
這種製度不僅確保了中國能夠迅速消化這些地盤,同樣也提高了軍隊向外擴張的積極性。
同時國家分的土地還比較多,但又不是太多。就保障了這些退伍兵的個人生產總值不會太低,也使得這些提著腦袋上戰場的士兵能夠有成為收入穩定的中產階級。
而且軍人的紀律性很強,思想也比較正直,中華民國的士兵在軍隊裏又都是受過文化教育的,移民到地方後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地方風氣。並且軍人的守土意識很強,加上政府給他們發放武器,能有效的維護地方治安。
再則中國國防軍的士兵多是出自農村,家裏本身沒什麽家產,分給立國戰功的士兵土地,也能讓他們在退伍後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國家再各地方的武裝部每年都要對退伍兵進行一定時間的操練,也確保了戰爭到來時能迅速將這些退伍士兵動員入伍。
隻是稍稍一琢磨,盧作孚便意識到了把軍人作為移民主力的好處。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