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周顯禦等人三天的部署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而相比起他們不得不退出長平城,現如今算是占盡上風的襄平和季淩風,這些天可謂揚眉吐氣,更是為周逸登基的事情忙碌著。
畢竟一想到這個孩子成了九五之尊,就相當於將皇權徹底送到他們手中,這個誘惑力之大,襄平已經為之徹底瘋狂了。
因為現在什麽事情,都要以襄平為主導,畢竟她皇室長公主的身份,還是很有凝聚力的。
眼瞧著吉時已到,周逸就能在百官朝賀下成為大周新一任國君。
對於親手推動了這一切的襄平,她如今已然坐在了垂簾聽政的位置上,更是內心澎湃不已。
眼瞧著一切都準備妥當,可心裏還是不大放心,第一次親身經曆這種舉國大事的襄平,不免對一旁的季淩風,小聲詢問道:
“今日你我能否得掌大周皇權,成敗皆在此一舉了。蕭瑾萱那個賤人隱匿離開長平城,七哥如今也沒任何動靜,本公主這心裏實在很不安穩。淩風你可防範好一切沒有,我可不希望登基大典受到任何攪擾,從而功敗垂成。”
何須襄平一再囑咐,季淩風他野心極大,千方百計尋來周逸,取代周顯辰成為新帝。
做出這麽多大逆不道,甚至弑君的事情之後,季淩風怎麽可能叫自己一手謀算的心血,付之東流呢。
“公主殿下您放心吧,今日就是為了防止登基大典出現紕漏,我甚至昨夜就命人將帝都城門緊閉,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得擅自將城門開啟。縱使周顯禦手中握著兵權又如何,他若敢強行攻城,那就等同於亂臣賊子,咱們就更有理由致他於死地了。”
聞聽這話,襄平滿意的笑了,接著眼瞧著登基大典的時間也快到了。
這種場合憑周逸五六歲的年紀,實在難以獨自撐起整個盛典,所以全程都會由襄平輔佐在側。
一想到她可以如同天子般,一步步走上高台,然後和周逸一起祭天,焚香禱告。
襄平這心裏權利的**砰然高漲,激動的無以複加。
而等到滿朝文武列位站好,禮樂齊鳴以後。
襄平就拉起身穿明黃色帝袍的周逸,仿佛她自己登基稱帝般,含笑不住向眾人點頭示意,並邁步就往祭天高台上走去。
就在襄平盡可能儀態萬千,並在腦海裏,大逆不道幻想著自己身穿九龍帝袍,接受百官朝賀的場景,而內心不住興奮激動的時候。
卻不想一聲冷笑,忽然從肅穆莊嚴的登基大典上傳來,而襄平聽得出來,這聲音的主人就是蕭瑾萱。
“襄平我有時也真的很佩服你,登基大典,焚香祭拜上蒼和先祖,難道你就不怕啟帝和陳後向你質問,為何要取他們性命,毫不念親情血脈一事嗎。如今你又領著個並非周家血脈的孩子,要染指江山社稷,像你這種人,皇室列祖列宗恐怕隻想懲戒你這個不孝後代,受你香火先人都要不得安寧。”
正沉醉在萬人矚目,手握皇權之中的襄平,蕭瑾萱的話,就像一盆冰水般,徹頭徹尾叫她一個激靈清醒了過來。
登上高台的腳步被迫停下,襄平不禁馬上望向季淩風,竭嘶底裏的質問道:
“季淩風你是幹什麽吃的,不是說守衛萬無一失嗎,怎麽這個賤人還是來了。你還不趕緊把人拿下,登基大典乃是國之大事,膽敢擾亂者就該當場斬殺,四周的禦林軍聽令,馬上將人給我拿下。”
周顯睿和陳太後的死,對於襄平來說,就是她的死穴。
內心的恐懼越發蔓延的情況下,她隻想殺了蕭瑾萱,讓所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死掉,她覺得才能徹底從陰影裏擺脫出來。
但是襄平情緒激動下,隻顧得和季淩風嘶喊遷怒,卻沒注意到蕭瑾萱可並非獨自前來,以及文武百官這會臉上恭敬下跪的舉動。
而就見襄平的命令才一下,死忠與她和季淩風的禁軍,從四麵就要圍攏上來,擒拿蕭瑾萱就地正法,執行命令。
可就在這時,隻見同行而來的永昌王,立刻將手中明帝所賜的戒天尺高舉了起來,老當益壯,聲音如洪的威嚴說道:
“本王手中戒天尺乃明帝所賜之物,上可警示君王,下可杖打群臣。本王爺倒要看看,如今這朝廷到底還有沒有國臣之別,法理綱常了。我大周後宮不可幹政,襄平你區區一個皇室公主,皇伯伯我還在這裏,輪不到你發號施令。還不從祭天台上走下來,你代表不了皇室,更無權決定儲君人選,憑你區區長公主的身份還沒這個分量。”
永昌王那可是輔佐明帝穩固朝局,最受倚重的皇室宗親。
因此他這會一出現,原本因為周逸皇子身份,而站在襄平那邊的大臣還沒什麽,可皇室宗親原本就以永昌王為尊。
所以他的訓斥才講出口,馬上就有皇室宗親出言附議,有了永昌王這個主心骨在,他們在也不願聽從襄平這個區區長公主的調度了。
至於襄平她在看見永昌王的瞬間,所謂的皇室尊榮,在這位老王爺麵前,馬上氣焰就被壓下去了。
一看襄平完全在影響力上,沒法和永昌王相提並論,季淩風看在眼中,馬上劍走偏鋒的轉移話題道:
“公主並非幹政,隻是特殊局勢下,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拋頭露麵罷了。反倒是老王爺您,為何與周顯禦這些亂臣賊子站在一起。莫非陳後與文帝遇害的事情,攝政王敢做下大不敬之事,就是您在背後支持的緣故不成。還有今日的城門緊閉,你們竟然敢硬闖進來,這就等同逼宮謀反,應該判你們禍國死罪。”
帶著百餘人士兵壓陣走在最後進來的周顯禦。將兵力部署與禁軍對峙以後,季淩風這番胡說八道,可就叫他聽不進去了。
“季淩風虧得你還是堂堂七尺男兒,昔日我大周的武狀元。可瞧瞧你現在,整天裝成個太監跟在襄平身邊,狼狽為奸,你就一點羞恥之心都沒有不成。而且你若真想謀權篡位,有本事就別把髒水往我身上潑,竟做那些潑婦胡攪蠻纏的事情,我看你真是太監裝的太久,現在連性格都不男不女了。”
周顯禦和人言語周旋,確實不擅長,但也因為他向來快人快語,所以這會數落起季淩風來,也是相當的不客氣。
當即聽得一眾文武百官瞠目結舌的同時,更是滿眼震驚的看向季淩風,因為若對方不是內侍太監,卻整日和襄平這位公主廝混在一起,那這裏麵的事情可就太值得人探究了。
雖然周顯禦這話,沒有直擊季淩風要害,但看著群臣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這上麵了。
擅長權謀之術的蕭瑾萱,自然會幫周顯禦將事情繼續講下去,給季淩風徹底的致命一擊。
“我夫君周顯禦說的不錯,季淩風不但並非內侍,更是妻妾成群。而且此人過去效忠廢王周顯泰,意欲逼宮謀反,也不是揭發此事的有功之臣。這一切不過是咱們這位襄平公主,為對方開脫的借口罷了。因為季淩風擅長籠絡人心,而這正是襄平公主最需要的,而且我奉勸諸位大人,回了府邸後最好將自家妻妾都好好徹查一遍。據我和王爺所知,季淩風多年培育無數美女,專門送進各府獲取情報。而如今周逸被推為皇帝,看似無奈之舉,實則最受益的是誰,你們往看台上一瞧,難道還不清楚嗎。”
隨著蕭瑾萱這話,在場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朝堂上摸爬滾打的老狐狸,當即就知道對方指的人是襄平。
而就在這時,隻見無數王公貴族,在京軍營士兵的守護下,快步走到周顯禦麵前,就齊刷刷的叩拜在地,為首之人竟然是錢雲鴻。
就見這位懷安候,先是向永昌王和周顯禦見禮後,馬上就站起身,對登基大典上的所有人揚聲說道:
“諸位請不要在被蒙蔽了,真正的亂臣賊子是季淩風與襄平公主。至於今日永昌老王爺,和攝政王會進京,全是我錢雲鴻與諸多貴族利用府中私兵,強行占領城下,打開城門迎他們進來的,所以根本沒有攻城一說。登基稱帝乃國之大事,容不得丁點閃失。既然周逸皇子的身份存在質疑,而文帝陛下隻是昏迷並未駕崩。我們這些王公貴族認為,此事還是詳加確認出個結果後,在舉行祭天大禮也不遲。”
如今皇室有永昌王坐鎮,貴族裏又有錢雲鴻提出異議,已經被動搖的在場諸人,卻不想郭儀這個六部尚書,也在此時站了出來。
“諸位同僚,其實今日登基大典,郭儀也覺得甚為不妥。畢竟周逸皇子,若是皇室血脈,為何啟帝駕崩前神誌十分清楚的狀況下,卻絲毫不提傳位一事。而且眾所周知攝政王能征善戰,他若覬覦皇位何苦等上這麽多年,當初明帝駕崩,你們別忘了平叛之人就是攝政王。擁護啟帝登基,將傳國玉璽遞到對方手裏的仍舊是王爺。他要真想做皇帝,數年前平叛擁護聲最高時,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你們好好動腦子想想,就不覺得說攝政王意欲謀逆篡位這話,簡直就是個笑話嗎。”
"
"
而相比起他們不得不退出長平城,現如今算是占盡上風的襄平和季淩風,這些天可謂揚眉吐氣,更是為周逸登基的事情忙碌著。
畢竟一想到這個孩子成了九五之尊,就相當於將皇權徹底送到他們手中,這個誘惑力之大,襄平已經為之徹底瘋狂了。
因為現在什麽事情,都要以襄平為主導,畢竟她皇室長公主的身份,還是很有凝聚力的。
眼瞧著吉時已到,周逸就能在百官朝賀下成為大周新一任國君。
對於親手推動了這一切的襄平,她如今已然坐在了垂簾聽政的位置上,更是內心澎湃不已。
眼瞧著一切都準備妥當,可心裏還是不大放心,第一次親身經曆這種舉國大事的襄平,不免對一旁的季淩風,小聲詢問道:
“今日你我能否得掌大周皇權,成敗皆在此一舉了。蕭瑾萱那個賤人隱匿離開長平城,七哥如今也沒任何動靜,本公主這心裏實在很不安穩。淩風你可防範好一切沒有,我可不希望登基大典受到任何攪擾,從而功敗垂成。”
何須襄平一再囑咐,季淩風他野心極大,千方百計尋來周逸,取代周顯辰成為新帝。
做出這麽多大逆不道,甚至弑君的事情之後,季淩風怎麽可能叫自己一手謀算的心血,付之東流呢。
“公主殿下您放心吧,今日就是為了防止登基大典出現紕漏,我甚至昨夜就命人將帝都城門緊閉,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得擅自將城門開啟。縱使周顯禦手中握著兵權又如何,他若敢強行攻城,那就等同於亂臣賊子,咱們就更有理由致他於死地了。”
聞聽這話,襄平滿意的笑了,接著眼瞧著登基大典的時間也快到了。
這種場合憑周逸五六歲的年紀,實在難以獨自撐起整個盛典,所以全程都會由襄平輔佐在側。
一想到她可以如同天子般,一步步走上高台,然後和周逸一起祭天,焚香禱告。
襄平這心裏權利的**砰然高漲,激動的無以複加。
而等到滿朝文武列位站好,禮樂齊鳴以後。
襄平就拉起身穿明黃色帝袍的周逸,仿佛她自己登基稱帝般,含笑不住向眾人點頭示意,並邁步就往祭天高台上走去。
就在襄平盡可能儀態萬千,並在腦海裏,大逆不道幻想著自己身穿九龍帝袍,接受百官朝賀的場景,而內心不住興奮激動的時候。
卻不想一聲冷笑,忽然從肅穆莊嚴的登基大典上傳來,而襄平聽得出來,這聲音的主人就是蕭瑾萱。
“襄平我有時也真的很佩服你,登基大典,焚香祭拜上蒼和先祖,難道你就不怕啟帝和陳後向你質問,為何要取他們性命,毫不念親情血脈一事嗎。如今你又領著個並非周家血脈的孩子,要染指江山社稷,像你這種人,皇室列祖列宗恐怕隻想懲戒你這個不孝後代,受你香火先人都要不得安寧。”
正沉醉在萬人矚目,手握皇權之中的襄平,蕭瑾萱的話,就像一盆冰水般,徹頭徹尾叫她一個激靈清醒了過來。
登上高台的腳步被迫停下,襄平不禁馬上望向季淩風,竭嘶底裏的質問道:
“季淩風你是幹什麽吃的,不是說守衛萬無一失嗎,怎麽這個賤人還是來了。你還不趕緊把人拿下,登基大典乃是國之大事,膽敢擾亂者就該當場斬殺,四周的禦林軍聽令,馬上將人給我拿下。”
周顯睿和陳太後的死,對於襄平來說,就是她的死穴。
內心的恐懼越發蔓延的情況下,她隻想殺了蕭瑾萱,讓所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死掉,她覺得才能徹底從陰影裏擺脫出來。
但是襄平情緒激動下,隻顧得和季淩風嘶喊遷怒,卻沒注意到蕭瑾萱可並非獨自前來,以及文武百官這會臉上恭敬下跪的舉動。
而就見襄平的命令才一下,死忠與她和季淩風的禁軍,從四麵就要圍攏上來,擒拿蕭瑾萱就地正法,執行命令。
可就在這時,隻見同行而來的永昌王,立刻將手中明帝所賜的戒天尺高舉了起來,老當益壯,聲音如洪的威嚴說道:
“本王手中戒天尺乃明帝所賜之物,上可警示君王,下可杖打群臣。本王爺倒要看看,如今這朝廷到底還有沒有國臣之別,法理綱常了。我大周後宮不可幹政,襄平你區區一個皇室公主,皇伯伯我還在這裏,輪不到你發號施令。還不從祭天台上走下來,你代表不了皇室,更無權決定儲君人選,憑你區區長公主的身份還沒這個分量。”
永昌王那可是輔佐明帝穩固朝局,最受倚重的皇室宗親。
因此他這會一出現,原本因為周逸皇子身份,而站在襄平那邊的大臣還沒什麽,可皇室宗親原本就以永昌王為尊。
所以他的訓斥才講出口,馬上就有皇室宗親出言附議,有了永昌王這個主心骨在,他們在也不願聽從襄平這個區區長公主的調度了。
至於襄平她在看見永昌王的瞬間,所謂的皇室尊榮,在這位老王爺麵前,馬上氣焰就被壓下去了。
一看襄平完全在影響力上,沒法和永昌王相提並論,季淩風看在眼中,馬上劍走偏鋒的轉移話題道:
“公主並非幹政,隻是特殊局勢下,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拋頭露麵罷了。反倒是老王爺您,為何與周顯禦這些亂臣賊子站在一起。莫非陳後與文帝遇害的事情,攝政王敢做下大不敬之事,就是您在背後支持的緣故不成。還有今日的城門緊閉,你們竟然敢硬闖進來,這就等同逼宮謀反,應該判你們禍國死罪。”
帶著百餘人士兵壓陣走在最後進來的周顯禦。將兵力部署與禁軍對峙以後,季淩風這番胡說八道,可就叫他聽不進去了。
“季淩風虧得你還是堂堂七尺男兒,昔日我大周的武狀元。可瞧瞧你現在,整天裝成個太監跟在襄平身邊,狼狽為奸,你就一點羞恥之心都沒有不成。而且你若真想謀權篡位,有本事就別把髒水往我身上潑,竟做那些潑婦胡攪蠻纏的事情,我看你真是太監裝的太久,現在連性格都不男不女了。”
周顯禦和人言語周旋,確實不擅長,但也因為他向來快人快語,所以這會數落起季淩風來,也是相當的不客氣。
當即聽得一眾文武百官瞠目結舌的同時,更是滿眼震驚的看向季淩風,因為若對方不是內侍太監,卻整日和襄平這位公主廝混在一起,那這裏麵的事情可就太值得人探究了。
雖然周顯禦這話,沒有直擊季淩風要害,但看著群臣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這上麵了。
擅長權謀之術的蕭瑾萱,自然會幫周顯禦將事情繼續講下去,給季淩風徹底的致命一擊。
“我夫君周顯禦說的不錯,季淩風不但並非內侍,更是妻妾成群。而且此人過去效忠廢王周顯泰,意欲逼宮謀反,也不是揭發此事的有功之臣。這一切不過是咱們這位襄平公主,為對方開脫的借口罷了。因為季淩風擅長籠絡人心,而這正是襄平公主最需要的,而且我奉勸諸位大人,回了府邸後最好將自家妻妾都好好徹查一遍。據我和王爺所知,季淩風多年培育無數美女,專門送進各府獲取情報。而如今周逸被推為皇帝,看似無奈之舉,實則最受益的是誰,你們往看台上一瞧,難道還不清楚嗎。”
隨著蕭瑾萱這話,在場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朝堂上摸爬滾打的老狐狸,當即就知道對方指的人是襄平。
而就在這時,隻見無數王公貴族,在京軍營士兵的守護下,快步走到周顯禦麵前,就齊刷刷的叩拜在地,為首之人竟然是錢雲鴻。
就見這位懷安候,先是向永昌王和周顯禦見禮後,馬上就站起身,對登基大典上的所有人揚聲說道:
“諸位請不要在被蒙蔽了,真正的亂臣賊子是季淩風與襄平公主。至於今日永昌老王爺,和攝政王會進京,全是我錢雲鴻與諸多貴族利用府中私兵,強行占領城下,打開城門迎他們進來的,所以根本沒有攻城一說。登基稱帝乃國之大事,容不得丁點閃失。既然周逸皇子的身份存在質疑,而文帝陛下隻是昏迷並未駕崩。我們這些王公貴族認為,此事還是詳加確認出個結果後,在舉行祭天大禮也不遲。”
如今皇室有永昌王坐鎮,貴族裏又有錢雲鴻提出異議,已經被動搖的在場諸人,卻不想郭儀這個六部尚書,也在此時站了出來。
“諸位同僚,其實今日登基大典,郭儀也覺得甚為不妥。畢竟周逸皇子,若是皇室血脈,為何啟帝駕崩前神誌十分清楚的狀況下,卻絲毫不提傳位一事。而且眾所周知攝政王能征善戰,他若覬覦皇位何苦等上這麽多年,當初明帝駕崩,你們別忘了平叛之人就是攝政王。擁護啟帝登基,將傳國玉璽遞到對方手裏的仍舊是王爺。他要真想做皇帝,數年前平叛擁護聲最高時,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你們好好動腦子想想,就不覺得說攝政王意欲謀逆篡位這話,簡直就是個笑話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