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中牟縣城,魚不智馬不停蹄去了徐州,拜訪非魚領。
正在練級的廟街十三少得知魚不智來訪,匆匆回城。
沒有人會小覷逐鹿領的實力。
兩位著名領主簡單寒暄之後,魚不智直奔主題。
“你想要縣城兵力分布圖?”
“對。十三少是遊戲中目前唯一玩家諸侯,你手上應該有兵力分布圖。”
見廟街十三少沒有否認,魚不智繼續道:“守軍不容易對付,大家都是領主,領主很難承受名城戰傷亡過重的後果,隻能在戰前準備多下些功夫。縣城兵力分布圖不白拿,可以用人才或資金換,你不妨開個價。”
廟街十三少原本有些猶豫,一聽魚不智願買,立刻眉開眼笑欣然應允。
他選擇要錢。
逐鹿領和非魚領一西一東,人才交流不現實,還是用錢交易比較快。
為了成為玩家諸侯,非魚領付出的代價非常大,甚至不得不發起眾籌。雖說成為齊國相之後可以支配郡縣收入,但郡縣的官僚體係、軍隊體係的開支也不是小數目,真正可支配的資金並不是很多。到目前為止,廟街十三少隻還清了最大的一筆眾籌投資,身上還背負著大量債務,窮得叮當響。
有賺錢機會送上門,廟街十三少當然不會放過。
雙方很快談定價錢:每張圖20萬金。
東海國有13縣,共有五種兵力分布圖,但大多與逐鹿領已有圖紙重複,隻找到一種新圖紙,讓廟街十三少大失所望。
魚不智爽快支付了20萬金,拿上圖紙閃人。
趙部處拿到五份,朱儁處拿到一份,再加上齊國的一份,逐鹿領手中七份縣城兵力分布圖在握,還有兩份圖紙沒能拿到手。能找的人全都找過,魚不智已無計可施,隻能就此作罷。
陸續有玩家勢力嚐試進攻名城。
由於玩家領地建設進度相對滯後,參戰勢力都是自由軍團,無一例外。
論壇上的名城戰視頻,呈現的是一麵倒的屠殺。
身上沒經驗的軍團玩家參戰無所畏懼,踴躍挑戰一萬重裝步卒無壓力,當然結果也不會有懸念,被守軍虐得欲仙欲死。流傳出來的戰鬥視頻顯示,戰鬥開始後守軍便主動出擊,盡管軍團玩家使用了包括複活卷軸在內的一切手段堅決抵抗,可還是沒有辦法在守軍圍攻下幸存,表現最好的軍團沒撐過10分鍾,依然無法逃脫被重裝步卒淹沒的命運。
進攻方全軍覆沒,守軍損失微乎其微。
先行者們撞得頭破血流,讓大家清醒地認識到,名城守軍多麽難對付。慘痛的教訓讓玩家世界有了共識:沒有領主部隊參戰,攻占名城無望。
大量玩家領地達到三級城市頂峰,是攻占名城的先決條件。
然而,看過戰鬥視頻的領主玩家,對於能否攻下名城普遍持悲觀態度。沒有哪位領主認為,單憑自家部隊就能搞定一萬重裝步卒。
領地部隊有削弱守軍戰力的能力,代價是本方出戰部隊全滅,慘痛的損失足以傷筋動骨,而且名城數量就那麽點,沒有輪流作莊的可能,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傻事,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做。
第一個到達三級城市頂峰的領地出現了,揚州的豐產領。
豐產領率先撞線,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衝擊三級城市的競爭中,豐產領僅落後於木角領和逐鹿領,由於木角領被逐鹿軍奇襲攻破,豐產領實際上是全國第二個升三級城市的玩家領地。
從建設角度看,城市級領地升級最大難題是石製城牆,龐大的建築費用能將很多領主逼瘋,建一陣停一陣吳常態化,直接影響建築物完成時間,以多金聞名的豐產領基本不會有這樣的苦惱。雖說海賊之夏劇情進行期間,豐產領資金鏈出了點問題,石製城牆建設一度停滯,但豐產領主決然推出“禦敵於領地之外”,順利渡過難關。
海賊之夏劇情給豐產領製造了一些麻煩,但也帶來實質性好處。
劇情結束後劇情商店開放,很多參戰玩家劇情功勳不夠兌換海賊裝備,又不希望將功勳留到下次特殊劇情,索性兌換低價值物品。建築加速錘是劇情商店中最便宜的物品,10功勳就可兌換一個,遊戲中建築加速錘猛增。
蘇離大量收購建築加速錘,領地工程進度明顯加快。
逐鹿領更早進入三級城市階段,石製城牆建設從未停滯,建設進程卻被反超,不難看出豐產領在建築加速方麵的巨大投入。
石製城牆建成後,豐產領並沒有立刻向名城發起攻擊。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攻占名城是衝擊都城規模的跨越式升級考驗。
跨越式升級考驗,同樣得遵守領地升級需要滿足的前提條件。
領地升級三前提:建築物、人口和領主爵位。
蘇離爵位不達標。
升個人爵位需要戰功,獲得戰功的主要方式是殺怪練級。領主玩家以領地建設為根本,很難象自由玩家那樣常態化練級,好在領地建設、軍隊戰鬥都有戰功獎勵,雖說戰功增長持續性和穩定性不及練級,但保證提升個人爵位基本沒有難度。
問題在於領主有額外負擔:領地升策略府軍事科技也需要大量戰功。
軍事科技上限跟爵位等級掛勾。
更萬惡的是,升級軍事科技耗用的戰功是同級爵位戰功十倍!
領主不得不在升級爵位和軍事科技時小心權衡。
進帳少,開銷大,領主戰功不敷使用的情形很普遍。
越到後麵,領主的戰功缺口越大。
很多領主長期在練級點奮鬥,並不是熱衷於提升等級,而是為了戰功。
魚不智若非魁塔守護者,能夠在魁塔刷戰功,根本不可能如此逍遙。
由於前期領地升級較快,優先保障個人爵位以升級領地是必然的選擇,領主們通常都會規劃好戰功分配,鮮少有人因為爵位不達標影響領地升級。
蘇離本來也是如此。
根據計算,三級石製城牆建成的時候,蘇離的戰功應該夠他升級爵位。但海賊劇情中領地財源被意外掐斷,資金鏈瀕臨斷裂,蘇離不得不讓水師出海作戰。當時那種情形,說水戰勝負直接關係到領地生死存亡也不為過,第一戰尤為重要,為提升水師戰力,蘇離幾乎將積累的戰功消耗一空。
處於絕境的時候,押上全部籌碼並不奇怪。
危機順利渡過,可用掉的戰功再也回不來。
衝擊一級都城,個人爵位得是第10級左庶長, 9級爵位升10級爵位,消耗戰功達到了驚人的128000。海賊劇情結束後,蘇離就一直泡在練級點,可惜戰功積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到目前為止,升級爵位還有一段距離。
魚不智知道豐產領城牆建設進度更快。
石製城牆是遮不住的工程,隨便找個當地玩家打聽一下就能知道進展,請人搞個專場直播、或者親自飛過去看都不是難事。
豐產領大量使用建築加速錘,魚不智沒有跟進的打算。
衝擊一級都城的道路上,他並不擔心建築進度落後。
本次跨越式升級,最大考驗在於名城爭奪,攻占名城的關鍵在於戰力,豐產領錢多無人能及,可逐鹿軍的戰鬥力也不是豐產軍能比的。如果很多領地已到達三級城市頂峰、豐產領有機會雇用其他領地軍隊車輪攻擊名城,魚不智將不得不收購一些建築加速錘搶城牆進度,可現在的情況明顯不是,以他對豐產領軍力的判斷,豐產軍沒有可能獨自攻下名城。
蘇離個人爵位不在意料之中,但無關大局。
豐產領率先完成石製城牆建設,沒有影響到逐鹿領備戰。
各項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兵力分布圖有徐庶等人負責研究,魚不智重點關注自由軍團攻城視頻。反複觀看視頻,盡可能整理和還原守城部隊作戰規律,讓徐庶能夠更準確地推演守軍戰術和行動,使得逐鹿軍的備戰更有針對性。
一個細節讓逐鹿領越來越重視,那就是城防設施。
攻打名城的戰鬥,除了對抗一萬重裝步卒,還有數量未知的城防設施。城防設施包括陷阱、拒馬、滾木、擂石、箭樓、火油罐等,除箭樓在明處,其他城防設施通通都在暗處,被攻城部隊觸發後,相應城防設施就會現身。隱藏城防設施被觸發後不再有威脅,但觸發時勢必對攻方人員帶來殺傷。
城防設施隨機分布,縣城兵力分布圖上無法體現。
這就意味著,攻方部隊前進道路危機重重,相當於拿人命開路。
某軍團的攻城戰視頻,給魚不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個軍團就是白羽軍。
與傲視決鬥失敗之後,白羽軍依諾放棄了原來的軍團駐地,遷往兗州。決鬥失利和跨州遷移,讓白羽軍流失了大量成員,軍團元氣大傷,但白羽軍團長簫凱保住了大量精英玩家。他不惜重金從血飲工作室買到一批精品裝備和道具,放進軍團倉庫,允許成員憑軍團貢獻度兌換,終於穩住陣腳,並吸引了很多高手加盟,白羽軍隨即成長為充州最大的軍團,並重新回到國內強大軍團行列。
白羽軍涅槃重生,大手筆投入是關鍵。
據說白羽軍團長簫凱和幾位核心成員,都是現實中的土豪。
白羽軍攻打名城並非試水性質,他們做了充分準備。白羽軍向有長期合作的血飲工作室借調人手,購買了殺傷力驚人的一次性卷軸,還製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1800名成員全體出動,希望能創造奇跡。
玩家戰鬥力與重裝步卒有很大差距,白羽軍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們的策略是死守打消耗戰。
每位軍團帶2組複活卷軸(每組99個),外加10個墨家箭塔,利用地形布置陣地,軍團成員堵在外圍,靠吃藥、複活卷軸硬扛爭取時間,將殺傷守軍有生力量的任務交給箭塔。不算一次性卷軸,僅是購買箭塔、複活卷軸和藥水開銷,就達到兩千萬金,白羽軍的大手筆令人歎服。
如此大的投入,實戰結果依然是慘敗。
開戰之後,數十名玩家組成的軍團敢死隊,第一時間向城牆方向靠近,希望利用小部隊快速穿插吸引守軍注意力,為大部隊結陣爭取到足夠時間。可惜敢死隊員不斷觸發城防設施,以玩家現在的實力,觸發城防設施唯一的結果就是秒殺,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員因城防設施而死,大約兩分鍾左右,敢死隊員全軍覆沒。
即使敢死隊員能堅持得久一些,同樣無法改變結果。
事實證明,玩家根本扛不住重裝步卒的攻擊。
機關包變形為墨家箭塔需要30秒,有沒有敢死隊員誘敵,並不影響箭陣展開,誘敵是為了分流守軍。墨家箭塔無視防禦,傷害值固定,對付以防禦見長的重裝步卒是個利好,但重裝步卒的血量比普通軍隊高出一大截,導致墨家箭塔殺敵效率難以提高。
虛擬戰場是開闊地。
布置足夠多箭塔需要足夠大的空間,玩家身嬌體弱易推倒的客觀現實,迫使軍團必須盡可能減少防守麵積,兩者呈現出結構性矛盾。箭陣麵積小導致輸出不夠,戰鬥必將失敗;箭陣麵積大降低防禦厚度,沒辦法扛住猛攻,還是失敗!
官網上有指出,名城守軍會根據戰場形勢自行調整策略。
攻方弱,守軍主動出城求戰,速戰速決;攻方占據壓倒性優勢,守軍會死守城牆防線,利用城防設施和守城優勢跟攻方耗。一言以蔽之,守軍不是普通無腦係統怪,而是有一定戰術素養的正規軍。
跟這種對手交戰,得保持攻勢的連續性。
具體到白羽軍的戰術,必須保留足夠數量的墨家箭塔,用於後續推進。墨家箭塔射程隻有50步,箭陣步步為營,才能推到城下。
抗住守軍的出擊最難。
白羽軍第一批放下了7000多個箭塔,約占箭塔總數的四成。
箭塔的攻擊讓重裝步卒不斷折損,可充當肉盾的玩家死得更快,複活速度遠遠趕不上陣亡速度,防線迅速崩潰,箭塔被摧毀,白羽軍戰敗出局。
白羽軍的失敗,主要是重裝步卒實力強橫,但城防設施也是個隱憂。
魚不智有留意到,戰場上的守方箭樓射程超過百步,換作逐鹿軍出戰,突破箭樓的封鎖也得付出一些代價。他更擔心的是隱藏城防設施的殺傷力,玩家毫無懸念地被秒殺,如果對領地部隊也是如此……
城防設施的存在,讓攻城戰存在更多變數。
正在練級的廟街十三少得知魚不智來訪,匆匆回城。
沒有人會小覷逐鹿領的實力。
兩位著名領主簡單寒暄之後,魚不智直奔主題。
“你想要縣城兵力分布圖?”
“對。十三少是遊戲中目前唯一玩家諸侯,你手上應該有兵力分布圖。”
見廟街十三少沒有否認,魚不智繼續道:“守軍不容易對付,大家都是領主,領主很難承受名城戰傷亡過重的後果,隻能在戰前準備多下些功夫。縣城兵力分布圖不白拿,可以用人才或資金換,你不妨開個價。”
廟街十三少原本有些猶豫,一聽魚不智願買,立刻眉開眼笑欣然應允。
他選擇要錢。
逐鹿領和非魚領一西一東,人才交流不現實,還是用錢交易比較快。
為了成為玩家諸侯,非魚領付出的代價非常大,甚至不得不發起眾籌。雖說成為齊國相之後可以支配郡縣收入,但郡縣的官僚體係、軍隊體係的開支也不是小數目,真正可支配的資金並不是很多。到目前為止,廟街十三少隻還清了最大的一筆眾籌投資,身上還背負著大量債務,窮得叮當響。
有賺錢機會送上門,廟街十三少當然不會放過。
雙方很快談定價錢:每張圖20萬金。
東海國有13縣,共有五種兵力分布圖,但大多與逐鹿領已有圖紙重複,隻找到一種新圖紙,讓廟街十三少大失所望。
魚不智爽快支付了20萬金,拿上圖紙閃人。
趙部處拿到五份,朱儁處拿到一份,再加上齊國的一份,逐鹿領手中七份縣城兵力分布圖在握,還有兩份圖紙沒能拿到手。能找的人全都找過,魚不智已無計可施,隻能就此作罷。
陸續有玩家勢力嚐試進攻名城。
由於玩家領地建設進度相對滯後,參戰勢力都是自由軍團,無一例外。
論壇上的名城戰視頻,呈現的是一麵倒的屠殺。
身上沒經驗的軍團玩家參戰無所畏懼,踴躍挑戰一萬重裝步卒無壓力,當然結果也不會有懸念,被守軍虐得欲仙欲死。流傳出來的戰鬥視頻顯示,戰鬥開始後守軍便主動出擊,盡管軍團玩家使用了包括複活卷軸在內的一切手段堅決抵抗,可還是沒有辦法在守軍圍攻下幸存,表現最好的軍團沒撐過10分鍾,依然無法逃脫被重裝步卒淹沒的命運。
進攻方全軍覆沒,守軍損失微乎其微。
先行者們撞得頭破血流,讓大家清醒地認識到,名城守軍多麽難對付。慘痛的教訓讓玩家世界有了共識:沒有領主部隊參戰,攻占名城無望。
大量玩家領地達到三級城市頂峰,是攻占名城的先決條件。
然而,看過戰鬥視頻的領主玩家,對於能否攻下名城普遍持悲觀態度。沒有哪位領主認為,單憑自家部隊就能搞定一萬重裝步卒。
領地部隊有削弱守軍戰力的能力,代價是本方出戰部隊全滅,慘痛的損失足以傷筋動骨,而且名城數量就那麽點,沒有輪流作莊的可能,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傻事,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做。
第一個到達三級城市頂峰的領地出現了,揚州的豐產領。
豐產領率先撞線,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衝擊三級城市的競爭中,豐產領僅落後於木角領和逐鹿領,由於木角領被逐鹿軍奇襲攻破,豐產領實際上是全國第二個升三級城市的玩家領地。
從建設角度看,城市級領地升級最大難題是石製城牆,龐大的建築費用能將很多領主逼瘋,建一陣停一陣吳常態化,直接影響建築物完成時間,以多金聞名的豐產領基本不會有這樣的苦惱。雖說海賊之夏劇情進行期間,豐產領資金鏈出了點問題,石製城牆建設一度停滯,但豐產領主決然推出“禦敵於領地之外”,順利渡過難關。
海賊之夏劇情給豐產領製造了一些麻煩,但也帶來實質性好處。
劇情結束後劇情商店開放,很多參戰玩家劇情功勳不夠兌換海賊裝備,又不希望將功勳留到下次特殊劇情,索性兌換低價值物品。建築加速錘是劇情商店中最便宜的物品,10功勳就可兌換一個,遊戲中建築加速錘猛增。
蘇離大量收購建築加速錘,領地工程進度明顯加快。
逐鹿領更早進入三級城市階段,石製城牆建設從未停滯,建設進程卻被反超,不難看出豐產領在建築加速方麵的巨大投入。
石製城牆建成後,豐產領並沒有立刻向名城發起攻擊。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攻占名城是衝擊都城規模的跨越式升級考驗。
跨越式升級考驗,同樣得遵守領地升級需要滿足的前提條件。
領地升級三前提:建築物、人口和領主爵位。
蘇離爵位不達標。
升個人爵位需要戰功,獲得戰功的主要方式是殺怪練級。領主玩家以領地建設為根本,很難象自由玩家那樣常態化練級,好在領地建設、軍隊戰鬥都有戰功獎勵,雖說戰功增長持續性和穩定性不及練級,但保證提升個人爵位基本沒有難度。
問題在於領主有額外負擔:領地升策略府軍事科技也需要大量戰功。
軍事科技上限跟爵位等級掛勾。
更萬惡的是,升級軍事科技耗用的戰功是同級爵位戰功十倍!
領主不得不在升級爵位和軍事科技時小心權衡。
進帳少,開銷大,領主戰功不敷使用的情形很普遍。
越到後麵,領主的戰功缺口越大。
很多領主長期在練級點奮鬥,並不是熱衷於提升等級,而是為了戰功。
魚不智若非魁塔守護者,能夠在魁塔刷戰功,根本不可能如此逍遙。
由於前期領地升級較快,優先保障個人爵位以升級領地是必然的選擇,領主們通常都會規劃好戰功分配,鮮少有人因為爵位不達標影響領地升級。
蘇離本來也是如此。
根據計算,三級石製城牆建成的時候,蘇離的戰功應該夠他升級爵位。但海賊劇情中領地財源被意外掐斷,資金鏈瀕臨斷裂,蘇離不得不讓水師出海作戰。當時那種情形,說水戰勝負直接關係到領地生死存亡也不為過,第一戰尤為重要,為提升水師戰力,蘇離幾乎將積累的戰功消耗一空。
處於絕境的時候,押上全部籌碼並不奇怪。
危機順利渡過,可用掉的戰功再也回不來。
衝擊一級都城,個人爵位得是第10級左庶長, 9級爵位升10級爵位,消耗戰功達到了驚人的128000。海賊劇情結束後,蘇離就一直泡在練級點,可惜戰功積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到目前為止,升級爵位還有一段距離。
魚不智知道豐產領城牆建設進度更快。
石製城牆是遮不住的工程,隨便找個當地玩家打聽一下就能知道進展,請人搞個專場直播、或者親自飛過去看都不是難事。
豐產領大量使用建築加速錘,魚不智沒有跟進的打算。
衝擊一級都城的道路上,他並不擔心建築進度落後。
本次跨越式升級,最大考驗在於名城爭奪,攻占名城的關鍵在於戰力,豐產領錢多無人能及,可逐鹿軍的戰鬥力也不是豐產軍能比的。如果很多領地已到達三級城市頂峰、豐產領有機會雇用其他領地軍隊車輪攻擊名城,魚不智將不得不收購一些建築加速錘搶城牆進度,可現在的情況明顯不是,以他對豐產領軍力的判斷,豐產軍沒有可能獨自攻下名城。
蘇離個人爵位不在意料之中,但無關大局。
豐產領率先完成石製城牆建設,沒有影響到逐鹿領備戰。
各項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兵力分布圖有徐庶等人負責研究,魚不智重點關注自由軍團攻城視頻。反複觀看視頻,盡可能整理和還原守城部隊作戰規律,讓徐庶能夠更準確地推演守軍戰術和行動,使得逐鹿軍的備戰更有針對性。
一個細節讓逐鹿領越來越重視,那就是城防設施。
攻打名城的戰鬥,除了對抗一萬重裝步卒,還有數量未知的城防設施。城防設施包括陷阱、拒馬、滾木、擂石、箭樓、火油罐等,除箭樓在明處,其他城防設施通通都在暗處,被攻城部隊觸發後,相應城防設施就會現身。隱藏城防設施被觸發後不再有威脅,但觸發時勢必對攻方人員帶來殺傷。
城防設施隨機分布,縣城兵力分布圖上無法體現。
這就意味著,攻方部隊前進道路危機重重,相當於拿人命開路。
某軍團的攻城戰視頻,給魚不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個軍團就是白羽軍。
與傲視決鬥失敗之後,白羽軍依諾放棄了原來的軍團駐地,遷往兗州。決鬥失利和跨州遷移,讓白羽軍流失了大量成員,軍團元氣大傷,但白羽軍團長簫凱保住了大量精英玩家。他不惜重金從血飲工作室買到一批精品裝備和道具,放進軍團倉庫,允許成員憑軍團貢獻度兌換,終於穩住陣腳,並吸引了很多高手加盟,白羽軍隨即成長為充州最大的軍團,並重新回到國內強大軍團行列。
白羽軍涅槃重生,大手筆投入是關鍵。
據說白羽軍團長簫凱和幾位核心成員,都是現實中的土豪。
白羽軍攻打名城並非試水性質,他們做了充分準備。白羽軍向有長期合作的血飲工作室借調人手,購買了殺傷力驚人的一次性卷軸,還製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1800名成員全體出動,希望能創造奇跡。
玩家戰鬥力與重裝步卒有很大差距,白羽軍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們的策略是死守打消耗戰。
每位軍團帶2組複活卷軸(每組99個),外加10個墨家箭塔,利用地形布置陣地,軍團成員堵在外圍,靠吃藥、複活卷軸硬扛爭取時間,將殺傷守軍有生力量的任務交給箭塔。不算一次性卷軸,僅是購買箭塔、複活卷軸和藥水開銷,就達到兩千萬金,白羽軍的大手筆令人歎服。
如此大的投入,實戰結果依然是慘敗。
開戰之後,數十名玩家組成的軍團敢死隊,第一時間向城牆方向靠近,希望利用小部隊快速穿插吸引守軍注意力,為大部隊結陣爭取到足夠時間。可惜敢死隊員不斷觸發城防設施,以玩家現在的實力,觸發城防設施唯一的結果就是秒殺,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員因城防設施而死,大約兩分鍾左右,敢死隊員全軍覆沒。
即使敢死隊員能堅持得久一些,同樣無法改變結果。
事實證明,玩家根本扛不住重裝步卒的攻擊。
機關包變形為墨家箭塔需要30秒,有沒有敢死隊員誘敵,並不影響箭陣展開,誘敵是為了分流守軍。墨家箭塔無視防禦,傷害值固定,對付以防禦見長的重裝步卒是個利好,但重裝步卒的血量比普通軍隊高出一大截,導致墨家箭塔殺敵效率難以提高。
虛擬戰場是開闊地。
布置足夠多箭塔需要足夠大的空間,玩家身嬌體弱易推倒的客觀現實,迫使軍團必須盡可能減少防守麵積,兩者呈現出結構性矛盾。箭陣麵積小導致輸出不夠,戰鬥必將失敗;箭陣麵積大降低防禦厚度,沒辦法扛住猛攻,還是失敗!
官網上有指出,名城守軍會根據戰場形勢自行調整策略。
攻方弱,守軍主動出城求戰,速戰速決;攻方占據壓倒性優勢,守軍會死守城牆防線,利用城防設施和守城優勢跟攻方耗。一言以蔽之,守軍不是普通無腦係統怪,而是有一定戰術素養的正規軍。
跟這種對手交戰,得保持攻勢的連續性。
具體到白羽軍的戰術,必須保留足夠數量的墨家箭塔,用於後續推進。墨家箭塔射程隻有50步,箭陣步步為營,才能推到城下。
抗住守軍的出擊最難。
白羽軍第一批放下了7000多個箭塔,約占箭塔總數的四成。
箭塔的攻擊讓重裝步卒不斷折損,可充當肉盾的玩家死得更快,複活速度遠遠趕不上陣亡速度,防線迅速崩潰,箭塔被摧毀,白羽軍戰敗出局。
白羽軍的失敗,主要是重裝步卒實力強橫,但城防設施也是個隱憂。
魚不智有留意到,戰場上的守方箭樓射程超過百步,換作逐鹿軍出戰,突破箭樓的封鎖也得付出一些代價。他更擔心的是隱藏城防設施的殺傷力,玩家毫無懸念地被秒殺,如果對領地部隊也是如此……
城防設施的存在,讓攻城戰存在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