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羌人占到先機,但傳送過去的飛軍提前與羌人接戰,使得羌人進入穀內的速度大受影響。可由於有羌人阻路,飛軍傳送終點離穀口還有十多步,即使飛軍突然出現猛砍大殺,一度將猝不及防的羌人打得節節敗退,又向前搶了幾步,卻仍然沒能徹底堵住穀口,羌人依然有進入穀內的空間。
若無法迅速堵住穀口,飛軍殘部很可能再也無法回到領地。
身邊突然少了幾十號人,賈穆感覺象做夢一般。
而那些沒有被傳送過去的飛軍集體鼓噪,氣急敗壞地往前衝。
負責隨身保護賈穆的兩名飛軍,也拉著他拚命往穀口跑。
“怎麽回事?你們幹嘛……”
目光掃過穀口,賈穆很快明白飛軍為何如此焦急。
隨王平傳送過去的,要麽是重傷員,要麽是高原反應仍然強烈的戰士!
飛軍將士都見識過高原反應的可怕,那些被嚴重高原反應折磨的痛苦,跟在戰鬥中受重傷沒有本質區別,其難受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大多呼吸困難,惡心嘔吐,手腳無力,甚至連進食都異常困難,如此狀態,能在戰友們的攙扶下行走已是不易,讓他們參與戰鬥無異於謀人性命。
傳送是雙向選擇,不僅要主將發起征召,還需要每一個被選中的符合條件的戰士作出響應。傳送的那個瞬間他們本可以拒絕響應,但關鍵時刻,沒有一個人退縮,所有重傷員都響應了主將的征召,毅然決然地衝了上去。
為了替部隊打開一條生路,夷然無懼地衝了上去!
傳送傷兵拚命,是王平萬般無奈之下被迫作出的決定。
此番狹路相逢,本就在計劃之外的遭遇戰。
遭遇羌人時,絕大多數飛軍能戰之士,軍團力量還沒來得及完全恢複。這個時候,大概也隻有那些無法出戰的戰士,才依然保留著100%軍團力量。看到已經有羌人進入山穀,擺在王平麵前的其實就兩條路:要麽全軍被堵在這裏力戰而死,要麽帶著傷兵衝上去搏一把,為全軍將士爭一線生機。
事實上,王平沒有別的選擇。
王平一手帶出來的子弟兵沒有讓他失望,所有戰士都響應了主將征召,拖著疲憊且沉重的身體,跟隨他出現在最前線。他們的戰力明顯下降很多,力量、速度和反應遠不在最佳狀態,其中一些傷兵情急之下沒來得及從同伴身上拿到裝備,身上甚至沒有攜帶武器,就那麽赤手空拳地傳送到穀口。然而沒有人退縮,所有人奮不顧身衝殺向前,用他們所能使用的一切力量,將擋在前方的敵人打倒,或者為同樣咬牙苦撐的同伴分擔些許壓力。
過往無數次戰鬥早已證明,飛軍戰力遠勝於所謂的羌人勇士。
可這些連趕路都得靠戰友的傷兵,顯然並不具備壓製羌人勇士的實力。甫一交手,除最開始羌人被飛軍傳送打了個措手不及,接連被放翻數十人,等到羌人穩住陣腳,飛軍的攻勢立刻受挫,甚至不斷有傷兵因為身體原因,無力抵擋羌人的攻擊,反被羌人當場擊殺。
感覺到麾下將士一個個倒下,衝殺在最前方的王平目眥欲裂。
但他對此無能為力。
除盡可能擋住更多敵軍正麵攻擊,吸引羌人火力,他沒辦法做更多。
傷兵為替全軍上下爭一線生機,碧血灑山道,忠魂歸黃土,那些落在後麵的飛軍戰士看在眼裏,無異於萬箭穿心,一個個悲憤欲絕。後方飛軍邁步狂奔,怒吼聲如杜鵑泣血,撕心裂肺。
傷兵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即便山道崎嶇,數十步距離,飛軍狂奔過來也就是十餘秒的事情。
但戰場上兩軍搏殺,轉瞬之間就能決定生死,何況傷兵狀態本就堪憂,一身強悍戰力無從發揮,隻憑一腔熱血苦苦支撐。當飛軍大部趕到的時候,五十多名傷兵已倒下大半,就連王平都因為掩護重傷的部屬,身上多了幾道傷口,滿臉滿身都是鮮血,形貌可怖。
生力軍怒吼著衝了上去。
將手上沾染了飛軍鮮血的羌人一一砍翻,將幸存的重傷戰友護在身後。每個人都在奮力廝殺,為那些從戰友體內流淌出來的鮮血,為全軍將士衝出敵軍攔截的希望,為了讓自己和夥伴們能活下去,舍生忘死,竭盡全力!
極度的痛心和憤怒,將飛軍鬥誌激發到了頂峰。
他們的攻勢如同怒濤一般,排山倒海,勢不可當。
但羌人首領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漢軍連傷兵都衝上來拚命,顯然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他們有什麽理由不拚命?畢竟現在他們占據優勢,地利也在本方這一邊,隻要將穀口牢牢封死,等留守營地的本方部隊趕到,前後夾擊,被包在中間的漢軍除了全軍覆沒,再沒有第二種可能!
所以羌人這邊也開始拚命。
羌人聯軍實力不如飛軍,但他們畢竟都是各部落挑選出來的勇士。
涼州羌人追隨涼州軍,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血性。
恰恰相反,羌人隻是服膺最強者。
而涼州軍確立涼州最強者地位的過程中,與羌人不知道經曆過多少血腥廝殺,才踏著滿地白骨走上至高王座。即便如此,數百年間羌人幾乎一直在發動叛亂,試圖打破被涼州漢軍鎮壓的局麵,重新找回羌人的榮光。最近的一次羌人叛亂,就發生在前些年黃巾起義爆發期間,可見羌人並非甘心受驅策奴役,羌人從來都不缺乏血性。
打到現在,即使沒有涼州軍的囑托,為了羌人的榮譽他們也隻能死戰!
麵對飛軍的淩厲攻勢,羌人們也打出真火,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悍勇與堅韌,密密麻麻的羌人填滿道路,前仆後繼,眾誌成城。
山道狹窄,也極大限製了飛軍的攻勢,每向前推進一步都格外艱難。
等到飛軍前部好不容易推進到穀口時,搶先入穀的羌人已經不下百人。羌人知道飛軍下一步必定是強攻穀口,仍在山道另一端的羌人拚命向外衝,不給飛軍單獨麵對穀口的機會。
“合力!”
躲在後麵的賈穆終於熬過公共冷卻時間,放出了軍團技。
一個黃色光球瞬間爆裂。
能夠讓賈穆抽調軍團力量的戰士已經不多,軍團技殺傷力自然很有限,不過這一擊卻能將死守在穀口的羌人炸得身形踉蹌,陣勢大亂。主攻穀口的飛軍順勢掩殺,一番激戰後,終於打破羌人的封堵,占據山穀入口!控製住穀口後,飛軍分出十多人追殺向山穀深處逃遁的羌人,賈穆親率大部衝出穀外,接應死守山道另一端的王平且戰且退,退守山穀。
羌人不甘心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掉,圍攻穀口。
可強攻飛軍占據的隘口,羌人顯然占不到便宜,打了半天,死傷狼藉。羌人首領吃定漢軍傷兵多行動遲緩,不敢輕易放棄地利優勢,並且營地那邊的羌人料想不久便到,下令無論如何纏住漢軍,死戰不退。
這位羌人首領沒有算錯,營地那邊的同伴確實正在全速趕來。
但他漏算了一件事,漢軍還有數十人在後麵設伏。
當那數十名飛軍從羌人背後殺出,羌人終於醒悟:漢軍死守穀口不退,並非隻是擔心傷兵多跑不掉,而是等著後續部隊趕到,打出一場反圍殺!
若無法迅速堵住穀口,飛軍殘部很可能再也無法回到領地。
身邊突然少了幾十號人,賈穆感覺象做夢一般。
而那些沒有被傳送過去的飛軍集體鼓噪,氣急敗壞地往前衝。
負責隨身保護賈穆的兩名飛軍,也拉著他拚命往穀口跑。
“怎麽回事?你們幹嘛……”
目光掃過穀口,賈穆很快明白飛軍為何如此焦急。
隨王平傳送過去的,要麽是重傷員,要麽是高原反應仍然強烈的戰士!
飛軍將士都見識過高原反應的可怕,那些被嚴重高原反應折磨的痛苦,跟在戰鬥中受重傷沒有本質區別,其難受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大多呼吸困難,惡心嘔吐,手腳無力,甚至連進食都異常困難,如此狀態,能在戰友們的攙扶下行走已是不易,讓他們參與戰鬥無異於謀人性命。
傳送是雙向選擇,不僅要主將發起征召,還需要每一個被選中的符合條件的戰士作出響應。傳送的那個瞬間他們本可以拒絕響應,但關鍵時刻,沒有一個人退縮,所有重傷員都響應了主將的征召,毅然決然地衝了上去。
為了替部隊打開一條生路,夷然無懼地衝了上去!
傳送傷兵拚命,是王平萬般無奈之下被迫作出的決定。
此番狹路相逢,本就在計劃之外的遭遇戰。
遭遇羌人時,絕大多數飛軍能戰之士,軍團力量還沒來得及完全恢複。這個時候,大概也隻有那些無法出戰的戰士,才依然保留著100%軍團力量。看到已經有羌人進入山穀,擺在王平麵前的其實就兩條路:要麽全軍被堵在這裏力戰而死,要麽帶著傷兵衝上去搏一把,為全軍將士爭一線生機。
事實上,王平沒有別的選擇。
王平一手帶出來的子弟兵沒有讓他失望,所有戰士都響應了主將征召,拖著疲憊且沉重的身體,跟隨他出現在最前線。他們的戰力明顯下降很多,力量、速度和反應遠不在最佳狀態,其中一些傷兵情急之下沒來得及從同伴身上拿到裝備,身上甚至沒有攜帶武器,就那麽赤手空拳地傳送到穀口。然而沒有人退縮,所有人奮不顧身衝殺向前,用他們所能使用的一切力量,將擋在前方的敵人打倒,或者為同樣咬牙苦撐的同伴分擔些許壓力。
過往無數次戰鬥早已證明,飛軍戰力遠勝於所謂的羌人勇士。
可這些連趕路都得靠戰友的傷兵,顯然並不具備壓製羌人勇士的實力。甫一交手,除最開始羌人被飛軍傳送打了個措手不及,接連被放翻數十人,等到羌人穩住陣腳,飛軍的攻勢立刻受挫,甚至不斷有傷兵因為身體原因,無力抵擋羌人的攻擊,反被羌人當場擊殺。
感覺到麾下將士一個個倒下,衝殺在最前方的王平目眥欲裂。
但他對此無能為力。
除盡可能擋住更多敵軍正麵攻擊,吸引羌人火力,他沒辦法做更多。
傷兵為替全軍上下爭一線生機,碧血灑山道,忠魂歸黃土,那些落在後麵的飛軍戰士看在眼裏,無異於萬箭穿心,一個個悲憤欲絕。後方飛軍邁步狂奔,怒吼聲如杜鵑泣血,撕心裂肺。
傷兵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即便山道崎嶇,數十步距離,飛軍狂奔過來也就是十餘秒的事情。
但戰場上兩軍搏殺,轉瞬之間就能決定生死,何況傷兵狀態本就堪憂,一身強悍戰力無從發揮,隻憑一腔熱血苦苦支撐。當飛軍大部趕到的時候,五十多名傷兵已倒下大半,就連王平都因為掩護重傷的部屬,身上多了幾道傷口,滿臉滿身都是鮮血,形貌可怖。
生力軍怒吼著衝了上去。
將手上沾染了飛軍鮮血的羌人一一砍翻,將幸存的重傷戰友護在身後。每個人都在奮力廝殺,為那些從戰友體內流淌出來的鮮血,為全軍將士衝出敵軍攔截的希望,為了讓自己和夥伴們能活下去,舍生忘死,竭盡全力!
極度的痛心和憤怒,將飛軍鬥誌激發到了頂峰。
他們的攻勢如同怒濤一般,排山倒海,勢不可當。
但羌人首領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漢軍連傷兵都衝上來拚命,顯然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他們有什麽理由不拚命?畢竟現在他們占據優勢,地利也在本方這一邊,隻要將穀口牢牢封死,等留守營地的本方部隊趕到,前後夾擊,被包在中間的漢軍除了全軍覆沒,再沒有第二種可能!
所以羌人這邊也開始拚命。
羌人聯軍實力不如飛軍,但他們畢竟都是各部落挑選出來的勇士。
涼州羌人追隨涼州軍,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血性。
恰恰相反,羌人隻是服膺最強者。
而涼州軍確立涼州最強者地位的過程中,與羌人不知道經曆過多少血腥廝殺,才踏著滿地白骨走上至高王座。即便如此,數百年間羌人幾乎一直在發動叛亂,試圖打破被涼州漢軍鎮壓的局麵,重新找回羌人的榮光。最近的一次羌人叛亂,就發生在前些年黃巾起義爆發期間,可見羌人並非甘心受驅策奴役,羌人從來都不缺乏血性。
打到現在,即使沒有涼州軍的囑托,為了羌人的榮譽他們也隻能死戰!
麵對飛軍的淩厲攻勢,羌人們也打出真火,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悍勇與堅韌,密密麻麻的羌人填滿道路,前仆後繼,眾誌成城。
山道狹窄,也極大限製了飛軍的攻勢,每向前推進一步都格外艱難。
等到飛軍前部好不容易推進到穀口時,搶先入穀的羌人已經不下百人。羌人知道飛軍下一步必定是強攻穀口,仍在山道另一端的羌人拚命向外衝,不給飛軍單獨麵對穀口的機會。
“合力!”
躲在後麵的賈穆終於熬過公共冷卻時間,放出了軍團技。
一個黃色光球瞬間爆裂。
能夠讓賈穆抽調軍團力量的戰士已經不多,軍團技殺傷力自然很有限,不過這一擊卻能將死守在穀口的羌人炸得身形踉蹌,陣勢大亂。主攻穀口的飛軍順勢掩殺,一番激戰後,終於打破羌人的封堵,占據山穀入口!控製住穀口後,飛軍分出十多人追殺向山穀深處逃遁的羌人,賈穆親率大部衝出穀外,接應死守山道另一端的王平且戰且退,退守山穀。
羌人不甘心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掉,圍攻穀口。
可強攻飛軍占據的隘口,羌人顯然占不到便宜,打了半天,死傷狼藉。羌人首領吃定漢軍傷兵多行動遲緩,不敢輕易放棄地利優勢,並且營地那邊的羌人料想不久便到,下令無論如何纏住漢軍,死戰不退。
這位羌人首領沒有算錯,營地那邊的同伴確實正在全速趕來。
但他漏算了一件事,漢軍還有數十人在後麵設伏。
當那數十名飛軍從羌人背後殺出,羌人終於醒悟:漢軍死守穀口不退,並非隻是擔心傷兵多跑不掉,而是等著後續部隊趕到,打出一場反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