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正月初一,國儺之日。
儺祭舉行的地方不再皇宮內,而是在許都城那條直通皇城的十軌寬石板道上,這種普天同慶的大日子,皇帝自然是要與民同樂的,在皇宮裏玩儺祭,誰看得到。
許都的百姓都知道今日有儺舞看,所以天沒亮那條寬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但是卻沒一人敢踩在石板上,而是站在石板和沿街房屋中間那狹窄的地方。
沿著寬道的酒肆、客棧、甚至是各種店鋪都已經站滿了人,因為如果在這些樓房沿街的窗戶向下看,那視野絕對比在道旁好。這一日沿街的商家自然也是想盡辦法賺錢,有不少賣衣服的、賣米的,都是按人頭收取占地的費用,至於酒肆。客棧沿街的位置那更是天價,不過許都不乏達官貴人,所以依舊擠得滿滿當當。
不過這些地方算不上位置最好的地兒,位置最好的地兒在皇宮正門高牆的門樓上。這是天子、三公、九卿專席,除了皇宮親衛和曹操的親衛之外,沒有人能夠坐在那裏。
曹丕也不例外。這天曹丕是自由的,所以他早早就讓典滿備好馬,自己馳出了城外。至於典滿,則回到了許都,等在劉曄府上附近的某個地方。
劉曄出門並不算早,也知道現在儺舞的沿街位置已經被人占光,不過他是聰明人,知道正對著皇宮的城牆一樣可以看儺舞,而且憑借他在司空當差的身份絕對沒人敢阻攔與他,更何況現在守城的什長以前也在司空府當差,和他較為較好,所以他才有底氣慢悠悠地帶著六歲的兒子劉寓出門。
劉曄帶著家眷幾經輾轉,來到許都,家業已經敗得差不多了,現在他不過是司空府的倉曹掾,俸祿不高,養不起馬車,所以隻能帶著兒子步行。
剛走過一條街,就看到典滿從一家酒肆走出來,此時的典滿身穿寬袍大袖,頭戴進賢冠,冠上有梁,一看也是有官職的人。劉曄定睛一看,發現來人竟然是那日在夏侯淵府中見過的司空公子隨從,那日典滿頭上隻紮了一個巾幘,讓劉曄以為典滿隻是普通隨從,卻沒想也是身有官職的人。
此時典滿已經向劉曄作揖寒暄,劉曄趕忙還禮,嘴上說道:“那日於夏侯將軍府見兄台,卻不知尊姓大名,失禮了。”
“吾乃郎中令典滿,典伯英。”
劉曄聞言心裏咯噔了一下,郎中令做司空公子隨從,這意思....太明顯了吧?雖然很多朝中官員知道此事,可是劉曄官小,又不管司空府文書,自然不清楚其中關節。現在見典滿自報家門,到讓他對曹丕更加刮目相看。
“原來尊駕官職尚在吾之上,失禮失禮。”劉曄說完又要作揖。
典滿一把拉住,哈哈大笑:“這般行禮,你來我往,就錯過儺舞了。”
劉曄聞言也不堅持,讓自己兒子給典滿行了個禮後,言明自己會上城牆觀看儺舞,典滿笑稱自己也正要從那個方向出城,可以同行,劉曄初來乍到,典滿又是公子親衛,絕對是可以結交的人,所以欣然接受了典滿的提議,帶著兒子和典滿一同走向城牆,因為寬道人多,他們選擇走遠離寬道的城街,一路上壓根沒幾個人,都等著去看儺舞了。
在路上時,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路上典滿說起自己是在去年跟隨曹丕的,那年自己的父親剛剛戰死,司空公子在那一戰跟隨司空突圍成功,回到許都後就做了一係列的事情,比如用一首詩換了一個先農壇、和典農中郎將下棋得了片水田、之後還賺了好幾個軍屯裏的軍士。
劉曄聽來也覺得有趣,更聽得“李陵沒胡沙”那首樂府詩,頓時覺得這位司空公子博學,要讓他片刻之間作一首這樣對仗又有意境的樂府他是做不出來的。同時他又隱隱感覺到,這位典郎中令似乎和自己不是偶遇,但是他卻沒有出聲詢問。
再談一陣,已經快到城牆,典滿隨口說道:“其實在見到先生之前,公子就對先生風儀頗為欣賞,但是卻苦無深交機會。”
劉曄一聽心道來了,不過他卻不打算順著對方話說,因為雖然跟隨曹操不久,但是卻有擦言辨色之能,也知道曹操對結黨營私之事深惡痛絕。於是他說道:“下官何德何能,蒙公子錯愛了。”一句話帶過,不拒絕是因為他認為司空公子總有得勢的時候,到時候為他所用也不遲。不示好則是覺得現在自己沒有理由冒著得罪司空的風險和大公子走得太近。
典滿聽了笑了笑,不以為忤:“其實公子欣賞先生高才,是得了一首先生在揚州時所作的舊詩,公子對先生的胸襟、氣魄,傾慕的很。”
劉曄一聽又納悶了,自己雖然是寫過些東西,但是僅僅在揚州九江郡流傳,那時候消息閉塞,加上曹丕從來沒去過揚州,怎麽會得到自己詩作?難道他派人去打聽了?見典滿怎麽說,頓時又起了好奇心,於是問道:“不知公子看過下官那首拙作?”
典滿微微一笑,卻不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卷竹簡,遞給劉曄,笑道:“典某不識字,隻知道是先生揚州的故舊在酒肆和公子偶遇,談起九江高才的時候提起先生時把這舊作給公子的,公子看後直呼‘天下竟有這等人物’。之後便對先生之名念念不忘。”
劉曄一頭霧水的接過後,典滿拱手笑道:“典某尚有要事,就此拜別。”說完不等劉曄回話,跨著大步離開。
“這司空公子.....不知是否是故弄玄虛。”劉曄皺眉展開竹簡,卻看到上麵有刀筆所刻的字體,字形很一般,而且頗有粗獷之風,看起來不像是讀書治學之人手筆,倒像是習武喜人寫的。掃過字體之後,劉曄已經看清了內容,口中“啊”的一聲,手一抖,竹簡掉到了地上,但是一瞬之間他馬上撿起來,卷起,藏於袖中。牽著自己兒子飛快朝城牆走去。
儺祭舉行的地方不再皇宮內,而是在許都城那條直通皇城的十軌寬石板道上,這種普天同慶的大日子,皇帝自然是要與民同樂的,在皇宮裏玩儺祭,誰看得到。
許都的百姓都知道今日有儺舞看,所以天沒亮那條寬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但是卻沒一人敢踩在石板上,而是站在石板和沿街房屋中間那狹窄的地方。
沿著寬道的酒肆、客棧、甚至是各種店鋪都已經站滿了人,因為如果在這些樓房沿街的窗戶向下看,那視野絕對比在道旁好。這一日沿街的商家自然也是想盡辦法賺錢,有不少賣衣服的、賣米的,都是按人頭收取占地的費用,至於酒肆。客棧沿街的位置那更是天價,不過許都不乏達官貴人,所以依舊擠得滿滿當當。
不過這些地方算不上位置最好的地兒,位置最好的地兒在皇宮正門高牆的門樓上。這是天子、三公、九卿專席,除了皇宮親衛和曹操的親衛之外,沒有人能夠坐在那裏。
曹丕也不例外。這天曹丕是自由的,所以他早早就讓典滿備好馬,自己馳出了城外。至於典滿,則回到了許都,等在劉曄府上附近的某個地方。
劉曄出門並不算早,也知道現在儺舞的沿街位置已經被人占光,不過他是聰明人,知道正對著皇宮的城牆一樣可以看儺舞,而且憑借他在司空當差的身份絕對沒人敢阻攔與他,更何況現在守城的什長以前也在司空府當差,和他較為較好,所以他才有底氣慢悠悠地帶著六歲的兒子劉寓出門。
劉曄帶著家眷幾經輾轉,來到許都,家業已經敗得差不多了,現在他不過是司空府的倉曹掾,俸祿不高,養不起馬車,所以隻能帶著兒子步行。
剛走過一條街,就看到典滿從一家酒肆走出來,此時的典滿身穿寬袍大袖,頭戴進賢冠,冠上有梁,一看也是有官職的人。劉曄定睛一看,發現來人竟然是那日在夏侯淵府中見過的司空公子隨從,那日典滿頭上隻紮了一個巾幘,讓劉曄以為典滿隻是普通隨從,卻沒想也是身有官職的人。
此時典滿已經向劉曄作揖寒暄,劉曄趕忙還禮,嘴上說道:“那日於夏侯將軍府見兄台,卻不知尊姓大名,失禮了。”
“吾乃郎中令典滿,典伯英。”
劉曄聞言心裏咯噔了一下,郎中令做司空公子隨從,這意思....太明顯了吧?雖然很多朝中官員知道此事,可是劉曄官小,又不管司空府文書,自然不清楚其中關節。現在見典滿自報家門,到讓他對曹丕更加刮目相看。
“原來尊駕官職尚在吾之上,失禮失禮。”劉曄說完又要作揖。
典滿一把拉住,哈哈大笑:“這般行禮,你來我往,就錯過儺舞了。”
劉曄聞言也不堅持,讓自己兒子給典滿行了個禮後,言明自己會上城牆觀看儺舞,典滿笑稱自己也正要從那個方向出城,可以同行,劉曄初來乍到,典滿又是公子親衛,絕對是可以結交的人,所以欣然接受了典滿的提議,帶著兒子和典滿一同走向城牆,因為寬道人多,他們選擇走遠離寬道的城街,一路上壓根沒幾個人,都等著去看儺舞了。
在路上時,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路上典滿說起自己是在去年跟隨曹丕的,那年自己的父親剛剛戰死,司空公子在那一戰跟隨司空突圍成功,回到許都後就做了一係列的事情,比如用一首詩換了一個先農壇、和典農中郎將下棋得了片水田、之後還賺了好幾個軍屯裏的軍士。
劉曄聽來也覺得有趣,更聽得“李陵沒胡沙”那首樂府詩,頓時覺得這位司空公子博學,要讓他片刻之間作一首這樣對仗又有意境的樂府他是做不出來的。同時他又隱隱感覺到,這位典郎中令似乎和自己不是偶遇,但是他卻沒有出聲詢問。
再談一陣,已經快到城牆,典滿隨口說道:“其實在見到先生之前,公子就對先生風儀頗為欣賞,但是卻苦無深交機會。”
劉曄一聽心道來了,不過他卻不打算順著對方話說,因為雖然跟隨曹操不久,但是卻有擦言辨色之能,也知道曹操對結黨營私之事深惡痛絕。於是他說道:“下官何德何能,蒙公子錯愛了。”一句話帶過,不拒絕是因為他認為司空公子總有得勢的時候,到時候為他所用也不遲。不示好則是覺得現在自己沒有理由冒著得罪司空的風險和大公子走得太近。
典滿聽了笑了笑,不以為忤:“其實公子欣賞先生高才,是得了一首先生在揚州時所作的舊詩,公子對先生的胸襟、氣魄,傾慕的很。”
劉曄一聽又納悶了,自己雖然是寫過些東西,但是僅僅在揚州九江郡流傳,那時候消息閉塞,加上曹丕從來沒去過揚州,怎麽會得到自己詩作?難道他派人去打聽了?見典滿怎麽說,頓時又起了好奇心,於是問道:“不知公子看過下官那首拙作?”
典滿微微一笑,卻不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卷竹簡,遞給劉曄,笑道:“典某不識字,隻知道是先生揚州的故舊在酒肆和公子偶遇,談起九江高才的時候提起先生時把這舊作給公子的,公子看後直呼‘天下竟有這等人物’。之後便對先生之名念念不忘。”
劉曄一頭霧水的接過後,典滿拱手笑道:“典某尚有要事,就此拜別。”說完不等劉曄回話,跨著大步離開。
“這司空公子.....不知是否是故弄玄虛。”劉曄皺眉展開竹簡,卻看到上麵有刀筆所刻的字體,字形很一般,而且頗有粗獷之風,看起來不像是讀書治學之人手筆,倒像是習武喜人寫的。掃過字體之後,劉曄已經看清了內容,口中“啊”的一聲,手一抖,竹簡掉到了地上,但是一瞬之間他馬上撿起來,卷起,藏於袖中。牽著自己兒子飛快朝城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