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舒崇與“楓蕾組合”一起,來到了北京房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落。
村裏隻剩一戶人家,一個老嫗和一個少年,母子相依為命。三人叩門求宿一晚,老嫗心地慈善,在兵荒馬亂之中,仍然叫兒子招呼他們,隻是家中無糧,所幸張丹楓帶了炒米。
農屋狹小,三人隻好同住在柴房。半夜三更時分,農家的木門被人撞開,張丹楓出去一看,隻見一個軍官打扮的人,滿臉血汙,抓著這戶人家的少年不放。李舒崇直接運起“偷窺之力”,進入了這個軍官的腦海。
“快弄飯給老子吃,不然就殺了你。哈哈,這裏還有三匹馬,等會兒我騎一匹,叫你兒子騎一匹,給我背東西。”
“放了他?你老糊塗了,蒙古兵來了,誰都要去打仗。牆角裏還有誰?光線太暗看不清楚,等我一起抓過來。”
“咦,你不是張丹楓嗎?張大俠,你,你饒了我吧,不要捉我去蒙古。”
康超海心中暗想:“這個張丹楓不但不記仇,還替我療傷,居然還把僅剩的炒米都泡給我吃完了,看來我康超海的運氣真不錯。”
康超海是誰?李舒崇想了解一下張丹楓的想法,於是控製著“偷窺之力”離開康超海,鑽入張丹楓的腦海中。
“這個軍官竟然是明英宗大內的總管康超海,怎麽會渾身是血的跑到這裏?”
“這個康超海倒也厲害,受了這麽多箭傷,筋疲力盡之際,居然還能接我兩招,隻是他的行徑,太給皇帝丟臉了。”
“等他吃完飯,我再問問他明朝皇帝和五十萬大軍的情況。”
“什麽?皇上帶著五十萬大軍禦駕親征?現在懷來縣城外,已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了?”
“又是王振的主意。這個王振好狠毒的心腸。為什麽不叫於謙大人領兵呢?”
“於謙是文官,不能領兵?王振領兵豈不是天大的笑話!一路之上瞎折騰,害得明朝軍隊損兵折將,全線潰逃,大前天,皇上逃到土木堡,被瓦剌軍隊包圍了。五十萬大軍,就這樣一敗塗地,太可氣了。”
“康超海臨陣逃脫,背上還有一大包東西,沉甸甸的是什麽物品?原來都是金元寶,掉得滿地都是,怪不得要抓人幫你拿東西。”
“這個康超海,貪生怕死,還帶了這麽多的不義之財,明天押著他一起回土木堡,食君之祿,就要忠君之事嘛。”
“沒想到一時疏忽,竟讓康超海奪走了雲蕾騎來的紅馬逃跑了。不過,這樣的人,追回來也沒有用。文官愛錢,武官惜命,大事尚有可為嗎?雲蕾說得也對,朝中雖有秦檜,也有嶽飛。於謙的忠心,不遜於嶽武穆,不必太灰心。”
李舒崇在一旁懊悔不迭,剛才為了省事,沒有及時“監督”康超海的想法,導致被他狡猾地逃脫了。下次有類似的情況,一定要提前預防。
三個人都知道,形式相當嚴峻,明英宗和大明朝隨軍出征的文武百官以及三軍將士們,都被圍在土木堡,危在旦夕,必須立即啟程前去土木堡。李舒崇堅持單獨騎一匹馬,雲蕾隻好和張丹楓同乘白馬,不多時,三人便來到一個山丘,李舒崇為了保持與張丹楓的聯係,打開了一股“偷窺之力”進入了張丹楓的腦海中。
“前麵旌旗招展,漫山遍野都是蒙古兵,有什麽辦法可以過去呢?有了,不如去騙幾個蒙古軍官過來。”
“哈哈,我逃出瓦剌時所帶的令箭還真管用,這三個軍官一下子就被騙來了,每人一套蒙古軍裝,大家一起換衣服啦。小兄弟,你別多想了,咱們穿上蒙古兵的外套就行。你等等,我把李舒崇帶走,別擔心,他聽不見我們說話的。哈哈,咱們以前怎麽沒想到?其實我們可以當著他的麵說悄悄話的,是吧,小兄弟?”
“我們兩個都會蒙古話,咱們就冒充右衛隊的第三隊的軍官,李舒崇嘛,就當做我們的侍衛,不用說話。”
“小兄弟,你看,對麵升起的那種旗是瓦剌的帥旗,那個番王打扮的就是也先,被截成無數小股的明兵在四處奔逃,一片混亂,東邊有一股明兵也升起了一麵旗,居然是龍旗?這是什麽情況?誘敵之計嗎?不對,這肯定是狼心狗肺的王振在搞名堂,故意報告軍情給敵人。”
李舒崇的眼力極佳,遠遠地看見張風府帶兵出去抵擋蒙古的鐵甲兵,趁他離開之際,王振卻命幾個心腹武士把皇帝給綁了,然後親自手拿白旗,迎風招展,帶著心腹武士奔向也先的帥旗、
李舒崇又把一股“偷窺之力”輸入雲蕾的腦海中,擔心大家在混戰之中會被千軍萬馬給衝散了。忽然“聽”到雲蕾大聲地說道:“大哥,我們去殺了王振,救出皇帝吧。”
張丹楓苦笑著說:“你看下麵人山人海,就算照夜獅子馬再神駿,也不可能衝得過去,敵人有千軍萬馬,我們的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救得了這個皇帝的,還是先到高地上看看再想對策吧。”李舒崇也是這麽認為的:我,空有一身本領,找不到,救皇帝的辦法,眼睜睜地看著他,卻無能為力,任他消失在,敵軍的盡頭……
忽然,張丹楓和雲蕾都聽到一聲霹靂般的大吼,李舒崇也間接地“聽”到,那是錦衣衛的第二高手樊忠的聲音。大家急忙看去,隻見護衛將軍樊忠,手舞雙錘,奮不顧身地飛馬衝回,瓦剌的兵將和王振的武士前後夾擊,一起放箭,樊忠雙錘隻護住頭頂和心口的要害部位,身上的其他部位中了十幾枝箭,卻屹立不倒,旋風般地直衝進來,王振見他猶如天神下凡一般,知道大事不妙,連忙求饒。樊忠大喝一聲:“我今日要替天下除此奸賊!”手起錘落,把遺臭萬年的奸賊王振的腦袋砸了個稀巴爛,無頭的死屍栽倒在馬下。
樊忠身上又多了幾個刀口,隻見他哈哈大笑,掉轉錘頭,向著自己頭顱猛的一錘,寧死也不願受屈辱,自殺身亡。
李舒崇看得熱淚盈眶,痛恨欲狂,在心裏為樊忠默哀致悼:
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
回首處,家山還遠,高堂難奉!
一縷忠魂行去緩,十萬百姓沿江送。
誰堪比,榮辱一肩擔,國為重……
村裏隻剩一戶人家,一個老嫗和一個少年,母子相依為命。三人叩門求宿一晚,老嫗心地慈善,在兵荒馬亂之中,仍然叫兒子招呼他們,隻是家中無糧,所幸張丹楓帶了炒米。
農屋狹小,三人隻好同住在柴房。半夜三更時分,農家的木門被人撞開,張丹楓出去一看,隻見一個軍官打扮的人,滿臉血汙,抓著這戶人家的少年不放。李舒崇直接運起“偷窺之力”,進入了這個軍官的腦海。
“快弄飯給老子吃,不然就殺了你。哈哈,這裏還有三匹馬,等會兒我騎一匹,叫你兒子騎一匹,給我背東西。”
“放了他?你老糊塗了,蒙古兵來了,誰都要去打仗。牆角裏還有誰?光線太暗看不清楚,等我一起抓過來。”
“咦,你不是張丹楓嗎?張大俠,你,你饒了我吧,不要捉我去蒙古。”
康超海心中暗想:“這個張丹楓不但不記仇,還替我療傷,居然還把僅剩的炒米都泡給我吃完了,看來我康超海的運氣真不錯。”
康超海是誰?李舒崇想了解一下張丹楓的想法,於是控製著“偷窺之力”離開康超海,鑽入張丹楓的腦海中。
“這個軍官竟然是明英宗大內的總管康超海,怎麽會渾身是血的跑到這裏?”
“這個康超海倒也厲害,受了這麽多箭傷,筋疲力盡之際,居然還能接我兩招,隻是他的行徑,太給皇帝丟臉了。”
“等他吃完飯,我再問問他明朝皇帝和五十萬大軍的情況。”
“什麽?皇上帶著五十萬大軍禦駕親征?現在懷來縣城外,已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了?”
“又是王振的主意。這個王振好狠毒的心腸。為什麽不叫於謙大人領兵呢?”
“於謙是文官,不能領兵?王振領兵豈不是天大的笑話!一路之上瞎折騰,害得明朝軍隊損兵折將,全線潰逃,大前天,皇上逃到土木堡,被瓦剌軍隊包圍了。五十萬大軍,就這樣一敗塗地,太可氣了。”
“康超海臨陣逃脫,背上還有一大包東西,沉甸甸的是什麽物品?原來都是金元寶,掉得滿地都是,怪不得要抓人幫你拿東西。”
“這個康超海,貪生怕死,還帶了這麽多的不義之財,明天押著他一起回土木堡,食君之祿,就要忠君之事嘛。”
“沒想到一時疏忽,竟讓康超海奪走了雲蕾騎來的紅馬逃跑了。不過,這樣的人,追回來也沒有用。文官愛錢,武官惜命,大事尚有可為嗎?雲蕾說得也對,朝中雖有秦檜,也有嶽飛。於謙的忠心,不遜於嶽武穆,不必太灰心。”
李舒崇在一旁懊悔不迭,剛才為了省事,沒有及時“監督”康超海的想法,導致被他狡猾地逃脫了。下次有類似的情況,一定要提前預防。
三個人都知道,形式相當嚴峻,明英宗和大明朝隨軍出征的文武百官以及三軍將士們,都被圍在土木堡,危在旦夕,必須立即啟程前去土木堡。李舒崇堅持單獨騎一匹馬,雲蕾隻好和張丹楓同乘白馬,不多時,三人便來到一個山丘,李舒崇為了保持與張丹楓的聯係,打開了一股“偷窺之力”進入了張丹楓的腦海中。
“前麵旌旗招展,漫山遍野都是蒙古兵,有什麽辦法可以過去呢?有了,不如去騙幾個蒙古軍官過來。”
“哈哈,我逃出瓦剌時所帶的令箭還真管用,這三個軍官一下子就被騙來了,每人一套蒙古軍裝,大家一起換衣服啦。小兄弟,你別多想了,咱們穿上蒙古兵的外套就行。你等等,我把李舒崇帶走,別擔心,他聽不見我們說話的。哈哈,咱們以前怎麽沒想到?其實我們可以當著他的麵說悄悄話的,是吧,小兄弟?”
“我們兩個都會蒙古話,咱們就冒充右衛隊的第三隊的軍官,李舒崇嘛,就當做我們的侍衛,不用說話。”
“小兄弟,你看,對麵升起的那種旗是瓦剌的帥旗,那個番王打扮的就是也先,被截成無數小股的明兵在四處奔逃,一片混亂,東邊有一股明兵也升起了一麵旗,居然是龍旗?這是什麽情況?誘敵之計嗎?不對,這肯定是狼心狗肺的王振在搞名堂,故意報告軍情給敵人。”
李舒崇的眼力極佳,遠遠地看見張風府帶兵出去抵擋蒙古的鐵甲兵,趁他離開之際,王振卻命幾個心腹武士把皇帝給綁了,然後親自手拿白旗,迎風招展,帶著心腹武士奔向也先的帥旗、
李舒崇又把一股“偷窺之力”輸入雲蕾的腦海中,擔心大家在混戰之中會被千軍萬馬給衝散了。忽然“聽”到雲蕾大聲地說道:“大哥,我們去殺了王振,救出皇帝吧。”
張丹楓苦笑著說:“你看下麵人山人海,就算照夜獅子馬再神駿,也不可能衝得過去,敵人有千軍萬馬,我們的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救得了這個皇帝的,還是先到高地上看看再想對策吧。”李舒崇也是這麽認為的:我,空有一身本領,找不到,救皇帝的辦法,眼睜睜地看著他,卻無能為力,任他消失在,敵軍的盡頭……
忽然,張丹楓和雲蕾都聽到一聲霹靂般的大吼,李舒崇也間接地“聽”到,那是錦衣衛的第二高手樊忠的聲音。大家急忙看去,隻見護衛將軍樊忠,手舞雙錘,奮不顧身地飛馬衝回,瓦剌的兵將和王振的武士前後夾擊,一起放箭,樊忠雙錘隻護住頭頂和心口的要害部位,身上的其他部位中了十幾枝箭,卻屹立不倒,旋風般地直衝進來,王振見他猶如天神下凡一般,知道大事不妙,連忙求饒。樊忠大喝一聲:“我今日要替天下除此奸賊!”手起錘落,把遺臭萬年的奸賊王振的腦袋砸了個稀巴爛,無頭的死屍栽倒在馬下。
樊忠身上又多了幾個刀口,隻見他哈哈大笑,掉轉錘頭,向著自己頭顱猛的一錘,寧死也不願受屈辱,自殺身亡。
李舒崇看得熱淚盈眶,痛恨欲狂,在心裏為樊忠默哀致悼:
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
回首處,家山還遠,高堂難奉!
一縷忠魂行去緩,十萬百姓沿江送。
誰堪比,榮辱一肩擔,國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