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下旬,徐榮兵敗的消息傳回長安。
董卓總算是從溫柔鄉裏清醒了過來,深深的危機感降臨,讓他決定從眉塢裏出來,回長安開一次朝議。
當得知董卓忽然要召開朝議的消息之後,長安城表麵風平浪靜,底下,卻早已暗流湧動。
王允在隅中三刻的梆子敲響的時候出了門,他穿著一身幹淨皂領單衣朝服,戴著進賢冠,身邊隻帶了幾名侍從,騎上馬,緩緩地湧入了人群。
不管世道變得怎麽樣,生活還是得過。
長安城本地沒有逃難離開的百姓還能剩個十多萬,再加上周圍郡縣鄉亭散落的人,林林總總三四十萬還有,那麽龐大的人口,依舊得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而艱難辛苦地奔波。
商業並沒有中斷,自從去年和平了一年以來,關中各縣的糧食至少是種下了,也有個收成。雖然今年的宿麥,也就是冬小麥種不成,但至少還沒有到絕境的地步。
早春的朝陽初生,街道上人來人往,不能算多,但也絕不算少。比不上當年洛陽的繁華,卻也勝在有很多新鮮的西域美食玩物,倒也不覺得無趣。
沿著寬闊的街道過了東市,就到了北宮。北宮的守衛驗證了王允的腰牌,一聲令下放行,侍從全都等在門外,隻有王允一人進去。
等他走到未央宮北宮門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最晚過來的人,太尉馬日磾,司空種拂,太常楊彪,宗正劉虞、太仆朱賜等人早已經在宮門口等候,三公九卿當中,除了光祿勳廷尉空缺以外,全都到齊。
宮門外皇宮宿衛嚴密守衛,這是一次標準的朝議,也就是隻有皇帝與三公九卿的會議。
現在的皇帝劉辯素來膽小怕事,哪怕年齡已經十六歲,為少年天子,可生性懦弱,早已經被董卓徹底掌控住,所以與其說是皇帝召開朝議,還不如說是董卓召開朝議。
王允與楊彪馬日磾不著痕跡地點點頭致意,就跟他們一樣,耐心地等待著上朝。過了七八分鍾,在讚禮官一聲呐喊之中,所有公卿魚貫而入。
人們踩著小碎步,亦步亦趨,過了未央宮宮門,就抵達了殿前廣場,在廣場下方的漢白玉階梯前等待著下一輪的召喚。
王允四下掃視,就看到不遠處的宮門宿衛之中,一列列穿著黑甲的執金吾肅穆而立,列於殿前。
李肅作為宮門宿衛,持著長戟站在北掖門的門口。
隻不過未央宮宿衛全都是西涼軍的人,並州兵不是很多,大概也就是數百人,雖然呂布極為勇武,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控製住整個局麵。
觀察到這一點後,王允低下頭,在心裏默默地思索。
不過今日是個難得的機會,如果不能行動的話,以後怕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時機。
所以今日除掉董卓,亦是勢在必行。
“進宮上朝!”
隨著讚禮官揚聲呐喊,諸多公卿又踩著小碎步走上了漢白玉階梯,按照順序踏入了未央宮前殿。
殿中稍顯陰暗,兩側點滿了蠟燭,天子高坐堂上,下方坐著一個肥胖的身影。
已經有數月不見董卓從眉塢出來,眉塢終日有侍衛把守,呂布又被趕出眉塢,以至於哪怕王允策反了呂布,依舊沒有機會刺殺他。
現在正是機會。
“拜謁天子!”
讚禮官又朗聲說道。
群臣按照禮儀,左手壓右手,平舉到額前,鞠躬九十度,口中高呼萬歲。
董卓坐在下首一動不動,泰然自若,對天子絲毫沒有敬意。
大家也早就習慣了這一幕,倒是不以為然。
等到禮畢之後,眾人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坐好,這才把目光望向董卓身上。
董卓待群臣都坐好之後,才麵向眾人,緩緩開口說道:“今日朝議,就是要聊聊征兵的事情。”
“關東群鼠三番五次襲擾關中,吾欲征三輔十萬兵馬,將關東軍趕出長安去。”
“諸卿以為如何?”
他說完之後,掃視眾人一圈。
在發現即便是白波軍,也依然有戰勝他最精銳兵馬的能力時,董卓總算是慌了。
原本以為長安很穩固,可現在他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宛如睡夢中驚醒的夢中人,董卓在眉塢住了數月之後,終於感覺到了危機來臨,決定重新好好思考起李儒閻忠的提議。
而今日之所以召開朝議,就是要向三公九卿妥協商議,跟他們聊一聊征兵的事情。
畢竟董卓自己也很明白自己在長安不得人心。
之前新招募的新軍叛亂事件,就足夠讓他心驚膽戰。
而他也很清楚,三公九卿與長安各世家豪強關係不錯,如果能夠得到三輔之地世家豪強的支持,那麽他的征兵計劃就會順利很多。
至少前兩日他將士孫瑞、第五儁等人升遷,拜為尚書仆射,其實就是對長安本地世家豪強的一種善意釋放。
聽到董卓的話,王允平靜地說道:“太師,允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子師但說無妨。”
見向來力挺自己的王允說話,董卓點點頭示意他說。
王允淡淡地道:“戲亭之戰,徐榮已經上報了詳細經過。此戰非戰之罪也,關東軍疏於防備,本當被徐榮陰襲成功。可怎能奈有關羽徐晃管亥等萬夫不當之勇之士,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昔日霸王起兵抗秦,每逢戰事,必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被甲持戟殺數百人,以壯軍心,因此從者如雲,士兵歸附,可見一名勇將乃為三軍之膽也。”
“如今太師有義子呂布,天下無敵,在虎牢關前,也曾殺得關東軍數路諸侯為之膽寒。可太師卻讓其賦閑在家,終日無所事事。人都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呂將軍還年輕力壯,正是當打之年,怎麽能棄而不用,明珠蒙塵呢?”
在上次那件事爆發以後,董卓就把呂布趕出了眉塢,不許他再入內。而這幾個月董卓又每天都住在眉塢裏,以至於呂布每天都住在長安城中,很久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常年跟在董卓身邊為侍。
父子之間的感情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就破裂和淡忘,但今日隨著王允的提醒,董卓這才忽然想起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勇冠天下的猛將在。
隻是因為上次那件事,一直讓董卓心裏十分芥蒂,讓他拉下臉來去再把呂布找回來,實在是感覺很沒麵子。
一時間,董卓遲疑道:“依照子師的意思是?”
王允繼續說道:“允以為,甘侯並無大錯,讓他終日在府中無所事事,飲酒虛度,尤為可惜。若太師想要招募新軍,何不請甘侯為主將,以甘侯之勇,必得軍心,如此他日再與關東軍一戰,則再也不懼那關羽的匹夫之勇。”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一旁的李儒早就想幫董卓呂布彌補他們之間的父子關係,連忙出聲說道:“司徒之言,確實有理。太師,奉先素來忠孝,豈不聞父子之間,雖有間隙,卻又怎敵烏鳥之情呢?且奉先也知道自己的錯誤,早就想向太師認錯。隻是太師一直不願意見他,如果今日能夠父子冰釋前嫌,少不得一段佳話呀。”
“禦史中丞之言,正該如此。”
王允倒是沒想到李儒會幫他說話,但見到計劃已經開始,便趁機又勸道:“劉玄德已經接了詔書,往東討王芬而去,如今在冀州戰得熱火朝天,無暇西顧。此時正是將關東軍趕出關中的好時機,太師應當珍惜,切勿錯過這次機會呀。”
“唔......”
董卓回憶起自己當初與呂布之間的父子深情,也頗為感歎,想了想,正欲吩咐人去把呂布叫來,問問他什麽意見,忽然就覺得今日有些奇怪。
並不說哪裏不對,大殿上站的侍衛,殿外的侍衛,都是他的人,身邊也有李儒田景等親信陪伴,但總感覺少了些什麽。
原本是少了呂布,但現在他既然想起了呂布,打算召回來,而是除了呂布之外,還有一人。
閻忠!
是了,兩大最重要的幕僚,隻有李儒在,閻忠不在。
作為尚書令,閻忠的地位十分重要,幫助他穩定長安政局,如果要征兵的話,還需要他的幫忙。
所以今日這麽重要的朝議,他怎麽沒來呢?
一時間,董卓有些納悶地對李儒道:“今日朝議,怎麽沒看到誠漢在呀?”
李儒笑道:“此事倒是忘記給太師說了,誠漢昨日偶感風寒,臥病在床。雖蒙太師召喚,可無奈身體抱恙,托我向太師說一聲。”
“原來如此。”
董卓這才放下心來,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召呂布進宮吧。”
呂布這個時候正在府中等待召喚。
聽到董卓叫他,他臉色平靜地整理好衣冠,出了府門,騎上赤兔馬,與過來召他的小黃門一起進宮。
約一刻鍾後,過了北掖門,呂布不著痕跡地看了眼李肅,點點頭,在廣場上下馬進殿。
殿中微黑,呂布裝作一臉興奮地進去,看也不看天子,徑直來到董卓麵前,跪下磕頭道:“義父,孩兒終於等來義父召喚了。”
董卓驚訝道:“莫非奉先這些日子一直在等為父?”
“是的。”
呂布一臉悲痛道:“孩兒回去之後,萬分後悔,隻覺得往事不堪回首,辜負了義父對孩兒的信任,孩兒羞愧難當,本欲自盡。卻又覺得一身九尺軀,要死也該為義父捐軀,怎麽能就此自戕呢?因此時刻等待義父相召,願意隨時為義父赴死!”
一番言語,感動得董卓淚流滿麵,回憶起當初呂布拜自己為義父時,後來又多次戰爭中為自己效命,一時間柔腸百轉,上前親自將呂布扶起來,拍著他的肩膀道:“是為父錯怪了好孩兒,望奉先莫要生為父氣也。”
“都是孩兒的錯,怎麽能怪義父呢。”
呂布誠懇道歉。
“好孩兒呀。”
董卓擦了擦眼淚,握著呂布的手,高興地道:“今日我們父子冰釋前嫌,當真是一大喜事。”
二人相擁而泣,父子之情,讓在座的眾人,無一不動容。
但董卓一定不知道,如果呂布這個時候有方天畫戟和佩劍,肯定會殺了他。
可惜進宮門都必須卸下武器,所以沒有機會。
一時間,父慈子孝,感天動地。
董卓總算是從溫柔鄉裏清醒了過來,深深的危機感降臨,讓他決定從眉塢裏出來,回長安開一次朝議。
當得知董卓忽然要召開朝議的消息之後,長安城表麵風平浪靜,底下,卻早已暗流湧動。
王允在隅中三刻的梆子敲響的時候出了門,他穿著一身幹淨皂領單衣朝服,戴著進賢冠,身邊隻帶了幾名侍從,騎上馬,緩緩地湧入了人群。
不管世道變得怎麽樣,生活還是得過。
長安城本地沒有逃難離開的百姓還能剩個十多萬,再加上周圍郡縣鄉亭散落的人,林林總總三四十萬還有,那麽龐大的人口,依舊得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而艱難辛苦地奔波。
商業並沒有中斷,自從去年和平了一年以來,關中各縣的糧食至少是種下了,也有個收成。雖然今年的宿麥,也就是冬小麥種不成,但至少還沒有到絕境的地步。
早春的朝陽初生,街道上人來人往,不能算多,但也絕不算少。比不上當年洛陽的繁華,卻也勝在有很多新鮮的西域美食玩物,倒也不覺得無趣。
沿著寬闊的街道過了東市,就到了北宮。北宮的守衛驗證了王允的腰牌,一聲令下放行,侍從全都等在門外,隻有王允一人進去。
等他走到未央宮北宮門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最晚過來的人,太尉馬日磾,司空種拂,太常楊彪,宗正劉虞、太仆朱賜等人早已經在宮門口等候,三公九卿當中,除了光祿勳廷尉空缺以外,全都到齊。
宮門外皇宮宿衛嚴密守衛,這是一次標準的朝議,也就是隻有皇帝與三公九卿的會議。
現在的皇帝劉辯素來膽小怕事,哪怕年齡已經十六歲,為少年天子,可生性懦弱,早已經被董卓徹底掌控住,所以與其說是皇帝召開朝議,還不如說是董卓召開朝議。
王允與楊彪馬日磾不著痕跡地點點頭致意,就跟他們一樣,耐心地等待著上朝。過了七八分鍾,在讚禮官一聲呐喊之中,所有公卿魚貫而入。
人們踩著小碎步,亦步亦趨,過了未央宮宮門,就抵達了殿前廣場,在廣場下方的漢白玉階梯前等待著下一輪的召喚。
王允四下掃視,就看到不遠處的宮門宿衛之中,一列列穿著黑甲的執金吾肅穆而立,列於殿前。
李肅作為宮門宿衛,持著長戟站在北掖門的門口。
隻不過未央宮宿衛全都是西涼軍的人,並州兵不是很多,大概也就是數百人,雖然呂布極為勇武,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控製住整個局麵。
觀察到這一點後,王允低下頭,在心裏默默地思索。
不過今日是個難得的機會,如果不能行動的話,以後怕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時機。
所以今日除掉董卓,亦是勢在必行。
“進宮上朝!”
隨著讚禮官揚聲呐喊,諸多公卿又踩著小碎步走上了漢白玉階梯,按照順序踏入了未央宮前殿。
殿中稍顯陰暗,兩側點滿了蠟燭,天子高坐堂上,下方坐著一個肥胖的身影。
已經有數月不見董卓從眉塢出來,眉塢終日有侍衛把守,呂布又被趕出眉塢,以至於哪怕王允策反了呂布,依舊沒有機會刺殺他。
現在正是機會。
“拜謁天子!”
讚禮官又朗聲說道。
群臣按照禮儀,左手壓右手,平舉到額前,鞠躬九十度,口中高呼萬歲。
董卓坐在下首一動不動,泰然自若,對天子絲毫沒有敬意。
大家也早就習慣了這一幕,倒是不以為然。
等到禮畢之後,眾人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坐好,這才把目光望向董卓身上。
董卓待群臣都坐好之後,才麵向眾人,緩緩開口說道:“今日朝議,就是要聊聊征兵的事情。”
“關東群鼠三番五次襲擾關中,吾欲征三輔十萬兵馬,將關東軍趕出長安去。”
“諸卿以為如何?”
他說完之後,掃視眾人一圈。
在發現即便是白波軍,也依然有戰勝他最精銳兵馬的能力時,董卓總算是慌了。
原本以為長安很穩固,可現在他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宛如睡夢中驚醒的夢中人,董卓在眉塢住了數月之後,終於感覺到了危機來臨,決定重新好好思考起李儒閻忠的提議。
而今日之所以召開朝議,就是要向三公九卿妥協商議,跟他們聊一聊征兵的事情。
畢竟董卓自己也很明白自己在長安不得人心。
之前新招募的新軍叛亂事件,就足夠讓他心驚膽戰。
而他也很清楚,三公九卿與長安各世家豪強關係不錯,如果能夠得到三輔之地世家豪強的支持,那麽他的征兵計劃就會順利很多。
至少前兩日他將士孫瑞、第五儁等人升遷,拜為尚書仆射,其實就是對長安本地世家豪強的一種善意釋放。
聽到董卓的話,王允平靜地說道:“太師,允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子師但說無妨。”
見向來力挺自己的王允說話,董卓點點頭示意他說。
王允淡淡地道:“戲亭之戰,徐榮已經上報了詳細經過。此戰非戰之罪也,關東軍疏於防備,本當被徐榮陰襲成功。可怎能奈有關羽徐晃管亥等萬夫不當之勇之士,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昔日霸王起兵抗秦,每逢戰事,必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被甲持戟殺數百人,以壯軍心,因此從者如雲,士兵歸附,可見一名勇將乃為三軍之膽也。”
“如今太師有義子呂布,天下無敵,在虎牢關前,也曾殺得關東軍數路諸侯為之膽寒。可太師卻讓其賦閑在家,終日無所事事。人都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呂將軍還年輕力壯,正是當打之年,怎麽能棄而不用,明珠蒙塵呢?”
在上次那件事爆發以後,董卓就把呂布趕出了眉塢,不許他再入內。而這幾個月董卓又每天都住在眉塢裏,以至於呂布每天都住在長安城中,很久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常年跟在董卓身邊為侍。
父子之間的感情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就破裂和淡忘,但今日隨著王允的提醒,董卓這才忽然想起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勇冠天下的猛將在。
隻是因為上次那件事,一直讓董卓心裏十分芥蒂,讓他拉下臉來去再把呂布找回來,實在是感覺很沒麵子。
一時間,董卓遲疑道:“依照子師的意思是?”
王允繼續說道:“允以為,甘侯並無大錯,讓他終日在府中無所事事,飲酒虛度,尤為可惜。若太師想要招募新軍,何不請甘侯為主將,以甘侯之勇,必得軍心,如此他日再與關東軍一戰,則再也不懼那關羽的匹夫之勇。”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一旁的李儒早就想幫董卓呂布彌補他們之間的父子關係,連忙出聲說道:“司徒之言,確實有理。太師,奉先素來忠孝,豈不聞父子之間,雖有間隙,卻又怎敵烏鳥之情呢?且奉先也知道自己的錯誤,早就想向太師認錯。隻是太師一直不願意見他,如果今日能夠父子冰釋前嫌,少不得一段佳話呀。”
“禦史中丞之言,正該如此。”
王允倒是沒想到李儒會幫他說話,但見到計劃已經開始,便趁機又勸道:“劉玄德已經接了詔書,往東討王芬而去,如今在冀州戰得熱火朝天,無暇西顧。此時正是將關東軍趕出關中的好時機,太師應當珍惜,切勿錯過這次機會呀。”
“唔......”
董卓回憶起自己當初與呂布之間的父子深情,也頗為感歎,想了想,正欲吩咐人去把呂布叫來,問問他什麽意見,忽然就覺得今日有些奇怪。
並不說哪裏不對,大殿上站的侍衛,殿外的侍衛,都是他的人,身邊也有李儒田景等親信陪伴,但總感覺少了些什麽。
原本是少了呂布,但現在他既然想起了呂布,打算召回來,而是除了呂布之外,還有一人。
閻忠!
是了,兩大最重要的幕僚,隻有李儒在,閻忠不在。
作為尚書令,閻忠的地位十分重要,幫助他穩定長安政局,如果要征兵的話,還需要他的幫忙。
所以今日這麽重要的朝議,他怎麽沒來呢?
一時間,董卓有些納悶地對李儒道:“今日朝議,怎麽沒看到誠漢在呀?”
李儒笑道:“此事倒是忘記給太師說了,誠漢昨日偶感風寒,臥病在床。雖蒙太師召喚,可無奈身體抱恙,托我向太師說一聲。”
“原來如此。”
董卓這才放下心來,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召呂布進宮吧。”
呂布這個時候正在府中等待召喚。
聽到董卓叫他,他臉色平靜地整理好衣冠,出了府門,騎上赤兔馬,與過來召他的小黃門一起進宮。
約一刻鍾後,過了北掖門,呂布不著痕跡地看了眼李肅,點點頭,在廣場上下馬進殿。
殿中微黑,呂布裝作一臉興奮地進去,看也不看天子,徑直來到董卓麵前,跪下磕頭道:“義父,孩兒終於等來義父召喚了。”
董卓驚訝道:“莫非奉先這些日子一直在等為父?”
“是的。”
呂布一臉悲痛道:“孩兒回去之後,萬分後悔,隻覺得往事不堪回首,辜負了義父對孩兒的信任,孩兒羞愧難當,本欲自盡。卻又覺得一身九尺軀,要死也該為義父捐軀,怎麽能就此自戕呢?因此時刻等待義父相召,願意隨時為義父赴死!”
一番言語,感動得董卓淚流滿麵,回憶起當初呂布拜自己為義父時,後來又多次戰爭中為自己效命,一時間柔腸百轉,上前親自將呂布扶起來,拍著他的肩膀道:“是為父錯怪了好孩兒,望奉先莫要生為父氣也。”
“都是孩兒的錯,怎麽能怪義父呢。”
呂布誠懇道歉。
“好孩兒呀。”
董卓擦了擦眼淚,握著呂布的手,高興地道:“今日我們父子冰釋前嫌,當真是一大喜事。”
二人相擁而泣,父子之情,讓在座的眾人,無一不動容。
但董卓一定不知道,如果呂布這個時候有方天畫戟和佩劍,肯定會殺了他。
可惜進宮門都必須卸下武器,所以沒有機會。
一時間,父慈子孝,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