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九月十九,重陽節已經過去十天了,隨著越來越靠近初冬,天氣愈發的寒冷。</p>


    從北方吹來的冷空氣席卷了整個河南,大地充滿了一股肅殺的味道。</p>


    不過即便是這樣,曹操和孫策的軍隊,也不乏很多士兵會偷偷采集一些朱萸, 或是插在頭頂,或是佩戴在腰間。</p>


    曹操與孫策並沒有禁止,他們都知道士兵們想家了,有了厭戰的情緒。</p>


    畢竟他們的很多軍隊都來自河南,如孫策的五六萬大軍中,大半都是汝南梁國陳國等地人,是原來孫堅的部隊, 被迫跟著孫策轉戰江東。</p>


    按理來說, 中國人傳統思念家鄉, 期待團圓的節日應該是八月初十五的中秋節才對。</p>


    但漢代中秋節甚至都還不是一個節日,要到唐朝才能正式成為節日。因此祭拜祖先,祭祀神靈的重陽節成為了人們對祖先的寄托。</p>


    雖然二人都察覺到了士兵們有厭戰的情緒,可他們也不敢彈壓,一旦強行彈壓,後果不堪設想。</p>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都選擇了堵不如疏,幹脆在全軍當中舉行了一些重陽節活動,並且向士兵們承諾,若能這一戰打贏,則可以給他們放假回到家鄉。</p>


    於是經過孫曹商議,二人就在銍縣舉行了一次重陽節的祭祀活動。銍縣西郊的山上,登高開壇,禱告上蒼,祭拜先祖。</p>


    當然。</p>


    他們這種祭祀祖先肯定沒問過祖先們的意見。</p>


    不說孫堅乃是朝廷的衛尉, 堅決反對孫策造反作亂, 單說七十歲的曹嵩現在還住在青州呢。</p>


    他肥胖多病,由於青州醫學較為發達,不得不住在臨淄修養。</p>


    曹操反叛的突然,顯然將曹嵩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好在劉備沒有對他不利,不然在道德層麵曹操那就得落個不孝的名頭。</p>


    孫曹在那祭祀祖先,也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怎麽想,反正曹嵩和孫堅肯定想給曹操和孫策一個大逼兜。並順便問問他們,他們到底有沒有把他們的爹放在心裏。</p>


    銍縣西郊,孫曹二人以及過來湊數的張允舉行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靈等等不軌的逾距之舉後,才正式開啟會盟。</p>


    三人在山頂上各鋪了一張席子,周圍士兵林立,祭祀的祭壇就在一旁,擺上桌桉、瓜果、酒水。</p>


    孫策舉起酒杯,喝的還是陳暮發明的高度燒酒,對曹操和張允說道:“伯父,張將軍,朝廷來勢洶洶,對我等咄咄逼人,今日會盟, 便是要齊心協力,共同抵禦朝廷的進攻。”</p>


    張允忙道:“是啊,我舅父說了,劉備草寇出身,最終卻威逼先帝而得皇位,這是得位不正。我們都是先帝冊封的一方諸侯,代替天子牧野八方,當年亦曾為先帝效力。可劉備上位之後,就要消滅我們,這是道義不容也,我們便要反抗暴政,還政於章帝子嗣。”</p>


    “正是,伯父以為如何?”</p>


    孫策看向曹操。</p>


    起兵反抗朝廷總要有個借口,他們的借口就是劉備得位不正,是脅迫劉虞所得。</p>


    拋開滿朝公卿沒有反對這個事實不談,也拋開劉虞親自下的詔書不談,反正你劉備本來就不配坐在皇帝的位置,你那前漢皇族後裔憑什麽能夠做光武皇帝大漢的皇位?</p>


    因此隻要拿個借口出來,還是非常容易。</p>


    不過曹操卻是明白,孫策大概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什麽齊心協力對抗朝廷,分明是想確定他的主要領導地位,心中冷笑幾分,嘴上卻說道:“這正是我起兵的原因呀,當初先帝明明說會選章帝子嗣而繼承大統,結果卻被劉備上位,此豺狼漢賊也,當人神棄之,天地戮之!”</p>


    孫策大喜,舉著酒杯說道:“伯父說得沒錯,今日我等便歃血為盟,與朝廷決一死戰,來,痛飲此杯!”</p>


    說罷將酒一飲而盡。</p>


    曹操和張允自然也是一同飲酒,不過曹操隻是淺嚐即止,緩緩放下酒杯,眼睛微微眯著。張允則是喝完之後,哈哈大笑,大聲道好酒。</p>


    等二人都喝了之後,孫策便又說道:“不過老話說的好,蛇無頭不行。今日我等雖為盟友,但指揮調度卻不能統一,怎麽打,在哪裏打,總該有個章程出來。不知道伯父與張將軍以為如何?”</p>


    圖窮匕見了。</p>


    曹操心中冷笑了一聲,臉上卻不動聲色。</p>


    張允愣了一下道:“孫將軍的意思是,咱們還得選個盟主出來?”</p>


    孫策點點頭道:“這是自然,朝廷雖然乃是不義之軍,但有百萬殘暴之眾,若不能認真對敵,又如何才能取勝。難道二位想要各自為戰,被朝廷逐個擊破,坐視自家消亡不成?”</p>


    張允猶豫了片刻,沒有說話,目光卻是放在曹操身上。</p>


    就算張允再蠢,也明白了孫策什麽意思。</p>


    嚴格意義上來說,劉表雖然擔心曹操滅亡之後,下一個就要輪到他。</p>


    但畢竟刀還沒落在頭上,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p>


    沒有朝廷大軍壓境的急迫感,劉表的壓力也不算特別大。</p>


    孫策也是同理。</p>


    現在最急的肯定是曹操。</p>


    如果曹操同意的話,張允也就無所謂。</p>


    畢竟他當盟主,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所以就看曹操怎麽想。</p>


    曹操似乎很能夠沉得住氣,一直沒有開口說話。</p>


    孫策見場上安靜,皺眉不滿道:“伯父,張將軍,莫非你們不願意統一指揮調度?既然如此,那不若各自罷兵回去,也省得被朝廷一一消滅為好。”</p>


    這句話立即打到了曹操的痛點,劉表和孫策不急,一個占據荊州,一個占據江東,都在大後方。</p>


    曹操則是首當其衝,刀已經架在脖子上,無路可退了。</p>


    無奈之下,曹操隻能說道:“伯符說得確實有理,統一的指揮調度肯定是必須要有的,隻是該如何調度,還是得講清楚。不能說盟主一聲令下,讓我們去送死我們也得去。”</p>


    言外之意,可以有個盟主,但盟主的權力也不是無限大的,否則利用職權消耗別人的兵力,讓別人去送死,那對於曹操來說肯定是不能接受的。</p>


    所以在來的路上曹操也已經想過,迫於形勢,他可以接受讓孫策來當盟主,但必須有一些條件。</p>


    比如他現在缺少糧草,官渡一戰他就損失了很多輜重,後來朝廷追得急迫,一路上又丟了不少物資,現在秋冬衣服都十分緊缺。當盟主的,怎麽樣也應該分撥點糧草物資給他吧。</p>


    還有盟主雖然有調度權力,但也不能說是讓送死就送死,需要進行約法三章。你發布的命令好歹跟大家商量一下,若是大家都覺得沒問題,那就執行。</p>


    總結來說,盟主的名頭可以讓孫策擔著。可物資你得給曹操調,命令也不能完全就聽,具體戰術打法,大家還是得商量著來。</p>


    </p>


    孫策想了想,曹操說得也還算有理,於是說道:“那按照伯父的意思?”</p>


    曹操道:“眾人一起商量,大家都認同,那便如此。”</p>


    “那這盟主豈不是形同虛設?”</p>


    孫策不滿。</p>


    一旁的周瑜卻忽然說道:“唉,明公,曹使君之言,其實甚合公道,雖有盟主,但具體大事,自然還是得共同商議。不過大軍十餘萬眾,我以為,糧草配給,還是得統一由盟主安排,你們看如何?”</p>


    曹操臉色微變,然後立即說道:“這倒也是,不過我被劉備一路追擊,已是十分窘迫,軍中糧草不多,還是希望能夠多給予一些糧草配給,若是如此,我願奉伯符為盟主。”</p>


    “曹使君,我主征伐江東,到現在還未完全平定,糧草亦是不多了。”</p>


    周瑜馬上說道:“這個要求,恐怕不好答應。”</p>


    曹操就又道:“既然糧草不能給予,那兵器甲胃總要給些,這些日子都是我一人獨自承擔劉備的進攻,連番戰爭,已丟了整個兗州,治下不足二郡之地,兵馬缺少糧草甲胃弓箭,若伯符不顧,就是想讓我死,那我還不如投降劉備算了。”</p>


    周瑜的臉色亦是微變,想了想,便說道:“糧草和輜重,應當還是能勻一些給使君,隻是具體數額,還是到時候再商議吧。”</p>


    “行。”</p>


    曹操見目的已達到,也就不想再扯皮,拱手說道:“我願奉伯符為盟主。”</p>


    “我也願意奉孫將軍為盟主。”</p>


    張允見曹操已經同意,自己就沒什麽好說的了,同樣答應。</p>


    短短幾句話,曹操和周瑜就已經交鋒了數個回合。</p>


    雙方都在為自己爭取利益,隻不過因為劉備壓迫得急,他們都沒有更進一步,而是選擇各退一步,各自拿到一部分利益就行。</p>


    曹操得了一些物資,孫策則有了盟主名頭和手握糧草的權力,兩個人都算得了實惠,隻有張允當了牛馬。</p>


    確定了名頭之後,孫策就說道:“現在選出了盟主,那具體怎麽與朝廷決戰,大家說說。”</p>


    曹操問道:“盟主覺得應該要怎麽打?”</p>


    孫策遲疑道:“我原本是想著伯父與張將軍合兵,於相縣抵抗朝廷進攻,我則先一步過江,主力猛攻甾丘,擊退陳暮,再轉道相縣來襄助二位。但我擔憂你們能否抵擋住朝廷兵馬。”</p>


    曹操和身邊的郭嘉互相對視一眼,都知道孫策是看他們一個殘兵敗將,一個是荊州二流軍隊,看上去合兵七八萬,可麵對朝廷主力,怕朝廷把他們殺個落花流水。</p>


    這個擔憂倒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一個事實。曹操自己也很清楚,現在自己的軍隊士氣低落,想要重振旗鼓,與朝廷決一死戰,沒那麽容易。</p>


    但被孫策這麽小瞧,還是令他十分不爽,說道:“盟主請放心,我若是堅守營寨,絕不出去,倒不會敗得那麽快。”</p>


    曹操承認自己打不過劉備,但並不代表守不住。官渡的時候,也是他糧草被燒,再加上軍心不穩才被迫轉移,不然的話就算劉備在外麵堆了幾十座土山往他營寨射箭,不也勉強守下來了嗎?</p>


    “可是這樣又生出另外一個問題。”</p>


    周瑜說道:“劉備兵強馬壯,曹使君新敗,張將軍的兵馬擅於水師而不擅長陸戰,若劉備在我家明公進攻陳暮的關鍵時刻,派出支援兵力前來,使君和張將軍,能攔截否?”</p>


    “這......”</p>


    曹操猶豫不已,讓他守營寨還很勉強,讓他攔截劉備的援軍,很難做到呀。</p>


    一時間場上一片沉默。</p>


    郭嘉搖搖頭道:“那總不能讓孫將軍來此對抗朝廷主力,我家明公去戰陳子歸吧。雖然這句話很傷士氣,但若是官渡之前,我家明公倒是不懼,奈何明公以區區數萬人馬對抗劉備二十萬大軍已有數月,浴血奮戰損失慘重,實在是力有不逮。”</p>


    張允撓撓頭問道:“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麽咱們不兵馬合一處,不去管那個什麽陳暮,直接一起進攻劉備,把他消滅不就行了?”</p>


    他這話出來,眾人都像看白癡一樣看他。</p>


    人家兩路齊進,劉備主力部隊八萬人,他們所有兵馬加一起十二萬大軍,都不一定能夠正麵擊潰劉備八萬人馬。</p>


    若是放任陳暮那三萬多人不管,別說能不能打贏,到時候主力偏師一個正麵對抗,一個迂回包抄,等到你正麵打得正酣,人家三萬人奇襲你側翼,到時候怎麽辦?</p>


    所以正確的辦法就應該是主力對主力,偏師對偏師。不管其中任何一方分出勝負來,就能夠影響整個戰局。</p>


    否則的話,不管是分兵還是集合進攻,最終都不過是被劉備輕鬆打敗而已。</p>


    沒辦法,看上去雙方人數差距不大,但士兵士氣、糧草、武器裝備、戰鬥意誌等等因素,都有著天壤之別,硬實力被碾壓,確實想不到什麽好辦法應對。</p>


    除非去當流寇。</p>


    明末的時候,李自成的流寇就是四處亂跑,崇禎手頭上又沒錢,才被李自成慢慢做大。</p>


    現在不一樣,朝廷手握那麽多海外的礦山呢。</p>


    日本土著全都被送去下礦去了,金銀銅礦一船一船地往青州運,劉備有的是錢慢慢跟他們耗。</p>


    當流寇?</p>


    不說手下士兵卷念家鄉不一定會跟你走,就算跟你走,養得起這麽多人,耗得過財大氣粗的劉備嗎?</p>


    所以這就是一個死局。</p>


    沉默了許久,曹操咬牙說道:“若是盟主給予我大量甲胃箭支,我可以拚死一戰。”</p>


    這就是要拚命了。</p>


    孫策與周瑜對視一眼,緩緩點頭道:“那便這樣吧。”</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謀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玩蛇怪並收藏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