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勞成將石歸庭帶到樓上馬棧的客房裏:“今晚你同我住一間吧,我去給你煎點藥。”
石歸庭想起一件事來:“小哥,你可知我的藥箱在哪?”
勞成說:“哦,你的藥箱啊,老白給你帶著呢,一會兒他來給你換藥時你問他。對了,你以後也是我們馬幫的一員了,別叫我小哥,叫我阿成吧。”
石歸庭點點頭:“好,謝謝你,阿成。”
勞成擺擺手,出去了。過了一會兒,白膺推出門進來了:“石大夫,我來給你換藥。”手裏端著一盆水,肩上背著的,正是石歸庭的藥箱。
石歸庭將胳膊放在桌子上,讓白膺給他上藥。“有勞阿膺了。”
白膺是個眉清目秀的青年,眉眼中略帶狡黠,他一笑,露出滿口整齊的白牙:“石大夫不必那麽客氣,以後我們就是一個馬隊的兄弟了,互相照顧是很正常的,以後我們有勞你的時候還多著呢。”
白膺將他的左手繃帶解開,然後用帕子將傷口清洗了一下,撒上金創藥,抹上藥膏,然後又小心地包紮起來。
“石大夫的藥效果不錯,傷口沒有發炎,外傷要不了幾天就好了。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骨頭長好需要很長時間,你自己要多注意點了。”
石歸庭笑一笑:“我是大夫,我自己知道的。這些藥都是我祖上傳下來的,我自己也琢磨了一下,進行了改良,效果還是不錯的。”
白膺忙完,然後坐下來,看樣子是準備聊天:“石大夫醫術看來相當不錯,我們馬隊以後可有福了。”
石歸庭說:“你不是也懂醫術的?”
白膺笑了,揮了下手:“我就是個半吊子,確切說起來隻是半個獸醫,給人看病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還好沒有弄出大毛病來。你來了,就在我們馬幫擔任岐頭,以後牲口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就都由你負責了。”
石歸庭麵色有些為難:“給人看病沒問題,可是我沒給牲口看過病啊。”
白膺說:“沒事,我也在呢,有什麽問題我們一起商量著來。”
石歸庭點點頭。兩人一時間沒了話,沉默了一陣子,白膺說:“符哥說你是他用四妞跟熊老大換的?”
石歸庭再次點點頭。
白膺做了個鬼臉:“我們符哥是典型的麵黑心善,不過他也是個小氣的人,為了你連四妞都賠上了,以後肯定會讓你給他做牛做馬,以補償他的損失的。你不知道,四妞就跟他閨女一樣,他本來還想培養成下一代頭騾的,不過現在給了熊老大,挺可惜的。那個姓熊的對三妞眼紅了許久,曾出兩千兩銀子要跟符哥買三妞,符哥都不肯賣。
“三妞是滇中最好的頭騾之一,我們馬幫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三妞可是大功臣呢。四妞也是一匹極好的馬,有其母之風。你知道,我們趕馬的人,對好馬都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喜歡,恨不能天下所有的好馬和好騾都是自己的。以後要是三妞還能生出比四妞還好的就好,否則符哥以後一輩子都會喋喋不休的,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很是同情地拍了拍石歸庭的肩膀。
石歸庭苦著一張臉,自己怎麽會惹上這樣的債啊,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還清。他知道符鳴看起來十分粗獷,其實是個古道熱腸的人,否則也不會賠上四妞去換自己了。
白膺沒有看見他哭喪著臉,隻是低頭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口,思量了老半天,他終於還是開口說:“石大夫,我看你的藥箱裏有幾株岩珊瑚,不知可否送我一株?”
石歸庭聽見白膺的話,連忙抬頭看他:“啊?你說岩珊瑚?”
“嗯。”白膺連忙點頭,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著石歸庭,“當然,要是你舍不得,那就算了吧。”嘴上這麽說,眼神依舊熱切萬分。
石歸庭在心裏哀號:不是說你是個半吊子獸醫,你怎麽會知道岩珊瑚的?岩珊瑚是產自瓊州的一種極為珍稀的藥材,據說隻長在臨西的海邊懸崖上,葉子呈羽狀,莖幹長得像珊瑚,故得名。傳聞岩珊瑚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但是石歸庭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麽誇張,岩珊瑚有奇效不假,但是起死回生卻誇張了。
他在嶺南一帶遊曆時,在雷州救治了一位病人,那家世代是藥農,爬崖壁采藥時不小心摔得下肢癱瘓。石歸庭花了半年的時間,醫好了這個人,為了報答他,那家人送了三株岩珊瑚給他,他小心地珍藏著,不想竟被白膺看到了。
石歸庭想了想說:“你怎麽會知道岩珊瑚?它隻是傳說比較神奇而已,其實並沒有那麽神。”岩珊瑚並不是世人皆知的藥材,隻在小範圍內流傳,世人多半皆從未聽說過。
白膺笑起來:“其實我也不大相信它有那麽神奇的功效,隻是想求證一下而已。我曾經在阿墩子遇見一個活佛,親眼見他用岩珊瑚救活了一位遭遇雪崩被埋在雪堆裏數天的安多窪人(藏人)。”
被雪壓數天還能救活,這樣的事真是聞所未聞,石歸庭露出狐疑的神色。
白膺說:“這事說起來太玄乎了對吧?沒有幾個人會信,但是我是親眼看見那個人從雪堆中被抬出來的,不過與他一同被壓的人卻沒有被救活,不知是何故。所以我也想留一株在身邊,沒準哪天能用它來救人呢。”
石歸庭想一想,曾經聽說有人在極冷之地被凍僵之後,也被人救活過,這大約是那人處於一種假死狀態,基於各種機緣巧合,才能得救。於是說:“既然你認為它有奇效,那麽我給你一株吧。”
白膺像個孩子一樣從床邊跳起來,高興地說:“那就太感謝石大夫了。”
石歸庭用右手將藥箱打開,拿出一株用紅繩係著的高不盈兩寸的綠色小草來,遞給白膺:“紅色的繩子別解開了,到用時才解,否則跑了藥性。”這紅色的繩子並非是真繩子,而是一種產於瓊州的藤類植物,韌性極好,據說與岩珊瑚相輔相成,能夠促使藥效長期保存,所以岩珊瑚在被挖下來之前,就先被束上了紅藤。
白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裏,樂得嘴都合不攏:“誒,我知道了。”
這時勞成端了一碗藥進來:“石大夫,你的藥來了。”
白膺說:“石大夫,我幫你開了個方子,散瘀活血的,藥都是馬隊裏隨身帶的。你今天從高處摔下來,雖然看起來沒有大礙,還是喝點藥好。”
“好,有勞了。”
白膺說:“石大夫喝了藥就早點休息吧,我們明天還要早起趕路。”
“好。”
第二日清早,晨曦微露,天色才蒙蒙亮,石歸庭就醒來了,不是他不想睡,而是胳膊實在有些痛,整晚都沒睡好。他抬了一下胳膊,那感覺比昨天又好多了,自己的藥還是有效的。他起身來,聽見外麵馬隊的成員全都在喂馬、整理馱子、檢查馬掌,石歸庭也不好將自己當成病人對待,他艱難地束上衣帶,然後洗完臉出門,大夥兒已經在準備吃早飯了。
符鳴今天換了件藍色的袍子,下擺係在腰帶間,正在馬廄邊給三妞喂豆餅,看見石歸庭出來,隻望了一眼,也沒說什麽。白膺看見石歸庭出來:“石大夫,趕緊吃早飯,我們要出發了,今天還要趕到怒江邊上,我們得抓緊一點。”
石歸庭趕緊去吃早飯,他剛放下碗,馬隊就已經出發了,趕在最前頭的是符鳴。勞成為了等石歸庭,留在了最後,等他吃完飯,又要扶他上騾子。
石歸庭連忙說:“阿成,我的腳已經大好了,就不坐騾子了,我跟著你們走吧。”
勞成說:“石大夫,你腳還沒有好利索呢,我們今天要趕路,走得可不短,所以你還是騎騾子吧。不是為了照顧你,是為了整個馬隊著想。”
石歸庭想一想,還是上了騾子。勞成牽著石歸庭坐的騾子走在馬隊的最後頭,跟頭騾一樣,最後一匹騾馬也是有叫法的,叫做掌尾。不是所有的騾馬都能做掌尾,起碼得是有經驗能耐勞的騾馬,否則就成了虎頭蛇尾,前頭的走了幾十裏,後頭的還不知道落在哪兒,這是馬隊相當忌諱的。
石歸庭早在昆明就聽人說起過怒江,那是滇西南最大的河流之一,河流從高黎貢山脈中蜿蜒流過,穿峽穀,過山嶺,形成了最險惡的河穀。因為河穀陡峻,橋梁很難在怒江上搭建起來,住在怒江兩岸的百姓,通常都是依靠溜索往來於兩岸。
溜索一般架設在狹窄的河段,分平溜和陡溜兩種:平溜通常隻有一根溜索,前半段靠慣力溜,後半段基本靠人力攀爬過去,這種溜索比較吃力;陡溜設四根溜索,來往各兩根,均是從高處往低處滑去,這個不太需要借助人力,因為衝力比較大,但到終點時需要技巧,否則就會撞上對岸的樹木或岩石,而馬幫過河都是借助陡溜。
溜索全是用高黎貢山間產的最強韌的藤蘿製成的,每根直徑粗達一寸左右,兩端固定在大樹或者樹樁上,有的也固定在懸崖上。那是天下最簡陋的橋,也是天下最險要的橋,過溜索,是一件極刺激的事,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和技巧,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滾滾江波之中。
人過江還好說,而要將笨重的騾馬安全送到河對岸,那就困難重重了。稍有一點閃失,騾馬就要墜入深淵之中,屍骨無存,因而要慎之又慎。一個馬隊過江,通常需要數天的時間。
石歸庭想起一件事來:“小哥,你可知我的藥箱在哪?”
勞成說:“哦,你的藥箱啊,老白給你帶著呢,一會兒他來給你換藥時你問他。對了,你以後也是我們馬幫的一員了,別叫我小哥,叫我阿成吧。”
石歸庭點點頭:“好,謝謝你,阿成。”
勞成擺擺手,出去了。過了一會兒,白膺推出門進來了:“石大夫,我來給你換藥。”手裏端著一盆水,肩上背著的,正是石歸庭的藥箱。
石歸庭將胳膊放在桌子上,讓白膺給他上藥。“有勞阿膺了。”
白膺是個眉清目秀的青年,眉眼中略帶狡黠,他一笑,露出滿口整齊的白牙:“石大夫不必那麽客氣,以後我們就是一個馬隊的兄弟了,互相照顧是很正常的,以後我們有勞你的時候還多著呢。”
白膺將他的左手繃帶解開,然後用帕子將傷口清洗了一下,撒上金創藥,抹上藥膏,然後又小心地包紮起來。
“石大夫的藥效果不錯,傷口沒有發炎,外傷要不了幾天就好了。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骨頭長好需要很長時間,你自己要多注意點了。”
石歸庭笑一笑:“我是大夫,我自己知道的。這些藥都是我祖上傳下來的,我自己也琢磨了一下,進行了改良,效果還是不錯的。”
白膺忙完,然後坐下來,看樣子是準備聊天:“石大夫醫術看來相當不錯,我們馬隊以後可有福了。”
石歸庭說:“你不是也懂醫術的?”
白膺笑了,揮了下手:“我就是個半吊子,確切說起來隻是半個獸醫,給人看病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還好沒有弄出大毛病來。你來了,就在我們馬幫擔任岐頭,以後牲口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就都由你負責了。”
石歸庭麵色有些為難:“給人看病沒問題,可是我沒給牲口看過病啊。”
白膺說:“沒事,我也在呢,有什麽問題我們一起商量著來。”
石歸庭點點頭。兩人一時間沒了話,沉默了一陣子,白膺說:“符哥說你是他用四妞跟熊老大換的?”
石歸庭再次點點頭。
白膺做了個鬼臉:“我們符哥是典型的麵黑心善,不過他也是個小氣的人,為了你連四妞都賠上了,以後肯定會讓你給他做牛做馬,以補償他的損失的。你不知道,四妞就跟他閨女一樣,他本來還想培養成下一代頭騾的,不過現在給了熊老大,挺可惜的。那個姓熊的對三妞眼紅了許久,曾出兩千兩銀子要跟符哥買三妞,符哥都不肯賣。
“三妞是滇中最好的頭騾之一,我們馬幫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三妞可是大功臣呢。四妞也是一匹極好的馬,有其母之風。你知道,我們趕馬的人,對好馬都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喜歡,恨不能天下所有的好馬和好騾都是自己的。以後要是三妞還能生出比四妞還好的就好,否則符哥以後一輩子都會喋喋不休的,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很是同情地拍了拍石歸庭的肩膀。
石歸庭苦著一張臉,自己怎麽會惹上這樣的債啊,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還清。他知道符鳴看起來十分粗獷,其實是個古道熱腸的人,否則也不會賠上四妞去換自己了。
白膺沒有看見他哭喪著臉,隻是低頭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口,思量了老半天,他終於還是開口說:“石大夫,我看你的藥箱裏有幾株岩珊瑚,不知可否送我一株?”
石歸庭聽見白膺的話,連忙抬頭看他:“啊?你說岩珊瑚?”
“嗯。”白膺連忙點頭,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著石歸庭,“當然,要是你舍不得,那就算了吧。”嘴上這麽說,眼神依舊熱切萬分。
石歸庭在心裏哀號:不是說你是個半吊子獸醫,你怎麽會知道岩珊瑚的?岩珊瑚是產自瓊州的一種極為珍稀的藥材,據說隻長在臨西的海邊懸崖上,葉子呈羽狀,莖幹長得像珊瑚,故得名。傳聞岩珊瑚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但是石歸庭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麽誇張,岩珊瑚有奇效不假,但是起死回生卻誇張了。
他在嶺南一帶遊曆時,在雷州救治了一位病人,那家世代是藥農,爬崖壁采藥時不小心摔得下肢癱瘓。石歸庭花了半年的時間,醫好了這個人,為了報答他,那家人送了三株岩珊瑚給他,他小心地珍藏著,不想竟被白膺看到了。
石歸庭想了想說:“你怎麽會知道岩珊瑚?它隻是傳說比較神奇而已,其實並沒有那麽神。”岩珊瑚並不是世人皆知的藥材,隻在小範圍內流傳,世人多半皆從未聽說過。
白膺笑起來:“其實我也不大相信它有那麽神奇的功效,隻是想求證一下而已。我曾經在阿墩子遇見一個活佛,親眼見他用岩珊瑚救活了一位遭遇雪崩被埋在雪堆裏數天的安多窪人(藏人)。”
被雪壓數天還能救活,這樣的事真是聞所未聞,石歸庭露出狐疑的神色。
白膺說:“這事說起來太玄乎了對吧?沒有幾個人會信,但是我是親眼看見那個人從雪堆中被抬出來的,不過與他一同被壓的人卻沒有被救活,不知是何故。所以我也想留一株在身邊,沒準哪天能用它來救人呢。”
石歸庭想一想,曾經聽說有人在極冷之地被凍僵之後,也被人救活過,這大約是那人處於一種假死狀態,基於各種機緣巧合,才能得救。於是說:“既然你認為它有奇效,那麽我給你一株吧。”
白膺像個孩子一樣從床邊跳起來,高興地說:“那就太感謝石大夫了。”
石歸庭用右手將藥箱打開,拿出一株用紅繩係著的高不盈兩寸的綠色小草來,遞給白膺:“紅色的繩子別解開了,到用時才解,否則跑了藥性。”這紅色的繩子並非是真繩子,而是一種產於瓊州的藤類植物,韌性極好,據說與岩珊瑚相輔相成,能夠促使藥效長期保存,所以岩珊瑚在被挖下來之前,就先被束上了紅藤。
白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裏,樂得嘴都合不攏:“誒,我知道了。”
這時勞成端了一碗藥進來:“石大夫,你的藥來了。”
白膺說:“石大夫,我幫你開了個方子,散瘀活血的,藥都是馬隊裏隨身帶的。你今天從高處摔下來,雖然看起來沒有大礙,還是喝點藥好。”
“好,有勞了。”
白膺說:“石大夫喝了藥就早點休息吧,我們明天還要早起趕路。”
“好。”
第二日清早,晨曦微露,天色才蒙蒙亮,石歸庭就醒來了,不是他不想睡,而是胳膊實在有些痛,整晚都沒睡好。他抬了一下胳膊,那感覺比昨天又好多了,自己的藥還是有效的。他起身來,聽見外麵馬隊的成員全都在喂馬、整理馱子、檢查馬掌,石歸庭也不好將自己當成病人對待,他艱難地束上衣帶,然後洗完臉出門,大夥兒已經在準備吃早飯了。
符鳴今天換了件藍色的袍子,下擺係在腰帶間,正在馬廄邊給三妞喂豆餅,看見石歸庭出來,隻望了一眼,也沒說什麽。白膺看見石歸庭出來:“石大夫,趕緊吃早飯,我們要出發了,今天還要趕到怒江邊上,我們得抓緊一點。”
石歸庭趕緊去吃早飯,他剛放下碗,馬隊就已經出發了,趕在最前頭的是符鳴。勞成為了等石歸庭,留在了最後,等他吃完飯,又要扶他上騾子。
石歸庭連忙說:“阿成,我的腳已經大好了,就不坐騾子了,我跟著你們走吧。”
勞成說:“石大夫,你腳還沒有好利索呢,我們今天要趕路,走得可不短,所以你還是騎騾子吧。不是為了照顧你,是為了整個馬隊著想。”
石歸庭想一想,還是上了騾子。勞成牽著石歸庭坐的騾子走在馬隊的最後頭,跟頭騾一樣,最後一匹騾馬也是有叫法的,叫做掌尾。不是所有的騾馬都能做掌尾,起碼得是有經驗能耐勞的騾馬,否則就成了虎頭蛇尾,前頭的走了幾十裏,後頭的還不知道落在哪兒,這是馬隊相當忌諱的。
石歸庭早在昆明就聽人說起過怒江,那是滇西南最大的河流之一,河流從高黎貢山脈中蜿蜒流過,穿峽穀,過山嶺,形成了最險惡的河穀。因為河穀陡峻,橋梁很難在怒江上搭建起來,住在怒江兩岸的百姓,通常都是依靠溜索往來於兩岸。
溜索一般架設在狹窄的河段,分平溜和陡溜兩種:平溜通常隻有一根溜索,前半段靠慣力溜,後半段基本靠人力攀爬過去,這種溜索比較吃力;陡溜設四根溜索,來往各兩根,均是從高處往低處滑去,這個不太需要借助人力,因為衝力比較大,但到終點時需要技巧,否則就會撞上對岸的樹木或岩石,而馬幫過河都是借助陡溜。
溜索全是用高黎貢山間產的最強韌的藤蘿製成的,每根直徑粗達一寸左右,兩端固定在大樹或者樹樁上,有的也固定在懸崖上。那是天下最簡陋的橋,也是天下最險要的橋,過溜索,是一件極刺激的事,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和技巧,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滾滾江波之中。
人過江還好說,而要將笨重的騾馬安全送到河對岸,那就困難重重了。稍有一點閃失,騾馬就要墜入深淵之中,屍骨無存,因而要慎之又慎。一個馬隊過江,通常需要數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