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戶籍管理還是比較完善的,隻要官府肯協助,這些鬧事之人的宗族關係,很容易就能查清楚。
在官府的配合之下,將軍府出麵,在整個開封府轄區之內進行了一場大清洗。
開封府境內除了宣武衛,陳州還設有一個陳州衛,以及一個千戶所,駐地禹州。此外,各州縣還分布著一些巡檢司的官兵,都沒甚麽戰力。
神機營一萬將士全軍出動,各州縣的防衛如同虛設,巡檢司、衛所官兵全都不戰而退,短短幾天的功夫,李修文已經控製住了整個開封府。
各州縣抵抗的文官還是很多的,李修文一點兒都沒和這些人客氣,不肯投降的通通殺了,一了百了。
殺光了沒人管理?
沒關係!
知州死了換同知,同知反抗再殺,換判官上,以此類推。知縣不幹就換縣丞,縣丞不幹就給主簿升官,主簿還反抗,那就在當地找個舉人頂上,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
至於府學、州學和縣學的那些教授、學正、教諭和訓導們,也是一個個指著李修文的鼻子就破口大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說的挺溜。
李修文也沒和他們客氣,將大部分反抗的全抓起來殺了,並夷其族,看哪個還敢再跳出來囂張?
雖說此番殺了很多鬧事的讀書人,但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出來鬧事的,李修文清洗的讀書人可能還不到一半。
此前,衛所的將領們就侵占了許多屯田,再加上李修文清洗了大批的士紳過後,果然空出了許多田地。
李修文讓人盡快統計,先將這些田地發給全軍將士再說。
大明朝到了如今,兼並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光宗室名下的田地就超過了全國耕地的一半,再加上士紳階層名下的田地,自耕農隻剩下了百分之十的土地。而就是這些人,承擔了全國的賦稅,大明朝的國庫如何會不空虛?
這些地主階層,利用各種手段兼並自耕農的土地,或是強買,或是乞請,又或者是讓自耕農主動投獻。
百姓們以“投獻”的名義,將自家的田地掛靠到宗室或是有功名的舉人名下,就可以避稅了。
雖說沒有了自己的土地,隻能給東家當佃戶,靠租種東家的土地來維持生活。可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躲避朝廷繁重的稅賦,隻需要向地主繳納租金就可以了。
其實這田地租金也不低,可由於製度**,加上地方官員私自增收稅目,耕種自己的土地吃不飽飯,所過的生活還不如租種地主家的土地好,誰不想生活更好過些?
以上那些還不算太過惡劣,更有甚者,地主們隨便指定一塊老百姓的良田,勾結官府將其認定為“荒地”,然後這塊田地就變成是地主自己開墾的了。
佃戶們的生活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租種田地的收成幾乎要向東家上繳一半,甚至是更多。若是碰上災荒年,糧食歉收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吃不飽飯的情況。
心善的地主可是不多的,哪管你是不是鬧災荒,租金絕對不會少收。如果災荒太過嚴重的話,這些佃戶們就會背井離鄉,四處流竄,繼而變成流民了。
封建時代,流民太多的話,是會時常出現叛亂的。一旦有人牽頭,這些流民為了能吃飽飯,反叛朝廷也就實屬正常了。
河1南的土地兼並情況尤其嚴重,僅僅周王府就名下就占了不少的田地,雖然比不上洛陽的福王和衛輝府的潞王多,卻也少不到哪兒去。
可再怎麽說,周王府現在是自己的主子,李修文是不可能直接從朱倫坤手裏把地給搶過來的。
不過很多在朝的官員,他們家鄉的宗族親戚們,倒是有不少田地掛靠在周王府名下。舉人和進士也能免稅,隻是會有一定的額度,藩王們名下的田地卻是可以完全免稅的。
萬曆一朝,張居正曾經實行過“一條鞭法”,那會倒是情況有所好轉。可這條法令觸及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沒能實行多久,便讓士紳階層們給破壞殆盡了。
李修文現在既然已經反了朝廷,就不必再去顧及這些人了。他去了趟王府,跟朱倫坤商量過後,便把這些在朝官員所占有的土地也給清理了出來,用來分配到士兵們的手上。
由於兩支軍隊的人數太多,搜刮出來的土地分到每個人手裏其實不多,可能也就幾畝田地。不過沒關係,這些隻是現在分的。李修文告訴他們,以後還會繼續按軍功分配,少不了大夥兒的好處。
王府那三衛兵馬都有自己的屯田,都是之前朱紹燁從自己王府裏分出來的,自然用不著李修文去操心。
這完全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啊。
事情傳開了以後,整個開封府裏,人人都知道跟著李將軍幹有好處,當兵比做甚麽都好。許多的老百姓們,紛紛湧入了府城,擠在將軍府門口報名當兵,場麵好不熱鬧。
李修文可養不活那麽多人,最後經過層層篩選後,再次招募了兩千人,分到了宣武衛。自此,李修文的兩支兵馬擴充到了兩萬人。
和農民軍隻會劫掠不同,李修文占下來的地盤,是打算要守住,並且治理好的。
有了馬明達和趙雄的協助,讓各州縣維持運轉問題不大,將開封府的事務處理好,以後等收上稅了,完全可以割據一方。
神機營和宣武衛的將士們現在可沒時間種地,不過這些田地大多數原本就有佃戶在耕種,繼續用著就好了,隻要不發生大災,糧食的收成完全可以養活這些佃戶了。不夠人手的,還可以招回一些流民來耕種,隻要能吃飽飯,誰還願意繼續當流民啊?
而這些田地的擁有者,自己手下的將士們,一邊打仗還能雇傭佃戶給他們種地,福利比以往不知得好上多少。
李修文一鼓作氣,進軍歸德府。
歸德府原先就歸河1南布政使司管轄,處於開封的東南方向,是單獨的一府,收攏到自己手裏完全可以擴大地盤,不收白不收!
歸德府是一個小府,隻駐有一支衛所官兵,睢陽衛。這支衛所官兵如今隻有不到三千人,麵對著李修文的一萬精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就乖乖地繳械投降了。
睢陽衛指揮使侵占士兵屯田十分嚴重,貪汙**無惡不作,李修文查清楚後,直接讓人拖出去砍了,連同其下屬二十多名親兵盡誅!
李修文親自審訊,發現這支衛所的官兵裏有一位指揮僉事還不錯,是個可用之人。經過仔細盤問後,竟意外得知此人先前便打算投靠朱紹燁了,遂將其收入麾下。
府衙的許多官員,還有各州縣的許多士紳們,再次聚眾反抗李修文的暴力政權,又是一番大殺特殺,直殺得人頭滾滾,鮮血滿地。
歸德府再次清理出了些田地,李修文想了想,這裏畢竟離開封城遠了些,不如就留下一支軍隊駐守。
有了從那些反抗的士紳們手裏收繳上來的一些田地,加上睢陽衛前都司所侵占的,倒也足夠養活數千將士了。
李修文又殺了幾名睢陽衛的將官,以及一些平日裏就不服管,欺壓百姓的老兵油子,然後就扶了那名指揮僉事魯平上位,擔任睢陽衛都司。
李修文又增設了副指揮使一名,讓孫名文來擔任此職,並負責招募兵員。如今的睢陽衛,隻有兩千多名士兵,等孫名文招來一半人馬後,這支隊伍根本就不可能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自此,李修文完成了割據大業,算是小小的一方霸主了。
再想擴張下去倒也不難,隻是如今手上兵力不夠,很多士兵還沒開始訓練,先暫時穩定住開封府的局勢再說。
再者,在開封府裏折騰了大半個月,李修文剛剛收到京城傳來的消息,得知朱由檢已經下令,命孫傳庭出關趕赴開封,討伐自己來了。...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在官府的配合之下,將軍府出麵,在整個開封府轄區之內進行了一場大清洗。
開封府境內除了宣武衛,陳州還設有一個陳州衛,以及一個千戶所,駐地禹州。此外,各州縣還分布著一些巡檢司的官兵,都沒甚麽戰力。
神機營一萬將士全軍出動,各州縣的防衛如同虛設,巡檢司、衛所官兵全都不戰而退,短短幾天的功夫,李修文已經控製住了整個開封府。
各州縣抵抗的文官還是很多的,李修文一點兒都沒和這些人客氣,不肯投降的通通殺了,一了百了。
殺光了沒人管理?
沒關係!
知州死了換同知,同知反抗再殺,換判官上,以此類推。知縣不幹就換縣丞,縣丞不幹就給主簿升官,主簿還反抗,那就在當地找個舉人頂上,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
至於府學、州學和縣學的那些教授、學正、教諭和訓導們,也是一個個指著李修文的鼻子就破口大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說的挺溜。
李修文也沒和他們客氣,將大部分反抗的全抓起來殺了,並夷其族,看哪個還敢再跳出來囂張?
雖說此番殺了很多鬧事的讀書人,但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出來鬧事的,李修文清洗的讀書人可能還不到一半。
此前,衛所的將領們就侵占了許多屯田,再加上李修文清洗了大批的士紳過後,果然空出了許多田地。
李修文讓人盡快統計,先將這些田地發給全軍將士再說。
大明朝到了如今,兼並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光宗室名下的田地就超過了全國耕地的一半,再加上士紳階層名下的田地,自耕農隻剩下了百分之十的土地。而就是這些人,承擔了全國的賦稅,大明朝的國庫如何會不空虛?
這些地主階層,利用各種手段兼並自耕農的土地,或是強買,或是乞請,又或者是讓自耕農主動投獻。
百姓們以“投獻”的名義,將自家的田地掛靠到宗室或是有功名的舉人名下,就可以避稅了。
雖說沒有了自己的土地,隻能給東家當佃戶,靠租種東家的土地來維持生活。可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躲避朝廷繁重的稅賦,隻需要向地主繳納租金就可以了。
其實這田地租金也不低,可由於製度**,加上地方官員私自增收稅目,耕種自己的土地吃不飽飯,所過的生活還不如租種地主家的土地好,誰不想生活更好過些?
以上那些還不算太過惡劣,更有甚者,地主們隨便指定一塊老百姓的良田,勾結官府將其認定為“荒地”,然後這塊田地就變成是地主自己開墾的了。
佃戶們的生活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租種田地的收成幾乎要向東家上繳一半,甚至是更多。若是碰上災荒年,糧食歉收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吃不飽飯的情況。
心善的地主可是不多的,哪管你是不是鬧災荒,租金絕對不會少收。如果災荒太過嚴重的話,這些佃戶們就會背井離鄉,四處流竄,繼而變成流民了。
封建時代,流民太多的話,是會時常出現叛亂的。一旦有人牽頭,這些流民為了能吃飽飯,反叛朝廷也就實屬正常了。
河1南的土地兼並情況尤其嚴重,僅僅周王府就名下就占了不少的田地,雖然比不上洛陽的福王和衛輝府的潞王多,卻也少不到哪兒去。
可再怎麽說,周王府現在是自己的主子,李修文是不可能直接從朱倫坤手裏把地給搶過來的。
不過很多在朝的官員,他們家鄉的宗族親戚們,倒是有不少田地掛靠在周王府名下。舉人和進士也能免稅,隻是會有一定的額度,藩王們名下的田地卻是可以完全免稅的。
萬曆一朝,張居正曾經實行過“一條鞭法”,那會倒是情況有所好轉。可這條法令觸及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沒能實行多久,便讓士紳階層們給破壞殆盡了。
李修文現在既然已經反了朝廷,就不必再去顧及這些人了。他去了趟王府,跟朱倫坤商量過後,便把這些在朝官員所占有的土地也給清理了出來,用來分配到士兵們的手上。
由於兩支軍隊的人數太多,搜刮出來的土地分到每個人手裏其實不多,可能也就幾畝田地。不過沒關係,這些隻是現在分的。李修文告訴他們,以後還會繼續按軍功分配,少不了大夥兒的好處。
王府那三衛兵馬都有自己的屯田,都是之前朱紹燁從自己王府裏分出來的,自然用不著李修文去操心。
這完全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啊。
事情傳開了以後,整個開封府裏,人人都知道跟著李將軍幹有好處,當兵比做甚麽都好。許多的老百姓們,紛紛湧入了府城,擠在將軍府門口報名當兵,場麵好不熱鬧。
李修文可養不活那麽多人,最後經過層層篩選後,再次招募了兩千人,分到了宣武衛。自此,李修文的兩支兵馬擴充到了兩萬人。
和農民軍隻會劫掠不同,李修文占下來的地盤,是打算要守住,並且治理好的。
有了馬明達和趙雄的協助,讓各州縣維持運轉問題不大,將開封府的事務處理好,以後等收上稅了,完全可以割據一方。
神機營和宣武衛的將士們現在可沒時間種地,不過這些田地大多數原本就有佃戶在耕種,繼續用著就好了,隻要不發生大災,糧食的收成完全可以養活這些佃戶了。不夠人手的,還可以招回一些流民來耕種,隻要能吃飽飯,誰還願意繼續當流民啊?
而這些田地的擁有者,自己手下的將士們,一邊打仗還能雇傭佃戶給他們種地,福利比以往不知得好上多少。
李修文一鼓作氣,進軍歸德府。
歸德府原先就歸河1南布政使司管轄,處於開封的東南方向,是單獨的一府,收攏到自己手裏完全可以擴大地盤,不收白不收!
歸德府是一個小府,隻駐有一支衛所官兵,睢陽衛。這支衛所官兵如今隻有不到三千人,麵對著李修文的一萬精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就乖乖地繳械投降了。
睢陽衛指揮使侵占士兵屯田十分嚴重,貪汙**無惡不作,李修文查清楚後,直接讓人拖出去砍了,連同其下屬二十多名親兵盡誅!
李修文親自審訊,發現這支衛所的官兵裏有一位指揮僉事還不錯,是個可用之人。經過仔細盤問後,竟意外得知此人先前便打算投靠朱紹燁了,遂將其收入麾下。
府衙的許多官員,還有各州縣的許多士紳們,再次聚眾反抗李修文的暴力政權,又是一番大殺特殺,直殺得人頭滾滾,鮮血滿地。
歸德府再次清理出了些田地,李修文想了想,這裏畢竟離開封城遠了些,不如就留下一支軍隊駐守。
有了從那些反抗的士紳們手裏收繳上來的一些田地,加上睢陽衛前都司所侵占的,倒也足夠養活數千將士了。
李修文又殺了幾名睢陽衛的將官,以及一些平日裏就不服管,欺壓百姓的老兵油子,然後就扶了那名指揮僉事魯平上位,擔任睢陽衛都司。
李修文又增設了副指揮使一名,讓孫名文來擔任此職,並負責招募兵員。如今的睢陽衛,隻有兩千多名士兵,等孫名文招來一半人馬後,這支隊伍根本就不可能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自此,李修文完成了割據大業,算是小小的一方霸主了。
再想擴張下去倒也不難,隻是如今手上兵力不夠,很多士兵還沒開始訓練,先暫時穩定住開封府的局勢再說。
再者,在開封府裏折騰了大半個月,李修文剛剛收到京城傳來的消息,得知朱由檢已經下令,命孫傳庭出關趕赴開封,討伐自己來了。...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