縵亭峰上。


    小道士徒步走在荒山野嶺上,寒風凜冽吹透了他單薄的道袍,雙腿也被荊棘碎石劃傷,腳步越發地艱難。


    他將雙手攏在袖子裏,把頭埋進衣領中,身體卻控製不住地劇烈寒戰著,眼中黑白模糊了起來。


    小道士身軀冰冷,隻能靠幻想一道暖陽照著,透過記憶裏一些微不足道的片段溫暖自己——


    那是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小道士在道觀裏苦誦著道經,他的師父在三清像前打坐靜修,時光緩慢得像是過了一百年都不會留下絲毫痕跡,也平凡得毫無意義,卻不知為何被他牢牢記在了心裏。


    老道士坐在蒲團上察覺到有些冷意,就把座位往外挪了幾尺,想借下午悠長的陽光烤暖身體,驅散骨縫滲出的寒意。


    “師父,您要是覺得冷,就到丹房裏烤烤火。上午徒兒撿的柴火若是不夠用,天黑前我再去拾點便是了。”


    小道士抽空說了一句,想讓師父給自己留點喘氣的機會,離這些印得密密麻麻的劣質經書遠點。


    老道士眼皮都沒抬一下,從藥葫蘆裏倒出兩顆黃靜補氣丸囫圇吞下。


    “玄門功課不得馬虎,再念十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修持清靜無為是成就大道的不二法門。”


    見師父毫不上當,小道士苦著臉又縮回腦袋,伸出冰涼的手指翻動書頁,繼續神遊物外去了。


    小道士覺得這個師父很奇怪。


    平常時候,老道士謹持修身毫不放鬆,每天功課誦持澄清韻、吊掛、大小啟請,誦持八大神咒、律誥,直到誦經回向唱完《丘祖懺悔文》,自卯起至酉終神態端莊、精神飽滿,求道之誠日月可鑒。


    可一旦結束功課,這個師父就一頭紮進丹房裏,研究自己山上采來的草藥搭配,學習針砭推拿;每到初一十五,師父更是足不出戶地守在丹房裏課頌禮真,膽小謹慎得像是地洞裏的老鼠。


    若是尋常人走進丹房裏,必定會被滿牆滿架的藥材,汗牛充棟的醫書所震驚,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到了哪家醫館去了。


    小道士曾經揣測過,師父莫非是因為太怕死了,才會投入玄門之中悟道修煉,苦守在這個山高水遠的偏僻道觀裏?


    可是像師父這樣寡欲斷情、遠離恩怨地活著,就算能修煉到三五百歲,又和山裏一塊石頭有什麽區別呢?世上還有為了活著而活著的道法嗎?


    “師父,您不是說要性命雙修嗎?還是說活得夠長就能成仙?”


    對於自己怕死的事情,老道士從不諱言,但小道士這次的直言不諱,卻讓他不禁委婉地為自己辯解。


    “我派白玉蟾祖師所傳的丹法之法當然性命雙修,但也講究先命後性。大略修煉由修精氣入手,循煉精、煉氣、煉神的階次漸進,急躁不得。”


    小道士迷惑不解地說道:“命乃人身三寶、性是一點真如。先命後性豈不是舍本逐末的路子?”


    老道士拈須微笑道:“先悟真性看似高屋建瓴,實則不免走入力斥俗體、否定人生的岐途。像傻和尚參一輩子死禪,如何能得解脫?你切不可談虛論無。”


    小道士總覺得師父在狡辯,但是找不到什麽證據,於是看著道觀外的兩座巍峨青峰出神,任由午後陽光慵懶地照在自己身上。


    老道士見徒弟還不相信,便指著遠處的九曲溪說道:“徒兒,你看看那條九曲回環,河岸對麵一到春天就花繁柳茂、熱鬧非常。”


    “這時候,像我們這般住在山腳的人,有的人想過去,有的人不想過去,有的人朝對岸嗤之以鼻。你若是船夫,也隻能渡這些想過河的人對吧?”


    “所謂的先命後性,不過是先用神仙命術誘其修煉,以生死之間的恐怖覺其真心,隨後才終能以真如覺性遣其夢幻妄想,踏入金丹之道。”


    陽光透過樹葉灑進院子裏,似乎消融了空氣中的餘寒,就連遠處的山峰都照耀得閃閃發光,瑰麗非常。


    “師父,可是我們山裏人不想修道,大家都說有這座縵亭峰就能成仙。武夷仙人會在山頂擺宴會客,我們這些武夷老祖、武夷太姥的子孫飲了仙酒、嚐了仙饌,本就能升仙出世。”


    老道士神色蔫了三分,不滿地說道:“這些都是村夫村婦之談,你可千萬別輕信。不成金丹皆為虛妄,仙宴也得有船可渡才能架壑飛升,否則你看著滿山遍野的仙函屍骨千年不化,又有幾人見過神仙?”


    “山上原來沒有神仙呀?難道是我爹娘從小在騙我……”


    老道士搖了搖頭:“我派從漢時就尋訪天下洞天,這武夷山的第十六神仙洞天合該就在這縵亭峰上——否則白玉蟾仙師何必建觀住持許久,苦守在這裏呢。”


    “什麽是洞天呀,師父?”


    “洞天乃是山中空虛之處,屢有神異之所。自漢代緯書發肇,天下已經有三十六洞天之說,我那幾個師兄弟走遍天下名山,就是為了找到另外世外洞天的所在。”


    小道士似懂非懂地看著縵亭峰,盯著地勢平坦的峰頂,越看越覺得不像,反而覺得邊上峰麓相連而略高的大王峰,更有幾分洞天的模樣。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能憑空多出個人算不算神異?”


    小道士猶豫地舉例道,“我看大王峰才是洞天。我們在大王峰上撿到的人,現在還在廂房裏昏迷著呢——隻可惜是個怪人,而不是仙人。”


    “不算,縵亭峰上出現才算。”


    老道士不講道理地駁斥道。


    小道士越聽越懵:“師父,那縵亭峰上到底是有神仙還是沒神仙?我怎麽越聽越糊塗了?”


    老道士神秘地笑了笑,“我若是告訴你有,便是我口出妄言;我若是擺明沒有,又屬我不懂神仙命術。你若真想知道,等你修成本派的金丹,再上山自己去看吧!”


    小道士看著師父的表情,就知道自己上當了,師父明顯是想用計騙自己修煉,如若有著好奇心的加成,連讀經都沒有那麽枯燥。


    “師父,你這說了跟沒說有什麽區別?”


    老道士輕咳了兩聲,拿起藥葫蘆又倒出兩顆陵陽首烏丸吞了下去。


    “徒兒,你要記住‘野渡浮槎’這四個字。”


    小道士搖了搖頭,表示自己記不住。


    師父沒有再故作神秘,用清遠遒亮的聲音說道。


    “何為野渡?人生猶如身處野渡,對岸可望而不可既,上下求索時,茫茫然又不知該去向何方。”


    “何為浮槎?修道就如伐竹作舟,雖然辛苦勞碌不休,如履薄冰後,唯有踏上浮槎才算是前路。”


    …………


    漆黑的道路遙遠無盡,天頂有一顆蒼茫的大星散發著光亮,窺視著清冷的山峰,遙指著某個冥冥中的方位。


    “野渡浮槎……”


    “架壑升仙……”


    小道士顫抖著重複著師父的話,哪怕即將在冷夜裏成為一具寒殍,可他依舊走著,沒有停下。他一手緊捂著心口處不放,似乎那裏有什麽聲音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


    隻見在那片丹崖壁立,鬆竹環翠的巨石峰上,一段雲霧籠罩如幔帳,馨香鼓樂氤氳不去,金宇綴花人間難得。


    縵亭招宴,赫然已經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入潼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入潼關並收藏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