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幾十年,無非“功、名”二字。(.)
有“功”於家庭,有“名”聲在外,此可謂大丈夫。
晁衝在天朝時代,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做個幸福的平凡人。有點小事業,有些知心朋友。娶個不漂亮但賢惠的妻子,閑暇的時候跟她一起逛逛公園,找個草地野餐一頓;晚上沒事一起看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指指點點;每到節日,互相送個禮物,說一聲你辛苦啦;將來再生倆熊孩子,那就更好了。
可惜,在天朝奮鬥了那麽多年,這個簡單的願望也沒能實現,直到穿越到大宋來。
到了大宋之後,晁衝可謂是滿手鮮血。若不是他意誌堅定,或許早就迷失在了殺戮的欲望之中。
但他在別人眼中,依然是個屠夫。所以當他說自己是個好人的時候,不但欒廷玉不信,連他身邊的李逵都翻了一下白眼。
欒廷玉幹咳一聲道:“但願閣下能手下留情。”
晁衝道:“我說了,我是個好人,並不會濫殺無辜,但關押卻是一定的。欒教師難道不關心自己會有什麽下場麽”
欒廷玉搖頭道:“生死非我能左右,也無所畏懼,何必學那懦夫搖尾乞憐”
晁衝笑道:“錯我聽說有一種死法叫咬舌自盡。生,你無法左右,但是死,你還是可以掌控的。”
欒廷玉淒涼一笑道:“閣下是在取笑我貪生怕死,不肯自殺麽”
晁衝輕輕搖頭道:“錯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我隻是覺得欒教師對局勢的判斷很準確。”
“何意”欒廷玉兩次被反駁,有點意外道。
晁衝道:“欒教師是聰明人,話我不多說,我隻能誇一句,你猜對了”
欒廷玉終於有點不淡定了,臉上有了一點尷尬的神色,他的樸刀被砸斷時,便知道自己逃不掉了。若是執意想逃,必定被擊殺;丟掉武器,或許還可留一條生路。
他賭對了東方嘯果然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擒到了晁衝麵前。這晁衝既然願意跟自己交談,那就代表他不會殺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生機。
有那麽一刹那,欒廷玉甚至想暴起擒拿晁衝,從而反敗為勝。可看到晁衝自信滿滿的站在身前,眼光銳利似乎將他看穿時。欒廷玉放棄了這個很誘人的想法。
欒廷玉無奈道:“在下敗了,如何處置悉聽尊便。”
晁衝輕笑道:“下山之前,父親大人說,祝家莊內唯一可稱為英雄好漢的,隻有欒教師一人,一直囑托我不可傷害欒教師,我自然不會違背。”
欒廷玉有些吃驚道:“不想天王竟然如此念舊,當年也不過是戰過一場,點頭之交罷了。閣下是要將我也一起關押麽”
晁衝搖頭道:“錯我會放了你”
欒廷玉更吃驚,眼中卻帶有疑惑道:“閣下這是何意”
晁衝長歎一聲道:“我一直相信,英雄本應戰中死,不可折辱囚籠中。若非你們執意下山挑戰,也不會有此一敗,真是自不量力可我不相信這會是欒教師的主意這場戰鬥若是由欒教師指揮,勝負尚未可知也”
欒廷玉低頭無語。
晁衝道:“所以,我不會難為欒教師,同時也希望你回去之後勸說那祝家父子,我此來隻是為了讓祝家莊響應我梁山的武裝抗稅令。隻要他們同意隻向莊內百姓征收一成的租稅,並交給我梁山。我們便退兵而去”
欒廷玉道:“何時放我回去”
晁衝道:“明日中午。”
欒廷玉低頭不語。
晁衝命人將欒廷玉先關押到營寨內。
不久,各都虞侯匯報了傷亡人數,各都都頭匯報了打掃戰場後的戰果,大家都喜氣洋洋。(.無彈窗廣告)此戰梁山戰死29人,受傷72人。斬殺敵人240人,俘虜680人。逃回山上的人馬計有四百餘。
晁衝讓時遷帶路,李逵、鮑旭、周通、鬱保四帶領精銳的戰士五十人作為先鋒,立刻攻山。
魯達的第三都、雷霆的第一都、武鬆的第二都依次跟進。
劉唐的第四都,黃信的第五都押解俘虜及抬傷者回營寨。
李逵興高采烈的招呼一聲手下的人馬,奔跑而去。
晁衝則跟著第四都,第五都回營寨,總結軍功,登記造冊。將受傷人員抬到醫療區去進行救治。將戰死者用棺木盛好,戰後送回梁山安葬。
那些俘虜被綁住雙手,也被押到營寨內待命。
不到半個時辰,山上傳來信息,李逵他們毫無阻礙的通過了山道,攻到了祝家莊村內,列兵在祝家莊城寨之下。
晁衝聞言大喜,讓劉唐的第四都留守營寨,豹韜騎、龍驤騎在山下布防。
自己帶著黃信、楊雄、石秀和第五都人馬上山。
黃信的第五都人馬都是新兵,也是這次傷亡最重的。但是不經曆血戰,他們很難成長起來,所以晁衝選擇讓他們隨行上山。
到了山上,隻見三都兵馬在祝家城寨一百步外列陣,李逵正光著膀子,掂著兩把板斧,在城寨不足二十步內大罵不止。城上也不射箭,就這麽怪異的對峙著。
祝家莊分村莊與城寨兩個部分。
村莊乃是村民居住的地方,沒有什麽防範措施,隻是家家戶戶發了樸刀自衛。可麵對如狼似虎的梁山人馬,村民除了躲在家中閉門不出外,根本不敢出麵。
城寨則是造在一處高岡上,有三層城牆,都是頑石壘砌的,約高二丈。前後兩座莊門,兩條吊橋。牆裏四邊,都蓋窩鋪,四下裏遍插著槍刀軍器,門樓上排著戰鼓銅鑼。祝朝奉和祝虎、祝彪滿腔仇恨的看著城下的梁山軍馬,恨不得用目光將這些賊人萬箭穿心
麵對這種堅固的城寨,絕不是一蹴而就便可攻下的。晁衝上山之後,命令雷霆、武鬆在祝家城寨前列陣防備。魯達和黃信領兵開始建設簡易營地。
在村內圍出一片地方,將裏麵的百姓遷走,砍伐樹木製作鹿角將營地圍繞起來。空出的房屋,便作為軍兵的住所。
正在晁衝等人建設營地時,負責警戒的時遷來報,祝家莊東西兩側分別有兩支人馬到來,預計再有兩炷香時刻便可到達。
東邊李家莊由莊主李應帶隊,馬隊三十人,步行莊客四百餘。
西邊扈家莊由女將扈三娘帶隊,隻有騎兵二十餘人。沒有步行莊客。
其實想想也可理解,李應外號撲天雕,是個很講義氣的好漢,看到祝家莊有難,根據盟約,自然是全力來援。
而扈家莊,扈老太爺本就是個牆頭草樣的人物,加上扈家莊最小,平時被祝家莊欺負。連祝家莊都敗在了梁山兵馬手中,扈老太爺此時想的更多的是自保,而非主動挑釁梁山。也就是扈三娘脾氣倔強,還記恨晁衝耍弄她的仇,這才帶著二十騎兵前來助戰。
晁衝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決定抓大放小,集中兵力先迎戰李家莊李應。至於扈三娘,隻有二十騎兵來援,隻要稍微注意便可。
隨著晁衝一聲令下,建造臨時營地的魯達和黃信率領隊伍在村東列陣,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李應。
雷霆率領第一都後撤百步,繼續守在祝家城寨的前門口,防止迎戰李應時,城寨內敵人殺出。
而武鬆則率領自己的第二都,後撤至樹林中待命。
李家莊莊主,乃是撲天雕李應。李應八尺以上身高,四十歲年紀,從小習武,身體健壯,猿臂狼腰。愛騎雪白馬,喜著絳紅袍,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能十步取人,神出鬼沒。
李應早晨剛吃完飯沒多久,就聽到獨龍崗下喊殺聲震天。急忙派出心腹鬼臉杜興前去查看。
結果戰局讓李應大吃一驚,祝家三傑,加上鐵棒欒廷玉,竟然根本無法阻擋梁山分毫。祝家三傑,一死兩傷,狼狽逃回。那欒廷玉武藝如此高強竟然也戰敗被俘。
杜興回去稟報時,聲音都是顫抖的,建議莊主不要趟這次渾水,畢竟梁山當時聲張的隻是去祝家莊借糧,根本沒提到李家莊。
李應年輕時走慣了江湖,又豈能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救援祝家莊就等於救助李家莊
所以他急忙召集莊客,征集民兵。讓杜興兩百人留守莊內,自己帶著馬隊三十,步兵四百前來助戰。
趁梁山人馬立足未穩,若是自己攻打,祝家莊內再趁勢衝出,前後夾擊之下,未必不能打敗梁山賊寇
李應想的很好,可剛一交戰,李應就感覺出了梁山人馬的不同。
李應按照慣例,自然是先出場挑戰,希望仗著自己的勇猛,鼓舞那些剛招募的民兵士氣。
可晁衝身邊都是步兵,將領也都是步戰之將,可不願跟李應這個馬上戰將單挑。於是一聲令下,列隊出擊。
李應見對方不肯出戰,大聲嘲諷,並率領自己三十騎兵衝擊梁山槍陣。
站在隊列最前方的魯達、李忠、黃信、楊雄、石秀皆是強悍之人,麵對李應的騎兵衝鋒根本不懼,指揮著隊伍穩步向前,勢不可擋。
李應率領騎兵一頭向魯達撞來,魯達掄起水磨禪杖,大吼一聲,硬憾李應。
“咣當”一聲擋住李應的一槍衝刺。趁李應馬速下降的機會,雄厚的肩膀撞向戰馬的腹部,李應戰馬一個趔趄,徹底跑不起來了。
魯達身邊的李忠則揮槍紮向李應,李應慌忙迎戰。雙腿一夾馬腹,戰馬與他心有默契,轉頭就向側翼空地上跑去。
李應沒有想到,自己一個衝鋒竟然被擋下了,而且絲毫沒有戰果。
魯達和李忠見他遠走,也不追趕,繼續迎戰跟在李應身後衝來的三十騎兵。這些騎兵就沒有李應那麽好的武藝和騎術了,被魯達一禪杖一個,拍翻在地。
李忠的槍術很華麗,讓人眼花繚亂,如果遇到高手自然就是花架子,可遇到這些普通的軍兵,李忠那華麗的槍術簡直如同神技,將敵人一個個挑落馬下,極大地鼓舞了身後士兵的士氣。
李應又驅馬返回陣中,堪堪敵住魯達,救下了所剩不多的騎兵,返身向自己陣中跑去。
魯達剛追十幾步,李應在馬背上猛然向後一躺,一道銀光向後射去,直奔魯達胸口。
魯達向來膽大心細,加上晁衝特意叮囑各位將領,要特別李應背上的五把飛刀。所以見李應向馬背上後躺,急忙止住腳步,一個側身躲過,那飛刀劃過魯達衣襟,射入他身後一個軍兵的胸口,紅綾飛刀直末至柄,眼看是不活了。
魯達大怒,手中禪杖甩手飛向李應,盤旋的禪杖一下將李應戰馬後褪打折,李應差點被甩下馬來。
李應回頭一看魯達橫眉怒目,如廟中金剛,空著雙手向他追來。李應心中暗喜,急忙招呼身邊的騎兵反身再戰,擒拿魯達。
魯達渾然不懼,抓住一根刺向他的長槍,將那騎兵一把拽了下來,抓住他的雙腳,將其當做武器,上下拍打,又有幾個騎兵落馬。李應飛刀又來,被魯達舉起手中之人格擋。
李家騎兵何時見過這樣凶悍的人,任憑李應催促卻四散而逃。這時李忠也到,李應一看沒有機會了,便繼續敗退回陣中。
李忠好不容易拉住暴走的魯達,將水磨禪杖撿起給他,兩人這才又返回自己陣列中,緩步向前。
李應首戰不利,那些李家莊客和村民,看到平時英雄無敵的莊主都被人追殺的狼狽逃回,這還能勝的了麽
李應也是進退兩難,一次衝鋒讓他知道了梁山人馬的強悍。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自己想退,那四百多民兵也已經退不成了。
李應隻能頓兵堅守,寄希望於祝家莊內看到這裏交戰,從莊內殺出,裏應外合,前後夾擊,這才有擊敗梁山的希望。
而此時的祝家莊內,也正爆發著爭論。
扈三娘率領著二十騎兵從後門進入了祝家城寨,看到李家莊正在與梁山人馬交戰,便向祝朝奉請戰道:“老莊主,此時梁山賊人背後沒有防備,何不趁勢衝出,殺他個出其不意”
祝朝奉管理家業不錯,對於打仗卻是一竅不通,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
祝虎在高高的城寨上看著下麵廝殺,緊咬牙關,麵容一會兒猙獰,一會兒蒼白。
祝彪身上纏著一層層白布,可左肋間還是有鮮血滲出,沒戴頭盔,額頭也摔破了,包著紗布。
山下一戰,已經將兩人嚇破了膽,怎敢再出去迎戰。祝虎模棱兩可道:“機會倒是不錯,可就怕梁山賊人有什麽陰謀詭計”
扈三娘哼道:“我們居高臨下看的清楚,他們還有什麽詭計可藏莫不是你早晨被嚇破了膽”
祝虎有種被人說破心事的惱怒,可又不好向扈三娘發脾氣,隻好怒目而視自己的弟弟祝彪,道:“三娘再有半年就要過門,可還如此潑辣,你也不說管管”
祝彪感覺顏麵大失,對扈三娘吼道:“戰場廝殺乃是男兒之事,你一個婦道人家平時玩玩弓馬倒也罷了,這種大事,你休要插嘴”
扈三娘一指城下,道:“李家莊主危在旦夕,你不敢出城也倒罷了,還敢說我”
祝彪怒道:“我就說你怎地夫為妻綱,你竟然不聽我的話,還守不守婦道”
“你”扈三娘一個未嫁的姑娘如何能受得了“不守婦道”的指責,氣的說不出話來。
祝朝奉也覺得老三說話有點太過了,便說道:“三娘冒著危險來我支援我寨,彪兒就應該領情,還不向三娘道歉”
祝彪餘怒未消道:“他們扈家有四百民兵,可就來了二十個。還不如那李應懂事我如何要謝她”
祝朝奉氣的就想大罵,這個嬌慣不成器的東西平時無論怎麽看不起扈家莊和李家莊,可現在祝家莊危難之時,應該去團結每一分力量才是而且有些話,是能放到明麵上去說的嗎
扈三娘心中暗暗後悔,或許真該聽從父親和大哥的話,今天就不該來
扈三娘怒極而笑,瞪著祝彪道:“我再問你最後一次,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出戰”
祝彪避開扈三娘的目光,支支吾吾道:“這晁衝向來狡猾多端,不可能有這麽大的破綻,說不定就是為了引誘我們出戰故意設的陷阱”
祝彪越想越覺得自己說的對,語氣也更加堅定道:“不錯,一定是這樣,這就是晁衝故意設的陷阱,要引誘我們上當的”
祝虎也豁然開朗,對祝彪道:“三弟高見”
扈三娘一聲不啃,轉身下了城牆,領著自己的二十騎兵從後門出來,拍馬向晁衝的後方殺來。
一直關注著城寨方向的時遷對晁衝道:“主公,城寨內隻衝出一個扈三娘和二十騎兵。”
晁衝扭頭向城寨上看了一眼,冷哼一聲:“果然是懦夫通知武鬆不必再隱藏,從側翼夾擊李應,盡快結束戰鬥”
時遷領命而去。
晁衝從後背抽出七尺長刀,對李逵、鮑旭、周通、鬱保四道:“保四抗好大旗,隨著步兵衝鋒向前,擊敗李應。李逵、鮑旭、周通隨我返身迎戰那二十騎兵”
;
有“功”於家庭,有“名”聲在外,此可謂大丈夫。
晁衝在天朝時代,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做個幸福的平凡人。有點小事業,有些知心朋友。娶個不漂亮但賢惠的妻子,閑暇的時候跟她一起逛逛公園,找個草地野餐一頓;晚上沒事一起看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指指點點;每到節日,互相送個禮物,說一聲你辛苦啦;將來再生倆熊孩子,那就更好了。
可惜,在天朝奮鬥了那麽多年,這個簡單的願望也沒能實現,直到穿越到大宋來。
到了大宋之後,晁衝可謂是滿手鮮血。若不是他意誌堅定,或許早就迷失在了殺戮的欲望之中。
但他在別人眼中,依然是個屠夫。所以當他說自己是個好人的時候,不但欒廷玉不信,連他身邊的李逵都翻了一下白眼。
欒廷玉幹咳一聲道:“但願閣下能手下留情。”
晁衝道:“我說了,我是個好人,並不會濫殺無辜,但關押卻是一定的。欒教師難道不關心自己會有什麽下場麽”
欒廷玉搖頭道:“生死非我能左右,也無所畏懼,何必學那懦夫搖尾乞憐”
晁衝笑道:“錯我聽說有一種死法叫咬舌自盡。生,你無法左右,但是死,你還是可以掌控的。”
欒廷玉淒涼一笑道:“閣下是在取笑我貪生怕死,不肯自殺麽”
晁衝輕輕搖頭道:“錯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我隻是覺得欒教師對局勢的判斷很準確。”
“何意”欒廷玉兩次被反駁,有點意外道。
晁衝道:“欒教師是聰明人,話我不多說,我隻能誇一句,你猜對了”
欒廷玉終於有點不淡定了,臉上有了一點尷尬的神色,他的樸刀被砸斷時,便知道自己逃不掉了。若是執意想逃,必定被擊殺;丟掉武器,或許還可留一條生路。
他賭對了東方嘯果然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擒到了晁衝麵前。這晁衝既然願意跟自己交談,那就代表他不會殺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生機。
有那麽一刹那,欒廷玉甚至想暴起擒拿晁衝,從而反敗為勝。可看到晁衝自信滿滿的站在身前,眼光銳利似乎將他看穿時。欒廷玉放棄了這個很誘人的想法。
欒廷玉無奈道:“在下敗了,如何處置悉聽尊便。”
晁衝輕笑道:“下山之前,父親大人說,祝家莊內唯一可稱為英雄好漢的,隻有欒教師一人,一直囑托我不可傷害欒教師,我自然不會違背。”
欒廷玉有些吃驚道:“不想天王竟然如此念舊,當年也不過是戰過一場,點頭之交罷了。閣下是要將我也一起關押麽”
晁衝搖頭道:“錯我會放了你”
欒廷玉更吃驚,眼中卻帶有疑惑道:“閣下這是何意”
晁衝長歎一聲道:“我一直相信,英雄本應戰中死,不可折辱囚籠中。若非你們執意下山挑戰,也不會有此一敗,真是自不量力可我不相信這會是欒教師的主意這場戰鬥若是由欒教師指揮,勝負尚未可知也”
欒廷玉低頭無語。
晁衝道:“所以,我不會難為欒教師,同時也希望你回去之後勸說那祝家父子,我此來隻是為了讓祝家莊響應我梁山的武裝抗稅令。隻要他們同意隻向莊內百姓征收一成的租稅,並交給我梁山。我們便退兵而去”
欒廷玉道:“何時放我回去”
晁衝道:“明日中午。”
欒廷玉低頭不語。
晁衝命人將欒廷玉先關押到營寨內。
不久,各都虞侯匯報了傷亡人數,各都都頭匯報了打掃戰場後的戰果,大家都喜氣洋洋。(.無彈窗廣告)此戰梁山戰死29人,受傷72人。斬殺敵人240人,俘虜680人。逃回山上的人馬計有四百餘。
晁衝讓時遷帶路,李逵、鮑旭、周通、鬱保四帶領精銳的戰士五十人作為先鋒,立刻攻山。
魯達的第三都、雷霆的第一都、武鬆的第二都依次跟進。
劉唐的第四都,黃信的第五都押解俘虜及抬傷者回營寨。
李逵興高采烈的招呼一聲手下的人馬,奔跑而去。
晁衝則跟著第四都,第五都回營寨,總結軍功,登記造冊。將受傷人員抬到醫療區去進行救治。將戰死者用棺木盛好,戰後送回梁山安葬。
那些俘虜被綁住雙手,也被押到營寨內待命。
不到半個時辰,山上傳來信息,李逵他們毫無阻礙的通過了山道,攻到了祝家莊村內,列兵在祝家莊城寨之下。
晁衝聞言大喜,讓劉唐的第四都留守營寨,豹韜騎、龍驤騎在山下布防。
自己帶著黃信、楊雄、石秀和第五都人馬上山。
黃信的第五都人馬都是新兵,也是這次傷亡最重的。但是不經曆血戰,他們很難成長起來,所以晁衝選擇讓他們隨行上山。
到了山上,隻見三都兵馬在祝家城寨一百步外列陣,李逵正光著膀子,掂著兩把板斧,在城寨不足二十步內大罵不止。城上也不射箭,就這麽怪異的對峙著。
祝家莊分村莊與城寨兩個部分。
村莊乃是村民居住的地方,沒有什麽防範措施,隻是家家戶戶發了樸刀自衛。可麵對如狼似虎的梁山人馬,村民除了躲在家中閉門不出外,根本不敢出麵。
城寨則是造在一處高岡上,有三層城牆,都是頑石壘砌的,約高二丈。前後兩座莊門,兩條吊橋。牆裏四邊,都蓋窩鋪,四下裏遍插著槍刀軍器,門樓上排著戰鼓銅鑼。祝朝奉和祝虎、祝彪滿腔仇恨的看著城下的梁山軍馬,恨不得用目光將這些賊人萬箭穿心
麵對這種堅固的城寨,絕不是一蹴而就便可攻下的。晁衝上山之後,命令雷霆、武鬆在祝家城寨前列陣防備。魯達和黃信領兵開始建設簡易營地。
在村內圍出一片地方,將裏麵的百姓遷走,砍伐樹木製作鹿角將營地圍繞起來。空出的房屋,便作為軍兵的住所。
正在晁衝等人建設營地時,負責警戒的時遷來報,祝家莊東西兩側分別有兩支人馬到來,預計再有兩炷香時刻便可到達。
東邊李家莊由莊主李應帶隊,馬隊三十人,步行莊客四百餘。
西邊扈家莊由女將扈三娘帶隊,隻有騎兵二十餘人。沒有步行莊客。
其實想想也可理解,李應外號撲天雕,是個很講義氣的好漢,看到祝家莊有難,根據盟約,自然是全力來援。
而扈家莊,扈老太爺本就是個牆頭草樣的人物,加上扈家莊最小,平時被祝家莊欺負。連祝家莊都敗在了梁山兵馬手中,扈老太爺此時想的更多的是自保,而非主動挑釁梁山。也就是扈三娘脾氣倔強,還記恨晁衝耍弄她的仇,這才帶著二十騎兵前來助戰。
晁衝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決定抓大放小,集中兵力先迎戰李家莊李應。至於扈三娘,隻有二十騎兵來援,隻要稍微注意便可。
隨著晁衝一聲令下,建造臨時營地的魯達和黃信率領隊伍在村東列陣,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李應。
雷霆率領第一都後撤百步,繼續守在祝家城寨的前門口,防止迎戰李應時,城寨內敵人殺出。
而武鬆則率領自己的第二都,後撤至樹林中待命。
李家莊莊主,乃是撲天雕李應。李應八尺以上身高,四十歲年紀,從小習武,身體健壯,猿臂狼腰。愛騎雪白馬,喜著絳紅袍,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能十步取人,神出鬼沒。
李應早晨剛吃完飯沒多久,就聽到獨龍崗下喊殺聲震天。急忙派出心腹鬼臉杜興前去查看。
結果戰局讓李應大吃一驚,祝家三傑,加上鐵棒欒廷玉,竟然根本無法阻擋梁山分毫。祝家三傑,一死兩傷,狼狽逃回。那欒廷玉武藝如此高強竟然也戰敗被俘。
杜興回去稟報時,聲音都是顫抖的,建議莊主不要趟這次渾水,畢竟梁山當時聲張的隻是去祝家莊借糧,根本沒提到李家莊。
李應年輕時走慣了江湖,又豈能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救援祝家莊就等於救助李家莊
所以他急忙召集莊客,征集民兵。讓杜興兩百人留守莊內,自己帶著馬隊三十,步兵四百前來助戰。
趁梁山人馬立足未穩,若是自己攻打,祝家莊內再趁勢衝出,前後夾擊之下,未必不能打敗梁山賊寇
李應想的很好,可剛一交戰,李應就感覺出了梁山人馬的不同。
李應按照慣例,自然是先出場挑戰,希望仗著自己的勇猛,鼓舞那些剛招募的民兵士氣。
可晁衝身邊都是步兵,將領也都是步戰之將,可不願跟李應這個馬上戰將單挑。於是一聲令下,列隊出擊。
李應見對方不肯出戰,大聲嘲諷,並率領自己三十騎兵衝擊梁山槍陣。
站在隊列最前方的魯達、李忠、黃信、楊雄、石秀皆是強悍之人,麵對李應的騎兵衝鋒根本不懼,指揮著隊伍穩步向前,勢不可擋。
李應率領騎兵一頭向魯達撞來,魯達掄起水磨禪杖,大吼一聲,硬憾李應。
“咣當”一聲擋住李應的一槍衝刺。趁李應馬速下降的機會,雄厚的肩膀撞向戰馬的腹部,李應戰馬一個趔趄,徹底跑不起來了。
魯達身邊的李忠則揮槍紮向李應,李應慌忙迎戰。雙腿一夾馬腹,戰馬與他心有默契,轉頭就向側翼空地上跑去。
李應沒有想到,自己一個衝鋒竟然被擋下了,而且絲毫沒有戰果。
魯達和李忠見他遠走,也不追趕,繼續迎戰跟在李應身後衝來的三十騎兵。這些騎兵就沒有李應那麽好的武藝和騎術了,被魯達一禪杖一個,拍翻在地。
李忠的槍術很華麗,讓人眼花繚亂,如果遇到高手自然就是花架子,可遇到這些普通的軍兵,李忠那華麗的槍術簡直如同神技,將敵人一個個挑落馬下,極大地鼓舞了身後士兵的士氣。
李應又驅馬返回陣中,堪堪敵住魯達,救下了所剩不多的騎兵,返身向自己陣中跑去。
魯達剛追十幾步,李應在馬背上猛然向後一躺,一道銀光向後射去,直奔魯達胸口。
魯達向來膽大心細,加上晁衝特意叮囑各位將領,要特別李應背上的五把飛刀。所以見李應向馬背上後躺,急忙止住腳步,一個側身躲過,那飛刀劃過魯達衣襟,射入他身後一個軍兵的胸口,紅綾飛刀直末至柄,眼看是不活了。
魯達大怒,手中禪杖甩手飛向李應,盤旋的禪杖一下將李應戰馬後褪打折,李應差點被甩下馬來。
李應回頭一看魯達橫眉怒目,如廟中金剛,空著雙手向他追來。李應心中暗喜,急忙招呼身邊的騎兵反身再戰,擒拿魯達。
魯達渾然不懼,抓住一根刺向他的長槍,將那騎兵一把拽了下來,抓住他的雙腳,將其當做武器,上下拍打,又有幾個騎兵落馬。李應飛刀又來,被魯達舉起手中之人格擋。
李家騎兵何時見過這樣凶悍的人,任憑李應催促卻四散而逃。這時李忠也到,李應一看沒有機會了,便繼續敗退回陣中。
李忠好不容易拉住暴走的魯達,將水磨禪杖撿起給他,兩人這才又返回自己陣列中,緩步向前。
李應首戰不利,那些李家莊客和村民,看到平時英雄無敵的莊主都被人追殺的狼狽逃回,這還能勝的了麽
李應也是進退兩難,一次衝鋒讓他知道了梁山人馬的強悍。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自己想退,那四百多民兵也已經退不成了。
李應隻能頓兵堅守,寄希望於祝家莊內看到這裏交戰,從莊內殺出,裏應外合,前後夾擊,這才有擊敗梁山的希望。
而此時的祝家莊內,也正爆發著爭論。
扈三娘率領著二十騎兵從後門進入了祝家城寨,看到李家莊正在與梁山人馬交戰,便向祝朝奉請戰道:“老莊主,此時梁山賊人背後沒有防備,何不趁勢衝出,殺他個出其不意”
祝朝奉管理家業不錯,對於打仗卻是一竅不通,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
祝虎在高高的城寨上看著下麵廝殺,緊咬牙關,麵容一會兒猙獰,一會兒蒼白。
祝彪身上纏著一層層白布,可左肋間還是有鮮血滲出,沒戴頭盔,額頭也摔破了,包著紗布。
山下一戰,已經將兩人嚇破了膽,怎敢再出去迎戰。祝虎模棱兩可道:“機會倒是不錯,可就怕梁山賊人有什麽陰謀詭計”
扈三娘哼道:“我們居高臨下看的清楚,他們還有什麽詭計可藏莫不是你早晨被嚇破了膽”
祝虎有種被人說破心事的惱怒,可又不好向扈三娘發脾氣,隻好怒目而視自己的弟弟祝彪,道:“三娘再有半年就要過門,可還如此潑辣,你也不說管管”
祝彪感覺顏麵大失,對扈三娘吼道:“戰場廝殺乃是男兒之事,你一個婦道人家平時玩玩弓馬倒也罷了,這種大事,你休要插嘴”
扈三娘一指城下,道:“李家莊主危在旦夕,你不敢出城也倒罷了,還敢說我”
祝彪怒道:“我就說你怎地夫為妻綱,你竟然不聽我的話,還守不守婦道”
“你”扈三娘一個未嫁的姑娘如何能受得了“不守婦道”的指責,氣的說不出話來。
祝朝奉也覺得老三說話有點太過了,便說道:“三娘冒著危險來我支援我寨,彪兒就應該領情,還不向三娘道歉”
祝彪餘怒未消道:“他們扈家有四百民兵,可就來了二十個。還不如那李應懂事我如何要謝她”
祝朝奉氣的就想大罵,這個嬌慣不成器的東西平時無論怎麽看不起扈家莊和李家莊,可現在祝家莊危難之時,應該去團結每一分力量才是而且有些話,是能放到明麵上去說的嗎
扈三娘心中暗暗後悔,或許真該聽從父親和大哥的話,今天就不該來
扈三娘怒極而笑,瞪著祝彪道:“我再問你最後一次,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出戰”
祝彪避開扈三娘的目光,支支吾吾道:“這晁衝向來狡猾多端,不可能有這麽大的破綻,說不定就是為了引誘我們出戰故意設的陷阱”
祝彪越想越覺得自己說的對,語氣也更加堅定道:“不錯,一定是這樣,這就是晁衝故意設的陷阱,要引誘我們上當的”
祝虎也豁然開朗,對祝彪道:“三弟高見”
扈三娘一聲不啃,轉身下了城牆,領著自己的二十騎兵從後門出來,拍馬向晁衝的後方殺來。
一直關注著城寨方向的時遷對晁衝道:“主公,城寨內隻衝出一個扈三娘和二十騎兵。”
晁衝扭頭向城寨上看了一眼,冷哼一聲:“果然是懦夫通知武鬆不必再隱藏,從側翼夾擊李應,盡快結束戰鬥”
時遷領命而去。
晁衝從後背抽出七尺長刀,對李逵、鮑旭、周通、鬱保四道:“保四抗好大旗,隨著步兵衝鋒向前,擊敗李應。李逵、鮑旭、周通隨我返身迎戰那二十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