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要是不愁吃不愁穿,基本上就會追求名與利。
那些努力充實自己的人,不會甘於過著平淡的生活。
覺得自己有能力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就會越想要獲得附合自己所覺得能力的地位。
如果說世界上最沒節操的是哪一個群體,毫無疑問就是所謂的讀書人,他們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總是能夠審時度勢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通常還會趨利避害,絕少會保持自己的堅定立場。
那些能夠保持自己堅定立場的讀書人,隻要是他的身份地位足夠高,基本上都能做到青史留名的原因,無外乎就是這類人著實是太少了。
事實上也是那樣,什麽事情見多了,就沒有必要特別去進行記載,越是稀缺才會越被提倡。
沒有史學家會去記錄人是怎麽呼吸空氣,不是嗎?
漢帝國組織遠征艦隊注定是要被曆史隆重地記載。這一次將會有三千艘各種類型和大小的船隻來組成遠征艦隊,其中炮艦的數量達到七艘,其中的一艘炮艦是漢帝國的最新科技結晶,它叫“臨淄號”。
這並不是人類有史以來組織起來的最龐大艦隊,但它肯定是有史以來航行最遠進行一場戰爭的艦隊。
遠征艦隊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從南洋都護府進行抽調,包括南洋都護府建製內的所有炮艦,並且從安南都護府征調了他們僅有的兩艘炮艦。
桓溫被任命為遠征艦隊的指揮官,他的兩個軍職副手分別是李邁和王龕,王猛則是作為隨軍長史。等於是遠征艦隊除了王猛之外,指揮班子都是來自南方,甚至是兵源中南方人也占了八成。
龐大的艦隊是在後世的杭州灣進行集結。這裏有漢帝國的第二大造船基地,即將遠航的船隻會在這裏進行集結,主要還是應該進行一輪嚴格的檢修和維護。
桓溫在接受指揮權的第二天便拜別劉彥,歡天喜地的從長安啟程趕往杭州灣。他僅是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抵達杭州灣,第一時間建立起了自己的幕府。
從長安向東南修建的馳道已經長達八百餘裏,要是事先申請淨空軌道,隻需要四十一小時就能走完八百裏的馳道,桓溫後麵的三天是親自騎馬急趕。
“七艘炮艦已經全部進港了?”桓溫還帶來了自己的幕府班底,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對遠征艦隊有足夠的了解,看看有什麽不足的地方進行補足:“它們需要多久才能檢修和維護完畢?”
王龕之前就在南方,是作為大陸與夷洲那一支中等規模艦隊的統領。他接到新的命令是直接乘船抵達杭州灣海軍基地,執行自己作為副將的軍務。
“船廠督監給出的時間是至少需要半個月。”王龕認為這個時間非常合理,是建立在那些炮艦沒有嚴重受損或是需要大改的前提之下:“他們從遼東和朱崖洲那邊抽調了人手,不會有任何耽誤。”
“很好!”桓溫非常滿意地說:“我會向天子替他請功。”
盡管漢帝國的戰船都是有船槳輔助的款式,可是在季風季節進行航行才是最合適的。
在冬季的時候,自然氣候會在漲海(南海)那邊形成一種向西南的季風,非常適合船隻來航行。
到了夏季的時刻,季風會變成向西北方向吹的趨勢。
依靠船帆動力航行的船隻,順風的時候自然是能夠有更快的速度,逆風則是掛上船帆會難以寸進。這個就是為什麽在風範時代,季風那麽重要的原因。
遠征艦隊需要在冬季結束之前通過漲海抵達馬六甲,然後在這裏休整直至夏季的到來,借用季風的便利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阿三洋。他們也許還能在季風結束之前直接抵達好望角?
“將軍。”王龕拿著文牘,遞出去的同時說道:“第一支部隊已經進駐會稽郡了。”
桓溫接過文牘看了看,對首先抵達的部隊番號尤其重視,看到是來自膠州灣的部隊,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漢帝國的每一個軍港都會駐紮一支海軍陸戰隊,他們的建立可以追述到軍港建立之時,越是早期完成的軍港,駐紮的海軍陸戰隊成立時間就越久。
膠州灣不是漢帝國的第一個軍港,遼東的馬石津才是,膠州灣是屬於第二個。
“今次各式船隻三千艘,攜帶的陸戰兵力達到三萬。”王龕還是需要心裏有些底氣,恭敬地問道:“還會有後續艦隊嗎?”
桓溫卻是知道至少三年之內不會有後續的增援了,隻有他們會跨海數萬裏之遙對羅馬進行入侵。
漢帝國對羅馬的戰爭規模會是怎麽樣,取決的是他們能夠打成什麽樣。
“這樣啊……”王龕沒有什麽失望的地方:“三年嗎?從大漢啟程,需要至少六個月才會進入羅馬的海疆,一個來回便是至少一年兩個月。”
漢帝國離羅馬實在是太遠了,遠到光是傳遞消息就要花上一年多,他們開始對羅馬展開入侵,不管打成什麽樣都得那麽久才能將戰報傳回國內,好讓中樞根據他們傳回的戰報進行評估,是繼續加大兵力的投入,或是讓他們撤退。
桓溫轉身看向被懸掛在牆壁上的山川輿圖。
這一張地圖桓溫已經看了數年之久,不止一次對著地圖進行甄別,利用各種渠道去了解那地圖上的山川地形。
“王景略什麽時候會到?”桓溫在長安的時候是與王猛有過幾次深入的詳談,大體上從王猛那裏知道了一些關鍵的情報,還有不少疑惑需要得到解答:“他到過羅馬,回國時對沿途有親自的所聞所見。”
李邁恰好領著王猛進來,聽到桓溫說話的一個尾巴。
“剛才還提起景略。”桓溫與王猛其實不是那麽熟,要不是這一次同在一個幕府,之前隻是會因為一些公務有接觸,私下並沒有私交。他扭頭繼續看山川輿圖,問道:“他們這個海峽(直布羅陀),兩岸地形如長史所講,北岸為植被茂密之地,南岸是沙漠?”
王猛見桓溫一句話用兩個稱呼,尤其後麵是稱呼自己長史,知道是進入辦公時間,走到山川輿圖邊上,指著北岸說道:“此處羅馬人已經建立岸防,並有縱深防禦帶。他們稱此處為西班牙。”
西班牙是很早之前的稱呼了,後麵羅馬人屢次進行改名,隻是漢人是以自己得知的情報進行歸類,喊的是西班牙。
“南岸為淺海,自海灘到內陸大半為沙漠。”王猛比了一下地圖,一直是延伸到內陸的兩百餘裏才停下來:“這些地方有綠洲,聚集一些中小型的部落。”
“這樣的話,突破口便不是在南岸了。”李邁問王猛:“北岸的岸防是從元朔十六年開始建的吧?”
“確實。”王猛笑了一下,說道:“上次大漢經由這個海峽直接抵達名為君士坦丁堡的都城,羅馬人都被嚇壞了。”
“可惜了……”桓溫目光略過直布羅陀海峽,看向了更北的海域,問道:“此處向北,再轉東北,有一處類似大漢陸地與夷洲的海峽?”
掛在牆壁上的地圖,它將羅馬的疆域大致地畫了出來,其實並不算準確,不過大體上出錯的地方不多。
“這個島嶼,他們稱呼為不列顛。”王猛介紹道:“羅馬人占據了不列顛的半座島嶼,剩下的是由凱爾特人與薩克遜人分割占據。”
“羅馬人從不列顛撤軍,是因為凱爾特人和薩克遜人嗎?”王龕頓了頓,再問:“若是大漢進軍羅馬,他們能不能為大漢所用?”
這個問題王猛可答不出來,卻是了解到桓溫有在考慮放棄強攻直布羅陀海峽,是繞路從歐羅巴的北邊海域展開入侵。
“現任的羅馬皇帝是從東方起家,與歐羅巴部分的羅馬貴族矛盾重重……”王猛已經不止一次對某一個人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這一次他卻需要講清楚一點:“猛向陛下有過匯報,認為羅馬人的東西方矛盾可能會因為大漢的入侵而被消弭,讓他們團結起來。”
桓溫還是比較讚同的點頭。他的舉動也說明了一件事情,並沒有將入侵的行動寄托在羅馬的東西分裂,至少是先期沒有。
“這個不列顛,或許可以成為大漢在歐羅巴的橋頭堡。”桓溫很清楚光靠三萬登岸部隊沒可能滅亡羅馬:“我們需要一個遠在歐羅巴的橋頭堡。長史往羅馬之時,可有跟凱爾特人或薩克遜人有過接觸?”
“讓將軍失望了。”王猛搖頭答道:“猛或許並無真正踏上歐羅巴的土地,最遠僅是抵達君士坦丁堡。羅馬人將那邊稱為亞細亞,並非歐羅巴。”
這一點倒是桓溫從來沒有了解過的。他對著王猛點了點頭,問了另外一個問題:“秦嶺的火器兵,什麽時候會過來?”
這個王猛倒是能答得上來:“三千火器部隊,秋季中旬便會過來。”他頓了頓,苦笑著說:“其中包括銘皇子。”
“……”桓溫又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沒有掩飾地說:“這下可麻煩了。”
站在一旁的王龕和李邁對視了一眼,相續露出苦笑。
之前劉慎被送到軍中,參加了匈尼特疆域內的戰事,之前不知道的人隨著劉慎返回安西都護府轄區,並且已經踏上了長安的歸途,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他們的理解是劉彥在為劉慎累積威望,是為了劉慎成為儲君而鋪墊。
要是沒有劉銘也被安排進入軍中,他們會對自己的猜測抱有十成的把握,偏偏劉彥又將劉銘安排到了軍隊,那麽原本的十成把握就降低到了八成。
“陛下正當壯年。”王猛當過劉慎的貼身秘書郎,近期還成為三大侍中之一,無論怎麽看都是劉慎的心腹之臣,有些話應該由他來說:“儲君之位,並不著急。”
“聽聞尚書令在前往西疆之前,向陛下……”桓溫壓根就不是用的疑問表情:“聽聞崔氏鼓動群臣,被中書令壓下去了?”
王猛有些話是能說,但這些話明顯是不能講,甚至都不會有什麽表態,就奇怪地看了一眼桓溫。
“我等皆是忠於陛下,也隻能忠於陛下。”桓溫並沒有因為王猛表情奇怪而終止這個話題:“這一次遠征,也許三五年,可能十來年甚至更久,才能返回大漢。”
“那麽多年,銘皇子長年在外,該有我們苦惱的地方了。”李邁苦笑著不斷搖頭:“可別被打上什麽標簽,是吧?”
讓他們拒絕劉銘到遠征艦隊,他們是沒有那個膽子的。的確是怕被莫名地打上劉銘的標簽。
王猛能說什麽?他知道包括桓溫在內的人在怕什麽,無非就是一旦劉彥立了儲君,他們遠在數萬裏之外,肯定是難以及時作出什麽表態,要是被儲君認為他們是劉銘那一派的人,怕到立下再大的功勞也沒有用。
“今次出征,被俘的羅馬皇室也會隨同前往。”王猛說的是尤利安。他將話題重新掰回出征方麵:“另外……少使(海琳娜)已經懷有身孕。”
很碰巧的事情,羅馬、波斯與漢帝國進入戰爭狀態之後,遠嫁漢帝國的羅馬公主和薩珊公主先後傳出喜訊。
她們一直是在深宮,並不知道自己的母國已經和漢帝國進入戰爭狀態的事實,正安心養胎等待生產。
“哦?”桓溫一個愣神,大笑說道:“我們的羅馬總督和波斯總督,有人選了。”
王猛跟著笑了笑,然後搖了搖頭,才不會說些什麽。
漢帝國就算是滅掉薩珊和羅馬,實際上很難去做到全麵吞並,真的需要一名有漢室皇族血統和羅馬(波斯)血統的人成為當地的管理者。
“趁還有時間……”桓溫走到辦公桌邊上,收斂起笑容,嚴肅說:“多布置幾套方案。大致上是從埃及進軍,選擇強攻直布羅陀,或是進軍不列顛,也能是其它。”
這個是王猛的職權,他就讓隨從走過來,拿出可能是很久以前就製定好的方案。
那些努力充實自己的人,不會甘於過著平淡的生活。
覺得自己有能力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就會越想要獲得附合自己所覺得能力的地位。
如果說世界上最沒節操的是哪一個群體,毫無疑問就是所謂的讀書人,他們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總是能夠審時度勢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通常還會趨利避害,絕少會保持自己的堅定立場。
那些能夠保持自己堅定立場的讀書人,隻要是他的身份地位足夠高,基本上都能做到青史留名的原因,無外乎就是這類人著實是太少了。
事實上也是那樣,什麽事情見多了,就沒有必要特別去進行記載,越是稀缺才會越被提倡。
沒有史學家會去記錄人是怎麽呼吸空氣,不是嗎?
漢帝國組織遠征艦隊注定是要被曆史隆重地記載。這一次將會有三千艘各種類型和大小的船隻來組成遠征艦隊,其中炮艦的數量達到七艘,其中的一艘炮艦是漢帝國的最新科技結晶,它叫“臨淄號”。
這並不是人類有史以來組織起來的最龐大艦隊,但它肯定是有史以來航行最遠進行一場戰爭的艦隊。
遠征艦隊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從南洋都護府進行抽調,包括南洋都護府建製內的所有炮艦,並且從安南都護府征調了他們僅有的兩艘炮艦。
桓溫被任命為遠征艦隊的指揮官,他的兩個軍職副手分別是李邁和王龕,王猛則是作為隨軍長史。等於是遠征艦隊除了王猛之外,指揮班子都是來自南方,甚至是兵源中南方人也占了八成。
龐大的艦隊是在後世的杭州灣進行集結。這裏有漢帝國的第二大造船基地,即將遠航的船隻會在這裏進行集結,主要還是應該進行一輪嚴格的檢修和維護。
桓溫在接受指揮權的第二天便拜別劉彥,歡天喜地的從長安啟程趕往杭州灣。他僅是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抵達杭州灣,第一時間建立起了自己的幕府。
從長安向東南修建的馳道已經長達八百餘裏,要是事先申請淨空軌道,隻需要四十一小時就能走完八百裏的馳道,桓溫後麵的三天是親自騎馬急趕。
“七艘炮艦已經全部進港了?”桓溫還帶來了自己的幕府班底,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對遠征艦隊有足夠的了解,看看有什麽不足的地方進行補足:“它們需要多久才能檢修和維護完畢?”
王龕之前就在南方,是作為大陸與夷洲那一支中等規模艦隊的統領。他接到新的命令是直接乘船抵達杭州灣海軍基地,執行自己作為副將的軍務。
“船廠督監給出的時間是至少需要半個月。”王龕認為這個時間非常合理,是建立在那些炮艦沒有嚴重受損或是需要大改的前提之下:“他們從遼東和朱崖洲那邊抽調了人手,不會有任何耽誤。”
“很好!”桓溫非常滿意地說:“我會向天子替他請功。”
盡管漢帝國的戰船都是有船槳輔助的款式,可是在季風季節進行航行才是最合適的。
在冬季的時候,自然氣候會在漲海(南海)那邊形成一種向西南的季風,非常適合船隻來航行。
到了夏季的時刻,季風會變成向西北方向吹的趨勢。
依靠船帆動力航行的船隻,順風的時候自然是能夠有更快的速度,逆風則是掛上船帆會難以寸進。這個就是為什麽在風範時代,季風那麽重要的原因。
遠征艦隊需要在冬季結束之前通過漲海抵達馬六甲,然後在這裏休整直至夏季的到來,借用季風的便利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阿三洋。他們也許還能在季風結束之前直接抵達好望角?
“將軍。”王龕拿著文牘,遞出去的同時說道:“第一支部隊已經進駐會稽郡了。”
桓溫接過文牘看了看,對首先抵達的部隊番號尤其重視,看到是來自膠州灣的部隊,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漢帝國的每一個軍港都會駐紮一支海軍陸戰隊,他們的建立可以追述到軍港建立之時,越是早期完成的軍港,駐紮的海軍陸戰隊成立時間就越久。
膠州灣不是漢帝國的第一個軍港,遼東的馬石津才是,膠州灣是屬於第二個。
“今次各式船隻三千艘,攜帶的陸戰兵力達到三萬。”王龕還是需要心裏有些底氣,恭敬地問道:“還會有後續艦隊嗎?”
桓溫卻是知道至少三年之內不會有後續的增援了,隻有他們會跨海數萬裏之遙對羅馬進行入侵。
漢帝國對羅馬的戰爭規模會是怎麽樣,取決的是他們能夠打成什麽樣。
“這樣啊……”王龕沒有什麽失望的地方:“三年嗎?從大漢啟程,需要至少六個月才會進入羅馬的海疆,一個來回便是至少一年兩個月。”
漢帝國離羅馬實在是太遠了,遠到光是傳遞消息就要花上一年多,他們開始對羅馬展開入侵,不管打成什麽樣都得那麽久才能將戰報傳回國內,好讓中樞根據他們傳回的戰報進行評估,是繼續加大兵力的投入,或是讓他們撤退。
桓溫轉身看向被懸掛在牆壁上的山川輿圖。
這一張地圖桓溫已經看了數年之久,不止一次對著地圖進行甄別,利用各種渠道去了解那地圖上的山川地形。
“王景略什麽時候會到?”桓溫在長安的時候是與王猛有過幾次深入的詳談,大體上從王猛那裏知道了一些關鍵的情報,還有不少疑惑需要得到解答:“他到過羅馬,回國時對沿途有親自的所聞所見。”
李邁恰好領著王猛進來,聽到桓溫說話的一個尾巴。
“剛才還提起景略。”桓溫與王猛其實不是那麽熟,要不是這一次同在一個幕府,之前隻是會因為一些公務有接觸,私下並沒有私交。他扭頭繼續看山川輿圖,問道:“他們這個海峽(直布羅陀),兩岸地形如長史所講,北岸為植被茂密之地,南岸是沙漠?”
王猛見桓溫一句話用兩個稱呼,尤其後麵是稱呼自己長史,知道是進入辦公時間,走到山川輿圖邊上,指著北岸說道:“此處羅馬人已經建立岸防,並有縱深防禦帶。他們稱此處為西班牙。”
西班牙是很早之前的稱呼了,後麵羅馬人屢次進行改名,隻是漢人是以自己得知的情報進行歸類,喊的是西班牙。
“南岸為淺海,自海灘到內陸大半為沙漠。”王猛比了一下地圖,一直是延伸到內陸的兩百餘裏才停下來:“這些地方有綠洲,聚集一些中小型的部落。”
“這樣的話,突破口便不是在南岸了。”李邁問王猛:“北岸的岸防是從元朔十六年開始建的吧?”
“確實。”王猛笑了一下,說道:“上次大漢經由這個海峽直接抵達名為君士坦丁堡的都城,羅馬人都被嚇壞了。”
“可惜了……”桓溫目光略過直布羅陀海峽,看向了更北的海域,問道:“此處向北,再轉東北,有一處類似大漢陸地與夷洲的海峽?”
掛在牆壁上的地圖,它將羅馬的疆域大致地畫了出來,其實並不算準確,不過大體上出錯的地方不多。
“這個島嶼,他們稱呼為不列顛。”王猛介紹道:“羅馬人占據了不列顛的半座島嶼,剩下的是由凱爾特人與薩克遜人分割占據。”
“羅馬人從不列顛撤軍,是因為凱爾特人和薩克遜人嗎?”王龕頓了頓,再問:“若是大漢進軍羅馬,他們能不能為大漢所用?”
這個問題王猛可答不出來,卻是了解到桓溫有在考慮放棄強攻直布羅陀海峽,是繞路從歐羅巴的北邊海域展開入侵。
“現任的羅馬皇帝是從東方起家,與歐羅巴部分的羅馬貴族矛盾重重……”王猛已經不止一次對某一個人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這一次他卻需要講清楚一點:“猛向陛下有過匯報,認為羅馬人的東西方矛盾可能會因為大漢的入侵而被消弭,讓他們團結起來。”
桓溫還是比較讚同的點頭。他的舉動也說明了一件事情,並沒有將入侵的行動寄托在羅馬的東西分裂,至少是先期沒有。
“這個不列顛,或許可以成為大漢在歐羅巴的橋頭堡。”桓溫很清楚光靠三萬登岸部隊沒可能滅亡羅馬:“我們需要一個遠在歐羅巴的橋頭堡。長史往羅馬之時,可有跟凱爾特人或薩克遜人有過接觸?”
“讓將軍失望了。”王猛搖頭答道:“猛或許並無真正踏上歐羅巴的土地,最遠僅是抵達君士坦丁堡。羅馬人將那邊稱為亞細亞,並非歐羅巴。”
這一點倒是桓溫從來沒有了解過的。他對著王猛點了點頭,問了另外一個問題:“秦嶺的火器兵,什麽時候會過來?”
這個王猛倒是能答得上來:“三千火器部隊,秋季中旬便會過來。”他頓了頓,苦笑著說:“其中包括銘皇子。”
“……”桓溫又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沒有掩飾地說:“這下可麻煩了。”
站在一旁的王龕和李邁對視了一眼,相續露出苦笑。
之前劉慎被送到軍中,參加了匈尼特疆域內的戰事,之前不知道的人隨著劉慎返回安西都護府轄區,並且已經踏上了長安的歸途,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他們的理解是劉彥在為劉慎累積威望,是為了劉慎成為儲君而鋪墊。
要是沒有劉銘也被安排進入軍中,他們會對自己的猜測抱有十成的把握,偏偏劉彥又將劉銘安排到了軍隊,那麽原本的十成把握就降低到了八成。
“陛下正當壯年。”王猛當過劉慎的貼身秘書郎,近期還成為三大侍中之一,無論怎麽看都是劉慎的心腹之臣,有些話應該由他來說:“儲君之位,並不著急。”
“聽聞尚書令在前往西疆之前,向陛下……”桓溫壓根就不是用的疑問表情:“聽聞崔氏鼓動群臣,被中書令壓下去了?”
王猛有些話是能說,但這些話明顯是不能講,甚至都不會有什麽表態,就奇怪地看了一眼桓溫。
“我等皆是忠於陛下,也隻能忠於陛下。”桓溫並沒有因為王猛表情奇怪而終止這個話題:“這一次遠征,也許三五年,可能十來年甚至更久,才能返回大漢。”
“那麽多年,銘皇子長年在外,該有我們苦惱的地方了。”李邁苦笑著不斷搖頭:“可別被打上什麽標簽,是吧?”
讓他們拒絕劉銘到遠征艦隊,他們是沒有那個膽子的。的確是怕被莫名地打上劉銘的標簽。
王猛能說什麽?他知道包括桓溫在內的人在怕什麽,無非就是一旦劉彥立了儲君,他們遠在數萬裏之外,肯定是難以及時作出什麽表態,要是被儲君認為他們是劉銘那一派的人,怕到立下再大的功勞也沒有用。
“今次出征,被俘的羅馬皇室也會隨同前往。”王猛說的是尤利安。他將話題重新掰回出征方麵:“另外……少使(海琳娜)已經懷有身孕。”
很碰巧的事情,羅馬、波斯與漢帝國進入戰爭狀態之後,遠嫁漢帝國的羅馬公主和薩珊公主先後傳出喜訊。
她們一直是在深宮,並不知道自己的母國已經和漢帝國進入戰爭狀態的事實,正安心養胎等待生產。
“哦?”桓溫一個愣神,大笑說道:“我們的羅馬總督和波斯總督,有人選了。”
王猛跟著笑了笑,然後搖了搖頭,才不會說些什麽。
漢帝國就算是滅掉薩珊和羅馬,實際上很難去做到全麵吞並,真的需要一名有漢室皇族血統和羅馬(波斯)血統的人成為當地的管理者。
“趁還有時間……”桓溫走到辦公桌邊上,收斂起笑容,嚴肅說:“多布置幾套方案。大致上是從埃及進軍,選擇強攻直布羅陀,或是進軍不列顛,也能是其它。”
這個是王猛的職權,他就讓隨從走過來,拿出可能是很久以前就製定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