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學書,薛朗是打算寫成一個係列的。第一冊很簡單,就是參照小學數學第一冊寫的,主要是普及基礎知識。所以,在已經有數學基礎的成年人看來,這書十分簡單,翻閱起來自然也快。
秦王飛快的翻閱了一遍,手裏拿著薛朗寫的“前言”,默默思索。平陽公主接過剩餘的稿紙,翻閱一遍,之後,聖人、齊王都看了。齊王道:“姐……姐夫寫這書的目的為何?似乎過於簡單?”
齊王別別扭扭的叫薛朗,叫完還看看平陽公主,平陽公主淡然一笑,沒說什麽,也沒有什麽異樣的表示,薛朗發現齊王似乎悄悄地鬆了口氣……咳咳,可憐的孩子!
心中為齊王點蠟,麵上薛朗笑道:“因為這本書是用作啟蒙的,自然不能太難。”
“原來如此。”
齊王不再問了。秦王看完手中的前言書稿,遞給聖人,問道:“幼陽書中所寫的,數學乃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不知何解?”
薛朗道:“若要解釋這句話,就要從學科的劃分說起。在種花家,學科可劃分為兩個大科目,文科、理科。在這兩個大科目下麵,又細分出小的學科……”
薛朗從學科劃分說開去,先解釋清楚大致有那幾科,數學又能起到什麽促進作用。說完,薛朗道:“……可以說,人的一生,從嗷嗷墜地開始,一直到耋耄之年,都在與數學打交道。出生時候的日期、體重等,都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到年老高壽年歲,也是數學計算出來的。數學與人的一生息息相關。”
眾人齊齊點頭,表示認同。薛朗道:“這是生活方麵。在其他事務上,上到國家賦稅,造橋鋪路,下到官員軍士的俸祿、軍餉,都需要用到數學計算。天文曆法、地理、格物致知,都可以用數學來計算。所以才說,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頓了頓,薛朗續道:“其實,若說算學研究,算學十經已經做得很好,研究的深度、廣度都已足夠,可以說,領先同時代世界上其他地方許多。我朝又專門開設有算學科的考試選拔,研習算學的人,隻會多不會少。雖然算學十經重實例輕理論,但比之先人的智慧,我所學的算學知識不敢稱優,我所依仗著的,不過是計算方式更加的簡便罷了。所以,我才想寫這麽一本啟蒙用的數學書,彌補現有算學類書籍的不足。”
薛朗解釋清楚自己的想法,聖人和秦王聽得齊齊點頭。秦王問道:“今年金部計算、統計完成得比預期快,就是因為幼陽采用數字計算的方法嗎?”
“是的。我叫人做了兩塊大木板,用燒剩下的炭條做筆,在木板上計算,比之算籌,簡便快捷,所以,計算效率才能提升。”
聖人奇怪的問道:“今年民部的公務完成如往年一般,有提前嗎?”
秦王道:“回父親,往年夏收的時候,民部總要通宵達旦的辛苦幾日,今年卻沒有,想來其中定有幼陽的功勞。”
至於完成日期如往年一般,這就更不奇怪了。上麵的人要求隻會越來越高,上頭動動嘴,下頭跑斷腿。裴矩老於世故,年紀也大了,自然不是那種急於表現撈功勞為難下屬的人,做事留有餘地。聖人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此乃人之常情,擺擺手便略過不提。
說起數學,聖人道:“我曾聽平陽說過,幼陽你之所以如此博學,乃是與種花家的學製有關,對否?”
薛朗道:“聖人所說博學之語,臣愧不敢當。不過,若是說到種花家的學製,倒是有可取之處。種花家的學製,從三歲開始,上幼兒園,六歲開始小學,小學要上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然後是大學四年。大學以前,大家學的課程都一樣,大學以後,才開始分科,進行更專業、更深入的學習。”
聖人屈指一算,道:“那豈不是要一直上學到弱冠之年?”
薛朗道:“回聖人,是的。所以,臣就沒上過大學,所學多是從書本上或是專門請老師教的,學的比較駁雜,無有專業大學的精深。不過,這個學製雖好,但大唐並不適用。”
秦王道:“幼陽所言甚是,我朝初立,賦稅有限,天下又尚未太平,軍餉乃是第一大開支。是故,此策雖好,然無有實行的資本。”
薛朗點點頭,道:“就如二郎所說,教育這件事,隻能由國家牽頭。但是,一者受限於錢財,二者受限於師資力量。要發展教育,這兩者缺一不可。”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國一直流傳下來,跟中華民族重視教育、重視傳承的傳統分不開。因為有這樣的習俗,才有文明一代代的傳承和延續。後世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時候,教育之所以能發展起來,有一個政策功不可沒,那便是師範生免費政策,這才培養出許多義務教育需要的老師來。
其實,就這樣培養出的老師也是不夠的,在許多偏遠地區,高中畢業、初中畢業考不上大學的,有許多人成了代課老師。
人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奈何條件有限。唐朝此時的情況,根本不允許施行這樣的政策。
在座的都不是草包,即便是齊王,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弊。聖人一歎,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千頭萬緒,朕雖有雄心,然條件有限,並非所有利國利民的好政策都能施行,真乃人生一大憾矣!創業難守業更難,如今國本已立下,今後如何,還要看子孫後代。”
“兒領訓!”
除了薛朗,秦王、齊王、平陽公主都跪下了。薛朗左右看看,也跟著跪下,倒把聖人逗笑了,才起的鬱氣,瞬間消散,笑問道:“幼陽,你因何而跪啊?”
薛朗在心裏默默撓頭,嘴上道:“臣也會努力,盡心輔佐聖人。”
聖人大笑,起身把他拉了起來,表揚道:“你有此心便好。”
接下來,眾人一起就薛朗的數學書討論了一番,皆認為可以定稿了。平陽公主見狀,便使人接了書稿,拿回長安去,讓她名下的印刷坊開印。
秦王飛快的翻閱了一遍,手裏拿著薛朗寫的“前言”,默默思索。平陽公主接過剩餘的稿紙,翻閱一遍,之後,聖人、齊王都看了。齊王道:“姐……姐夫寫這書的目的為何?似乎過於簡單?”
齊王別別扭扭的叫薛朗,叫完還看看平陽公主,平陽公主淡然一笑,沒說什麽,也沒有什麽異樣的表示,薛朗發現齊王似乎悄悄地鬆了口氣……咳咳,可憐的孩子!
心中為齊王點蠟,麵上薛朗笑道:“因為這本書是用作啟蒙的,自然不能太難。”
“原來如此。”
齊王不再問了。秦王看完手中的前言書稿,遞給聖人,問道:“幼陽書中所寫的,數學乃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不知何解?”
薛朗道:“若要解釋這句話,就要從學科的劃分說起。在種花家,學科可劃分為兩個大科目,文科、理科。在這兩個大科目下麵,又細分出小的學科……”
薛朗從學科劃分說開去,先解釋清楚大致有那幾科,數學又能起到什麽促進作用。說完,薛朗道:“……可以說,人的一生,從嗷嗷墜地開始,一直到耋耄之年,都在與數學打交道。出生時候的日期、體重等,都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到年老高壽年歲,也是數學計算出來的。數學與人的一生息息相關。”
眾人齊齊點頭,表示認同。薛朗道:“這是生活方麵。在其他事務上,上到國家賦稅,造橋鋪路,下到官員軍士的俸祿、軍餉,都需要用到數學計算。天文曆法、地理、格物致知,都可以用數學來計算。所以才說,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頓了頓,薛朗續道:“其實,若說算學研究,算學十經已經做得很好,研究的深度、廣度都已足夠,可以說,領先同時代世界上其他地方許多。我朝又專門開設有算學科的考試選拔,研習算學的人,隻會多不會少。雖然算學十經重實例輕理論,但比之先人的智慧,我所學的算學知識不敢稱優,我所依仗著的,不過是計算方式更加的簡便罷了。所以,我才想寫這麽一本啟蒙用的數學書,彌補現有算學類書籍的不足。”
薛朗解釋清楚自己的想法,聖人和秦王聽得齊齊點頭。秦王問道:“今年金部計算、統計完成得比預期快,就是因為幼陽采用數字計算的方法嗎?”
“是的。我叫人做了兩塊大木板,用燒剩下的炭條做筆,在木板上計算,比之算籌,簡便快捷,所以,計算效率才能提升。”
聖人奇怪的問道:“今年民部的公務完成如往年一般,有提前嗎?”
秦王道:“回父親,往年夏收的時候,民部總要通宵達旦的辛苦幾日,今年卻沒有,想來其中定有幼陽的功勞。”
至於完成日期如往年一般,這就更不奇怪了。上麵的人要求隻會越來越高,上頭動動嘴,下頭跑斷腿。裴矩老於世故,年紀也大了,自然不是那種急於表現撈功勞為難下屬的人,做事留有餘地。聖人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此乃人之常情,擺擺手便略過不提。
說起數學,聖人道:“我曾聽平陽說過,幼陽你之所以如此博學,乃是與種花家的學製有關,對否?”
薛朗道:“聖人所說博學之語,臣愧不敢當。不過,若是說到種花家的學製,倒是有可取之處。種花家的學製,從三歲開始,上幼兒園,六歲開始小學,小學要上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然後是大學四年。大學以前,大家學的課程都一樣,大學以後,才開始分科,進行更專業、更深入的學習。”
聖人屈指一算,道:“那豈不是要一直上學到弱冠之年?”
薛朗道:“回聖人,是的。所以,臣就沒上過大學,所學多是從書本上或是專門請老師教的,學的比較駁雜,無有專業大學的精深。不過,這個學製雖好,但大唐並不適用。”
秦王道:“幼陽所言甚是,我朝初立,賦稅有限,天下又尚未太平,軍餉乃是第一大開支。是故,此策雖好,然無有實行的資本。”
薛朗點點頭,道:“就如二郎所說,教育這件事,隻能由國家牽頭。但是,一者受限於錢財,二者受限於師資力量。要發展教育,這兩者缺一不可。”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國一直流傳下來,跟中華民族重視教育、重視傳承的傳統分不開。因為有這樣的習俗,才有文明一代代的傳承和延續。後世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時候,教育之所以能發展起來,有一個政策功不可沒,那便是師範生免費政策,這才培養出許多義務教育需要的老師來。
其實,就這樣培養出的老師也是不夠的,在許多偏遠地區,高中畢業、初中畢業考不上大學的,有許多人成了代課老師。
人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奈何條件有限。唐朝此時的情況,根本不允許施行這樣的政策。
在座的都不是草包,即便是齊王,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弊。聖人一歎,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千頭萬緒,朕雖有雄心,然條件有限,並非所有利國利民的好政策都能施行,真乃人生一大憾矣!創業難守業更難,如今國本已立下,今後如何,還要看子孫後代。”
“兒領訓!”
除了薛朗,秦王、齊王、平陽公主都跪下了。薛朗左右看看,也跟著跪下,倒把聖人逗笑了,才起的鬱氣,瞬間消散,笑問道:“幼陽,你因何而跪啊?”
薛朗在心裏默默撓頭,嘴上道:“臣也會努力,盡心輔佐聖人。”
聖人大笑,起身把他拉了起來,表揚道:“你有此心便好。”
接下來,眾人一起就薛朗的數學書討論了一番,皆認為可以定稿了。平陽公主見狀,便使人接了書稿,拿回長安去,讓她名下的印刷坊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