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末林的計劃裏,法英聯軍主力將前進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東,沿著安特衛普、盧萬、納慕爾建立起堅固的防線。這條防線上有桑布爾河和馬斯河可倚為天險,法英聯軍45個師齊挖戰壕,隻消月餘便可建立起鐵桶般的塹壕陣地。而在聯軍前方,比利時22個師則在他們經營多年的東部防線上固守,憑借人工運河和堅固的連亙堡壘群,足夠讓德軍崩掉一口尖銳的牙齒。
北方戰區已經被防守得堅如山嶽,其它地域也同樣是完美無缺。南方馬奇諾防線由2個集團軍駐守,即便德國人來50個主力師,也別想染指防線後方的阿爾薩斯。至於中部,甘末林就更加放心了。那裏是被整個歐洲軍界都公認為極難行軍的阿登山脈,堪與高峻崇險的阿爾卑斯山相比,而山脈西麓又是洶湧寬闊的馬斯河,形成了對法國腹地的雙重天然屏護。為防止萬一,甘末林還把第9集團軍部署在了山麓以西,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來犯之敵。
盡管第9集團軍是法國各支部隊裏最弱的,僅擁有9個不滿員的b類師和一些獨立的要塞團,但要擋住從阿登山脈殺出的敵軍,甘末林也覺得綽綽有餘了。首先阿登山脈就不適合大部隊通過,第9集團軍完全可以在山麓擺出一個口袋陣,將零星出現的敵人各個擊破。
退一步說,就算德軍主力真的克服萬難衝出了山脈,那麽第9集團軍也可以退到馬斯河西岸固守待援。別的不敢說,重炮部隊甘末林敢打包票是絕對不可能在5天之內通過崎嶇險峻的阿登山林的,因此前期抵達馬斯河東岸的德軍隻有步兵,完全不具備壓製對岸火力強行渡河的能力。等到德國人把重炮從後方運上來,法軍早就派出大批戰略預備隊支援第9集團軍了。屆時麵對西岸重兵駐防的法軍集團,德國人想突破馬斯河天險無疑是天方夜譚!
縱觀整條戰線,北起英吉利海峽,南至瑞士邊界,無一處不是雄厚堅實,固若金湯。甘末林信心十足,準備在這條戰線後方與德國人再蹲個四年。現在甘末林擔心的反倒是英國能不能堅持那麽久:開戰以來,這個國家那號稱世界第一的海軍一敗再敗,英德艦隊的強弱之勢早已逆轉。倘若英國支撐不住退出戰爭,孤掌難鳴的法國可能也就隻有向德國尋求和平這一條出路了。
5月3日,方彥接到了a集團軍群司令部下達的全軍一級戰備命令。他隨即結束了與隆美爾所部的聯合演習,將麾下人員推入臨戰狀態。在這十天的短暫磨合時間裏,方彥讓飛行員們著重訓練了對敵我目標的識別,以及熟悉法國境內的山川地形。這兩點都是空中力量在支援陸軍時所必須滿足的前提。由於期限過短,方彥隻能選擇抓大放小,至於詳細的攻擊細節,就隻能讓飛行員們自行去摸索了。
雖然方彥非常想讓麾下部隊再訓練幾天,但時間已經不允許讓他再按部就班的準備下去。此時不止a集團軍群,整個德國陸軍都是蓄勢待發,隻等最高統帥部的進攻命令一下達,便按照預定計劃殺向敵國境內。方彥知道,目前希特勒之所以還沒有定下準確的進攻日期,除了入侵比利時、荷蘭兩國的借口還需要進一步推敲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為一支特殊的部隊等待一個合適的天氣。
在整個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裏,最關鍵之處便是要把法英聯軍主力盡快吸引到比利時境內。此前被德軍統帥部視作最大困難的阿登山脈,如今已經被古德裏安從技術細節上證明是可以越過的;倘若裝甲集群越過了阿登山林,而聯軍主力卻並未進入北方的比利時境內,那麽整個黃色方案都將宣告破產。
屆時,法英軍隊就能從容在中路封堵住德軍的進攻,並將整條戰線拖入德軍最不願意麵對的對峙僵持狀態。即便德軍還能憑借裝甲兵鋒之利在聯軍防線上撕開缺口,但要想重創甚至是圍殲聯軍主力,卻是半點可能也沒有了。
因此,德軍必須在戰役爆發伊始,就對荷比兩國、特別是與法國接壤的比利時展開狂雷閃電般的進攻。隻有用猛烈重拳把比利時打得落花流水敗亡在即,法英聯軍才會認定德國依舊在沿用他們上次戰爭的套路,即將主攻方向選在北線,並火速趕去救援。而如果比利時人自己就擋住了德軍攻勢的話,聯軍也就極有可能不會全軍東進了:畢竟德國將主攻方向放在北線隻是其最有可能采取的一種策略,如果德軍將主力部署在南方意欲突襲馬奇諾防線,也不是不可能出現!
從表麵上看,德國迅速擊敗比利時似乎不存在任何難度。後者雖然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軍隊,但其狹小的國土卻幾乎沒有戰略縱深,隻要德軍以裝甲部隊為矛實施鉗形攻勢,兩天內就能把比軍主力包了餃子。然而翻開作戰地圖就會發現,比利時人在其東部邊境修築了難以突破的要塞防禦群,其中最為關鍵的一處,就是號稱堅不可摧的世界第一堡壘埃本-埃邁爾要塞。
為了防止德國再度入侵本國領土,從20年代起,比利時就對其東部邊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建。寬闊的阿爾伯特運河被開鑿出來,與滔滔奔流的馬斯河(這條河很長,既流經法國色當,又流經比利時東部)共同形成了地形屏障;河流後方就是比利時軍隊的防禦帶,各種碉堡工事一應俱全。而為了給這座防禦大門裝上一把堅固的“鎖”,埃本-埃邁爾要塞便被建造了起來。
這座要塞位於馬斯河與阿爾伯特運河交匯處的一個花崗岩高地上。高地長900米,寬700米,迎河麵是高達40米的垂直峭壁,南邊則橫隔著一道寬大的反坦克深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要塞內部修建有4.5千米的加固隧道,駐紮士兵1200人,他們均可以在距離地麵25米以下的掩體內作戰,而不用擔心自身安全。
考慮到敵軍可能會用大量炮彈對這個堡壘的表麵實施飽和覆蓋,癱瘓其作戰能力,比利時人把要塞所有的觀察哨和火力點都隱藏保護了起來。其中機槍口和野戰炮位均覆蓋有堅厚的鋼筋混凝土,且從表麵看不出與周圍環境有絲毫異樣;4座重型要塞炮台更是采用了極其高端的整體液壓驅動,平時隱匿在要塞內部,戰時則迅速機動到射擊口,對來犯之敵展開猛烈炮轟。要塞內儲備了海量的彈藥、食品、和水,足夠守軍堅持半年,其防禦設計指標更是吸取了當年列日要塞的教訓,可以抵擋已知最強的法國530毫米列車巨炮的連續猛轟。
倘若德軍想順利進入比利時,就必須先破開埃本-埃邁爾要塞這把鋼鎖。因為這座要塞的重型火炮可以覆蓋方圓16千米內阿爾伯特運河與馬斯河上的所有渡口,如果德軍無視它的存在,後者的大口徑炮群能把德軍炸出翔來。而在要塞的西北麵不遠處,3座橫跨阿爾伯特運河的大橋連通著比利時腹地平原,德軍要想迅速席卷比利時,這3座大橋也必須從要塞的眼皮底下搶到手。
即便是以方彥的後世眼光來看,傾巨資打造的埃本-埃邁爾要塞也的確是比利時在東方抵禦德國入侵的堅固金城。就算德軍用一整個航空艦隊(集團軍級編製)的飛機不停從空中轟炸,沒有十天半個月功夫,也很難讓這座要塞的炮火陷入癱瘓。至於驚天動地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則還要等到明年7月才能製造出來。假如一切都按正常流程發展,北線b集團軍群的佯攻行動將麵臨極大困難,不僅人員死傷慘重,更會在比利時裹足不前,讓聯軍毫無支援比利時的急迫感。
然而,實際經過卻並沒有按照正常劇本來演。比利時人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那就是缺乏人生經驗,總想要弄個大新聞,完全不懂得悶聲發大財的墜吼精神。
埃本-埃邁爾要塞於1936年竣工後,比利時政府就廣邀世界軍事專家來給要塞進行評分。為了向國內外彰顯這個工程建築學上的傑作,比利時人甚至還請來了記者,對要塞內部進行深度報道。這種大吹大擂的行為無疑讓德國有機可乘。
自1938年起,細心的德國情報部門便搜集了大量比利時人無意透露的關於埃本-埃邁爾要塞的各種情報。1年後,經過間諜人員的不懈努力,他們又獲得了要塞內部的詳細設計圖。德國陸軍隨即對這個堅固防禦體係展開了仔細的研究。為了讓攻擊計劃不至於變成紙上談兵,德軍在南方一個秘密軍事基地裏完全複製出了這個要塞,以供部隊進行各種各樣的模擬攻擊演練。很快的,他們就對這個要塞有了完整而深入的戰術評估。
北方戰區已經被防守得堅如山嶽,其它地域也同樣是完美無缺。南方馬奇諾防線由2個集團軍駐守,即便德國人來50個主力師,也別想染指防線後方的阿爾薩斯。至於中部,甘末林就更加放心了。那裏是被整個歐洲軍界都公認為極難行軍的阿登山脈,堪與高峻崇險的阿爾卑斯山相比,而山脈西麓又是洶湧寬闊的馬斯河,形成了對法國腹地的雙重天然屏護。為防止萬一,甘末林還把第9集團軍部署在了山麓以西,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來犯之敵。
盡管第9集團軍是法國各支部隊裏最弱的,僅擁有9個不滿員的b類師和一些獨立的要塞團,但要擋住從阿登山脈殺出的敵軍,甘末林也覺得綽綽有餘了。首先阿登山脈就不適合大部隊通過,第9集團軍完全可以在山麓擺出一個口袋陣,將零星出現的敵人各個擊破。
退一步說,就算德軍主力真的克服萬難衝出了山脈,那麽第9集團軍也可以退到馬斯河西岸固守待援。別的不敢說,重炮部隊甘末林敢打包票是絕對不可能在5天之內通過崎嶇險峻的阿登山林的,因此前期抵達馬斯河東岸的德軍隻有步兵,完全不具備壓製對岸火力強行渡河的能力。等到德國人把重炮從後方運上來,法軍早就派出大批戰略預備隊支援第9集團軍了。屆時麵對西岸重兵駐防的法軍集團,德國人想突破馬斯河天險無疑是天方夜譚!
縱觀整條戰線,北起英吉利海峽,南至瑞士邊界,無一處不是雄厚堅實,固若金湯。甘末林信心十足,準備在這條戰線後方與德國人再蹲個四年。現在甘末林擔心的反倒是英國能不能堅持那麽久:開戰以來,這個國家那號稱世界第一的海軍一敗再敗,英德艦隊的強弱之勢早已逆轉。倘若英國支撐不住退出戰爭,孤掌難鳴的法國可能也就隻有向德國尋求和平這一條出路了。
5月3日,方彥接到了a集團軍群司令部下達的全軍一級戰備命令。他隨即結束了與隆美爾所部的聯合演習,將麾下人員推入臨戰狀態。在這十天的短暫磨合時間裏,方彥讓飛行員們著重訓練了對敵我目標的識別,以及熟悉法國境內的山川地形。這兩點都是空中力量在支援陸軍時所必須滿足的前提。由於期限過短,方彥隻能選擇抓大放小,至於詳細的攻擊細節,就隻能讓飛行員們自行去摸索了。
雖然方彥非常想讓麾下部隊再訓練幾天,但時間已經不允許讓他再按部就班的準備下去。此時不止a集團軍群,整個德國陸軍都是蓄勢待發,隻等最高統帥部的進攻命令一下達,便按照預定計劃殺向敵國境內。方彥知道,目前希特勒之所以還沒有定下準確的進攻日期,除了入侵比利時、荷蘭兩國的借口還需要進一步推敲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為一支特殊的部隊等待一個合適的天氣。
在整個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裏,最關鍵之處便是要把法英聯軍主力盡快吸引到比利時境內。此前被德軍統帥部視作最大困難的阿登山脈,如今已經被古德裏安從技術細節上證明是可以越過的;倘若裝甲集群越過了阿登山林,而聯軍主力卻並未進入北方的比利時境內,那麽整個黃色方案都將宣告破產。
屆時,法英軍隊就能從容在中路封堵住德軍的進攻,並將整條戰線拖入德軍最不願意麵對的對峙僵持狀態。即便德軍還能憑借裝甲兵鋒之利在聯軍防線上撕開缺口,但要想重創甚至是圍殲聯軍主力,卻是半點可能也沒有了。
因此,德軍必須在戰役爆發伊始,就對荷比兩國、特別是與法國接壤的比利時展開狂雷閃電般的進攻。隻有用猛烈重拳把比利時打得落花流水敗亡在即,法英聯軍才會認定德國依舊在沿用他們上次戰爭的套路,即將主攻方向選在北線,並火速趕去救援。而如果比利時人自己就擋住了德軍攻勢的話,聯軍也就極有可能不會全軍東進了:畢竟德國將主攻方向放在北線隻是其最有可能采取的一種策略,如果德軍將主力部署在南方意欲突襲馬奇諾防線,也不是不可能出現!
從表麵上看,德國迅速擊敗比利時似乎不存在任何難度。後者雖然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軍隊,但其狹小的國土卻幾乎沒有戰略縱深,隻要德軍以裝甲部隊為矛實施鉗形攻勢,兩天內就能把比軍主力包了餃子。然而翻開作戰地圖就會發現,比利時人在其東部邊境修築了難以突破的要塞防禦群,其中最為關鍵的一處,就是號稱堅不可摧的世界第一堡壘埃本-埃邁爾要塞。
為了防止德國再度入侵本國領土,從20年代起,比利時就對其東部邊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建。寬闊的阿爾伯特運河被開鑿出來,與滔滔奔流的馬斯河(這條河很長,既流經法國色當,又流經比利時東部)共同形成了地形屏障;河流後方就是比利時軍隊的防禦帶,各種碉堡工事一應俱全。而為了給這座防禦大門裝上一把堅固的“鎖”,埃本-埃邁爾要塞便被建造了起來。
這座要塞位於馬斯河與阿爾伯特運河交匯處的一個花崗岩高地上。高地長900米,寬700米,迎河麵是高達40米的垂直峭壁,南邊則橫隔著一道寬大的反坦克深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要塞內部修建有4.5千米的加固隧道,駐紮士兵1200人,他們均可以在距離地麵25米以下的掩體內作戰,而不用擔心自身安全。
考慮到敵軍可能會用大量炮彈對這個堡壘的表麵實施飽和覆蓋,癱瘓其作戰能力,比利時人把要塞所有的觀察哨和火力點都隱藏保護了起來。其中機槍口和野戰炮位均覆蓋有堅厚的鋼筋混凝土,且從表麵看不出與周圍環境有絲毫異樣;4座重型要塞炮台更是采用了極其高端的整體液壓驅動,平時隱匿在要塞內部,戰時則迅速機動到射擊口,對來犯之敵展開猛烈炮轟。要塞內儲備了海量的彈藥、食品、和水,足夠守軍堅持半年,其防禦設計指標更是吸取了當年列日要塞的教訓,可以抵擋已知最強的法國530毫米列車巨炮的連續猛轟。
倘若德軍想順利進入比利時,就必須先破開埃本-埃邁爾要塞這把鋼鎖。因為這座要塞的重型火炮可以覆蓋方圓16千米內阿爾伯特運河與馬斯河上的所有渡口,如果德軍無視它的存在,後者的大口徑炮群能把德軍炸出翔來。而在要塞的西北麵不遠處,3座橫跨阿爾伯特運河的大橋連通著比利時腹地平原,德軍要想迅速席卷比利時,這3座大橋也必須從要塞的眼皮底下搶到手。
即便是以方彥的後世眼光來看,傾巨資打造的埃本-埃邁爾要塞也的確是比利時在東方抵禦德國入侵的堅固金城。就算德軍用一整個航空艦隊(集團軍級編製)的飛機不停從空中轟炸,沒有十天半個月功夫,也很難讓這座要塞的炮火陷入癱瘓。至於驚天動地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則還要等到明年7月才能製造出來。假如一切都按正常流程發展,北線b集團軍群的佯攻行動將麵臨極大困難,不僅人員死傷慘重,更會在比利時裹足不前,讓聯軍毫無支援比利時的急迫感。
然而,實際經過卻並沒有按照正常劇本來演。比利時人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那就是缺乏人生經驗,總想要弄個大新聞,完全不懂得悶聲發大財的墜吼精神。
埃本-埃邁爾要塞於1936年竣工後,比利時政府就廣邀世界軍事專家來給要塞進行評分。為了向國內外彰顯這個工程建築學上的傑作,比利時人甚至還請來了記者,對要塞內部進行深度報道。這種大吹大擂的行為無疑讓德國有機可乘。
自1938年起,細心的德國情報部門便搜集了大量比利時人無意透露的關於埃本-埃邁爾要塞的各種情報。1年後,經過間諜人員的不懈努力,他們又獲得了要塞內部的詳細設計圖。德國陸軍隨即對這個堅固防禦體係展開了仔細的研究。為了讓攻擊計劃不至於變成紙上談兵,德軍在南方一個秘密軍事基地裏完全複製出了這個要塞,以供部隊進行各種各樣的模擬攻擊演練。很快的,他們就對這個要塞有了完整而深入的戰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