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寒門之子


    你的名就叫仁軌吧,以仁為軌,日後你若掌兵,則要多興仁義之師,多為天下黎民做好事。[.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鄧銘


    仁壽元年農曆四月的某一天,汴州尉縣小陽村的某一處劉家田地中,劉仁軌的父親劉一民正在伺弄著莊稼。


    正午的日頭已經比較毒辣,劉一民**著上身,還是渾身是汗,但是劉一民沒有歇息,一刻不停地在種田。


    隻當他咳嗽得厲害起來,才停下來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


    遠處,劉一民的二弟劉一平正用馬匹馱運著一些布匹趕來。


    劉一平放棄了父輩們的臉朝黃土,背朝天從土裏刨食的農業謀生手段,做經營布匹的小本生意,日子要比大哥劉一民好過一些。


    “大哥,日頭這麽毒辣了,你還不歇息一下。”劉一平老遠遠地向劉一民打招呼。


    “嗬,二弟呀,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啊。”劉一民說著,又劇烈咳嗽起來。


    “哎,大哥上次給你抓的三副藥吃完了嗎?效果如何?”


    “好是好,可每副中藥居然要二百枚開皇五銖大錢啊,讓二弟你破費了。”


    劉一民覺得藥好,還想去抓藥來吃,才知道這藥的價錢,覺得太貴,他就沒吃了。


    “大哥,別這樣說,您的病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好啊。”劉一平說著,掏出了五十枚開皇五銖大錢,想遞給大哥。


    “別,別,二弟,不要這樣,我不要,大哥的咳嗽多喝水,我去采草藥馬編莎來煮水喝就可以好了。”


    看著大哥倔強的模樣,劉一平隻好收回了錢,那三副藥就用去了六百枚開皇五銖大錢,可是劉一平跑三個月生意的利潤,他也有家要養,生意本小利薄,實在幫不了大哥多少啊。[]


    “二弟,你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昨天晚上大哥夢見一條大蟒蛇爬到了家裏的屋梁上,那是好大的一條蟒蛇啊,腰身都有水桶般粗,你給大哥說說這主何吉凶啊?”


    “平日裏我們叫蛇為小龍,這麽大的蟒蛇,應該是僅次於龍的存在,龍是天子,而這大蟒蛇應該是天子跟前的大官才對……”


    劉一平正說著,劉一民隔壁鄰居家的胖嫂邁開大腳,一邊跑來,一邊叫道:“大劉,大劉,你的媳婦生了,是個男娃子,快回家看看吧。”


    啥?媳婦生兒子了。


    劉一民高興得啥也不顧,飛奔著向家裏跑去。


    回到家,劉一民抱住了接生婆手中白白胖胖的兒子,樂得合不攏嘴。


    “二弟,這是大哥的第一個兒子,也是你的大侄子,你給取個名吧。”


    “大哥,我胸中的墨水不多,名讓先生給取吧,我取個字,希望大侄子將來為人做事都能以方方正正為準則,他的字就叫正則吧。”


    “正則,正則,好,取得好。”


    -


    可惜小正則還沒有年滿三歲,其父劉一民就病重身亡了,留下了其母劉黃氏和還未出生的一名遺腹子。


    後來,劉黃氏又給小正則添了一名小弟弟,劉黃氏就領著兩個幼小的兒子,孤兒寡母地艱難度日。


    小正則從四歲多就在地裏勞動:放牛、割草、喂豬,什麽都幹,回家還要燒火做飯,領弟弟等。


    小正則五歲時,村裏一戶有錢人請了家庭教師,教他的公子讀書。


    小正則有空,就在窗外聽聽,隨手寫寫畫畫。房屋裏,家庭教師鄧銘已經注意到了連日來在屋外偷偷學習的小正則。鄧銘也不多管、多問,依舊照常教授著課程。


    過去了八、九天,這一天鄧銘突然來了興致,見小正則還是來窗外聽課,便喊了小正則進去問道:“童子為何家子?愛學乎?幾歲?為何不請先生?”


    沒想到小正則不慌不忙,昂起頭,抑揚頓挫地說道:“我乃村頭劉一民家中長子,字正則,五歲,先父早亡,隻餘寡母和二弟,家貧好學,不能請先生教而學之。”


    “哦,童子聽了數日,可有何收獲?”


    “先生這幾日講的《論語》三篇中的學而、為政、鄉黨,我都背下來了,而且通過先生的講解,正則獲益匪淺。”


    鄧銘一眯雙眼道:“噢,那先把三篇背來聽一聽。”


    聽完小正則一字不漏地背誦完後,鄧銘並沒有太大的驚訝,記性好的童子少有,但並非沒有。眼前這小孩記性好,隻是滿足能傳承自己衣缽的一個條件,不知道他的悟性如何?


    “童子,你說鄉黨一篇,主要說的是什麽意思?”鄉黨一篇,鄧銘隻是讀教了整篇的古文,並沒有進行過任何講解,他有意考一考小正則。


    “稟先生,鄉黨一文,主要說孔聖人的容色言動、衣食住行,頌揚孔聖人是個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正人君子,正則當以孔聖人為楷模,長大了,要做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鄧銘雙眼一亮,擊掌歎曰:“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童子,你看我教這位富家的公子是東家包吃包住,並且每月奉送一百五十枚開皇大錢為學金的,若你要從老夫學習,我每月隻收你十五枚開皇大錢做學金就可。”


    “先生,童子家貧,別說每月十五枚,恐怕每月連五枚都拿不出來啊。”


    “哎……”鄧銘長歎一聲。


    其實鄧銘也非一般人,其乃陳朝太史令鄧琨的公子,其已得其父的真傳,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天文曆法和六藝,鄧銘樣樣精通。


    陳朝京師建康城被隋朝大軍攻破,陳朝亡,鄧琨自縊而死殉國,鄧銘不願為隋朝的官吏,遊走天下。


    為了小正則這顆好苗子,鄧銘找到了正則的叔叔。


    小正則的叔叔劉一平充滿苦衷地說:“先生,若是從前,十五個大錢,我出得起的,可現在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執政,拿絲綢紮花,拿布匹鋪地,布料緊張,我都進不到布匹來做生意,難啊。”


    “小正則是個好苗子,我就學一下孔聖人,隻要一次給我三十個大錢,我讓正則學五年或六年都不再收一文學金,他若學了我的本事,你們劉家鐵定要光宗耀祖的。”


    “好,先生這麽看重我的侄兒子,不要說是三十個大錢了,就是這五年的學費要一百個大錢,我也要給先生。”劉一平決絕地道。


    除了做事情,幫家裏幹活外,小正則抓緊時間、勤奮學習,抓緊時間跟著鄧銘讀了好多好書。


    每當勞動之餘,小正則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學得的知識。


    六年後,小正則長高了,十一歲了,是半大小子了。


    鄧銘向小正則告別:“徒兒,這六年來,為師所有的本事都教給你了,你以後勤加溫習,勤學新知識就夠了。”


    “先生,正則舍不得您走,我還想聽您講《左傳》。”


    “天下聚聚散散,理之常情,你有十一歲了,為師替你起個名吧,你的字是正則,以正為則,你的名就叫仁軌吧,以仁為軌,日後你若掌兵,則要多興仁義之師,多為天下黎民做好事。”


    “謹遵先生教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日第一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日第一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