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帝所生之子,其中羅氏隻有三個,三任皇後留下六名嫡子,埋下了“五王之亂”的隱患。(.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皇子都挺大了,皇帝還沒立儲的意思,朝臣紛紛請立太子。
永和帝私心裏,隻屬意他手把手親自教養的庶長子沐春。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沐春從能力、性格到長相都比永和帝更優秀。這少年長相俊美,風姿絕世,從小聰敏卻並不自傲,為人寬和,細心體貼,處事周到地叫人打心裏感到熨帖,一張嘴又甜又真誠,又愛笑,簡直讓人如沐春風。
連太後衛氏都忍不住喜歡他,直可惜他不是皇後所生嫡子。
說句良心話,衛太後甚至是嫉妒的,珍嬪羅氏能生出這麽個孩子,實在是修了八輩子的福氣。
天地靈氣都叫沐春給占去了,多麽鍾靈毓秀,風光霽月的一個少年,在政務上有見地,軍事上有天分,還胸懷天下,曠達濟世,溫和仁愛,絕對的驚世天才,最好的一個皇家繼承人。
好多大臣都超級愛沐春,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大幸的“希望之星”。太後衛氏親自教養的嫡二子沐景其實也挺優秀,可和沐春一比就被比成了渣渣。偏偏連沐景在內,所有弟弟也都敬佩沐春,真心喜愛這個大哥,不止一次說過不與大哥爭……真的是真心的。
沐春擱現代就叫做“男神”、“人生贏家”。
永和帝想立沐春為太子,是為了國家能更好,其實私心裏還有個不能說出口的想頭——憑沐春的本事,一旦繼位必是英明無敵,絕對要超過曆史上任何一任君主的成就,將來憑功績大家也得給他麵子,讓他追封生母羅氏為太後,也算做到了永和帝立愛人為後的承諾。
因羅氏生了沐春,一生受寵也從沒驕奢跋扈,得意忘形的時候,一心一意和永和帝過民間夫妻的普通生活,隻圍著丈夫孩子打轉,從不理會朝政。[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羅氏是孤兒,也沒有外戚為禍,更得永和帝的真心愛重。
可惜,理想很豐滿,襯托得現實更加骨感……永和帝剛露出屬意沐春的意思,又被禦史和大宗正給“pia~pia~”打臉了。
“有嫡立嫡,無嫡才立長。”話說永和帝,您老人家嫡出的皇子一大串,輪也輪不到庶長子做太子哇。
永和帝又抱著羅氏和庶長子嚎啕大哭了。
艾瑪,還給不給皇帝一條通往“情聖”的道路走了?
要說沐春的性子還真是好,一個少年,年紀輕輕竟然想得開,不生氣,反倒勸永和帝不要違背祖宗傳下來規則,立嫡子才好,以免動搖國之根基,讓大幸的嫡庶亂了分寸。
庶子心大,於自己,於家族,於國家都不是好事。
沐春更叫羅氏寬心,命裏無時不強求,不是自己的不要想,反正下任皇帝不管是誰,都是他的親弟弟,將來弟弟需要,自己會盡力輔助,做個賢王。若弟弟不需要他,他就做個閑王,到處賞花遊水,甚至出海釣魚,還把羅氏接出宮一起去玩,多麽逍遙快活?
把永和帝羨慕到不行,直說不如自己立即禪位做太上皇,一家人一起去才真叫逍遙。羅氏其實也不在乎位份,立即答應了。夫妻兩還真動了心思,隻想帶著三個兒女,早日離開皇宮,走遍天下,飽覽大好河山的壯美,逍遙自在過安生日子。
沐春是真的好,就是太好了,好得過分,讓衛太後心裏打鼓,怕沐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之輩。畢竟對皇位能真不動心的還是絕少數。
不,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立儲風波沒過多久,一家五口正在計劃出逃……呃,是禪位出遊。已經長到19歲的庶長皇子沐春竟然出天花,那麽風華絕代的漂亮人兒,長了一身可怖的紅疹爛瘡,痛苦而死。
誰也說不清這是陰謀還是巧合,羅氏摟著已經比她還高的兒子僵硬冰冷的屍身,哭都不知道哭了。
遭受喪子之痛,羅氏對皇帝丈夫是真的徹底失望,乃至絕望了——這一輩子所做的承諾,丈夫就沒有一次能兌現的,最後還因皇位害死了兒子。
作為一個母親的敏感,讓羅氏不相信太醫的話,不相信這隻是一場病症。羅氏求生之意全消,不再吃喝,沒幾天也離世了。
羅氏所出的庶五子沐智當時才14歲,看著“偶像男神”親大哥慘死,看母親絕食發瘋,臨死竟然用雙手摳下自己的眼珠子,說自己一生識人不清,害己害子,詛咒所有害了沐春的人,全家都要遭報應。
那慘景,讓沐智痛苦卻無能為力,最後連母親臨死囑托——查明大哥死因都不能如願。沐智心灰意冷,自請北上去邊關,遠離傷心地。
永和帝也親眼看著愛子慘死,愛妻悲亡,他這個皇帝卻無能為力。連遭打擊,他本想跟著愛妻愛子去了。隻是為了護全剩下的真愛結晶,保護羅氏所生的沐智、沐晴和靜和公主。永和帝心灰意冷,應朝臣的建議立了嫡二子沐景為太子,讓沐智這個才14歲的單薄少年遠赴邊關,隻當是流放了他,定了邊關將門世家楊氏一個不入流的旁支嫡女為妻,然後不再過問。
不聞不問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羅氏去後,衛太後很緊張,好在永和帝看不出有殉情的苗頭,傷心沒幾天就該吃吃,該喝喝,也不拒絕納新的美人了,見到漂亮宮女也肯寵幸了……就是每晚寵上三四個,夜夜不落空,個個都是第二第三……第n個“真愛”。
永和帝的“回頭”,換來了衛太後的妥協,她將羅氏所出的不足周歲的庶十二皇子沐晴養在了身邊,算是一種補償……或威脅?
這結局,表麵上看,也算皆大歡喜吧。
至於是不是真的個個都歡喜了?
……誰知道呢?
永和帝暗傷在心,快四十的人每夜連禦幾女,還服用藥物助興,更喜歡通宵批閱奏章。衛太後知道這不是長壽之兆,可勸了也不聽,她總不能一直盯著永和帝的房裏事,況且她不是嫡親的母親。
最後永和帝四十五歲短壽猝死,也是應有之意。
嫡二子沐景能成為太子,不僅因為他是嫡出的最長者,也因為他一直被衛太後教養長大的緣故,要不然一個沒媽的孩子,即使占了嫡出的名分,隻怕也拗不過偏心到沒邊的老爹。
衛氏推沐景做了光啟帝,自己做了太皇太後,卻也清楚沐景就是個守成之君。不僅光啟帝常會在政務遇到麻煩,需要幫手時感歎一句“若是大哥在就好了”。太皇太後衛氏有時也會忍不住可惜,常會想起沐春那個驚才豔絕,光風霽月的少年。
可惜……
唉!
沐暻其實並不笨,隻是比沐春缺了點靈氣而已,他心裏清楚若不是衛太後精心教養他,他在皇宮這個少有人情味的地方,能不能活下來還兩說呢。所以光啟帝對一手帶大他,保護他長大成人,教導他成才的太皇太後衛氏的感情是很深的。
衛氏也真心疼愛光啟帝。
若不是光啟帝因意外墜馬癱瘓,說不得祖孫之間也是一段佳話。
皇子都挺大了,皇帝還沒立儲的意思,朝臣紛紛請立太子。
永和帝私心裏,隻屬意他手把手親自教養的庶長子沐春。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沐春從能力、性格到長相都比永和帝更優秀。這少年長相俊美,風姿絕世,從小聰敏卻並不自傲,為人寬和,細心體貼,處事周到地叫人打心裏感到熨帖,一張嘴又甜又真誠,又愛笑,簡直讓人如沐春風。
連太後衛氏都忍不住喜歡他,直可惜他不是皇後所生嫡子。
說句良心話,衛太後甚至是嫉妒的,珍嬪羅氏能生出這麽個孩子,實在是修了八輩子的福氣。
天地靈氣都叫沐春給占去了,多麽鍾靈毓秀,風光霽月的一個少年,在政務上有見地,軍事上有天分,還胸懷天下,曠達濟世,溫和仁愛,絕對的驚世天才,最好的一個皇家繼承人。
好多大臣都超級愛沐春,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大幸的“希望之星”。太後衛氏親自教養的嫡二子沐景其實也挺優秀,可和沐春一比就被比成了渣渣。偏偏連沐景在內,所有弟弟也都敬佩沐春,真心喜愛這個大哥,不止一次說過不與大哥爭……真的是真心的。
沐春擱現代就叫做“男神”、“人生贏家”。
永和帝想立沐春為太子,是為了國家能更好,其實私心裏還有個不能說出口的想頭——憑沐春的本事,一旦繼位必是英明無敵,絕對要超過曆史上任何一任君主的成就,將來憑功績大家也得給他麵子,讓他追封生母羅氏為太後,也算做到了永和帝立愛人為後的承諾。
因羅氏生了沐春,一生受寵也從沒驕奢跋扈,得意忘形的時候,一心一意和永和帝過民間夫妻的普通生活,隻圍著丈夫孩子打轉,從不理會朝政。[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羅氏是孤兒,也沒有外戚為禍,更得永和帝的真心愛重。
可惜,理想很豐滿,襯托得現實更加骨感……永和帝剛露出屬意沐春的意思,又被禦史和大宗正給“pia~pia~”打臉了。
“有嫡立嫡,無嫡才立長。”話說永和帝,您老人家嫡出的皇子一大串,輪也輪不到庶長子做太子哇。
永和帝又抱著羅氏和庶長子嚎啕大哭了。
艾瑪,還給不給皇帝一條通往“情聖”的道路走了?
要說沐春的性子還真是好,一個少年,年紀輕輕竟然想得開,不生氣,反倒勸永和帝不要違背祖宗傳下來規則,立嫡子才好,以免動搖國之根基,讓大幸的嫡庶亂了分寸。
庶子心大,於自己,於家族,於國家都不是好事。
沐春更叫羅氏寬心,命裏無時不強求,不是自己的不要想,反正下任皇帝不管是誰,都是他的親弟弟,將來弟弟需要,自己會盡力輔助,做個賢王。若弟弟不需要他,他就做個閑王,到處賞花遊水,甚至出海釣魚,還把羅氏接出宮一起去玩,多麽逍遙快活?
把永和帝羨慕到不行,直說不如自己立即禪位做太上皇,一家人一起去才真叫逍遙。羅氏其實也不在乎位份,立即答應了。夫妻兩還真動了心思,隻想帶著三個兒女,早日離開皇宮,走遍天下,飽覽大好河山的壯美,逍遙自在過安生日子。
沐春是真的好,就是太好了,好得過分,讓衛太後心裏打鼓,怕沐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之輩。畢竟對皇位能真不動心的還是絕少數。
不,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立儲風波沒過多久,一家五口正在計劃出逃……呃,是禪位出遊。已經長到19歲的庶長皇子沐春竟然出天花,那麽風華絕代的漂亮人兒,長了一身可怖的紅疹爛瘡,痛苦而死。
誰也說不清這是陰謀還是巧合,羅氏摟著已經比她還高的兒子僵硬冰冷的屍身,哭都不知道哭了。
遭受喪子之痛,羅氏對皇帝丈夫是真的徹底失望,乃至絕望了——這一輩子所做的承諾,丈夫就沒有一次能兌現的,最後還因皇位害死了兒子。
作為一個母親的敏感,讓羅氏不相信太醫的話,不相信這隻是一場病症。羅氏求生之意全消,不再吃喝,沒幾天也離世了。
羅氏所出的庶五子沐智當時才14歲,看著“偶像男神”親大哥慘死,看母親絕食發瘋,臨死竟然用雙手摳下自己的眼珠子,說自己一生識人不清,害己害子,詛咒所有害了沐春的人,全家都要遭報應。
那慘景,讓沐智痛苦卻無能為力,最後連母親臨死囑托——查明大哥死因都不能如願。沐智心灰意冷,自請北上去邊關,遠離傷心地。
永和帝也親眼看著愛子慘死,愛妻悲亡,他這個皇帝卻無能為力。連遭打擊,他本想跟著愛妻愛子去了。隻是為了護全剩下的真愛結晶,保護羅氏所生的沐智、沐晴和靜和公主。永和帝心灰意冷,應朝臣的建議立了嫡二子沐景為太子,讓沐智這個才14歲的單薄少年遠赴邊關,隻當是流放了他,定了邊關將門世家楊氏一個不入流的旁支嫡女為妻,然後不再過問。
不聞不問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羅氏去後,衛太後很緊張,好在永和帝看不出有殉情的苗頭,傷心沒幾天就該吃吃,該喝喝,也不拒絕納新的美人了,見到漂亮宮女也肯寵幸了……就是每晚寵上三四個,夜夜不落空,個個都是第二第三……第n個“真愛”。
永和帝的“回頭”,換來了衛太後的妥協,她將羅氏所出的不足周歲的庶十二皇子沐晴養在了身邊,算是一種補償……或威脅?
這結局,表麵上看,也算皆大歡喜吧。
至於是不是真的個個都歡喜了?
……誰知道呢?
永和帝暗傷在心,快四十的人每夜連禦幾女,還服用藥物助興,更喜歡通宵批閱奏章。衛太後知道這不是長壽之兆,可勸了也不聽,她總不能一直盯著永和帝的房裏事,況且她不是嫡親的母親。
最後永和帝四十五歲短壽猝死,也是應有之意。
嫡二子沐景能成為太子,不僅因為他是嫡出的最長者,也因為他一直被衛太後教養長大的緣故,要不然一個沒媽的孩子,即使占了嫡出的名分,隻怕也拗不過偏心到沒邊的老爹。
衛氏推沐景做了光啟帝,自己做了太皇太後,卻也清楚沐景就是個守成之君。不僅光啟帝常會在政務遇到麻煩,需要幫手時感歎一句“若是大哥在就好了”。太皇太後衛氏有時也會忍不住可惜,常會想起沐春那個驚才豔絕,光風霽月的少年。
可惜……
唉!
沐暻其實並不笨,隻是比沐春缺了點靈氣而已,他心裏清楚若不是衛太後精心教養他,他在皇宮這個少有人情味的地方,能不能活下來還兩說呢。所以光啟帝對一手帶大他,保護他長大成人,教導他成才的太皇太後衛氏的感情是很深的。
衛氏也真心疼愛光啟帝。
若不是光啟帝因意外墜馬癱瘓,說不得祖孫之間也是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