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是皇帝緊急召集官員議政的地方,這緊急時刻,天授帝居然帶了九皇子來……大家眼珠子都要掉出來,看天授帝把人安置在自己身旁臨時加的椅子上……


    並排的啊,緊挨著的啊……


    要命!


    那俊美得不似人間的小皇子,居然也施施然坐下,半點沒見緊張惶恐,好似他本就是這座宮殿的主人般——理所當然得有點……可怕。[]


    這是……


    準備聽政?


    朝臣都在心裏打小九九——從前被帶來的,隻有太子。太子還是和朝臣站一塊兒的,就是監國那幾年,也沒敢碰過龍椅。


    天授帝這意思是……?


    不可能吧!


    其實,之前大家就隱約在猜天授帝的意思。


    因為天授帝要廢除嫡長子的心思昭然若揭,可也不見他培養年長的三皇子,隻天天圍著九皇子打轉。把幾乎一二品掌中樞的宰執大臣都叫去給長樂王上過課。


    這是除太子外,其他皇子都不能享受的待遇,而且說實話,這麽多高位的“老師”,連被軟禁的太子都未有過的此等殊榮。


    且更難得的是——長樂王把這些“老師”折騰了個遍,居然還能提高各位“老師”的參政理政的業務水平,也因此獲得所有“老師”的一致好評。


    長樂王的資質才華不是好,而是太好了,好得近乎妖異。一點都不像被關了十幾年的少年,倒像紅塵曆練了幾十年,眼光老辣,見解獨到,心有千秋。


    而且他自身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像沒有陰影的陽光,普照大地,無私仁善;像皎潔無暇的月華,指引靈魂,澄澈幹淨。


    隻要接觸了他,都會被他吸引……


    喜歡他,


    相信他,


    敬服他。


    絕不光看在顏值上……


    唯一缺點,就是性子疏淡,變臉速度快了點(且大家還經常不知道哪裏惹翻了他),嘴巴又毒,什麽話都敢說,偏他還是照實說,你連脾氣都沒辦法發。


    不過這也說明長樂王是個坦誠無偽的真君子。


    拋開性格上的一點“小缺點”,這個皇子堪稱完美,被軟禁的太子也是監國兩三年的,朝臣暗中將兩人放在一起對比……


    太子直接被比成了渣,被甩了好幾十條街好麽?


    有個超級bug般的高智商皇子在,其他人的智商都覺得不夠用了。-。-!!


    其實天授帝偏愛他並不奇怪,就是朝臣也沒幾個不偏愛他的。民間也開始愛長樂王了,已經有傳言,說幾個月前皇宮那道紫色閃電是紫微星降世,傳出“紫雷落,微星降,佑我大幸萬萬年”的歌謠。


    這直接影射到了當時從冷宮出來的長樂王身上。


    天授帝也不解釋為什麽帶九郎過來,咳嗽一聲提醒:“事態緊急,各位!”


    所有與會的官員都心神一凜,把心思放在了當前的要務上——西河、臨河下遊的主流支流多處決口,大家討論的重點就從護堤轉移到了抗災救災上頭。


    垂拱殿人來人往,宰執們工作繁忙,內宦將各路加急的快報提交上來,一直匯報不停。


    因為信息是靠驛馬傳遞,八百裏加急卻因為連日暴雨,許多橋梁道路被衝毀而又有延遲,所以決口的訊息到達朝廷,其實已經過去許多天了。


    甚至有些根本無法送達。


    天授帝黑著臉,措辭嚴厲發布各項命令。


    天授帝越聽臉越黑,再次嚴令還沒有決口的流域,人心不能慌,命令當地最高長官一律上堤,禁軍護堤,臨陣脫逃者以謀逆論,處以極刑,禍及九族。


    “朕也坐鎮京師,不移往高處。”天授帝帶頭以身作則。


    天京城附近也有兩條河屬於西河的支流——子牙河與真定河,如今都大浪滔天,也有幾處麵臨垮堤的風險。若是水淹天京,那真屬於超大事件了。


    大家都忙翻了。


    李康看向長樂王的表情都不對了——各地匯報今年夏汛比往年更凶險,真是百年難遇,這小殿下還真“猜”著了啊?他實在忍不住回味那句關於紫微星降的傳言……


    ……


    沐慈說是聽政,就是聽著,也不插話,隻安靜坐在天授帝的龍案邊。(.無彈窗廣告)天授帝也不管大家的眼光,很自然把堆放在龍案上的奏本,加急信報等遞給他,由著他翻閱。


    沐慈接得也自然,半點沒有誠惶誠恐。


    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回。


    沐慈對旁人心思是洞若觀火的,卻並不在意。隻結合訊息,對照垂拱殿新掛起的最詳細的地圖,拿一支他剛得到的小羽毛筆,在一疊空紙上寫寫畫畫,分析當前局勢,預估嚴重程度。


    天授帝在理政之餘,瞥了一眼小兒子的字跡,發現筆跡還是很蒼勁有力,可都是看不懂的歪歪扭扭的符號線條。


    若王梓光在,他就能看出這並不是英文。


    沐慈前世今生,都有個極其縝密的大腦,擁有絲毫不差的照相機記憶,特別是對數字敏感,所以他曾被吸納做過情報人員。


    職業習慣,保密需要,沐慈養成了寫東西時用自己自創的一套速記字符及密碼符號的習慣,而且過一段時間變更一次,反正他自己記得,從無錯亂。


    也就是說,除了沐慈自己,任何人都看不懂他寫的東西,破譯起來都極其困難。


    因為他答應天授帝,不能說話,那麽寫的字也不能被旁人看懂。同時,他習慣於寫東西保持足夠的速度。密碼字符、高速書寫,是他不願使用毛筆的原因。


    可這些字符在旁人眼裏就神奇了,在天授帝和路過的幾個大臣看來,小九郎(長樂王)真是紫微星下凡麽?


    小羽毛為什麽能寫字,太神奇了有沒有?


    而且那些字符,看不懂,像天書……這是在寫……天上的文字?


    沐慈五感敏銳,卻並不在意那些探究的目光,該怎樣就怎樣,這淡定從容的氣質,還有手拿羽毛筆的飄逸,不凡的美麗麵孔,讓他猶如仙人。


    真是紫薇帝君下凡麽?


    不過大家不敢多看,認真於本職工作——天授帝頂懸黑雲,表情不善,還是別踩雷了。


    眾臣和天授帝探討災後救助,安置,不能出現流民、暴民,引發大亂。


    其實大幸災害多,朝廷處置有經驗,這回不過是嚴重了一點,不過因為之前禁軍壓著主官上堤,皇帝又給了銀錢,大部分人選擇了迅速補救,加固河堤,所以雖洪水大,可按比例算,決口的已經不算多了。


    朝廷的各項舉措都是良好的,但各州府的抗災救災工作,就要仰賴官員的治理水平,好一點的親民官,救災及時,百姓也能多活下來幾個,若碰到貪腐或無能的,賑災款吞掉不說,各地賑濟倉的糧食都敢拿出去賣光,無糧可賑,商賈大戶又抬高糧價;甚至有些受災後或隱瞞不敢報。百姓就會餓死無算。


    宮裏可不止和順一個是遭災被賣的。


    廷議一直忙到夜半才散,天授帝親自送沐慈回去。


    半夜,仍然風雨飄搖。


    天授帝一臉陰鬱,帶著從頭到尾沒開過口的寶貝九郎,坐能夠遮擋風雨的禦輦回去。


    天授帝憑軍隊稱帝,也禦駕親征過,算個馬上皇帝,很少坐禦輦,在宮內也是快步走,倒符合了養生之道,壽命也長一些,他是整個大幸在位時間最長,年紀最大的皇帝。


    隻是今天下雨,天授帝怕沐慈受寒生病,才動用禦輦。


    禦輦極其華貴,並不是那種八人,十六人抬動的轎子,是一個加了華蓋的馬車,有宣儀衛在前牽著八馬慢行。


    沐慈眸光微閃,他記得曾有人對他說過——看古代是不是尊重人權,隻要看這個朝代有沒有人抬人的轎子。


    大幸朝,並沒有人抬人,把人當牲口使的習俗,皇帝也不例外,隻坐馬車。他對大幸朝皇帝評價又好上了一點。


    這的確算是個極好的地方,沐慈開始有點喜歡這片土地,這個王朝,這裏真正的華夏民族了。


    禦輦有遮擋,沒有風雨侵襲,行進平穩,天授帝看坐在他身邊的幼子,那披風裹住他護在懷裏:“冷不冷?”


    雖然是七月的天,但晝夜溫差大。


    狹小空間,天授帝身上的老人味更重,沐慈卻並沒有掙紮,隻道:“現在不冷了。”


    天授帝把人抱得更緊一點,問:“九郎,聽了一日,可有想法?”


    沉默一天的沐慈才開始發表意見:“已死的百姓,盡快打撈,建議火葬,可防治疫病進一步擴散蔓延。”


    大幸朝受佛道文化影響,高僧坐化,老道登仙後都是火化,火葬不僅沒有那麽抵觸,還很流行,所以並不難實行。天授帝對旁邊的內侍下令:“命各地佛寺道觀,為無主的屍骨收斂,保存有用物件以備親人認領,及時火葬。”


    立即有人下去傳口諭。


    佛寺道觀一般不向朝廷納稅,所以朝廷叫佛寺道觀做點事,也是應當的。


    沐慈又問:“救災的錢糧,是國庫出?”


    “國之災難,自然是國庫賑濟。”又解釋流程,“但各地方不會等銀兩到達才賑濟,會預支一部分。”


    “有沒有官員截留賑濟款的情況?”沐慈想到某著名朝代的“火耗”,下撥一級就要扒皮兩成,真正到百姓手中就不剩多少了。


    沐慈也不相信所有官員都能無私到不垂涎巨額款項,看之前朝廷要求主官上堤後引發的辭官潮,沐慈就不會太天真。


    “會有監察禦史一並過去。”天授帝眉頭擰得死緊,他並不是什麽都不懂的皇帝,自然知道這種頂風貪腐的事即使有監察禦史也是發生過多次的。但他總想著,這種時候,敢貪瀆不做事的官員還是少數……吧?


    沐慈秒懂,說:“哪怕一州一縣出問題,對那裏的百姓來說也是滅頂之災。想要做好一件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寄望於的實施者的良心,而應該有更好的規則和製度。”


    更好的規則和製度?


    天授帝雖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卻並不意外,因為九郎一直是個講規矩的人,且他也想聽聽九郎的道理,饒有興趣問:“什麽規則製度,你有更好的方法?”


    “讓商人來做賑濟,有沒有忌諱?”


    大幸朝商業發達,各任皇帝都重理財,並不鄙視商人,沒有商人做善事搏名而被皇帝忌憚的情況——除非像衛氏那樣大到居然試圖控製皇帝。


    且大幸朝商人子弟可以科考,就是明證。


    “忌諱倒沒什麽,隻是商人重利輕義,越到災時越是囤貨居奇,坐地漲價,怎麽可能叫他們還來做賑濟呢?”天授帝說,有時候朝廷都被逼著要高價購買他們的物資。


    禦輦到了合歡殿,天授帝被衛終扶著踩腳凳下來,然後他伸手要扶沐慈。沐慈並不伸手給他,道:“我還沒嬌弱到爬不下個馬車。”


    也避開衛終伸出的手,自己扶著車緣,踩腳凳下來。


    天授帝失笑,真是拿這個倔牛兒沒辦法,看衛終故意做出極尷尬的樣子,隻是無奈搖頭。


    沐慈走入合歡殿書房,因談話還沒結束,天授帝也跟進了書房。


    書房中仍然燃著燈火,這時候隻能是沐若鬆。他等得太久,在書房伏案睡著了,一旁是他幫著沐慈做標點的資料。


    沐慈對天授帝比了個安靜的手勢,想退出去,又折返,輕手輕腳進了書房,拿了一旁的披風給沐若鬆蓋好,卻驚醒了他。


    沐若鬆雙眼布滿紅絲,迷蒙著說:“殿下,您回來了……”


    “嗯,”沐慈的聲音從未有這般柔和過,“在等我?”


    “是啊……”沐若鬆回答地理所當然,又有點急切,“聽說您去了……”


    “去了垂拱殿。”


    “您怎麽能去呢,您知不知道……”十分惶急又很擔心的語氣。


    “好了,別激動。”沐慈摸一摸沐若鬆的臉,“沒事的,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可是……”


    “沒有可是,相信我。”


    沐若鬆也沒辦法,人都已經去了,半夜才回來,他心裏再急再擔心也無用,無奈得咕噥兩句,因睡姿不好,身上酸麻,就動了動肩膀和手臂。


    沐慈伸出手給他揉肩:“以後太晚了就自己去睡,別等我了。”


    “沒事,不累。”沐若鬆被沐慈這樣捏,多少有點不自在,可捏肩膀的手力道適中,很舒服……他沒享受多久,就看到了一直隱藏在暗影深處的天授帝,嚇了一大跳,趕緊起來行禮。


    天授帝心情複雜得無法言說……


    剛剛相處沒多久的侍讀官,都能得到九郎那麽溫柔的眼神,那麽體貼的對待……他這個父皇,現在才剛剛跨出第一步,還沒得到一個“父皇”的稱呼,好挫敗。


    而且,即使沐慈不再拒絕他的牽手、碰觸,可目光依然是無風無波的淡然平靜。


    什麽時候,這麽溫柔的眼神,容納的是父皇呢?


    既然吵醒了沐若鬆,沐慈就示意天授帝坐下。


    父子兩坐在一塊兒,沐慈拿了一支羽毛筆,這次卻是用缺筆少畫的中文開始寫字,對皇帝道:“首先,方法不重要,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救助百姓。”


    天授帝點頭:“是的!”


    “以後賑災,可以不要再等朝廷。各地都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先開倉平常,若不夠,就將賑災所缺少的糧食、衣物、藥材,以及後續重建所需物品等的確切數據統計出。由各地州府、縣郡張貼榜文進行官買。商人自願售賣物資,各地三部主管或代理主管,與監察禦史共同署名,蓋官印發放‘收取要驗’。詳細記載物品種類品相數額以及款項多少,但並不付現銀。商人可用‘收取要驗’,至天京城的戶部結算銀錢,可選獲得現錢,也可抵扣未來應交稅款。國庫現銀不用出庫,就少一些貪瀆狀況。最主要,百姓也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物資,生存下去。”


    簡單一點說,就是憑國家信譽來作保,開出先物後錢的收據,然後到戶部領錢。


    一般有點規模的商戶,在天京城都有辦事處,即使沒有辦事處,沐慈也有辦法叫他們來京城。


    “這麽麻煩,商人更不肯做。”天授帝搖頭。


    沐慈自有後續:“‘收取要驗’中各物資的漲價幅度越低,若抵扣稅款,可按相應更大的稅收優惠政策核算。嗯,稅收優惠政策的事情下一步再討論。另,不論拿現錢還是抵稅,都按每兩銀一個貢獻值計算,漲幅不超過一成售賣物資的商戶雙倍計算貢獻值。貢獻值前十的商戶,都由朝廷親封為義商。在皇宮門口張榜,金殿唱名,登入邸報,叫義商天下聞名。”


    這算中央台的廣告,商人一定會很開心拿著“收取驗要”趕來京城的。


    天授帝略思索,點頭:“這樣既不虧本又有名令,商人倒會來做。隻是唱名不必了。”


    沐慈不明白,從前他的慈記參與慈善,一般都舉行儀式,若有大型慈善,政府大肆宣揚甚至上華國一台進行報道的。


    沐若鬆在一旁給沐慈科普了一下常識——金殿唱名一直以來是讀書人殿試得中後的殊榮,是天底下最榮耀的時刻。這一條隻怕在中書省,紅門省通不過——文官都是讀書人,當然要維護自己獨一無二的超然地位。


    沐慈懂了,並不糾纏,商人更重實利,登入邸報的信息就更詳細一些吧。譬如出個詳細介紹商戶經營範圍及聯係方式之類的專版副刊就更好了。


    沐慈又說:“為讓商人更加踴躍,義商的貢獻值可命戶部單獨記檔,設‘天下義商冊’,但凡官方專賣產業,如鹽、茶、酒類專賣,礦山開采等,不僅需要商戶的信譽資曆,還要參考貢獻值的大小,同等條件下,貢獻值越高的義商優先考慮。”


    “如此,商人必定踴躍。”天授帝知道商人言利,這麽多好處的事情絕對肯做。


    沐若鬆一直在旁邊伺候,欲言又止看向沐慈。


    沐慈問:“子韌,你有什麽想說?”


    沐若鬆說:“陛下,殿下勿怪,臣以為,有許多商人會捐款捐物,何不直接鼓勵商人捐贈,讓其善德聞名天下?”


    沐慈問:“你們這裏有沒有一個故事,是‘子貢贖人’?”


    沐若鬆搖頭。


    沐慈想,這世界畢竟不是他原來的世界,就講了一下子貢贖人的故事,才說:“若叫一個商人捐贈了,不要錢,別人都說他高尚。可叫其他的資本並不雄厚,無法支持善舉的商戶都不敢賣商品得錢財了,這樣對災民是無益的。”


    沐若鬆對沐慈的大智大慈十分欽佩,還是忍不住糾正道:“殿下,這故事應是‘子澈贖人’,講得是孔子的弟子端木溪的故事。”


    沐慈:“……”他覺得有必要多看看書,了解一下這個與華國同宗同源的民族的曆史了,雖然許多故事的人名不同,但傳承的東西,真的太相似了。


    天授帝聽到這裏,覺得這樣賑災法很好。有名有利,商人必定踴躍,可以在第一時間救助到百姓,又能在很大程度避免賑濟款流失。天授帝還不懂後世一個詞叫“多贏”,這“多贏”,便是沐慈在商界呼風喚雨,地位巋然的法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慈光(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心大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心大悅並收藏盛世慈光(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