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帝臥床休養,隻能休朝。[.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但國家政務天天都有,沒辦法休息的。日常內政就交給王丞相帶著政事堂的宰執處理,學士院的大學士輔助。日常武事交給樞密院,不過因為沒打仗,也沒有什麽重大事務。
最近朝廷官員的人事變動挺大,不聽話的被天授帝遠遠發配了,能留下的基本都是天授帝信任,要麽就是尾巴夾得緊,藏得深的臣子,少了扯皮拉後腿的,辦事效率反而更高。
當然,皇帝不上朝,每日也必須批複奏本的……
那個……
天授帝不是需要靜養麽,交給誰批呢?
嗬嗬……
之前都請太子監國。這會兒可沒誰不開眼去請什麽太子。就有一個大膽的五品小臣上疏請洛陽王監國。
他為長嘛。
這本奏章在政事堂就被壓下了,根本沒呈到天授帝麵前。
蘇硯是新上任的禦史中丞,隸屬紅門省,今天輪值到他來政事堂協助理政,分給他歸類的奏本裏,就有這本推薦洛陽王監國的。
蘇硯皺眉,忍不住出聲:“皇子豈能擔任監國,簡直亂了綱常!”
皇子!監國!是關鍵詞,王又倫耳朵豎得老高捕捉到這個詞,趕緊從蘇硯手裏奪了奏本看……他先是鬆口氣,因為不是提議長樂王。現在不管提議哪個皇子,都是把人架火上烤。緊接著他雙眉緊蹙,嘴唇抿成一條線,叫上了當日值班的參政李康,還有樞密使。
三位重臣個個麵色凝重,用極低的聲音交談……其他官員假裝忙碌,不敢偷聽,氣氛詭異到極點。最後,三個政事堂領導聯合封紅,這個奏本被包了一層紅紙,丟進一個黑筐。
這個黑筐的東西由專人看管,下值後連筐帶東西點火銷毀,渣都不留。
蘇硯訝異極了,其他政事堂官員居然也當沒看到,都諱莫如深的樣子。
真的很詭異啊。
蘇硯年紀大,不似年輕時就是個見不得火光的炮仗,懂得把話存在心裏。一直到下朝,他才拉了王又倫說這事。
當然,問得不是為什麽封紅奏本,因為太子還在,明顯不應該讓皇子監國。蘇硯隱晦表示:雖然坊間傳了許多太子的黑曆史,可到底沒被廢,皇子現在不安,該怎麽辦?
“噤聲!”王又倫怕他又犯愣,知道蘇硯剛重回朝堂,許多事都不清楚。天授帝下過封口令,王又倫不敢說太子虐待弟弟這種事,而且影響長樂王名聲,就將太子虐殺宮人一事隱晦地說給蘇硯聽。
蘇硯人雖直,但不笨,被流放後黑暗麵見得不老少,還以為自己抵抗力練出來了呢,誰知聽王又倫藏了一半才說的一半,就已經三觀盡毀,五感全失,連著恍惚了好幾天。
國家差點交給這樣的人繼承嗎?
不寒而栗啊!
……
陸續又有人提出“請皇帝早定儲君!”也有委婉誇獎某位皇子的,甚至還有對長樂王歌功頌德的。[.超多好看小說]類似這樣的東西,都被王又倫壓住了,離譜的奏本全部銷毀,提議人得到隱晦的警告。
又有牟漁指揮夜行衛行動,撲殺對長樂王不利的流言,順便處理推波助瀾者。
一時間天京城的氣氛又開始壓抑緊張。
皇帝身體不好,太子名聲壞了可又遲遲沒得到明旨廢除,皇帝心目中的……人選,實在是太小了點。
頭痛。
您愛誰也別愛最小的皇子啊。
可惜,大幸朝不比辮子朝,辮子朝實際上是多妻製,嫡庶差別不大,立儲君隻需要寫個詔書往“正大光明”匾後麵一藏,是誰誰。大幸朝是正經的一妻多妾,嫡庶分別很大,嫡長繼承製是所有世家貴族大力支持的,不然人家嫡妻帶著娘家資源來為夫家忙一輩子,結果給個小妾或奴婢生的庶子摘了桃子……
你做的千秋大夢吧?
想當年天授帝的父親永和皇帝,想立庶長子沐春都沒能成功,那位至少還占了個真正的“長”。
如今天授帝愛的幼子更離譜,不占嫡也不占長……總不能跟天授帝三十年前登基那樣,再次血流成河,王室成員十不存三吧。
天京城裏的權貴人家,大多都經曆了三十年前那一次的動蕩,唯恐厄運重臨。再加上定王遇刺,皇宮和定王府的兵馬頻繁調動,讓天京城的局勢,一下子變幻莫測起來。
……
氣氛緊張,天授帝卻不緊張,還真“靜養”起來了,繞著太和殿的走廊,一圈一圈轉動養身。
生命在於運動,朕的寶貝九郎說噠。
剛好牟漁拿著一大匣子的密檔,交給天授帝過目。
天授帝活動完,才在龍案邊四平八穩坐下,立即想到他的寶貝幼子,然後更自然地,看一眼放在他龍案上的一大波奏本――是昨天被沐慈踢皮球踢回來沒批閱的。
今天又有一大波奏本在路上……都要堆成山了。
頭痛!影響朕靜養啊!
天授帝問:“臨淵,九郎到底是身體吃不消,還是有顧慮,才不肯替父皇處理這些政務?”
牟漁斟酌回答:“應當是身體吃不消。”
“可崔忠年說九郎這回隻是小風寒,燒很快退了,並無大礙。”
牟漁就不說話了。他就算現在依然忠誠於皇帝,卻也沒打算多嘴說沐慈“不打算繼位,想要自由”的真實想法,再說給不給他自由,沐慈一個人說了也不算。
時機到了,沐慈自己會說給天授帝聽的,到時候這天家兩父子意見想左,必然又要鬥法,旁人不好摻合進去。
他就沒說,怕幫沐慈倒忙。
剛好王又倫領著人,給天授帝送奏本來了。
天授帝扶額,衛終十分機智地緊張大喊:“傳喚禦醫!”又絮叨,“陛下,太醫讓您靜養,可不能勞心勞力了。”
這是演哪出?王又倫隱晦與參政雷嶽交換了個眼神。
天授帝扶額,聲音有些虛弱,指著這些奏本道:“都送去合歡殿讓九郎幫著朕……看看。”又看向牟漁,半解釋半吩咐:“這麽些東西,根本不費他什麽心力。”
瞧!還是“知子莫若父”。
天授帝說第二次拿奏本去,就不是試探了,帝王威嚴也不容人拒絕。
今天為了輔助“養病”的皇帝處理政務,王又倫多叫了幾個政事堂值班的官員,除了他和雷嶽,還有一個禦史大夫李元江,一個尚書右丞和一個中書舍人。
昨天奏本是悄悄送去合歡殿的,也隻批複了一本,其他又送回了太和殿,所以沒幾個人知道。今天天授帝此話一出,已經被嚇得風中淩亂。
天授帝指著已經懵了的幾人:“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信任你們,到了合歡殿好好聽長樂王吩咐,”想了一下,補了一刀狠的,“九郎說的話,等同朕的。”
王又倫差點給跪了!但他不知道自己該支持還是反對,猶豫著……
雷嶽腳軟。他的家族因“義商策”大大受益,對長樂王推崇備至,屬於堅定粉,可架不住天授帝這麽一句看似平常的話裏蘊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早有猜測是一回事,真被親口承認,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又不是決定賣豆腐的攤子給哪個兒子。
――陛下,您就不能緩一天說麽,明天不是我值班啊。
而作為禦史大夫的李元江,有點軟性子,畢竟在天授帝這種風格強硬,手腕鐵血的皇帝手下,太過剛直、強硬的人(譬如蘇硯)一般沒好下場。
作為一個監察百官,監督皇帝的禦史大夫,李元江一時猶豫要不要反對?嗯,應該是要的,可怎麽說才比較委婉,不惹毛皇帝又不得罪長樂王?
其他人也在心裏打小九九。
若不反對,就是默認,
隻有太子才能理政、監國。可長樂王做太子,是不夠資格的……吧?
可以想見,今天在場的幾個人,帶奏本去了合歡殿,就是默認了天授帝的明示,表示了支持。
造成風雨動蕩的結果是一定的,他們也會被士林口水淹沒。百年後,隻怕一個“奸臣”“佞臣”,“隻懂逢迎上意,不顧祖宗禮法”的名聲跑不了。
雷嶽小心翼翼道:“陛下……聽說長樂王殿下偶染風寒,身體微恙,這……”不好使喚一個病人吧?
王又倫也飛快附議:“陛下,之前殿下因治水策病倒,傷了元氣,這麽勞累他,於身體有損啊。”
有代表發言,其他人意思意思,也表達了差不多的意見。
長樂王這一次,病的好病的妙。
天授帝卻不在意地揮手:“無礙,九郎身體好多了……”他也怕累到兒子,考慮蠻周到,又吩咐,“不過他病體初愈,的確不適合勞累,就口述,叫誌祥(趙瑞)奉筆。”反正破罐子破……呃,光明正大了,就不用衛終暗搓搓“摹皇書”了。
直接叫趙瑞,他最聽話的,讓幹嘛幹嘛,從沒忤逆過天授帝意思,給沐慈代筆再適合不過。也剛好兒子不喜歡寫毛筆字。
可是……
幾個大臣還想說什麽……
天授帝裝作恍然大悟狀:“哦,還是你們覺得去合歡殿議政不嚴肅?也是,那裏原本是後宮殿閣。那不如去垂拱殿,或去紫宸殿?還是你們覺得,直接恢複每日早朝,讓九郎代替朕去崇政殿聽一聽大家議政,更顯得認真嚴肅呢?”
皇宮內,分前朝與後宮,前朝三個大殿。
慶元殿是最大最前方的殿堂,舉行元旦、冬至大朝賀,朔望冊拜,登基大典才啟用。
崇政殿中間第二大殿,皇帝每天舉行每天大朝會的地方。垂拱殿是崇政殿左側殿,非朝會的君臣議事,或像上次大洪災救災這種特殊情況的議事,都在垂拱殿舉行。
紫宸殿是第三大殿,皇帝與心腹內閣,舉行日常不定時小型朝會的地方,非心腹不宣召入紫宸殿。這地方距離皇帝寢宮太和殿也最近。
叫長樂王去代替陛下垂拱殿,或去紫宸殿,甚至上朝……
就直接是監!國!
所以,天授帝給的選擇是――根本不讓人選擇。
這是天授帝慣用的心術權術,轉移視線兼被迫選擇。普通人都有“兩權相害取其輕”的被迫選擇綜合症,於是大部分臣子下意識選擇了――還是去合歡殿吧。
於是,順理成章“不讓長樂王批奏本”這個選項被忽略了,即使有那麽一兩個清醒的,要麽因為立場,要麽因為畏懼,都當做沒發現。
天授帝很滿意,手一拍龍案道:“就這樣(他很愉快地)決定了!”然後揮揮手示意,“朕累了……”
跪安吧。
根本不給人反應時間,反對機會。
眾人:“……”
牟漁一直很光棍的,不管天授帝的命令多麽奇葩,他是忠誠執行,不打折扣的。連灌翻皇子的活兒都做過,沒啥好怕的。
他喊了幾個內侍過來抱奏本。
以前天授帝讓沐慈看奏本,還要叫牟漁暗搓搓運送,掩耳盜鈴一下。現在麽……沒必要再避著人了。
但國家政務天天都有,沒辦法休息的。日常內政就交給王丞相帶著政事堂的宰執處理,學士院的大學士輔助。日常武事交給樞密院,不過因為沒打仗,也沒有什麽重大事務。
最近朝廷官員的人事變動挺大,不聽話的被天授帝遠遠發配了,能留下的基本都是天授帝信任,要麽就是尾巴夾得緊,藏得深的臣子,少了扯皮拉後腿的,辦事效率反而更高。
當然,皇帝不上朝,每日也必須批複奏本的……
那個……
天授帝不是需要靜養麽,交給誰批呢?
嗬嗬……
之前都請太子監國。這會兒可沒誰不開眼去請什麽太子。就有一個大膽的五品小臣上疏請洛陽王監國。
他為長嘛。
這本奏章在政事堂就被壓下了,根本沒呈到天授帝麵前。
蘇硯是新上任的禦史中丞,隸屬紅門省,今天輪值到他來政事堂協助理政,分給他歸類的奏本裏,就有這本推薦洛陽王監國的。
蘇硯皺眉,忍不住出聲:“皇子豈能擔任監國,簡直亂了綱常!”
皇子!監國!是關鍵詞,王又倫耳朵豎得老高捕捉到這個詞,趕緊從蘇硯手裏奪了奏本看……他先是鬆口氣,因為不是提議長樂王。現在不管提議哪個皇子,都是把人架火上烤。緊接著他雙眉緊蹙,嘴唇抿成一條線,叫上了當日值班的參政李康,還有樞密使。
三位重臣個個麵色凝重,用極低的聲音交談……其他官員假裝忙碌,不敢偷聽,氣氛詭異到極點。最後,三個政事堂領導聯合封紅,這個奏本被包了一層紅紙,丟進一個黑筐。
這個黑筐的東西由專人看管,下值後連筐帶東西點火銷毀,渣都不留。
蘇硯訝異極了,其他政事堂官員居然也當沒看到,都諱莫如深的樣子。
真的很詭異啊。
蘇硯年紀大,不似年輕時就是個見不得火光的炮仗,懂得把話存在心裏。一直到下朝,他才拉了王又倫說這事。
當然,問得不是為什麽封紅奏本,因為太子還在,明顯不應該讓皇子監國。蘇硯隱晦表示:雖然坊間傳了許多太子的黑曆史,可到底沒被廢,皇子現在不安,該怎麽辦?
“噤聲!”王又倫怕他又犯愣,知道蘇硯剛重回朝堂,許多事都不清楚。天授帝下過封口令,王又倫不敢說太子虐待弟弟這種事,而且影響長樂王名聲,就將太子虐殺宮人一事隱晦地說給蘇硯聽。
蘇硯人雖直,但不笨,被流放後黑暗麵見得不老少,還以為自己抵抗力練出來了呢,誰知聽王又倫藏了一半才說的一半,就已經三觀盡毀,五感全失,連著恍惚了好幾天。
國家差點交給這樣的人繼承嗎?
不寒而栗啊!
……
陸續又有人提出“請皇帝早定儲君!”也有委婉誇獎某位皇子的,甚至還有對長樂王歌功頌德的。[.超多好看小說]類似這樣的東西,都被王又倫壓住了,離譜的奏本全部銷毀,提議人得到隱晦的警告。
又有牟漁指揮夜行衛行動,撲殺對長樂王不利的流言,順便處理推波助瀾者。
一時間天京城的氣氛又開始壓抑緊張。
皇帝身體不好,太子名聲壞了可又遲遲沒得到明旨廢除,皇帝心目中的……人選,實在是太小了點。
頭痛。
您愛誰也別愛最小的皇子啊。
可惜,大幸朝不比辮子朝,辮子朝實際上是多妻製,嫡庶差別不大,立儲君隻需要寫個詔書往“正大光明”匾後麵一藏,是誰誰。大幸朝是正經的一妻多妾,嫡庶分別很大,嫡長繼承製是所有世家貴族大力支持的,不然人家嫡妻帶著娘家資源來為夫家忙一輩子,結果給個小妾或奴婢生的庶子摘了桃子……
你做的千秋大夢吧?
想當年天授帝的父親永和皇帝,想立庶長子沐春都沒能成功,那位至少還占了個真正的“長”。
如今天授帝愛的幼子更離譜,不占嫡也不占長……總不能跟天授帝三十年前登基那樣,再次血流成河,王室成員十不存三吧。
天京城裏的權貴人家,大多都經曆了三十年前那一次的動蕩,唯恐厄運重臨。再加上定王遇刺,皇宮和定王府的兵馬頻繁調動,讓天京城的局勢,一下子變幻莫測起來。
……
氣氛緊張,天授帝卻不緊張,還真“靜養”起來了,繞著太和殿的走廊,一圈一圈轉動養身。
生命在於運動,朕的寶貝九郎說噠。
剛好牟漁拿著一大匣子的密檔,交給天授帝過目。
天授帝活動完,才在龍案邊四平八穩坐下,立即想到他的寶貝幼子,然後更自然地,看一眼放在他龍案上的一大波奏本――是昨天被沐慈踢皮球踢回來沒批閱的。
今天又有一大波奏本在路上……都要堆成山了。
頭痛!影響朕靜養啊!
天授帝問:“臨淵,九郎到底是身體吃不消,還是有顧慮,才不肯替父皇處理這些政務?”
牟漁斟酌回答:“應當是身體吃不消。”
“可崔忠年說九郎這回隻是小風寒,燒很快退了,並無大礙。”
牟漁就不說話了。他就算現在依然忠誠於皇帝,卻也沒打算多嘴說沐慈“不打算繼位,想要自由”的真實想法,再說給不給他自由,沐慈一個人說了也不算。
時機到了,沐慈自己會說給天授帝聽的,到時候這天家兩父子意見想左,必然又要鬥法,旁人不好摻合進去。
他就沒說,怕幫沐慈倒忙。
剛好王又倫領著人,給天授帝送奏本來了。
天授帝扶額,衛終十分機智地緊張大喊:“傳喚禦醫!”又絮叨,“陛下,太醫讓您靜養,可不能勞心勞力了。”
這是演哪出?王又倫隱晦與參政雷嶽交換了個眼神。
天授帝扶額,聲音有些虛弱,指著這些奏本道:“都送去合歡殿讓九郎幫著朕……看看。”又看向牟漁,半解釋半吩咐:“這麽些東西,根本不費他什麽心力。”
瞧!還是“知子莫若父”。
天授帝說第二次拿奏本去,就不是試探了,帝王威嚴也不容人拒絕。
今天為了輔助“養病”的皇帝處理政務,王又倫多叫了幾個政事堂值班的官員,除了他和雷嶽,還有一個禦史大夫李元江,一個尚書右丞和一個中書舍人。
昨天奏本是悄悄送去合歡殿的,也隻批複了一本,其他又送回了太和殿,所以沒幾個人知道。今天天授帝此話一出,已經被嚇得風中淩亂。
天授帝指著已經懵了的幾人:“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信任你們,到了合歡殿好好聽長樂王吩咐,”想了一下,補了一刀狠的,“九郎說的話,等同朕的。”
王又倫差點給跪了!但他不知道自己該支持還是反對,猶豫著……
雷嶽腳軟。他的家族因“義商策”大大受益,對長樂王推崇備至,屬於堅定粉,可架不住天授帝這麽一句看似平常的話裏蘊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早有猜測是一回事,真被親口承認,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又不是決定賣豆腐的攤子給哪個兒子。
――陛下,您就不能緩一天說麽,明天不是我值班啊。
而作為禦史大夫的李元江,有點軟性子,畢竟在天授帝這種風格強硬,手腕鐵血的皇帝手下,太過剛直、強硬的人(譬如蘇硯)一般沒好下場。
作為一個監察百官,監督皇帝的禦史大夫,李元江一時猶豫要不要反對?嗯,應該是要的,可怎麽說才比較委婉,不惹毛皇帝又不得罪長樂王?
其他人也在心裏打小九九。
若不反對,就是默認,
隻有太子才能理政、監國。可長樂王做太子,是不夠資格的……吧?
可以想見,今天在場的幾個人,帶奏本去了合歡殿,就是默認了天授帝的明示,表示了支持。
造成風雨動蕩的結果是一定的,他們也會被士林口水淹沒。百年後,隻怕一個“奸臣”“佞臣”,“隻懂逢迎上意,不顧祖宗禮法”的名聲跑不了。
雷嶽小心翼翼道:“陛下……聽說長樂王殿下偶染風寒,身體微恙,這……”不好使喚一個病人吧?
王又倫也飛快附議:“陛下,之前殿下因治水策病倒,傷了元氣,這麽勞累他,於身體有損啊。”
有代表發言,其他人意思意思,也表達了差不多的意見。
長樂王這一次,病的好病的妙。
天授帝卻不在意地揮手:“無礙,九郎身體好多了……”他也怕累到兒子,考慮蠻周到,又吩咐,“不過他病體初愈,的確不適合勞累,就口述,叫誌祥(趙瑞)奉筆。”反正破罐子破……呃,光明正大了,就不用衛終暗搓搓“摹皇書”了。
直接叫趙瑞,他最聽話的,讓幹嘛幹嘛,從沒忤逆過天授帝意思,給沐慈代筆再適合不過。也剛好兒子不喜歡寫毛筆字。
可是……
幾個大臣還想說什麽……
天授帝裝作恍然大悟狀:“哦,還是你們覺得去合歡殿議政不嚴肅?也是,那裏原本是後宮殿閣。那不如去垂拱殿,或去紫宸殿?還是你們覺得,直接恢複每日早朝,讓九郎代替朕去崇政殿聽一聽大家議政,更顯得認真嚴肅呢?”
皇宮內,分前朝與後宮,前朝三個大殿。
慶元殿是最大最前方的殿堂,舉行元旦、冬至大朝賀,朔望冊拜,登基大典才啟用。
崇政殿中間第二大殿,皇帝每天舉行每天大朝會的地方。垂拱殿是崇政殿左側殿,非朝會的君臣議事,或像上次大洪災救災這種特殊情況的議事,都在垂拱殿舉行。
紫宸殿是第三大殿,皇帝與心腹內閣,舉行日常不定時小型朝會的地方,非心腹不宣召入紫宸殿。這地方距離皇帝寢宮太和殿也最近。
叫長樂王去代替陛下垂拱殿,或去紫宸殿,甚至上朝……
就直接是監!國!
所以,天授帝給的選擇是――根本不讓人選擇。
這是天授帝慣用的心術權術,轉移視線兼被迫選擇。普通人都有“兩權相害取其輕”的被迫選擇綜合症,於是大部分臣子下意識選擇了――還是去合歡殿吧。
於是,順理成章“不讓長樂王批奏本”這個選項被忽略了,即使有那麽一兩個清醒的,要麽因為立場,要麽因為畏懼,都當做沒發現。
天授帝很滿意,手一拍龍案道:“就這樣(他很愉快地)決定了!”然後揮揮手示意,“朕累了……”
跪安吧。
根本不給人反應時間,反對機會。
眾人:“……”
牟漁一直很光棍的,不管天授帝的命令多麽奇葩,他是忠誠執行,不打折扣的。連灌翻皇子的活兒都做過,沒啥好怕的。
他喊了幾個內侍過來抱奏本。
以前天授帝讓沐慈看奏本,還要叫牟漁暗搓搓運送,掩耳盜鈴一下。現在麽……沒必要再避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