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案,全國矚目,主謀被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天京城,向外擴散。[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幾乎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這幾天,國家政務幾乎停擺,隻為了讓這次發生在天子腳下,形同謀逆的刺殺楚王案件,盡快塵埃落定。
德光帝批示,命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法司立即展開會審,呂秉辰是沒方善悟後台強的,便做了主審。德光帝聞訊,身著龍服,儀仗開道,也進了大理寺衙門。
除了沐慈事先被囑咐不用迎接,所有人出衙門恭迎皇帝。呂秉辰將主位讓給德光帝,還待要把驚堂木也交給皇帝,讓皇帝做主審,卻被沐慈製止:“各司其職,三哥還是別和大理寺卿搶飯碗了。”
雖是駁了皇帝,可德光帝聽著九弟類似玩笑的語氣,隻有笑的,眼巴巴看著九弟,看他精氣神還好,就是小小的臉在雪白狐領裏,比那毛色更蒼白幾分,看著就讓人心疼。
德光帝顧及身份,在主位落座,並沒有蹭到沐慈的旁聽席。
審理的三部主官,中間呂秉辰,左方善悟,右孟誌。
沐慈又把控訴方,被控方分到兩邊,各自都有座位,沐恒遣也沒有扣鎖鏈,隻在身邊站了兩個大理寺衙役。身邊還果然坐著一個一臉精明的文士,應該就是齊王請來的精通訴訟刑律的幕僚之流。
而沐慈這邊,代表他的是樂恕,還有據說十分精通刑律的鳳落,那家夥最油滑不過,最愛鑽空子打擦邊球,不止對刑律,對大幸各種律法都十分熟悉。
因有陪審,便請了幾位宗室王爺、政事堂高官和幾個在驪山別院修養的老家夥來,也是作為監督人,監督審理過程的意思。
大理寺的門也沒有關上,隻由禦林軍架起一道人牆,不允百姓靠近,可遠遠觀望。
這樣的審判,已經算是極公正的了,齊王也說不出什麽,整個人十分頹喪,垂頭坐在旁聽席,不知道在想什麽。
呂秉辰規定了庭審紀律,宣布開始。
第一步指出沐恒遣將麵臨的罪行。第二部便是舉證階段,搜集證據很充分,證人也有好幾個,過程很順利,且多為對沐恒遣不利的指證。
那幕僚的確思維敏捷,能言善編,可架不住鐵證如山,特別是搜出的一封書信,是沐恒遣親筆,上書:尋得機會除去楚,務必一擊得中,不惜代價,否則後患無窮。
忠義會的人也說,是沐恒遣派人刺殺楚王。
幕僚問:“這麽要命的書信,為什麽沒有在第一時間銷毀?”
忠義會當家辯說:“因刺殺楚王是掉腦袋的買賣,我怕被滅口,便想要個退路,留了書信好保命。”
很說得通。
沐恒遣一直大呼冤枉,說並沒有寫過這樣的信,也沒有刺殺楚王的理由,的確……沐恒遣和楚王,根本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怎麽可能腦子抽風,進行吃力不討好的刺殺呢?
若能殺死楚王,到時候推出個替死鬼倒沒妨礙,可問題是楚王並不好殺,極有可能麵臨報複反撲,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可所有人證物證都很確鑿。
甚至齊王也有些拿不準是不是兒子幹的,因為他最近身體不是很好,已經把許多事交給了嫡子去做,包括忠義會的運作。
可他想不通,沐恒遣真沒有刺殺沐慈的動機,他雖對兒子抱怨過自己年紀這麽一大把還得聽楚王的話,想辦法回護梅皇後,不令德光帝另立。可這也不過白抱怨一聲,犯不著為此而冒極大風險去刺殺楚王。
沐慈窩在鋪的柔軟的聽眾席裏,慵懶撐著自己的下巴假寐,誰也不好擾他,不知他到底有沒有聽審。
心可真大!
這可是險些弄死他的主謀被審呢,可看楚王,像是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
牟漁守在他身後,寸步不離。分了一半心思保護沐慈,分了一半心聽審。
審訊進行了一個時辰,其實案件很明了,沐恒遣絕對脫不開幹係,呂秉辰和方善悟三人商議,除了孟誌表示沐恒遣可能是無辜的之外,呂秉辰和方善悟都是相信證據的人,便認為可以結案了。
“慢著!”沐慈看著在殿堂上被審得七葷八素,還要一口咬定自己並沒有做的沐恒遣,眉頭微皺,看後麵招呼牟漁低頭。
牟漁俯身。
沐慈反手箍住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說:“沐恒遣沒說謊,看來是真冤枉了。”
牟漁愣了一下,才劍眉微擰,麵色凝重問:“你確定?”卻並不問沐慈怎麽判斷的。因為他最清楚,沐慈有一種魔鬼般的直覺——任何人在他麵前,都不能說謊。
沐慈點頭,道:“他也確實沒有殺我的動機,風險太大,獲利太少,聰明人都不會這樣做,他不蠢呢。且刺殺一事幹係重大,若是你,腦子沒問題的話,會不會親筆寫信,留著給人當把柄?”
有道理。
那邊齊王不幹了,生怕沐慈那邊醞釀什麽毒計,指責道:“公堂之上,竊竊私語,成何體統。楚王,君子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
牟漁抓著沐慈的肩膀,搖了搖頭。
沐慈道:“若冤枉了無辜者,惡者逍遙法外,不僅是對國法的不尊重,對我也是真正不利。”
若真不是沐恒遣,主謀還逍遙法外,便是躲在暗處,伺機而動的毒蛇,不知何時會再來咬他一口。
牟漁也想通這點,便放開沐慈的肩膀,對他點頭,表示無言支持。
沐慈對他綻出一個微笑,目中光華流轉,豔絕不可方物,叫人心笙搖蕩。
兩人的默契對視,也叫人無端端生出許多羨慕,德光帝便恨不能取而代之,讓自己的九弟也對他這般展現信任笑顏。
滿堂寂靜。
沐慈聲音清朗動聽,如清泉潺潺,沁人心脾。他說出的話,也猶如一陣清風徐來,雖水波不興,卻讓眾人心中都為之大震。
沐慈道:“我並非證人,所言隻是出於一個國民的良知,提出幾個疑點:疑點一、我與嫌疑人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他的確沒有刺殺我的動機。疑點二、誰做這種風險高的刺殺,都會越縝密越好,不該留有書信;疑點三、既然嫌疑人聲稱沒寫過此信,字跡也並非不能模仿,不如請專家鑒定一二,看是否為嫌疑人親筆所書。”
齊王瞪大眼,不可置信看著楚王,心中五味陳雜——他一直以為偽造書信陷害他兒子是楚王授意,誰知……楚王居然提出疑點。
眾人也真沒見過楚王這種人,一會兒聲勢浩大抓捕嫌疑人,一會兒又說有疑點,這到底是要站哪一邊?
沐慈其實那邊都不站,他向來隻論事實不論人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會因已經得罪了齊王便將錯就錯,徹底弄垮齊王府。
沐慈向來光明磊落,大家對他也更多了一些欽佩。
……
沐恒遣身邊的幕僚立即抓住機會,要求鑒定筆跡。
呂秉辰下意識轉身,看向德光帝,卻見德光帝眉峰緊皺,顯然不高興。方善悟清清嗓子,提醒他這是在庭審。
呂秉辰隻好把問題拋給陪審席,問:“眾位如何決議?”
幾個人相互商量,之後同意鑒定筆跡,畢竟這封信是不是沐恒遣所寫,幹係重大。
至於人選,書法好,人品好,又與雙方沒太大牽扯的,唯有禦史中丞蘇硯。
蘇硯級別不到,並未臨審,呂秉辰這邊派專人去請他上堂作證,向他言明厲害。
方善悟才出來說話:“請蘇中丞過來需要時間,現在也過午了,不如大家用個膳,休息一個時辰?”又躬身對德光帝拱手,“陛下以為如何?”
德光帝也不好強留人下來不讓人吃飯,隻能點頭同意,飛快走下主位,幾步趕到沐慈身邊。牟漁微微示意,樂守並不阻止。
沐慈任由德光帝牽著他的手左右查看,聽出他言語中的真切關心:“九弟,你傷哪兒了?可好了?給我看看!”說罷便小心擼起沐慈的袖子,想透過紗布看出點什麽來。
紗布下,隱約還有青紫紅腫,德光帝想摸又不敢摸,隻吹了吹:“不疼了啊……”
沐慈輕描淡寫道:“皮外傷,沒大礙。”
德光帝一瞬間眼圈兒就紅了,也不知自己一貫心疼,精致可愛如瓷娃娃的小弟弟,到底經曆了些什麽,才在麵對險些奪去他性命的傷痕時,竟如此鎮定淡然,隻說是皮外傷,不值掛礙。
“我餓了,要用膳,你呢?”沐慈問,態度極好,幾乎是邀請了。
德光帝立即破涕為笑,“哥哥陪你一起用膳,行麽?”
“行!”沐慈爽快應承,“那去我家。”
“好!”
最終德光帝還是沒成行,說是宮裏一個美人生的小公主落了水,北地到了快十月的天氣,十分寒冷,小孩兒這時節落水可不是好玩的。
德光帝對兒女都很關心,便急匆匆趕回了宮。
……
德光帝離開,下午的庭審還得繼續,天京城許多人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知道楚王氣勢洶洶抓了嫌犯,可又給嫌犯開脫。大家十分好奇這件事會有個怎樣的發展。加上大理寺正門大開,並不禁止百姓觀望,便有無數百姓拖家帶口,跑大理寺門口看熱鬧來了。
比逛廟會還起勁,不少有眼光的商販也挑著擔子叫賣開了。
沐慈看外頭人山人海的熱鬧,樹上掛滿了孩子,對牟漁道:“調動人手,護持秩序,別踩踏了百姓,也別叫拐子趁機弄走孩子。”
牟漁知道沐慈經過這事,又會多許多粉絲,便道:“已經從西山大營調了新兵過來。”
天京城一有大型活動,朝廷和京兆府都會出動人手護持秩序的,以免發生混亂。很快,許多青頭皮少年便協助京兆府衙役,十分有禮貌,見人先露三分笑,小孩要爬樹都耐心幫忙,下了樹也會把孩子送到父母手中,賺足了好感值。
剛開始,大家對這些新兵的青頭皮投以異樣眼光,後來看這些少年個個俊秀年輕,有些還害羞靦腆,並沒有軍人的血腥殺氣,也不因剃發而變成妖魔鬼怪。
大幸朝真是個比較開放的朝代,大家漸漸接受了這些青頭皮的少年軍人,對他們報以善意的笑容。
……
大理寺衙門內,庭審繼續,衙役拿了書信和沐恒遣之前的手跡,呈給陪審旁聽的人員看,到沐慈這邊時,沐慈示意多停留一會兒,不用手碰,隻用眼睛在細細查看。
齊王屏息,眾人也屏息,靜待沐慈對比。因高官大多數教過沐慈功課,知道他這個人心細如塵,一點極為細小的差別,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沐慈看過,卻並不說話,因為他並非證人,所說不能作為呈堂證供,反而可能影響專家——蘇硯的判斷。沐慈什麽也不說,神色平靜,目無波瀾,讓人看不出他的任何傾向,隻道:“請蘇禦史驗看對比!”
蘇硯已經被請來,拿著進行比對。
蘇硯看過字跡,說:“這封信筆跡看著相似,卻有形無神,彭城郡王筆鋒勁遒……”
眾人聽了一堆關於書法的分析,最後沐慈才淡淡指出:“結論!”
所有人屏息凝神。
蘇硯並不懼怕,昂然道:“此信係偽造,並非彭城郡王所書。”
作為代表的樂恕與鳳落都擰眉,看向沐慈,而沐慈依然目如古井,深邃無波,似乎並不意外。
沐慈的確不意外,他不懂書法,卻有個比計算機更精密的大腦,擅長數據建模,早看出那封書信屬於高仿,與沐恒遣的字跡有細微出入。
峰回路轉,沐恒遣虛脫般軟倒,齊王也是鬆口氣。眾人則麵麵相覷。
這下怎麽辦?
幾乎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這幾天,國家政務幾乎停擺,隻為了讓這次發生在天子腳下,形同謀逆的刺殺楚王案件,盡快塵埃落定。
德光帝批示,命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法司立即展開會審,呂秉辰是沒方善悟後台強的,便做了主審。德光帝聞訊,身著龍服,儀仗開道,也進了大理寺衙門。
除了沐慈事先被囑咐不用迎接,所有人出衙門恭迎皇帝。呂秉辰將主位讓給德光帝,還待要把驚堂木也交給皇帝,讓皇帝做主審,卻被沐慈製止:“各司其職,三哥還是別和大理寺卿搶飯碗了。”
雖是駁了皇帝,可德光帝聽著九弟類似玩笑的語氣,隻有笑的,眼巴巴看著九弟,看他精氣神還好,就是小小的臉在雪白狐領裏,比那毛色更蒼白幾分,看著就讓人心疼。
德光帝顧及身份,在主位落座,並沒有蹭到沐慈的旁聽席。
審理的三部主官,中間呂秉辰,左方善悟,右孟誌。
沐慈又把控訴方,被控方分到兩邊,各自都有座位,沐恒遣也沒有扣鎖鏈,隻在身邊站了兩個大理寺衙役。身邊還果然坐著一個一臉精明的文士,應該就是齊王請來的精通訴訟刑律的幕僚之流。
而沐慈這邊,代表他的是樂恕,還有據說十分精通刑律的鳳落,那家夥最油滑不過,最愛鑽空子打擦邊球,不止對刑律,對大幸各種律法都十分熟悉。
因有陪審,便請了幾位宗室王爺、政事堂高官和幾個在驪山別院修養的老家夥來,也是作為監督人,監督審理過程的意思。
大理寺的門也沒有關上,隻由禦林軍架起一道人牆,不允百姓靠近,可遠遠觀望。
這樣的審判,已經算是極公正的了,齊王也說不出什麽,整個人十分頹喪,垂頭坐在旁聽席,不知道在想什麽。
呂秉辰規定了庭審紀律,宣布開始。
第一步指出沐恒遣將麵臨的罪行。第二部便是舉證階段,搜集證據很充分,證人也有好幾個,過程很順利,且多為對沐恒遣不利的指證。
那幕僚的確思維敏捷,能言善編,可架不住鐵證如山,特別是搜出的一封書信,是沐恒遣親筆,上書:尋得機會除去楚,務必一擊得中,不惜代價,否則後患無窮。
忠義會的人也說,是沐恒遣派人刺殺楚王。
幕僚問:“這麽要命的書信,為什麽沒有在第一時間銷毀?”
忠義會當家辯說:“因刺殺楚王是掉腦袋的買賣,我怕被滅口,便想要個退路,留了書信好保命。”
很說得通。
沐恒遣一直大呼冤枉,說並沒有寫過這樣的信,也沒有刺殺楚王的理由,的確……沐恒遣和楚王,根本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怎麽可能腦子抽風,進行吃力不討好的刺殺呢?
若能殺死楚王,到時候推出個替死鬼倒沒妨礙,可問題是楚王並不好殺,極有可能麵臨報複反撲,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可所有人證物證都很確鑿。
甚至齊王也有些拿不準是不是兒子幹的,因為他最近身體不是很好,已經把許多事交給了嫡子去做,包括忠義會的運作。
可他想不通,沐恒遣真沒有刺殺沐慈的動機,他雖對兒子抱怨過自己年紀這麽一大把還得聽楚王的話,想辦法回護梅皇後,不令德光帝另立。可這也不過白抱怨一聲,犯不著為此而冒極大風險去刺殺楚王。
沐慈窩在鋪的柔軟的聽眾席裏,慵懶撐著自己的下巴假寐,誰也不好擾他,不知他到底有沒有聽審。
心可真大!
這可是險些弄死他的主謀被審呢,可看楚王,像是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
牟漁守在他身後,寸步不離。分了一半心思保護沐慈,分了一半心聽審。
審訊進行了一個時辰,其實案件很明了,沐恒遣絕對脫不開幹係,呂秉辰和方善悟三人商議,除了孟誌表示沐恒遣可能是無辜的之外,呂秉辰和方善悟都是相信證據的人,便認為可以結案了。
“慢著!”沐慈看著在殿堂上被審得七葷八素,還要一口咬定自己並沒有做的沐恒遣,眉頭微皺,看後麵招呼牟漁低頭。
牟漁俯身。
沐慈反手箍住他的脖子,在他耳邊說:“沐恒遣沒說謊,看來是真冤枉了。”
牟漁愣了一下,才劍眉微擰,麵色凝重問:“你確定?”卻並不問沐慈怎麽判斷的。因為他最清楚,沐慈有一種魔鬼般的直覺——任何人在他麵前,都不能說謊。
沐慈點頭,道:“他也確實沒有殺我的動機,風險太大,獲利太少,聰明人都不會這樣做,他不蠢呢。且刺殺一事幹係重大,若是你,腦子沒問題的話,會不會親筆寫信,留著給人當把柄?”
有道理。
那邊齊王不幹了,生怕沐慈那邊醞釀什麽毒計,指責道:“公堂之上,竊竊私語,成何體統。楚王,君子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
牟漁抓著沐慈的肩膀,搖了搖頭。
沐慈道:“若冤枉了無辜者,惡者逍遙法外,不僅是對國法的不尊重,對我也是真正不利。”
若真不是沐恒遣,主謀還逍遙法外,便是躲在暗處,伺機而動的毒蛇,不知何時會再來咬他一口。
牟漁也想通這點,便放開沐慈的肩膀,對他點頭,表示無言支持。
沐慈對他綻出一個微笑,目中光華流轉,豔絕不可方物,叫人心笙搖蕩。
兩人的默契對視,也叫人無端端生出許多羨慕,德光帝便恨不能取而代之,讓自己的九弟也對他這般展現信任笑顏。
滿堂寂靜。
沐慈聲音清朗動聽,如清泉潺潺,沁人心脾。他說出的話,也猶如一陣清風徐來,雖水波不興,卻讓眾人心中都為之大震。
沐慈道:“我並非證人,所言隻是出於一個國民的良知,提出幾個疑點:疑點一、我與嫌疑人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他的確沒有刺殺我的動機。疑點二、誰做這種風險高的刺殺,都會越縝密越好,不該留有書信;疑點三、既然嫌疑人聲稱沒寫過此信,字跡也並非不能模仿,不如請專家鑒定一二,看是否為嫌疑人親筆所書。”
齊王瞪大眼,不可置信看著楚王,心中五味陳雜——他一直以為偽造書信陷害他兒子是楚王授意,誰知……楚王居然提出疑點。
眾人也真沒見過楚王這種人,一會兒聲勢浩大抓捕嫌疑人,一會兒又說有疑點,這到底是要站哪一邊?
沐慈其實那邊都不站,他向來隻論事實不論人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會因已經得罪了齊王便將錯就錯,徹底弄垮齊王府。
沐慈向來光明磊落,大家對他也更多了一些欽佩。
……
沐恒遣身邊的幕僚立即抓住機會,要求鑒定筆跡。
呂秉辰下意識轉身,看向德光帝,卻見德光帝眉峰緊皺,顯然不高興。方善悟清清嗓子,提醒他這是在庭審。
呂秉辰隻好把問題拋給陪審席,問:“眾位如何決議?”
幾個人相互商量,之後同意鑒定筆跡,畢竟這封信是不是沐恒遣所寫,幹係重大。
至於人選,書法好,人品好,又與雙方沒太大牽扯的,唯有禦史中丞蘇硯。
蘇硯級別不到,並未臨審,呂秉辰這邊派專人去請他上堂作證,向他言明厲害。
方善悟才出來說話:“請蘇中丞過來需要時間,現在也過午了,不如大家用個膳,休息一個時辰?”又躬身對德光帝拱手,“陛下以為如何?”
德光帝也不好強留人下來不讓人吃飯,隻能點頭同意,飛快走下主位,幾步趕到沐慈身邊。牟漁微微示意,樂守並不阻止。
沐慈任由德光帝牽著他的手左右查看,聽出他言語中的真切關心:“九弟,你傷哪兒了?可好了?給我看看!”說罷便小心擼起沐慈的袖子,想透過紗布看出點什麽來。
紗布下,隱約還有青紫紅腫,德光帝想摸又不敢摸,隻吹了吹:“不疼了啊……”
沐慈輕描淡寫道:“皮外傷,沒大礙。”
德光帝一瞬間眼圈兒就紅了,也不知自己一貫心疼,精致可愛如瓷娃娃的小弟弟,到底經曆了些什麽,才在麵對險些奪去他性命的傷痕時,竟如此鎮定淡然,隻說是皮外傷,不值掛礙。
“我餓了,要用膳,你呢?”沐慈問,態度極好,幾乎是邀請了。
德光帝立即破涕為笑,“哥哥陪你一起用膳,行麽?”
“行!”沐慈爽快應承,“那去我家。”
“好!”
最終德光帝還是沒成行,說是宮裏一個美人生的小公主落了水,北地到了快十月的天氣,十分寒冷,小孩兒這時節落水可不是好玩的。
德光帝對兒女都很關心,便急匆匆趕回了宮。
……
德光帝離開,下午的庭審還得繼續,天京城許多人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知道楚王氣勢洶洶抓了嫌犯,可又給嫌犯開脫。大家十分好奇這件事會有個怎樣的發展。加上大理寺正門大開,並不禁止百姓觀望,便有無數百姓拖家帶口,跑大理寺門口看熱鬧來了。
比逛廟會還起勁,不少有眼光的商販也挑著擔子叫賣開了。
沐慈看外頭人山人海的熱鬧,樹上掛滿了孩子,對牟漁道:“調動人手,護持秩序,別踩踏了百姓,也別叫拐子趁機弄走孩子。”
牟漁知道沐慈經過這事,又會多許多粉絲,便道:“已經從西山大營調了新兵過來。”
天京城一有大型活動,朝廷和京兆府都會出動人手護持秩序的,以免發生混亂。很快,許多青頭皮少年便協助京兆府衙役,十分有禮貌,見人先露三分笑,小孩要爬樹都耐心幫忙,下了樹也會把孩子送到父母手中,賺足了好感值。
剛開始,大家對這些新兵的青頭皮投以異樣眼光,後來看這些少年個個俊秀年輕,有些還害羞靦腆,並沒有軍人的血腥殺氣,也不因剃發而變成妖魔鬼怪。
大幸朝真是個比較開放的朝代,大家漸漸接受了這些青頭皮的少年軍人,對他們報以善意的笑容。
……
大理寺衙門內,庭審繼續,衙役拿了書信和沐恒遣之前的手跡,呈給陪審旁聽的人員看,到沐慈這邊時,沐慈示意多停留一會兒,不用手碰,隻用眼睛在細細查看。
齊王屏息,眾人也屏息,靜待沐慈對比。因高官大多數教過沐慈功課,知道他這個人心細如塵,一點極為細小的差別,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沐慈看過,卻並不說話,因為他並非證人,所說不能作為呈堂證供,反而可能影響專家——蘇硯的判斷。沐慈什麽也不說,神色平靜,目無波瀾,讓人看不出他的任何傾向,隻道:“請蘇禦史驗看對比!”
蘇硯已經被請來,拿著進行比對。
蘇硯看過字跡,說:“這封信筆跡看著相似,卻有形無神,彭城郡王筆鋒勁遒……”
眾人聽了一堆關於書法的分析,最後沐慈才淡淡指出:“結論!”
所有人屏息凝神。
蘇硯並不懼怕,昂然道:“此信係偽造,並非彭城郡王所書。”
作為代表的樂恕與鳳落都擰眉,看向沐慈,而沐慈依然目如古井,深邃無波,似乎並不意外。
沐慈的確不意外,他不懂書法,卻有個比計算機更精密的大腦,擅長數據建模,早看出那封書信屬於高仿,與沐恒遣的字跡有細微出入。
峰回路轉,沐恒遣虛脫般軟倒,齊王也是鬆口氣。眾人則麵麵相覷。
這下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