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王梓光帶著郭掌勺到長樂居的會客室來見沐慈。(.無彈窗廣告)
沐慈和牟漁極有默契對視一眼,目中滿是了然笑意,不過這情緒極細微,隻有他們雙方才能察覺。表麵上牟漁依然麵沉如水,沐慈仍是古井無波,並不讓人看出端倪。
郭掌勺也不敢抬頭細看,跪下磕頭,兩個錦衣衛來把人架起。郭掌勺才猛然記起楚王不喜人跪,就勉力抻直了膝蓋,彎腰拱手觸地行大禮,然後不敢起身,似蝦米般躬著。
沐慈道:“好了,坐吧,見了我,有什麽話都可以說。”
郭掌勺也不敢坐凳子,隻盤膝坐在了地上,抬頭看一眼楚王,見這少年王者一雙純黑到極致的眼,猶如藏有無盡深淵的寶石,又清亮澄澈,似能看透人心。他不覺惶恐,隻覺找到天底下最堅實依靠,胸口一股氣泄了,竟然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
沐慈也不催,順手拿了一旁的閑書翻看,等他哭夠。
郭掌勺到底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宣泄了這兩日的慌亂情緒,就擦幹眼淚,懇求道:“王爺,請您救救東家吧……”
“先說說是怎麽回事?”沐慈問。
雖楚王沒輕易答應,郭掌勺也是高興又感激,把事情經過一一道來。
泰和樓是因“國孝期提供伎樂供人取樂,給官員牽線狎妓”而被查封。本來國孝四十九天禁止宴樂,但因管理逐漸寬泛,各大酒樓在先帝入陵後就會打打擦邊球,譬如提供雜耍舞蹈,但不佐配曲樂,女子著素,不穿紅戴綠。最主要天京城明麗街上的酒樓都有些背景,就沒人會狠管。
所以沐慈剛出宮,第一次進泰和樓用餐,雖有胡姬跳舞但並不佐配伴樂,花魁娘子彈琴也隻選哀婉曲目。這樣一般沒事。就算有人舉報,也就罰一點款,並不傷筋動骨。
要命的是國孝期給官員牽線狎妓。
前周朝荒淫是其亡國罪名之一,大幸吸取教訓,堅決禁止官員狎妓,可以找官妓歌舞助興,卻不能私侍枕席,違者降爵罷官。更何況國孝期,罪加一等。有人就出首告泰和樓設私場子給官員拉皮條。
佟掌櫃及常大學士俱喊冤。
可常大學士有個不爭氣的獨子,幼時被祖父母嬌寵慣壞,學問稀鬆,偏又自詡名士風流,狎妓弄孌沒個正經,常大學士打罵皆不管用,當年他就因此被人攻擊“治家不嚴,何以治國?”他隻能致仕,終日鬱於酒食。
因泰和樓最近生意紅火,來往皆是頂尖權貴,於是天京城每年評花選出的前十花魁、行首,也常至泰和樓獻藝。這位常公子膽大包天,以少東家的名義把花魁、行首騙至自己私置的宅子,又請來“名士風流”的權貴公子,行淫|樂之事。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不小心弄死了一個性烈的清倌人,為掩藏罪證,常公子把屍首扔至井中,直至近日才被發現。
郭掌勺道:“原本東家還以為有人眼紅才巧編罪名,不成想少東家確有不軌之事,已經供認不諱。東家是真不知情的,但無法洗脫嫌疑。因少東家帶走花魁等人,掌櫃知情卻隱瞞未報,也被羈押待審。小人日日圍著爐灶,與此事無關,京兆府就把小人放出,並未為難。”
“嗯,這事我已經知道了,你想讓我做什麽?”沐慈淡淡問。
郭掌勺看楚王淡薄麵色,也不敢提過分要求,隻道:“東家雖教子不嚴,有失察過錯,卻真的沒有涉入這等汙糟事。小人隻怕有人為了強奪泰和樓,就胡亂攀咬東家,求楚王援手……”
沐慈點頭:“這事我會派人去過問,讓京兆府秉公詳查,若常大學士無辜就不會有事,若真有涉案,我也不會徇私,視國家法律於無物。[.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這已經很好了,謝王爺。”郭掌勺感激,把懷裏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遞上。錦衣衛拿給沐慈,是泰和樓的地契房產。
“這是幹什麽?賄賂我?”沐慈問。
郭掌勺趕緊道:“王爺莫惱,這是我出來時,東家囑咐我帶給您的。東家說什麽‘匹夫無璧……懷著……是罪’,泰和樓招了人眼紅,憑他保不住不說,還給全家招禍,與其落入宵小之手,不如送與王爺。您必定能將炒菜發揚光大。”
沐慈也爽快,把契紙交給樂恕,道:“我暫時保管,等你們東家出來,我再按照市場價正當買下。”
“王爺高義。”郭掌勺彎腰行禮,然後高高興興出去,直奔廚房了。
王梓光皺眉擠眼的,撓了半天腦袋,湊沐慈身邊道:“您就這樣相信他啊?他一個懂得炒菜的名廚沒人搶奪,由他到處走,您就不奇怪?”
沐慈隨意道:“大幸重約,我沒他的契約,別人拿契約可以隨時帶他走,我不放人還可以告我一狀,不用擔心他走掉。再說,不放他到處走,那誰能進我王府裏來?”
“我怎麽好像……聞到一種陰謀的味道?”
沐慈輕扯王梓光的小發辮:“你鼻子這麽靈?屬狗的?”
王梓光眨巴眼睛,憂心著急:“哎呀,這種時候您還開玩笑,就一點不擔心?”
沐慈無所謂:“擔心什麽?誰能拿我怎樣?”他對樂恕道,“你拿我的手令,去京兆府問一問這事。讓他們憑公執法,不要隨意牽連。”
樂恕十分猶豫:“爺,雖然我很想救常世叔,可若因此連累爺著了人家的道,卻是大大不妙。”這種事甩開幹係還來不及,怎麽能自己往前湊?
沐慈很是氣定神閑:“我心裏有數,沒妨礙。論起來這事八成是我連累了老常,你去看著吧,別叫人折騰他。”又問王梓光,“宮裏的邀請帖送了嗎?”
王梓光道:“您沒提。”也沒人敢問。
沐慈說:“我親筆寫一份,叫和順來……送帖子進宮去。”
……
樂恕等半天,見沐慈完全沒再解釋一下什麽“陰謀”,“連累”的意思,好像真的一點也不放在心上……他多少有點小擔心,忍不住看了站在一旁麵色沉肅,實際正在神遊的牟漁一眼。這位最維護沐慈的國公爺,沒一點緊張的樣子。樂恕再一想夜行衛的能力,終於放了心,拿了楚王府的手令,去京兆府過問這個案件了。
……
次日,十一月初一,楚王府大宴的日子。天空還是一樣藍天白雲,地麵還是一樣暖秋黃草,看似沒有什麽不同,可誰也不知道在這風和日麗之時,陽光無法照耀的角落正醞釀一場風暴。
德光帝千盼萬盼才接到九弟親筆的邀請函,昨夜興奮到差點失眠,今天天不亮起床。
――試衣服!
換了好幾套,無不金光閃閃,繁盛累贅。他怎麽都覺得不合意――九弟的宴席,他盛裝跑過去喧賓奪主就不好了,於是命內宮織造局把上月就趕製的幾套皇帝便服都拿過來試。
還沒試滿意呢,就聽李海催他上朝,德光帝頗為不爽,沉著臉上朝去了。誰知朝堂上還有叫他更鬱氣的事――禦史聯名彈劾楚王,說楚王不修德行,私設歡場拉攏權貴官員,搜集情報欲行不軌,並致伎女死亡。
德光帝在宮裏,耳目又不靈,還沒聽說泰和樓被查封這等小事,就問與楚王最親近的王又倫是怎麽回事。
王又倫也正奇怪,他聽說了泰和樓的事,卻沒想過和自家王爺外甥有牽連,就讓主審的京兆府尹竇源來說明情況。
竇源不敢答話,隻把審結的宗卷提交,上麵有所有人簽字畫押的供詞。德光帝一一看過,把宗卷往地上一扔,道:“無稽之談,無稽之談……這等淫|穢之人也敢與楚王攀上交情,也敢往楚王身上潑髒水,這等……”自己把自己氣得頭暈,跌坐在龍椅裏。
眾臣連呼陛下保重龍體。
王又倫和趙咎上前收拾宗卷,湊一起看,也傻眼了。涉案的常公子說私設歡場是楚王授意,為著探聽消息,拉攏官員,欲有不軌。連常大學士也有供詞畫押,說的確是楚王授意他才命獨子行事。且泰和樓房產地契都在楚王手中。其他旁證若幹。
政事堂有涉及刑訟的都過來看,幾個曆經風雨的老臣麵麵相覷,都在各自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楚王掌有夜行衛,雖然那個原屬禦林軍的編製神秘無常,從未浮上水麵,可大家心照不宣,日常行事從不敢有大錯漏,以免自己的行為落入暗處的眼睛裏。楚王吃飽了撐的,有夜行衛還去弄私場子,叫個沒什麽腦子手段隻知道淫|樂的紈絝公子去給他搜集什麽情報?
但正因為夜行衛不能拿上台麵來說,所以不能作為佐證證明楚王沒有這個動機。大家下意識看向王又倫、衛終和幾個侍衛六軍的大將軍。
衛終也不忙著給楚王鳴冤,他明麵上可是朝廷官員,並非楚王下屬門客,隻出列道:“陛下,事涉一品藩王,僅憑京兆府這點供詞便想定罪,未免兒戲,也藐視皇族威嚴。”
是這個理,德光帝點頭。
禦史趕緊追擊,說:“昨日楚王就庇護了泰和樓涉案走脫的掌廚等人,又命內吏帶著楚王手令,過問此案,明裏施壓,暗裏示意竇府尹‘勿胡亂攀咬’,隻做個誤傷結案……若與楚王無涉,又為何如此施壓。好在竇府尹秉公執法才審明真相。若楚王當真與此事無涉,何不請楚王上殿分辨,提出無罪之證據。”
白霖倒是可以立即辯解:“楚王身為侍衛六軍大都督,本有護持京城安危之責,派人問一件殺人案又怎麽能說是施壓暗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德光帝也直接拍龍案:“為這麽點明顯攀咬的小人胡言,就驚動先帝親封一品藩王,朕的嫡親兄弟,眼裏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禦史紛紛跪地磕頭,還是梗著脖子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也是楚王殿下說過的啊。”
德光帝:“……”九弟就是太實誠,太講規矩道理了。
朝堂上就有中直大臣提議:“因事涉親王,不如交予三法司會審,以維法紀,以正視聽。”
楚王的粉絲信他,都附議,讓三法司還楚王公正。楚王的黑子自然也同意。因有證人證言直指楚王,德光帝也不好立即駁回,倒顯得楚王心虛,他隻好詢問王又倫:“愛卿以為如何?”
王又倫很正直,道:“人命關天,理當如此。”
德光帝就下令三法司重審此案,並嚴令:“不得無中生有,捏造罪證。若無實據,不得胡亂攀咬楚王。萬一要驚動楚王……”他沉吟一下,一拍龍案,“都給朕聽清了!這天底下唯朕一人能問楚王的話,其他人給朕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這話極重,卻也合情合理,皇族自有威嚴,不是誰都能動一品藩王的。且現實也是如此――這天底下,除了皇帝,還真沒誰敢驚動楚王啊。
德光帝頂著一腦門山雨欲來的陰雲,宣布散朝,趕緊讓李海派可信的人去楚王府通風報信。就聽內侍來報,安順郡王求見。
德光帝真沒心情理會這個親弟弟,隻說不見。但內侍說安順郡王有重要的事,是關於楚王的。德光帝眉頭緊皺,想一想還是宣召了他。
不出德光帝所料,安順郡王讓他屏退宮人,就是來鼓動他趁機以此為借口,一舉扳倒楚王,他的皇位才能安穩,大家才可高枕無憂的。
德光帝沒個好臉,把安順郡王斥責了一頓,說:“這罪名根本莫須有,九弟犯不著設私場,他有……”卻想到夜行衛是隱秘之事,就隻是擺手,“總之,九弟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安順郡王知道德光帝的意思,冷笑道:“他有什麽……皇兄怎麽不說了?”故意挑撥道,“您是不是怕隔牆有耳,現在說的話會一字不漏傳給楚王知道?”
德光帝怒喝:“你胡說些什麽?”卻還是下意識想左右看看,到底強行忍住了。
安順郡王卻是個極敏銳的,趁機道:“三哥,作為親兄弟我才一心為您著想,您用不著怕他,也不要覺著欠了他的,皇位本該由長者繼承。他得內庫,占著兵權才叫名不正言不順。”又誘道,“您難道不想將他不該得的,全部都拿回來?”
安順郡王也不顧德光帝瞪著自己的銳利目光,笑道:“此次是個良機,常言道‘成王敗寇’,我們勝了,誰對誰錯還不是由著我們書寫?”
實際上,要是換了安順郡王這樣的人當皇帝,無風都要掀起三尺浪,如今有個上好的借口在,夜行衛又不能擺上台麵,楚王就是有動機的,處在被動局麵,以此為借口咬著楚王不放,將他打倒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就算打不倒也搞臭楚王,讓民眾知道他是個偽君子。
若楚王翻臉,皇帝還可以推說是自己被他人蒙蔽,最多一個失察,簡直沒有絲毫風險,不擔半點幹係……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惜是德光帝當皇帝,他根本沒考慮什麽利害,隻道:“你說得出這些話,可見知道九弟被人設計陷害。這事已經交給三法司,是非曲直自有公論,我絕不會以私心謀害兄弟。”
安順郡王一臉青白,喊道:“三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要自毀長城。”
德光帝銳利視線上下打量安順郡王,道:“看來平日三哥和老師教你的‘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你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回王府去就別到處亂走,朕派幾個名儒好好教你讀一讀聖賢書,學一學該怎麽做人做事!”
說完,命人把安順郡王給帶走了。
沒多久李海過來說:“派去通知楚王的人回來了……”
“怎麽說?”德光帝很緊張。
“殿下親見了他,說謝過陛下提醒,隻說這事由三法司審理很合適,他會配合調查。另外……”
“還說了什麽?”
“殿下隻問您什麽時候去赴宴,若過去可直接找他,兄弟兩個說說話。”
德光帝心知九弟這麽輕鬆,想來已經有對策,麵上陰鬱消散了些,露出點笑影:“去,宴會朕必去的。”追問,“新做的衣服呢?送過來沒有?”又叮囑李海,“太妃來問,就說朕忙於政務……”想了想做戲做足,便道,“讓中書舍人過來呆著,別叫人來打擾。”
李海-。-!!,躬身應是。
沐慈和牟漁極有默契對視一眼,目中滿是了然笑意,不過這情緒極細微,隻有他們雙方才能察覺。表麵上牟漁依然麵沉如水,沐慈仍是古井無波,並不讓人看出端倪。
郭掌勺也不敢抬頭細看,跪下磕頭,兩個錦衣衛來把人架起。郭掌勺才猛然記起楚王不喜人跪,就勉力抻直了膝蓋,彎腰拱手觸地行大禮,然後不敢起身,似蝦米般躬著。
沐慈道:“好了,坐吧,見了我,有什麽話都可以說。”
郭掌勺也不敢坐凳子,隻盤膝坐在了地上,抬頭看一眼楚王,見這少年王者一雙純黑到極致的眼,猶如藏有無盡深淵的寶石,又清亮澄澈,似能看透人心。他不覺惶恐,隻覺找到天底下最堅實依靠,胸口一股氣泄了,竟然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
沐慈也不催,順手拿了一旁的閑書翻看,等他哭夠。
郭掌勺到底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宣泄了這兩日的慌亂情緒,就擦幹眼淚,懇求道:“王爺,請您救救東家吧……”
“先說說是怎麽回事?”沐慈問。
雖楚王沒輕易答應,郭掌勺也是高興又感激,把事情經過一一道來。
泰和樓是因“國孝期提供伎樂供人取樂,給官員牽線狎妓”而被查封。本來國孝四十九天禁止宴樂,但因管理逐漸寬泛,各大酒樓在先帝入陵後就會打打擦邊球,譬如提供雜耍舞蹈,但不佐配曲樂,女子著素,不穿紅戴綠。最主要天京城明麗街上的酒樓都有些背景,就沒人會狠管。
所以沐慈剛出宮,第一次進泰和樓用餐,雖有胡姬跳舞但並不佐配伴樂,花魁娘子彈琴也隻選哀婉曲目。這樣一般沒事。就算有人舉報,也就罰一點款,並不傷筋動骨。
要命的是國孝期給官員牽線狎妓。
前周朝荒淫是其亡國罪名之一,大幸吸取教訓,堅決禁止官員狎妓,可以找官妓歌舞助興,卻不能私侍枕席,違者降爵罷官。更何況國孝期,罪加一等。有人就出首告泰和樓設私場子給官員拉皮條。
佟掌櫃及常大學士俱喊冤。
可常大學士有個不爭氣的獨子,幼時被祖父母嬌寵慣壞,學問稀鬆,偏又自詡名士風流,狎妓弄孌沒個正經,常大學士打罵皆不管用,當年他就因此被人攻擊“治家不嚴,何以治國?”他隻能致仕,終日鬱於酒食。
因泰和樓最近生意紅火,來往皆是頂尖權貴,於是天京城每年評花選出的前十花魁、行首,也常至泰和樓獻藝。這位常公子膽大包天,以少東家的名義把花魁、行首騙至自己私置的宅子,又請來“名士風流”的權貴公子,行淫|樂之事。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不小心弄死了一個性烈的清倌人,為掩藏罪證,常公子把屍首扔至井中,直至近日才被發現。
郭掌勺道:“原本東家還以為有人眼紅才巧編罪名,不成想少東家確有不軌之事,已經供認不諱。東家是真不知情的,但無法洗脫嫌疑。因少東家帶走花魁等人,掌櫃知情卻隱瞞未報,也被羈押待審。小人日日圍著爐灶,與此事無關,京兆府就把小人放出,並未為難。”
“嗯,這事我已經知道了,你想讓我做什麽?”沐慈淡淡問。
郭掌勺看楚王淡薄麵色,也不敢提過分要求,隻道:“東家雖教子不嚴,有失察過錯,卻真的沒有涉入這等汙糟事。小人隻怕有人為了強奪泰和樓,就胡亂攀咬東家,求楚王援手……”
沐慈點頭:“這事我會派人去過問,讓京兆府秉公詳查,若常大學士無辜就不會有事,若真有涉案,我也不會徇私,視國家法律於無物。[.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這已經很好了,謝王爺。”郭掌勺感激,把懷裏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遞上。錦衣衛拿給沐慈,是泰和樓的地契房產。
“這是幹什麽?賄賂我?”沐慈問。
郭掌勺趕緊道:“王爺莫惱,這是我出來時,東家囑咐我帶給您的。東家說什麽‘匹夫無璧……懷著……是罪’,泰和樓招了人眼紅,憑他保不住不說,還給全家招禍,與其落入宵小之手,不如送與王爺。您必定能將炒菜發揚光大。”
沐慈也爽快,把契紙交給樂恕,道:“我暫時保管,等你們東家出來,我再按照市場價正當買下。”
“王爺高義。”郭掌勺彎腰行禮,然後高高興興出去,直奔廚房了。
王梓光皺眉擠眼的,撓了半天腦袋,湊沐慈身邊道:“您就這樣相信他啊?他一個懂得炒菜的名廚沒人搶奪,由他到處走,您就不奇怪?”
沐慈隨意道:“大幸重約,我沒他的契約,別人拿契約可以隨時帶他走,我不放人還可以告我一狀,不用擔心他走掉。再說,不放他到處走,那誰能進我王府裏來?”
“我怎麽好像……聞到一種陰謀的味道?”
沐慈輕扯王梓光的小發辮:“你鼻子這麽靈?屬狗的?”
王梓光眨巴眼睛,憂心著急:“哎呀,這種時候您還開玩笑,就一點不擔心?”
沐慈無所謂:“擔心什麽?誰能拿我怎樣?”他對樂恕道,“你拿我的手令,去京兆府問一問這事。讓他們憑公執法,不要隨意牽連。”
樂恕十分猶豫:“爺,雖然我很想救常世叔,可若因此連累爺著了人家的道,卻是大大不妙。”這種事甩開幹係還來不及,怎麽能自己往前湊?
沐慈很是氣定神閑:“我心裏有數,沒妨礙。論起來這事八成是我連累了老常,你去看著吧,別叫人折騰他。”又問王梓光,“宮裏的邀請帖送了嗎?”
王梓光道:“您沒提。”也沒人敢問。
沐慈說:“我親筆寫一份,叫和順來……送帖子進宮去。”
……
樂恕等半天,見沐慈完全沒再解釋一下什麽“陰謀”,“連累”的意思,好像真的一點也不放在心上……他多少有點小擔心,忍不住看了站在一旁麵色沉肅,實際正在神遊的牟漁一眼。這位最維護沐慈的國公爺,沒一點緊張的樣子。樂恕再一想夜行衛的能力,終於放了心,拿了楚王府的手令,去京兆府過問這個案件了。
……
次日,十一月初一,楚王府大宴的日子。天空還是一樣藍天白雲,地麵還是一樣暖秋黃草,看似沒有什麽不同,可誰也不知道在這風和日麗之時,陽光無法照耀的角落正醞釀一場風暴。
德光帝千盼萬盼才接到九弟親筆的邀請函,昨夜興奮到差點失眠,今天天不亮起床。
――試衣服!
換了好幾套,無不金光閃閃,繁盛累贅。他怎麽都覺得不合意――九弟的宴席,他盛裝跑過去喧賓奪主就不好了,於是命內宮織造局把上月就趕製的幾套皇帝便服都拿過來試。
還沒試滿意呢,就聽李海催他上朝,德光帝頗為不爽,沉著臉上朝去了。誰知朝堂上還有叫他更鬱氣的事――禦史聯名彈劾楚王,說楚王不修德行,私設歡場拉攏權貴官員,搜集情報欲行不軌,並致伎女死亡。
德光帝在宮裏,耳目又不靈,還沒聽說泰和樓被查封這等小事,就問與楚王最親近的王又倫是怎麽回事。
王又倫也正奇怪,他聽說了泰和樓的事,卻沒想過和自家王爺外甥有牽連,就讓主審的京兆府尹竇源來說明情況。
竇源不敢答話,隻把審結的宗卷提交,上麵有所有人簽字畫押的供詞。德光帝一一看過,把宗卷往地上一扔,道:“無稽之談,無稽之談……這等淫|穢之人也敢與楚王攀上交情,也敢往楚王身上潑髒水,這等……”自己把自己氣得頭暈,跌坐在龍椅裏。
眾臣連呼陛下保重龍體。
王又倫和趙咎上前收拾宗卷,湊一起看,也傻眼了。涉案的常公子說私設歡場是楚王授意,為著探聽消息,拉攏官員,欲有不軌。連常大學士也有供詞畫押,說的確是楚王授意他才命獨子行事。且泰和樓房產地契都在楚王手中。其他旁證若幹。
政事堂有涉及刑訟的都過來看,幾個曆經風雨的老臣麵麵相覷,都在各自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楚王掌有夜行衛,雖然那個原屬禦林軍的編製神秘無常,從未浮上水麵,可大家心照不宣,日常行事從不敢有大錯漏,以免自己的行為落入暗處的眼睛裏。楚王吃飽了撐的,有夜行衛還去弄私場子,叫個沒什麽腦子手段隻知道淫|樂的紈絝公子去給他搜集什麽情報?
但正因為夜行衛不能拿上台麵來說,所以不能作為佐證證明楚王沒有這個動機。大家下意識看向王又倫、衛終和幾個侍衛六軍的大將軍。
衛終也不忙著給楚王鳴冤,他明麵上可是朝廷官員,並非楚王下屬門客,隻出列道:“陛下,事涉一品藩王,僅憑京兆府這點供詞便想定罪,未免兒戲,也藐視皇族威嚴。”
是這個理,德光帝點頭。
禦史趕緊追擊,說:“昨日楚王就庇護了泰和樓涉案走脫的掌廚等人,又命內吏帶著楚王手令,過問此案,明裏施壓,暗裏示意竇府尹‘勿胡亂攀咬’,隻做個誤傷結案……若與楚王無涉,又為何如此施壓。好在竇府尹秉公執法才審明真相。若楚王當真與此事無涉,何不請楚王上殿分辨,提出無罪之證據。”
白霖倒是可以立即辯解:“楚王身為侍衛六軍大都督,本有護持京城安危之責,派人問一件殺人案又怎麽能說是施壓暗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德光帝也直接拍龍案:“為這麽點明顯攀咬的小人胡言,就驚動先帝親封一品藩王,朕的嫡親兄弟,眼裏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禦史紛紛跪地磕頭,還是梗著脖子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也是楚王殿下說過的啊。”
德光帝:“……”九弟就是太實誠,太講規矩道理了。
朝堂上就有中直大臣提議:“因事涉親王,不如交予三法司會審,以維法紀,以正視聽。”
楚王的粉絲信他,都附議,讓三法司還楚王公正。楚王的黑子自然也同意。因有證人證言直指楚王,德光帝也不好立即駁回,倒顯得楚王心虛,他隻好詢問王又倫:“愛卿以為如何?”
王又倫很正直,道:“人命關天,理當如此。”
德光帝就下令三法司重審此案,並嚴令:“不得無中生有,捏造罪證。若無實據,不得胡亂攀咬楚王。萬一要驚動楚王……”他沉吟一下,一拍龍案,“都給朕聽清了!這天底下唯朕一人能問楚王的話,其他人給朕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這話極重,卻也合情合理,皇族自有威嚴,不是誰都能動一品藩王的。且現實也是如此――這天底下,除了皇帝,還真沒誰敢驚動楚王啊。
德光帝頂著一腦門山雨欲來的陰雲,宣布散朝,趕緊讓李海派可信的人去楚王府通風報信。就聽內侍來報,安順郡王求見。
德光帝真沒心情理會這個親弟弟,隻說不見。但內侍說安順郡王有重要的事,是關於楚王的。德光帝眉頭緊皺,想一想還是宣召了他。
不出德光帝所料,安順郡王讓他屏退宮人,就是來鼓動他趁機以此為借口,一舉扳倒楚王,他的皇位才能安穩,大家才可高枕無憂的。
德光帝沒個好臉,把安順郡王斥責了一頓,說:“這罪名根本莫須有,九弟犯不著設私場,他有……”卻想到夜行衛是隱秘之事,就隻是擺手,“總之,九弟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安順郡王知道德光帝的意思,冷笑道:“他有什麽……皇兄怎麽不說了?”故意挑撥道,“您是不是怕隔牆有耳,現在說的話會一字不漏傳給楚王知道?”
德光帝怒喝:“你胡說些什麽?”卻還是下意識想左右看看,到底強行忍住了。
安順郡王卻是個極敏銳的,趁機道:“三哥,作為親兄弟我才一心為您著想,您用不著怕他,也不要覺著欠了他的,皇位本該由長者繼承。他得內庫,占著兵權才叫名不正言不順。”又誘道,“您難道不想將他不該得的,全部都拿回來?”
安順郡王也不顧德光帝瞪著自己的銳利目光,笑道:“此次是個良機,常言道‘成王敗寇’,我們勝了,誰對誰錯還不是由著我們書寫?”
實際上,要是換了安順郡王這樣的人當皇帝,無風都要掀起三尺浪,如今有個上好的借口在,夜行衛又不能擺上台麵,楚王就是有動機的,處在被動局麵,以此為借口咬著楚王不放,將他打倒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就算打不倒也搞臭楚王,讓民眾知道他是個偽君子。
若楚王翻臉,皇帝還可以推說是自己被他人蒙蔽,最多一個失察,簡直沒有絲毫風險,不擔半點幹係……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惜是德光帝當皇帝,他根本沒考慮什麽利害,隻道:“你說得出這些話,可見知道九弟被人設計陷害。這事已經交給三法司,是非曲直自有公論,我絕不會以私心謀害兄弟。”
安順郡王一臉青白,喊道:“三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要自毀長城。”
德光帝銳利視線上下打量安順郡王,道:“看來平日三哥和老師教你的‘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你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回王府去就別到處亂走,朕派幾個名儒好好教你讀一讀聖賢書,學一學該怎麽做人做事!”
說完,命人把安順郡王給帶走了。
沒多久李海過來說:“派去通知楚王的人回來了……”
“怎麽說?”德光帝很緊張。
“殿下親見了他,說謝過陛下提醒,隻說這事由三法司審理很合適,他會配合調查。另外……”
“還說了什麽?”
“殿下隻問您什麽時候去赴宴,若過去可直接找他,兄弟兩個說說話。”
德光帝心知九弟這麽輕鬆,想來已經有對策,麵上陰鬱消散了些,露出點笑影:“去,宴會朕必去的。”追問,“新做的衣服呢?送過來沒有?”又叮囑李海,“太妃來問,就說朕忙於政務……”想了想做戲做足,便道,“讓中書舍人過來呆著,別叫人來打擾。”
李海-。-!!,躬身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