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姑娘聽了,不禁莞爾一笑:“李使君此言,若是隴西郡王之意,家父知曉,必定喜不自勝。”
李曜也笑起來,道:“此天下公認,我家大王自不例外。”
楊姑娘欣然道:“如此說來,李使君此番竟是欲往揚州而去?”
李曜見她目光微微一閃,知道此女心思謹慎,隻怕已然有了某些猜測,遂也不作掩飾,點頭道:“不錯,某此番奉命出使,正是欲往揚州與令尊一晤。”
楊姑娘弄清李曜來意,放心大半,嫣然道:“河東與淮南相去萬裏,中間更隔了朱溫,關山難越……不過,李使君以堂堂刺史之尊,竟然選擇直接走汴州南下,這份膽略,實令奴家欽佩,隻是不知李使君是否知曉一件事情。”
李曜笑問:“何事?”
楊姑娘盯著他的眼睛,問:“使君可知,奴家是如何知曉使君行蹤的?”
李曜麵色一變,些微眯起眼睛,道:“正欲請教姑娘。”
楊姑娘輕歎一聲:“有道是家賊難防,使君此番出使,貴河東軍中,總有一些將領參與其中。而這些人中,固然大多是忠於隴西郡王的,但也難免有人因為一些原因,對隴西郡王有所怨尤……”
李曜心中一凜,心道:“莫非是他?”
隻聽見楊姑娘繼續道:“倘是無權無勢之輩,或是有心無膽之流,縱然有所怨尤,也未必能做出什麽事來。怕就怕此人既有權勢,又有威名,一旦心失其正,其行必偏。北地藩鎮林立,然能與隴西郡王相抗者,唯朱溫一人,此人若要背叛隴西郡王,舍朱溫而投誰?”
李曜接口道:“姑娘的意思是說,因為上麵這些原因,所以此人便將某之行蹤故意透露給了朱溫?”
楊姑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的確是將消息傳到了汴梁,不過由於朱溫領兵外出,因此這一消息目前還在宣武軍的節帥王府(此時朱溫封爵東平王)。”
李曜這才知道,這位楊姑娘果然非同小可,這盈香妙坊雖然看似新建也不算太久,但居然已經把手伸進了朱溫的宣武軍節帥王府,其中能耐,無須多言。
他自然不會去問人家是如何得知、從何處得知,隻是點點頭,輕歎一聲:“多承姑娘告之,好意心領了。”
楊姑娘眨眨眼睛,問道:“使君便不想知曉,宣武軍知道郎君行蹤之後,是如何布置的麽?”
李曜搖頭輕笑,道:“不想。”
楊姑娘聞言一怔,思索片刻,仍不得其解,不禁奇道:“為何?”
李曜笑得頗為悠然:“姑娘煞費苦心,布置出如此迷局,想來已是一切盡在掌握,李某不過一介無用書生,與其痛苦掙紮,終難脫困,何不幹脆老老實實,做一回棋子罷了,還省得勞心勞力。”
楊姑娘忍不住笑起來:“倘使使君也隻是無用書生,那這天下許多自詡英雄之輩,怕是隻能稱之為豬狗不如了。”
李曜微微一笑:“楊姑娘,某料此刻宣武軍已經開始閉城搜查,但卻不知姑娘是如何安排的?某此番前來,所帶的隨從,都是親信,若有半分機會,實不願拋棄任何一人,還望姑娘體諒。”
楊姑娘微微蹙眉,暗道:“這李曜果然不是個好相與的,他知道我聽了他的來意之後,為父親大業計,非得救他不可,竟然敢於如此明目張膽地要挾與我!隻是……他在這等時候奉命南下出使揚州,十有**是要為李克用查看父親的實力,以決定是否與我淮南結盟,若是這點事情都不能使他滿意,隻怕他這揚州之行,還未到達,便有了定論,那卻如何了得?須知父親一旦和李克用結盟,憑著李克用對朱溫的巨大壓力,父親將來不論是南征吳越,還是西伐江右,就幾乎都不必擔心朱溫能做出什麽趁火打劫之舉。如此一來,以我淮南之實力,一旦再得江贛、吳越,東南半壁便盡入父親之手……”
她想到此處,又暗暗提醒自己:“不過,李克用欲與父親結盟,也必然是為了利用父親來牽製朱溫。我原以為李克用沙陀蠻夷,未知文事,麾下諸將唯勇而已,縱有一時之盛,難有長久之昌。然則今日見了李曜,卻不可再如此思慮了,但有此人在河東,朱溫勢必不能北望!”
她心中思索之時,李曜也在暗暗驚心:“史書中楊行密死後是楊渥即位,楊渥是個不成氣候之輩,因而早前我一直以為淮南對我並無威脅。可如今看來,楊行密的兒子雖然一塌糊塗,卻有個如此厲害的女兒,萬一……不過幸好,她終究是女子,曆史上似乎也沒有強大到幹預南吳政局,我隻需小心一點,總不會比曆史上更糟。”
想到這裏,李曜又不禁感慨,要是李克用有朱溫那樣的戰略眼光該多好!
朱溫是一個能從戰略角度去分析形勢的勢力領袖,縱觀他的進攻,都有明確主攻目標。秦宗權、時溥、朱瑄兄弟,同時也有明確的遏製目標:就是李克用和淮南。
朱溫對淮南既打又拉攏周圍的勢力予以牽製,對李克用也如此,完全有明確的統一的思路,先滅主攻對象,同時遏製主要對手,待自己壯大了最後再和主要對手決戰。
終五代數十年,能有如此清晰思路的,唯有朱溫、南唐烈祖、柴榮三人,可惜前麵兩個的兒子都不成器,唯有柴榮成功了。而他們的對手幾乎沒有什麽明確的思路,要麽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要麽隨意攻伐,見小利而忘身,所以朱溫可以積小勝為大勝,逐步在中原站住腳跟,就算他的軍隊非常強大,仍然不肯隨意開戰。
史書裏說到敬翔獻策讓其派自己部下假裝叛變,跑到別的小軍閥的地盤,再公告四鄰,以除叛逆為名進攻別的軍閥。即便在他打垮秦宗權後,還是采用這招對付朱瑄兄弟。而李克用則隨意使用武力,比如他經常打勝仗卻因為沒有戰略眼光,占燕雲之地,卻立了一個劉仁恭這樣的人,沒有使自己的戰役優勢轉化為戰略優勢,最終被朱溫完全限製在太原之地。
而其後的軍閥大多是為小利攻伐,不識天下大勢,像吳越國這樣的國家,雖然富庶,卻不知道維持南方諸國生存的屏障就是南唐,在南唐將亡的時候還對南唐進行遏製,結果南唐滅亡了,南方諸國也無法存活。這一點,烈祖還是很清楚的,其也是少有有戰略眼光的,遏製南進派,主張北進派,保境安民,待天下有變而進兵,可惜死的早,就在其過世不久,轉機就來了,契丹滅晉,可惜此時其子不識其父所想,深陷南征之苦。
不過,李曜轉念一想,倘若李克用真有那樣的戰略眼光,自己讀到的曆史也就不是如今這樣,不禁釋然。
此時,便聽見楊姑娘舒了口氣,說道:“既是李使君如此說了,奴家便盡力救他們一救。”
李曜也笑起來,道:“此天下公認,我家大王自不例外。”
楊姑娘欣然道:“如此說來,李使君此番竟是欲往揚州而去?”
李曜見她目光微微一閃,知道此女心思謹慎,隻怕已然有了某些猜測,遂也不作掩飾,點頭道:“不錯,某此番奉命出使,正是欲往揚州與令尊一晤。”
楊姑娘弄清李曜來意,放心大半,嫣然道:“河東與淮南相去萬裏,中間更隔了朱溫,關山難越……不過,李使君以堂堂刺史之尊,竟然選擇直接走汴州南下,這份膽略,實令奴家欽佩,隻是不知李使君是否知曉一件事情。”
李曜笑問:“何事?”
楊姑娘盯著他的眼睛,問:“使君可知,奴家是如何知曉使君行蹤的?”
李曜麵色一變,些微眯起眼睛,道:“正欲請教姑娘。”
楊姑娘輕歎一聲:“有道是家賊難防,使君此番出使,貴河東軍中,總有一些將領參與其中。而這些人中,固然大多是忠於隴西郡王的,但也難免有人因為一些原因,對隴西郡王有所怨尤……”
李曜心中一凜,心道:“莫非是他?”
隻聽見楊姑娘繼續道:“倘是無權無勢之輩,或是有心無膽之流,縱然有所怨尤,也未必能做出什麽事來。怕就怕此人既有權勢,又有威名,一旦心失其正,其行必偏。北地藩鎮林立,然能與隴西郡王相抗者,唯朱溫一人,此人若要背叛隴西郡王,舍朱溫而投誰?”
李曜接口道:“姑娘的意思是說,因為上麵這些原因,所以此人便將某之行蹤故意透露給了朱溫?”
楊姑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的確是將消息傳到了汴梁,不過由於朱溫領兵外出,因此這一消息目前還在宣武軍的節帥王府(此時朱溫封爵東平王)。”
李曜這才知道,這位楊姑娘果然非同小可,這盈香妙坊雖然看似新建也不算太久,但居然已經把手伸進了朱溫的宣武軍節帥王府,其中能耐,無須多言。
他自然不會去問人家是如何得知、從何處得知,隻是點點頭,輕歎一聲:“多承姑娘告之,好意心領了。”
楊姑娘眨眨眼睛,問道:“使君便不想知曉,宣武軍知道郎君行蹤之後,是如何布置的麽?”
李曜搖頭輕笑,道:“不想。”
楊姑娘聞言一怔,思索片刻,仍不得其解,不禁奇道:“為何?”
李曜笑得頗為悠然:“姑娘煞費苦心,布置出如此迷局,想來已是一切盡在掌握,李某不過一介無用書生,與其痛苦掙紮,終難脫困,何不幹脆老老實實,做一回棋子罷了,還省得勞心勞力。”
楊姑娘忍不住笑起來:“倘使使君也隻是無用書生,那這天下許多自詡英雄之輩,怕是隻能稱之為豬狗不如了。”
李曜微微一笑:“楊姑娘,某料此刻宣武軍已經開始閉城搜查,但卻不知姑娘是如何安排的?某此番前來,所帶的隨從,都是親信,若有半分機會,實不願拋棄任何一人,還望姑娘體諒。”
楊姑娘微微蹙眉,暗道:“這李曜果然不是個好相與的,他知道我聽了他的來意之後,為父親大業計,非得救他不可,竟然敢於如此明目張膽地要挾與我!隻是……他在這等時候奉命南下出使揚州,十有**是要為李克用查看父親的實力,以決定是否與我淮南結盟,若是這點事情都不能使他滿意,隻怕他這揚州之行,還未到達,便有了定論,那卻如何了得?須知父親一旦和李克用結盟,憑著李克用對朱溫的巨大壓力,父親將來不論是南征吳越,還是西伐江右,就幾乎都不必擔心朱溫能做出什麽趁火打劫之舉。如此一來,以我淮南之實力,一旦再得江贛、吳越,東南半壁便盡入父親之手……”
她想到此處,又暗暗提醒自己:“不過,李克用欲與父親結盟,也必然是為了利用父親來牽製朱溫。我原以為李克用沙陀蠻夷,未知文事,麾下諸將唯勇而已,縱有一時之盛,難有長久之昌。然則今日見了李曜,卻不可再如此思慮了,但有此人在河東,朱溫勢必不能北望!”
她心中思索之時,李曜也在暗暗驚心:“史書中楊行密死後是楊渥即位,楊渥是個不成氣候之輩,因而早前我一直以為淮南對我並無威脅。可如今看來,楊行密的兒子雖然一塌糊塗,卻有個如此厲害的女兒,萬一……不過幸好,她終究是女子,曆史上似乎也沒有強大到幹預南吳政局,我隻需小心一點,總不會比曆史上更糟。”
想到這裏,李曜又不禁感慨,要是李克用有朱溫那樣的戰略眼光該多好!
朱溫是一個能從戰略角度去分析形勢的勢力領袖,縱觀他的進攻,都有明確主攻目標。秦宗權、時溥、朱瑄兄弟,同時也有明確的遏製目標:就是李克用和淮南。
朱溫對淮南既打又拉攏周圍的勢力予以牽製,對李克用也如此,完全有明確的統一的思路,先滅主攻對象,同時遏製主要對手,待自己壯大了最後再和主要對手決戰。
終五代數十年,能有如此清晰思路的,唯有朱溫、南唐烈祖、柴榮三人,可惜前麵兩個的兒子都不成器,唯有柴榮成功了。而他們的對手幾乎沒有什麽明確的思路,要麽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要麽隨意攻伐,見小利而忘身,所以朱溫可以積小勝為大勝,逐步在中原站住腳跟,就算他的軍隊非常強大,仍然不肯隨意開戰。
史書裏說到敬翔獻策讓其派自己部下假裝叛變,跑到別的小軍閥的地盤,再公告四鄰,以除叛逆為名進攻別的軍閥。即便在他打垮秦宗權後,還是采用這招對付朱瑄兄弟。而李克用則隨意使用武力,比如他經常打勝仗卻因為沒有戰略眼光,占燕雲之地,卻立了一個劉仁恭這樣的人,沒有使自己的戰役優勢轉化為戰略優勢,最終被朱溫完全限製在太原之地。
而其後的軍閥大多是為小利攻伐,不識天下大勢,像吳越國這樣的國家,雖然富庶,卻不知道維持南方諸國生存的屏障就是南唐,在南唐將亡的時候還對南唐進行遏製,結果南唐滅亡了,南方諸國也無法存活。這一點,烈祖還是很清楚的,其也是少有有戰略眼光的,遏製南進派,主張北進派,保境安民,待天下有變而進兵,可惜死的早,就在其過世不久,轉機就來了,契丹滅晉,可惜此時其子不識其父所想,深陷南征之苦。
不過,李曜轉念一想,倘若李克用真有那樣的戰略眼光,自己讀到的曆史也就不是如今這樣,不禁釋然。
此時,便聽見楊姑娘舒了口氣,說道:“既是李使君如此說了,奴家便盡力救他們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