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京城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天像一汪海子,藍得澄澈高遠。[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樓襄從軟榻上坐起來,窗欞子底下飄來陣陣木樨的甜香。不知誰家正放鴿子,鴿群掠過頭頂一隅天空,先是盤旋,伴著哨音漸盤漸高,終於直薄雲霄。
慧生進來催她更衣,順手在廊下折了一支虞美人,“昨兒還隻是花骨朵呢,今兒就開齊全了。可見花兒也知人意,是給您賀壽來了。”
樓襄回眸,笑著讚一聲好,“紅得鮮亮,戴你頭上更襯喜興。”
“別呀,這是給您摘的,一會兒等收拾利落了,好簪在寶髻正當間。”慧生說著,先放下花,上前伺候她穿戴起來。
衣裳是早就挑好的,緋色織金通袖襖,大紅拖泥妝花羅裙。打扮停當,慧生左看右看的,還覺得缺了什麽,驀地想起昨兒宮裏賞賜下來的鎏金紅寶累絲挑心,忙從妝台錦盒裏取出來,簪在那發髻上頭。
打量眼前人,蛾眉翠黛、綠鬢生香,七分明媚中猶帶著三分爽朗,美得大氣磅礴,美得難描難畫。
正要去拿那支虞美人,樓襄已一把拽住她,“左不過是個生日宴罷了,還要打扮成新娘子不成?快別折騰我了。”
慧生知道她不喜招搖,一麵給她整理荷包穗子,一麵點頭,“罷了,有太後娘娘賞的挑心也盡夠了。不過殿下這話說差了,今兒是及笄的大日子,且不說宗室裏,京裏三品以上人家的女眷都到了。您是正主兒,可不興像往年似的裝沒事兒人,擎等著長公主殿下應酬那幫貴婦。”
樓襄聽過一笑,其實並沒有她說得那麽糟,自己不過是有些坐不住,不樂意聽那些家長裏短是非新文罷了。女人們紮堆坐在一起,甭管身份地位多尊崇,總還是繞不開內宅裏的那點子事。
她今年十五了,生在公主府,長在公主府。一牆之隔的宅門就是樓氏的敕造禮國府,可她去得次數有限,因為自小跟著母親――長公主生活。禮國府的人無論是誰,過這邊來都要請旨,得了長公主殿下許可方能進來請安,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她的父親,駙馬都尉樓顯節。
生長環境簡單,隻有母女兩個人。礙於母親的身份也沒有人敢挑起內宅紛爭。<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日子就像靜水深流,無波無瀾。甚至於父親因無嗣,上疏奏請納妾那會兒,皇帝舅舅特地派人來勸解寬慰母親,母親也不過報以一笑,說了句隨他去罷,便撂開手不再提。
旁人家妻妾明爭暗鬥,她家裏卻絕無這個可能,因為雲泥之別,因為母親不屑一顧,也因為母親從來沒有愛過她的丈夫。
走出屋子時,她忽然心思一動,也不知道今天這個日子,父親願不願意進來陪她說上幾句話。
所謂及笄,其實在本朝還算新鮮事。大燕是鮮卑人立國,按舊俗並沒有及笄的說法。隻是當今皇上推崇漢化,極力倡導宗室先效仿起來,才有了女子年滿十五行成人禮一說,其實也不過是比一般生辰宴辦得更隆重些,給各家貴人們一個吃喝聚會的由頭而已。
偏樓襄趕得時候巧,作為長公主獨女、欽封的南平郡主自然得身先士卒,要不以她疲懶的性子,必是要脫滑,躲過這個麻煩去才好。
宴席分內外,女眷的席位擺在園子裏水榭旁。她既是壽星,姍姍來遲些也沒人責怪,倒是她甫一露麵,除卻宗室裏幾位公主、王妃和年長者,餘下的人都忙著站了起來。
她點頭問好,一個個打著招呼。不能缺少的環節是被眾星捧月似的,團團圍住讚個不停,她邊含笑聽著,邊在心裏佩服這些貴人們心思巧,饒是從頭到腳沒一處落下的誇,還能舌燦蓮花全不帶重樣。
好容易眾人散開些,她才走到母親身邊,請了安落座。
固安大長公主賀蘭韻今年不過三十二,因保養得宜,容顏依舊嬌美豔麗,和樓襄坐在一處,不似母女,反倒更像是姐妹。
盛裝之下更顯雍容,樓襄平日見慣母親做道姑扮相,乍一看還真有點不習慣。
賀蘭韻倒也不是篤信道術,隻是早年間豢養門客,輔助幼弟,精力多放在政務之上。等到皇帝親政,她才漸漸淡出朝堂,也為了讓天下人看出她不再幹政的決心,才刻意做一番出塵絕俗的樣子。
然而積年餘威猶在,長公主眼下仍然是大燕一言九鼎的人物。
在這一點上,鮮卑人和漢人多有不同,並沒有一味把女子禁錮在內宅,所以本朝不乏巾幗不讓須眉的掌故,賀蘭韻則更是這一輩宗女裏的翹楚。
侍女們正為樓襄添酒,不過是應景的桂花釀。她看了一眼,知道喝不醉,才笑著舉盞先向母親道賀。
“今天起你就成人了。”賀蘭韻一飲而盡,含笑注視女兒,眼中的欣喜、愛憐隻為她一人綻放,“一晃神的功夫,我的畹卿就長大了。從前總盼著你能快點長,卻不知你大了,我也就老了,不過母親還是高興的,盼著你一年更比一年好。”
她聽見母親叫她的小字,心裏微微一漾,不知道再往後,還會不會有別人這麽親昵愛惜的稱呼自己。
“您又發沒邊兒的感慨了。”她回過神來笑道,“您要說自己老,還讓世人怎麽活?反正打從我記事起,您就一點沒變過。不信您問問在坐的嬸子姐姐們,我跟您坐一塊兒,是不是瞧著像姐倆兒!”
賀蘭韻朗聲笑起來,伸玉指點著她,“貧嘴,該罰一大杯。”說著看向下首眾人,“且別忙著奉承我,你瑜姐姐都等了你老半天兒了,還有秀英秀榮,那才是你正經的妹妹們呢。”
樓襄一笑,轉頭往東首席間看,果然第三個位子上,正坐著升平郡主慕容瑜,四目相對,慕容瑜朝她笑著擠了擠眼。
“沒想到你能來,太後娘娘竟然肯放人,看來今兒我是得了天大的體麵了。”
她迎著慕容瑜走過去,對麵嬌小玲瓏的少女比她矮了半頭不止,可論年紀卻比她長了兩歲有餘。
慕容瑜一見她就好打趣,素手拂麵,掐了掐她的嫩臉,“是呀,你臉這麽大,當然十足有體麵了。”挽著她的胳膊,又笑說,“我原說明兒才是正日子,你反正得進宮來給太後和萬歲爺磕頭,我就不來了罷。可老祖宗耳報神快,不知聽誰念叨了一句,說今兒宴上,茹家二小子也在。這就巴巴的非讓我過來瞧瞧,說沒準還能見上一麵。我隻好勉為其難遵懿旨前來,特為恭賀南平郡主芳齡永繼。”
“原來是為看茹姐夫!”樓襄抿嘴直笑,輕輕推她,“你們也差不多得了,定了十月裏婚期,扳著指頭數也沒幾天了,用得著這麽急吼吼的,頭前又不是沒見過。”
頓住話,她想起另一樁事,“遼王和王妃定了啟程的日子沒?”
慕容瑜略窒了窒,神色有些黯淡,緩緩說,“萬歲爺沒說讓他們來,何況過些日子……瓔哥兒就該上京了……算了,反正十多年沒見,認真說,我連他們長什麽樣都有點模糊,見了麵更不知該說什麽,要抱頭痛哭也怪沒意思的,何苦呢。倒不如踏踏實實從壽康宮上轎,權當是從宮裏嫁出去的閨女了。”
樓襄聽得心酸,女兒要出閣了,父母卻不得前來相送。可她也知道,這話未嚐不是出自慕容瑜本心。一個藩王的女兒,打四歲起被接入宮,養在太後膝下。說起這份尊崇比正經公主毫不遜色,可闔宮上下,誰不知道她其實是來做質子的。
大燕立國之初,分封了六位異姓藩王,如今碩果僅存隻剩下三個。慕容瑜的父親――遼王慕容永宏是其中之一,雖說封地疆域廣袤,奈何長年苦寒,越往北越是地廣人稀,可也正因為人口財力有限,才得以最終保存住封號藩地。
所幸身為質子的人終於得了圓滿的落局,太後到底是疼她的,親自為她挑選女婿。茹氏是鮮卑大姓,開國八大功臣之一。茹家二爺文武全才,雖未襲爵,卻憑自身才幹位居二品大員。樓襄見過茹二爺,那是清風郎月般的男子,性情溫良,確實稱得上是良配。
她思忖半天,拍拍慕容瑜的手,“罷了,你是個心大的,旁的話我也不多勸。你知道老祖宗待你的一顆心也就夠了。往後好好和茹姐夫在京裏過,閑時再要省親,一道回去也就是了。”
慕容瑜點點頭,“不然還能怎麽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和自己不親厚,這麽些年來往信件都有限。原本我還覺得內疚,父母跟前不得盡孝,後來想想,他們怕是早就忘了我這個女兒,慢慢地心也就涼了。”
澀然笑過,她眉目間漸漸舒展起來,“要說真正關心我的,還是大哥。逢年過節連帶我的生日,他都會想著托人帶東西過來,好些還是我小時候喜歡吃、喜歡玩的,虧他還都一一記得。平日他也常寫信,把家裏的事兒說給我聽。虧得有他告訴,要不我真是兩眼一抹黑,連自家什麽情形一概不知。”
樓襄不止一次聽她念及兄長的好處,歪著頭思量一會,道,“你大哥該有二十了罷?舊年遼王請旨加封他為遼恭王,有了郡王銜兒,想必更出息了。他這些年在遼東剿匪,收拾韃靼人,皇上和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裏,萬歲爺還誇過他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有他幫襯著你父王,你也少了後顧之憂,大可放心了。”
“是這話,不過大哥過了年才滿二十,這會子還是十九。”慕容瑜眨眨眼,難掩自豪,“他是很能幹,值得父王為他請封。雖不是親生的,卻比一般親父子感情還好,也算極難得了。”
倘若是親生的,又何用她做犧牲,自然該是嫡長子慕容瓚來做質子。慕容瑜對此倒沒有半點怨懟,可見在她心裏早把慕容瓚當成了親哥哥一樣看待。
也是個心胸開闊的好姑娘,樓襄就喜歡她這份不計較、不算計的勁頭,“哎,你方才說,你們家瓔哥兒要上京來,獨個兒來麽?我記得他才五歲罷了,怎麽……”
她猛地停住話,因為瞥見對方欲言又止的眼神,於是恍然。一個五歲的小娃娃千裏迢迢上京,當然不會是為向素未謀麵的姐姐討一口喜酒吃,他是來替換慕容瑜,重新成為遼藩在京的質子。
陡然間話題沉重起來,倆人一時無語。靜默相對片刻,前頭的大戲已正式開鑼。那戲文倒也對景,確是恰如其分,烘托著此時此刻,慕容瑜心裏無法言說的遺憾和惘然。
“欲送登高千裏目,愁雲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燕無憑,今番空作悲風賦。”
樓襄從軟榻上坐起來,窗欞子底下飄來陣陣木樨的甜香。不知誰家正放鴿子,鴿群掠過頭頂一隅天空,先是盤旋,伴著哨音漸盤漸高,終於直薄雲霄。
慧生進來催她更衣,順手在廊下折了一支虞美人,“昨兒還隻是花骨朵呢,今兒就開齊全了。可見花兒也知人意,是給您賀壽來了。”
樓襄回眸,笑著讚一聲好,“紅得鮮亮,戴你頭上更襯喜興。”
“別呀,這是給您摘的,一會兒等收拾利落了,好簪在寶髻正當間。”慧生說著,先放下花,上前伺候她穿戴起來。
衣裳是早就挑好的,緋色織金通袖襖,大紅拖泥妝花羅裙。打扮停當,慧生左看右看的,還覺得缺了什麽,驀地想起昨兒宮裏賞賜下來的鎏金紅寶累絲挑心,忙從妝台錦盒裏取出來,簪在那發髻上頭。
打量眼前人,蛾眉翠黛、綠鬢生香,七分明媚中猶帶著三分爽朗,美得大氣磅礴,美得難描難畫。
正要去拿那支虞美人,樓襄已一把拽住她,“左不過是個生日宴罷了,還要打扮成新娘子不成?快別折騰我了。”
慧生知道她不喜招搖,一麵給她整理荷包穗子,一麵點頭,“罷了,有太後娘娘賞的挑心也盡夠了。不過殿下這話說差了,今兒是及笄的大日子,且不說宗室裏,京裏三品以上人家的女眷都到了。您是正主兒,可不興像往年似的裝沒事兒人,擎等著長公主殿下應酬那幫貴婦。”
樓襄聽過一笑,其實並沒有她說得那麽糟,自己不過是有些坐不住,不樂意聽那些家長裏短是非新文罷了。女人們紮堆坐在一起,甭管身份地位多尊崇,總還是繞不開內宅裏的那點子事。
她今年十五了,生在公主府,長在公主府。一牆之隔的宅門就是樓氏的敕造禮國府,可她去得次數有限,因為自小跟著母親――長公主生活。禮國府的人無論是誰,過這邊來都要請旨,得了長公主殿下許可方能進來請安,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她的父親,駙馬都尉樓顯節。
生長環境簡單,隻有母女兩個人。礙於母親的身份也沒有人敢挑起內宅紛爭。<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日子就像靜水深流,無波無瀾。甚至於父親因無嗣,上疏奏請納妾那會兒,皇帝舅舅特地派人來勸解寬慰母親,母親也不過報以一笑,說了句隨他去罷,便撂開手不再提。
旁人家妻妾明爭暗鬥,她家裏卻絕無這個可能,因為雲泥之別,因為母親不屑一顧,也因為母親從來沒有愛過她的丈夫。
走出屋子時,她忽然心思一動,也不知道今天這個日子,父親願不願意進來陪她說上幾句話。
所謂及笄,其實在本朝還算新鮮事。大燕是鮮卑人立國,按舊俗並沒有及笄的說法。隻是當今皇上推崇漢化,極力倡導宗室先效仿起來,才有了女子年滿十五行成人禮一說,其實也不過是比一般生辰宴辦得更隆重些,給各家貴人們一個吃喝聚會的由頭而已。
偏樓襄趕得時候巧,作為長公主獨女、欽封的南平郡主自然得身先士卒,要不以她疲懶的性子,必是要脫滑,躲過這個麻煩去才好。
宴席分內外,女眷的席位擺在園子裏水榭旁。她既是壽星,姍姍來遲些也沒人責怪,倒是她甫一露麵,除卻宗室裏幾位公主、王妃和年長者,餘下的人都忙著站了起來。
她點頭問好,一個個打著招呼。不能缺少的環節是被眾星捧月似的,團團圍住讚個不停,她邊含笑聽著,邊在心裏佩服這些貴人們心思巧,饒是從頭到腳沒一處落下的誇,還能舌燦蓮花全不帶重樣。
好容易眾人散開些,她才走到母親身邊,請了安落座。
固安大長公主賀蘭韻今年不過三十二,因保養得宜,容顏依舊嬌美豔麗,和樓襄坐在一處,不似母女,反倒更像是姐妹。
盛裝之下更顯雍容,樓襄平日見慣母親做道姑扮相,乍一看還真有點不習慣。
賀蘭韻倒也不是篤信道術,隻是早年間豢養門客,輔助幼弟,精力多放在政務之上。等到皇帝親政,她才漸漸淡出朝堂,也為了讓天下人看出她不再幹政的決心,才刻意做一番出塵絕俗的樣子。
然而積年餘威猶在,長公主眼下仍然是大燕一言九鼎的人物。
在這一點上,鮮卑人和漢人多有不同,並沒有一味把女子禁錮在內宅,所以本朝不乏巾幗不讓須眉的掌故,賀蘭韻則更是這一輩宗女裏的翹楚。
侍女們正為樓襄添酒,不過是應景的桂花釀。她看了一眼,知道喝不醉,才笑著舉盞先向母親道賀。
“今天起你就成人了。”賀蘭韻一飲而盡,含笑注視女兒,眼中的欣喜、愛憐隻為她一人綻放,“一晃神的功夫,我的畹卿就長大了。從前總盼著你能快點長,卻不知你大了,我也就老了,不過母親還是高興的,盼著你一年更比一年好。”
她聽見母親叫她的小字,心裏微微一漾,不知道再往後,還會不會有別人這麽親昵愛惜的稱呼自己。
“您又發沒邊兒的感慨了。”她回過神來笑道,“您要說自己老,還讓世人怎麽活?反正打從我記事起,您就一點沒變過。不信您問問在坐的嬸子姐姐們,我跟您坐一塊兒,是不是瞧著像姐倆兒!”
賀蘭韻朗聲笑起來,伸玉指點著她,“貧嘴,該罰一大杯。”說著看向下首眾人,“且別忙著奉承我,你瑜姐姐都等了你老半天兒了,還有秀英秀榮,那才是你正經的妹妹們呢。”
樓襄一笑,轉頭往東首席間看,果然第三個位子上,正坐著升平郡主慕容瑜,四目相對,慕容瑜朝她笑著擠了擠眼。
“沒想到你能來,太後娘娘竟然肯放人,看來今兒我是得了天大的體麵了。”
她迎著慕容瑜走過去,對麵嬌小玲瓏的少女比她矮了半頭不止,可論年紀卻比她長了兩歲有餘。
慕容瑜一見她就好打趣,素手拂麵,掐了掐她的嫩臉,“是呀,你臉這麽大,當然十足有體麵了。”挽著她的胳膊,又笑說,“我原說明兒才是正日子,你反正得進宮來給太後和萬歲爺磕頭,我就不來了罷。可老祖宗耳報神快,不知聽誰念叨了一句,說今兒宴上,茹家二小子也在。這就巴巴的非讓我過來瞧瞧,說沒準還能見上一麵。我隻好勉為其難遵懿旨前來,特為恭賀南平郡主芳齡永繼。”
“原來是為看茹姐夫!”樓襄抿嘴直笑,輕輕推她,“你們也差不多得了,定了十月裏婚期,扳著指頭數也沒幾天了,用得著這麽急吼吼的,頭前又不是沒見過。”
頓住話,她想起另一樁事,“遼王和王妃定了啟程的日子沒?”
慕容瑜略窒了窒,神色有些黯淡,緩緩說,“萬歲爺沒說讓他們來,何況過些日子……瓔哥兒就該上京了……算了,反正十多年沒見,認真說,我連他們長什麽樣都有點模糊,見了麵更不知該說什麽,要抱頭痛哭也怪沒意思的,何苦呢。倒不如踏踏實實從壽康宮上轎,權當是從宮裏嫁出去的閨女了。”
樓襄聽得心酸,女兒要出閣了,父母卻不得前來相送。可她也知道,這話未嚐不是出自慕容瑜本心。一個藩王的女兒,打四歲起被接入宮,養在太後膝下。說起這份尊崇比正經公主毫不遜色,可闔宮上下,誰不知道她其實是來做質子的。
大燕立國之初,分封了六位異姓藩王,如今碩果僅存隻剩下三個。慕容瑜的父親――遼王慕容永宏是其中之一,雖說封地疆域廣袤,奈何長年苦寒,越往北越是地廣人稀,可也正因為人口財力有限,才得以最終保存住封號藩地。
所幸身為質子的人終於得了圓滿的落局,太後到底是疼她的,親自為她挑選女婿。茹氏是鮮卑大姓,開國八大功臣之一。茹家二爺文武全才,雖未襲爵,卻憑自身才幹位居二品大員。樓襄見過茹二爺,那是清風郎月般的男子,性情溫良,確實稱得上是良配。
她思忖半天,拍拍慕容瑜的手,“罷了,你是個心大的,旁的話我也不多勸。你知道老祖宗待你的一顆心也就夠了。往後好好和茹姐夫在京裏過,閑時再要省親,一道回去也就是了。”
慕容瑜點點頭,“不然還能怎麽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和自己不親厚,這麽些年來往信件都有限。原本我還覺得內疚,父母跟前不得盡孝,後來想想,他們怕是早就忘了我這個女兒,慢慢地心也就涼了。”
澀然笑過,她眉目間漸漸舒展起來,“要說真正關心我的,還是大哥。逢年過節連帶我的生日,他都會想著托人帶東西過來,好些還是我小時候喜歡吃、喜歡玩的,虧他還都一一記得。平日他也常寫信,把家裏的事兒說給我聽。虧得有他告訴,要不我真是兩眼一抹黑,連自家什麽情形一概不知。”
樓襄不止一次聽她念及兄長的好處,歪著頭思量一會,道,“你大哥該有二十了罷?舊年遼王請旨加封他為遼恭王,有了郡王銜兒,想必更出息了。他這些年在遼東剿匪,收拾韃靼人,皇上和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裏,萬歲爺還誇過他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有他幫襯著你父王,你也少了後顧之憂,大可放心了。”
“是這話,不過大哥過了年才滿二十,這會子還是十九。”慕容瑜眨眨眼,難掩自豪,“他是很能幹,值得父王為他請封。雖不是親生的,卻比一般親父子感情還好,也算極難得了。”
倘若是親生的,又何用她做犧牲,自然該是嫡長子慕容瓚來做質子。慕容瑜對此倒沒有半點怨懟,可見在她心裏早把慕容瓚當成了親哥哥一樣看待。
也是個心胸開闊的好姑娘,樓襄就喜歡她這份不計較、不算計的勁頭,“哎,你方才說,你們家瓔哥兒要上京來,獨個兒來麽?我記得他才五歲罷了,怎麽……”
她猛地停住話,因為瞥見對方欲言又止的眼神,於是恍然。一個五歲的小娃娃千裏迢迢上京,當然不會是為向素未謀麵的姐姐討一口喜酒吃,他是來替換慕容瑜,重新成為遼藩在京的質子。
陡然間話題沉重起來,倆人一時無語。靜默相對片刻,前頭的大戲已正式開鑼。那戲文倒也對景,確是恰如其分,烘托著此時此刻,慕容瑜心裏無法言說的遺憾和惘然。
“欲送登高千裏目,愁雲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燕無憑,今番空作悲風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