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呂布想到張燕的窘境,答應支援他一萬石糧草,由張燕率軍襲擊壺關,將上黨的高幹吸引出城。以後壺關的防禦也由張燕安排。
這一安排,張燕以後的麵積就大大的增加了,從雁門關到壺關,西麵以汾河為界,大半個並州都是張燕的領地了。除了搬不走的土地,呂布是不會給張燕留下一個百姓的。
呂布按照和張燕的約定將消息散布到上黨,就說他盡起大軍正在攻打壺關,由呂布軍伏擊高幹派出的援兵。
高幹正在焦頭爛額的規劃行軍路線,忙於奪回晉陽。城中流言四起,張燕投降呂布,正在往壺關用兵,滿城將士軍心動搖。壺關是從冀州到並州的最快捷徑,如果壺關丟失,麵對勇猛聞名天下的呂布百勝之兵,上黨將士將成為甕中之鱉,沒有援軍到來,他們毫無底氣麵對這支殘暴的軍隊。
袁紹麾下戰將謀士多如牛毛,高幹也一直這麽認為,到真正遭遇強敵時,他才發現身邊無人可用。這些頂著世家光環的子弟,除了紙上談兵,將起道理來頭頭是道,真讓他們提著刀上陣,一個個哭喊連天,最先敗陣。高幹連吃幾場敗仗,損失大量士兵就是因為對這些世家子弟的信任。
不兩日,果真傳來壺關告急的消息。
壺關大峽穀十八盤旋,九曲回腸,絕壁上狹窄棧道比武關道更難行走。形勢危急,高幹想等待冀州援軍到來是不可能了,派遣別駕張琰率領一軍支援壺關。
張琰剛開啟東城門,圍城的張遼準時出現在城外,列陣在東去的道路上。
“高使君,呂布遣將圍城,說明是不想讓我軍救援壺關。屬下有一計,不如聲東擊西。高使君率兵出城,佯裝突襲,將圍城的賊兵引來東門。屬下率軍由南門出城,擇道奔赴壺關。”張琰見張遼將去路堵死,心中更加肯定壺關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候,迅速的想出一計出城。
“善。本官當全力吸引敵軍,公且去。”
張遼將東門堵了個死,好像是在掩耳盜鈴,讓高幹不疑有詐。完全沒想到呂布在半道上設了伏兵,這說不通啊。如果呂布在半道上設了伏兵,那巴不得高幹將全城士兵都拉出城去支援壺關,又怎麽會派將領將城門堵住?
高幹迅速調集士兵,親自帶領將士殺出東門。
同時,張琰也偷偷調兵遣將,打開西門,想將軍隊開赴壺關。隻要堅守住壺關,冀州的援軍就可源源不斷地趕來。出了上黨,張琰的膽子放大起來,並州主力全屯在上黨,雖然幾場大戰下來,損失了不少,上黨治下東、南兩方的縣城依然還在高幹手中。張琰以為呂布軍還在控製晉陽等地,為了快速支援壺關,盡量減少行軍路線上的斥候。
行至山泉亭,大軍頂著風雪奔襲七八十裏,又餓又冷。
“今日在此紮營,就近取水造飯。”張琰下令說道。再往前走,就要深入寒風溝,寒風溝終年寒風徐徐,取水困難,士兵再在那裏凍上一夜,還有戰力嗎?
極目遠眺,隻見這裏山奇水秀,天地一色,山間霧靄緩緩流動,仿佛置身雲端。賈詡搓著手,哈著熱氣,山頂的寒風格外猛烈。山下的正在生火做飯的張琰士兵,一派忙碌景象。
“文和先生再堅持一會,等張琰把飯做好之後,我們就下去食。”呂布收回賞景的目光,臉上帶著絲絲歉意。他們在山頂一等就是兩三日,士兵們即使身披兩側羊皮襖,也抗不住刮骨寒風。賈詡這把老骨頭更是凍得瑟瑟發抖。
寒風將山下的飯菜香味送到山頂,士兵們努力的嗅了嗅鼻子。
“開飯嘍!”
呂布一聲令下,食用幾日幹糧的士兵,猶如猛虎出籠,直撲山下。
一聲炮響,兩山喊殺大起。雲霧中,一排排神兵衝下山來。張琰士兵眼看就要食用飯菜,士氣為之一泄。將鍋碗瓢盆打翻一地,俱無鬥誌,滿營奔走。
張琰見敵軍兩山殺來,抵擋不住,無心廝殺,跨上戰馬向西突圍回走。轉過山腳,徐庶領一軍殺來攔住去路。
死的死,降的降。張琰浩浩蕩蕩上萬軍隊,轉眼間,跟隨他身邊的不足三千。
“某願降……”張琰見前後左右盡是敵軍,毫無節操的掛上白旗,派兵出陣請降。
徐庶將五花大綁的張琰押回張琰先前搭的大營,張琰才發現呂布兵力不足,前往壺關的道路上並未設伏,心中暗悔。呂布坐在還有張琰餘溫的主位上,看到張琰臉上悔恨交加的掙紮神色,臉上露出一絲嘲諷。
“張別駕一定是後悔沒往東/突圍吧?咱們閑話少說,張別駕既然請降,我需要別駕配合本將攻打上黨。”
“主公是要在下詐城?在下新降,寸公未進,理當將上黨送於主公。”張琰立場一百八十度大逆轉,連推諉半句都沒有。
“識時務者為俊傑,張別駕不愧為並州名士。正所謂兵貴神速,你馬上帶領降兵前往上黨,務必要詐開城門,本將隨後接應你。”
呂布話音剛落,徐庶焦急的上前阻攔道:“主公,不可!張琰此人慣於投機,若放此人,猶如放虎歸山,以我之見不如一刀殺之……”
“報!張文遠將軍急報,河東衛固整軍來犯,帶領家將家兵不下八千,已到平陽。張將軍請輔國將軍速速定奪!”
不等徐庶把話說話,門外急迫的腳步聲響起,打斷徐庶的話。
“啪”呂布拍案大怒:“大膽衛固!上次在晉陽僥幸得脫,死性不改!本將必讓他有來無回,速速整軍,明日返回上黨支援張遼。”
“主公,張琰此人不可用之,更不可信之……”徐庶話音還沒落下,呂布臉上怒色不退,揮了揮手生硬的將他打斷。
“夠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點本將還需要你教嗎?”呂布臉色緩和的了一下,臉色依然鐵青:“張別駕別記掛在心,本將平時缺乏嚴厲所至,請見諒。”
看著正在和張琰熱情攀談的呂布,徐庶和賈詡相視而笑。
這一安排,張燕以後的麵積就大大的增加了,從雁門關到壺關,西麵以汾河為界,大半個並州都是張燕的領地了。除了搬不走的土地,呂布是不會給張燕留下一個百姓的。
呂布按照和張燕的約定將消息散布到上黨,就說他盡起大軍正在攻打壺關,由呂布軍伏擊高幹派出的援兵。
高幹正在焦頭爛額的規劃行軍路線,忙於奪回晉陽。城中流言四起,張燕投降呂布,正在往壺關用兵,滿城將士軍心動搖。壺關是從冀州到並州的最快捷徑,如果壺關丟失,麵對勇猛聞名天下的呂布百勝之兵,上黨將士將成為甕中之鱉,沒有援軍到來,他們毫無底氣麵對這支殘暴的軍隊。
袁紹麾下戰將謀士多如牛毛,高幹也一直這麽認為,到真正遭遇強敵時,他才發現身邊無人可用。這些頂著世家光環的子弟,除了紙上談兵,將起道理來頭頭是道,真讓他們提著刀上陣,一個個哭喊連天,最先敗陣。高幹連吃幾場敗仗,損失大量士兵就是因為對這些世家子弟的信任。
不兩日,果真傳來壺關告急的消息。
壺關大峽穀十八盤旋,九曲回腸,絕壁上狹窄棧道比武關道更難行走。形勢危急,高幹想等待冀州援軍到來是不可能了,派遣別駕張琰率領一軍支援壺關。
張琰剛開啟東城門,圍城的張遼準時出現在城外,列陣在東去的道路上。
“高使君,呂布遣將圍城,說明是不想讓我軍救援壺關。屬下有一計,不如聲東擊西。高使君率兵出城,佯裝突襲,將圍城的賊兵引來東門。屬下率軍由南門出城,擇道奔赴壺關。”張琰見張遼將去路堵死,心中更加肯定壺關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候,迅速的想出一計出城。
“善。本官當全力吸引敵軍,公且去。”
張遼將東門堵了個死,好像是在掩耳盜鈴,讓高幹不疑有詐。完全沒想到呂布在半道上設了伏兵,這說不通啊。如果呂布在半道上設了伏兵,那巴不得高幹將全城士兵都拉出城去支援壺關,又怎麽會派將領將城門堵住?
高幹迅速調集士兵,親自帶領將士殺出東門。
同時,張琰也偷偷調兵遣將,打開西門,想將軍隊開赴壺關。隻要堅守住壺關,冀州的援軍就可源源不斷地趕來。出了上黨,張琰的膽子放大起來,並州主力全屯在上黨,雖然幾場大戰下來,損失了不少,上黨治下東、南兩方的縣城依然還在高幹手中。張琰以為呂布軍還在控製晉陽等地,為了快速支援壺關,盡量減少行軍路線上的斥候。
行至山泉亭,大軍頂著風雪奔襲七八十裏,又餓又冷。
“今日在此紮營,就近取水造飯。”張琰下令說道。再往前走,就要深入寒風溝,寒風溝終年寒風徐徐,取水困難,士兵再在那裏凍上一夜,還有戰力嗎?
極目遠眺,隻見這裏山奇水秀,天地一色,山間霧靄緩緩流動,仿佛置身雲端。賈詡搓著手,哈著熱氣,山頂的寒風格外猛烈。山下的正在生火做飯的張琰士兵,一派忙碌景象。
“文和先生再堅持一會,等張琰把飯做好之後,我們就下去食。”呂布收回賞景的目光,臉上帶著絲絲歉意。他們在山頂一等就是兩三日,士兵們即使身披兩側羊皮襖,也抗不住刮骨寒風。賈詡這把老骨頭更是凍得瑟瑟發抖。
寒風將山下的飯菜香味送到山頂,士兵們努力的嗅了嗅鼻子。
“開飯嘍!”
呂布一聲令下,食用幾日幹糧的士兵,猶如猛虎出籠,直撲山下。
一聲炮響,兩山喊殺大起。雲霧中,一排排神兵衝下山來。張琰士兵眼看就要食用飯菜,士氣為之一泄。將鍋碗瓢盆打翻一地,俱無鬥誌,滿營奔走。
張琰見敵軍兩山殺來,抵擋不住,無心廝殺,跨上戰馬向西突圍回走。轉過山腳,徐庶領一軍殺來攔住去路。
死的死,降的降。張琰浩浩蕩蕩上萬軍隊,轉眼間,跟隨他身邊的不足三千。
“某願降……”張琰見前後左右盡是敵軍,毫無節操的掛上白旗,派兵出陣請降。
徐庶將五花大綁的張琰押回張琰先前搭的大營,張琰才發現呂布兵力不足,前往壺關的道路上並未設伏,心中暗悔。呂布坐在還有張琰餘溫的主位上,看到張琰臉上悔恨交加的掙紮神色,臉上露出一絲嘲諷。
“張別駕一定是後悔沒往東/突圍吧?咱們閑話少說,張別駕既然請降,我需要別駕配合本將攻打上黨。”
“主公是要在下詐城?在下新降,寸公未進,理當將上黨送於主公。”張琰立場一百八十度大逆轉,連推諉半句都沒有。
“識時務者為俊傑,張別駕不愧為並州名士。正所謂兵貴神速,你馬上帶領降兵前往上黨,務必要詐開城門,本將隨後接應你。”
呂布話音剛落,徐庶焦急的上前阻攔道:“主公,不可!張琰此人慣於投機,若放此人,猶如放虎歸山,以我之見不如一刀殺之……”
“報!張文遠將軍急報,河東衛固整軍來犯,帶領家將家兵不下八千,已到平陽。張將軍請輔國將軍速速定奪!”
不等徐庶把話說話,門外急迫的腳步聲響起,打斷徐庶的話。
“啪”呂布拍案大怒:“大膽衛固!上次在晉陽僥幸得脫,死性不改!本將必讓他有來無回,速速整軍,明日返回上黨支援張遼。”
“主公,張琰此人不可用之,更不可信之……”徐庶話音還沒落下,呂布臉上怒色不退,揮了揮手生硬的將他打斷。
“夠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點本將還需要你教嗎?”呂布臉色緩和的了一下,臉色依然鐵青:“張別駕別記掛在心,本將平時缺乏嚴厲所至,請見諒。”
看著正在和張琰熱情攀談的呂布,徐庶和賈詡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