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南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
餘舍先前的亡命駕車,本就人生地不熟,到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哪了。
道路上的人越來越少,這一天下來,他什麽東西都沒吃,有些餓,但能接受。這種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早就經曆過,輕車熟路的收腹,然後將腰帶勒緊一點,饑餓感少了一些,這才安心守著馬車,將駕馬的韁繩綁在手腕處,靠著車軲轆。
本就一夜未睡,這一坐下,倦意湧了上來,少許一會昏睡了過去。
徐江南睜開眼,一陣陣的虛弱感接踵而至,沉下心,在體內沒感受到那股子蠻橫霸道的黑色真元之後,這才呼出口氣,掙紮著起身,嘴唇幹裂。扯開簾子,車內的沉悶空氣一掃而空。
徐江南大難不死,很是滿足。不過此番下來,他也是知道了自己背的劍匣在當年是有著怎麽樣的威懾力,或者說是上一個背劍匣的徐暄給了這群人多大的影響,近二十年之久,輕輕一瞥,如回當年。
徐江南大致能猜測到今後的不平坦,倒也看的開。隻是這次死裏逃生讓他覺得自己的力量還是太過孱弱,若不是平王讓那統領束縛住了手腳,能不能從活著出王府還是難事。唯一讓他覺得不虛此行的倒是入了六品,體內真元從靈台湧出,到四肢百骸,生生不息。
徐江南深呼一口氣,想著魏老俠客說的車到山前必有路,路到盡頭再開山的豪邁壯語,想伸個懶腰,動作才做了一半不到,全身的疼痛牽扯上來,不得不半途而廢,小心翼翼的下了馬車。
看到餘舍酣睡,嘴角掛著晶瑩的哈喇子。徐江南麵龐抽搐了下,本以為自己已經算是看的開的那種人了,沒想到這憨貨在這樣的情況還能酣睡過去。
徐江南坐在他對麵,等了一會,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便用桃木劍拍了拍餘舍的腿,見到他有醒來的跡象。
緩緩起身,率先往馬車走去。
餘舍先是晃了晃頭,又打了個哈欠,發現了走路有些順拐的徐江南。有些驚喜,趕忙湊了過去問道:“公子,你醒了。我恩公呢?”
若是常人,肯定問的是為什麽會受傷,或者發生了什麽之內的事,餘舍就是這麽耿直,他隻會問那些眼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顯然,恩公不見了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他說過了要報恩。
徐江南頓了頓身子,然後轉到馬車另一邊,笑著說道:“她回家了。”隨後說完之後,徐江南覺得接下來怎麽也不應該讓餘舍跟著他,平王府的統領認出了劍匣,不管能不能確定出他的身份,他總要做出最壞的打算。衛家劍閣他又非去不可,這一路上不說凶險,麻煩肯定少不了的。拉上個餘舍也隻是連累一個無辜的人。
徐江南坐上馬車,朝著餘舍問道:“你還要想不想報恩?”
餘舍點點頭。
徐江南笑了笑,不再接下去,看了眼旁邊,招呼餘舍坐了上來。
餘舍有些疑惑的解開原本係在手腕上的韁繩,轉頭問道:“公子,現在咱們去哪?”
徐江南意味深長一笑,“掉頭,回李安城。”
……
李安城清悅客棧二樓房間。
早之前背著媳婦進城的周姓男子,坐在桌子旁邊,手上拿了本書,細細翻閱,他眼神不是特別好,所以湊得有些近,可能是因為桌子上的油火搖曳不定,導致他翻頁的速度極其緩慢。
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原名許凝的鏢局小姐,端了盤精致糕點進來。他似乎是沒有注意到這些,頭也不轉,徑直自顧的看著書。
她也習慣了他的這種表現,不驚不咋的先是用後背悄悄的掩上房門,見著燈影憧憧,皺了皺眉頭,將糕點放在桌子上,過去關上窗戶,又折回桌台挑了挑燈芯,燈火稍亮了些許之後,這才滿意的坐在他對麵,一邊瞅著八字隻有一撇的相公,一邊吃著糕點。
他本名周彥歆。祖上是江南道那邊的書香門楣,祖上幾代都是越國廟堂的長青樹,到他爹的時候更是禮部的三品大員,尤其是原本二品的禮部尚書勸諫聖上體恤民眾無果,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他爹的侍郎位置更是實權在握,隻是這番不為尚書出聲的作為倒是受了些清流的詬病,家裏的黃桐大門更是他爹的同僚刻上過“願君學長鬆,慎勿作桃李”的諫言詩詞。
尤其是後來西夏入朝,他爹的位置更是從右侍郎晉升到了左侍郎,禮部的二把手,流言更甚,更有諷刺說周家真是廟堂的長青樹。
雖然禮部尚書空懸幾年之久,但廟堂上的那些個官員也沒人用這事來奏請皇恩,彼此都心知肚明的知道這個位置是留給徐暄的老丈人的,那個沒有官身但能在廟堂有一席之地的老儒生。
他爹當時也和他說過這個桃李滿天下的大儒,有尊敬,也有惋惜,說這個桃李遍天下的儒家大師,最後被自己的道理害了,最後可能會可憐到連個扶棺送行的人都沒有。
再後來,一言成讖,徐暄一家身死。本就是老來得女的儒道大家,雖然後麵更是放出過唐家沒有這個女兒的狠話,但是初聞這個消息,也是失魂落魄,上奏了封暗折,靜悄悄的告老回鄉,也有共事幾年的同僚暗地接到消息去送行,秋風黃葉遍地,長亭晚階,見著那位明享天下的儒道大家喝了那杯送行酒,落寞的上了馬車之後,其中姓一位姓黃的官員冒著大不韙歎息了句老無所依是唐家。
第二日,某位姓黃的朝廷從三品大員被貶至外地,從此朝堂噤若寒蟬。
那年周彥歆七歲不到,能倒著背出《中庸》。
他爹在西夏廟堂左侍郎的位置上呆了十三年,總算圓滿,領尚書頭銜,掌管禮部。
那一年他剛弱冠,倒背不了任何一本書,卻口若懸河的在清談上辯得朝中大員啞口無言,鋒芒畢露。
歸了家,卻被自家父親喊到書房,從新月當頭說到豔陽高照,沒有人知道這對父子說了什麽,尚書大人一夜之後麵色憔悴負手出來。再一日,他眼睛紅腫背著書箱離家,頭也不回的北上遊學,腦海裏一直遊蕩著他爹最後說的一句話。
現如今,書上的光線一變化,他就知道怎麽回事了,放下書,看了眼這位喊人將他抗進新房的娘子,笑著問道:“怎麽了?”
將盤中糕點吃得僅剩一塊的許凝正百無聊賴的用手指在畫桌子上的紋路,聽到他出聲,瞬間抬起頭,一臉笑意說道:“沒什麽事,我就給你送些糕點,如果打擾到周大人了,那我就回自己房間去。”話是這麽說著,但也沒見著她起身,有過半步要離開的樣子。
周彥歆看了眼還剩小半塊的糕點,也不嫌棄,接過盤碟,津津有味的嚼著。
吃完之後,拍了拍手,像老大爺一般坐定,笑道:“想問什麽就問吧。”
許凝其實也是奇怪他的本事,就比如自家那群難伺候的鏢師,他也就半會功夫就和那群人拆科打諢,吃著花生米,就連那個嗜酒如命的老袁叔都心甘情願的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出來,指著他,一副不醉不歸的暢飲模樣。她問過他,他隻是笑而不語,她最是見不慣他這時候的笑意,卻又喜歡死了他這時候了然於心的氣態。矛盾至極。
說起來,她還真的是沒什麽想問的,隻是走到房間門口,下意識便進來了。思來想去好一會,他也耐心,靜靜的等著。
他見她許久不說話,便替她解了圍,微笑說道:“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大場麵嗎?”
她若有所想的點點頭,出來這麽久,就像上次去天台山一樣,才知道他會在這歇息幾天,她本想著能好生玩上幾天,剛到的時候便下了場大雨,還見到一個橫屍的死人,有些大煞風景。
她隻是知道目的地似乎是在江南道的金陵,至於路線,她沒問過,一直跟著他,從一座城池走到另外一座城池,從一個熱鬧點,看到另外一個熱鬧點,跟隨波逐流一個樣子。
聽到周彥歆這麽一說,也是饒有興趣,想知道他說的大場麵是什麽。雙手撐著下巴,等著他說出下文。
他將油燈拿開,把麵前的桌子空了出來,倒了杯茶水,用手沾著茶水,一邊在桌子上畫著路線一邊說著:“現在我們在李安城。”畫完之後,他目光如炬,點著一個地方。“就是這裏,衛城。”
她頓時有些意興闌珊,西蜀道的哪個不知道衛城,不知道衛家劍塚?還以為他能說出個什麽門道出來,有些喪氣。
他自然瞧見了她的麵色,微笑問道:“不夠?”
她不假思索的點點頭。
他神神秘秘說道:“今年的場麵可比往常的盛大多了。”
她正想問問是如何空前盛大,假設到時候沒見到,哼哼,可得好生伺候伺候他的腰間肉。隻見他沾著茶水的手指過了代表衛城的點,又滑了一下。她臉色頓時又紅了起來,先前的想法便被拋的幹幹淨淨。又是怯弱的問道:“你娘,不,婆婆真的好說話麽?”
隻是這次他卻沒有回答,麵露感傷神色,天人交接一般。他爹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又漸漸在腦海像罡雷一般響起。
他還記得那個場麵,就像昨天發生的一般,他爹背著他,聲音無情冷到了極點。
“在沒聽到我死的消息,你便永遠別回來,不準再入金陵一步,替老周家傳宗接代下去。”
他從那天開始就知道他爹要做什麽。
“願君學長鬆,慎勿做桃李。慎勿做桃李啊!”
他默念幾次,漸漸閉上眼。不知道該為了他驕傲,還是悲愴。
她見著他閉上眼,善解人意的走到他身後,替他揉了揉兩旁的太陽穴。
他將手輕輕覆在她手上,示意她自己沒事,然後眼眸紅腫,聲音喑啞說道:“放心,我帶個這麽漂亮的兒媳婦回去,兩個老人家不知道會有多開心。”
說完又轉過頭,一本正經的看著她的眸子,笑著說道:“等見過了咱們爹娘,我帶你去北齊看看雪。”
餘舍先前的亡命駕車,本就人生地不熟,到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哪了。
道路上的人越來越少,這一天下來,他什麽東西都沒吃,有些餓,但能接受。這種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早就經曆過,輕車熟路的收腹,然後將腰帶勒緊一點,饑餓感少了一些,這才安心守著馬車,將駕馬的韁繩綁在手腕處,靠著車軲轆。
本就一夜未睡,這一坐下,倦意湧了上來,少許一會昏睡了過去。
徐江南睜開眼,一陣陣的虛弱感接踵而至,沉下心,在體內沒感受到那股子蠻橫霸道的黑色真元之後,這才呼出口氣,掙紮著起身,嘴唇幹裂。扯開簾子,車內的沉悶空氣一掃而空。
徐江南大難不死,很是滿足。不過此番下來,他也是知道了自己背的劍匣在當年是有著怎麽樣的威懾力,或者說是上一個背劍匣的徐暄給了這群人多大的影響,近二十年之久,輕輕一瞥,如回當年。
徐江南大致能猜測到今後的不平坦,倒也看的開。隻是這次死裏逃生讓他覺得自己的力量還是太過孱弱,若不是平王讓那統領束縛住了手腳,能不能從活著出王府還是難事。唯一讓他覺得不虛此行的倒是入了六品,體內真元從靈台湧出,到四肢百骸,生生不息。
徐江南深呼一口氣,想著魏老俠客說的車到山前必有路,路到盡頭再開山的豪邁壯語,想伸個懶腰,動作才做了一半不到,全身的疼痛牽扯上來,不得不半途而廢,小心翼翼的下了馬車。
看到餘舍酣睡,嘴角掛著晶瑩的哈喇子。徐江南麵龐抽搐了下,本以為自己已經算是看的開的那種人了,沒想到這憨貨在這樣的情況還能酣睡過去。
徐江南坐在他對麵,等了一會,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便用桃木劍拍了拍餘舍的腿,見到他有醒來的跡象。
緩緩起身,率先往馬車走去。
餘舍先是晃了晃頭,又打了個哈欠,發現了走路有些順拐的徐江南。有些驚喜,趕忙湊了過去問道:“公子,你醒了。我恩公呢?”
若是常人,肯定問的是為什麽會受傷,或者發生了什麽之內的事,餘舍就是這麽耿直,他隻會問那些眼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顯然,恩公不見了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他說過了要報恩。
徐江南頓了頓身子,然後轉到馬車另一邊,笑著說道:“她回家了。”隨後說完之後,徐江南覺得接下來怎麽也不應該讓餘舍跟著他,平王府的統領認出了劍匣,不管能不能確定出他的身份,他總要做出最壞的打算。衛家劍閣他又非去不可,這一路上不說凶險,麻煩肯定少不了的。拉上個餘舍也隻是連累一個無辜的人。
徐江南坐上馬車,朝著餘舍問道:“你還要想不想報恩?”
餘舍點點頭。
徐江南笑了笑,不再接下去,看了眼旁邊,招呼餘舍坐了上來。
餘舍有些疑惑的解開原本係在手腕上的韁繩,轉頭問道:“公子,現在咱們去哪?”
徐江南意味深長一笑,“掉頭,回李安城。”
……
李安城清悅客棧二樓房間。
早之前背著媳婦進城的周姓男子,坐在桌子旁邊,手上拿了本書,細細翻閱,他眼神不是特別好,所以湊得有些近,可能是因為桌子上的油火搖曳不定,導致他翻頁的速度極其緩慢。
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原名許凝的鏢局小姐,端了盤精致糕點進來。他似乎是沒有注意到這些,頭也不轉,徑直自顧的看著書。
她也習慣了他的這種表現,不驚不咋的先是用後背悄悄的掩上房門,見著燈影憧憧,皺了皺眉頭,將糕點放在桌子上,過去關上窗戶,又折回桌台挑了挑燈芯,燈火稍亮了些許之後,這才滿意的坐在他對麵,一邊瞅著八字隻有一撇的相公,一邊吃著糕點。
他本名周彥歆。祖上是江南道那邊的書香門楣,祖上幾代都是越國廟堂的長青樹,到他爹的時候更是禮部的三品大員,尤其是原本二品的禮部尚書勸諫聖上體恤民眾無果,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他爹的侍郎位置更是實權在握,隻是這番不為尚書出聲的作為倒是受了些清流的詬病,家裏的黃桐大門更是他爹的同僚刻上過“願君學長鬆,慎勿作桃李”的諫言詩詞。
尤其是後來西夏入朝,他爹的位置更是從右侍郎晉升到了左侍郎,禮部的二把手,流言更甚,更有諷刺說周家真是廟堂的長青樹。
雖然禮部尚書空懸幾年之久,但廟堂上的那些個官員也沒人用這事來奏請皇恩,彼此都心知肚明的知道這個位置是留給徐暄的老丈人的,那個沒有官身但能在廟堂有一席之地的老儒生。
他爹當時也和他說過這個桃李滿天下的大儒,有尊敬,也有惋惜,說這個桃李遍天下的儒家大師,最後被自己的道理害了,最後可能會可憐到連個扶棺送行的人都沒有。
再後來,一言成讖,徐暄一家身死。本就是老來得女的儒道大家,雖然後麵更是放出過唐家沒有這個女兒的狠話,但是初聞這個消息,也是失魂落魄,上奏了封暗折,靜悄悄的告老回鄉,也有共事幾年的同僚暗地接到消息去送行,秋風黃葉遍地,長亭晚階,見著那位明享天下的儒道大家喝了那杯送行酒,落寞的上了馬車之後,其中姓一位姓黃的官員冒著大不韙歎息了句老無所依是唐家。
第二日,某位姓黃的朝廷從三品大員被貶至外地,從此朝堂噤若寒蟬。
那年周彥歆七歲不到,能倒著背出《中庸》。
他爹在西夏廟堂左侍郎的位置上呆了十三年,總算圓滿,領尚書頭銜,掌管禮部。
那一年他剛弱冠,倒背不了任何一本書,卻口若懸河的在清談上辯得朝中大員啞口無言,鋒芒畢露。
歸了家,卻被自家父親喊到書房,從新月當頭說到豔陽高照,沒有人知道這對父子說了什麽,尚書大人一夜之後麵色憔悴負手出來。再一日,他眼睛紅腫背著書箱離家,頭也不回的北上遊學,腦海裏一直遊蕩著他爹最後說的一句話。
現如今,書上的光線一變化,他就知道怎麽回事了,放下書,看了眼這位喊人將他抗進新房的娘子,笑著問道:“怎麽了?”
將盤中糕點吃得僅剩一塊的許凝正百無聊賴的用手指在畫桌子上的紋路,聽到他出聲,瞬間抬起頭,一臉笑意說道:“沒什麽事,我就給你送些糕點,如果打擾到周大人了,那我就回自己房間去。”話是這麽說著,但也沒見著她起身,有過半步要離開的樣子。
周彥歆看了眼還剩小半塊的糕點,也不嫌棄,接過盤碟,津津有味的嚼著。
吃完之後,拍了拍手,像老大爺一般坐定,笑道:“想問什麽就問吧。”
許凝其實也是奇怪他的本事,就比如自家那群難伺候的鏢師,他也就半會功夫就和那群人拆科打諢,吃著花生米,就連那個嗜酒如命的老袁叔都心甘情願的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出來,指著他,一副不醉不歸的暢飲模樣。她問過他,他隻是笑而不語,她最是見不慣他這時候的笑意,卻又喜歡死了他這時候了然於心的氣態。矛盾至極。
說起來,她還真的是沒什麽想問的,隻是走到房間門口,下意識便進來了。思來想去好一會,他也耐心,靜靜的等著。
他見她許久不說話,便替她解了圍,微笑說道:“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大場麵嗎?”
她若有所想的點點頭,出來這麽久,就像上次去天台山一樣,才知道他會在這歇息幾天,她本想著能好生玩上幾天,剛到的時候便下了場大雨,還見到一個橫屍的死人,有些大煞風景。
她隻是知道目的地似乎是在江南道的金陵,至於路線,她沒問過,一直跟著他,從一座城池走到另外一座城池,從一個熱鬧點,看到另外一個熱鬧點,跟隨波逐流一個樣子。
聽到周彥歆這麽一說,也是饒有興趣,想知道他說的大場麵是什麽。雙手撐著下巴,等著他說出下文。
他將油燈拿開,把麵前的桌子空了出來,倒了杯茶水,用手沾著茶水,一邊在桌子上畫著路線一邊說著:“現在我們在李安城。”畫完之後,他目光如炬,點著一個地方。“就是這裏,衛城。”
她頓時有些意興闌珊,西蜀道的哪個不知道衛城,不知道衛家劍塚?還以為他能說出個什麽門道出來,有些喪氣。
他自然瞧見了她的麵色,微笑問道:“不夠?”
她不假思索的點點頭。
他神神秘秘說道:“今年的場麵可比往常的盛大多了。”
她正想問問是如何空前盛大,假設到時候沒見到,哼哼,可得好生伺候伺候他的腰間肉。隻見他沾著茶水的手指過了代表衛城的點,又滑了一下。她臉色頓時又紅了起來,先前的想法便被拋的幹幹淨淨。又是怯弱的問道:“你娘,不,婆婆真的好說話麽?”
隻是這次他卻沒有回答,麵露感傷神色,天人交接一般。他爹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又漸漸在腦海像罡雷一般響起。
他還記得那個場麵,就像昨天發生的一般,他爹背著他,聲音無情冷到了極點。
“在沒聽到我死的消息,你便永遠別回來,不準再入金陵一步,替老周家傳宗接代下去。”
他從那天開始就知道他爹要做什麽。
“願君學長鬆,慎勿做桃李。慎勿做桃李啊!”
他默念幾次,漸漸閉上眼。不知道該為了他驕傲,還是悲愴。
她見著他閉上眼,善解人意的走到他身後,替他揉了揉兩旁的太陽穴。
他將手輕輕覆在她手上,示意她自己沒事,然後眼眸紅腫,聲音喑啞說道:“放心,我帶個這麽漂亮的兒媳婦回去,兩個老人家不知道會有多開心。”
說完又轉過頭,一本正經的看著她的眸子,笑著說道:“等見過了咱們爹娘,我帶你去北齊看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