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都是世間少有的聰明人,徐江南被李顯彰一言點撥,也能猜個大概,離著真相就隻有一層窗戶紙的距離,牧笠生樂見其成,隻是話到了盡頭卻收斂了點顏色,北齊與他來說總歸是個滅國的禍首,無論出於什麽心態,他當年能在宮牆外跪上三天,就表明如今聽聞北齊二字笑不出聲來。
不過當真相被李顯彰毫不留情的點破之後,徐江南微微閉目,不再言語,當北齊的棋子,這個頭銜有些大,他接不下,也不敢接,可無論如何,當下他是被蕭隕救的,這件事已經鐵板釘釘,他否認不了,而對於這個被牧笠生投桃報李點出姓名的李顯彰,他也不信任,更加不用說如今目的不明,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李顯彰突然也是平靜下來,在空中劃了幾道玄奧手勢,牧笠生沒有什麽表示,一臉古怪神色,而徐江南則是換了副麵容,早之前便覺得此人聲音有些熟悉,如今瞧到故意做出來的這份動作,臉色一寒說道:“是你?為何你會裝成道士出現在平王府?”
李顯彰喝了口酒,沒有立即回複,天上黃雲一片,遠處白雪融化,順著瓦簷漸次滴下,在地麵上砸出坑窪小狀,小半晌之後,微微閉目說道:“我隻能跟你說一件事,這個平王是個傀儡,真的平王早在而是多年前已經死了,至於什麽原因我會在平王府,這事你不用知道。”這件事與當下來說算是大事,隻不過聽聞此事的二人算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牧笠生亡國都經曆了,還有什麽能讓他大驚失色的?徐江南心中雖是有些驚駭,臉上卻安靜一片。
徐江南皺了皺眉頭,聯係那夜平王的表現來說,他更相信李顯彰說的,畢竟那人實在懦弱,跟傳聞中一騎破百兵西夏平王實在掛不上鉤,眯著眼看了一下李顯彰,又寒聲說道:“我知道射箭那個定然是你的人,他有一箭是殺人,但同樣有一箭是救人,但我不知道為什麽你要去暗殺衛月,衛家同你有仇,或者說你是西夏的人?”徐江南有些疑惑,望著李顯彰,而今能摻和進來的,想至衛家於死地的,似乎隻有陳錚,再加上當時瞧見假平王對於李顯彰的態度,理所當然就把他當成西夏官家人,隻是唯一說不通的便是在天下書院,自己身份在金陵昭然若揭,他若是官家的人,定然不會任由自己上山,這點如何都說不過去。
風水輪流轉,被當做空氣一般對待的牧笠生自顧喝茶,處之泰然。
李顯彰則是抬頭一臉嘲笑看著徐江南說道:“難道就隻有有仇才能殺人?”
徐江南眸子一縮,想到了某種可能,冷眸說道:“栽贓嫁禍?”
李顯彰樂嗬一笑說道:“隨你怎麽想,一個安樂王爺都能在蜀地被人殺了,他會是個心慈之輩?衛家衛澈上京,若是能活著到金陵這條命算是保了下來,若沒到金陵,他的腦袋都會隨時落地。”李顯彰說話半真半假,在加上他自己本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話語說完便不多嘴。
就在徐江南尋思李顯彰說出這番話語用意的時候,李顯彰繼續說道:“我再與你說上一件事,知道弘道吧。”
徐江南點了點頭。
李顯彰譏諷神色一閃而過說道:“知道他為什麽救你又想殺你嗎?”
徐江南又搖了搖頭。
李顯彰譏笑說道:“因為他是西夏景王,對陳錚皇位最有威脅的人,在西夏軍入金陵的第二年,景王一家乘船賞光,船至河中,卻突發大火,一門幾百條性命無一存活。你是不是覺得奇怪,他又是怎麽活下來的?”
徐江南怔了一下,自然而然開口說道:“徐暄?”
李顯彰輕笑說道:“你倒不蠢,當年被安排做這件事的就是徐暄,你爹放了他,因果報應,而今他又救了你,算是兩清。”
徐江南愣了一下,原本藏在腦海之中片段連了起來,難怪弘道口口聲聲讓他為了黎民著想,如此這般,也就能說得過去,若僅僅是因為佛門身份,便對他起了殺心,斷不至於,隻不過如今他又對陳錚的狠辣手段又是了解了幾分,兩個手足,眼也不眨的徑直下了殺手。
牧笠生第一次聽到這事,之前也沒曾想過,也不想去了解深入,如今聽聞,袖手旁觀輕輕感歎說道:“西夏能有今日,看樣子除了徐暄之功,陳錚之勞也是莫大助力。”
徐江南反響不大,出乎意料的冷靜,劍閣之上,像這些奪嗣之事屢見不鮮,更為肮髒的人和事更多,而今若是在西夏聽不到見不到這些,反而覺得清奇怪異,當下轉頭看向李顯彰,皺著眉頭詢問說道:“你為什麽要與我說上這些?”
李顯彰端著酒壺,狂放不羈笑道:“我想說便說,不想說便不說。半個月後,衛家子上京,李渡城會有一場好戲,你看還是不看?”
牧笠生眼神玩味看著這名喝酒男子,徐江南的眼神則是趨於陰寒,先後得罪二人的李顯彰似乎沒有自知之明,輕笑自若,又是看向牧笠生,牧笠生眼神澄澈,當中關係雖亂,可他卻能從喝酒李顯彰的隻言片語中找出條路,輕言說道:“你與平王府有仇?”
李顯彰笑而不語,他知道像牧笠生這種人,開了口就很難停下來,尤其是在這些事情上,他隻要履及過其中一點,其他人再來看待其他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想到他,至於為什麽,因為他是牧笠生,在天下評有過一席之地的牧笠生。
牧笠生又是微笑說道:“你現在有了麻煩,所以過來拉我下水,是嗎?”
李顯彰並沒有否認,像是兩件事一起作答,輕輕點頭,自從酒娘過世,他很少在別人麵前提到弘道,如今不得不提,同樣也不得不想起那個不能開口說話的溫柔女子,心下一痛,驀然抬頭借酒澆愁,眼神微微迷離說道:“你牧笠生守在西夏,不就是想看北齊如何亡國,如今江秋寒就在西蜀道,他死了,北齊就亡了一半。”
牧笠生不容置否,或者說在他心裏,其實這個沒有這麽打過交道的江秋寒更為重要,謝長亭如何說道,不說知根知底,好歹交過手,雖說一子之差,滿盤皆輸,要說慌張,並沒有,但對於江秋寒這個並不太熟絡的北齊謀士,則是好奇太多,而這人更是隱蔽,一人光口舌之利謀了宋國,歸了北齊卻沒有半點風聲傳出,就連他,也隻是耳聞當時,要不是天下評也有他的名字,可能誰也不會將視線放在這麽一個尋常士子身上。
而今李顯彰不知道做了什麽引起江秋寒注意,如今禍水東引想讓他背鍋,這個舉動讓他很不舒服,很大程度上相當於當年在晉國宮牆外,眼睜睜看著晉國被謝長亭玩弄鼓掌,不過當下他被李顯彰點到心聲,在西夏歸隱二十年,天下大半已經落在這春秋裏並不顯眼的西夏手中,北齊機關算盡,謀了三國,到頭來也是替西夏作了嫁妝,他一個是想看看謝長亭當年能謀了晉趙,如今又用什麽方法自救,當年比他們還要年輕不少的徐暄一死,同樣年輕的納蘭替局,他們這些人口裏不說,卻是無時無刻不關注著西夏廟堂,但二十年溫潤如水的手段可圈可點,大過沒有,也算是將原本因為徐暄帶到偏執狀態下的西夏給懸崖勒馬了一番。
他也很驚異,若是將功勞實打實分出來,徐暄占六成,納蘭分三成,陳錚的眼光是一成,這是牧笠生之前覺得,後來一想又是覺得可笑,這三人缺了誰都不行,少了徐暄?就算有納蘭,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少了納蘭,徐暄粗馬南下打的江山無人經營,遲早內憂外患,成了北齊的囊中之物,最為深思的就是他眼裏的陳錚,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君王能有這麽大的魄力,任用原本籍籍無名的兩個寒門士子,巧之又巧的是徐暄和納蘭,都是來自蜀地,一個人傑地靈到世人稱奇的地方,曾有個道士說徐暄獨占了西蜀道百年氣運,如今又加個納蘭,此言若是屬實,怕二百年內西蜀道都是荒涼無聲了。
酒已喝盡,話已至此,被晉國辜負了才華的牧笠生又是開了口,李顯彰覺得大致差不多了,搖搖晃晃起了身子,似醉非醉一笑,擺著身子往城內過去。
徐江南望著他的背影,夕陽西下,被牧笠生戳破半點,李顯彰雖然沒有說出最終原因,但總覺得有股難以抑製住的悲傷情緒。
牧笠生卻是看了一眼徐江南,一針見血說道:“為情所困的可憐人。”
徐江南默不作聲,總覺得麵前人似乎意有所指,輕輕笑了笑,算是附和,向牧笠生問了一個問題。“文先生,他說的有幾真幾假?”
牧笠生敲了敲桌子,又看了看天色笑道:“這得要說好幾壺茶。”
不過當真相被李顯彰毫不留情的點破之後,徐江南微微閉目,不再言語,當北齊的棋子,這個頭銜有些大,他接不下,也不敢接,可無論如何,當下他是被蕭隕救的,這件事已經鐵板釘釘,他否認不了,而對於這個被牧笠生投桃報李點出姓名的李顯彰,他也不信任,更加不用說如今目的不明,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李顯彰突然也是平靜下來,在空中劃了幾道玄奧手勢,牧笠生沒有什麽表示,一臉古怪神色,而徐江南則是換了副麵容,早之前便覺得此人聲音有些熟悉,如今瞧到故意做出來的這份動作,臉色一寒說道:“是你?為何你會裝成道士出現在平王府?”
李顯彰喝了口酒,沒有立即回複,天上黃雲一片,遠處白雪融化,順著瓦簷漸次滴下,在地麵上砸出坑窪小狀,小半晌之後,微微閉目說道:“我隻能跟你說一件事,這個平王是個傀儡,真的平王早在而是多年前已經死了,至於什麽原因我會在平王府,這事你不用知道。”這件事與當下來說算是大事,隻不過聽聞此事的二人算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牧笠生亡國都經曆了,還有什麽能讓他大驚失色的?徐江南心中雖是有些驚駭,臉上卻安靜一片。
徐江南皺了皺眉頭,聯係那夜平王的表現來說,他更相信李顯彰說的,畢竟那人實在懦弱,跟傳聞中一騎破百兵西夏平王實在掛不上鉤,眯著眼看了一下李顯彰,又寒聲說道:“我知道射箭那個定然是你的人,他有一箭是殺人,但同樣有一箭是救人,但我不知道為什麽你要去暗殺衛月,衛家同你有仇,或者說你是西夏的人?”徐江南有些疑惑,望著李顯彰,而今能摻和進來的,想至衛家於死地的,似乎隻有陳錚,再加上當時瞧見假平王對於李顯彰的態度,理所當然就把他當成西夏官家人,隻是唯一說不通的便是在天下書院,自己身份在金陵昭然若揭,他若是官家的人,定然不會任由自己上山,這點如何都說不過去。
風水輪流轉,被當做空氣一般對待的牧笠生自顧喝茶,處之泰然。
李顯彰則是抬頭一臉嘲笑看著徐江南說道:“難道就隻有有仇才能殺人?”
徐江南眸子一縮,想到了某種可能,冷眸說道:“栽贓嫁禍?”
李顯彰樂嗬一笑說道:“隨你怎麽想,一個安樂王爺都能在蜀地被人殺了,他會是個心慈之輩?衛家衛澈上京,若是能活著到金陵這條命算是保了下來,若沒到金陵,他的腦袋都會隨時落地。”李顯彰說話半真半假,在加上他自己本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話語說完便不多嘴。
就在徐江南尋思李顯彰說出這番話語用意的時候,李顯彰繼續說道:“我再與你說上一件事,知道弘道吧。”
徐江南點了點頭。
李顯彰譏諷神色一閃而過說道:“知道他為什麽救你又想殺你嗎?”
徐江南又搖了搖頭。
李顯彰譏笑說道:“因為他是西夏景王,對陳錚皇位最有威脅的人,在西夏軍入金陵的第二年,景王一家乘船賞光,船至河中,卻突發大火,一門幾百條性命無一存活。你是不是覺得奇怪,他又是怎麽活下來的?”
徐江南怔了一下,自然而然開口說道:“徐暄?”
李顯彰輕笑說道:“你倒不蠢,當年被安排做這件事的就是徐暄,你爹放了他,因果報應,而今他又救了你,算是兩清。”
徐江南愣了一下,原本藏在腦海之中片段連了起來,難怪弘道口口聲聲讓他為了黎民著想,如此這般,也就能說得過去,若僅僅是因為佛門身份,便對他起了殺心,斷不至於,隻不過如今他又對陳錚的狠辣手段又是了解了幾分,兩個手足,眼也不眨的徑直下了殺手。
牧笠生第一次聽到這事,之前也沒曾想過,也不想去了解深入,如今聽聞,袖手旁觀輕輕感歎說道:“西夏能有今日,看樣子除了徐暄之功,陳錚之勞也是莫大助力。”
徐江南反響不大,出乎意料的冷靜,劍閣之上,像這些奪嗣之事屢見不鮮,更為肮髒的人和事更多,而今若是在西夏聽不到見不到這些,反而覺得清奇怪異,當下轉頭看向李顯彰,皺著眉頭詢問說道:“你為什麽要與我說上這些?”
李顯彰端著酒壺,狂放不羈笑道:“我想說便說,不想說便不說。半個月後,衛家子上京,李渡城會有一場好戲,你看還是不看?”
牧笠生眼神玩味看著這名喝酒男子,徐江南的眼神則是趨於陰寒,先後得罪二人的李顯彰似乎沒有自知之明,輕笑自若,又是看向牧笠生,牧笠生眼神澄澈,當中關係雖亂,可他卻能從喝酒李顯彰的隻言片語中找出條路,輕言說道:“你與平王府有仇?”
李顯彰笑而不語,他知道像牧笠生這種人,開了口就很難停下來,尤其是在這些事情上,他隻要履及過其中一點,其他人再來看待其他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想到他,至於為什麽,因為他是牧笠生,在天下評有過一席之地的牧笠生。
牧笠生又是微笑說道:“你現在有了麻煩,所以過來拉我下水,是嗎?”
李顯彰並沒有否認,像是兩件事一起作答,輕輕點頭,自從酒娘過世,他很少在別人麵前提到弘道,如今不得不提,同樣也不得不想起那個不能開口說話的溫柔女子,心下一痛,驀然抬頭借酒澆愁,眼神微微迷離說道:“你牧笠生守在西夏,不就是想看北齊如何亡國,如今江秋寒就在西蜀道,他死了,北齊就亡了一半。”
牧笠生不容置否,或者說在他心裏,其實這個沒有這麽打過交道的江秋寒更為重要,謝長亭如何說道,不說知根知底,好歹交過手,雖說一子之差,滿盤皆輸,要說慌張,並沒有,但對於江秋寒這個並不太熟絡的北齊謀士,則是好奇太多,而這人更是隱蔽,一人光口舌之利謀了宋國,歸了北齊卻沒有半點風聲傳出,就連他,也隻是耳聞當時,要不是天下評也有他的名字,可能誰也不會將視線放在這麽一個尋常士子身上。
而今李顯彰不知道做了什麽引起江秋寒注意,如今禍水東引想讓他背鍋,這個舉動讓他很不舒服,很大程度上相當於當年在晉國宮牆外,眼睜睜看著晉國被謝長亭玩弄鼓掌,不過當下他被李顯彰點到心聲,在西夏歸隱二十年,天下大半已經落在這春秋裏並不顯眼的西夏手中,北齊機關算盡,謀了三國,到頭來也是替西夏作了嫁妝,他一個是想看看謝長亭當年能謀了晉趙,如今又用什麽方法自救,當年比他們還要年輕不少的徐暄一死,同樣年輕的納蘭替局,他們這些人口裏不說,卻是無時無刻不關注著西夏廟堂,但二十年溫潤如水的手段可圈可點,大過沒有,也算是將原本因為徐暄帶到偏執狀態下的西夏給懸崖勒馬了一番。
他也很驚異,若是將功勞實打實分出來,徐暄占六成,納蘭分三成,陳錚的眼光是一成,這是牧笠生之前覺得,後來一想又是覺得可笑,這三人缺了誰都不行,少了徐暄?就算有納蘭,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少了納蘭,徐暄粗馬南下打的江山無人經營,遲早內憂外患,成了北齊的囊中之物,最為深思的就是他眼裏的陳錚,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君王能有這麽大的魄力,任用原本籍籍無名的兩個寒門士子,巧之又巧的是徐暄和納蘭,都是來自蜀地,一個人傑地靈到世人稱奇的地方,曾有個道士說徐暄獨占了西蜀道百年氣運,如今又加個納蘭,此言若是屬實,怕二百年內西蜀道都是荒涼無聲了。
酒已喝盡,話已至此,被晉國辜負了才華的牧笠生又是開了口,李顯彰覺得大致差不多了,搖搖晃晃起了身子,似醉非醉一笑,擺著身子往城內過去。
徐江南望著他的背影,夕陽西下,被牧笠生戳破半點,李顯彰雖然沒有說出最終原因,但總覺得有股難以抑製住的悲傷情緒。
牧笠生卻是看了一眼徐江南,一針見血說道:“為情所困的可憐人。”
徐江南默不作聲,總覺得麵前人似乎意有所指,輕輕笑了笑,算是附和,向牧笠生問了一個問題。“文先生,他說的有幾真幾假?”
牧笠生敲了敲桌子,又看了看天色笑道:“這得要說好幾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