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南將二人領到衛澈那裏,自己便成了一個看哨望風的小嘍囉,而衛澈起先看到東圖畢恭畢敬的卑微姿態,先是一愣,還當徐江南是動了什麽說了什麽威脅話語,一臉疑惑的望向徐江南。
徐江南則是一臉笑容的搖了搖頭,聳了聳肩,湊到衛澈耳邊輕聲將之前事情說了個七八分,不過都是關於這個老郎中的,他與那個東喜的對話則是沒有說出來,衛澈沒好氣的搖了搖頭,正要轉頭,瞧見徐江南抹嘴的動作,試探一抹,繼而將原本偽裝的八字胡扯下,溫和朝著東喜說道:“老人家,別被他給騙了,我們都是西蜀人士,本想著去京城投靠二舅,無奈老仆腿腳不便,失足滑下,受了點傷,並不是什麽惡人歹徒,這一點老人家可以放心。”
說完自己也是掏出銀子,搬開東圖的手,放了上去,繼續說道:“這銀子,老人家你放心,都是幹幹淨淨,治不好,這也是你應得的,治好了,還有重謝。”
東圖不敢拒絕,一邊說著公子說笑了,一邊躊躇著不知道如何是好,銀子還了又怕這二位公子生氣,若是不還,又顯得自己貪心,怕這兩位說自己貪心不足,實在兩難,隻是那重謝,他實在也不敢收。
徐江南靜觀事態,不過想著這二人一老,一半老的人也是掀不出什麽風浪之後,便轉過身子上山望風去了,峽穀一事能瞞的了一時也瞞不了一世,張七九這夥人一路大張旗鼓,偏偏到了李渡城這裏了無聲息,誰都知道生了變動,而且再者又說金陵的心思他不敢小覷,動輒便是九品,若再來上一次,他自認接不下,段崖晉一戰,在他的想法中,就算是勝,也斷然不會如此容易,在他眼裏,自己落下個勞筋傷骨的皮外傷勢都算輕的,誰曾想到隻是輕微脫力,這可比上他的最好結局還要好上太多。
天曉得這才出虎穴,會不會又入狼窩,還是謹慎的好。
不過徐江南一走,更是讓東圖覺得這二人是個欽犯之流,最不濟也是江湖中被人追殺的那類,不然為何如此小心,青天白日的怕鬼敲門?更是顫顫巍巍,直到衛澈開了口,這才大夢初醒。
走到張七九麵前蹲下,將張七九的手擱在自己的腿上,伸手把脈,手指都在輕微顫抖,他如何能不怕,是人都會怕死,尤其是知道自己站在鬼門關門口的時候,等著任人宰割的閉眼感覺更是恐怖。
不多時,收回手,又是看了看張七九的麵色,這才用汗巾抹了抹手,麵色煞白,給衛澈使了個眼色,又吩咐東喜就守在這裏,這才說了句。“公子,那邊說。”
衛澈看著這大賣葫蘆藥的老郎中,依言過去,等到東圖覺得東喜聽不到的時候,這才閉眼,像是認命說道:“公子,你也不要瞞我這個老頭子了,先前那人病症決然不是失足那麽簡單,體表無傷,體內脈征微弱……”聲音愈加微弱。
衛澈隻是輕聲說道:“有救?”
東圖搖頭又點頭。
衛澈不明白這個動作是何意思。老郎中抬頭說道:“公子,老頭子救了他,可否換東喜一條命?他是個傻子,此番他也不知曉詳情……”
衛澈這才了然,失笑搖頭,老郎中見狀嘴唇哆嗦,語氣強硬說道:“那便沒救了。”
衛澈笑道:“實不相瞞,我三人是往京城不假,隻是路上遇了仇家尋仇,此番事已然解決,斷然不會傷你等性命,大可放心。若你不信,等到李渡城之後,我二人便先行離開,張老的性命便交到你手上,你看如何?”
東圖聞言大喜,連忙說道:“老頭子信了,有救,有救。”
衛澈看著東圖那份近乎劫後餘生的喜悅,卻突然笑不出來,西蜀道向來如此,要麽不亂,一亂便是幾十年,這些平民百姓,估計就是亂怕了。
一行五人再次返回李渡城,穿過峽穀,地上死屍縱橫,東圖走的膽戰心驚,反倒是癡傻的東喜因禍得福,不知道是見怪不怪,還是當真不上心,反倒是走的很是自然。
李渡城裏牧笠生和李顯彰自顧喝酒,好在偌大個銀子就擺在桌上,小二哥也不至於說怕這二人喝完無錢付賬。
牧笠生哧溜一聲,再飲一杯,看向峽穀方向說道:“應該也差不多了。”
李顯彰默不作聲,醉眼迷蒙。
牧笠生像是後知後覺說道:“我早先知道你的目的在平王府,但我似乎因為你說的假平王而忽略了一件事。”再飲一杯,接著說道:“就算是假平王,能如臂指揮的,也就隻能是金陵,我猜是你假傳了聖旨?如今這個事,似乎是我當了?”
李顯彰哈哈大笑說道:“這不正是你想要的局?”
牧笠生一笑置之,“有心無力,西夏朝廷文官不說那些青綠之色,光是紫色有多少人?更不要說那些個武將,西夏本就是北地屬國,若是動起手來,一個我都招架不住。”
李顯彰睨了他一眼,不相信,自然也不會多言。
牧笠生望了眼東方,如今日頭偏斜,東方漸暗,星辰漸顯,“文武自顧不相交,這是古話,也是事實,武夫上馬流血才有功勞,自然看不上朝廷那些隻會耍嘴皮子功夫卻又對他們呼三喝四的讀書人,二十年,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正是青黃交接的時候,當年徐暄一死的後遺症便出來了。”牧笠生眼神熠熠,絲毫不懼說道:“天下讀書人大興在越地和晉魯之交。越地聲色犬馬,酒綠燈紅的,詩文倒是一絕,羽衣卿相那就隔了幾分功夫和火候。
徐暄一死,整個西夏由重藥便溫藥,說到底還是那群脊梁歪了大半的越地讀書人在搗鬼,就想著多撈點名啊,利的,二十年也撈夠了,可又能怎麽樣?如今刀架在脖子上,那些名啊,利的,反而是毒口之藥,要還的啊,口口聲聲說著浮名過往,浮名過往,最後反而被這些給拖進了閻王殿。
光憑那個納蘭天下,手段就要高我不少,徐暄武火下灶,一日做了亡魂,他能在朝廷裏看清局勢,順水推舟,借著那些越地文官的勢,三五年就接下徐暄的班,反之穿著草履踩在那群紫衣頭上,如今更是誰生誰死都是他一個眼神的事。若是我,定然做不到,我是個小人性子,一朝得誌便翻天。這柄刀,十多年就該砍下去了。你說他圖什麽?”
李顯彰很是幹脆利落說道:“不知道。”
牧笠生嗬嗬一笑,又是說道:“那你說當年徐暄若是借著滅楚之勢北上,能一舉平定齊晉趙宋四國麽?”
李顯彰微微抬頭,看了一眼牧笠生,然後又是低下頭說道:“這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的就是,他北上不了,就算陳錚願意,他也不敢,滅楚將軍從古至今,沒有一個是善終的便是這個道理,我不信你不知道,他徐暄今日能攜軍北上,到時候平定四國,就不怕反戈一擊?再來一次南下?陳錚魄力再大,也不會紅了眼下此賭注,不然也不會順水推舟鬧此徐家滅門案出來。”
牧笠生點了點頭,很是可惜的說道:“可惜了。”
頓了一小會之後,牧笠生又是說道:“可無論是西夏納蘭,還是北齊謝長亭,其實都忽略了一件事,廟堂之爭是天下之爭,而天下之中有江湖,以前不在江湖,不知道江湖之深,等到了江湖裏才發現其羽翼之大,隻有徐暄,能看到這些常人不注意的地方上,俠以武亂禁,這話不假,若不是當年徐暄帶人踹了江湖的大門,西夏這個外來客,說不定在金陵都落不下腳。可就算是這樣,那些個九品俠客雖說這些人安分了點,可不見得就買西夏朝廷的單。”
李顯彰不容置否,等了一小會之後,笑道:“還是有的,黃金白銀,仆從入雲,權柄佳人,自傲的看不上,總有不自傲的,方家不就是個例子,隻不過有徐暄馬踏中門在前,他礙不下這個臉,金陵也給不出這個台階,當年跟著進門的好幾個如今在金陵分量可是有些重了。
還有景州馮家,這些年不一樣死心塌地的跟著西夏走,把唐老頭看的死死的,就差上書表忠心求個一官半職了。總之,衛家看不上的東西,總歸是有人看得上,而且是巴不得落在自己頭上,而衛家便是江湖裏投石問路的那個石子,隻是可惜了,現在被你一記聖旨給攪黃了,西夏廟堂那位主怕又是要跳腳殺人。”
李顯彰事不關己,滴溜溜給自己添酒。
牧笠生點了點頭,換了個話題說道:“我聽說金陵抄了一個周尚書的家?”
李顯彰打了個酒哈,漫不經心說道:“死腦筋的讀書人。”
牧笠生感歎說道:“古人說書能明智,這種死腦筋的讀書人還是太少。”話音說完,就此沉默。
再等一小會,瞧見從酒樓下過往的一行五人。
牧笠生一拍手掌,拿過一旁鬥笠,起身告辭,走到門口的時候,沒有轉身,卻是停下腳步,輕聲說道:“知道我為什麽願意當你的替罪羔羊?”
李顯彰輕輕一歎說道:“謝夫子。”
牧笠生將鬥笠帶上,下樓離開。
徐江南則是一臉笑容的搖了搖頭,聳了聳肩,湊到衛澈耳邊輕聲將之前事情說了個七八分,不過都是關於這個老郎中的,他與那個東喜的對話則是沒有說出來,衛澈沒好氣的搖了搖頭,正要轉頭,瞧見徐江南抹嘴的動作,試探一抹,繼而將原本偽裝的八字胡扯下,溫和朝著東喜說道:“老人家,別被他給騙了,我們都是西蜀人士,本想著去京城投靠二舅,無奈老仆腿腳不便,失足滑下,受了點傷,並不是什麽惡人歹徒,這一點老人家可以放心。”
說完自己也是掏出銀子,搬開東圖的手,放了上去,繼續說道:“這銀子,老人家你放心,都是幹幹淨淨,治不好,這也是你應得的,治好了,還有重謝。”
東圖不敢拒絕,一邊說著公子說笑了,一邊躊躇著不知道如何是好,銀子還了又怕這二位公子生氣,若是不還,又顯得自己貪心,怕這兩位說自己貪心不足,實在兩難,隻是那重謝,他實在也不敢收。
徐江南靜觀事態,不過想著這二人一老,一半老的人也是掀不出什麽風浪之後,便轉過身子上山望風去了,峽穀一事能瞞的了一時也瞞不了一世,張七九這夥人一路大張旗鼓,偏偏到了李渡城這裏了無聲息,誰都知道生了變動,而且再者又說金陵的心思他不敢小覷,動輒便是九品,若再來上一次,他自認接不下,段崖晉一戰,在他的想法中,就算是勝,也斷然不會如此容易,在他眼裏,自己落下個勞筋傷骨的皮外傷勢都算輕的,誰曾想到隻是輕微脫力,這可比上他的最好結局還要好上太多。
天曉得這才出虎穴,會不會又入狼窩,還是謹慎的好。
不過徐江南一走,更是讓東圖覺得這二人是個欽犯之流,最不濟也是江湖中被人追殺的那類,不然為何如此小心,青天白日的怕鬼敲門?更是顫顫巍巍,直到衛澈開了口,這才大夢初醒。
走到張七九麵前蹲下,將張七九的手擱在自己的腿上,伸手把脈,手指都在輕微顫抖,他如何能不怕,是人都會怕死,尤其是知道自己站在鬼門關門口的時候,等著任人宰割的閉眼感覺更是恐怖。
不多時,收回手,又是看了看張七九的麵色,這才用汗巾抹了抹手,麵色煞白,給衛澈使了個眼色,又吩咐東喜就守在這裏,這才說了句。“公子,那邊說。”
衛澈看著這大賣葫蘆藥的老郎中,依言過去,等到東圖覺得東喜聽不到的時候,這才閉眼,像是認命說道:“公子,你也不要瞞我這個老頭子了,先前那人病症決然不是失足那麽簡單,體表無傷,體內脈征微弱……”聲音愈加微弱。
衛澈隻是輕聲說道:“有救?”
東圖搖頭又點頭。
衛澈不明白這個動作是何意思。老郎中抬頭說道:“公子,老頭子救了他,可否換東喜一條命?他是個傻子,此番他也不知曉詳情……”
衛澈這才了然,失笑搖頭,老郎中見狀嘴唇哆嗦,語氣強硬說道:“那便沒救了。”
衛澈笑道:“實不相瞞,我三人是往京城不假,隻是路上遇了仇家尋仇,此番事已然解決,斷然不會傷你等性命,大可放心。若你不信,等到李渡城之後,我二人便先行離開,張老的性命便交到你手上,你看如何?”
東圖聞言大喜,連忙說道:“老頭子信了,有救,有救。”
衛澈看著東圖那份近乎劫後餘生的喜悅,卻突然笑不出來,西蜀道向來如此,要麽不亂,一亂便是幾十年,這些平民百姓,估計就是亂怕了。
一行五人再次返回李渡城,穿過峽穀,地上死屍縱橫,東圖走的膽戰心驚,反倒是癡傻的東喜因禍得福,不知道是見怪不怪,還是當真不上心,反倒是走的很是自然。
李渡城裏牧笠生和李顯彰自顧喝酒,好在偌大個銀子就擺在桌上,小二哥也不至於說怕這二人喝完無錢付賬。
牧笠生哧溜一聲,再飲一杯,看向峽穀方向說道:“應該也差不多了。”
李顯彰默不作聲,醉眼迷蒙。
牧笠生像是後知後覺說道:“我早先知道你的目的在平王府,但我似乎因為你說的假平王而忽略了一件事。”再飲一杯,接著說道:“就算是假平王,能如臂指揮的,也就隻能是金陵,我猜是你假傳了聖旨?如今這個事,似乎是我當了?”
李顯彰哈哈大笑說道:“這不正是你想要的局?”
牧笠生一笑置之,“有心無力,西夏朝廷文官不說那些青綠之色,光是紫色有多少人?更不要說那些個武將,西夏本就是北地屬國,若是動起手來,一個我都招架不住。”
李顯彰睨了他一眼,不相信,自然也不會多言。
牧笠生望了眼東方,如今日頭偏斜,東方漸暗,星辰漸顯,“文武自顧不相交,這是古話,也是事實,武夫上馬流血才有功勞,自然看不上朝廷那些隻會耍嘴皮子功夫卻又對他們呼三喝四的讀書人,二十年,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正是青黃交接的時候,當年徐暄一死的後遺症便出來了。”牧笠生眼神熠熠,絲毫不懼說道:“天下讀書人大興在越地和晉魯之交。越地聲色犬馬,酒綠燈紅的,詩文倒是一絕,羽衣卿相那就隔了幾分功夫和火候。
徐暄一死,整個西夏由重藥便溫藥,說到底還是那群脊梁歪了大半的越地讀書人在搗鬼,就想著多撈點名啊,利的,二十年也撈夠了,可又能怎麽樣?如今刀架在脖子上,那些名啊,利的,反而是毒口之藥,要還的啊,口口聲聲說著浮名過往,浮名過往,最後反而被這些給拖進了閻王殿。
光憑那個納蘭天下,手段就要高我不少,徐暄武火下灶,一日做了亡魂,他能在朝廷裏看清局勢,順水推舟,借著那些越地文官的勢,三五年就接下徐暄的班,反之穿著草履踩在那群紫衣頭上,如今更是誰生誰死都是他一個眼神的事。若是我,定然做不到,我是個小人性子,一朝得誌便翻天。這柄刀,十多年就該砍下去了。你說他圖什麽?”
李顯彰很是幹脆利落說道:“不知道。”
牧笠生嗬嗬一笑,又是說道:“那你說當年徐暄若是借著滅楚之勢北上,能一舉平定齊晉趙宋四國麽?”
李顯彰微微抬頭,看了一眼牧笠生,然後又是低下頭說道:“這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的就是,他北上不了,就算陳錚願意,他也不敢,滅楚將軍從古至今,沒有一個是善終的便是這個道理,我不信你不知道,他徐暄今日能攜軍北上,到時候平定四國,就不怕反戈一擊?再來一次南下?陳錚魄力再大,也不會紅了眼下此賭注,不然也不會順水推舟鬧此徐家滅門案出來。”
牧笠生點了點頭,很是可惜的說道:“可惜了。”
頓了一小會之後,牧笠生又是說道:“可無論是西夏納蘭,還是北齊謝長亭,其實都忽略了一件事,廟堂之爭是天下之爭,而天下之中有江湖,以前不在江湖,不知道江湖之深,等到了江湖裏才發現其羽翼之大,隻有徐暄,能看到這些常人不注意的地方上,俠以武亂禁,這話不假,若不是當年徐暄帶人踹了江湖的大門,西夏這個外來客,說不定在金陵都落不下腳。可就算是這樣,那些個九品俠客雖說這些人安分了點,可不見得就買西夏朝廷的單。”
李顯彰不容置否,等了一小會之後,笑道:“還是有的,黃金白銀,仆從入雲,權柄佳人,自傲的看不上,總有不自傲的,方家不就是個例子,隻不過有徐暄馬踏中門在前,他礙不下這個臉,金陵也給不出這個台階,當年跟著進門的好幾個如今在金陵分量可是有些重了。
還有景州馮家,這些年不一樣死心塌地的跟著西夏走,把唐老頭看的死死的,就差上書表忠心求個一官半職了。總之,衛家看不上的東西,總歸是有人看得上,而且是巴不得落在自己頭上,而衛家便是江湖裏投石問路的那個石子,隻是可惜了,現在被你一記聖旨給攪黃了,西夏廟堂那位主怕又是要跳腳殺人。”
李顯彰事不關己,滴溜溜給自己添酒。
牧笠生點了點頭,換了個話題說道:“我聽說金陵抄了一個周尚書的家?”
李顯彰打了個酒哈,漫不經心說道:“死腦筋的讀書人。”
牧笠生感歎說道:“古人說書能明智,這種死腦筋的讀書人還是太少。”話音說完,就此沉默。
再等一小會,瞧見從酒樓下過往的一行五人。
牧笠生一拍手掌,拿過一旁鬥笠,起身告辭,走到門口的時候,沒有轉身,卻是停下腳步,輕聲說道:“知道我為什麽願意當你的替罪羔羊?”
李顯彰輕輕一歎說道:“謝夫子。”
牧笠生將鬥笠帶上,下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