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早點休息,可其實他也隻是躺下去的時間比較早,而整整一夜徐江南都沒有閉眼過,屋內的燭火忽明忽暗,是不是還帶有劈啪的聲響,似乎是燒到了些許撲火的蚊蟲,徐江南躺在榻上,雙手墊在腦後,兩眼就盯著床頂的木製花紋,一直到第一道曙光從窗外透進來,徐江南才回過神,用手按了按兩鬢的太陽穴,又到屋子西北側用涼水洗了把臉,這才出門。
出了門,樓下一老一小已經坐在桌子上,小三秋雙手捧著一碗豆汁,喝得不亦樂乎,徐江南走下樓,替小三秋抹了抹嘴角殘汁,爾後坐了下來,魏青山這會手上拿著一塊饅頭,就著桌上的一小碟鹹菜也是津津有味,等到徐江南坐下後,魏青山才擱下饅頭說道:“先吃東西,有什麽話晚點再說。”
其實說起來也不怪魏青山,老人隻是不太用嘴來表達而已,其實也不止是魏青山,天底下大多數的男人,都不擅於此,徐江南也不擅長,就比如他從來沒和衛月說過喜歡兩個字,就比如他時常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和李先生說過一句感激的話語,但是同樣,兩者在他心裏的地位非同一般,當然還有麵前的這位老人。
魏青山在這之前也很糾結,徐江南的做法並沒有錯,後者跟他不一樣,他無依無靠,死了無非是便宜了某寸土地,後者要是死了,西夏二十年的布局可能要毀掉一半,更何況後者還有個將要入門的新婦,這些羈絆讓後者不得不多做考慮,當然也不止徐江南有這些羈絆,江湖大多數人都有,不然怎麽江湖隻出大俠,而深山裏才出神仙。
但魏青山也不是一個婆婆媽媽的人,既然說了,那就說了,沒什麽後悔的,自然也就不會說你小子不然再好生考慮之內的雞肋話語,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另外一點。老人是個劍修,跟尋常人不一樣,他是以劍入道,隻要出劍,便不會想著結果會是如何,他要的就是這一劍的心無旁騖,隻要這一劍夠精彩,至於後麵的結局,對老人來說,已經無關緊要,徐江南不一樣,他要的是結局,至於其中該不該出劍,該怎麽出劍,考究太多,這跟早些時候相比大抵是有些背道而馳的,記得最早去西蜀道的時候,雖然說目的也是這般,但徐江南隻身一人沒有顧忌,該出劍的時候絕不手軟,如今顧忌太多,反而成了心靨,這個可是武道大忌,所以老人才憋忍不住想替後者清肅。
可老人又不敢說太多,說多了怕徐江南誤會,誤會他在勸後者去死,因為他也知道,後者的劍道跟很多人不一樣,更像是空中樓閣,雖說同樣璀璨,可樓下水月都是別人的,太危險,聚散就是朝夕的問題。
所以直到出門,魏青山也沒在多說半句。
起先徐江南想讓小三秋騎馬,自己牽著,沒曾想小三秋看見他二人都是步行,拗著性子也要步行,徐江南一樂,便將原本有些秀氣的點燈給他背在背後,小家夥一開心,更加昂首挺胸,頗有遊俠風采。
亦步亦趨行了大半天之後,魏青山才開口說道:“帶你去見一見你的師兄。”
徐江南也隻是嗯了一聲,然後不在多話,他對這個師兄的存在早就知道,隻是沒機會見過麵,也從沒開口問過老人。
老人看了看天說道:“半年前以為摸到了知命的門檻,就想閉關一下,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見識一下,後來沒曾想這人還在路上,機緣就消失了,於是就在你師兄這裏呆了大半年。”
老人眼神澄淨,“其實本來想著回長安,一個是沒臉,另外一個是月兒每日跟那些人打交道,那些個人呢,喝酒都不利索。尤其聽了老夫的名號之後,更是手足無措,無趣。另外一個就是你師兄在北地開了家酒鋪,現在北上的遊俠多,生意還成,原本開在城外,現在閑事纏身,又不想把鋪子給關了,就想在城裏物色一間鋪子,你小子比較機靈,到時候幫襯一點。”
徐江南樂嗬嗬說道:“應該的。”
之後便是老人絮絮叨叨一堆閑碎瑣事,徐江南仔細傾聽,時不時開腔幾句。
一直到日頭西落。
小三秋期間有些困,徐江南便背著這個小劍靈走下了餘下路程。
吳平江在燕城當掌櫃當了十多年,沒曾想當年一碗酒,就換來了這麽一個通天的師父,他不曾步入武道,但每天聽那些過往的遊俠談論,時而久之也就知道不少,尤其魏青山一劍劈開燕城五城兵馬司衙門的時候,吳平江深信不疑。
在得知魏青山名號的起初,吳平江有那麽一瞬間,還是覺得自己有機會能提劍的,可惜媳婦一盆兩盆涼水的淋下來,再加上魏青山讓他在沙地裏蹲上兩個時辰的馬步,吳平江還是覺得賣酒適合自己,尤其北山的遊俠多了之後,自家的生意也由不得他分心。
魏青山對於這個資質差的大弟子,不偏心,隻要吳平江想學,他都會教,但結果如何,魏青山就不強求了。
吳平江這個酒鋪掌櫃其實做的不算稱職,誰見過一個掌櫃的給遊俠賒酒連個名字都不問的?所以吳平江的生意好歸好,但是沒賺到多少銅板,所以這次想在城裏租下一間鋪子,口袋裏的銀錢也不算多,當然,原本他不是這麽想的,而是他媳婦身中藍田,半年前算是結了果,生了個大胖小子,這也是魏青山在這裏呆了小半年的原因。
今日,吳平江像往日一般收拾好鋪子,留了一張桌子,上麵擺放著兩壇老酒,沒急著關門,自己坐在桌子上盤算今日賺了多少餘錢,但時不時笑臉盈盈,時常在燕城這邊進出遊俠倒是知根知底,一是吳平江好說話,就像現在,隻要說上幾句好話,保管就有一小碟的清酒,二是傳聞這酒鋪掌櫃的師父了不得,是個大劍仙,還傳聞燕城兵馬司如今還滲人的衙門院牆就是這個劍仙手筆。
吳平江盤算了好了之後,便背靠著夕陽發著呆,時不時有遊俠拍馬回城,倒是有個做了幾回回頭客的遊俠見狀打趣了幾句,吳掌櫃還沒回城喲,等到天黑,這月黑風高的可不安全,要不要某送上一程,這報酬嘛,一碗吳掌櫃的清酒就成。
吳平江笑著回應,說櫃台上還有一些,能解個渴。
本姓駱的遊俠也不客氣,下了馬,將韁繩係在一旁的木樁上,然後從櫃台拿了兩碟清酒出來,還不客氣的拿了一碟小菜,擺在桌子上,笑著說道:“走一個?”
吳平江搖了搖頭笑道:“不了。駱大俠從關外回來,當得兩杯。”
姓駱的遊俠抿了口酒,眯著眼說道:“還是吳掌櫃的會說話。某在關外,可就沒遇見過像掌櫃這麽和氣的人了。”說著,前者看了一眼吳平江擱在桌子上的酒壇說道:“有貴客?”
吳平江摸了摸桌子說道:“有個親戚說從洛陽過來,給接個風。”
姓駱的眼珠子一轉,一隻腳踩在板凳上,然後拍了拍掛在一邊的劍鞘開玩笑說道:“我過來的時候可聽說掌櫃家裏添了個胖小子?可有此事?”
吳平江咧開嘴,不說話。
姓駱的遊俠笑著說道:“要不掌櫃的,你看我從關外走了一遭,好歹有個五六品的實力,給你娃娃當個教習可還行,這兩壇就當謝師禮了,如何。”
吳平江顯然興致很高,從姓駱的手上搶過筷子,倒著點了點桌子,然後夾了粒花生米說道:“想喝酒啊,明日你再過來,送你兩壇都成,這兩壇的主意你就莫要想了。”
姓駱的喲了一聲,“看來是貴客。”眼饞歸眼饞,不至於下作,姓駱的遊俠也沒起其他心思,端起清酒往嘴裏送去,酒漬都從兩角滑落,喝完之後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吳掌櫃,當真不要跟某同行?這到城裏,少說也得半個時辰。”
話沒說完,吳平江擺了擺手說道:“快走快走。盡說些晦氣話。真要有心,多殺幾個蠻子,就當還我酒錢了。”
姓駱的遊俠嗬嗬一笑,將劍掛在身上,不再多話。
等姓駱的遊俠走後,吳掌櫃端起另外一碟清酒,不想浪費,也是仰頭飲盡。
才喝完,背後傳來熟悉的聲調。
“這都什麽時辰了,在這喝酒也不回去?”
吳平江聞言轉身,驚喜之餘又是說道:“你怎麽來了?悠兒呢?”
婦人一邊收拾桌子上的殘渣,一邊說道:“張口就是悠兒,閉口還是悠兒,放心,斷不了你吳家的香火。娘親帶著呢,剛還給喂了點米粥,估計這會睡下了。”話雖然這麽說,可臉上的喜意是藏不住的,隨後又是笑著說道:“晚上又得勞煩你這個當爹的了。”
吳平江嗯了一聲,斟酌了一下然後回頭說道:“要不你帶悠兒回娘家住幾天,把咱們那件屋子騰出來,到時候讓小師弟進去住。”
婦人愣了一下,也是正色說道:“你小師弟要來了?”
吳平江嗯了一聲,發現之前姓駱的遊俠在板凳上留下了腳印,用抹布抹去之後說道:“聽師父念叨了幾次,這次去洛陽似乎也是這般。不過呢,我就是聽說過師父提了一會,不過倒是聽人說,我那個師弟似乎也挺厲害的,不過你也知道,我這個資質,就連師父的名號都不敢說出來,所以聽到也就聽到了,沒細問,所以啊,這會心裏沒底。”說著,男人似乎覺得多說了,轉頭說道:“要不你先回去,這會涼,我再等等。”
婦人將手附在男子手上,難得柔和說道:“別多想了。咱們家,就是一個賣酒的。你是要等師父?正好悠兒也睡了,我陪你等一會。”
吳平江抬頭看了看天色,點了點頭說道:“也成,呆會一起回去,你一個人,這會我也不放心。”說著,吳平江回頭低著音調說道:“要不我去給你拿點酒,喝一點,暖暖身子。”
婦人搖了搖頭,“不了,上次貪嘴,吃的有些鹹,悠兒哭著鬧著不肯吃奶,要是喝了酒,今天晚上得折騰半宿。”婦人還想說,這一抬頭,用手臂捅了一下子身邊的男人,朝著遠處試探說道:“是不是?”
吳平江也看不清,以至於站了起來,極力眯著眼,也隻是能看見兩匹馬,緊接著看見兩個人,其中一人還背著小孩。
再過了盞茶功夫,兩個人已經走到了跟前,徐江南將睡熟過去的小三秋往上托了托,一臉無奈,騰不出手來,隻得無奈衝吳平江喊了一聲,“師兄。”
一連喊了兩聲,吳平江才回過神來,趕忙哎了一聲,招呼婦人上前幫忙,徐江南搖了搖頭笑道:“算了,這位是嫂嫂吧,反正也沒幾步路了,還是我來吧,再者,要是他醒來了,也麻煩。”
吳平江看了一眼魏青山,魏青山低了了下眼瞼說道:“先就這樣吧。”
吳平江趕緊笑了笑,拎起兩壇子酒,“那成,這酒新買的,早就聽師父念叨過小師弟,一直沒機會見麵,呆會回去,整幾口?”
徐江南嗯了一聲說道:“那感情好。”
魏青山在一旁環著手臂,一副不想說話的樣子。他知道現在兩兄弟的熟絡是因為有他這個師父在場,燕城這個地方很特殊,因為早年徐暄就在這裏身隕的緣故,當時燕城的將領也是因此受了牽連,至於百姓,在後晉官員的打壓之下,對徐暄一事更是閉口不談,但百姓心裏都有一杆秤,明麵上不敢說,私底下還是念叨幾句,大多都是點到即止。
尤其吳平江這種開著店鋪的小掌櫃,就算聽到了,不敢多嘴,也不敢多問,隻是聽說過徐將軍似乎還有子嗣,最近鬧的風聲太挺大。
行至後半程的時候,吳平江笑著說道:“說了這麽久,還不知道小師弟怎麽稱呼?”
徐江南聽言也是一愣,下意識就看向魏青山,他當一切魏青山都已經說過了,沒曾想魏青山對於他其實很少和他人提起。當然,魏青山身邊能說話的他人也就隻有吳平江夫婦。
徐江南想了一會,隨後還是開口說道:“我姓徐。叫徐江南。”
吳平江哦了一聲,心裏默念了幾次,想記下來,可又覺得不對勁,覺得又似乎在哪聽過。
倒是婦人輕輕驚呼。
湊到吳平江耳邊說了幾句。
吳平江一怔,手上兩壇酒順勢掉了下去,徐江南見狀連忙用腳踹起兩壇酒,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兩壇酒飛的方向正好是魏青山的位置。
老人瞪了一下徐江南,卻還是將酒攬了下來。
徐江南笑著說道:“師兄,要是不想讓小師弟進門,犯不著把酒砸了啊!”
吳平江還在愣神,婦人又是用手臂捅了一下吳平江,吳平江啊了一聲,這才回神說道:“哪裏,哪裏。”卻是滿臉尷尬,吳平江其實隻驚異於徐江南的身份,並沒有多想其他。
當然,徐江南隻是一句玩笑話。
最後還是魏青山解圍說道:“就你多作怪。燕城這邊你爹跪著的那家城隍廟,不許人靠近,也不許人燒香,百姓們心裏亮著呢,就自發籌了筆銀子,在南麵三裏地的位置建了個香火祠。你師兄當時可是拿出了全部家當。”
徐江南收斂了笑容,望向起先局促不安的男子,“謝謝。”
吳平江臉頰漲紅,似乎一時半會還沒想明白自己怎麽突然就徐將軍一家子搭上了關係。反倒是婦人,率先代入了角色,輕聲說道:“徐將軍早年的時候,沒少肅清馬匪,像我們這常年在邊境線上過日子的老百姓,心口上就少了把刀子,這份恩情燕城的老百姓都記著呢,說起來也慚愧,二十多年前,誰都知道徐將軍是被冤枉的,可最後呢,敢說出來的人不多,一個是當年替徐將軍說話的將領挺多的,可下場似乎都不太好,另一個就是調任過來的長史大人,對徐將軍似乎有怨念,城北石像也是他找人給刻的,可日間誰要是過去參拜香火,十有八九就被抓了起來,輕則二十,重的可就幾天下不了地了。”
婦人苦笑說道:“都是一群苦命人,幾天不能下地倒是小事,可誰家沒小沒老的。”
徐江南笑笑。“明白。”
吳平江緩過神來,反而瞪了一眼婦人,低聲罵道:“多嘴。”
徐江南搖了搖頭說道:“其實是我這個當兒子的不到位,二十多年沒來過一次,說來還比不得你們。”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便到了城門下,燕城的宵禁很嚴,但吳平江常年夜歸,值夜的士卒十有八九都認識,再加上當初兵馬司一事,誰都知道吳平江有個本事通天的師父,這會對上徐江南也就多看了幾眼,也沒太多為難。
入了城以後,吳平江湊到婦人麵前低聲絮叨了幾句。
婦人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徐江南也是低聲說了一句。“麻煩了。”
吳平江擺了擺手,隨後還是樂嗬嗬說道:“小師弟說這些就見外了,見外了。”
到了院外,徐江南將小三秋擱在榻上,然後掖好被角,這才輕手輕腳出門。
沒曾想一出門,吳平江將酒擱在院內石桌上,已經上好了酒,然後赧色說道:“聽師父說師弟你在這邊呆不了多少時日。”
徐江南恍然,也沒多說,走到桌邊,端起其中一碗,一飲而盡,喝完之後也不停手,一連三碗下肚,之後才開腔說道:“這第一碗,算是給師兄賠禮道歉,照理早該過來的,可是一兩年下來,天天東躲西藏的,沒敢來,第二碗也是,這次過來哪怕就這麽小半會,也給添了不少麻煩。第三碗其實就有些未雨綢繆了,這次離開,不知道再過來的時候是何年何月了,祠堂那邊,麻煩師兄以後過去上香的時候,連同師弟這份一並燒了。”
出了門,樓下一老一小已經坐在桌子上,小三秋雙手捧著一碗豆汁,喝得不亦樂乎,徐江南走下樓,替小三秋抹了抹嘴角殘汁,爾後坐了下來,魏青山這會手上拿著一塊饅頭,就著桌上的一小碟鹹菜也是津津有味,等到徐江南坐下後,魏青山才擱下饅頭說道:“先吃東西,有什麽話晚點再說。”
其實說起來也不怪魏青山,老人隻是不太用嘴來表達而已,其實也不止是魏青山,天底下大多數的男人,都不擅於此,徐江南也不擅長,就比如他從來沒和衛月說過喜歡兩個字,就比如他時常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和李先生說過一句感激的話語,但是同樣,兩者在他心裏的地位非同一般,當然還有麵前的這位老人。
魏青山在這之前也很糾結,徐江南的做法並沒有錯,後者跟他不一樣,他無依無靠,死了無非是便宜了某寸土地,後者要是死了,西夏二十年的布局可能要毀掉一半,更何況後者還有個將要入門的新婦,這些羈絆讓後者不得不多做考慮,當然也不止徐江南有這些羈絆,江湖大多數人都有,不然怎麽江湖隻出大俠,而深山裏才出神仙。
但魏青山也不是一個婆婆媽媽的人,既然說了,那就說了,沒什麽後悔的,自然也就不會說你小子不然再好生考慮之內的雞肋話語,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另外一點。老人是個劍修,跟尋常人不一樣,他是以劍入道,隻要出劍,便不會想著結果會是如何,他要的就是這一劍的心無旁騖,隻要這一劍夠精彩,至於後麵的結局,對老人來說,已經無關緊要,徐江南不一樣,他要的是結局,至於其中該不該出劍,該怎麽出劍,考究太多,這跟早些時候相比大抵是有些背道而馳的,記得最早去西蜀道的時候,雖然說目的也是這般,但徐江南隻身一人沒有顧忌,該出劍的時候絕不手軟,如今顧忌太多,反而成了心靨,這個可是武道大忌,所以老人才憋忍不住想替後者清肅。
可老人又不敢說太多,說多了怕徐江南誤會,誤會他在勸後者去死,因為他也知道,後者的劍道跟很多人不一樣,更像是空中樓閣,雖說同樣璀璨,可樓下水月都是別人的,太危險,聚散就是朝夕的問題。
所以直到出門,魏青山也沒在多說半句。
起先徐江南想讓小三秋騎馬,自己牽著,沒曾想小三秋看見他二人都是步行,拗著性子也要步行,徐江南一樂,便將原本有些秀氣的點燈給他背在背後,小家夥一開心,更加昂首挺胸,頗有遊俠風采。
亦步亦趨行了大半天之後,魏青山才開口說道:“帶你去見一見你的師兄。”
徐江南也隻是嗯了一聲,然後不在多話,他對這個師兄的存在早就知道,隻是沒機會見過麵,也從沒開口問過老人。
老人看了看天說道:“半年前以為摸到了知命的門檻,就想閉關一下,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見識一下,後來沒曾想這人還在路上,機緣就消失了,於是就在你師兄這裏呆了大半年。”
老人眼神澄淨,“其實本來想著回長安,一個是沒臉,另外一個是月兒每日跟那些人打交道,那些個人呢,喝酒都不利索。尤其聽了老夫的名號之後,更是手足無措,無趣。另外一個就是你師兄在北地開了家酒鋪,現在北上的遊俠多,生意還成,原本開在城外,現在閑事纏身,又不想把鋪子給關了,就想在城裏物色一間鋪子,你小子比較機靈,到時候幫襯一點。”
徐江南樂嗬嗬說道:“應該的。”
之後便是老人絮絮叨叨一堆閑碎瑣事,徐江南仔細傾聽,時不時開腔幾句。
一直到日頭西落。
小三秋期間有些困,徐江南便背著這個小劍靈走下了餘下路程。
吳平江在燕城當掌櫃當了十多年,沒曾想當年一碗酒,就換來了這麽一個通天的師父,他不曾步入武道,但每天聽那些過往的遊俠談論,時而久之也就知道不少,尤其魏青山一劍劈開燕城五城兵馬司衙門的時候,吳平江深信不疑。
在得知魏青山名號的起初,吳平江有那麽一瞬間,還是覺得自己有機會能提劍的,可惜媳婦一盆兩盆涼水的淋下來,再加上魏青山讓他在沙地裏蹲上兩個時辰的馬步,吳平江還是覺得賣酒適合自己,尤其北山的遊俠多了之後,自家的生意也由不得他分心。
魏青山對於這個資質差的大弟子,不偏心,隻要吳平江想學,他都會教,但結果如何,魏青山就不強求了。
吳平江這個酒鋪掌櫃其實做的不算稱職,誰見過一個掌櫃的給遊俠賒酒連個名字都不問的?所以吳平江的生意好歸好,但是沒賺到多少銅板,所以這次想在城裏租下一間鋪子,口袋裏的銀錢也不算多,當然,原本他不是這麽想的,而是他媳婦身中藍田,半年前算是結了果,生了個大胖小子,這也是魏青山在這裏呆了小半年的原因。
今日,吳平江像往日一般收拾好鋪子,留了一張桌子,上麵擺放著兩壇老酒,沒急著關門,自己坐在桌子上盤算今日賺了多少餘錢,但時不時笑臉盈盈,時常在燕城這邊進出遊俠倒是知根知底,一是吳平江好說話,就像現在,隻要說上幾句好話,保管就有一小碟的清酒,二是傳聞這酒鋪掌櫃的師父了不得,是個大劍仙,還傳聞燕城兵馬司如今還滲人的衙門院牆就是這個劍仙手筆。
吳平江盤算了好了之後,便背靠著夕陽發著呆,時不時有遊俠拍馬回城,倒是有個做了幾回回頭客的遊俠見狀打趣了幾句,吳掌櫃還沒回城喲,等到天黑,這月黑風高的可不安全,要不要某送上一程,這報酬嘛,一碗吳掌櫃的清酒就成。
吳平江笑著回應,說櫃台上還有一些,能解個渴。
本姓駱的遊俠也不客氣,下了馬,將韁繩係在一旁的木樁上,然後從櫃台拿了兩碟清酒出來,還不客氣的拿了一碟小菜,擺在桌子上,笑著說道:“走一個?”
吳平江搖了搖頭笑道:“不了。駱大俠從關外回來,當得兩杯。”
姓駱的遊俠抿了口酒,眯著眼說道:“還是吳掌櫃的會說話。某在關外,可就沒遇見過像掌櫃這麽和氣的人了。”說著,前者看了一眼吳平江擱在桌子上的酒壇說道:“有貴客?”
吳平江摸了摸桌子說道:“有個親戚說從洛陽過來,給接個風。”
姓駱的眼珠子一轉,一隻腳踩在板凳上,然後拍了拍掛在一邊的劍鞘開玩笑說道:“我過來的時候可聽說掌櫃家裏添了個胖小子?可有此事?”
吳平江咧開嘴,不說話。
姓駱的遊俠笑著說道:“要不掌櫃的,你看我從關外走了一遭,好歹有個五六品的實力,給你娃娃當個教習可還行,這兩壇就當謝師禮了,如何。”
吳平江顯然興致很高,從姓駱的手上搶過筷子,倒著點了點桌子,然後夾了粒花生米說道:“想喝酒啊,明日你再過來,送你兩壇都成,這兩壇的主意你就莫要想了。”
姓駱的喲了一聲,“看來是貴客。”眼饞歸眼饞,不至於下作,姓駱的遊俠也沒起其他心思,端起清酒往嘴裏送去,酒漬都從兩角滑落,喝完之後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吳掌櫃,當真不要跟某同行?這到城裏,少說也得半個時辰。”
話沒說完,吳平江擺了擺手說道:“快走快走。盡說些晦氣話。真要有心,多殺幾個蠻子,就當還我酒錢了。”
姓駱的遊俠嗬嗬一笑,將劍掛在身上,不再多話。
等姓駱的遊俠走後,吳掌櫃端起另外一碟清酒,不想浪費,也是仰頭飲盡。
才喝完,背後傳來熟悉的聲調。
“這都什麽時辰了,在這喝酒也不回去?”
吳平江聞言轉身,驚喜之餘又是說道:“你怎麽來了?悠兒呢?”
婦人一邊收拾桌子上的殘渣,一邊說道:“張口就是悠兒,閉口還是悠兒,放心,斷不了你吳家的香火。娘親帶著呢,剛還給喂了點米粥,估計這會睡下了。”話雖然這麽說,可臉上的喜意是藏不住的,隨後又是笑著說道:“晚上又得勞煩你這個當爹的了。”
吳平江嗯了一聲,斟酌了一下然後回頭說道:“要不你帶悠兒回娘家住幾天,把咱們那件屋子騰出來,到時候讓小師弟進去住。”
婦人愣了一下,也是正色說道:“你小師弟要來了?”
吳平江嗯了一聲,發現之前姓駱的遊俠在板凳上留下了腳印,用抹布抹去之後說道:“聽師父念叨了幾次,這次去洛陽似乎也是這般。不過呢,我就是聽說過師父提了一會,不過倒是聽人說,我那個師弟似乎也挺厲害的,不過你也知道,我這個資質,就連師父的名號都不敢說出來,所以聽到也就聽到了,沒細問,所以啊,這會心裏沒底。”說著,男人似乎覺得多說了,轉頭說道:“要不你先回去,這會涼,我再等等。”
婦人將手附在男子手上,難得柔和說道:“別多想了。咱們家,就是一個賣酒的。你是要等師父?正好悠兒也睡了,我陪你等一會。”
吳平江抬頭看了看天色,點了點頭說道:“也成,呆會一起回去,你一個人,這會我也不放心。”說著,吳平江回頭低著音調說道:“要不我去給你拿點酒,喝一點,暖暖身子。”
婦人搖了搖頭,“不了,上次貪嘴,吃的有些鹹,悠兒哭著鬧著不肯吃奶,要是喝了酒,今天晚上得折騰半宿。”婦人還想說,這一抬頭,用手臂捅了一下子身邊的男人,朝著遠處試探說道:“是不是?”
吳平江也看不清,以至於站了起來,極力眯著眼,也隻是能看見兩匹馬,緊接著看見兩個人,其中一人還背著小孩。
再過了盞茶功夫,兩個人已經走到了跟前,徐江南將睡熟過去的小三秋往上托了托,一臉無奈,騰不出手來,隻得無奈衝吳平江喊了一聲,“師兄。”
一連喊了兩聲,吳平江才回過神來,趕忙哎了一聲,招呼婦人上前幫忙,徐江南搖了搖頭笑道:“算了,這位是嫂嫂吧,反正也沒幾步路了,還是我來吧,再者,要是他醒來了,也麻煩。”
吳平江看了一眼魏青山,魏青山低了了下眼瞼說道:“先就這樣吧。”
吳平江趕緊笑了笑,拎起兩壇子酒,“那成,這酒新買的,早就聽師父念叨過小師弟,一直沒機會見麵,呆會回去,整幾口?”
徐江南嗯了一聲說道:“那感情好。”
魏青山在一旁環著手臂,一副不想說話的樣子。他知道現在兩兄弟的熟絡是因為有他這個師父在場,燕城這個地方很特殊,因為早年徐暄就在這裏身隕的緣故,當時燕城的將領也是因此受了牽連,至於百姓,在後晉官員的打壓之下,對徐暄一事更是閉口不談,但百姓心裏都有一杆秤,明麵上不敢說,私底下還是念叨幾句,大多都是點到即止。
尤其吳平江這種開著店鋪的小掌櫃,就算聽到了,不敢多嘴,也不敢多問,隻是聽說過徐將軍似乎還有子嗣,最近鬧的風聲太挺大。
行至後半程的時候,吳平江笑著說道:“說了這麽久,還不知道小師弟怎麽稱呼?”
徐江南聽言也是一愣,下意識就看向魏青山,他當一切魏青山都已經說過了,沒曾想魏青山對於他其實很少和他人提起。當然,魏青山身邊能說話的他人也就隻有吳平江夫婦。
徐江南想了一會,隨後還是開口說道:“我姓徐。叫徐江南。”
吳平江哦了一聲,心裏默念了幾次,想記下來,可又覺得不對勁,覺得又似乎在哪聽過。
倒是婦人輕輕驚呼。
湊到吳平江耳邊說了幾句。
吳平江一怔,手上兩壇酒順勢掉了下去,徐江南見狀連忙用腳踹起兩壇酒,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兩壇酒飛的方向正好是魏青山的位置。
老人瞪了一下徐江南,卻還是將酒攬了下來。
徐江南笑著說道:“師兄,要是不想讓小師弟進門,犯不著把酒砸了啊!”
吳平江還在愣神,婦人又是用手臂捅了一下吳平江,吳平江啊了一聲,這才回神說道:“哪裏,哪裏。”卻是滿臉尷尬,吳平江其實隻驚異於徐江南的身份,並沒有多想其他。
當然,徐江南隻是一句玩笑話。
最後還是魏青山解圍說道:“就你多作怪。燕城這邊你爹跪著的那家城隍廟,不許人靠近,也不許人燒香,百姓們心裏亮著呢,就自發籌了筆銀子,在南麵三裏地的位置建了個香火祠。你師兄當時可是拿出了全部家當。”
徐江南收斂了笑容,望向起先局促不安的男子,“謝謝。”
吳平江臉頰漲紅,似乎一時半會還沒想明白自己怎麽突然就徐將軍一家子搭上了關係。反倒是婦人,率先代入了角色,輕聲說道:“徐將軍早年的時候,沒少肅清馬匪,像我們這常年在邊境線上過日子的老百姓,心口上就少了把刀子,這份恩情燕城的老百姓都記著呢,說起來也慚愧,二十多年前,誰都知道徐將軍是被冤枉的,可最後呢,敢說出來的人不多,一個是當年替徐將軍說話的將領挺多的,可下場似乎都不太好,另一個就是調任過來的長史大人,對徐將軍似乎有怨念,城北石像也是他找人給刻的,可日間誰要是過去參拜香火,十有八九就被抓了起來,輕則二十,重的可就幾天下不了地了。”
婦人苦笑說道:“都是一群苦命人,幾天不能下地倒是小事,可誰家沒小沒老的。”
徐江南笑笑。“明白。”
吳平江緩過神來,反而瞪了一眼婦人,低聲罵道:“多嘴。”
徐江南搖了搖頭說道:“其實是我這個當兒子的不到位,二十多年沒來過一次,說來還比不得你們。”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便到了城門下,燕城的宵禁很嚴,但吳平江常年夜歸,值夜的士卒十有八九都認識,再加上當初兵馬司一事,誰都知道吳平江有個本事通天的師父,這會對上徐江南也就多看了幾眼,也沒太多為難。
入了城以後,吳平江湊到婦人麵前低聲絮叨了幾句。
婦人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徐江南也是低聲說了一句。“麻煩了。”
吳平江擺了擺手,隨後還是樂嗬嗬說道:“小師弟說這些就見外了,見外了。”
到了院外,徐江南將小三秋擱在榻上,然後掖好被角,這才輕手輕腳出門。
沒曾想一出門,吳平江將酒擱在院內石桌上,已經上好了酒,然後赧色說道:“聽師父說師弟你在這邊呆不了多少時日。”
徐江南恍然,也沒多說,走到桌邊,端起其中一碗,一飲而盡,喝完之後也不停手,一連三碗下肚,之後才開腔說道:“這第一碗,算是給師兄賠禮道歉,照理早該過來的,可是一兩年下來,天天東躲西藏的,沒敢來,第二碗也是,這次過來哪怕就這麽小半會,也給添了不少麻煩。第三碗其實就有些未雨綢繆了,這次離開,不知道再過來的時候是何年何月了,祠堂那邊,麻煩師兄以後過去上香的時候,連同師弟這份一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