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隻是蓋茨謙虛的說法,微軟選擇和科創未來合作的同時,有了新的想法。</p>


    或者說是一種障眼法。</p>


    特別在寰宇-鵬城出來之後,微軟關於元宇宙時代要做哪種類型的產品,產品思路變得更加的明確。</p>


    國內對於互聯網界跟風抄襲一直詬病嚴重。</p>


    但是實際上由於互聯網發明之初的精神就是開源共享。</p>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IBM發布的操作係統和其他程序,並且把這些程序的源代碼共享出來。</p>


    當時還有專門為了軟件開源共享而成立的SHARE用戶組。</p>


    到了後來自由軟件運動的發起,更是讓開源一詞被普遍使用。</p>


    最開始的精神內核導致創意被抄襲現象不僅僅在華國嚴重,在互聯網的發源地阿美利肯同樣嚴重。</p>


    比如早期的蘋果起訴微軟,認為微軟抄襲了他們關於圖形化操作界麵的創意。</p>


    後來ICQ在火爆之後,不止鵝廠借鑒了這一創意,微軟的MSN同樣借鑒了這一創意。</p>


    甚至IBM也推出了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隻是少有人用過,叫IBM Lotus Sametime。</p>


    當然會有人說MSN在1995年就成立問世了,而ICQ的母公司到了1996年7月才成立。</p>


    首先是先有的ICQ然後才有的Mirabilis這家公司,再者1995年問世的MSN主要是一個網絡服務商,而不是即時通訊軟件。</p>


    直到I才逐漸大力發展其聊天功能。</p>


    包括後來的紮克伯格廣泛抄襲借鑒別人的創意,Facebook最早就是借鑒其他人的創意。</p>


    類似的事情同樣在阿美利肯同樣層出不窮。</p>


    華國互聯網行業的問題不在於抄襲創意。</p>


    而在於這些互聯網廠商在成功利用華國對本國互聯網產業的保護以及本土化的優勢成功之後做了什麽。</p>


    大部分互聯網廠商在成功積累大量用戶上市完成原始積累之後,都想借鑒鵝廠和阿狸的成功。</p>


    他們希望成為賽博時代的互聯網地主,而不是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在很多基礎應用關鍵技術上,少有華國企業的貢獻。</p>


    早期因為微軟是全球最成功的企業,最著名的互聯網企業,比爾蓋茨退學創業的故事享譽全球。</p>


    因此1996到2016這二十年裏華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業以軟件行業創業為主。</p>


    鵝廠和阿狸的成功更加助長了這一風氣。</p>


    後來蘋果和智能手機的大火,導致很多人開始做硬件領域的創業。</p>


    而腦機連接VR大火之後,互聯網的從業者對於風向是最為敏銳的。</p>


    大家意識到在硬件領域是肯定幹不過科創未來,光是腦機連接技術就不是靠錢能搞定的。</p>


    但是軟件領域可以啊,腦機連接VR的軟件領域創業機會是堪比當年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一次機遇。</p>


    抖音的VR直播收入早在2025年的時候就超過了普通直播打賞金額。</p>


    已經有不少光學製造商,增加在VR攝像領域的研發投入。</p>


    因此VR軟件領域迎來大量資金湧入,以前的互聯網企業們也紛紛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入。</p>


    微軟也不例外,微軟是PC時代的巨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失敗者。</p>


    塞班係統在和安卓的競爭中失敗,是對微軟巨大的打擊。</p>


    他們錯過了一個時代,比爾蓋茨在鄭理麵前意興闌珊的說虛擬現實實現之時,就是微軟落幕的時候。</p>


    是表演也有真實的成分在其中,實際上微軟從來沒有放棄在元宇宙時代扳回一城的希望。</p>


    但是如果微軟在新時代的嚐試再次失敗,那他們要麵對的未來確實也一片黯淡。</p>


    不能做係統,那就做基於係統層麵的應用,做能夠廣泛使用的應用。</p>


    微軟瞄準的借鑒目標正是寰宇鵬城,他們同樣打算打造一個類似的生態。</p>


    不過微軟打算基於《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打造免費的和鵝廠截然不同的用戶空間和應用。</p>


    《我的世界》在VR領域具有更加豐富的可玩性,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屬於微軟一直捏在手上沒有放出來的王牌。</p>


    無法做係統,那就做不可替代的軟件,這是微軟打算應對新時代的方法。</p>


    鵝廠推出的寰宇-鵬城很賺錢,但是同樣要麵對無數強大的競爭對手。</p>


    這就好比原神在全球大肆吸金,引來無數遊戲廠商想要做類似風格的作品分一杯羹。</p>


    鄭理和蓋茨還聊了一下工業VR的授權,關於這個技術,華國官方已經禁止了對外出口該技術。</p>


    </p>


    鄭理有天然的借口能夠把該問題拋給政策因素,政策導致的無法對外授權。</p>


    微軟最早進軍工業VR領域要追溯到2015年在win10發布會上發布的HoloLens增強現實頭顯。</p>


    後來微軟持續在工業VR領域投入,其HoloLens係列頭顯已經發行到了第五代。</p>


    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合作,據微軟官方宣傳能夠提高該公司製造裝配百分之九十的效率。</p>


    腦機連接技術對工業VR領域來說同樣是一種降維打擊,對長期致力於該領域的微軟來說,他們無比希望獲得該技術的授權。</p>


    以至於蓋茨問道:“如果我們能夠遊說成功華國官方,你們願意進行腦機連接技術的授權嗎?</p>


    我們可以采取科創生物和花為、大米等華國企業一樣的合作方式。</p>


    通過我們雙方成立合資企業來做這件事。”</p>


    鄭理選擇把皮球踢給官方:“你們得先說服華國政府,我們再來聊後續的合作。”</p>


    蓋茨回答道:“要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獲得你們的同意,就去做了,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消耗。</p>


    用華國的話來說,這會動用到我們的‘關係’。”</p>


    蓋茨雖然在2020年離開了微軟董事會,但是他作為創始人以及股東,還是對微軟保持有一定的影響力。</p>


    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即便沒有多少股份,也能夠對企業保持有一定的影響力。</p>


    這一特性在喬布斯被趕出蘋果又再度回歸創造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得到了加強。</p>


    這次蓋茨親自來華國參加烏鎮峰會,也是應微軟董事會邀請,來遊說科創生物。</p>


    耕耘華國市場多年的蓋茨,顯然對華國的了解絲毫不在馬斯克之下。</p>


    鄭理回答道:“我想我們可以達成相關合作,我們可以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p>


    雖然聽上去好像是科創生物吃虧,將技術授權給了微軟。</p>


    但是實際上如果通過成立合資企業的方式,科創生物並不吃虧。</p>


    甚至華國方麵都會願意。</p>


    因為微軟的工業VR合作對象包括洛克希德馬丁,阿美利肯也是全球最大的軍工類企業。</p>


    要是華國能夠獲得該企業的製造數據,對華國來說是有著極其重大的價值。</p>


    當然具體怎麽實現,以及如果是合資企業,還是和華國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產品要如何進入洛克希德馬丁,這是個問題。</p>


    同時進入之後,如何繞開各類限製,將數據傳回華國本土,這又是另外的問題了。</p>


    在獲得鄭理許諾後,蓋茨在結束對話後,通知了背後的微軟董事會,讓他們決定是否要開展遊說。</p>


    鄭理和皮查伊則是主要聊工業VR的授權。</p>


    穀歌同樣希望獲得工業VR的授權。</p>


    另外就是穀歌希望和科創未來展開在腦機連接VR領域的廣泛合作。</p>


    不管是在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穀歌都可以說是大贏家。</p>


    PC時代的搜索引擎和e瀏覽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安卓係統,對風口的把握跟鵝廠不分伯仲。</p>


    但是在元宇宙時代,鵝廠手握科創未來的股份,還率先推出了風靡全球的虛擬宇宙。</p>


    穀歌在VR領域看不到超越科創未來的希望,在軟件領域目前還沒有拳頭產品的誕生。</p>


    在後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各個app應用自帶的搜索引擎已經足夠滿足用戶使用需求。</p>


    在華國,抖音自帶的搜索引擎全年使用次數早已超過百度。</p>


    全球範圍內同樣如此。</p>


    在未來的元宇宙時代,人們對搜索引擎或者說一個集成式的搜索引擎的需要,將進一步弱化。</p>


    因此在新時代到來的前夜,穀歌要做什麽,穀歌內部一直在進行探索。</p>


    穀歌長期在自動駕駛、新能源車領域投入,試圖切入未來駕駛方式的賽道。</p>


    但是由於亞馬遜、沃爾瑪這兩個阿美利肯最大的線上、線下超級市場,都有自己的自動駕駛項目。</p>


    因此穀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份額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優勢,甚至還略微有些落後。</p>


    而這幾年在穀歌glass上的投入遲遲看不到爆點。</p>


    在腦機連接VR出來之後,穀歌內部甚至時常有關於是否要砍掉這個項目的討論。</p>


    烏鎮峰會飯局上的聊天談話內容雖然沒有在網上大肆流傳,但是消息靈通的人都已經獲得了內容。</p>


    皮查伊正是其中之一,自從知道科創未來年底要推出自己的AR眼鏡,他更加不看好穀歌的AR眼鏡項目了。</p>


    跟大腦直接控製的AR眼鏡相比,需要用手按眼鏡邊緣按鈕或者語音喚醒的穀歌眼鏡科技感和體驗上都要差一大截。</p>


    穀歌在硬件上有過不小的投入,但是效果甚微。</p>


    不管是穀歌手機還是穀歌平板,用毫無存在感形容不為過。</p>


    穀歌平板電腦的項目直接被砍掉了,穀歌手機還在苟延殘喘。</p>


    穀歌眼鏡同樣如此,價格和使用效果的嚴重不匹配。</p>


    但是在皮查伊看來,穀歌眼鏡有它的優勢存在。</p>


    不管是穀歌翻譯還是穀歌3D地圖,這兩個方麵皮查伊有信心,穀歌具有絕對優勢。</p>


    而在AR眼鏡的AI算法上,穀歌同樣有著接近十年的研發投入。</p>


    同時還有優勢的是穀歌在AR眼鏡領域的增強現實顯示技術。</p>


    這一技術是穀歌獨有的,華國的供應鏈廠商所做不到的。</p>


    皮查伊表示希望和科創未來聯手打造一款劃時代的AR眼鏡。</p>


    鄭理對此回答道:“我們內部需要討論,因為之前跟蓋茨先生的溝通中,微軟也表示希望和我們在AR眼鏡領域展開合作。</p>


    跟微軟相比,你們的優勢好像比較有限吧?”</p>


    提到微軟,皮查伊的臉色馬上變了,大家在AR領域是直接競爭對手,他知道跟微軟比,穀歌不是優勢有限,是沒有優勢。</p>


    以2021年為時間點來看的話,微軟在AR領域的專利總價值高於穀歌,微軟AR相關專利總價值為1.68億美元,是穀歌的3倍多。</p>


    而2026年,這個差距沒有縮小,還擴大了。</p>


    皮查伊解釋道:“微軟在AR領域的投入和專利比較分散。</p>


    微軟對AR的投入集中在工業AR、數據處理等方麵。</p>


    而我們的AR專利主要集中在穀歌眼鏡,更加符合科創未來的需求。”</p>


    皮查伊說的也沒有問題。</p>


    微軟在AR領域的專利主要集中於:將所要處理的數據轉變成為計算機能夠處理的形式的輸入裝置、用於將數據從處理機傳送到輸出設備的輸出裝置。</p>


    像接口裝置是為微軟的第一大增強現實(AR)技術細分分布領域,專利申請量超過兩百項。</p>


    但是這種專利對科創未來來說沒有價值。</p>


    因為科創未來用的是腦機連接技術,不需要使用其他接口。</p>


    直接用大腦操作就好了,不需要將手和眼球轉化為計算機信號。</p>


    而穀歌的AR技術是科創未來所需要的,主要集中在3D模型或圖像領域。</p>


    圖像的效果在這個時代對一款硬件產品來說至關重要。</p>


    在AR領域,微軟和穀歌要領先蘋果一個檔次。</p>


    皮查伊在跟鄭理結束會麵之後,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的時候說道:</p>


    “鄭理不愧是這個時代頂尖的天才,他對於很多事物有著獨到的看法。</p>


    穀歌將和科創未來展開關於AR增強眼鏡的合作。</p>


    這將是一款改變AR生態的產品。”</p>


    該新聞傳出後,大A跟AR領域沾邊的個股都暴動了一番。</p>


    要知道跟如火如荼發展的VR領域相比,AR頗有些半死不活的樣子。</p>


    “我早就說了科創未來最應該發展的就是AR眼鏡。</p>


    科創生物手握超級鋰電池,光是在續航上就碾壓了之前的AR眼鏡。</p>


    再者通過腦機連接操控AR眼鏡,操控的便捷性要遠超穀歌眼鏡。</p>


    當年我買了穀歌第二代的Glass,在外麵用語音操控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個傻*。”</p>


    某數碼產品愛好者在微博上評論道。</p>


    實際上鄭理隻是和皮查伊達成了一個意向,離真正簽訂合作協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p>


    不過事情不管做沒做,先吹出去再說,這也是阿三的風格。</p>


    ------題外話------</p>


    寫完就早點發</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