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暈而風,長安的月,今夜蒙了濃濃的麵紗。
福苑中,搖曳的燭火挑動著躁動的氣息,但聽屋中幾聲沉沉的允諾,過會兒,房遺愛和房遺直便從屋子裏走了出來。
“玄齡,你說,我這樣算不算幹涉朝政?人道是後宮幹政已經遭人唾罵,我這不過一屆宰相之妻,竟也妄想煽動波瀾,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被問到的人,鳳眸悠然半闔,輕聲笑了,既不否認也不肯定,隻道是:
“若連小家都顧不好,又枉論治安天下?即便而今我位列宰首,然也不能為了李家而虧待了你和杜家。”
她聽罷此話,心中頓然滑過幾許暖流。這番話,她期盼了二十年,時至今日,他終是說了。她一早便想知道,她和皇上,哪個在他心裏頭更重要,而今,這話顯然是不說自明了。
長安,又要起風雨了。
兩月後,太子承乾與魏王泰迸發儲位之爭,太宗李世民心寒萬分,遂廢了太子承乾,命承乾與魏王自此離開長安,永不許重返。自此後,太宗便改立了長孫皇後幺子,那身子羸弱的小郎君李治為太子。
也因這太子與魏王之爭,先前欲意謀反的六王爺被震懾,並未敢妄動幹戈,一場“謀反”便被先壓了下來。
甘露殿中,李世民獨自喟然一歎,凝望皎潔月色,麵露憂愁。一是四年遠去外地的承乾和魏王,二來……也是憂心,不知師父思忖的結果如何了。他先前所求之事,這房喬可是答應了?
正當此時,宮人來報,梁國公來訪。
李世民當即喜上眉梢,忙起身相迎,連連道:
“快快請來!”
房喬今日沒穿朝服,隻是隨性子披上一身玄衣,踏步而來。
“房公!你思量的……”
“微臣答應皇上。”
李世民頓時覺著心頭的石頭落了地。仰頭笑道:“好了!穩了!”
什麽好了?什麽穩了?
又半年後,六三九年,一日,朝堂之上,太宗李世民任房喬為太子少師。眾臣滿以為已經婉拒了皇上六七次的房公,定然也會反對,然此次,房公卻欣然接了旨。
嗬,自此以後,不被眾臣看好的小太子。便有了個大靠山。
此後又三年。房喬又被提任司空。幾番婉拒,然卻仍是聖命難違,李世民似是看出了房喬有意遠離朝堂,便想盡了法子。用各種方式將他挽留。
是夜,房喬回到家中,瞧見房中正作畫的杜冉琴,見她筆下所繪,正是一幅山水風光,然這山水卻少些靈氣,多些暮氣沉沉。他不由輕歎一聲,將她攬入懷中,心下又增幾分愧疚。而今兩人已過不惑之年。而他卻從未有時間,帶她出去遊山玩水,賞花玩樂。
“杜娘,不如我辭官可好?”
他為李氏打拚了二十年,也夠了。
杜冉琴聽罷此話。身子一顫,將信將疑地問:
“皇上肯放你走?”
他長眉一瞥,有些猶豫,然卻還是道:
“總要試試看。”
而今他被封為司空,仍然總管朝政,著述國史。眼看越來越繁忙,不久,他便以年老為由,提出辭官,然唐太宗卻派使者回複一封信,上麵寫道:
“你擔任丞相這麽多年了,很多大事我都能夠放心地交給你處理,假如沒有了你這良相,我就像失去了雙臂一樣力單勢薄。如果你的精力允許,請不要解甲歸田。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感到力不從心了,再上奏告訴我也不遲。
請不要舍棄我。”
房喬看此信時,見到信箋上竟有兩處淚痕,不禁又是一歎。杜冉琴聽到這歎息,便轉身來瞧,看罷此信,見皇上竟連一個“朕”都沒用,便沉默了些許時候,末了才幽幽歎道:
“算了,就再幫他幾年。”
兩年後,邊關戰事又起,此番動兵,房喬自然不能再借鬼穀與碧落山莊之力,隻得稟奏皇上,要大唐獨力奮戰。這時,幾個開國良將已經老了,李世民為振奮士氣,便決定了禦駕親征,離開了皇宮。
然,朝中不可一日無主。
此危難之際,李世民思量前後,最終還是咬牙道:
“房公,長安就交托給你了。朕這一去,若是沒能回來,就請幫朕輔佐太子登位。若朕回來了,便允了你辭官之請。”
他本欲回絕,聽此,卻答應了。
是月,李世民親征邊塞,房喬留守長安,替皇上總攬一國政事。
想來能像他這樣讓皇上安心交出所有朝中之權的人,再無第二。
數月後,太宗李世民凱旋,房喬便將一紙辭官之信送上,李世民不得已,隻得應了。
往後的早朝之上,再無那一襲紫衣、儒雅淺笑的大度文人。皇上追思其功績,慨然做《威風賦》一曲,以憶兩人君臣之情。
房家長安城的主宅要遷了。
杜冉琴望著這住了十多年的地方,自是有些不舍得。然思及這好不容易重獲的自由,便覺仿若重獲了新生。
三月後,房家對外宣告了房喬病逝,辦了喪事。
死的是大唐第一宰,然活的隻是她的夫君,房喬。
多年後。
長白山巔,一兩鬢斑白,然卻俊朗如前,赫然一雙桃花鳳目的高挺郎君懷中抱著一個身子發了些福,然卻麵色紅潤,滿眼笑意的美婦人,俯瞰著山巔的流雲。
她揪揪他衣襟,往他懷裏縮了縮,打了個噴嚏。
他長眉一蹙,眼神多了幾許責備,開口用那宛若撞玉的清脆聲音責罵:
“就說長白山冷,你就是不聽。就說不要背你往雲朵裏穿,你不聽。雲中全是水霧,身子吸了寒氣,自然要生病。”
她便聽他責罵,邊笑得更開心。
“你!唉……”他是拿她沒了轍。
“六王爺反了。”她說。
“嗯。”
“遺愛和遺直論罪當諸。”
“那不正好。”
“是啊,過不幾日,他們就能帶著倆孫兒來鬼穀了。師父又要樂壞了。他又有小娃娃可以逗弄了。”
“……別把孩子交給他。”他每當想起兒時,都覺著童年實在不幸。娘的死是不幸,遇見言之清……許是更加不幸。言之清哪裏是逗弄小孩子,分明是玩弄小孩子。不過,也多虧了師父,他才能有今日。
“嘖,隻是最近師父好像性子變了,似是又喜歡女娃了。非要替我帶小孫女。”
“更不能把孫女給他!”
六娘今年已經十九了,自打六娘十二歲到了鬼穀,言之清開始帶著六娘四處闖蕩,讓而今的六娘,徹底變得看不出性別了,比三娘有過之無不及,前些天,竟然看上了人家百花宮的小郎君,硬把人家擄走了……這、這真是……
子不教,父之過。女不孝,師之錯!
“諾,我覺著也是。嗬……困了。”
“走吧。”
“諾。”
長白山腳種參的老農一仰頭,竟瞧見一對仙人從天而降,愣得把鋤頭都丟了,驚鴻一瞥,瞧見了飛身下山的房喬之容,忙叩頭跪下,叨念著: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顯靈!”
遠去之人,聽見著聲音,一個笑得直打噴嚏,一個眉心緊蹙。
“看,就說你比我還女相……”
…………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誰得了先機、誰落了後麵,又何必一時著急?
這漫漫長路,總要走到後頭,才知是誰,終是贏家。
福苑中,搖曳的燭火挑動著躁動的氣息,但聽屋中幾聲沉沉的允諾,過會兒,房遺愛和房遺直便從屋子裏走了出來。
“玄齡,你說,我這樣算不算幹涉朝政?人道是後宮幹政已經遭人唾罵,我這不過一屆宰相之妻,竟也妄想煽動波瀾,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被問到的人,鳳眸悠然半闔,輕聲笑了,既不否認也不肯定,隻道是:
“若連小家都顧不好,又枉論治安天下?即便而今我位列宰首,然也不能為了李家而虧待了你和杜家。”
她聽罷此話,心中頓然滑過幾許暖流。這番話,她期盼了二十年,時至今日,他終是說了。她一早便想知道,她和皇上,哪個在他心裏頭更重要,而今,這話顯然是不說自明了。
長安,又要起風雨了。
兩月後,太子承乾與魏王泰迸發儲位之爭,太宗李世民心寒萬分,遂廢了太子承乾,命承乾與魏王自此離開長安,永不許重返。自此後,太宗便改立了長孫皇後幺子,那身子羸弱的小郎君李治為太子。
也因這太子與魏王之爭,先前欲意謀反的六王爺被震懾,並未敢妄動幹戈,一場“謀反”便被先壓了下來。
甘露殿中,李世民獨自喟然一歎,凝望皎潔月色,麵露憂愁。一是四年遠去外地的承乾和魏王,二來……也是憂心,不知師父思忖的結果如何了。他先前所求之事,這房喬可是答應了?
正當此時,宮人來報,梁國公來訪。
李世民當即喜上眉梢,忙起身相迎,連連道:
“快快請來!”
房喬今日沒穿朝服,隻是隨性子披上一身玄衣,踏步而來。
“房公!你思量的……”
“微臣答應皇上。”
李世民頓時覺著心頭的石頭落了地。仰頭笑道:“好了!穩了!”
什麽好了?什麽穩了?
又半年後,六三九年,一日,朝堂之上,太宗李世民任房喬為太子少師。眾臣滿以為已經婉拒了皇上六七次的房公,定然也會反對,然此次,房公卻欣然接了旨。
嗬,自此以後,不被眾臣看好的小太子。便有了個大靠山。
此後又三年。房喬又被提任司空。幾番婉拒,然卻仍是聖命難違,李世民似是看出了房喬有意遠離朝堂,便想盡了法子。用各種方式將他挽留。
是夜,房喬回到家中,瞧見房中正作畫的杜冉琴,見她筆下所繪,正是一幅山水風光,然這山水卻少些靈氣,多些暮氣沉沉。他不由輕歎一聲,將她攬入懷中,心下又增幾分愧疚。而今兩人已過不惑之年。而他卻從未有時間,帶她出去遊山玩水,賞花玩樂。
“杜娘,不如我辭官可好?”
他為李氏打拚了二十年,也夠了。
杜冉琴聽罷此話。身子一顫,將信將疑地問:
“皇上肯放你走?”
他長眉一瞥,有些猶豫,然卻還是道:
“總要試試看。”
而今他被封為司空,仍然總管朝政,著述國史。眼看越來越繁忙,不久,他便以年老為由,提出辭官,然唐太宗卻派使者回複一封信,上麵寫道:
“你擔任丞相這麽多年了,很多大事我都能夠放心地交給你處理,假如沒有了你這良相,我就像失去了雙臂一樣力單勢薄。如果你的精力允許,請不要解甲歸田。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感到力不從心了,再上奏告訴我也不遲。
請不要舍棄我。”
房喬看此信時,見到信箋上竟有兩處淚痕,不禁又是一歎。杜冉琴聽到這歎息,便轉身來瞧,看罷此信,見皇上竟連一個“朕”都沒用,便沉默了些許時候,末了才幽幽歎道:
“算了,就再幫他幾年。”
兩年後,邊關戰事又起,此番動兵,房喬自然不能再借鬼穀與碧落山莊之力,隻得稟奏皇上,要大唐獨力奮戰。這時,幾個開國良將已經老了,李世民為振奮士氣,便決定了禦駕親征,離開了皇宮。
然,朝中不可一日無主。
此危難之際,李世民思量前後,最終還是咬牙道:
“房公,長安就交托給你了。朕這一去,若是沒能回來,就請幫朕輔佐太子登位。若朕回來了,便允了你辭官之請。”
他本欲回絕,聽此,卻答應了。
是月,李世民親征邊塞,房喬留守長安,替皇上總攬一國政事。
想來能像他這樣讓皇上安心交出所有朝中之權的人,再無第二。
數月後,太宗李世民凱旋,房喬便將一紙辭官之信送上,李世民不得已,隻得應了。
往後的早朝之上,再無那一襲紫衣、儒雅淺笑的大度文人。皇上追思其功績,慨然做《威風賦》一曲,以憶兩人君臣之情。
房家長安城的主宅要遷了。
杜冉琴望著這住了十多年的地方,自是有些不舍得。然思及這好不容易重獲的自由,便覺仿若重獲了新生。
三月後,房家對外宣告了房喬病逝,辦了喪事。
死的是大唐第一宰,然活的隻是她的夫君,房喬。
多年後。
長白山巔,一兩鬢斑白,然卻俊朗如前,赫然一雙桃花鳳目的高挺郎君懷中抱著一個身子發了些福,然卻麵色紅潤,滿眼笑意的美婦人,俯瞰著山巔的流雲。
她揪揪他衣襟,往他懷裏縮了縮,打了個噴嚏。
他長眉一蹙,眼神多了幾許責備,開口用那宛若撞玉的清脆聲音責罵:
“就說長白山冷,你就是不聽。就說不要背你往雲朵裏穿,你不聽。雲中全是水霧,身子吸了寒氣,自然要生病。”
她便聽他責罵,邊笑得更開心。
“你!唉……”他是拿她沒了轍。
“六王爺反了。”她說。
“嗯。”
“遺愛和遺直論罪當諸。”
“那不正好。”
“是啊,過不幾日,他們就能帶著倆孫兒來鬼穀了。師父又要樂壞了。他又有小娃娃可以逗弄了。”
“……別把孩子交給他。”他每當想起兒時,都覺著童年實在不幸。娘的死是不幸,遇見言之清……許是更加不幸。言之清哪裏是逗弄小孩子,分明是玩弄小孩子。不過,也多虧了師父,他才能有今日。
“嘖,隻是最近師父好像性子變了,似是又喜歡女娃了。非要替我帶小孫女。”
“更不能把孫女給他!”
六娘今年已經十九了,自打六娘十二歲到了鬼穀,言之清開始帶著六娘四處闖蕩,讓而今的六娘,徹底變得看不出性別了,比三娘有過之無不及,前些天,竟然看上了人家百花宮的小郎君,硬把人家擄走了……這、這真是……
子不教,父之過。女不孝,師之錯!
“諾,我覺著也是。嗬……困了。”
“走吧。”
“諾。”
長白山腳種參的老農一仰頭,竟瞧見一對仙人從天而降,愣得把鋤頭都丟了,驚鴻一瞥,瞧見了飛身下山的房喬之容,忙叩頭跪下,叨念著: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顯靈!”
遠去之人,聽見著聲音,一個笑得直打噴嚏,一個眉心緊蹙。
“看,就說你比我還女相……”
…………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誰得了先機、誰落了後麵,又何必一時著急?
這漫漫長路,總要走到後頭,才知是誰,終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