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在滅亡之時, 都有能人誌士為其盡忠。
但其中, 並不僅僅是忠誠,還有身不由己的因由,王導既是風流名士, 也是一位絕頂聰明之人。
所以, 他當年在看出東海王司馬越無力鎮壓天下時, 就讓還在洛陽生活的琅琊王舍棄繁華的洛陽, 至東吳就任, 當時江南還因叛亂亂成一團, 琅琊王非常不樂意, 是被王導幾次三番催促,這才南下。
南下之後, 也是王導說服本地東吳舊貴支持琅琊王,這才能在江南立下腳跟,再加上王氏家族的鼎立支持, 這才有了南方的安穩之地。
在立穩吳地後, 王導還和族兄王敦聯合,一內一外, 將北邊的徐州、西邊的荊州拿下, 從而穩定了晉朝的國祚, 讓琅琊王改稱了晉王——晉為國號,就等著被俘虜的皇帝哪天死掉,就能上位。
到這,原本隻是頂級高門之一的琅琊王氏家族, 就完成了華麗轉身,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貴。
然而,王導的智慧,也看得清楚,那就是王家不能稱帝!
王家雖然有兵有勢,晉朝的大攤子上,皇帝便隻是個維持平衡的替罪羊,國中任何動蕩,都是由皇帝來承擔士族的怨懟,若是王氏家族上位,那麽承擔責任的,便是王家。
如今風雨飄搖,江山不穩,一但有變,士族還可以投奔新王,但皇族又能投奔誰?
更何況,士族勢大,皇族若不分封親王勢力,便會被外戚權臣所治,司馬家不就是這樣得到了曹魏江山麽?
可皇族勢大的後果,八王之亂已經顯示出來了,可以說,隻要士族的存在,那麽朝局動蕩的怪圈,就很難走出去。
王導能看出其中因果,可看破卻不能說破,因為他們王家,就是其中得利者。
直到北方蒼秀兒的神書出世,其中對天下民生之道,一針見血,一言解之,其中處處珠璣,讓他很多迷茫之處,豁然開朗,自然也就明白北方的均田製對士族有什麽樣巨大的影響。
行均田製之後,僮仆奴婢便有了脫離豪門世家的籌碼,從根基處瓦解了士族強大的根本——人丁。
僅是這一點,便讓王導心生寒意。
他是晉朝臣子,王家早已紮根在晉朝這根大樹之上,一但晉朝有失,哪怕能投奔新主,卻也再不可能得到如今的權利地位了。畢竟從古自今,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他觀魏瑾行事之風,並未有稱帝之行,這些年來,她所行所治,皆充斥著女子的良善。
畢竟女子之身……
所以他才會送去長子,以示善意,也算是給王家留下退路。
同時,他也會盡力維持晉王治下,因為這和王家的利益是統一的,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是,這渤海公……”王導歎息一聲,低頭飲茶,“與之同生一世,乃我等之大幸,亦大不幸矣。”
幸運於能與此等奇人見證世情,不幸於她太過耀眼,明月在天時,便使群星黯淡。
不過……
他翻看著一封尚書台的奏書,上邊的內容是請示晉王,封止海運,以免得資敵的提議,其中提到,南北海貿勝行後,世家多占地圈田,苛刻治下以求奇珍,糧草流出甚多,軍氏皆饑,未免齊紈魯縞重演,當嚴懲參與之人,至於北方海貿,應如鹽鐵,以國行之,才可利天下。
這已經不是第一封禁海之書了,凡是提議的,都是參與不了海運的敗者。
再者說,如今海運之利,牽連多少豪族,這奏書便是晉王有心,也不敢批啊。
王導倒是很讚同這個意見,如今國庫空虛,若有海貿之利,那他能做的事情,便太多了。
可一想到將麵對的反對,他心中煩悶,幹脆帶了幾個侍從,走出了烏衣巷。
一上正街大道,便是一排繁華的沈家商鋪,常有權貴之家的下仆前來購物,王導自己還是第一次來。
入鋪中,便見最顯眼的位置,放著幾隻尺長的小船,精致小巧,從桅杆到船帆,與實物無二,隻是下邊的標價甚至是嚇人,一船下赫然寫著:三桅遠洋船,或三千貫銅錢,或五千石稻穀,或生絲一千包。
“這小船為何如此之貴?”王導不由困惑。
立刻上僮仆上前解釋道:“先生,這船是樣品,與實物無二,隻是小了百倍,您若看上哪船,我等便向吳興船坊下訂,三個月後,便有大船可乘,隻是如今訂單太多,您若下訂,估計得排到三年後了。”
王導心中了然。
因著南方與北方貿易的影響,幽州的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南方。
如今的東海,若說什麽行業最火爆,那無疑就是造船了。
一艘大船行去北方,哪怕五艘回一艘,亦然是十倍的利潤。
他繼續向後走,但再走一步,便看到一座奇物,形似高樓,其下有一垂擺,左右搖晃,其上有一圓形白板,上刻有十二時辰,三根尖針中,一針緩緩走動,一動便是一格刻度,極為精確,幾乎一瞬間,就攝住了他的眼眸。
“此物為鍾!”侍者立刻上前介紹,“剛剛從北方運來的新貨,一天十二個時辰,皆攝於其中,一眼可知,這次隻從北方購來十座,其中大部分都被商隊之主私藏了,我家主人也是為了鎮店,都放了一座於此,此物不賣。”
王導靜靜立在鍾前,聆聽著那極為準確的嘀嗒聲音,無比驚歎,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不由得麵露苦笑。
什麽收海之利,還是算了吧,就像那些禁止占山圈田的條令,皆是禁者自禁,占者自占,沒有人會聽的。
想到這,他更加惆悵,這北方之威,真的可以抵擋麽?
北方的魏瑾並不知道南方的重臣正在惦記著她,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因為沒空。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可餘威依然在,尤其是五測玩家加入後,便開始了各種新的商品貿易,對著南方就是一路傾銷。
紡織行業,雖然隻是麻棉絲等織品,可是後世發展到爆炸的紡織業,其影響力,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很多城市,都是有專門的紡織大學,每種織品的織法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布匹。
柔軟的毛巾布、密實的帆布、多色的提花布、透氣舒適的棉布……現代工業文明出來的料子,男男女女都無法抵擋,尤其是帆布,是海運的消耗品,要知道南方還用的是草席做帆,那種帆收放極難,且極占地方,海上行帆不比河水,稍有不緩慢,便有觸礁之危。
但這隻是其中之一,玩家們的第二個發力點,是石油。
渤海的那口自噴井的石油如今隻是做為照明燃料,從石蠟、煤油之後,他們又弄出了凡士林,這種學名叫礦脂的東西直接弄解決了工程小星做蒸氣機的最後一塊短板,潤滑。
煤油之類的當然也可以潤滑,但這種成份非常容易揮發,從可讓活塞和氣缸相互咬死以致卡住,失去應用。
有了礦脂,工程小星和國家隊的專業人才們用鋼鐵鑄造了氣缸,並且在內部用四塊圓弧的鐵片放在氣缸和活塞之間,從而減少了摩擦對汽缸的傷害,而四塊圓弧的鐵片可以定時更換,放活塞的咬合,用熱脹冷縮的原理。
就這樣,第一台改進的蒸氣機出現了,無論他出現的多麽曲折,至少,手工打造出來了,可惜的是,沒有焊接工具的情況下,一體成形的良品率太低,需要後期後手工打磨。
翻譯過來就是成本還是太高,產量太低,應用範圍目前隻有工廠,而且按現在的工匠人手計算,一年也就能做十來台。
但這也是極為恐怖的進步了,至少,很多水利工坊不再需要困擾於冬天不能開工,產能可以增加了,如今有了海外市場,他們不必再擔心積壓,隻想傾銷、傾銷、傾銷!
尤其是去年因為產量過高通貨膨脹,很多場子周轉不過來,差點倒閉。
如今好了,嚴江已經開始建港了,這個貿易需求就維持住了,肯定可以像18世紀的英國那樣,全世界都是材料供應地,全球都是市場傾銷地!
所以為了這幾台機器,各大工坊玩家都磨刀霍霍,把爭搶的官司打到了魏瑾麵前。
“你怎麽看?”魏瑾看著自己的大秘書。
“太快了,”單謙之思索片刻,“如今北方民心未穩,暫時不要放出這些消息,內部消化便可,機器產量暫時維持,局麵不要擴大為好。”
魏瑾點頭:“我的看法亦同,如今做工太過賺錢,大量流民棄耕尋工,我們的均田製不要推廣,需要無地流民開墾荒地,擴大糧食。”
“均田製,”單謙之和她說起這項改革,“如今北方士族幾乎連成一氣,不少人世族派人扮做盜匪,攻擊開墾荒地的流民。”
均田製其實就是後世唐初的一種製度,流民們開墾的荒地,耕作一定年限後就歸自己所有,死後歸國家,國家再把無主之國分發給無地之民,暫時沒有動士族的土地,但就是這樣,他們也無法忍受了。
如今魏瑾不願定品錄官,他們的上層通道算是關閉了,墾荒和收納流民,是他們擴大影響的根本。
“已經報上來十三起異常事件,”單謙之選出了其中的關鍵文書,“其中最大的一起,在樂陵郡,造成了三十多開墾荒人員的死亡,一百七十多人受傷,他們報上來,說是青州(山東)匪兵掠劫。”
這就好笑了,人家搶劫的不去搶有錢有糧的塢堡,而去搶這些農具都是官府發放的窮人?
魏瑾無奈地笑笑:“想是我行事太過溫柔,倒教他們覺得好欺了。”
但其中, 並不僅僅是忠誠,還有身不由己的因由,王導既是風流名士, 也是一位絕頂聰明之人。
所以, 他當年在看出東海王司馬越無力鎮壓天下時, 就讓還在洛陽生活的琅琊王舍棄繁華的洛陽, 至東吳就任, 當時江南還因叛亂亂成一團, 琅琊王非常不樂意, 是被王導幾次三番催促,這才南下。
南下之後, 也是王導說服本地東吳舊貴支持琅琊王,這才能在江南立下腳跟,再加上王氏家族的鼎立支持, 這才有了南方的安穩之地。
在立穩吳地後, 王導還和族兄王敦聯合,一內一外, 將北邊的徐州、西邊的荊州拿下, 從而穩定了晉朝的國祚, 讓琅琊王改稱了晉王——晉為國號,就等著被俘虜的皇帝哪天死掉,就能上位。
到這,原本隻是頂級高門之一的琅琊王氏家族, 就完成了華麗轉身,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貴。
然而,王導的智慧,也看得清楚,那就是王家不能稱帝!
王家雖然有兵有勢,晉朝的大攤子上,皇帝便隻是個維持平衡的替罪羊,國中任何動蕩,都是由皇帝來承擔士族的怨懟,若是王氏家族上位,那麽承擔責任的,便是王家。
如今風雨飄搖,江山不穩,一但有變,士族還可以投奔新王,但皇族又能投奔誰?
更何況,士族勢大,皇族若不分封親王勢力,便會被外戚權臣所治,司馬家不就是這樣得到了曹魏江山麽?
可皇族勢大的後果,八王之亂已經顯示出來了,可以說,隻要士族的存在,那麽朝局動蕩的怪圈,就很難走出去。
王導能看出其中因果,可看破卻不能說破,因為他們王家,就是其中得利者。
直到北方蒼秀兒的神書出世,其中對天下民生之道,一針見血,一言解之,其中處處珠璣,讓他很多迷茫之處,豁然開朗,自然也就明白北方的均田製對士族有什麽樣巨大的影響。
行均田製之後,僮仆奴婢便有了脫離豪門世家的籌碼,從根基處瓦解了士族強大的根本——人丁。
僅是這一點,便讓王導心生寒意。
他是晉朝臣子,王家早已紮根在晉朝這根大樹之上,一但晉朝有失,哪怕能投奔新主,卻也再不可能得到如今的權利地位了。畢竟從古自今,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他觀魏瑾行事之風,並未有稱帝之行,這些年來,她所行所治,皆充斥著女子的良善。
畢竟女子之身……
所以他才會送去長子,以示善意,也算是給王家留下退路。
同時,他也會盡力維持晉王治下,因為這和王家的利益是統一的,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是,這渤海公……”王導歎息一聲,低頭飲茶,“與之同生一世,乃我等之大幸,亦大不幸矣。”
幸運於能與此等奇人見證世情,不幸於她太過耀眼,明月在天時,便使群星黯淡。
不過……
他翻看著一封尚書台的奏書,上邊的內容是請示晉王,封止海運,以免得資敵的提議,其中提到,南北海貿勝行後,世家多占地圈田,苛刻治下以求奇珍,糧草流出甚多,軍氏皆饑,未免齊紈魯縞重演,當嚴懲參與之人,至於北方海貿,應如鹽鐵,以國行之,才可利天下。
這已經不是第一封禁海之書了,凡是提議的,都是參與不了海運的敗者。
再者說,如今海運之利,牽連多少豪族,這奏書便是晉王有心,也不敢批啊。
王導倒是很讚同這個意見,如今國庫空虛,若有海貿之利,那他能做的事情,便太多了。
可一想到將麵對的反對,他心中煩悶,幹脆帶了幾個侍從,走出了烏衣巷。
一上正街大道,便是一排繁華的沈家商鋪,常有權貴之家的下仆前來購物,王導自己還是第一次來。
入鋪中,便見最顯眼的位置,放著幾隻尺長的小船,精致小巧,從桅杆到船帆,與實物無二,隻是下邊的標價甚至是嚇人,一船下赫然寫著:三桅遠洋船,或三千貫銅錢,或五千石稻穀,或生絲一千包。
“這小船為何如此之貴?”王導不由困惑。
立刻上僮仆上前解釋道:“先生,這船是樣品,與實物無二,隻是小了百倍,您若看上哪船,我等便向吳興船坊下訂,三個月後,便有大船可乘,隻是如今訂單太多,您若下訂,估計得排到三年後了。”
王導心中了然。
因著南方與北方貿易的影響,幽州的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南方。
如今的東海,若說什麽行業最火爆,那無疑就是造船了。
一艘大船行去北方,哪怕五艘回一艘,亦然是十倍的利潤。
他繼續向後走,但再走一步,便看到一座奇物,形似高樓,其下有一垂擺,左右搖晃,其上有一圓形白板,上刻有十二時辰,三根尖針中,一針緩緩走動,一動便是一格刻度,極為精確,幾乎一瞬間,就攝住了他的眼眸。
“此物為鍾!”侍者立刻上前介紹,“剛剛從北方運來的新貨,一天十二個時辰,皆攝於其中,一眼可知,這次隻從北方購來十座,其中大部分都被商隊之主私藏了,我家主人也是為了鎮店,都放了一座於此,此物不賣。”
王導靜靜立在鍾前,聆聽著那極為準確的嘀嗒聲音,無比驚歎,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不由得麵露苦笑。
什麽收海之利,還是算了吧,就像那些禁止占山圈田的條令,皆是禁者自禁,占者自占,沒有人會聽的。
想到這,他更加惆悵,這北方之威,真的可以抵擋麽?
北方的魏瑾並不知道南方的重臣正在惦記著她,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因為沒空。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可餘威依然在,尤其是五測玩家加入後,便開始了各種新的商品貿易,對著南方就是一路傾銷。
紡織行業,雖然隻是麻棉絲等織品,可是後世發展到爆炸的紡織業,其影響力,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很多城市,都是有專門的紡織大學,每種織品的織法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布匹。
柔軟的毛巾布、密實的帆布、多色的提花布、透氣舒適的棉布……現代工業文明出來的料子,男男女女都無法抵擋,尤其是帆布,是海運的消耗品,要知道南方還用的是草席做帆,那種帆收放極難,且極占地方,海上行帆不比河水,稍有不緩慢,便有觸礁之危。
但這隻是其中之一,玩家們的第二個發力點,是石油。
渤海的那口自噴井的石油如今隻是做為照明燃料,從石蠟、煤油之後,他們又弄出了凡士林,這種學名叫礦脂的東西直接弄解決了工程小星做蒸氣機的最後一塊短板,潤滑。
煤油之類的當然也可以潤滑,但這種成份非常容易揮發,從可讓活塞和氣缸相互咬死以致卡住,失去應用。
有了礦脂,工程小星和國家隊的專業人才們用鋼鐵鑄造了氣缸,並且在內部用四塊圓弧的鐵片放在氣缸和活塞之間,從而減少了摩擦對汽缸的傷害,而四塊圓弧的鐵片可以定時更換,放活塞的咬合,用熱脹冷縮的原理。
就這樣,第一台改進的蒸氣機出現了,無論他出現的多麽曲折,至少,手工打造出來了,可惜的是,沒有焊接工具的情況下,一體成形的良品率太低,需要後期後手工打磨。
翻譯過來就是成本還是太高,產量太低,應用範圍目前隻有工廠,而且按現在的工匠人手計算,一年也就能做十來台。
但這也是極為恐怖的進步了,至少,很多水利工坊不再需要困擾於冬天不能開工,產能可以增加了,如今有了海外市場,他們不必再擔心積壓,隻想傾銷、傾銷、傾銷!
尤其是去年因為產量過高通貨膨脹,很多場子周轉不過來,差點倒閉。
如今好了,嚴江已經開始建港了,這個貿易需求就維持住了,肯定可以像18世紀的英國那樣,全世界都是材料供應地,全球都是市場傾銷地!
所以為了這幾台機器,各大工坊玩家都磨刀霍霍,把爭搶的官司打到了魏瑾麵前。
“你怎麽看?”魏瑾看著自己的大秘書。
“太快了,”單謙之思索片刻,“如今北方民心未穩,暫時不要放出這些消息,內部消化便可,機器產量暫時維持,局麵不要擴大為好。”
魏瑾點頭:“我的看法亦同,如今做工太過賺錢,大量流民棄耕尋工,我們的均田製不要推廣,需要無地流民開墾荒地,擴大糧食。”
“均田製,”單謙之和她說起這項改革,“如今北方士族幾乎連成一氣,不少人世族派人扮做盜匪,攻擊開墾荒地的流民。”
均田製其實就是後世唐初的一種製度,流民們開墾的荒地,耕作一定年限後就歸自己所有,死後歸國家,國家再把無主之國分發給無地之民,暫時沒有動士族的土地,但就是這樣,他們也無法忍受了。
如今魏瑾不願定品錄官,他們的上層通道算是關閉了,墾荒和收納流民,是他們擴大影響的根本。
“已經報上來十三起異常事件,”單謙之選出了其中的關鍵文書,“其中最大的一起,在樂陵郡,造成了三十多開墾荒人員的死亡,一百七十多人受傷,他們報上來,說是青州(山東)匪兵掠劫。”
這就好笑了,人家搶劫的不去搶有錢有糧的塢堡,而去搶這些農具都是官府發放的窮人?
魏瑾無奈地笑笑:“想是我行事太過溫柔,倒教他們覺得好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