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城門畫像
河寧縣令看他的一手好字不禁嘖嘖稱奇,會寫字的人就多了去了,但能把字寫成一門藝術就不是誰都做得到的了。
陳四維從小勤學苦讀,年紀雖小卻是真材實料的文武雙全。論寫字那是真草隸篆龍飛鳳舞,論武功那是刀槍劍戟樣樣皆精。
光從字上看就知道他不是平常百姓家的孩子,能把字練到這個份上,說明他沒有時間做別的事,也說明他文房四寶從來不缺。
窮苦人家的孩子哪裏有時間練字,能識字就不錯了,練字也是用木棍在沙盤上寫。但凡有才華橫溢的大多出自富貴之家,因為沒有憑空出現的才華,才華是需要大量金錢墊底的。
才華必須要有名師指導才行,才華必須要有整塊的時間才行,才華必須要有大量的消耗品可供揮霍才行。
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具備的,陳四維的言談舉止也盡顯大家風範,比他這個縣令的氣場還要強大很多。
看來他絕不是平常的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最關鍵的是他跟高相爺的學生是好友,弄不好他說不定是皇親。
不然的話這正是天下舉子進京科考之時,他不留在京城反而外出是為什麽?肯定是他不必參加科考。
以他的才華怎麽會沒資格參加科考?除非他是皇族出身,哪怕是旁支的皇親也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好字,剛勁有力、入木三分。”河寧縣令搖頭晃腦的誇讚著陳四維,雖然詩寫的不怎麽樣,他還是很投入的讀了起來。
“昏曉難防寒氣侵,倉促離別未留音。斷蓬一去蹤無跡,離人常念贈袍恩。”河寧縣令把紙折好,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好詩好句,清新入理,情景交融。”
陳四維假假的扯出一個假笑,這捧的也太假了,這叫什麽好詩?他隻不過就是走的匆忙沒有跟白景辰告個別,他就想跟白景辰說句謝謝而已。
河寧縣令從詩中讀出一個信息,那就是陳四維要去哪裏連白景辰也不知道,而且陳四維還不告訴白景辰,隻說一句‘斷蓬一去蹤無跡’,這是不讓白景辰尋找他的意思啊。
陳四維帶著相爺的信物倉促離京,若說他有急事,他何必中途管張李氏這檔子閑事?他若是沒有急事,又何必急匆匆的離開京城?
酒席宴間河寧縣令就不住的思量著這其中的關係,想來想去他想到一條,陳四維年幼走在街上,別人都當他是半大孩子,不會留意他。
陳四維年紀雖小人卻機靈,他完全可以四處遊.走順便查訪些什麽,遇到難處拿著相爺的扇子到哪個衙門口不給三分薄麵?
隻是不知道他真的是隨意的查訪,還是有意的查些什麽。
河寧縣令喝著酒,略帶三分醉意,自我檢討式的說道:“都是本縣糊塗,一時失察險些誤送了張宗文的性命,若不是陳公子到此,隻怕大錯已成。”
陳四維笑笑,說道:“縣尊大人言重了,世上因果循環自有定數,善惡有報乃是天理。正義有時候的確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正義有時候的確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河寧縣令愣是消化了將近兩分鍾,才把這句話消化明白。
“高!”河寧縣令不知道多少次衝陳四維豎起大拇指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此時河寧縣令真心不把陳四維當孩子看待了,誰敢說陳四維是孩子,他就是嬰兒,人家這見解狂甩他十五條街的。
翌日清晨陳四維讓徐平收拾好東西準備上路,河寧縣令也要進京拜訪高相爺,早飯之後陳四維跟河寧縣令告別。
河寧縣令沒有繼續挽留他,而是命人牽了一匹棗紅馬過來。他拉著韁繩,摸了摸鞍轡(音pèi),笑著對陳四維說:“陳公子遠行,我也沒有別物相贈,就隻這匹家養的老馬,公子你千萬莫要推辭。”
陳四維這幾天骨頭都要散架了,他做夢都想有匹馬。從京城走到河寧縣,將近三百裏路,他腳都走出泡來了。
河寧縣令也是會觀察,知道什麽人最喜歡什麽,知道什麽人最缺什麽。陳四維是個趕遠路的,他最缺的當然就是腳力。
看著高頭大馬,陳四維恨不得搶過絲韁翻身騎上去,他像怕誰後悔似的,直接拱手一揖:“長者賜,不敢辭,多謝伯父厚愛。”
人啊,有奶就是娘,給點好處馬上就親近有加了。陳四維也不知道從哪兒論能跟河寧縣令攀上親,張嘴就把他給推到了‘長者’的地位上。
陳四維一句‘伯父’把河寧縣令叫了個心花怒放,感覺給他一個馬隊都不多。一匹馬算得什麽?攀上他這條藤,說不定能爬到意想不到的高度,也說不定什麽時候這條藤就能救他一命。
最起碼眼下張宗文這樁案子,陳四維絕不會找他的麻煩了,不求他美言,隻要他少說幾句壞話,他就逃過一場大劫。
三杯水酒各奔東西,陳四維騎上棗紅馬,徐平把扁擔等物放到馬身上,牽著馬慢慢的朝前走去。
河寧縣令帶著師爺一路快馬加鞭,很快就到了京城。每年他也都會進京一次兩次的,可是這次他感覺有點不一樣。
城門口和以往不一樣,以往隨便進出並沒有人阻攔。而這次進城倒是隨便,出城的人都排起了長隊,挨個盤查的特別嚴格。
不隻查人還查貨物,箱子統統都得打開檢查,馬車內外上下的搜查。河寧縣令牽著馬慢慢的往城裏走,聽那些排隊出城的人說話。
言來語去的意思好像是在找什麽人,說是怕什麽人出城去。河寧縣令抬頭見路邊一塊大大的告示牌上貼著一張畫像。
他和師爺走過去一看,那畫像隻能看出是位清秀的少年,根本看不出畫的是什麽樣的人。邊上也沒寫姓名,隻寫了這少年的身高與身材。
這一來凡是身高與這位少年相符的男人都被扣在城裏不許出城了,這叫什麽事?河寧縣令歎息著搖了搖頭,師爺忽道:“畫上這人好像陳公子。”
河寧縣令看他的一手好字不禁嘖嘖稱奇,會寫字的人就多了去了,但能把字寫成一門藝術就不是誰都做得到的了。
陳四維從小勤學苦讀,年紀雖小卻是真材實料的文武雙全。論寫字那是真草隸篆龍飛鳳舞,論武功那是刀槍劍戟樣樣皆精。
光從字上看就知道他不是平常百姓家的孩子,能把字練到這個份上,說明他沒有時間做別的事,也說明他文房四寶從來不缺。
窮苦人家的孩子哪裏有時間練字,能識字就不錯了,練字也是用木棍在沙盤上寫。但凡有才華橫溢的大多出自富貴之家,因為沒有憑空出現的才華,才華是需要大量金錢墊底的。
才華必須要有名師指導才行,才華必須要有整塊的時間才行,才華必須要有大量的消耗品可供揮霍才行。
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具備的,陳四維的言談舉止也盡顯大家風範,比他這個縣令的氣場還要強大很多。
看來他絕不是平常的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最關鍵的是他跟高相爺的學生是好友,弄不好他說不定是皇親。
不然的話這正是天下舉子進京科考之時,他不留在京城反而外出是為什麽?肯定是他不必參加科考。
以他的才華怎麽會沒資格參加科考?除非他是皇族出身,哪怕是旁支的皇親也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好字,剛勁有力、入木三分。”河寧縣令搖頭晃腦的誇讚著陳四維,雖然詩寫的不怎麽樣,他還是很投入的讀了起來。
“昏曉難防寒氣侵,倉促離別未留音。斷蓬一去蹤無跡,離人常念贈袍恩。”河寧縣令把紙折好,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好詩好句,清新入理,情景交融。”
陳四維假假的扯出一個假笑,這捧的也太假了,這叫什麽好詩?他隻不過就是走的匆忙沒有跟白景辰告個別,他就想跟白景辰說句謝謝而已。
河寧縣令從詩中讀出一個信息,那就是陳四維要去哪裏連白景辰也不知道,而且陳四維還不告訴白景辰,隻說一句‘斷蓬一去蹤無跡’,這是不讓白景辰尋找他的意思啊。
陳四維帶著相爺的信物倉促離京,若說他有急事,他何必中途管張李氏這檔子閑事?他若是沒有急事,又何必急匆匆的離開京城?
酒席宴間河寧縣令就不住的思量著這其中的關係,想來想去他想到一條,陳四維年幼走在街上,別人都當他是半大孩子,不會留意他。
陳四維年紀雖小人卻機靈,他完全可以四處遊.走順便查訪些什麽,遇到難處拿著相爺的扇子到哪個衙門口不給三分薄麵?
隻是不知道他真的是隨意的查訪,還是有意的查些什麽。
河寧縣令喝著酒,略帶三分醉意,自我檢討式的說道:“都是本縣糊塗,一時失察險些誤送了張宗文的性命,若不是陳公子到此,隻怕大錯已成。”
陳四維笑笑,說道:“縣尊大人言重了,世上因果循環自有定數,善惡有報乃是天理。正義有時候的確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正義有時候的確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河寧縣令愣是消化了將近兩分鍾,才把這句話消化明白。
“高!”河寧縣令不知道多少次衝陳四維豎起大拇指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此時河寧縣令真心不把陳四維當孩子看待了,誰敢說陳四維是孩子,他就是嬰兒,人家這見解狂甩他十五條街的。
翌日清晨陳四維讓徐平收拾好東西準備上路,河寧縣令也要進京拜訪高相爺,早飯之後陳四維跟河寧縣令告別。
河寧縣令沒有繼續挽留他,而是命人牽了一匹棗紅馬過來。他拉著韁繩,摸了摸鞍轡(音pèi),笑著對陳四維說:“陳公子遠行,我也沒有別物相贈,就隻這匹家養的老馬,公子你千萬莫要推辭。”
陳四維這幾天骨頭都要散架了,他做夢都想有匹馬。從京城走到河寧縣,將近三百裏路,他腳都走出泡來了。
河寧縣令也是會觀察,知道什麽人最喜歡什麽,知道什麽人最缺什麽。陳四維是個趕遠路的,他最缺的當然就是腳力。
看著高頭大馬,陳四維恨不得搶過絲韁翻身騎上去,他像怕誰後悔似的,直接拱手一揖:“長者賜,不敢辭,多謝伯父厚愛。”
人啊,有奶就是娘,給點好處馬上就親近有加了。陳四維也不知道從哪兒論能跟河寧縣令攀上親,張嘴就把他給推到了‘長者’的地位上。
陳四維一句‘伯父’把河寧縣令叫了個心花怒放,感覺給他一個馬隊都不多。一匹馬算得什麽?攀上他這條藤,說不定能爬到意想不到的高度,也說不定什麽時候這條藤就能救他一命。
最起碼眼下張宗文這樁案子,陳四維絕不會找他的麻煩了,不求他美言,隻要他少說幾句壞話,他就逃過一場大劫。
三杯水酒各奔東西,陳四維騎上棗紅馬,徐平把扁擔等物放到馬身上,牽著馬慢慢的朝前走去。
河寧縣令帶著師爺一路快馬加鞭,很快就到了京城。每年他也都會進京一次兩次的,可是這次他感覺有點不一樣。
城門口和以往不一樣,以往隨便進出並沒有人阻攔。而這次進城倒是隨便,出城的人都排起了長隊,挨個盤查的特別嚴格。
不隻查人還查貨物,箱子統統都得打開檢查,馬車內外上下的搜查。河寧縣令牽著馬慢慢的往城裏走,聽那些排隊出城的人說話。
言來語去的意思好像是在找什麽人,說是怕什麽人出城去。河寧縣令抬頭見路邊一塊大大的告示牌上貼著一張畫像。
他和師爺走過去一看,那畫像隻能看出是位清秀的少年,根本看不出畫的是什麽樣的人。邊上也沒寫姓名,隻寫了這少年的身高與身材。
這一來凡是身高與這位少年相符的男人都被扣在城裏不許出城了,這叫什麽事?河寧縣令歎息著搖了搖頭,師爺忽道:“畫上這人好像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