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楊章和柳邕二人再次回到了仁和球社。<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不過這一次,兩人沒有再賭,隻是純粹的看球打發時間而已——上午輸球的經曆,使得兩人都顯得無精打采。
不過也並非沒有收獲。在通過悉聽其他球迷的討論,二人總算明白上午自己摻輸的原因了。
原來,上午和和義郡王府隊踢球的並非是真正的濮王府隊,而是他的替補。故而,兩方雖然還有技術水平的差異,但並未太過懸殊。在濮王府隊因“意外”折損了兩名“主力”之後,被和義郡王府隊反超,使得許多球迷輸錢。
“那個賣賭票的夥計一定知道這些,可就是不和咱們說明,太可惡了。”
“奸商,都是奸商。”
柳邕和楊章氣憤不過,大罵道。
直到天擦黑,柳邕楊章二人才離開仁和球社,往家裏趕。
柳邕推開門的時候,燈已經點上,父母趴在正廳的桌子上算賬。柳邕小心將大門關上,並沒有打擾到他們,緩緩的向屋內走去。
“鹿皮七十五張,每張四百一十,計三萬零七百五十錢。當歸五百一十斤,每斤五百三十錢,計二十七萬零三百錢,劉記抹了零頭,給了二十七萬。鹿茸六百一十斤,每斤九百八十五錢,計六十萬零八百五十錢...合計一百零兩萬四千九百八十錢,合一千三百三十一貫足又一百一十錢......
除去去時貨物兩百一十貫,馬隊租金一百七十一,欠發夥計工錢每人三十貫共計二百一十貫,向導給了十貫...西安府入城費六百八十五錢,過稅四千二百錢...蘭州入城費八百錢,過稅五千一百錢,住稅一萬一千錢,馬車存放十五天每天兩百錢...湟州......
咦?邕哥兒什麽時候回來了?”
柳清之一邊翻弄著一張張潦草的記賬單一邊撥著算盤,每算出一個數便念出來報與趴在燭台前持筆記賬的沐氏,偶然一抬頭,發現正廳的門框上趴著一個身影,伸著頭往裏麵看著。
“剛回來。”
柳邕見自己被發現了,訕訕一笑道。
“恩,廚屋有吃的,還溫著了,餓的話自己去盛。”
柳清之衝兒子擺了擺手手,不再管他,繼續低下頭算自己的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合計支出七百六十一貫零四十錢...淨利潤五百七十貫零......”
柳邕轉過身,往廚屋走,在鍋裏翻弄著東西的時候還隱約聽到正廳裏爹娘的說話聲。
“連拆帶借湊足了五百貫,小半年下了就是一倍的利潤,頂的上過去十多年的了...還是自己單幹來錢快...開封府的工錢太貴,下次再出去時要到河北去雇人...我現在也算得上大戶了,當初曹樞密下金陵攻南唐的時候,官家也不過才賞了五十萬錢而已......”
接下來的幾天,柳邕是痛並快樂著,先是爹爹賺了錢,零用錢增多了不少。但也因為上次曠課,被孟半仙一直緊盯著,沒有機會溜出去。
不幾日,便是立秋,開封城的街市上早早的便有小販賣起了楸葉。柳邕方吃過早飯,母親沐氏便從裏屋拿來一片剪成梅花樣式的楸葉,從正廳桌子上擺放著的果盤裏抓出一把青州棗放到柳邕的書包裏,讓他帶到私塾吃。
“今天中午家中有事,就不管你午飯了。晚上放學時你爹會去接你,順便替你向孟先生告個假,明日是你祖父的忌辰,要回老家去上香。”
沐氏將柳邕的書包係好,遞給他,然後又從口袋裏摸出了幾枚銅錢,放到柳邕的小荷包裏,交代道。
柳邕頗為欣喜的答應道。
出了家門,街上熱鬧了不少,街上的商販多了許多,很多明顯看著是開封、祥符二縣的農民大老遠跑來賣東西——開封府城內設有開封、祥符二縣。但因是大宋東京,京城所在,周長近五十裏的開封外城城牆內便歸開封府衙門直接管理,城外才是開封、祥符二縣的治下。
七月的節日很多,立秋之後不到旬日便是七夕,七夕之後又未到旬日便是中元節。諸多的節日,所需準備的物什自然也就多了,本就繁華的開封城就更加熱鬧了。
七月流火,正熱的時候,此時過節,不單是過節的人有些遭罪,大街小巷處處擺攤串巷的商販們也熱得夠嗆。
柳邕才出家門,不多遠,便被蒸籠一般的天氣折磨的很是難受。
不過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每到這個時節,開封城的各個街口橋下,總能見到些頭戴大號鬥笠,身旁杵著一個又高又大用後麻布包裹的緊緊的大罐子,旁邊還有一個運輸用的小車的人,身邊生意甚好。
“老板,給我來碗冰糖雪梨水。”
柳邕手作扇狀,不停地給自己扇著風,想要涼快些,但煽出的風不單小,還沒有絲毫涼意,幾乎沒有絲毫作用。到了保康門橋,柳邕直奔橋下,對一個賣冰的小販道。
在冬季時將冰塊儲存在地窖裏,等夏日天熱時再拿出來用,這是很早就有了。
《周禮·天官·淩人》中即有記載:“夏,頒冰掌事”,前朝賈公彥亦有言:“夏頒冰者,據頒賜羣臣。言掌事者,謂主此賜冰多少,合得不合得之事”。
但以往諸代,夏日用冰塊消暑的待遇隻有皇家和朝中重臣才可以享受的到。而皇宋同以往朝代不同,官家除了對朝堂上的諸公厚待有加,對那些品級不是太高的官員也給予很不錯的待遇。
除了豐厚的正俸(錢),皇宋的官員還有祿粟(米)、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消暑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冬日加撥薪碳取暖,夏日撥發冰料消暑,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後來,商人們從此中發現商機,在開封城附近挖了許多地窖,於冬日時儲藏了大量冰塊,待夏日時批發給小販拉至東京城各處直接亦或者做成冷飲進行零售。
“好嘞,您稍等。”
小販身邊圍著許多買冰和冷飲的人,忙的腳不沾地,隻顧得上回答一句。
柳邕拿著盛著冷飲的厚紙碗來到位於通禦街旁的私塾時,孟半仙還沒有來。
柳邕柳邕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和旁邊的楊章打了個招呼,將書包放到桌上,拉出凳子,坐了下來。
不一會,孟先生從外麵進來,這日的孟先生與往日並無不同,不過換了雙新鞋子,從款式上看,應該是舊曹門外朱記的——孟半仙有個癖好,就是穿新鞋子,據不怎麽可靠的消息說,他一年要換六十多雙新鞋子,比別人一大家子用的都多。據說,每年正月,都有學生拜年及送束脩時掂著一大捆新鞋子,至於真假,柳邕就不得而知了。
孟先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讓學生依次把昨日留下的課業交上來批改,沒有輪到的學生就在底下溫習文章。
和皇宋大多數私塾一樣,孟先生的私塾裏就隻有他一位先生,教授學生從開蒙一直到諸科考試。故而,孟先生的教室裏坐著的二十多位學生裏,年齡大小並不相同,所學的內容當然也不相同。
最小的學生方才四五歲,剛剛開蒙,正拿著一本新印出來的《張子正蒙》咿咿呀呀的不知所雲——孟先生的師學和二程的洛學有些關係,蒙學用張載的《正蒙》自然也是正常,隻不過近年來洛國公被官家所厭,過世時門人故舊竟多不敢前去吊唁,故祭文惟張繹、範域、孟厚、尹焞四人,孟先生平日裏也不敢多提。
人數最多的是像柳邕、楊章這類十歲出頭學習經史子集的學生。但進度也各不相同。進度慢的,也就是來的晚的如柳邕、楊章等四五個學生,才學到《大學》;而年紀稍長的幾位,“十一經”都已學完。
至於年歲更大的,則就沒有幾人了,大都在家自行溫習課業,或準備解試,或準備太學的選拔考試。每到三六九日時,便至先生處請教不懂之處。
孟先生並沒有功名,但所學頗廣,在東京城南亦有幾分名氣。他開了大半輩子的私塾,也曾教出數位出身平民的學生被太學所錄,也有幾位學生考上諸科。時至今日,孟先生唯一的願望便是能夠教出一位進士來。
柳邕學著樣子晃著腦袋,嘴裏大聲誦讀著《大學》裏麵的章句,腦子裏卻不知想著什麽。
輪到柳邕上去交課業的時候,孟先生的眉頭明顯皺了皺,看著柳邕怎麽看都算不得工整的字跡,圈出幾處錯誤。
“這一屋的學生裏麵,就數你的字體最差,連剛開蒙的五歲小兒都不如。國子監附近有賣字帖的,去買一本顏文忠的字帖好好臨摹一下,給字練周整了。”
說罷,孟先生不快的在本子上批了一個“中下”。
柳邕悻悻的連聲稱是,領著本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是,一臉不忿。
“孟半仙又說你什麽了?”
楊章伸過頭來,瞅著柳邕不忿的表情,好奇的問道。
“孟半仙說我的字是在坐的人之中最爛的,比剛開蒙的劉琦還要爛。怎麽可能,我寫的明明好,哪像劉琦,寫的字跟畫鬼符似得。”
柳邕扯過不遠處咿咿呀呀不知道念著什麽的劉琦的練字紙,指著上麵的字悲憤道。
楊章隻好以手扶額,久久無言。
......(未完待續)
不過也並非沒有收獲。在通過悉聽其他球迷的討論,二人總算明白上午自己摻輸的原因了。
原來,上午和和義郡王府隊踢球的並非是真正的濮王府隊,而是他的替補。故而,兩方雖然還有技術水平的差異,但並未太過懸殊。在濮王府隊因“意外”折損了兩名“主力”之後,被和義郡王府隊反超,使得許多球迷輸錢。
“那個賣賭票的夥計一定知道這些,可就是不和咱們說明,太可惡了。”
“奸商,都是奸商。”
柳邕和楊章氣憤不過,大罵道。
直到天擦黑,柳邕楊章二人才離開仁和球社,往家裏趕。
柳邕推開門的時候,燈已經點上,父母趴在正廳的桌子上算賬。柳邕小心將大門關上,並沒有打擾到他們,緩緩的向屋內走去。
“鹿皮七十五張,每張四百一十,計三萬零七百五十錢。當歸五百一十斤,每斤五百三十錢,計二十七萬零三百錢,劉記抹了零頭,給了二十七萬。鹿茸六百一十斤,每斤九百八十五錢,計六十萬零八百五十錢...合計一百零兩萬四千九百八十錢,合一千三百三十一貫足又一百一十錢......
除去去時貨物兩百一十貫,馬隊租金一百七十一,欠發夥計工錢每人三十貫共計二百一十貫,向導給了十貫...西安府入城費六百八十五錢,過稅四千二百錢...蘭州入城費八百錢,過稅五千一百錢,住稅一萬一千錢,馬車存放十五天每天兩百錢...湟州......
咦?邕哥兒什麽時候回來了?”
柳清之一邊翻弄著一張張潦草的記賬單一邊撥著算盤,每算出一個數便念出來報與趴在燭台前持筆記賬的沐氏,偶然一抬頭,發現正廳的門框上趴著一個身影,伸著頭往裏麵看著。
“剛回來。”
柳邕見自己被發現了,訕訕一笑道。
“恩,廚屋有吃的,還溫著了,餓的話自己去盛。”
柳清之衝兒子擺了擺手手,不再管他,繼續低下頭算自己的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合計支出七百六十一貫零四十錢...淨利潤五百七十貫零......”
柳邕轉過身,往廚屋走,在鍋裏翻弄著東西的時候還隱約聽到正廳裏爹娘的說話聲。
“連拆帶借湊足了五百貫,小半年下了就是一倍的利潤,頂的上過去十多年的了...還是自己單幹來錢快...開封府的工錢太貴,下次再出去時要到河北去雇人...我現在也算得上大戶了,當初曹樞密下金陵攻南唐的時候,官家也不過才賞了五十萬錢而已......”
接下來的幾天,柳邕是痛並快樂著,先是爹爹賺了錢,零用錢增多了不少。但也因為上次曠課,被孟半仙一直緊盯著,沒有機會溜出去。
不幾日,便是立秋,開封城的街市上早早的便有小販賣起了楸葉。柳邕方吃過早飯,母親沐氏便從裏屋拿來一片剪成梅花樣式的楸葉,從正廳桌子上擺放著的果盤裏抓出一把青州棗放到柳邕的書包裏,讓他帶到私塾吃。
“今天中午家中有事,就不管你午飯了。晚上放學時你爹會去接你,順便替你向孟先生告個假,明日是你祖父的忌辰,要回老家去上香。”
沐氏將柳邕的書包係好,遞給他,然後又從口袋裏摸出了幾枚銅錢,放到柳邕的小荷包裏,交代道。
柳邕頗為欣喜的答應道。
出了家門,街上熱鬧了不少,街上的商販多了許多,很多明顯看著是開封、祥符二縣的農民大老遠跑來賣東西——開封府城內設有開封、祥符二縣。但因是大宋東京,京城所在,周長近五十裏的開封外城城牆內便歸開封府衙門直接管理,城外才是開封、祥符二縣的治下。
七月的節日很多,立秋之後不到旬日便是七夕,七夕之後又未到旬日便是中元節。諸多的節日,所需準備的物什自然也就多了,本就繁華的開封城就更加熱鬧了。
七月流火,正熱的時候,此時過節,不單是過節的人有些遭罪,大街小巷處處擺攤串巷的商販們也熱得夠嗆。
柳邕才出家門,不多遠,便被蒸籠一般的天氣折磨的很是難受。
不過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每到這個時節,開封城的各個街口橋下,總能見到些頭戴大號鬥笠,身旁杵著一個又高又大用後麻布包裹的緊緊的大罐子,旁邊還有一個運輸用的小車的人,身邊生意甚好。
“老板,給我來碗冰糖雪梨水。”
柳邕手作扇狀,不停地給自己扇著風,想要涼快些,但煽出的風不單小,還沒有絲毫涼意,幾乎沒有絲毫作用。到了保康門橋,柳邕直奔橋下,對一個賣冰的小販道。
在冬季時將冰塊儲存在地窖裏,等夏日天熱時再拿出來用,這是很早就有了。
《周禮·天官·淩人》中即有記載:“夏,頒冰掌事”,前朝賈公彥亦有言:“夏頒冰者,據頒賜羣臣。言掌事者,謂主此賜冰多少,合得不合得之事”。
但以往諸代,夏日用冰塊消暑的待遇隻有皇家和朝中重臣才可以享受的到。而皇宋同以往朝代不同,官家除了對朝堂上的諸公厚待有加,對那些品級不是太高的官員也給予很不錯的待遇。
除了豐厚的正俸(錢),皇宋的官員還有祿粟(米)、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消暑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冬日加撥薪碳取暖,夏日撥發冰料消暑,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後來,商人們從此中發現商機,在開封城附近挖了許多地窖,於冬日時儲藏了大量冰塊,待夏日時批發給小販拉至東京城各處直接亦或者做成冷飲進行零售。
“好嘞,您稍等。”
小販身邊圍著許多買冰和冷飲的人,忙的腳不沾地,隻顧得上回答一句。
柳邕拿著盛著冷飲的厚紙碗來到位於通禦街旁的私塾時,孟半仙還沒有來。
柳邕柳邕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和旁邊的楊章打了個招呼,將書包放到桌上,拉出凳子,坐了下來。
不一會,孟先生從外麵進來,這日的孟先生與往日並無不同,不過換了雙新鞋子,從款式上看,應該是舊曹門外朱記的——孟半仙有個癖好,就是穿新鞋子,據不怎麽可靠的消息說,他一年要換六十多雙新鞋子,比別人一大家子用的都多。據說,每年正月,都有學生拜年及送束脩時掂著一大捆新鞋子,至於真假,柳邕就不得而知了。
孟先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讓學生依次把昨日留下的課業交上來批改,沒有輪到的學生就在底下溫習文章。
和皇宋大多數私塾一樣,孟先生的私塾裏就隻有他一位先生,教授學生從開蒙一直到諸科考試。故而,孟先生的教室裏坐著的二十多位學生裏,年齡大小並不相同,所學的內容當然也不相同。
最小的學生方才四五歲,剛剛開蒙,正拿著一本新印出來的《張子正蒙》咿咿呀呀的不知所雲——孟先生的師學和二程的洛學有些關係,蒙學用張載的《正蒙》自然也是正常,隻不過近年來洛國公被官家所厭,過世時門人故舊竟多不敢前去吊唁,故祭文惟張繹、範域、孟厚、尹焞四人,孟先生平日裏也不敢多提。
人數最多的是像柳邕、楊章這類十歲出頭學習經史子集的學生。但進度也各不相同。進度慢的,也就是來的晚的如柳邕、楊章等四五個學生,才學到《大學》;而年紀稍長的幾位,“十一經”都已學完。
至於年歲更大的,則就沒有幾人了,大都在家自行溫習課業,或準備解試,或準備太學的選拔考試。每到三六九日時,便至先生處請教不懂之處。
孟先生並沒有功名,但所學頗廣,在東京城南亦有幾分名氣。他開了大半輩子的私塾,也曾教出數位出身平民的學生被太學所錄,也有幾位學生考上諸科。時至今日,孟先生唯一的願望便是能夠教出一位進士來。
柳邕學著樣子晃著腦袋,嘴裏大聲誦讀著《大學》裏麵的章句,腦子裏卻不知想著什麽。
輪到柳邕上去交課業的時候,孟先生的眉頭明顯皺了皺,看著柳邕怎麽看都算不得工整的字跡,圈出幾處錯誤。
“這一屋的學生裏麵,就數你的字體最差,連剛開蒙的五歲小兒都不如。國子監附近有賣字帖的,去買一本顏文忠的字帖好好臨摹一下,給字練周整了。”
說罷,孟先生不快的在本子上批了一個“中下”。
柳邕悻悻的連聲稱是,領著本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是,一臉不忿。
“孟半仙又說你什麽了?”
楊章伸過頭來,瞅著柳邕不忿的表情,好奇的問道。
“孟半仙說我的字是在坐的人之中最爛的,比剛開蒙的劉琦還要爛。怎麽可能,我寫的明明好,哪像劉琦,寫的字跟畫鬼符似得。”
柳邕扯過不遠處咿咿呀呀不知道念著什麽的劉琦的練字紙,指著上麵的字悲憤道。
楊章隻好以手扶額,久久無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