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創作的這部小說主要是寫年的,其他無關人等,我不必大費筆墨,無奈這孔老夫子曾收那年為徒,我自然要多交代幾句。
怎麽回事呢?原來那年自從離開太公封神場地之後,也曾後悔不已,因為他聽說那封神之舉確有其事,而且還聽說那木木訥訥呆頭呆腦的張百善居然被封做了玉皇大帝,令年更感到難過的是那張百善不但被封做了玉皇大帝,而且還並沒有被砍去項上人頭,自己自以為聰明無比,這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嗎。
還是算了,天地間之事,就是這樣,要麽不做,做完之後,再後悔也是無用,到人間的幾番來回,常聽人們在稱讚一個叫作孔子的,不但學富五車,知識淵博,而且待人處事親和友善,提出了一個“仁愛”號召大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這不正是自己想要表達的心聲嗎?而且還聽說此人不分貴賤貧富,一律平等對待,我倒要考察考察,現在的人世間果真會出現這麽樣一個好人嗎?
幾番偷窺,方感覺不假,不由對那孔子心生欽佩之意,不知不覺也被那朗朗讀書之聲所吸引,“人之初,性本善……”年正在忘情,不由也跟隨這那些學生搖頭晃腦起來。
“你在幹什麽?”突然一隻打手輕輕的拍在年的肩膀上,年不由被嚇了一條,回頭一瞧,正是那孔老夫子笑吟吟的打量著自己,麵對這樣一個長得白白淨淨舉止又斯斯文文,待人又和藹可親的老頭兒,年倒感到心跳加速,渾身燥熱“我……我……”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
話說那年正在被那朗朗讀書之聲和那些學子搖頭晃腦的讀書神態所吸引,不由自主地也模仿起來,正在忘情,不料被那孔老夫子在肩膀上輕輕一拍,這倒嚇了年一大跳,待年回過神來,發現正是那被自己經常偷窺的孔老夫子,因此感到頗不好意思,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倒是那孔老夫子確實平易近人,見狀和藹地問道:“你是不是也想來上學啊?”
這時那年也鎮定下來,才想起自己幾次前來的目的,因此故意說道:“想是想呀,可是我好像比那些學生年長了許多,不知先生還願不願意收我。”
這時就聽孔子說道:“我收學生沒有任何要求,不管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隻要你拎上二三斤肉,向我表示一下是誠心拜我為師就可以了。”
那年又故意說道:“可是我家裏很窮,不要說二三斤肉,就是二三兩肉也買不起呀。”
這時就聽見孔子嗬嗬地笑出聲來,說道:“我說讓你拎上二三斤肉,其實隻是一個意思罷了,並不是真正向你索要,如果你真心想來,你的一切學雜費全免,而且筆墨紙硯包括課本我都免費供應,這下總可以了吧。”
這下年倒真感到無話可說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孔老夫子確實非同一般,但自己既然是來考察的,何不考察個徹徹底底,因此又故意說道:“可是我家離這很遠,來去多有不便,不知如何是好?”
就聽孔子爽快的說道:“這有何難,我再包吃住,不就得了。”
就聽年又說道:“可是我家裏很忙,一年當中,難得有幾天的空閑,不知該怎麽辦?”
“這也好辦,你有空則來,沒空則走,對你沒有任何約束,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功夫靠個人,我隻要把你領進們來,將來你是否會取得一定的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下苦功夫了。”
這哪裏是人說的話,如果這樣的人也算是人的話,在這個人字前麵一定要加個什麽稱謂,以表示與常人的區別,加個什麽稱謂呢?這孔老夫子,不但人品高尚,而且智慧超群,知識淵博,對,加個聖字,那年是想到做到,不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磕三個響頭,嘴裏高呼‘拜見孔聖人!”
那孔子一愣,不解何意,那年見狀,連忙解釋道:“老師不但知識淵博,智慧超群,而且人品的確高尚,豈是常人可比,為了區分老師和其他人等的區別,因此我在老師的這個字前麵加個聖字,以後老師既是聖人,聖人既是老師。”
聽完解釋,那孔老夫子隻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年的頭說道:“起來吧,到教室裏好好讀書吧。”
年也就乖乖的到教室裏去了,待年走了之後,那孔老夫子不由雙手作揖,對著蒼天,拜了三拜,兩行熱淚不由淆然而下,孔子趕緊用衣袖將眼淚拭去,默默地走了。
那位書友不由會問,這孔老夫子好端端的怎麽會傷心落淚,原來,這孔子此時落下的並不是什麽傷心的淚,而是開心的淚,俗語說的好,喜極而泣,原來人在極端高興的時候,也會落淚。
那麽這孔老夫子,又喜從何來呢?其實就是因為年給他加了聖人的頭銜,原來是人就有弱點,何況那孔老夫子,本是鴻鈞老祖轉世投胎,在那幽冥界與那太上老君本不相上下,來到人間,自己創立的儒家思想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自己本是天下第一,無奈那李聃幹脆將名字改作老子,天下第一的名號,就這樣被強搶了去,孔子雖嘴上不說,但心裏窩火,無奈也是無計可施。
原來就包括孔子在內,一些文人墨客,可視錢財如糞土,性命如兒戲,可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名望聲譽,而且比常人更甚,如今自己有了聖人這一稱謂那就不一樣了,你李聃不是天下第一嗎,你這個第一隻不過是平常人中的第一,而我孔老二現在是聖人了,自然你這個第一還是要次我一等的,這心病一除,孔老夫子自然是喜極而泣。
不過對李聃的道家思想也由內心深處感到佩服,道家思想的宗旨是天地間萬物客觀地存在一種自然發展的規律,號召人們行為做事要順應這個規律,而且告訴人們任何事都有兩麵性,天地有陰陽,人間有正邪,而這種陰陽正邪之間又可隨時隨地轉換,就看你從何種角度去看待,說白了就是有一得就有一失,有一失就有一得。
正如人們常感覺得到好運和黴運,好運來的時候,其實已經埋下了黴運,黴運來的時候,說不定就是一件好運,正如那塞翁失馬的故事,常人難以理解道家道理的深奧,但孔子理解,但孔子認為在目前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仁愛思想,而且要將這種思想廣為弘揚,人們才會走上正道。
因此孔子廣開方便之門,大收門徒,但收下年卻是孔子一時好奇心起,也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共同作祟,因為當那年也不知第二次還是第三次躲在那教室外麵的窗戶下偷窺之時,就被孔子察覺了,但孔子故意裝作不知,隻不過憑孔子敏銳的觀察力感覺此物雖然長得人模人樣,但絕非人類,後來忽然想起那野史與外史常有記載,莫非此物正是那傳說中來無影去無蹤的年不成,一時心動,決定收下那年。
不料剛一接觸,就發覺此物不但乖巧可愛,而且聰明伶俐,並且初見麵就治好了自己多年來積壓在胸中的心病,老子雲,福所禍所依,禍所福所伏,孔子也吃不準自己此舉就竟是埋下了福呢,還是埋下了禍,但孔子堅持一點,不管怎樣,我對此物要更好一點,用我的仁愛之心來感化於他。
怎麽回事呢?原來那年自從離開太公封神場地之後,也曾後悔不已,因為他聽說那封神之舉確有其事,而且還聽說那木木訥訥呆頭呆腦的張百善居然被封做了玉皇大帝,令年更感到難過的是那張百善不但被封做了玉皇大帝,而且還並沒有被砍去項上人頭,自己自以為聰明無比,這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嗎。
還是算了,天地間之事,就是這樣,要麽不做,做完之後,再後悔也是無用,到人間的幾番來回,常聽人們在稱讚一個叫作孔子的,不但學富五車,知識淵博,而且待人處事親和友善,提出了一個“仁愛”號召大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這不正是自己想要表達的心聲嗎?而且還聽說此人不分貴賤貧富,一律平等對待,我倒要考察考察,現在的人世間果真會出現這麽樣一個好人嗎?
幾番偷窺,方感覺不假,不由對那孔子心生欽佩之意,不知不覺也被那朗朗讀書之聲所吸引,“人之初,性本善……”年正在忘情,不由也跟隨這那些學生搖頭晃腦起來。
“你在幹什麽?”突然一隻打手輕輕的拍在年的肩膀上,年不由被嚇了一條,回頭一瞧,正是那孔老夫子笑吟吟的打量著自己,麵對這樣一個長得白白淨淨舉止又斯斯文文,待人又和藹可親的老頭兒,年倒感到心跳加速,渾身燥熱“我……我……”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
話說那年正在被那朗朗讀書之聲和那些學子搖頭晃腦的讀書神態所吸引,不由自主地也模仿起來,正在忘情,不料被那孔老夫子在肩膀上輕輕一拍,這倒嚇了年一大跳,待年回過神來,發現正是那被自己經常偷窺的孔老夫子,因此感到頗不好意思,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倒是那孔老夫子確實平易近人,見狀和藹地問道:“你是不是也想來上學啊?”
這時那年也鎮定下來,才想起自己幾次前來的目的,因此故意說道:“想是想呀,可是我好像比那些學生年長了許多,不知先生還願不願意收我。”
這時就聽孔子說道:“我收學生沒有任何要求,不管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隻要你拎上二三斤肉,向我表示一下是誠心拜我為師就可以了。”
那年又故意說道:“可是我家裏很窮,不要說二三斤肉,就是二三兩肉也買不起呀。”
這時就聽見孔子嗬嗬地笑出聲來,說道:“我說讓你拎上二三斤肉,其實隻是一個意思罷了,並不是真正向你索要,如果你真心想來,你的一切學雜費全免,而且筆墨紙硯包括課本我都免費供應,這下總可以了吧。”
這下年倒真感到無話可說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孔老夫子確實非同一般,但自己既然是來考察的,何不考察個徹徹底底,因此又故意說道:“可是我家離這很遠,來去多有不便,不知如何是好?”
就聽孔子爽快的說道:“這有何難,我再包吃住,不就得了。”
就聽年又說道:“可是我家裏很忙,一年當中,難得有幾天的空閑,不知該怎麽辦?”
“這也好辦,你有空則來,沒空則走,對你沒有任何約束,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功夫靠個人,我隻要把你領進們來,將來你是否會取得一定的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下苦功夫了。”
這哪裏是人說的話,如果這樣的人也算是人的話,在這個人字前麵一定要加個什麽稱謂,以表示與常人的區別,加個什麽稱謂呢?這孔老夫子,不但人品高尚,而且智慧超群,知識淵博,對,加個聖字,那年是想到做到,不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磕三個響頭,嘴裏高呼‘拜見孔聖人!”
那孔子一愣,不解何意,那年見狀,連忙解釋道:“老師不但知識淵博,智慧超群,而且人品的確高尚,豈是常人可比,為了區分老師和其他人等的區別,因此我在老師的這個字前麵加個聖字,以後老師既是聖人,聖人既是老師。”
聽完解釋,那孔老夫子隻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年的頭說道:“起來吧,到教室裏好好讀書吧。”
年也就乖乖的到教室裏去了,待年走了之後,那孔老夫子不由雙手作揖,對著蒼天,拜了三拜,兩行熱淚不由淆然而下,孔子趕緊用衣袖將眼淚拭去,默默地走了。
那位書友不由會問,這孔老夫子好端端的怎麽會傷心落淚,原來,這孔子此時落下的並不是什麽傷心的淚,而是開心的淚,俗語說的好,喜極而泣,原來人在極端高興的時候,也會落淚。
那麽這孔老夫子,又喜從何來呢?其實就是因為年給他加了聖人的頭銜,原來是人就有弱點,何況那孔老夫子,本是鴻鈞老祖轉世投胎,在那幽冥界與那太上老君本不相上下,來到人間,自己創立的儒家思想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自己本是天下第一,無奈那李聃幹脆將名字改作老子,天下第一的名號,就這樣被強搶了去,孔子雖嘴上不說,但心裏窩火,無奈也是無計可施。
原來就包括孔子在內,一些文人墨客,可視錢財如糞土,性命如兒戲,可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名望聲譽,而且比常人更甚,如今自己有了聖人這一稱謂那就不一樣了,你李聃不是天下第一嗎,你這個第一隻不過是平常人中的第一,而我孔老二現在是聖人了,自然你這個第一還是要次我一等的,這心病一除,孔老夫子自然是喜極而泣。
不過對李聃的道家思想也由內心深處感到佩服,道家思想的宗旨是天地間萬物客觀地存在一種自然發展的規律,號召人們行為做事要順應這個規律,而且告訴人們任何事都有兩麵性,天地有陰陽,人間有正邪,而這種陰陽正邪之間又可隨時隨地轉換,就看你從何種角度去看待,說白了就是有一得就有一失,有一失就有一得。
正如人們常感覺得到好運和黴運,好運來的時候,其實已經埋下了黴運,黴運來的時候,說不定就是一件好運,正如那塞翁失馬的故事,常人難以理解道家道理的深奧,但孔子理解,但孔子認為在目前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仁愛思想,而且要將這種思想廣為弘揚,人們才會走上正道。
因此孔子廣開方便之門,大收門徒,但收下年卻是孔子一時好奇心起,也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共同作祟,因為當那年也不知第二次還是第三次躲在那教室外麵的窗戶下偷窺之時,就被孔子察覺了,但孔子故意裝作不知,隻不過憑孔子敏銳的觀察力感覺此物雖然長得人模人樣,但絕非人類,後來忽然想起那野史與外史常有記載,莫非此物正是那傳說中來無影去無蹤的年不成,一時心動,決定收下那年。
不料剛一接觸,就發覺此物不但乖巧可愛,而且聰明伶俐,並且初見麵就治好了自己多年來積壓在胸中的心病,老子雲,福所禍所依,禍所福所伏,孔子也吃不準自己此舉就竟是埋下了福呢,還是埋下了禍,但孔子堅持一點,不管怎樣,我對此物要更好一點,用我的仁愛之心來感化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