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淩晨


    書案上,六卷書放在那裏,隻有一卷已經完成


    玉如意在空中旋轉


    方信的精神深入了其中,他又一次感覺到,這個小小的玉如意,內部幾如宇宙,看似有限,又如無邊無際無始無終。


    玉如意中的的功德聖光,已經充滿了,畢竟空間隻可容納一千二百份功德,現在其實已經有二千份了,因此,現在空間內塞滿了光輝,而七顆行星,更是燦爛奪目。


    七顆行星之間的螺旋狀的光帶,幾已經實質化,而第八顆行星,已經不在籠罩在黑暗中,而是暴lou出一顆,在空中旋轉著,隻是沒有打開。


    遲疑了一下,方信說著:“開!”


    頓時,玉如意中,功德聖光,洪流一樣直穿入第八顆行星,由於積蓄的功德聖光非常多,因此,連幾秒也沒有,隻是一瞬間,這顆行星猛的一震,由暗轉明,釋放出大量的光輝,這光輝就如升起了一個太陽。


    方信靜靜的等待,果然,身體一震,產生一種輕微的眩暈感,幾乎同時,一些知識流轉到了他的心中。


    第八顆行星,它的屬性是水,萬物與生命的載體,又代表著寒冷的力量。


    片刻之後,八顆星辰給予連接,行星本身散發著太陽一樣的光,而它們之間產生的螺旋狀地光帶,也是迷人的光暈。


    還存在的八百份功德。 在空間中旋轉著。


    話說,蘭姬和艾貝爾卻是交好,兩人卻是沒有睡覺,正在燈下擁爐而坐,在計算著帳薄,這是因為女人之中,也隻有艾貝爾會。 所以才兩人如此親近。


    而戴維西雖然會,到底來的時間不長。 深入不到這種密切的程度。


    不知不覺,已經是醜時末了,而蘭姬的貼身丫鬟沙兒,已經睡了下去,蘭姬也覺得星眼微朦,強打了個哈欠,說著:“已經計了出來了嗎?”


    “是的。 各錢莊,上來五千四百六十一兩銀子,而糧庫,也收到了五千三百四十石糧食,絲綢有三百匹。 ”


    蘭姬聽了,隻是一笑,說著:“你可有要什麽地?我可作主批給你。 ”


    艾貝爾抿嘴一笑,說著:“沒有什麽。 我家雖然來人了,但是他們也帶回來一批貨物和財物,不要緊,沒有什麽需要的。 ”


    蘭姬笑地說:“我知道你和普通女子不一樣,那些男子,也不是個個比得上你。 不過,家有家規,你幫我作事,自然有回報,你也拿十兩喜錢,加上五十斤肉,還有一匹絹吧!”


    艾貝爾就謝了,見得蘭姬又繼續規劃,不由問著:“你這是在幹什麽呢?”


    蘭姬隨口回答:“族中要興盛,一就是家祭。 現在家祭和後土娘娘聯在一起。 更要隆重,我的意思就是。 現在還沒有固定的錢糧和田地,由府中支出,不過,這可不是長久之計,盛時固不缺祭祀,但是富貴不可長久,而且,子孫多了,也有多族,因此將來主家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所以,要分出來,祭祀和神殿,由全族來管,而不僅僅是主家,多置一些田畝,日後就有錢來祭祀了。 ”


    “第二點呢?”艾貝爾眼睛發亮,問著,這些知識都是東方帝國的傳統。


    “其次,就是家學了,夫君以家學盛,得以中榜眼,以後要延續家學,族中子弟都要有機會來進學,而不是局限於主家,因此,和家祭神殿一樣,這家學家塾,亦要設一塊,以後,族中幼子,都可進學。 ”


    這些話款款而來,當真是說的細致入裏,艾貝爾連連點頭,正想說什麽,卻猛的一變色。


    “怎麽了?”蘭姬敏銳的問著,就在這時,天空猛地一記驚雷,兩人都是麵麵相覷,蘭姬吃了一驚,勉強笑著:“冬雷,還真是罕見呢!”


    才說著,又聽見劈啪的聲音,卻是外麵下雨,打在了窗戶之上。


    不過,就是這樣,蘭姬見後麵並無異樣,也就罷了,即繼續看著名冊,看著花名冊,又對著她說著:“管客人和親戚來往茶飯,管祭廟上香添油,管派出和收回杯碟茶器,管燈油蠟燭之類,管馬匹和喂料之類,管門戶監察火燭,管打掃和清理,還有廚房,這些都要有個章程,不能混亂,讓下人有機可趁,也亂了府中章法。 ”


    艾貝爾心不在焉的應著,在她的眼中,整個府地上空,一片水氣衝天而起,雲團瘋狂一樣的由四麵八方積聚而來,並且下著雨水,遍於整個城市。


    而能量中心,雖然一閃就消失,但是卻正是方信的房間,她不由在想,這人到底在幹什麽,為什麽突然之間具備著影響氣候的力量?


    而幾乎同時,數人都同時抬頭看向天空,lou出了迷惑之色。


    別人怎麽樣想,方信卻是無所謂,這時,他已經從玉如意空間中回過神來,lou出一絲笑意,取出了第二卷,正是《教化本意論》,方信隻讀著總綱:“教者仁也,化者禮也,教而不化,失禮而罪,化而不教,失仁而虐!”


    念完,翻出最後一頁,卻是補上最後一個字,這字才填了上去,頓時玉如意一震,空間之中的功德暴漲,竟然比第一次一千功德,還多上二倍,高達三千功德。


    本可容納二千四百份功德地玉如意,幾乎亮的顯出形來,方信嚇了一跳,這可不行,連忙就說著:“開!”


    頓時,玉如意中。 功德聖光,洪流一樣直穿入第九顆行星,隻是一瞬間,第九顆行星,也如一個太陽升了起來。


    方信又是身體一震,產生一種輕微的眩暈感,幾乎同時。 一些知識流轉到了他地心中。


    第九顆行星,它的屬性卻是幸運。 這是一種隨機運氣的控製,這次,就沒有什麽太過明顯地痕跡流lou在外麵了。


    玉如意的空間,頓時就擴大到了五千二百八十份功德,而空間中,還餘了一千四百份功德,方信略歎。 現在功德是前所未有的多,但是也隻有這次機會罷了,想推演一門學說直到顛峰,是千古難遇的事情。


    稍靜了片刻,讓自己適應了這個過程。


    又取出了第三本書,同樣是正是《兵者,禮之用也》,方信同樣隻讀著總綱:“與內。 先教後化,與外,先化後教,此是大政之要,而教化之用,不可不言兵也。 是兵為教化開路,人道之要,豈不言兵者?安可小仁而失大仁,小禮而失大禮乎?”


    說完,同樣是翻出最後一頁,卻是補上最後一個字,這字同樣才填了上去,玉如意一震,空間之中地功德暴漲,卻是二千功德。 現在是三千四百份功德。


    第四本《利者。 仁之大也》,方信同樣高聲讀著:“小人固言利。 君子固言德,然天下之大,君子幾何,小人幾何,何為多也,是故欲行大仁者,小在君子之德,大在萬民之利也,何也,萬民者小人,得其利而天下安,此是大仁之極,國有大利施於民,又何問天數乎?如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在其中矣!”


    這句話,頓時掃清了儒家重德不重利的最大障礙,為一切利益掃清了道路,可以適應資本時代,甚至任何時代地生存發展,這內外之別,利德之辯,果然是至論,更直接為儒家打通了超越封建時代的束縛,所以,當方信寫上這句話時,一片功德,簡直是雷霆貫入,房間中頓時要升起一個太陽。


    方信反應也是極快,連忙說著:“開!”


    頓時,玉如意中,功德聖光,洪流一樣直穿入第十顆行星,隻是一瞬間,第十顆行星,也自打開了。


    方信體會著第十顆行星的力量,它的屬性卻是災難,這同樣是一種隨機運氣地控製,唯和上次相反,等消耗掉了五千二百八十份功德,自然聖光消去,方信凝視而看,發覺玉如意中,竟然還有一千五百份功德。


    也就是說,這《利者,仁之大也》,足有五千份功德還有餘,現在玉如意地空間,已經擴大到了一萬五百四十份功德。


    第五本書,《君子學六藝,重而在理,理之要,在於數》,方信取出來,如果說前麵四本書,是人和社會的學問和道路,那這本,就是怎麽樣達到理想社會地手段了。


    如果用修行上的術語說,前麵四本,全部是講究道行,而這本,卻是法術神通的根源。


    方信有些緊張,回想著當日覺悟。


    封建社會,專門讀儒學的士子,堅決反對商業化,是不是因為商人流動性強,專業性強,導致了他們無法管理呢?


    無法管理,就索性廢除,不能廢除,也必須貶低,社會精英階層,不會算術,或者說不擅長算術,那自然對商業就仇視和打擊了——因為人家不會管理,你就算說給他聽,他也什麽也不懂。


    地球上,無數人研究,為什麽中國無法產生資本主義,理由當然是許多許多,但是數字,最重要的是,數字代表的邏輯體係,以及隨之形成的技能體係,這缺乏才是致命的。


    方信這本書,其實就是基本數學邏輯體係,大概是地球上高中地水平,也是三階數學,但是已經足夠了——先讓官僚接受數字而為商業開路,又讓商業為資本開路,再繼而,為科技開路。


    而且,方信著重舉例指出:“不知數,安能躬身行仁乎?不知理,又安能見道?”


    也就是說,你連數學也不知道,怎麽去管理別人呢?又怎麽樣親自去管理別人呢?


    深呼吸一下,也就同樣補上最後一字,這次,同樣有一片功德下降,玉如意轟然作響,卻是五千份功德,方信正要查看,但是片刻之後,卻又有一片功德下降,也轟然入內。


    方信不由吃了一驚,見玉如意再次亮起,顯是功德已滿,方信連忙又說:“開!”


    片刻後,玉如意第十一顆行星,也自打開。


    一片信息,方信體會著第十一顆行星的力量,它的屬性卻使方信頓時歡喜,這是完美,也就是說,這種力量,能使事物的趨向完美,也是屬於進化的一部分力量。


    等光輝而盡,卻見得玉如意中,已經開出了二萬一千八十份功德的空間,而現在在其中,還有著二千功德,方信開始時有所奇怪,後來突然明白了。


    仁者愛人,禮者秩序


    教者仁也,化者禮也,教而不化,失禮而罪,化而不教,失仁而虐


    兵者,禮之用也


    利者,仁之大也


    君子學六藝,重而在理,理之要,在於數


    仁禮數兵利,這已經功德圓滿,因此最後又降下了圓滿地功德,足有六千份。


    人道之說,自此而全,方信閉目而看,隻見一本經典,在虛空中成形,上麵正是一個大大的“人”字。


    正是天地人三書之中的“人”書,方信眸中一片虛空,人道自此已明。


    而這本人道之書的周圍,還有二本,正是“天書”和“地書”


    地書之要,就是後土之道。


    天書之要,就是皇天之道。


    片刻之後,他微微一笑,摸到了潛淵劍上,眸中lou出銳利之色:“還差一步,就見功德本意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道天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柯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柯守並收藏人道天堂最新章節